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从粒子到宇宙 素能测评(课件)2024-2025学年度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_第1页
【物理】从粒子到宇宙 素能测评(课件)2024-2025学年度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_第2页
【物理】从粒子到宇宙 素能测评(课件)2024-2025学年度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_第3页
【物理】从粒子到宇宙 素能测评(课件)2024-2025学年度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_第4页
【物理】从粒子到宇宙 素能测评(课件)2024-2025学年度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章

从粒子到宇宙

素能测评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

蜜蜂能循着花香四处采蜜,表明(

D

)A.分子间有斥力B.分子间有空隙C.分子间有引力D.分子是运动的2.下列关于分子动理论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D

)A.阳光下,我们看到灰尘飞舞,这属于扩散现象B.蓬松的棉花很容易被压缩,说明棉花分子间空隙很大C.

“破镜难圆”是因为固体分子间存在斥力D.分子间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DD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3.下列变化中,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距离缩小的是(

D

)A.水结冰B.汽油挥发C.干冰升华D.石油气液化4.用塑料梳子梳头发时,头发容易被梳子“粘”起。下列现象中“粘”的原因与其相同的是(

B

)A.两个铅柱底面削平挤压后能“粘”在一起B.干燥的天气里,化纤布料的衣服容易“粘”在身上C.用湿手拿冰冻的东西,手被“粘”住了D.用硬纸片盖住装满水的玻璃杯并倒置,纸片“粘”在杯口D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5.有甲、乙、丙三个轻质小球,甲球带正电。将甲与乙、丙靠近时,它们相互作用的情况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A.乙球可能带负电,丙球一定带正电B.乙球一定不带电,丙球可能带负电C.乙球一定带负电,丙球可能带正电D.乙球可能不带电,丙球一定带负电A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6.

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孙发现了原子内有带负电的电子,而原子是电中性的,由此推测,原子内还有带正电的物质。在此基础上,经过卢瑟福、玻尔等科学家的不断完善和修正,建立了现代原子结构模型。如图是小柯整理的物质微观构成网络图,则汤姆孙当年推测的“带正电的物质”相当于图中的(

B

)A.甲B.乙C.丙D.丁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7.如图所示,当带电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若带电体带正电荷,则这些正电荷就通过金属杆全部转移到金属箔上B.若带电体带负电荷,则这些负电荷就通过金属杆全部转移到金属箔上C.若带电体带正电荷,则验电器就有一部分电子转移到带电体上D.若带电体带负电荷,则验电器就有一部分正电荷转移到带电体上8.科学家把原子结构和太阳系作类比,太阳系中和原子核相对应的是(

D

)A.火星B.地球C.月球D.太阳CD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9.关于探索粒子和宇宙过程中的典型事件,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C

)A.哥白尼——发表《天体运行论》——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B.卢瑟福——建立原子核式结构模型——提出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C.汤姆孙——发现了电子——说明原子核是可分的D.牛顿——创立万有引力理论——人类第一次用科学理论来认识神秘的天体运动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10.下列关于宇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B

)A.宇宙是由银河系和太阳系组成的B.宇宙中拥有上千亿个星系,银河系是其中的一员C.宇宙只是银河系的别名,太阳是银河系中的一员D.太阳系中只有八大行星绕太阳运行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11.从微观世界到无垠的宇宙,物质以各种各样的形态展现着,有小到肉眼看不到的微小粒子,有大到难以想象的天体宇宙。下列各项排列中,按照尺度的数量级由大到小排列的是(

B

)A.银河系、太阳系、地球、原子、分子、电子B.银河系、太阳系、地球、分子、原子、电子C.太阳系、银河系、地球、原子、分子、电子D.太阳系、银河系、地球、分子、原子、电子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12.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是因为它得到了电子B.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体系,太阳是银河系中的一颗恒星C.光年是一个很大的时间单位,常常用光年来测量恒星的生命周期D.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当温度为0℃时分子运动停止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3.

PM2.5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颗粒物,也称可入肺颗粒物。2.5μm合2.5×10-6m,PM2.5在空气中的运动

不属于

(属于/不属于)分子的热运动。14.冰箱内的食物不密封存放的话,容易“串味”,这是由于不同的物质之间发生了

扩散

现象,这种现象更容易发生在

冷藏室

(冷藏室/冷冻室)。不属于

扩散

冷藏室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15.如图甲是用粗铜丝做成的铜框,乙是一段轻质细铁丝,两端弯成环状,把铁环套在铜丝上,并沾上肥皂膜,如图丙;轻轻晃动铜框,铁丝会向上升,这是因为分子间存在着

引力

。晃动是为了减小铁环与铜丝之间的

摩擦

力;如图丁将实验装置倒置,

不能

(能/不能)完成上述实验探究。引力

摩擦

不能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16.固态、液态和气态是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如图所示为某种物质三种状态的微观模型,其中图甲表示物质的

态,图

中物质的分子的运动最为自由。固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17.如图甲,用丝绸摩擦有机玻璃棒,然后靠近碎纸屑,发现纸屑能被吸引,说明摩擦起电,带电体能

吸引轻小物体

,用手不停地捋图乙中的塑料细丝,会越捋越

蓬松

(蓬松/靠拢)。吸引轻小物体

蓬松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18.如图所示为用来说明原子及原子核结构情况的示意图。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带

电的电子组成的,原子核内的

质子

带正电,

中子

不带电。由此图提供的信息可知:原子核内的质子和中子

(有/没有)更精细的结构。负

质子

中子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19.

N95口罩的中间层为多孔结构的熔喷布,熔喷布能过滤比自身空隙小得多、直径仅为0.3μm的颗粒物,原因是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处理,使熔喷布得到大量电子而带

(正/负)电,具有

吸引轻小物体

的作用。把口罩放在自来水龙头下冲洗晾干后,熔喷布对细微颗粒物的过滤效果严重下降,原因是

潮湿的熔喷布不再带电

。20.有A、B两个带电体,若A与B相互排斥,而A又与带正电的C相互吸引,则A一定带

电,B与C一定能相互

吸引

(排斥/吸引)。21.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分别在各自的轨道绕太阳旋转,其中我们生活的地球位于离太阳的第

3

条轨道上,离地球最近的行星是

金星

,质量最大的行星是

木星

。负

吸引轻小物体

潮湿的熔喷布不再带电

吸引

3

金星

木星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2.如图,为了形象地说明宇宙扩张学说,用一个黏有小金属粒的气球做演示实验,该实验将黏有小金属粒的气球看成宇宙,

小金属粒

看成是宇宙中的天体,气球膨胀时,任一小金属粒周围的其他小金属粒都在离它远去,这主要运用的一种思维方法是

类比法

(等效法/类比法/转换法)。科学家用仪器可以看到星系的光谱,20世纪20年代,天文学家哈勃发现星系的光谱向

长波

方向偏移,称之为谱线“红移”,这一现象说明星系在

远离我们而去

。小金属粒

类比法

长波

远离我们而去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水膜的奥秘

航天员王亚平在中国空间站里把一个金属圈插入饮用水袋中,慢慢抽出金属圈,形成了一个水膜。接着,她往水膜表面贴上一片和女儿一起完成的花朵折纸。如图甲,在水膜试验中,这朵花在太空中“绽放”。

液体跟气体接触的表面存在一个薄层,叫作表面层(如图乙),表面层里的分子比液体内部稀疏,表面层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表现为引力。就像你要把弹簧拉开些,弹簧反而表现具有收缩的趋势。由于分子间作用,液体会产生使表面尽可能缩小的力,这个力称为“表面张力”,水膜形成的本质原因是液体的表面张力。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

液体与固体接触处,也有奇妙的现象。先后向一块洁净的玻璃板上和一块涂了石蜡的玻璃上滴一滴水,晃动玻璃板,洁净的玻璃板上这滴水散开,涂了石蜡的玻璃板上的则是滚来滚去(如图丙)。像这种液体会润湿某种固体并附着在固体的表面上的现象叫作浸润;如果液体不会润湿某种固体,也就不会附着在这种固体的表面,这种现象叫作不浸润。所以水能浸润玻璃,但水不能浸润石蜡。当液体和与之接触的固体的相互作用比液体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强时,液体能够浸润固体。反之,则不浸润固体。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1)液体表面比内部的分子距离

(大/小)。(2)水滴在石蜡表面时,水和石蜡的相互作用

小于

(大于/等于/小于)水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大

小于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3)如图丁所示,棉线将金属框中肥皂膜分割成a、b两部分。若将a部分用热针刺破,棉线的形状应是图戊中的

D

。(4)如图己所示是酱油滴在A、B两种材料表面的油滴形状。小明发现倒酱油的时候总会有一些酱油沿着瓶口流到瓶子外面,他认为选用材料B做酱油瓶的瓶口就能保持瓶子清洁。他选择的理由是

酱油不能浸润材料B

。D

酱油不能浸润材料B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三、解答题(共46分)24.

(12分)在学习了“分子动理论”后,小宇进行了如图的几个小实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1)如图甲所示,小宇在一个圆柱形深筒中依次倒入蓝色的硫酸铜溶液和无色的水,放置30天后,液体变为均匀的淡蓝色,这说明:分子

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小宇想,气体之间能否发生类似的现象呢,于是进行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他在上、下两个集气瓶中分别装有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和透明的空气,并用玻璃板隔开(已知ρ二氧化氮>ρ空气),再将玻璃板拿走后,观察两个瓶中的颜色变成均匀的浅棕色。小宇

不能

(能/不能)从这个实验得出相同的结论。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不能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如图丙所示,小宇先后将50mL水和50mL的酒精倒入试管中,反复翻转几次后,发现水和酒精的总体积

小于

(大于/等于/小于)100mL,这说明:分子间

有间隙

。(3)如图丁所示,小宇用细线拴住玻璃板的四个角,用弹簧测力计钩住细线,将玻璃板平放在水面上与水面刚好接触,向上拉弹簧测力计时,发现测力计的示数变大了。这说明:分子间

有引力

。这个原理可以用来解释固体很难被

拉伸

(拉伸/压缩)。小于

有间隙

有引力

拉伸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5.

(18分)探究通过摩擦使物体带电,它们的性质是否相同呢?步骤1:将一根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悬挂起来,再用同样的一根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它,如图(a)所示,观察现象。步骤2:用两根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重复上述实验,如图(b)所示,观察发生的现象。步骤3:用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悬挂着的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如图(c)所示,观察所发生的现象。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在实验的基础上可以作出如下的分析:(1)两根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或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性一定是

相同

(相同/不同)的。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

电,是因为玻璃棒

失去

(失去/获得)电子。你认为丝绸

带电

(带电/不带电)。相同

失去

带电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通过实验步骤1、2我们发现:两根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之间相互

排斥

(吸引/排斥);两根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之间相互

排斥

(吸引/排斥);因此我们得出初步的结论: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3)通过观察步骤3发现,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与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之间是相互

吸引

(吸引/排斥)的。(4)因此我们推断: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电的性质与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电的性质一定是

不同

(相同/不同)的。排斥

排斥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吸引

不同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6.

(10分)如图甲所示为卢瑟福进行的α粒子散射实验,结果发现,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方向前进,但是有少数α粒子却发生了较大的偏转,并且有极少数的α粒子偏转超过90°,有的甚至几乎达到180°,像是被金箔弹了回来。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1)根据实验现象,卢瑟福提出:“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这个“很小的结构”指的是

原子核

。原子核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

1μm金箔包含了3000层金原子,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后方向不变,下列有关该现象的解释中合理的是

B

。A.原子的质量是均匀分布的B.原子内部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3)由图乙分析可得α粒子带

正电

(正电/负电),α粒子穿过金箔

不属于

(属于/不属于)扩散现象。(4)卢瑟福根据实验现象,经过想象、类比建立了类似行星绕日的核式结构模型,此模型中,太阳系中的地球相当于原子中的

C

。A.质子B.中子C.电子B

正电

不属于

C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7.

(6分)静电复印技术已经逐渐走入人们的生活,如图所示是利用身边的素材来简单模拟静电复印原理的示意图。请依据图示及操作步骤,回答下列问题。(1)简要说明操作意图。①找一块有机玻璃板,用丝绸快速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