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中图版选择性必修2语文下册月考试卷881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对下列加点虚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急于星火于:副词,像B.臣之进退之: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C.以孝治天下以:介词,用D.则可待乎则:连词,那么2、下列句子中,是宾语前置句的一项是()A.余固笑而不信也B.古之人不余欺也C.噌咴者,周景王之无射也D.今以钟磬置水中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A.臣之进退,实为狼狈报养刘之日短也B.州司临门,急于星火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C.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执此以朝D.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妪每谓余曰4、下列各项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君既若见录见:动词前,相当于我。B.始适还家门适:刚C.会不相从许相:动作偏指一方。D.渠会永无缘渠:他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感吾生之行休臣之壮也,犹不如人B.且以汝之有身也诸侯以惠爱为德C.泉涓涓而始流拔剑撞而破之D.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有事于西畴评卷人得分二、其他(共8题,共16分)6、指出下列特殊句式的类型。
(1)石之铿然有声者____________
(2)磔磔云霄间____________
(3)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____________
(4)大声发于水上____________
(5)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____________
(6)古之人不余欺也____________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2)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
(3)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8、找出并解释下列句子中的活用词语。
(1)而此独以钟名____________
(2)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____________
(3)大石侧立千尺____________
(4)事不目见耳闻____________
(5)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____________
(6)虽大风浪不能鸣也____________9、翻译下列句子。
(1)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3)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4)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10、词类活用。
(1)名词作动词。
名余曰正则兮____________
字余曰灵均____________
鸷鸟之不群兮____________
(2)形容词作名词。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____________
不抚壮而弃秽兮____________
(3)名词作状语。
朝搴之木兰兮____________
夕揽洲之宿莽____________
(4)形容词作动词。
固前圣之所厚____________
高余冠之岌岌兮____________
长余佩之陆离____________
(5)使动用法。
屈心而抑志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为动用法。
哀民生之多艰____________
伏清白以死直兮_________________1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1)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
(2)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3)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4)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5)臣之辛苦12、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写出其含义。
(1)扈江离与辟芷兮_____________(2)来吾道夫先路_____________
(3)偭规矩而改错_____________(4)何方圜之能周兮_____________
(5)进不入以离尤兮_____________(6)芳菲菲其弥章_____________
(7)伏清白以死直兮_____________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
(2)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忧之太勤。
(3)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评卷人得分三、古代诗歌阅读(共5题,共10分)14、登快阁黄庭坚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了却”二字,渲染出了诗人办完公事后如释重负的欢快心情,与“快阁”之“快”暗相呼应。B.诗人登上快阁,在晚晴余辉里倚栏远眺,“倚晚晴”三字不仅传神地写出了诗人的情态,也为下句的描写做了铺垫。C.第五句中“朱弦”指琴,“佳人”即美人,引申为知音;这句话是说友人远离,自己早已没有弹琴的兴致。D.诗人即使见到美酒,眼中也不会流露出喜悦之色,一个“横”字传神地勾勒出诗人无可奈何、孤独无聊的神情。15、客至杜甫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选出对这首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A.首联先从户外的景色着笔,点明客至的时间、地点和来访前夕作者的心境。“皆”字暗示出春江水势涨溢的情景,给人以江波浩渺、茫茫一片之感。“但见”,表现了他在闲逸的江村中的寂寞心情。B.颔联把笔触转向庭院,引出“客至”。前句不仅说客不常来,还有主人不轻易延客意,今日“君”来,益见两人交情之深厚,使后面的酣畅欢快有了着落。后句的“今始为”又使前句之意显得更为超脱,补足了首联两句。C.颈联由颔联虚写客至转入实写待客。诗中的家常话语听来十分亲切,我们很容易从中感受到主人竭诚尽意的盛情和力不从心的歉疚,也可以体会到主客之间真诚相待的深厚情谊。D.全诗风格看似安闲恬静,其实充满悲意。诗人通过描写客至,旨在突出内心的苦闷寂寞。16、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和答元明黔南赠别①黄庭坚万里相看忘逆旅,三声清泪落离觞。朝云②往日攀天梦,夜雨何时对榻凉?朝云②往日攀天梦,夜雨何时对榻凉?急雪脊令③相并影,惊风鸿雁不成行。急雪脊令③
【注】①元明:黄大临;黄庭坚长兄,字元明。绍圣二年(1095)黄庭坚被贬涪州别驾;黔州安置。长兄黄大临万里相送,二人分别后黄庭坚作此赠别诗。②朝云:化用楚襄王梦见神女的故事,隐寓自己往日的抱负只如登天之梦,已经破灭。③脊令:鸟名,即鹡鸰。
本诗的颈联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相并影,惊风鸿雁不成行。17、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列各题。客至杜甫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宾至杜甫幽栖地僻经过少,老病人扶再拜难。岂有文章惊海内?漫劳车马驻江干。竟日淹留佳客坐,百年粗粝腐儒餐。不嫌野外无供给,乘兴还来看药栏。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客至》首联写诗人住所周围绿水环绕,日日鸥鸟聚集,透露出春景的惬意和无人相依的寂寞心情,为下文表达客至的喜悦营造氛围,景中含情。B.《客至》颔联由外转内,从户外的景色转到院中的情景,引出“客至”。用与客人谈话的口吻,增强了生活实感,表现了诗人喜客之至,待客之诚。C.《宾至》“老病人扶再拜难”写自己老病,需人搀扶,不能尽礼,在致歉中隐含着诗人有客而来的喜悦。D.《宾至》一写客,一写己,在表现客人身份尊贵的同时,也表现出诗人的清高。(2)主人对“客”和“宾”各自表达了怎样的态度?试分别结合两首诗的尾联简要分析。18、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下列问题。咏怀古迹(其五)杜甫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三分割据纡筹策①,万古云霄一羽毛。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运移汉祚②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注]①纡筹策:曲折周密地展运策略。②祚:帝位。
(1)下列对这首诗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时空共说,笔力雄放,凸显诸葛亮名满寰宇、万世不朽的形象。B.颔联概括了诸葛亮的才能、功绩,赞扬他如鸾凤高翔,独步云霄。C.颈联用典,通过与伊尹、吕尚、萧何、曹参等功臣比较,来盛赞诸葛亮的才能。D.全诗除“遗像”句是咏古迹外,余句皆以抒情为主,情感跌宕起伏。(2)从主题、表达方式等角度比较分析本诗与《蜀相》的异同。评卷人得分四、情景默写(共3题,共24分)1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对自己的过去做了反思,对将来也进行了安排的两句是“_____,_____”。
(2)《滕王阁序》里用“____,_____”两句形象地表现了渔舟在晚霞中纷纷归航;江面歌声四起的动人画面。
(3)《滕王阁序》中描写水天相接、浑然天成的景色,历来被人视为千古绝唱的两句是“_____,_____”。
(4)“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这是但丁的名言。庄子在《逍遥游》中表达这种类似境界的两句是“_____,_____”。
(5)李密在《陈情表》中表达自己孤苦无依,只有影子与自己相伴的两句是“______,______”。2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鹏的形象在后世诗文中经常出现,如成语“鹏程万里”“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李白《上李雍》)“鲲鹏展翅九万里,翻动扶摇羊角。”(毛泽东《念奴娇·鸟儿问答》)这些均源自庄子《逍遥游》中“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内容。
(2)《滕王阁序》中以时空为喻,表现作者不甘沉沦的豪情壮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归去来兮辞》中“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诗人拄杖或游或息;时时昂首远望,畅享自然风景。
(2)《滕王阁序》里用“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形象地表现了宴会管弦之盛;歌声之美的动人画面。
(3)《湘夫人》中被誉为“千古言秋之祖”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拟行路难》中用反问句来表达作者惆怅,矛盾痛苦心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蜀相》中写诸葛亮才智和功业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五、语言表达(共1题,共8分)22、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70个字。
2020年“中国航天日”启动仪式于4月24日在国家航天局网站举行。备受关注的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名称、任务标识在启动仪式上公布。中国行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系列”,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一号”,后续行星任务将依次编号。据介绍,该名称源于屈原长诗《天问》,体现了探索自然和宇宙空间的文化传承,寓意追求科技创新永无止境。而象征“揽星九天”的任务标识,展现出中国航天开放合作的理念与态度。评卷人得分六、写作题(共1题,共9分)23、鲁迅先生在《再论雷峰塔的倒掉》一文中说悲剧是“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文学作品会通过对立和冲突,将美好的事物毁灭,展现动人心魄、撼人心灵的美感。请以《呐喊》《边城》《红岩》《平凡的世界》中的某一个人物为例,谈谈你对悲剧美的理解。要求:结合作品内容分析。150字左右。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A【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于:介词;比。本句意思是:比一闪而过的流星还快。形容非常急迫。
故选A。2、B【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
A.不是特殊句式;
B.是宾语前置句;“余”作“欺”的宾语,前置了,“余欺”即“欺余”;
C.是判断句;“者,也”表判断;
D.是省略句;省略了介词“于”,“今以钟磬置水中”即“今以钟磬置(于)水中”。
故选B。3、C【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句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之: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结构助词,的。
B.于:介词;比/介词,向。
C.以:均为连词;表目的,相当于“来”。
D.每:副词;每次/副词,常常。
故选C。4、B【分析】【详解】
试题分析:B适:出嫁。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5、A【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两个“之”均为: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B.以:介词;因为/以:介词,把。
C.而:连词;表修饰/而:连词,表承接。
D.于:介词;比/于:介词,到。
故选A。二、其他(共8题,共16分)6、略
【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句式的能力。
(1)句式结构为“中心词+之+修饰语+者”;按现代汉语的表述,应为“铿然有声之石”,是定语后置句。
(2)省略介词“于”;按现代汉语的表述,应为“(于)云霄间磔磔”,是省略句和状语后置句。
(3)介词结构“于山谷中”作谓语“咳且笑”的状语;按现代汉语的表述,应为“又有若老人于山谷中咳且笑者”,是状语后置句。
(4)介词结构“于水上”作谓语动词“发”的状语;按现代汉语的表述,应为“大声于水上发”,是状语后置句。
(5)“者也”表判断;是判断句。
(6)否定句中代词“余”作动词“欺”的宾语,按现代汉语的表述,应为“古之人不欺余也”,是宾语前置句。【解析】①.定语后置句②.省略句,状语后置句③.状语后置句④.状语后置句⑤.判断句⑥.宾语前置句7、略
【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本题得分点有:(1)今:如果。鸣:使发出声响。而况:何况。(2)扣:敲,击。硿硿焉:硿硿地响。(3)殆:大概。而:连词,表转折,却。言:说。【解析】(1)如果把钟磬放在水中;即使有大风浪也不能使它发出鸣响,何况是山石呢!
(2)庙里的和尚叫小童拿着斧头;在乱石中间选一两处敲打它,腔腔地响。
(3)郦道元的所见所闻,大概同我一样,但是说得不详细(,因而别人不能理解)。8、略
【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词类活用的能力。
(1)句中介词结构“以钟”作状语修饰谓语动词;“名”名词作动词,译为“命名”。
(2)(3)(4)(5)句中名词“舟”“侧”“目”“耳”“夜”依次放在“行”“立”“见”“闻”“泊”等动词前作状语;表示方式;方位、时间等,译为“乘着船”、“在侧面”、“用眼睛”“用耳朵”、“在夜里”。
(6)语境中大风浪使(石钟山)发出声音,“鸣”是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发出声音。【解析】①.名:名词作动词,命名。②.舟:名词作状语,乘着船。③.侧:名词作状语,在侧面。④.目、耳:名词作状语,用眼睛,用耳朵。⑤.夜:名词作状语,在夜里。⑥.鸣: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发出声音。9、略
【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取诸”;取之于,从中取得;“悟言”,面对面的交谈;“悟”,通“晤”,面对面;“因”,依;随着;“寄”,寄托;“所托”,所爱好的事物;“放浪”,放纵、无拘束;“形骸”,身体、形体。
(2)“固”;本来;当然;“一”,把看作一样;“虚诞”,虚妄荒诞的话;“齐”,把看作相等;“殇”,未成年死去的人;“妄作”,妄造、胡说。
(3)“农人告余以春及”;正常语序为“农人以春及告余”,状语后置句;“有事”,指耕种之事;“事”,这里指农事;“畴”,田地;“将有事于西畴”,“于西畴”为状语,状语后置句。
(4)“心”,意愿;“形”,形体,指身体;“役”,奴役;“既自以心为形役”,“为”表被动,为被动句;“奚”,何,为什么;“惆怅”,失意的样子。【解析】(1)有的人在室中晒谈;互相倾吐心里话;有的人把情怀寄托在所爱好的事物上,言行不受拘束,狂放不羁。
(2)(我)就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虚妄之谈。
(3)农人们告诉我春天到了;将要到西边的田里去春耕。
(4)既然自己让内心(志趣人格)被形体(出仕的行为)役使,(那又)为什么如此失意而独自悲伤呢?10、略
【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中的词类活用现象的理解能力。
(1)整句可译为:父亲给我起名为正则。“名”;名词活用作动词,可译作“给起名”。
整句可译为:给我取字为灵均。“字”;名词活用作动词,可译作“给表字”。
整句可译为:雄鹰不与那些燕雀合群。“群”;名词活用作动词,可译作“合群”。
(2)整句可译为:上天赋予我很多美德。“美”;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可译作“美德”。
整句可译为:何不利用盛时扬弃秽政。“秽”;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可译作“污秽的东西”。
(3)整句可译为:早晨我在大坡采集木兰。“朝”;名词作状语,可译作“在早晨”。
整句可译为:黄昏我在小洲中摘取宿莽。“夕”;名词作状语,可译作“在黄昏”。
(4)整句可译为:这本为古代圣贤所推崇。“厚”;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可译作“推崇”。
整句可译为:加高我的帽子。“高”;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可译作“加高”。
整句可译为:增长我的佩带。“长”;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可译作“加长”。
(5)整句可译为:使心志委屈;使情感压抑。“屈”,使动用法,可译作“使委屈”;“抑”,使动用法,可译作“使压抑”。
(6)整句可译为:我为人民艰难的生活而悲伤。“哀”;为动用法,可译作“为悲伤”。
整句可译为:为正直的信仰而死。“死”,为动用法,可译作“为而死”。【解析】①.给起名②.给表字③.合群
④.美德
⑤.污秽的东西⑥.在早晨⑦.在黄昏⑧.推崇⑨.加高⑩.加长⑪.使委屈⑫.使压抑⑬.为悲伤⑭.为而死11、略
【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意思的能力;侧重考查古今异义词。
(1)“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意思是“臣小的时候经常生病,九岁时不能走路”。“不行”,不能走路。
(2)“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意思是“后来又有名叫荣的刺史推举臣为优秀人才”。“秀才”;汉代所设选拔人才的一种科目,推举优秀人才。
(3)“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意思是“孤独无靠,一直到成人自立”。“成立”,成人自立。
(4)“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意思是“想要姑且顺从自己的私情,但报告申诉不被允许”,“告诉”,报告申诉。
(5)“臣之辛苦”意思是“我的辛酸苦楚”。“辛苦”,辛酸悲苦。【解析】(1)不会走路;形容柔弱。
(2)汉代所设选拔人才的一种科目;推举优秀人才。
(3)成人自立。
(4)申诉(苦衷)
(5)辛酸悲苦12、略
【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中的词类活用现象的理解能力。
(1)句意为:我把江离芷草披在肩上。辟;同“僻”,僻静;幽静。
(2)句意为:来呀;我在前引导开路。道,同“导”,引导。
(3)句意为:背弃规矩而又改变政策。错;同“措”,举措。
(4)句意为:方和圆怎能够互相配合。圜;同“圆”,圆形。
(5)句意为:进取不成反而获罪。离;同“罹”,遭受。
(6)句意为:菲菲的芳香更加显著。章;同“彰”,显著。
(7)句意为:保持清白节操死于直道。伏,同“服”,保持。【解析】①.辟,同“僻”,僻静、幽静。②.道,同“导”,引导。③.错,同“措”,举措。④.圜,同“圆”,圆形。⑤.离,同“罹”,遭受。⑥.章,同“彰”,显著。⑦.伏,同“服”,保持。13、略
【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孳”;繁殖。“顺”,顺应。“焉尔”,罢了。
(2)“苟”;如果。“恩”,宠爱。“忧”,担心。
(3)“吾小人”,我们小民。“飧”,晚饭。“饔”,早饭。“暇”,空闲。“蕃”,使动用法,使繁盛。“安”,使动用法,使安定。【解析】(1)我郭橐驼并不是能使树木活得长久且孳长茂盛;(只是)能顺着树木生长的自然规律,使它依照本性生长罢了。
(2)假使能有和这种(做法)相反的人;就又对树养护太过,担心得太多。
(3)我们小民中断吃饭来慰劳官吏,尚且不得空闲,又怎么能使我们人口增多、生活安定呢?三、古代诗歌阅读(共5题,共10分)14、D【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诗歌内容;鉴赏诗歌艺术手法的能力。
D.“即使见到美酒;眼中也不会流露出喜悦之色”错误,颈联写友人远离,早已没有弄弦吹箫的兴致了,只好清樽美酒,聊以解忧了。句中“青眼”运用阮籍的典故,表示喜爱,诗人只有见到美酒,眼中才流露出喜色。
故选D。15、D【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
D.“旨在突出内心的苦闷寂寞”赏析错误;不是苦闷,是老朋友来访的愉悦。
故选D。
《客至》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诗,作于成都草堂落成之后。此诗前两句描写居处的景色,清丽疏淡,与山水鸥鸟为伍,显出与世相隔的心境;后六句写有客来访的欣喜以及诚恳待客,呼唤邻翁对饮的场景。全诗流露诗人诚朴恬淡的情怀和好客的心境,自然浑成,一线相接,把居处景、家常话、故人情等富有情趣的生活场景刻画得细腻逼真,表现出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人情味。16、略
【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句能力。
赏析诗句;首先要指出诗句运用的表达技巧,然后结合具体内容分析诗句是如何运用该表达技巧的,最后指出诗句运用该表达技巧有什么表达效果,或者抒发了什么情感。
仔细阅读颈联“急雪脊令相并影;惊风鸿雁不成行”,这是写景,出句写大雪纷飞中,但见鹡鸰鸟相互依傍,同时也是喻兄弟患难与共,这是运用比喻修辞手法。对句则写惊风中,大雁离散失群,飞不成行。“雁行”也是切兄弟之意,就写景而言,这一联是赋笔,但赋中有比,同时从睹物兴怀而言,则又是象中有兴。诗人眼前的风雪交加之景使他感叹自己境遇的险恶;兄弟的离散,所以将雪称作“急”,风称作“惊”,正反映了诗人触景所生之情,运用的手法是触景生情(寓情于景,借景抒情)。
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中所写的“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薛荔墙”,正为黄庭坚所借鉴。这一联用典贴切,形象生动。对比鲜明,“脊令并影”既是手足情深的写照,又反衬出兄弟离散的哀伤。本题作答时,围绕触景生情(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比喻和对比三种手法,结合诗句具体内容进行分析组织答案即可。【解析】①颈联触景生情(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急雪”与“惊风”凸显眼前的风雪交加之景,使诗人感叹自己境遇的险恶、兄弟的离散,正反应了诗人触景所生之情。②运用比喻,大雪纷飞中,借相互依傍的鹡鸰鸟,恓惶的鸿雁来比喻兄弟患难与共。③运用对比,“脊令并影”既是手足情深的写照,又反衬出兄弟离散的哀伤。17、略
【分析】【详解】
(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C.“隐含着诗人有客而来的喜悦”错误。“再拜”可见客人有一定的身份;但一个“难”字明显表现出诗人年迈多病,不胜应酬之苦的不悦。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客至》中;“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意思是:若肯与隔壁的老翁一同对饮,就隔着篱笆将他唤来!诗人高声呼喊着,请邻翁共饮作陪。这一细节描写,细腻逼真。可以想见,两位挚友真是越喝酒意越浓,越喝兴致越高,兴奋;欢快,气氛相当热烈。从中可以看出,对于朋友的到来,作者极为热情,非常高兴。
《宾至》中,“不嫌野外无借给,乘兴还来看药栏”意思是:你要是真的不嫌这野外没有好酒好菜,以后高兴时还可以来看看我的小园里芍药花开。诗人特致歉意,兼邀贵客重来。诗人说:如果不嫌“野外”“供给”菲薄,还望“乘兴”再“来看”花。这是客套话,也有送客之意。嘲讽之意,隐约可见了。再结合前文“老病人扶再拜难”“漫劳车马驻江千”可知,诗人品性高洁,对前来的贵宾敬而远之。【解析】(1)C
(2)《客至》尾联写主客对饮兴致渐浓,并招呼邻翁助兴,这一细节描写细腻逼真,突出场景的欢快热烈,表现了主人对客人的热情;
《宾至》尾联写希望贵宾不嫌“野外无供给”,“乘兴”再来看花,既表达了款待不周的歉意,又暗含送客的意味,言辞客气,流露出诗人的清高性格,表现了主人对贵宾的敬而远之。18、略
【分析】【详解】
(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思想情感、表达技巧等的能力。
D.“余句皆以抒情为主”错误;全诗除“遗像”句是咏古迹外,余句皆以议论为主,而非“抒情”。
故选D。
(2)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表达方式的能力。
主题:本诗“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凸显诸葛亮名满寰宇;万世不朽的形象;“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对其丰功伟绩作出高度的评价;“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评价武侯超人的才智和胆略;“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并对诸葛亮凄凉的身世、壮志未酬的人生表示了深切的同情,由此寄寓了自己仕途失意、颠沛流离的身世之感,抒发了自身的理想、感慨和悲哀。《蜀相》诗借游览古迹,表达了诗人对蜀汉丞相诸葛亮雄才大略、辅佐两朝、忠心报国的称颂以及对他出师未捷而身死的惋惜之情。“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借对诸葛亮出师未捷而身死的惋惜,抒发了自身的仕途失意悲哀。
表达方式:本诗“宗臣遗像肃清高”进入祠堂,瞻望诸葛遗像,不由肃然起敬,遥想一代宗臣,高风亮节,更添敬慕之情。此句是咏古迹抒情,其余七句均是议论,“诸葛大名垂宇宙”评价诸葛亮名垂千古;“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评价诸葛亮的才能、功绩;“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评价其抱恨终身,英雄未遂平生志。不仅议论高妙,而且写得极有情韵。《蜀相》颔联“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写景,表现出武侯祠内那春意盎然的景象;颈联“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议论,高度概括了诸葛亮的一生,赞扬其才能和忠心;尾联抒情,“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表达了对他出师未捷而身死的惋惜之情。【解析】(1)D
(2)主题:相同之处,都借吟咏诸葛亮,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雄才大略、丰功伟绩的称颂,对其壮志未酬的人生表示了深切的同情。不同之处,本诗侧重表现诸葛亮的才智胆略,而《蜀相》吊古伤己,在称颂诸葛亮同时,寄寓了自己仕途失意的感慨。
表达方式:相同之处,都有议论抒情。不同之处,本诗除“遗像”句是咏古迹抒情外,余句皆以议论为主。而《蜀相》颔联写景,颈联议论,尾联抒情。四、情景默写(共3题,共24分)19、略
【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背诵和默写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有:“谏”“渔”“蠡”“霞”“孤鹜”“沮”“茕”“孑”“形”“吊”。【解析】①.悟已往之不谏②.知来者之可追③.渔舟唱晚④.响穷彭蠡之滨⑤.落霞与孤鹜齐飞⑥.秋水共长天一色⑦.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⑧.举世非之而不加沮⑨.茕茕孑立⑩.形影相吊20、略
【分析】【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理解性名句默写的能力。
(1)要扣住“扶摇直上九万里”“扶摇羊角”寻找对应句子;回顾原文即可联想到“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
(2)抓住关键词“时空为喻”“不甘沉沦的豪情壮志”;回顾原文可知“时”“不甘沉沦的豪情壮志”与“已逝;非晚”对应,“空”与“北海虽赊”对应,回顾原文,即可知本句答案。
本题要注意如下字词:抟;扶、赊、隅、桑榆等。
【点睛】
默写名句名篇时,一要做到书写规范,笔画完整,字迹工整;二要紧扣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找准对应的句子;考生出错的原因大多是平时或只背不写,或记了不辨,不理解名句含义。因此,对名句的记忆,首先要立足于对句意的理解,理解了句意就不容易写错字;其次要立足于书写,不仅会背还要能写准确。【解析】①.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暖通工程保险合同
- 课题申报参考:明清时期俄人旅华游记中的中国形象研究
- 课题申报参考:面向大学生情绪调节的人工智能眼动交互音乐生成系统设计研究
- 二零二五年度模具行业创新项目合作合同2篇
- 2025版选矿厂矿山地质勘查承包合同样本3篇
- 2025年度个人汽车租赁与停车服务合同4篇
- 2025版宁夏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粮食储备库智能化升级合同3篇
- 2025年度牛粪处理设施融资租赁合同范本4篇
- 2025版农副业科技成果转化承包合同书二份3篇
- 二零二五年度砖厂生产线承包租赁合同3篇
- 2024年银行考试-兴业银行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
- 泵站运行管理现状改善措施
- 2024届武汉市部分学校中考一模数学试题含解析
- SYT 0447-2014《 埋地钢制管道环氧煤沥青防腐层技术标准》
- 第19章 一次函数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 学情分析指导 】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
-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全册课件
- 弧度制及弧度制与角度制的换算
- 瓦楞纸箱计算公式测量方法
- 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考试商务营销类(营销方向)技能考试测试题
- DB32-T 4004-2021水质 17种全氟化合物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高清现行)
- DB15T 2724-2022 羊粪污收集处理技术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