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新科版七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托盘天平调节好后;在称量时发现指针偏在标尺中央的右边,这时应()
A.把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旋出一些。
B.把左端的平衡螺母向左旋出一些。
C.减少天平右盘中的砝码或将游码向左移动。
D.增加天平右盘中的砝码或将游码向右移动。
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rm{(}rm{)}A.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性质都没有改变B.不同元素的原子其核电荷数一定不同C.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D.最外层有rm{8}个电子的粒子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3、下列气体既能用浓rm{H_{2}SO_{4}}干燥,又能用rm{NaOH}固体干燥的是rm{(}rm{)}A.rm{H_{2}}B.rm{SO_{2}}C.rm{CO_{2}}D.rm{HCl}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rm{(}rm{)}A.阳离子一定带有正电荷B.原子团一定带负电荷C.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微粒不一定是同一种元素D.最外层电子数为rm{8}的微粒不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5、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检验、制备和用途能达到目的是rm{(}rm{)}A.制得的二氧化碳若混有氯化氢气体,可通过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B.二氧化碳能参与光合作用,所以可作气体肥料C.用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迅速制备大量二氧化碳D.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火焰立即熄灭,证明瓶内原有气体就是二氧化碳6、下列有关灭火方法错误的是rm{(}rm{)}A.家用电器着火时,立即用水扑灭B.扑灭森林火灾时,设置隔离带C.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D.图书资料着火,用压缩二氧化碳灭火7、小王同学需配制rm{100g}rm{12%}的rm{NaOH}溶液来制作“叶脉书签”rm{.}在配制溶液过程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rm{(}rm{)}A.在托盘上垫上纸片并称取rm{12g}rm{NaOH}固体B.称量时发现指针向右偏转,应调节游码使天平平衡C.用rm{100mL}量简量取rm{88mL}水D.把称取的rm{NaOH}固体直接倒入装有rm{88mL}水的量筒中溶解8、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rm{(}rm{)}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黑色的固体B.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C.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D.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9、rm{2016}年rm{4}月rm{22}日是第rm{47}个世界地球日,主题是“节约利用资源,倡导绿色生活”,下列做法符合这一主题的是rm{(}rm{)}A.用焚烧秸秆的灰烬给庄稼补充钾肥B.自带布袋去农贸市场,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袋C.大量砍伐树木,代替煤作燃料D.鼓励燃煤发电,实现区域电力互惠互享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5题,共10分)10、25mLH2和O2的混合气体,用电火花引燃后,冷却至室温,剩余气体为10mL,则原混合气体中H2可能是()
A.20mL
B.15mL
C.10mL
D.5mL
11、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合理的是rm{(}rm{)}
。选项物质杂质除杂方法rm{A}二氧化碳水蒸气通入浓硫酸中rm{B}硫酸亚铁溶液硫酸铜加入过量铁粉,过滤rm{C}铁粉铜粉加入足量的稀硫酸,过滤rm{D}氧化钙碳酸钙加入水,过滤A.rm{A}B.rm{B}C.rm{C}D.rm{D}12、某一无色溶液是由rm{H_{2}SO_{4}}rm{HNO_{3}}rm{K_{2}CO_{3}}rm{CuSO_{4}}rm{K_{2}SO_{4}}rm{KNO_{3}}rm{NaCl}七种溶液中的三种混合而成,现进行如下实验:rm{垄脵}若向混合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呈红色;rm{垄脷}若向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硝酸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过滤;rm{垄脹}再向上述滤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无明显现象rm{.}根据上述实验分析,此混合溶液中存在的溶质,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rm{(}rm{)}A.rm{H_{2}SO_{4}}rm{HNO_{3}}rm{K_{2}SO_{4}B}B.rm{K_{2}SO_{4}}rm{KNO_{3}}rm{NaCl}C.rm{HNO_{3}}rm{K_{2}CO_{3}}rm{K_{2}SO_{4}D}D.rm{HNO_{3}}rm{K_{2}SO_{4}}rm{KNO_{3}}13、乙烯rm{(C_{2}H_{4})}是石油炼制的重要产物之一rm{.}常温常压时,乙烯是一种气体,它与另一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rm{70%}则另一种气体可能是rm{(}rm{)}A.rm{C_{2}H_{2}}B.rm{CO}C.rm{H_{2}}D.rm{CH_{4}}14、在天平的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只等质量的烧杯,烧杯中盛有等质量的同一种盐酸,此时天平保持平衡rm{.}在天平左右两端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金属铁和锌,充分反应后铁无剩余,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rm{(}rm{)}A.锌一定无剩余B.天平平衡C.天平向右偏D.酸一定消耗完了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7题,共14分)15、经5%的石灰水浸泡后的新鲜鸡蛋可保鲜2--3个月.石灰水是用新烧制的生石灰配制的;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①用石灰石烧制生石灰.
②配制石灰水.16、氢气的密度小可用作____.17、生活中可以采用______区分硬水和软水,可以通过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18、把等质量rm{A}rm{B}两种金属放入足量的同种稀硫酸中,生成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rm{.}下列结论合理的是rm{(}rm{)}
A.金属活动性为rm{A>B}
B.金属活动性为rm{A<B}
C.与rm{A}rm{B}反应的硫酸质量相同。
D.生成氢气的质量关系为______.19、在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了探究以后;请你填写下列空格:
rm{(1)}取一枝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会______.
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______;你还能得到蜡烛的物理性质有______.
rm{(2)}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火焰分为三层,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上约rm{1S}后取出;可以看到______处。
rm{(}填字母rm{)}的火柴梗最先碳化rm{.}结论:蜡烛火焰的______温度最高.
rm{(3)}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的上方,烧杯内壁出现______,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后发现______rm{.}结论;蜡烛燃烧以后的生成物是______.
rm{(4)}通过对蜡烛燃烧的观察;你认为蜡烛燃烧发生的变化类型是______.
rm{a}只有物理变化rm{b}只有化学变化。
rm{c}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rm{d}没有发生变化.20、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发生里氏9.0级地震,在地震中福岛第一核电站被破坏,发生严重的核辐射泄漏,大量的放射性碘(I-131)泄漏到空气中并扩散,日本政府向福岛核电站附近居民发放碘片(I-127),以降低放射性碘对人体的伤害.
(1)碘片的主要成分是碘化钾,其化学式为____;
(2)碘元素被誉为“智力之花”,是人体内合成____激素的主要原料.为防止碘缺乏病的发生,我国政府在全国推行食盐加碘工程,加碘食盐中的“碘”指的是____(选填“分子”;“原子”、“元素”或“单质”);
(3)已知在元素周期表中碘位于第五周期、第七主族,其原子序数为53,则下列有关说法:①核裂变是一种化学变化;②核能的利用证实原子的可分性;③I-131原子核内有78个中子,核外有53个电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④I-127原子和I-131原子的化学性质不同;⑤I-127和I-131间的相互关系与金刚石和石墨间的相互关系相同.其中正确的有____(填序号).21、(2010•洛江区质检)构建知识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右图是关于铁的化学性质知识网络(“→”表示一种物质转化为另一种物质);其中B是密度最小的气体,C为红色固体单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物质的化学式为.
(2)B物质的一种用途是.
(3)反应②还需要的一种反应物是(填化学式).
(4)写出反应③的方程式,并注明基本反应类型:().评卷人得分四、探究题(共1题,共2分)22、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从实验室收集到一桶含有rm{FeSO_{4}}rm{CuSO_{4}}的废液,他们想从中回收金属铜和硫酸亚铁晶体,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rm{.}结合实验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rm{(1)}步骤rm{垄脵}中,金属rm{X}是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rm{(2)}步骤rm{垄脷}中,加入过量稀硫酸的目的是______;
rm{(3)}从滤液中获得硫酸亚铁晶体采用的方法是______.评卷人得分五、计算题(共4题,共32分)23、碳酸钠样品含有量硫钠,取一定质量的样品,完全溶解在水中配制rm{100}溶液,将其全部rm{100g}一定质量分的硫酸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的气体全部逸,所得溶液质是rm{196}将溶蒸干得到rm{5.}酸钠.
加入的硫酸溶液的溶质质;
碳酸钠品碳酸钠质量分数rm{(}计算结果确到rm{0.%)}.24、把rm{10g}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到不再产生气体为止,质量减少了rm{2.4g.}计算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25、小明同学在商店买到一种“果冻蜡烛”rm{.}他想对“果冻蜡烛”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果冻蜡烛”是由什么元素组成的?
查阅资料:“果冻蜡烛”可完全燃烧;燃烧时无烟尘,燃烧过程和熄灭时无异味;
探究实验:rm{(}请完成下列实验报告rm{)}
。步骤现象分析rm{(1)}点燃“果冻蜡烛”,并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而冷的小烧杯烧杯内壁有无色小液滴生成“果冻蜡烛”燃烧后的产物有______rm{(2)}迅速倒转小烧杯,向其中加入适量______,振荡______“果冻蜡烛”燃烧后的产物有二氧化碳实验结论:该同学分析:二氧化碳是由______元素和______元素组成;因此“果冻蜡烛”含有碳;氢、氧元素.
反思:你认为该同学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否正确?______rm{(}填“正确”或“不正确”rm{).}请说明原因______.26、取液体药品应该用的仪器是______;未说明取量时应取______.
评卷人得分六、推断题(共3题,共6分)27、rm{A隆芦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rm{.}其中,rm{A}是一种紫黑色固体,rm{D}和rm{A}组成的元素相同,rm{G}和rm{A}的溶液都是医学上常用的消毒剂.
rm{(1)F}的化学式______,rm{C}在反应rm{垄脹}中的作用______;
rm{(2)A}加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rm{A}rm{C}rm{D}中都含有同一种金属元素,该金属元素在rm{A}中的化合价为______;
rm{(3)}写出rm{B}的一种应用______.28、有rm{A}rm{B}rm{C}rm{D}rm{E}rm{F}rm{G}rm{H}rm{I}九种物质,它们有如图转化关系rm{.}已知rm{B}rm{F}rm{H}是黑色固体,rm{I}是紫红色固体,rm{A}rm{D}是无色溶液,rm{C}rm{E}rm{G}是无色气体,反应条件已忽略rm{.}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回答问题:
rm{垄脵C隆煤H}______;
rm{垄脷C隆煤G}______;该反应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rm{垄脹C+E隆煤D}___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29、图表示几种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rm{隆煤}”表示一种物质通过化学反应可生成另一种物质rm{(}反应的条件、其它反应物或生成物已经略去rm{).}请回答问题:
rm{(1)}绿色植物实现转化rm{垄脷}的过程中,维持了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基本稳定,下列可以实现转变rm{垄脵}反应的是______rm{(}填标号rm{)}
A.呼吸作用rm{B.}光合作用rm{C.}燃烧反应。
rm{(2)}若转化rm{垄脹}是分解反应,固体丙的化学式可能是______rm{(}写一种rm{)}
rm{(3)}转变rm{垄脺}是一种金属与氧气剧烈反应,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丁rm{.}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C【分析】
A和B都是移动平衡螺母来使天平平衡;这在称量过程中是不允许的,都不正确.
C;当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右边时;说明右盘中的砝码过大,应换为小一些的砝码,或右码向左移动,故C正确.
D;指针指向右边;本身右盘中的砝码已偏大,如果再增大砝码或把游码向右移,天平更不平衡.故D错误.
故选C.
【解析】【答案】使用天平称量物体质量时;应把天平调节平衡,是通过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的;当天平平衡后,开始称量的过程中,就不能再移动平衡螺母了,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添加砝码,如果砝码过大,则换为小砝码,最后通过移动游码直至天平平衡.
2、B【分析】解:rm{A}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改变;物理性质可能改变,故A错误;
B;核电荷数决定元素种类;故B正确;
C;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C错误;
D、最外层有rm{8}个电子的粒子还可能是离子;故D错误;
故选B【解析】rm{B}3、A【分析】解:能用浓rm{H_{2}SO_{4}}干燥,又能用rm{NaOH}固体这说明该气体不能与这两者反应;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均属酸性氧化物都能与碱反应,氯化氢气体是酸性气体也能与碱反应,只有氢气既不与酸反应也不与碱反应.
故选A【解析】rm{A}4、B【分析】解:rm{A}阳离子是原子失去电子形成的;故一定带正电荷,正确;
B;原子团是可能带正电;也可能带负电,故B错误;
C、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不一定是同种元素,如氖原子和水分子,质子数都是rm{10}但不是同种元素;故C正确;
D、最外层为rm{8}的微粒不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还可能是离子,故D正确;
故选B.【解析】rm{B}5、B【分析】【分析】
本题考查有关二氧化碳性质;难度不大,掌握相关性质是解答的关键。
【解答】
A.二氧化碳会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故A错误;
B.二氧化碳能参与光合作用;所以可作气体肥料,故B正确;
C.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会在碳酸钙的表面阻止反应的发生;故应当用盐酸,故C错误;
D.能使木条火焰立即熄灭的气体不一定是二氧化碳;还可以是氮气,故D错误。
故选B。
【解析】rm{B}6、A【分析】解:rm{A}家用电器着火时,用水灭火既会触电又会损坏电器rm{.}故选项错误.
B、扑灭森林火灾时,设置隔离带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rm{.}故选项正确;
C、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可以隔绝氧气,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rm{.}故选项正确;
D、图书资料着火,用压缩二氧化碳灭火既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又可以保护图书资料rm{.}故选项正确.
故选A.
【解析】rm{A}7、C【分析】解:
A;一般药品称量时要在托盘上垫一张纸;但氢氧化钠易潮解、有腐蚀性,若也垫上纸,氢氧化钠潮解后会将纸润湿而进一步腐蚀托盘,所以像氢氧化钠这种易潮解及腐蚀性的药品要放在玻璃器皿里进行称量,如用小烧杯,A错误;
B、该题为定量称取,即要求称量rm{12g}固体,先在右盘放砝码或拨动游码,使其和为rm{12g}在称量过程中不再改变,向左盘中加药品至天平平衡,完成称量rm{.}正确操作应为继续添加药品直至天平平衡;B错误;
C、量取液体时使用量筒,选取的量程要大于所测液体体积且最接近,以减小误差rm{.}大于rm{88mL}的量筒最小为rm{100mL}C正确;
D;量筒是用来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不能作为溶解仪器,应该在烧杯中溶解,并用玻璃棒加速溶解,D错误.
故选C.
A;依据一般药品与易潮解、有腐蚀性药品的称量方法进行判断依.
B;依据托盘天平的使用、定量称取的要求分析.
C;依据量程大于所测体积、误差最小原则进行判断.
D;依据常用仪器的用途解答.
该题以溶液的配制为载体,主要考查实验室中几种常见仪器的用途,解答时主要看清仪器,想准用途,明确规范操作等.【解析】rm{C}8、B【分析】解:rm{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只能烧至红热,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B;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白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C;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故选项说法错误.
D;铁丝在空气中只能烧至发红;不会产生火星,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解析】rm{B}9、B【分析】解:rm{A}焚烧秸秆会污染空气;造成环境污染,不符合主题;
B;自带布袋去农贸市场;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袋,节约资源,符合这一主题;
C;大量砍伐树木;代替煤作燃料,破坏环境,浪费资源,不符合主题;
D;鼓励燃煤发电;增加了化石燃料的使用,造成环境污染,不符合主题.
故选B.
倡导低碳生活;可大力植树造林,平衡光合作用,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开发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本题考查化学环境污染及治理问题,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提倡低碳生活要注重节约能源,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解析】rm{B}二、多选题(共5题,共10分)10、AC【分析】
设参加反应的氧气的体积为x;则有:
2H2+O22H2O
21(体积比)
2xx
2x+x=25mL-10mL=15mL;
x=5mL
如氧气过量;则剩余10mL无色气体为氧气,此时氢气的体积是10mL,如果氢气过量则此时氢气的体积是10mL+10mL=20mL;
故选AC.
【解析】【答案】依据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其分子个数比并结合氢气与氧气反应的方程式对混合气体的体积进行讨论;分析时要讨论剩余气体是氧气或氢气两种可能进行;
11、AB【分析】解:rm{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与二氧化碳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B;过量铁粉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再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C;铁粉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氢气;再过滤,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rm{CaO}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碳酸钙难溶于水,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故选:rm{AB}.
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rm{(}提纯rm{)}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rm{.}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rm{垄脵}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rm{垄脷}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rm{(}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rm{)}是正确解题的关键.【解析】rm{AB}12、BC【分析】解:溶液是无色说明一定不含有rm{CuSO_{4}}
由rm{(1)}若向混合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呈红色.
说明溶液显酸性,说明溶液中含有rm{H_{2}SO_{4}}或rm{HNO_{3}}.
由rm{(2)}若向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硝酸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可得溶液中可能含有rm{K_{2}CO_{3}}rm{K_{2}SO_{4}}中的一种.
由rm{(3)}再向上述滤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无明显现象rm{.}说明溶液中一定不含rm{NaCl}.
A.rm{H_{2}SO_{4}}rm{HNO_{3}}rm{K_{2}SO_{4}}可能含有;正确;
B.溶液中一定不含rm{NaCl.}错误;
C.rm{HNO_{3}}rm{K_{2}CO_{3}}不能共存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故错误;
D.rm{HNO_{3}}rm{K_{2}SO_{4}}rm{KNO_{3}}可能含有;正确;
故答案为:rm{BC}.
首先熟悉这七种物质的性质;然后根据这七种物质的不同的性质,和加入不同试剂时出现的不同现象,来鉴定到底含有哪些物质。
在两种物质混合时也要充分考虑到有些物质不共存rm{.}如硝酸和碳酸钾,硫酸和碳酸钾等.【解析】rm{BC}13、BC【分析】解:rm{C_{2}H_{4}}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rm{dfrac{12隆脕2}{12times2+4}隆脕100%=85.7%}
A、rm{dfrac{12隆脕2}{12times
2+4}隆脕100%=85.7%}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rm{dfrac{12隆脕2}{12times2+2}隆脕100%=92.3%}
B、rm{C_{2}H_{2}}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rm{dfrac{12}{12+16}隆脕100%=42.8%}
C、氢气中不含有碳元素故氢气中碳元素质量分数为rm{dfrac{12隆脕2}{12times
2+2}隆脕100%=92.3%}
D、rm{CO}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rm{dfrac{12}{12+4}隆脕100%=75%}
因为rm{dfrac
{12}{12+16}隆脕100%=42.8%}
故另一种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小于rm{0%}
故选B、rm{CH_{4}}.
首先计算rm{dfrac
{12}{12+4}隆脕100%=75%}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然后与样品中碳的质量分数相比,看谁的高rm{85.7%>70%}若样品中的高,则杂质中碳的质量分数必定高于rm{70%}中的;若样品中的低,则杂质中碳的质量分数必然低于rm{C}中的;进行解答.
本题考查学生利用质量分数与混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比较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rm{C_{2}H_{4}}【解析】rm{BC}14、AC【分析】解:根据已知条件,反应前天平平衡,若反应后天平平衡,说明生成气体的质量相等,而同质量的金属与酸反应生成的氢气量与rm{dfrac{{陆冒脢么碌脛禄炉潞脧录脹}}{{陆冒脢么碌脛脧脿露脭脭颅脳脫脰脢脕驴}}}成正比;所以同质量的铁比锌与酸反应生成的氢气多一些,故充分反应后铁无剩余,锌一定无剩余,故天平向右偏;
故选AC.
根据已知条件;反应前天平平衡,若反应后天平平衡,说明生成气体的质量相等,而后依据同质量的锌;铝生成氢气的多少分析解答即可;
解决天平平衡的有关化学计算,方法是:若反应之前两边质量相同,则在两边分别加入不同物质后,必须是两边的质量变化相等,天平才会平衡.【解析】rm{AC}三、填空题(共7题,共14分)15、略
【分析】
①碳酸钙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钙和水,故答案为:CaCO3CaO+CO2↑;
①氧化钙和水生成氢氧化钙,故答案为:CaO+H2O=Ca(OH)2
【解析】【答案】①根据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生石灰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钙进行分析;
②根据氧化钙和水会生成氢氧化钙进行分析.
16、略
【分析】
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故可用来填充气球.
故答案为:填充气球.
【解析】【答案】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氢气的密度小的性质,确定氢气的用途即可.
17、肥皂水;煮沸【分析】解: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在于所含的钙镁离子的多少,生活中可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较少的硬水rm{.}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故答案为:肥皂水;煮沸.
根据硬水与软水的检验方法;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硬水与软水的检验方法、硬水软化的方法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解析】肥皂水;煮沸18、A>B【分析】解:rm{A}反应生成rm{H_{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图所示,相同时间内rm{B}放出氢气的质量大于rm{A}可判断金属活动性顺序是rm{B>A}故A错误;
B、反应生成rm{H_{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图所示,相同时间内rm{B}放出氢气的质量大于rm{A}可判断金属活动性顺序是rm{B>A}故B正确;
C、金属与酸的反应生成氢气时,氢气来源于酸中的氢元素,所以生成的氢气与消耗的酸的多少顺序一致,消耗硫酸的质量:rm{A>B}故C错误;
故选:rm{B}.
补充rm{D}rm{A>B}.
A、根据相同时间内产生氢气较多rm{(}即反应剧烈rm{)}的金属活动性较强进行分析;
B、根据相同时间内产生氢气较多rm{(}即反应剧烈rm{)}的金属活动性较强进行分析;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定律可知;生成氢气的质量取决于消耗的硫酸的质量;
D;根据图象分析生成氢气的质量.
活动性越强的金属与酸反应越剧烈,即反应放出氢气的速度越快;化合价相同的等质量金属完全反应放出氢气的质量与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成反比,据此结合图象细心分析解答.【解析】rm{A>B}19、浮在水面上;小;质软;外焰;内焰;焰心;a;外焰;水雾;澄清石灰水变混浊;二氧化碳和水;c【分析】解:rm{(1)}取一枝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现象是:蜡烛会浮在水面上rm{.}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小;你还能得到蜡烛的物理性质有质软;
rm{(2)}蜡烛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由于温度越高,火柴梗易被炭化,所以,看到火柴梗的rm{a}处最先变黑;说明蜡烛火焰的外焰温度最高;
rm{(3)}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的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说明有水生成;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后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混浊,说明有二氧化碳生成rm{.}结论;蜡烛燃烧以后的生成物是二氧化碳和水rm{.}写出蜡烛燃烧的文字表达式石蜡rm{+}氧气rm{overset{{碌茫脠录}}{}}二氧化碳rm{+}水;
rm{(4)}判断是否是化学变化;看反应是否生成新物质,根据现象:火焰上方产生一股黑烟,说明生成碳,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说明生成水,生成一种无色气体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生成二氧化碳,均有新物质生成,可作为判断蜡烛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依据,故为化学变化;
故答案为:rm{(1)}浮在水面上;小;质软;rm{(2)}外焰、内焰、焰心;rm{a}外焰;rm{(3)}水雾;澄清石灰水变混浊;二氧化碳和水;rm{(4)c}.
rm{(1)}蜡烛浮在水面上;说明石蜡的密度比水小;“用小刀切下一小块”说明软;
rm{(2)}根据蜡烛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温度越高,火柴梗易被炭化分析;
rm{(3)}根据“实验现象推测结论”;正确书写文字表达式;
rm{(4)}化学变化是生成新物质的变化;据此分析判断.
了解蜡烛燃烧的相关知识是解决此题的基础和关键,难度不大.【解析】浮在水面上;小;质软;外焰;内焰;焰心;rm{a}外焰;水雾;澄清石灰水变混浊;二氧化碳和水;rm{c}20、略
【分析】
(1)根据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步骤;碘元素的呵呵仅为-1,钾元素的合涧为+1,碘化钾化学式为KI;
故答案为:KI;
(2)碘元素是人体内甲状腺激素的主要成分;加碘食盐中的“碘”指的是元素,不是分子;原子或单质;
故答案为:甲状腺;元素;
(3)核能的利用证实原子的可分性;但化学变化不涉及到原子核的变化;所以核裂变不是化学变化;故①说法错误;②说法正确;
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可知I-131原子核内有78个中子,核外有53个电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故③是正确;
根据元素周期律知识可知:I-127原子和I-131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故④说法错误;
I-127和I-131间的相互同素异形体;故⑤说法正确;故选②③⑤.
【解析】【答案】(1)根据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步骤:归类→定序→标价→交叉→约简;进行解答;
(2)碘元素是人体内甲状腺激素的主要成分;加碘食盐中的“碘”指的是元素,不是分子;原子或单质;
(3)核能的利用证实原子的可分性;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及元素周期律知识;同素异形体概念进行判断.
21、略
【分析】
(1)点燃,铁在氧气中发生燃烧,生成黑色固体Fe3O4;
故答案为:Fe3O4;
(2)氢气具有可燃性;可用做燃料;氢气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冶炼金属;密度最小,可充填探空气球;
故答案为:冶炼金属(作燃料等)
(3)可利用还原剂C、H2或CO把四氧化三铁还原成单质铁;
故选C(或CO或H2);
(4)由铁而转化为铜;“曾青得铁则化为铜”,把铁放入硫酸铜溶液,置换出铜;
故答案为:Fe+CuSO4=FeSO4+Cu;置换反应.
【解析】【答案】由题意可知:密度最小的气体为氢气;则气体B为氢气;结合转化关系图:由铁而转化的红色固体单质C为铜;
反应的基本类型为: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
四、探究题(共1题,共2分)22、铁;FeCuSO4═FeSO4Cu;使铁完全反应;降温结晶【分析】解:rm{(1)}步骤rm{垄脵}中,金rm{X}是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rm{FeCuSO_{4}篓TFeSO_{4}Cu.}故填:铁;rm{FeCuSO_{4}篓TFeSO_{4}Cu.(2)}步骤rm{FeCuSO_{4}篓TFeSO_{4}Cu.
(2)}中,加入过量稀硫酸的目的是使铁完全反应rm{垄脷}故填:使铁完全反应rm{.}从滤液中获得硫酸亚铁晶体采用的方法是降温结晶rm{.(3)}故填:降温结晶rm{.}铁比铜活泼,能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铁能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通过降温结晶可以得到硫酸亚铁晶体rm{.}要会利用金属活动顺序表分析实验,氢前边的金属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但氢后边的金属不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前边的金属会把后边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rm{.}【解析】铁;rm{FeCuSO_{4}篓TFeSO_{4}Cu}使铁完全反应;降温结晶五、计算题(共4题,共32分)23、解:生化碳的量为10g+100g-195.6g=4.g;
碳酸钠样品中碳酸钠的质数为×100=883%
x/格//格//空y/空/空格/空格z///空/.g
16空格空格//格/98/格//空/空/42空格/44
设样品中碳钠的质量为;应硫酸质量y,生成硫酸钠的质量z
x=106g
NaO3+H2SO4Na2SO4O2↑+2O
y9.8g
答:加入的硫酸溶液的质质量9.8%,酸样品中酸钠质量分数为88.3%.【分析】
根质守恒定律;求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根据化方程式求样中碳酸钠的质量,参加反的硫酸质量和生成钠的质量最后加入的硫溶液的溶质质分数和原酸钠品碳酸钠的质分数.
学式可以表示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关,由其任意一物质的质可计反应中其它物质的质量.【解析】解:生化碳的量为rm{10g+100g-195.6g=4.g}
碳酸钠样品中碳酸钠的质数为rm{dfrac{1.6g}{(16g-142g)+10.g}隆脕100=883%}
rm{dfrac
{1.6g}{(16g-142g)+10.g}隆脕100=883%}rm{x}格rm{/}rm{/}格rm{/}空rm{/!/}rm{y}空rm{/}空格rm{/}空格rm{/}rm{z}空rm{/!/!/}rm{/}
rm{.g}空格空格rm{16}rm{/}格rm{/}格rm{/98/}rm{/}空rm{/}空rm{/}空格rm{/42}
设样品中碳钠的质量为,应硫酸质量rm{/44}生成硫酸钠的质量rm{y}
rm{dfrac{106}{x}=dfrac{44}{.4g}}rm{z}
rm{dfrac{106}{x}=dfrac
{44}{.4g}}
rm{dfrac{98}{y}=dfrac{44}{.4g}}rm{x=106g}
答:加入的硫酸溶液的质质量rm{NaO3+H2SO4Na2SO4O2隆眉+2O}酸样品中酸钠质量分数为rm{dfrac{98}{y}=dfrac
{44}{.4g}}.rm{y9.8g}24、解:设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为x
2KClO32KCl+3O2↑
24596
x2.4g
x==6.125g
×100%=61.25%
答: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是61.25%.【分析】熟知化学反应特点,反应原理rm{.}利用反应原理解决问题rm{.}本题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是氯酸钾分解生成固体氯化钾和气体氧气rm{.}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其质量反应前后并不变化rm{.}这样,可知反应后固体质量会减少,减少的正好是氧气.【解析】解:设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为rm{x}
rm{2KClO_{3}dfrac{MnO_{2}}{bigtriangleup}2KCl+3O_{2}隆眉}
rm{2KClO_{3}dfrac{
MnO_{2}}{bigtriangleup}2KCl+3O_{2}隆眉}
rm{24596}
rm{dfrac{245}{96}=dfrac{x}{2.4g}}
rm{x=dfrac{245times2.4g}{96}=6.125g}
rm{dfrac{6.125g}{10g}隆脕100%=61.25%}
答: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是rm{x2.4g}.rm{dfrac{245}{96}=dfrac
{x}{2.4g}}25、水;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碳;氧;不正确;空气中的氧气参加了反应,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所以不能判断“果冻蜡烛”中一定含有氧元素【分析】解:rm{(1)}根据现象看到烧杯内壁有无色小液滴生成;证明“果冻蜡烛”在燃烧后的产物有水;
rm{(2)}二氧化碳遇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迅速倒转小烧杯,向其中加入适量澄清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果冻蜡烛”在燃烧后的产物有二氧化碳;
【反思】:空气中氧气参加了反应;氧气由氧元素组成,所以不能以此判断果冻蜡烛中一定含有氧元素,该同学得出的实验结论不准确.
故答案为:rm{(1)}水;
rm{(2)}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反思】:不正确;空气中氧气参加了反应;氧气由氧元素组成,所以不能以此判断果冻蜡烛中一定含有氧元素.
rm{(1)}根据烧杯内壁有无色小液滴生成可以判断产物;
rm{(2)}根据二氧化碳遇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进行解答;
【反思】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进行解答.
本题主要测试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方法的掌握情况,以及学生对石蜡的性质的了解,如果学生了解石蜡的成分,并能正确分析实验现象,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就能正确解答.【解析】水;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碳;氧;不正确;空气中的氧气参加了反应,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所以不能判断“果冻蜡烛”中一定含有氧元素26、略
【分析】
液体的取用包括倒和滴;量多时则采用倾倒法,量少时则采用胶头滴管进行滴加;取用时未说明用量,则本着节约的原则,取1~2mL.
因此答案为:胶头滴管;1~2mL.
【解析】【答案】本题属于实验基本技能的操作问题;考查液体药品的取用及取用的量要本着节约的原则.
六、推断题(共3题,共6分)27、H2O;催化作用;2KMnO4K2MnO4+MnO2+O2↑;+7;供给呼吸【分析】解:rm{(1)A隆芦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石蜡和rm{B}点燃会生成rm{E}rm{F}所以rm{B}具有助燃性,rm{B}是氧气,rm{A}是一种紫黑色固体,rm{D}和rm{A}组成的元素相同,rm{A}加热会生成氧气,所以rm{A}是高锰酸钾,rm{D}是锰酸钾,rm{B}是二氧化锰,rm{G}和rm{A}的溶液都是医学上常用的消毒剂,所以rm{G}是过氧化氢溶液,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所以rm{F}是水,rm{E}是二氧化碳,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rm{F}是rm{H_{2}O}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起催化作用;
rm{(2)}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rm{2KMnO_{4}dfrac{overset{;;triangle;;}{.}}{;}K_{2}MnO_{4}+MnO_{2}+O_{2}隆眉}rm{2KMnO_{4}dfrac{
overset{;;triangle;;}{
.}}{;}K_{2}MnO_{4}+MnO_{2}+O_{2}隆眉}rm{A}rm{C}中都含有同一种金属元素锰元素,该金属元素在rm{D}中的化合价为rm{A}
rm{+7}氧气可以供给呼吸.
故答案为:rm{(3)}催化作用;
rm{(2)2KMnO_{4}dfrac{overset{;;triangle;;}{.}}{;}K_{2}MnO_{4}+MnO_{2}+O_{2}隆眉}rm{(1)H_{2}O}
rm{(2)2KMnO_{4}dfrac{
overset{;;triangle;;}{
.}}{;}K_{2}MnO_{4}+MnO_{2}+O_{2}隆眉}供给呼吸.
根据rm{+7}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石蜡和rm{(3)}点燃会生成rm{A隆芦G}rm{B}所以rm{E}具有助燃性,rm{F}是氧气,rm{B}是一种紫黑色固体,rm{B}和rm{A}组成的元素相同,rm{D}加热会生成氧气,所以rm{A}是高锰酸钾,rm{A}是锰酸钾,rm{A}是二氧化锰,rm{D}和rm{B}的溶液都是医学上常用的消毒剂,所以rm{G}是过氧化氢溶液,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所以rm{A}是水,rm{G}是二氧化碳;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rm{F}【解析】rm{H_{2}O}催化作用;rm{2KMnO_{4}dfrac{overset{;;triangle;;}{.}}{;}K_{2}MnO_{4}+MnO_{2}+O_{2}隆眉}rm{2KMnO_{4}dfrac{
overset{;;triangle;;}{
.}}{;}K_{2}MnO_{4}+MnO_{2}+O_{2}隆眉}供给呼吸rm{+7}28、O2+2Cu2CuO;C+O2CO2;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2H2+O22H2O;化和反应【分析】解:根据rm{I}“是紫红色固体”,所以rm{I}是铜,根据“rm{A}rm{D}是无色溶液,rm{C}rm{E}rm{G}是无色气体”,“rm{B}rm{F}rm{H}是黑色固体”,所以rm{A}是过氧化氢溶液,rm{D}是水,rm{B}为二氧化锰,rm{E}为氢气,rm{F}为碳,rm{H}为氧化铜;代入检验,符合题意.
rm{垄脵}反应rm{C隆煤H}即氧气与铜反应生成氧化铜,故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rm{O_{2}+2Cudfrac{overset{;;triangle;;}{.}}{;}2CuO}
rm{O_{2}+2Cudfrac{
overset{;;triangle;;}{.}}{;}2CuO}反应rm{垄脷}即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国整形锉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中成药行业投资分析及投资商机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车泵变径管数据监测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EL冷光片行业市场营运趋势与投资价值评估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磁泥聚集车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把青春奋斗融入强国复兴征程 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主题团课教育
- 2025至2031年中国病毒灵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眼镜收纳盒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真丝镶金围巾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五洋营销策划报告
- 民营二级综合医院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30题安全员岗位常见面试问题含HR问题考察点及参考回答
- 如何正确处理同学之间矛盾班会
- 山东省独生子女父母退休一次性养老补助申请表
- 人教PEP版小学英语三至六年级单词默写表
- 非遗传承人申请范本
-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通分》课件
- 有机化学课件:第4章 对映异构
- 《隋书刑法志》所见隋初修律
- 《爱莲说》课件市公开课一等奖课件省赛课获奖课件
- 小学科学课标解读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