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_第4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第2课秦朝中心集权制度的形成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有学者认为:“从政治意义上去考虑问题,始皇这个称号,对秦始皇来说,实在是当之无愧,他的一切具有创始意义,他起先了一个宏大的时代。”在该学者看来,这个时代应当是(C)A.国家安定,民生改善 B.文化旺盛,经济昌盛C.国家统一,中心集权 D.太平盛世,疆域广袤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秦始皇开创的新制度。秦始皇时实行暴政,故不能说“民生改善”,A项错误;秦始皇实行“焚书坑儒”,故B项错误;中国历史上封建时代的第一个盛世出现在汉代,故D项错误。秦始皇统一了六国,确立了中心集权制度,故C项正确。2.秦朝统一后确立专制集权制度。关于下面的“秦朝统治机制示意图”的表述不正确的是(C)A.秦始皇起先建立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度B.秦朝起先在全国实行郡县制C.秦律的颁行说明秦朝是一个完全依法治国的国家D.中心机构分工明确,并设置监察部门解析:本题考查秦朝的中心管制。在秦朝依法治国与今日的依法治国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秦朝依法治国中的“法治”,只是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是站在阶级的立场上考虑问题。3.随着秦王朝的统一,过去由宗室姻亲组成的国家机构,为大批官僚和军功显贵所取代……一种新型的国家管理体制由此建立起来。材料中的“新型的国家管理体制”(C)A.是秦朝实现统一的根本保障B.体现了以民为本的治国理念C.有效地加强了中心集权制度D.强化了官僚阶层的政治特权解析:秦朝能够实现统一的根本保障是经济实力的增加,故A项错误;以民为本是儒家的治国理念,秦朝是以法家思想治国,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出秦朝建立了官僚政治,取代过去的贵族政治,官员由中心任命,有很强的流淌性,从而加强了中心集权,故C项正确;官僚政治下官员不能世袭,没有封地,相对贵族政治特权并没有强化,故D项错误。4.嬴政统一六国后设立下图所示官职(御使大夫)以制约相权,准确地说,其主要职责还有(B)A.负责宗庙、礼仪和教化 B.下达诏令并监察百官C.帮助皇帝管理军务 D.负责租税和国家财政解析:秦统一后在中心设置三公九卿,图中所示的官职是御史大夫,是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负责监察百官。5.在秦朝朝议中,有发言权的不仅是三公九卿,没有具体行政职责的博士也可进言。据此可知朝议制度(A)A.削减了君主决策的失误 B.阻挡了皇帝的恣意妄为C.保证中心机构的独立性 D.标记秦代中心官制完善解析:依据材料“有发言权的不仅是三公九卿,没有具体行政职责的博士也可进言”说明朝议制度有利于减少君主决策的失误,故A项正确;专制主义中心集权下,皇权至高无上,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朝议制度,没有反映中心机构,故C项错误;朝议制度不能说明标记秦代中心官制完善,故D项错误。6.秦始皇临死前欲重新改立长子扶苏继承皇位,但赵高和李斯篡改始皇遗诏,扶持胡亥登上帝位。有学者认为,这人为地造就了统治集团冲突的激化,并最终导致秦朝的短命。材料说明(C)A.废除分封不利于中心集权 B.秦朝王位继承不尊宗法C.宗法不尊助推了秦朝灭亡 D.相权扩大影响皇权加强解析:题干中“秦始皇临死前欲重新改立长子扶苏继承皇位”体现出宗法制中的嫡长子继承制,与分封制无关,故A项错误;题干中“秦始皇临死前欲重新改立长子扶苏继承皇位”正体现出宗法制中的嫡长子继承制,故B项错误;题干中提到“赵高和李斯篡改始皇遗诏,造就了统治集团冲突的激化”说明秦朝因不遵循宗法制而导致统治集团冲突的激化,加速了秦朝的灭亡,故C项正确;题干中并未提到相权,故D项错误。7.秦政府规定:官吏必需经过国家正式任命才能奏效;未经任命而先行任职,或受私人派遣任职者均要受到法律治罪。官吏一经任命,必需听从调遣,且不准带随员赴任;到了新任职位之后,也不得随意除其故官佐,更以之新官……违者依法治罪。这些规定,旨在(D)A.强化君主专制 B.规范官吏从政C.树立法律权威 D.加强中心集权解析:郡县制是秦朝实行的地方管理制度,是中心与地方之间的冲突,故A项错误;依据题目中“未经任命而先行任职,或受私人派遣任职者均要受到法律治罪”,强调的是听从中心的重要性,并非是规范官吏从政,故B项错误;依据前面的分析,故C项错误;依据题目中“官吏必需经过国家正式任命才能奏效……官吏一经任命,必需听从调遣”可知,郡县制下地方官员由皇帝干脆任命,听从政府的统一调配,目的是加强中心集权,故D项正确。8.钱穆在《中国历史探讨法》一书中认为:“自秦汉以来的郡县政治,到今日民国时还存在,中国之永为一统一国,此项政治制度实贡献过其甚大之绩效。”材料表明郡县制的主要作用是(C)A.标记着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B.形成中心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C.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发展D.是中心集权制形成的重要环节解析:材料并未体现标记着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故A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形成中心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故B项错误;据材料“自秦汉以来的郡县政治,到今日民国时代还存在,中国之永为一统一国,此项政治制度实贡献过其甚大之绩效”可知郡县制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发展,故C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郡县制是中心集权制形成的重要环节,故D项错误。9.顾炎武说:“知封建之所以变而为郡县,则知郡县之敝而将复变。然则将复变而为封建乎?曰:不能。有圣人起,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由材料可知,顾炎武认为(D)A.分封制与郡县制呈现递次变更兴替规律B.分封制的弊端是多数权益为中心所垄断C.郡县制的弊端是多数权益为地方所占据D.中心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是治国良策解析:材料“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说明应将中心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故D项正确;顾炎武认为,分封制和郡县制都有肯定的弊端,故解除B项;A项和C项明显与题意不符。10.唐朝柳宗元在《封建论》中指出:“秦之所以革之者,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其情,私也,私其一己之威也,私其尽臣畜于我也。然而公天下之端自秦始。”材料表明柳宗元(B)A.抨击君主专制中心集权 B.认为郡县制度优于封建制C.反对家天下的皇权专制 D.主见公正合理的选拔人才解析:依据“其为制,公之大者”可知他没有干脆攻击专制主义中心集权,故A项错误;依据“秦之所以革之者,其为制,公之大者”可推断秦朝能够公天下的制度是郡县制,故B项正确;虽然材料“一己之威也,私其尽臣畜于我”可见对其制度有微词,但更强调“然而公天下之端自秦始”,故C项错误;题中材料所说的“公天下”不是指人才选拔,故D项错误。11.《秦律》规定:御史卒人使者,食粺米半斗,酱驷(四)分升一,采(菜)羹,给之韭葱。……使者之从者,食(粝)米半斗;仆,少半斗。这说明秦律(C)A.细密严苛 B.留意规范C.强调等级 D.轻罪重刑解析:秦律具备细密严苛的特点,但材料中没有体现,故A项错误;材料中不能体现法律规范性的特点,故B项错误;依据材料可知,御史的卒人出差,每餐粺米半斗,酱四分之一升,有菜羹,并供应韭葱。出差者的随从,每餐粝米半斗;驾车的仆,粝米三分之一斗。两者身份不一样,待遇也不一样,故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罪责与量刑轻重的现象,故D项错误。12.《嬴政的道》一文中写道:“始皇帝嬴政比较黏糊,只要走进历史,不管你是否乐意,也无论你停在哪一段儿,他都将不请自来,躲不掉也避不开。”作者这样评价秦始皇,主要是基于他(B)A.起先实行郡县制加强对地方的管理B.确定了后世两千多年的国家政治框架C.确立了分封子弟的制度D.起先用军功爵制代替世卿世禄制解析:秦朝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心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C、D两项不符合秦朝,而A项错在“起先实行”,故均可解除,选B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6分,第14题26分,共52分)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图一出土3.6万枚秦简的湘西里耶古城“中华一号井”。秦简多为当时的官署档案,内容广泛,涉及当时社会的各个方面。大部分简牍属于秦王嬴政统一中国称始皇帝的秦朝时期,其纪年由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到三十七年(公元前210),记事具体到月、日。图二游客在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里耶古城参观“秦简文化墙”时,面对两千多年前的世界上最早的“九九乘法表”,一边拍照,一边赞美。(1)这批秦简记载了当时很多重要的政治制度。其中,有关中心官制的记载可能包含哪些内容?(12分)(2)有人据地理位置推断,秦朝时的里耶古城应处于楚国的统治之下。你同意这一观点吗?为什么?(8分)(3)在制度创新方面,你认为秦朝最突出的历史贡献是什么?这一制度创新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怎样的深远影响?(6分)答案:(1)中心官制的设置,包括三公(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九卿等;中心各级官员的权力,如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负责监察百官;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务等。(2)不同意。秦朝统一全国后,废除了分封制,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3)贡献:中心集权的政治体制。影响: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和完善。解析:第(1)题,从三公九卿的设置及其职权来归纳。第(2)题,依据秦朝废分封、行郡县的史实进行推断。第(3)题,留意从制度创新的角度相识秦朝最突出的贡献及其深远影响。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贾谊在《过秦论》中说:“秦并海内,兼诸侯,南面称帝,以养四海,天下之士斐然乡(向)风,若是者何也?曰:近古之无王者久矣。周室卑微,五霸既殁,令不行于天下,是以诸侯力政,强侵弱,众暴寡,兵革不休,士民罢敝。今秦南面而王天下,是上有天子也。既元元之民冀得安其性命,莫不虚心而仰上,当此之时,守威定功,安危之本在于此矣。”材料二:见下列各图。材料三: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统一后,统一了文字、货币和度量衡;收缴了天下的金属兵器铸“金人十二,各重千石”;“隐宫徒刑者七十余万人,乃分作阿房宫”,历时三十多年修筑秦始皇陵;先后征发徭役百余万,修筑长城;数次移民实边,动辄数万家,如“因徙三万家丽邑,五万家云阳……”,颁布“挟书律”、焚书坑儒等。(1)依据材料一,当时天下士民百姓对秦统一天下是什么看法?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看法?(8分)(2)材料二、材料三所显示的这些事实在战乱纷繁的春秋战国时能实现吗?在秦朝能够实现的主要缘由是什么?(6分)(3)依据材料及对以上问题的分析,请简要阐述一下秦朝专制主义中心集权制度的影响。(12分)答案:(1)支持(拥护、欢迎)看法。缘由:秦的统一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为社会经济发展供应前提,符合人民憧憬和平的愿望。(2)不能。缘由:国家统一,国力强大;中心集权制度的建立,政令统一,便于国家集中力气,等等。(3)主动: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并不断完善和加强;有利于国家统一政令,集中力气完成一些重大工程和实施一些重要措施,从而推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