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陕教新版选择性必修2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1页
2025年陕教新版选择性必修2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2页
2025年陕教新版选择性必修2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3页
2025年陕教新版选择性必修2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4页
2025年陕教新版选择性必修2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陕教新版选择性必修2历史下册月考试卷499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VR艺术是指以虚拟现实等人工智能技术作为媒介手段,并加以运用的艺术形式。这种艺术发展的前提是A.计算机技术B.航天技术C.生物技术D.原子能技术2、古代美洲的印第安人创造了灿烂的文明;独立培育出很多其他大陆没有的农作物。下列农作物的原产地在美洲的是。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3、《吕氏春秋》记载:“季春行夏令,则民多疾疫”。《黄帝内经》提到:“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由此可知A.人们对于疫病的传染性有了一定认知B.统治者对传染病采取一定的防治措施C.传染病对人类社会造成极大破坏D.人们对于传染病的预防达成共识4、《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第十五条“电子商务经营者应当在其首页显著位置,持续公示营业执照信息、与其经营业务有关的行政许可信息或者上述信息的链接标识。”这表明A.电子商务简化了的操作流程B.信息技术推动了经济发展C.电子商务经营方式得到规范D.电商平台提升了服务质量5、清代“衣食”漕事者甚众,除直接参与漕运的运丁和水手,辅助漕粮运输的纤夫和脚夫,还有对运河进行日常维护的浅夫,围绕漕事逐利的商贩。漕运成为运河沿岸乃至于更大区域的社会各阶层谋生牟利的社会场域。这反映了清代漕运A.导致了重农抑商政策松动B.带动了区域经济发展C.缩小了南北间的经济差距D.影响了大众出行方式6、1935年,英国政府组建田园城市审核评估委员会,提出开发“卫星新城”的政策建议;1940年,英国政府一专门委员会出台报告指出,应疏散伦敦中心区的工业和人口;1943年编制的《伦敦郡规划》,从交通、住房及市郊化等方面为伦敦的重建提出了解决方案。这些政策建议的出现说明英国()A.工业化带来的城市病比较严重B.城市遭到战争严重破坏C.传统的自由主义政策发生改变D.扩大内需缓解经济危机7、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中,在党的领导下,我国的非凡组织动员能力、统筹协调能力、贯彻执行能力让疫情在中国最快得到控制,使得中国经济快速复苏。其背后的政治原因主要有()

①我国有社会主义各项制度的制度自信。

②我国有坚持改革开放的道路自信。

③中国有着强有力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

④有党的领导的最大优势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8、据考古发掘,在中国的南方出土了数量可观的秦汉时期的铁农具,有犁、锸、锄、镰、斧等,出土地点涉及南方多省。据此可知,秦汉时期A.已出现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B.南方农业生产水平有所提升C.北民南迁带去先进生产工具D.精耕细作生产模式逐渐成熟9、读东汉时期我国西南地区铁器分布表。由此可以推知。

A.西南地区农业已实现精耕细作B.铁器成为西南主要生产工具C.铁器在逐步向西南地区推广D.西南冶铁技术水平大大提高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1题,共2分)10、农业革命的最重要意义是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演变为食物___________者。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1题,共2分)1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加快。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四、材料分析题(共3题,共12分)12、科学技术是人类文明演进的重要成果。回答下列问题。

宋代民间刻书可分为自家刻;家塾刻、坊刻和寺院刻等;自家刻主要由文人、士大夫自己集资刻书,家塾刻是由文人自己办的私塾出资刻的书,虽数量较少,却讲求质量,反映此时刻书风气之盛坊刻是以营利为目的的刻书商生产的书,主要是民间流行和需要的读物,种类庞杂,数量相当大。

——卢嘉锡《中国科学技术史》(1)上述材料反映了宋代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简要概括这一现象出现的科技条件。

(2)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说明“牛顿体系”的核心内容及其历史影响。

某学习小组为撰写历史小论文搜集了如下资料:

①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在美国正式诞生。

②1957年;苏联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③1962年;蕾切尔·卡森发表《寂静的春天》,主要探讨污染问题,尤其是使用DDT等杀虫剂,对于动植物乃至人类可能造成的伤害。

④1969年;美国“阿波罗——11号”登月飞船成功在月球上着陆。

⑤1973年;袁隆平培育出世界上第一个杂交水稻品种“南优2号”。

⑥2006年;瑞典《英里克斯邮报》宣布自明年起停印报纸,改为只在网络上发行。

(3)运用上述材料,提出两个观点,构思历史小论文,完成下表。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咖啡世界史》(二)

杜君立。

16世纪到17世纪是荷兰的世纪;刚刚诞生的荷兰共和国依靠无可匹敌的海上战争力量和运输能力,成为横行全球的世界强国。荷兰东印度公司作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公司,在抢夺世界贸易的同时,也不断将新的征服地变成荷兰的殖民地。昂贵的咖啡无疑是最为诱人的商品,刚开始,荷兰人费尽周折,也只能从也门官府那里买到少量咖啡。咖啡的利润实在是太高,他们便像复制中国瓷器一样,也想能自己生产咖啡,从而打破也门的垄断。经过周密的策划,荷兰人终于将咖啡苗和种子偷运出摩卡,这些咖啡树苗和种子在荷兰的温室中生根,结果获得成功,咖啡这种稀有物种从此开始了走向全球的步伐。随着殖民势力的扩张,咖啡被荷兰殖民者扩散到印度洋沿岸的马拉巴和巴达维亚(即今天印尼雅加达)。18世纪20年代,荷兰人又将咖啡带到美洲。从巴西;哥伦比亚、法属圭亚那到牙买加、夏威夷,咖啡迅速成为当地的主要作物。

实际上;咖啡进入欧洲的时间还要更早一些,这里也有一个神奇的故事。1570年,土耳其军队围攻维也纳,最后以失败而告终。土耳其人撤走时,遗落了一口袋咖啡豆。一个波兰人就用这袋咖啡,在维也纳开了欧洲第一家咖啡店。此后不久,意大利也刮起咖啡之风,不过当时人们称之为“伊斯兰酒”。与阿拉伯人初次邂逅咖啡时相仿,保守的天主教教士们认为咖啡是“魔鬼的饮料”,建议教皇克莱门八世禁止这种来自异教徒的饮料。但教皇并没有同意,他品尝后认为味道不错,并欣然为咖啡举行了隆重的洗礼。从此以后,咖啡在欧洲就正式登堂入室。随着荷兰咖啡大量流向市场,咖啡实现了彻底的欧洲化。

17世纪到18世纪的英国;恰逢工业革命风起云涌之际,城市化浪潮不可阻挡,咖啡的出现恰逢其时,遍布大街小巷的咖啡馆很快就成为城市文化的典型象征,“咖啡馆是公民的学院”。英国皇家学会的约翰·霍顿宣称,咖啡馆可以促进文明的进步,“咖啡馆给各色人等提供社交场合,富人和穷人;有学问的和没有学问的人,都在这里会面;它促进了艺术、商业和其他各种知识的发展”,“咖啡馆与大学一起,共同促进了有益知识的增进”。

伦敦著名的“罗杰咖啡馆”毗邻商业中心和证券交易所;因此常常成为很多商人聚集休闲的场所,在这里可以得到很多在交易所内无法取得的情报,咖啡馆犹如非正式的交易所。在此后的两个世纪中,咖啡馆作为一种文化力量,对英国的社交形态以及政治和商业活动都产生了不可小觑的影响。今天的伦敦证券交易所就起源于一家名为约翰逊的咖啡馆,而世界最大的保险商——伦敦罗依德公司同样从咖啡馆起家。

作为一种新事物;咖啡馆的出现催生了一种基于聊天;讨论、聚会和娱乐的社交新风尚。不仅是银行债券、股票交易、商业信息、新闻传媒等行业依赖于此,其他如作家、演员、剧作家、诗人、哲学家、文艺批评家、艺术家和科学家也都趋之若鹜。从草根到精英,英雄不问出处,形形色色的人都能在这里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在某种意义上,这与现代互联网颇有几分相似。

“我不在家;就在咖啡馆;不在咖啡馆,就在去咖啡馆的路上。”说这话的巴尔扎克一生喝了5万杯咖啡,对他来说,几乎没有咖啡就不能工作。他曾经作过这样的比喻:“咖啡像引擎开动一样推动了我持续不断地进行写作。”

(1)荷兰人想方设法获取咖啡种子并培育咖啡;是因为。

A.强大的海上战争力量。

B.无可匹敌的运输能力。

C.拥有最大东印度公司。

D.受咖啡丰厚利润诱惑。

(2)1570年;土耳其军队围攻维也纳,最后以失败而告终。土耳其人撤走时,遗落了一口袋咖啡豆。一个波兰人就用这袋咖啡,在维也纳开了欧洲第一家咖啡店。关于咖啡进入欧洲的这一故事。

A.完全符合史实。

B.需要与其他史料相互印证。

C.完全不可相信。

D.属于一手史料;价值较高。

(3)咖啡在欧洲开始正式得到认可;主要得益于。

A.天主教会的支持。

B.咖啡产量大幅提高。

C.巴尔扎克的推荐。

D.阿拉伯帝国的扩张。

(4)在英国;咖啡馆成为城市文化典型象征是在。

A.宗教改革时期。

B.工业革命时期。

C.文艺复兴时期。

D.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5)咖啡馆作为一种文化力量;对英国的社交形态以及政治和商业活动都产生了不可小觑的影响。下列关于咖啡馆的影响,说法不正确的是。

A.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

B.催生了聊天;聚会的社交新风尚。

C.促进经济;文化等信息的交流。

D.直接推动了英国政治体制的改革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入宋以来,城市面积不断扩大,人口増加,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在城市经济繁荣的同时,土地、资源相对紧张,垃圾也随之増加,防火、交通、环保等问题日益严重.在城市道路方面,宋律明确规定在道路旁设立标记,严禁越界侵占街巷,并对侵占街道现象进行专项治理。政府也加强了对城市水资源的保护,《刑统》规定:“其穿垣出秽污者仗六十,出水者勿论,主司不禁,与同罪,”对于堵塞河道的违章建筑,宫府有权力在必要时采取强硬手段,将其强行拆除。城市的发展带动了肉食需求的增长,生活相对富裕的市民阶层不仅要消费普通肉食,也开始追求野味,鉴于城市乌类面临灭绝的危险,宋廷在开封禁止捕鸟,甚至规定卖杀鸟药也违法——摘编自余小满《试论宋代城市发展及其管理制度变革》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城市公共事务管理体制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概括宋代加强城市公共事务管理的特点。评卷人得分五、论述题(共4题,共24分)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世纪40年代以来中外历史事件简表。。时间。

中国。

外国。

19世纪40—60年代。

签订《南京条约》;林到徐;魏源“开眼看世界”;洋务远动兴起;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英国;法国、美国相继完成工业革命;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19世纪末20世纪初。

签订《辛丑冬约》;维新变法运动兴起;辛亥革命爆发。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

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在航天;电子计算机等领域,中国已走在世界前列;高铁、移动支付、共享单车和网购被称为“新四大发明”。

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至今依然方兴未艾;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

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逻辑清晰,史论结合)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农业的规模经历确实会带来劳动效率的提高,但同时管理跨度的扩大也会使管理成本相应提高,从而抵消了经营性农业的优势。这就出现了规模效应和管理成本权衡的问题。规模效应的发挥依赖于市场的发展和扩大,尤其是与大规模工业化需求相联系的农产品市场的发展。管理成本的降低需要技术条件和相关经济制度的支持。正像近代中国农业专家陈翰笙所说:“因为地主要出租而不经营出租的田地地权愈集中,耕地愈分散而缩小,经营面积也很少能扩大。”近代中国的土地集中与规模化农业没有像英国、德国那样同步发展。近代中国的农业生产,无论是生产力层面的技术,还是生产关系层面的劳动组织方式,均无大的改变,经营式农业的比重也很有限。农业的规模经历确实会带来劳动效率的提高,但同时管理跨度的扩大也会使管理成本相应提高,从而抵消了经营性农业的优势。这就出现了规模效应和管理成本权衡的问题。规模效应的发挥依赖于市场的发展和扩大,尤其是与大规模工业化需求相联系的农产品市场的发展。管理成本的降低需要技术条件和相关经济制度的支持。正像近代中国农业专家陈翰笙所说:“因为地主要出租而不经营出租的田地地权愈集中,耕地愈分散而缩小,经营面积也很少能扩大。”近代中国的土地集中与规模化农业没有像英国、德国那样同步发展。近代中国的农业生产,无论是生产力层面的技术,还是生产关系层面的劳动组织方式,均无大的改变,经营式农业的比重也很有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近代中国农业”自拟一个具体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摘编自龚会莲、刘文瑞《民国时期的农业问题及其启示》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隋唐时期贵族官僚,不仅继承南北朝传统,在住宅后部或宅旁掘池造山,建造较大的园林,还在风景优美的郊外营建别墅。洛阳杨氏旧宅,宅广十七亩,房屋约占面积三分之一,水占面积五分之一,竹占面积九分之一,园中以岛、树、桥、道相间,池中有岛,岛中建亭,并引水至小院卧室阶下。这一时期欣赏奇石的风气也逐渐普遍起来,园林中往往用怪石夹廊或叠石为山,形成咫尺山岩的意境。材料二隋唐时期贵族官僚,不仅继承南北朝传统,在住宅后部或宅旁掘池造山,建造较大的园林,还在风景优美的郊外营建别墅。洛阳杨氏旧宅,宅广十七亩,房屋约占面积三分之一,水占面积五分之一,竹占面积九分之一,园中以岛、树、桥、道相间,池中有岛,岛中建亭,并引水至小院卧室阶下。这一时期欣赏奇石的风气也逐渐普遍起来,园林中往往用怪石夹廊或叠石为山,形成咫尺山岩的意境。

根据材料,围绕“民居建筑”面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其进行论述。(要求:论题合理,论述史实充分、逻辑清晰)材料三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漕运是封建王朝通过水路(或附以陆路)向都城或其它指定地点大规模输送粮草的一种经济活动。大运河的开凿就是古代漕运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下表为中国古代几个时期大运河沿线城市发展概况及当时的漕运概况。

——整理自鲍成志《区域经济变迁与中国古代城市体系的演化》、王明德《论中国古代漕运体系发展的几个阶段》

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古代漕运发展的一个历史现象,并对这一历史现象进行阐释。(要求:现象源自材料,论述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哳。)评卷人得分六、简答题(共2题,共6分)19、算一算,1911、1924年的铁路总长(1924年全国铁路总长1。2万千米,其中大部分为外国人修建)分别占今天全国铁路总长的百分之几分析导致这种数据变化的原因。20、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不同的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经济发展模式也不尽相同。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20世纪30年代;为了应对严重的经济危机,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基本做法是什么?其特点是什么?

(2)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和西欧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经济“滯胀”现象,各国纷纷采取怎样的经济对策?

(3)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领导人邓小平采取了哪些措施使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A【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了计算机技术。根据“以虚拟现实等人工智能技术作为媒介手段”可知VR艺术的发展得益于人工智能;而人工智能是计算机技术的主要内容。航天技术;生物技术和原子能技术的发展与VR艺术的发展无关,故排除B、C、D项,故选A。

【点睛】

VR艺术是伴随着“虚拟现实时代”的来临应运而生的一种新兴而独立的艺术门类,关于VR艺术有如下的定义:“以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人工智能技术作为媒介手段加以运用的艺术形式,我们称之为虚拟现实艺术,简称VR艺术2、C【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玉米和马铃薯的原产地均在美洲,①④正确,C符合题意;水稻和小麦的原产地在亚洲,②③错误,ABD排除。故选C。3、A【分析】【详解】

材料中提到了疫病的流行时间、症状、规模等,反映出当时的人们对疫病的传染性有了一定认知,A项正确;题干未列举统治者的举措,排除B;题干主旨是人们对传染病的认识而非传染病的破坏性,排除C;D中的“共识”错误,排除D。4、C【分析】【分析】

【详解】

材料“电子商务经营者应当在其首页显著位置;持续公示营业执照信息;与其经营业务有关的行政许可信息”体现的是政府通过立法手段对电子商务的经营方式进行规范,C项正确;材料与简化操作流程、推动经济发展及提升服务质量的说法无关,排除ABD项。故选C项。

【点睛】5、B【分析】【详解】

根据材料“清代‘衣食’漕事者甚众,除直接参与漕运的运丁和水手,辅助漕粮运输的纤夫和脚夫,还有对运河进行日常维护的浅夫和泉夫、围绕漕事逐利的商贩”等信息可知,清代从事漕运相关职业者不仅数量庞大,而且类型多样、来源复杂,这些社会群体聚集在运河沿线,既依靠漕河为生,也是运河商品流通、城镇发展的重要力量,极大地促进了运河区域消费市场和商业环境的繁荣,B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清代漕运促进了区域消费的发展,漕运导致了重农抑商政策松动的说法错误,也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材料中只能看出从事漕运的人员数量多的信息,不能推断出漕运是否缩小了南北间的经济差距排除C项;材料与交通方式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6、A【分析】【详解】

题干所给材料“国政府组建田园城市审核评估委员会,提出开发‘卫星新城’的政策建议”、“英国政府一专门委员会出台报告指出,应疏散伦敦中心区的工业和人口”、“从交通、住房及市郊化等方面为伦敦的重建提出了解决方案”针对的是英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弊端,联系所学知识,这从侧面说明英国工业化带来的城市病比较严重,A项正确;题干所给材料反映的是英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弊端,“城市遭到战争严重破坏”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传统的自由主义政策”在题干所给材料信息中没有涉及,排除C项;“扩大内需缓解经济危机”在题干所给材料信息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故选A项。7、B【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能够使全国人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取得显著成效,能够保障全国组织动员、统筹协调和贯彻执行的政治因素为,社会主义各项制度和党的领导优势,说法①④符合题意,B项正确;我国坚持改革开放的道路、强有力的经济实力、综合国力等均不属于保障抗疫的政治原因,说法②③不符合题意,排除与之组合的ACD三项。故选B项。8、B【分析】【详解】

据题意可知,在南方考古发掘出大量的铁制农具,说明南方的农业生产中开始普及应用铁制农具,是南方农业生产水平提升的表现,B项正确;仅根据铁制农具的发掘不能说明经济重心南移的情况,也不能说明是否是由南迁的北民带来的,排除BC项;仅根据农具一项内容无法推知精耕细作生产模式的逐渐成熟,排除D项。故选B项。9、C【分析】【详解】

东汉时期,在西南地区也广泛分布了铁农具,而且类型多样,说明铁农具逐步向西南地区推广,C正确;通过题干无法判断西南地区农业发展程度,排除A;题干未列举西南地区其它农业生产工具,无法得出铁器成为西南地区主要生产工具的结论,排除B;题干主旨是铁器分布,无法判断这类铁器是外地流入还是本区域铸造,因此无法得出冶铁水平的变化,排除D。二、填空题(共1题,共2分)10、略

【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农业革命的最重要意义是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演变为食物生产者。故填空生产。【解析】生产三、判断题(共1题,共2分)11、B【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二战后,发展中国家取得民族独立,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化速度加快。因此,本题说法错误,一战改为二战。四、材料分析题(共3题,共12分)12、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现象:根据材料“反映此时刻书风气之盛”可知;宋代民间刻书盛行。

条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代雕版印刷的普及,印刷技术的提高推动了民间刻书盛行。

(2)核心: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牛顿力学的核心是经典力学体系。

影响:根据材料所学知识可知;牛顿建立了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促进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展;根据材料图片的隐喻以及“自然界存在着规律”可知,牛顿描述了宇宙运行的自然法则,有力地推动启蒙运动的发展。

(3)示例:根据“①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在美国正式诞生”“⑥2006年,瑞典《英里克斯邮报》宣布自明年起停印报纸,改为只在网络上发行”可以得出,随着科技的发展,世界各地的联系日益密切。根据“1962年,蕾切尔·卡森发表《寂静的春天》,主要探讨污染问题,尤其是使用DDT等杀虫剂,对于动植物乃至人类可能造成的伤害”和“1973年,袁隆平培育出世界上第一个杂交水稻品种‘南优2号’”可以得出,科学技术的发展导致了自然环境的变化。【解析】(1)现象:宋代民间刻书盛行。

条件:雕版印刷的普及;印刷技术的提高。

(2)核心:经典力学体系。

影响:建立了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促进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展;描述了宇宙运行的自然法则,有力地推动启蒙运动的发展。

(3)示例:

。资料序号。

可论证的观点。

①⑥

科学技术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③⑤

科学技术导致自然环境的变化。

①②③④⑤⑥

科学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13、略

【分析】【详解】

(1)根据材料“咖啡的利润实在是太高;他们便像复制中国瓷器一样,也想能自己生产咖啡,从而打破也门的垄断”可知荷兰人想方设法获取咖啡种子并培育咖啡,是因为受咖啡丰厚利润诱惑,故选D。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体现咖啡进入欧洲的故事并不准确,需要与其他史料相互印证,故选B。

(3)材料“他品尝后认为味道不错;并欣然为咖啡举行了隆重的洗礼。从此以后,咖啡在欧洲就正式登堂入室”体现的是天主教会的支持,故选A。

(4)根据材料“17世纪到18世纪的英国;恰逢工业革命风起云涌之际,城市化浪潮不可阻挡”和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处于工业革命阶段,故选B。

(5)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的政治体制变革的根源是资本主义发展,并非是咖啡的推动,因此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解析】(1)D(2)B(3)A(4)B(5)D14、略

【分析】【详解】

(1)原因:根据“入宋以来,城市面积不断扩大,人口増加,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可得出商品经济发展;城市人口增加;根据“在城市经济繁荣的同时,土地;资源相对紧张,垃圾也随之増加,防火、交通、环保等问题日益严重”可得出城市化进程加快,出现一系列问题;根据“政府也加强了对城市水资源的保护”可得出政府对城市管理的重视;根据所学可得出理学兴起的影响。

(2)特点:根据“政府也加强了对城市水资源的保护,《刑统》规定”可得出政府主导;根据“在城市道路方面,宋律明确规定在道路旁设立标记,严禁越界侵占街巷,并对侵占街道现象进行专项治理”可得出制定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专项治理,注重责任追究,关注环境保护。【解析】(1)原因:商品经济发展:城市人口增加,城市化进程加快,出现一系列问题;政府对城市管理的重视:理学兴起的影响啊。

(2)特点:政府主导:制定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专项治理:注重责任追究:关注环境保护。五、论述题(共4题,共24分)15、略

【分析】【详解】

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以世界成为一个整体这一论题为例,通过材料可知,中国和世界在19世纪40年代以来,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发生了很多变化,考生可以从图表中总结归纳相关历史信息。然后利用这些历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由这些变化带来的影响,主要从经济、文化、交通等方面分析即可。【解析】示例:

科技革命对近现代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

阐述:前两次工业革命中,西方列强迫切需要开拓海外市场,获取更多的利益。他们依仗其先进的科技,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加强对中国的侵略,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为挽救民族危机,中国人开始探索救亡图存之路,不断向西方学习,中国社会逐步走向近代化。在经济方面,洋务经济和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得到发展;在思想文化方面,“中体西用”的洋务思想、维新思想、民主革命思想在中国相继产生;在政治方面,百日维新和辛亥革命相继进行民主政治的实践。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后,政府抓住机遇,积极抓住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机遇,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在航天、电子计算机、高铁、移动支付、共享单车和网购等诸多领域取得了杰出成就,大大加速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由此可以看出,科技革命对近现代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科学技术成为了第一生产力。16、略

【分析】【详解】

论题:根据材料“近代中国的土地集中与规模化农业没有像英国;德国那样同步发展。近代中国的农业生产;无论是生产力层面的技术,还是生产关系层面的劳动组织方式,均无大的改变,经营式农业的比重也很有限”,并结合所学可知,与西方近代国家发展相比,中国近代农业发展滞后,进而影响了民族工业的发展。由此可拟定论题为:农业滞后是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

阐述: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鸦片战争对农业的影响;近代农业生产自身的落后性、农民阶级的困境以及社会环境恶劣等方面进行阐述。如:鸦片战争后,尽管在列强经济侵略的冲击下,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走向瓦解,但受到人地矛盾、封建土地制度及专制集权体制等因素的制约,农业进步十分缓慢。近代农业生产方式仍主要是以家庭为基本生产生活单位,农业生产技术与工具没有发生质变,且极易受到天灾人祸的破坏,农村缺乏必要的农产品剩余,农民也大多被束缚在土地中,难以为近代中国民族工业成长提供必要的原料和劳动力。在近代中国,农民阶级受到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双重压迫,生活极端贫困,收入极少,严重制约了其对工业品的购买力,致使中国民族工业缺乏广阔的农村市场。此外,农业的滞后以及农村的衰败,加剧了乡村社会秩序的紊乱,阶级矛盾不断激化,也使得农村缺乏发展工业所需的安定环境,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近代中国工业化的有序发展。

最后总结升华。如:总之,农业的衰败造成了严重的乡村危机,制约着近代中国工业化进程。【解析】示例。

论题:农业滞后是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

阐述:鸦片战争后;尽管在列强经济侵略的冲击下,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走向瓦解,但受到人地矛盾;封建土地制度及专制集权体制等因素的制约,农业进步十分缓慢。近代农业生产方式仍主要是以家庭为基本生产生活单位,农业生产技术与工具没有发生质变,且极易受到天灾人祸的破坏,农村缺乏必要的农产品剩余,农民也大多被束缚在土地中,难以为近代中国民族工业成长提供必要的原料和劳动力。在近代中国,农民阶级受到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双重压迫,生活极端贫困,收入极少,严重制约了其对工业品的购买力,致使中国民族工业缺乏广阔的农村市场。此外,农业的滞后以及农村的衰败,加剧了乡村社会秩序的紊乱,阶级矛盾不断激化,也使得农村缺乏发展工业所需的安定环境,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近代中国工业化的有序发展。

总之;农业的衰败造成了严重的乡村危机,制约着近代中国工业化进程。

(“示例”仅供参考,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17、略

【分析】【详解】

根据材料“陕西半坡遗址住房复原图、干栏式陶屋(广州汉墓出土)、明清时期北京四合院复原图”及所学可得出论题:自然环境、风俗习惯影响着民居建筑的风格等。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半坡遗址的住房样式是半地穴式房屋。居住区内有一座很大的长方形房屋,为氏族成员共同活动的场所。四周建有许多圆形或方形小屋,是氏族成员的住处。半地穴式建筑是中国北方的建筑风格,北方地区寒冷干燥,这种建筑有利于防寒保暖。干栏式建筑是在木(竹)柱底架上建筑的高出地面的房屋。这种建筑以竹木为主要建筑材料,主要是两层建筑,下层放养动物和堆放杂物,上层住人。这种建筑适合那些居住于雨水多比较潮湿地方的人,主要流行于中国南方地区。明清四合院通常为大家庭所居住,具有良好的冬暖夏凉环境特点,能够形成私密性居住环境,其建筑和格局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尊卑等级思想以及阴阳五行学说。四合院的装修、雕饰、彩绘也处处体现着民俗民风和传统文化,表现出人们对幸福、美好、富裕、吉祥的追求,如以蝙蝠、寿字组成的图案,寓意“福寿双全”,充满浓郁的文化气息,有如一座中国传统文化的殿堂。注意史实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格式无误,最后明确结论,代的民居建筑深受自然环境、风俗习惯的影响,体现出了浓厚的地域文化色彩。【解析】主题:自然环境、风俗习惯影响着民居建筑的风格等。

阐述:半坡遗址的住房样式是半地穴式房屋。居住区内有一座很大的长方形房屋,为氏族成员共同活动的场所。四周建有许多圆形或方形小屋,是氏族成员的住处。半地穴式建筑是中国北方的建筑风格,北方地区寒冷干燥,这种建筑有利于防寒保暖。干栏式建筑是在木(竹)柱底架上建筑的高出地面的房屋。这种建筑以竹木为主要建筑材料,主要是两层建筑,下层放养动物和堆放杂物,上层住人。这种建筑适合那些居住于雨水多比较潮湿地方的人,主要流行于中国南方地区。明清四合院通常为大家庭所居住,具有良好的冬暖夏凉环境特点,能够形成私密性居住环境,其建筑和格局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尊卑等级思想以及阴阳五行学说。四合院的装修、雕饰、彩绘也处处体现着民俗民风和传统文化,表现出人们对幸福、美好、富裕、吉祥的追求,如以蝙蝠、寿字组成的图案,寓意“福寿双全”,充满浓郁的文化气息,有如一座中国传统文化的殿堂。由此可见,古代的民居建筑深受自然环境、风俗习惯的影响,体现出了浓厚的地域文化色彩。18、略

【分析】【详解】

本题为历史解释题。首先,根据材料信息,提炼出中国古代漕运发展的一个历史现象,如:中国古代漕运体系随经济重心和政治中心的转移而发生变化。其次,结合所学知识,对提炼的历史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