沈阳建筑大学《大学人文阅读与应用写作》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_第1页
沈阳建筑大学《大学人文阅读与应用写作》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_第2页
沈阳建筑大学《大学人文阅读与应用写作》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_第3页
沈阳建筑大学《大学人文阅读与应用写作》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_第4页
沈阳建筑大学《大学人文阅读与应用写作》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校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考场____________准考证号学校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考场____________准考证号…………密…………封…………线…………内…………不…………要…………答…………题…………第1页,共3页沈阳建筑大学

《大学人文阅读与应用写作》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批阅人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简·爱》是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作品,简·爱这一人物形象具有独立自主的精神。以下哪个情节最能体现简·爱的独立人格()A.拒绝罗切斯特先生的求婚B.在寄宿学校努力学习C.离开桑菲尔德庄园D.回到失明的罗切斯特身边2、《离骚》中,屈原以香草美人自喻,表达自己的高洁品质和爱国情怀。“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这句诗如何彰显了他对理想的坚定信念和为国家甘愿牺牲的精神?()A.表明他的动摇B.体现了他的犹豫C.突出了他的矢志不渝D.说明他不在乎3、《诗经·小雅·鹿鸣》中“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描绘了怎样的场景?()A.狩猎B.宴会C.祭祀D.劳动4、《诗经·郑风·子衿》中“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通过女子在城楼上焦急等待的描写,如何表现了她对恋人的思念之深和爱情的真挚?()A.没有表现B.表现了她的不在乎C.细腻地刻画了女子的情感,凸显爱情的美好D.说明女子不喜欢恋人5、《诗经·卫风·氓》中女主人公的婚姻经历充满了曲折。“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这段文字如何通过桑树的变化来比喻女子的命运,表达了女主人公怎样的感悟和对爱情婚姻的怎样的看法?()A.充满期待,坚信美好B.失望悔恨,深刻反思C.盲目乐观,毫不担忧D.漠不关心,无所谓6、《离骚》中屈原以香草美人自喻,抒发自己的政治理想和爱国情怀。“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这些诗句如何揭示当时楚国政治的黑暗和奸佞当道的局面,以及屈原怎样的悲愤和无奈?()A.乐观积极,充满希望B.悲愤交加,心灰意冷C.无动于衷,漠不关心D.盲目乐观,没有察觉7、在英国文学中,莎士比亚的作品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哈姆雷特》这部悲剧中,哈姆雷特的复仇行动犹豫不决,以下对其原因的分析,不准确的是()A.他性格优柔寡断,缺乏果断的决策能力B.他对复仇的道德性存在疑虑C.他要面对强大的敌人,需要谨慎筹划D.他根本不想为父亲报仇,只是在假装8、在西方文学的经典之作《哈姆雷特》中,主人公哈姆雷特在面对父亲的死亡和母亲的迅速改嫁时,内心充满了矛盾和挣扎。“脆弱啊,你的名字就是女人!”这句台词反映了哈姆雷特对女性怎样的看法以及他怎样的心理状态?()A.尊重和理解B.完全的否定和极度的愤怒C.中立和客观D.没有特别的看法9、《呐喊》中的《阿Q正传》揭示了国民性的弱点。“阿Q在形式上打败了,被人揪住黄辫子,在壁上碰了四五个响头,闲人这才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走了,阿Q站了一刻,心里想,‘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界真不像样……’于是也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走了。”这段描写如何展现阿Q的精神胜利法和自我麻醉,以及反映了当时社会怎样的民众心态和文化弊病?()A.积极向上,充满活力B.麻木不仁,自欺欺人C.清醒明智,勇于改变D.团结互助,共同进步10、李白的《将进酒》气势豪迈,“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诗中通过对时光易逝和人生短暂的感慨,如何表达诗人及时行乐的态度和对自身才华的自信,同时体现了唐代怎样的社会风气和文人心态?()A.保守压抑,缺乏自信B.开放豁达,积极向上C.沉闷无趣,毫无生气D.消极悲观,萎靡不振11、《哈姆雷特》中哈姆雷特的复仇之路充满曲折。“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默然忍受命运的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的无涯的苦难,通过斗争把它们扫清,这两种行为,哪一种更高贵?”这段独白怎样体现哈姆雷特内心的挣扎和对人生意义的深度思考,以及这种思考在当时文艺复兴背景下具有怎样的代表性?()A.没有代表性,只是个人的想法B.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反映了时代精神C.与时代背景无关,纯属偶然D.不符合当时的社会思潮12、《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形象深入人心,他的反抗精神体现在多个方面。以下哪个情节最能体现孙悟空的反抗精神()A.大闹天宫B.三打白骨精C.真假美猴王D.偷吃人参果13、《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书中众多人物形象鲜明。王熙凤精明能干、泼辣狠毒,在协理宁国府时展现出了出色的管理才能。“金紫万千谁治国,裙钗一二可齐家”,这一情节如何体现了王熙凤的性格特点以及封建大家族管理的复杂与混乱?()A.表明王熙凤无能B.展现了王熙凤的无能和大家族管理的有序C.突出了王熙凤的能力和大家族管理的困境D.说明王熙凤与管理无关14、《红楼梦》这部鸿篇巨制描绘了众多性格迥异、命运多舛的人物形象,展现了封建大家族的兴衰沉浮。其中,王熙凤这个角色精明能干、泼辣狠毒,“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这句判词如何深刻地揭示了她的命运结局以及背后所反映的社会现实?()A.她的聪明才智最终得到了应有的回报B.她的算计和权谋导致了自己的悲惨下场,反映了封建家族内部的争斗和黑暗C.她的命运是不可抗拒的,与社会现实无关D.她的死亡是偶然的,不能反映任何社会问题15、《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是一场著名的战役。“诸葛亮舌战群儒,草船借箭;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庞统献连环计,火烧赤壁。”这一系列情节如何展现了各方人物的智谋和战略决策,以及这场战役对三国局势的重大影响?()A.没有展现和影响B.表现人物的愚蠢和战役的无关紧要C.全面地呈现了智慧和局势的改变D.说明战役没有作用16、在英国文学中,勃朗特三姐妹的作品广为人知。其中,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是《简·爱》,那么艾米莉·勃朗特的代表作是以下哪部?()A.《呼啸山庄》B.《艾格尼斯·格雷》C.《教师》D.《维莱特》17、《儒林外史》是一部讽刺封建科举制度的小说,其中范进中举的情节令人印象深刻。范进中举后发疯的举动反映了当时科举制度怎样的弊端()A.对读书人精神的摧残B.选拔人才的公平性缺失C.考试内容的僵化和陈旧D.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18、《哈姆雷特》中,王后乔特鲁德在丈夫死后迅速改嫁克劳狄斯,她的行为引起了哈姆雷特的愤怒和指责。这一情节如何反映了乔特鲁德的性格特点以及当时社会的道德观念?()A.忠贞和高尚B.勇敢和坚定C.软弱和自私,体现了社会道德的沦丧D.没有反映任何特点和观念19、《飞鸟集》是泰戈尔的代表作之一,以下对其风格特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简洁明快B.富含哲理C.抒情浪漫D.气势恢宏20、《浮士德》中,浮士德不断追求知识、爱情、权力等,经历了种种挫折和考验。他的这种永不停歇的追求精神如何体现了人类对自我价值实现的渴望和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望?()A.认为追求是没有意义的B.表现了他的贪婪和自私C.反映了人类对进步和完善的不懈追求D.说明他不懂得满足21、古代诗歌中,杜甫的《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这首诗如何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写抒发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以及反映了安史之乱时期怎样的社会现实和人民的怎样痛苦生活?()A.繁荣昌盛,幸福美满B.动荡不安,水深火热C.和平稳定,安居乐业D.和谐有序,充满希望22、《诗经·邶风·静女》中“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男女约会场景?()()A.男子焦急等待,女子调皮躲藏B.两人相见欢,互诉衷肠C.女子爽约,男子愤怒离去D.环境恶劣,两人无心相会23、《钱塘湖春行》中“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24、《儒林外史》通过对众多儒林人士的刻画,讽刺了封建社会的科举制度。范进中举后,周围人的态度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社会怎样的世态炎凉和人性丑恶?()A.友善互助B.和谐美好C.趋炎附势,唯利是图D.公平正义25、《巴黎圣母院》中的敲钟人卡西莫多,虽然外貌丑陋但内心善良。在小说中,他奋力保护爱斯梅拉达的情节,体现了他怎样的情感和品质?()()A.对爱情的盲目追求B.自私狭隘的占有欲C.纯洁无私的爱和勇敢正义D.虚伪狡诈的性格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个小题,共20分)1、(本题5分)文学的认识功能2、(本题5分)九叶派诗歌3、(本题5分)小令4、(本题5分)解释“寻根小说”这一名词,包括其概念内涵、文化探寻、代表作家及作品,研究寻根小说对民族文化根源的挖掘和展现。三、作品分析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25分)1、(本题5分)分析《安娜·卡列尼娜》中的火车场景的象征意义。2、(本题5分)解读《雅舍小品》中梁实秋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