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4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第13课太平天国运动教师用书岳麓版必修1_第1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4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第13课太平天国运动教师用书岳麓版必修1_第2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4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第13课太平天国运动教师用书岳麓版必修1_第3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4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第13课太平天国运动教师用书岳麓版必修1_第4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4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第13课太平天国运动教师用书岳麓版必修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第13课太平天国运动课程标准素养解读1.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2.相识农夫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1.梳理从金田起义到天京陷落的历程,完整把握太平天国运动。(时空观念)2.运用偶然性与必定性的原理相识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转折及其失败。(唯物史观)3.以相关史料为依据说明《天朝田亩制度》的革命性、空想性与落后性。(史料实证)4.《资政新篇》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集中反映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找寻真理和探究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家国情怀)一、金田起义1.背景(1)鸦片斗争的影响①外国商品大量涌入,部分手工业者破产,传统经济结构受到冲击。②鸦片的输入,造成白银大量外流。③战费和赔款加重了人民的负担。(2)清政府吏治极端腐败,各级官吏大肆搜刮人民。(3)天灾不断,广西各种冲突尤为突出。2.打算: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3.爆发: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二、天国兴衰1.初期发展(1)金田起义后,太平军相继攻克广西、湖南、湖北等地的一些重要城市。(2)1853年3月,攻克南京,改称“天京”,定都于此。2.进入全盛(1)军事上:为拱卫天京,进行北伐和西征。(2)政权建设上:颁布了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3)结果:至1856年,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全盛。3.天京事变:1856年,领导集团发生严峻内讧,太平天国由盛转衰。4.挽救危局(1)军事:年轻将领陈玉成和李秀成被起用,士气重新高涨。(2)政治:洪仁玕主持朝政,提出具有资本主义色调的施政方案《资政新篇》。5.走向失败(1)1863年,在英、法军队支援下,曾国藩兵分三路,围困天京。(2)1864年,湘军攻破天京城墙,太平天国运动失败。6.历史意义(1)扫荡了王朝秩序,冲击了旧纲常名教,动摇了清朝统治的政治基础。(2)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表达了农夫群众的志向追求。(3)提出了近代中国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改革方案——《资政新篇》,是当时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的才智结晶。太平天国运动的纲领1.《天朝田亩制度》史料①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如一家六人,分三人好田,分三人丑田,好丑各一半。②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③凡当收成时……余则归国库,凡麦、豆、苎麻、布帛、鸡犬各物及银钱亦然……全部婚娶弥月喜事,俱用国库;但④有限式,不得多用一钱。小弟杨秀清……奏为征办米粮以裕国库事:缘蒙天父父兄大开天恩,差我主二兄建都天京,兵士日众,宜广积米粮,以充军储而裕国课。弟等经思安徽、江西米粮广有,直令镇守将佐在彼晓谕良民,⑤照旧交粮纳税。[解读]①②说明要平均安排土地。③④涉及的是有关产品、钱财安排的国库制度。⑤说明《天朝田亩制度》没有得到实施。[思索](1)第一段史料体现了一种什么思想观点,详细涉及社会经济的哪些领域,有何进步意义?(2)其次段史料中“照旧交粮纳税”反映出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存在什么问题?提示:(1)思想观点:体现了一种肯定平均主义的思想。领域:土地安排、劳动产品安排和消费方式等。意义:要求废除封建地主土地全部制,具有显明的反封建性质。(2)《天朝田亩制度》具有空想性,根本无法实施。2.《资政新篇》史料⑥兴车马之利,以利便轻捷为妙。⑦倘有能造如外邦火轮车……兴银行……兴器皿技艺。——洪仁玕《资政新篇》[解读]⑥⑦说明《资政新篇》主见效仿西方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思索]史料中,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提出了什么主见?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提示:主见:效法西方,发展资本主义。意义:集中反映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找寻真理和探究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的联系和区分(1)联系:《资政新篇》继承和发展了《天朝田亩制度》反封建的革命精神,弥补了《天朝田亩制度》在改造社会方案上落后与空想的不足。(2)区分二者有关社会发展趋势的设想和经济主见、观点是相反的、冲突的,二者设想的两种社会制度有着本质的区分:①《天朝田亩制度》要求废除一切私有财产,建立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社会,实行公有共享和肯定平均主义。②《资政新篇》允许私有财产存在,提倡建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发展资本主义经济。③《天朝田亩制度》是违反社会发展规律的空想纲领,而《资政新篇》是符合时代潮流的进步纲领。太平天国运动的特点与失败1.太平天国与近代化史料正方:“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巨大、汹涌澎湃的一次宏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夫革命斗争。”因此,它的出现有利于中国的①近代化。反方:“洪秀全和太平天国假如统一了中国,那就要使中国倒退几个世纪!”对中国的近代化没有主动作用。[解读]①近代化的含义是指人类社会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包括政治的民主化和法制化、经济的工业化和思想的科学化、理性化。[思索]你同意哪个观点?结合史实说明理由。提示:(赞同哪种观点皆可,但要言之有理)(赞同)有利于近代化:沉重打击了清王朝和外国侵略者,为中国的近代化扫除了道路;颁布《天朝田亩制度》表达了反对封建土地全部制的愿望;颁布《资政新篇》提动身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赞同)不利于近代化:政治上以宗教迷信的方式发动,建立了一个旧式的封建王权政府;经济上颁布《天朝田亩制度》,旨在发展小农经济。(其他表述,言之有理也可)2.太平天国失败的缘由史料现在说到我朝祸害之源,即②洋人助妖之事,自我军两位威猛王爵英王、翼王死后,我军确受重大损失,但如洋人不助敌军,则吾人断可许久支持。——《洪仁玕自述》[解读]②指中外反动势力的勾结,共同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思索]“洋人助妖”指的是什么?洪仁玕认为太平天国失败的根本缘由是“洋人助妖”,你同意这个观点吗?为什么?提示:中外反动势力联合起来共同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借师助剿)。不同意,这个观点是片面的,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缘由是由于农夫阶级的局限性。太平天国运动的新特点(1)起义背景新:以往的农夫起义多因土地兼并、政治黑暗、自然灾难而发生;太平天国运动则是因斗争赔款加重了人民负担而发生。(2)起义形式新:过去的起义也有利用宗教的,但大多数是中国自身的宗教,而太平天国利用的是外来宗教与中国民间宗教相结合的拜上帝教,具有显明的时代特色。(3)革命任务新:太平天国运动在担当传统的反封建任务的同时,还担当起反侵略的任务,成为民主革命的打算阶段。(4)指导思想新:以洪仁玕为代表的进步人士,大胆地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在肯定程度上超越了农夫阶级的局限性,具有进步意义。(5)失败缘由新:太平天国的失败是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的结果,这是以往的农夫运动所不曾遇到的新状况。1.农夫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作用和局限性(1)作用①农夫阶级深受地主阶级和外国资本主义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革命性强且人数众多,这确定了农夫阶级始终是近代中国革命的动力,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②农夫阶级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客观上起了减缓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的作用。(2)局限性①农夫阶级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②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中外反动势力进行联合,这是以往农夫斗争未曾遇到的新状况。2.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双重作用(1)促进作用①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减轻了中国近代化的阻碍因素。②《资政新篇》最早提动身展资本主义的方案,对当时的思想和经济发展均有影响。③催生了洋务运动的产生。洋务运动前期创办的部分军事工业都是为了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而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2)阻碍作用①《天朝田亩制度》旨在建立小农经济的肯定平均主义的天国,与发展资本主义的时代潮流相违反。②太平天国运动破坏了富裕地区的生产力,迟滞了这些省份的近代化进程。③中国内乱给外国侵略者以可乘之机,列强发动了其次次鸦片斗争,使中国丢失了近代化的大好时机。[课堂小结]时空坐标答题术语1.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根本缘由是阶级冲突的激化。2.太平天国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表达了农夫群众的志向要求,洪仁玕提出了近代中国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改革方案——《资政新篇》。3.太平天国运动由于其阶级和时代局限性,最终以失败告终,但其影响深远。1.马克思说:“推动了这次大爆炸(指太平天国运动)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这说明()A.鸦片斗争激化了中国社会冲突,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B.太平天国运动反对鸦片斗争中清政府的卖国行为C.清政府的腐败统治导致阶级冲突的激化D.鸦片斗争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本缘由A[鸦片斗争使中国起先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激化了中国社会的阶级冲突;而阶级冲突的激化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本缘由。]2.太平天国之所以是中国农夫斗争的最高峰,最主要是因为()A.其规模和持续时间均属空前B.建立了与清政府对立的政权C.制定了比较完整的革命纲领D.对封建王朝的打击空前沉重C[太平天国之所以被称为中国农夫斗争的最高峰,最主要的是因为太平天国制定了《天朝田亩制度》这一纲领性文件,突出反映了农夫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全部制的剧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夫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故选C项。]3.有观点认为:“农夫斗争从来只是一种改朝换代的工具,太平天国仍旧是旧式农夫斗争,但已萌发了一些新苗。”下列与之结论最为相符的是()A.金田起义 B.颁布《天朝田亩制度》C.定都天京 D.《资政新篇》的出台D[材料中“但已萌发了一些新苗”主要强调的是太平天国运动的进步性。1859年《资政新篇》的出台,提出要发展资本主义,合乎时代潮流。]4.《资政新篇》载:“倘邦人不自疼惜、自暴自弃,则鹬蚌相持转为渔人之利,那时始悟兄弟不和外人欺、国人不和外邦欺,悔之晚矣。”这是洪仁玕针对哪一事务总结的教训()A.安庆失守 B.天京陷落C.北伐失败 D.天京事变D[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提取有效信息“鹬蚌相持”和“兄弟不和”,据此不难推断出是天京事变。]5.某班探讨:“为什么说太平天国运动揭开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探讨结果如下,你认为最恰当的理由是太平天国运动()A.是中国历史上农夫斗争的最高峰B.规模大、时间长、影响深远C.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主见D.担负了反封建、反侵略的任务D[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基本任务是反封建、反侵略。太平天国运动担负了反封建、反侵略的任务,说明这一运动属于民主革命的范畴。]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856年是太平军成功与危机纷呈的一年……材料二1856年发生的震撼太平天国的那场灾难……要归咎于他们自己中心领导方面的动荡不定……这种动荡性在运动最初年头中就已经孕育于太平军的制度之中。政权要接着下去,就须要一种在共同事业中形成的兄弟情意,以刹住诸王之间的不和。但是兄弟情意不久都被东王杨秀清的无情野心所毁。(1)材料一中的“成功”和“危机”主要指什么?(2)归纳材料二中“那场灾难”发生的主要缘由。你认为材料二的说法是否全面?为什么?[解析]第(1)问,依据时间“1856年”,结合太平天国的发展概况得出表现。第(2)问,依据材料二中的信息“归咎于他们自己中心领导方面的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