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粤教版选修3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粤教版选修3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粤教版选修3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粤教版选修3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粤教版选修3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粤教版选修3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国际联盟是一战后成立的一个重要国际组织,下列对其评价不正确的是A.国联是一战后由战胜国建立的世界上第一个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B.国联盟约体现的基本宗旨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C.国联成立初期在促进国际合作等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D.国联的存在给世界带来了持久和平2、当代世界,能源之争日趋激烈,尤其是被称为“工业血液”的石油资源。因此,“石油与国际争端密切相关”。下列事件与此观点相符的是A.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B.印巴争夺克什米尔之战C.美国发起并主导的海湾战争D.巴以对“耶路撒冷”的争夺3、二战中;美军在太平洋进行的两次重大军事行动,不仅逆转了太平洋战场主动权,而且加速了盟军的反攻和胜利的到来。请观察下面示意图,选出这两次军事行动的主要地点。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4、

图6反映的历史事件对当时的德国人意味着()A.欧洲将从此出现和平局面B.德意志民族即将再度统一C.东西德经济差距将迅速缩小D.影响德国分裂的苏联即将解体5、在一战的诸多各色战役中,下列哪一战役和另外三个战役的发动方不同的是A.马恩河战役B.凡尔登战役C.索姆河战役D.日德兰海战6、下表反映了英国农业人口的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年份。

1840年。

1870年。

1900年。

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22%

14.8%

8.4%

A.海外殖民活动的影响B.工业化及城市化进程加快C.资产阶级革命爆发D.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恶果7、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社会状况。经济持续增长,中等阶级要求变革,他们觉得自己的政治地位与经济地位不相称,希望在“有产”的同时也要“有权”。为此英国A.进行1832年议会改革B.实行责任内阁制C.实行资产阶级代议制D.颁布了《权利法案》评卷人得分二、材料分析题(共8题,共16分)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海湾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合法性比较表。理念价值基础国际规制基础协调赞同基础合法性层级海湾战争。

(1991

年)

强强强合法性充足尊重和坚持了国家主权原则遵守联合国宪章和安理会决议,得到了联合国正式授权经过广泛协商沟通取得共识,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赞同经过广泛协商沟通取得共识,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赞同阿富汗战争。

(2001

年)

较强较强强合法性去掉不足以“反恐”、“自卫”为目的,揉进了人权“因子”。师出有名。但战争的目的具有很大的工具性绕开了联合国“单干”,但得到了联合国追授权;挑战依据国际法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原则说服国际社会和联合国与已同仇敌忾,取得了较大效果说服国际社会和联合国与已同仇敌忾,取得了较大效果伊拉克战争。

(2003

年)

弱较弱较弱合法性缺乏公然蔑视和践踏为国际社会普遍接受、尊重的国家主权原则行动没有得到联合国安理会批准或授权;“先发制人”的“自卫权”难以立足;发生虐囚事件致使战争过程严重“犯规”协商赞同基础极为虚弱协商赞同基础极为虚弱——摘编自朱同银《“冷战”后美国发动的主要战争的合法性分析》(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三次战争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分别概括三次战争在合法性方面的突出特点。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73年;“十月战争”爆发后,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组织决定以减少石油产量作为开展大规模石油斗争的第一步,10月22日,绝大多数阿拉伯产油国宣布减产。早在10月16日,海湾6国宣布将海湾石油标价提高70%,20日,沙特阿拉伯率先宣布对美国实行全面石油禁运。接着,其他阿拉伯产油国纷纷响应。12月23日,海湾6国再次决定从1974年1月1日起将原油价格提高128%。阿拉伯产油国运用“石油武器”后,美国约有12%的石油供应受到影响,约有2万个加油站关闭;平均每天有300次航班被取消;汽车工业大幅度减产;滞销。1973年11月5日,英国因石油供应短缺而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同年底,联邦德国的失业人数比上一年增加近40%,荷兰被迫实行石油配给制,日本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

——摘编自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1)根据材料;概括中东战争中阿拉伯产油国运用“石油武器”的主要手段。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阿拉伯产油国运用“石油武器”的积极作用。10、(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八年抗战”和“十四年抗战”是与抗日战争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的过程相联系的两个概念。面对日军侵略;中共中央在九一八事变后随即发表宣言,东北地区的爱国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号召;影响和领导下组织抗日义勇军,一度形成抗日斗争的高潮。之后东北抗日联军成为东北抗日斗争的主要力量,活动范围遍及70余个县。一批当时反映抗战的文艺作品如《松花江上》《义勇军进行曲》鼓舞着仁人志士走向抗日前线。继东北爱国军民开始抗战后,全国抗日救亡运动屡掀高潮,上海军民进行了“一·二八”淞沪抗战,长城一线和察哈尔、绥远等地的爱国军民相继展开了英勇抗战,从而使局部抗战在曲折中不断向前发展。前六年的局部抗战极大激发了全民族救亡图存的意识,此后,为促使国民党蒋介石政府合作抗日,中共中央不断调整政策,从“抗日反蒋”发展为“逼蒋抗日”“联蒋抗日”,特别是力促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国共两党合作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准备了全民族抗战的前提条件。

——摘编自张从田《确立“十四年抗战”的重大意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前六年局部抗战”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提出“十四年抗战”的意义。11、材料从1960年起;联合国曾连续室布了三个“发展十年”,从技术;国际贸易、工业化以及粮食等问题上着手解决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联合国在这方面所取得的重要成就集中体现在1971年联大所通过的《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室言》《建立新的国际经济行动纲领》和《各国经济权利和义务宪章》三个重要文件之上,这些文件不但要求改善世界贸易的国际体制和改革不合理的国际分工,故善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改革国除货币制度以加强对发展中国家的资助,而且还室布各国有权平等、有效地参与世界经济事务并要求发达国家以合理的条件和价格句发展中国家转让技术,加速向发展中国家的资金转移,增加对不发达国家的经济拨助,保证各国对其自然资源享有充分水久的主权,包括实行国有化和对跨国公司进行监督与管理。

——摘编自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上卷)》(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联合国解决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差距问题的重大举措。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联合国对推动世界经济发展所起到的作用。12、(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1923年;法国联合比利时,以德国不履行条约义务支付赔款为理由,出兵占领了德国的鲁尔区。德国采取消极抵抗政策,停止支付赔款,鲁尔的矿山和企业全部停工。鲁尔危机造成的严峻政治经济形势,以及长期对抗带来的两败俱伤,使法德两国不得不放弃原来的政策,寻求和解。英国在西欧关系中处于特殊地位,也极力促成法德和解,1925年,德;比、英、法、意、波、捷七国召开洛迦诺会议,讨论欧洲安全问题,最终签署了包括《莱茵保安公约》在内的多个条约,总称《洛迦诺公约》。其主要内容有:德法、德比间的边界领土维持现状;不得诉诸战争,一切争端通过外交途径与和平方法解决;英、意作为该公约的保证国,承担援助被侵略国的义务。德国分别与比、法、波、捷签订仲裁条约;法国和波、捷签订互保条约;准许德国加入国际联盟等。《洛迦诺公约》是协约国在欧洲安全问题上,对凡尔赛体系所作的一次重大调整。它暂时解决了安全问题,改善了德国同法国的紧张关系。1939年4月,纳粹德国正式宣布废除《洛迦诺公约》,随即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摘编自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卷》(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20年代法德两国关系的演变,并概括洛迦诺公约签订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洛迦诺公约》的影响。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90年8月2日;伊拉克军队入侵并迅速占领科威特全境,随即宣布将科威特并入其版图。美国强烈反对伊拉克的侵略行为,并得到其盟国以及海湾和中东地区多数国家的支持。同时,安理会也通过了一系列谴责和制裁伊拉克的决议,并授权联合国成员国使用一切必要手段,维护;执行有关决议,恢复海湾地区的和平与安全。1991年1月17日,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开始实施“沙漠风暴”行动,海湾战争爆发。2月26日,陷于困境的伊拉克宣布从科威特撤军。4月10日,伊拉克接受安理会通过的,687号决议,包括:在国际监督下销毁其所有生化武器和远程导弹,接受1963年的边界,并进行战争赔款。次日,安理会宣布海湾战争正式停火。

——摘编自余伟民主编《世界当代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海湾战争爆发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海湾战争的影响。14、(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二战后期;苏联确定了在战后继续与西方合作的外交战略,为此在其周边国家和力量所及的地区推出了"联合政府"政策。通过各国共产党实施的这一政策,在西方势力范围内表现为共产党必须放弃武装,进入以资产阶级政党为主导的政权机构,而在苏联势力范围内则表现为允许各种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政党进入以共产党为主导的联合政府。然而好景不长,在意识形态和地缘政治的双重影响下,美国与苏联之间本质的不信任,以及各国党自身利益的驱使,造成"联合政府"政策在东、西方同时破产,冷战随之兴起。

——据沈志华《斯大林的"联合政府"政策及其结局》(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推行"联合政府"政策的背景。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苏联推行的"联合政府"政策。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问题。

材料20世纪70年代;美苏争霸形成苏攻美守的局面。苏联企图以阿富汗为南下基地,威胁中东产油区,控制中亚枢纽地区,与其太平洋战略互相呼应,最终实现其世界称霸的目的。阿富汗新上台的阿明政权试图摆脱苏联控制,声称要与美国实现关系正常化。苏联认识到,阿明政权不能实现苏联在阿富汗的利益,决定实施南下战略。1979年12月入侵阿富汗。苏军采取武装直升机掩护空降突击部队参战,使用装有化学武器的火箭,同时改变以往集中使用炮兵的习惯,采用单炮作战。阿富汗游击队在兵力兵器方面处于劣势,但在国际社会支持下顽强地同苏军进行周旋。苏联入侵阿富汗,削弱了国力,旷日持久的战争使苏联在政治;外交、经济上承受巨大压力,受到世界的谴责,处境孤立。戈尔巴乔夫任苏共总书记后,改变全球战略,积极推进阿富汗问题的政治解决。1989年,苏军最终撤出阿富汗。

——摘编自《凤凰书刊·关于勃列日涅夫时代的苏联:盛极而衰的年代》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苏联入侵阿富汗的背景与战略意图。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联在阿富汗战争中的优势体现在哪几个方面?归纳总结苏联最终从阿富汗撤军的原因。评卷人得分三、论述题(共2题,共4分)16、阅读如下图示。

史料展示了经济全球化历程的两种发展状况,结合所学,任选一种发展状况进行论证。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世界历史上重要的条约或会议。

。时间。

会议或条约。

简介。

1648年。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结束了欧洲三十年战争;确定了国际关系中应遵守国家主权;国家领土与国家独立等原则;形成了历史上第一个具有现代意义的国际关系体系—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1919年。

《凡尔赛和约》

共15部分;包括440个条款和一项议定书,第一部分为国际联盟盟约。条约围绕战后处置德国问题,协调了列强在欧洲;近东和非洲的资本主义世界秩序。

1945年4月。

《联合国宪章》

共分19章111条。宪章规定;联合国及其成员国应遵循各国主权平等;各国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在国际关系中不使用武力或武力威胁以及联合国不得干涉各国内政等原则。

1968年7月。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宗旨是防止核扩散;推动核裁军和促进和平利用核能的国际合作。截至2002年4月,《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缔约国共有187个。

2019年5月。

亚洲文明对话大会。

聚焦“亚洲文明交流互鉴与命运共同体”主题;共商文明发展;合作大计,达成广泛共识并发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2019北京共识》

——据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等材料列举了人类历史上一些重要的会议和条约,其中蕴含着全球治理的诸多启示。从材料中提炼一个启示,并结合所学的世界近现代史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评卷人得分四、简答题(共2题,共6分)18、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远东国际法庭法官既为由日本投降书上签字受降各国所派遣;法官们的席次当然应该以受降签字国的先后为序,即以美;中、英、苏、澳、加、法、荷为序。但庭长不喜欢这个安排。由于他想使与他亲近的英、美法官坐他的两侧,便提议应按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五强为中心安排,即以美、英、苏、中、法为序。但是有人指出:按照联合国宪章,安全理事会五个常任理事国是以中、法、苏、英、美(按照国名英文字母先后)为序的。这样,中国和法国法官将坐在他的两旁。于是庭长又提议:可以用一般按国名英文字母先后为序的办法。但马上发展,居中的将是中、加等国的法官,英、美法官离庭长更远了。

1946年5月2日正式开庭的前一天;庭长宣布,经过盟军最高统帅同意,坐席安排是,庭长右侧为美;中、法等国法官,左侧为英、苏等国法官。这样,英、美两国法官居中。中国法官表示:“这个安排是荒谬的,它既非按照受降签字的次序,又非按照联合国安理会五强排列的次序,亦非按照一般国际会议以国名字母先后排列的次序,用意何在,殊属费解。”说毕便愤然离开。

第二天;远东国际法庭正式开庭。开庭前庭长宣布,最高统帅已经同意,法官行列和坐席的顺序以受降签字国的顺序为准。

——摘编自梅汝璈《远东国际军事法庭》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建立的背景;说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长先后提出的法官座次安排的理由。

(2)说明中国法官抗争的原因,并加以简要评价。19、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我想;如果您真的关心世界人民的幸福的话,那么您就会正确地理解我的意思:人人都需要和平,无论是还没有丧失理智的资本家,还是不仅能够珍惜自己个人的生命而且更能珍惜人民生命的共产党人,都是如此,我们共产党人从问世之日起,一般来说是反对国家间的任何战争和捍卫和平事业的,我们始终把战争视为灾难,而不是把它当成儿戏,当成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更不是把它当做目的本身。我们的目的是明确的,而达到目的的手段就是劳动。战争是我们的敌人,对各国人民来说是灾难。

如果您真的关心和平和本国人民的幸福;那么这也只能算是您作为总统应尽的义务,而我作为部长会议生席也应对自己的人民表示关怀。此外,维护全球和平应是我们其同美心的事业,如果在现代条件下爆发战争,那么这就不仅仅是美苏之间的战争,因为美;苏之间其实并不互相谋求什么,但战争将是全球性的,残酷的、毁灭性的。

——1962年10月26日赫鲁晓夫致肯尼迪的信(摘录)(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赫鲁晓夫致信肯尼迪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苏联对现代条件下的战争所持的态度及其积极影响。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D【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国联是一战后由战胜国建立的世界上第一个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国联盟约体现的基本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这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国联成立初期主持了多次国际合作,发挥了一定作用;但是国联只是暂时维护了世界和平。由此可知ABC正确,但是不符合题意;D项错误,但是符合题意。所以本题答案为D项。2、C【分析】【详解】

美国为了保证它在海湾的石油利益和战略地位,维护西方的经济命脉,显示它在世界上的领导作用,发起并主导的海湾战争,故选C;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是为了争夺殖民地,排除A;BD与石油资源无关,排除。3、A【分析】【详解】

美军在太平洋战争进行的两大军事行动是中途岛海战和瓜岛之战,两次战役彻底打垮了日军的主力,加速了盟军反攻和胜利的到来,这两次战役分别位于图中的①和②,故A项正确。③是日本发动的珍珠港事件,④是菲律宾战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C和D项。4、B【分析】【详解】

柏林墙是德国分裂的标志。在东欧剧变中,1989年柏林墙被拆毁,1990年10月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德国实现统一。故柏林墙的拆毁预示着德国再度走向统一。5、C【分析】【详解】

试题分析:该题属于史实记忆型选择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史实的记忆与理解的准确性。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有很多大型的战役,其中索姆河战役是英法联军主动发动的,其它三项均为同盟国发动,故C项正确。

考点: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索姆河战役6、B【分析】【详解】

根据材料中英国农业人口的变化,可以发现从1840年到1900年,英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迅速下降,依据教材内容以及所学知识,到1840年前后英国已经基本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从1970年开始英国开始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到1900年前后已经基本完成,因此英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迅速下降的主要原因就是工业革命的开展,带动城市化进程加快,故选B;ACD三项的内容都无法导致英国农村人口比例大幅度的下降,故排除ACD三项。7、A【分析】【分析】

【详解】

从材料“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社会状况”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新兴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通过1832年议会改革法案,确保了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故A项正确;CD项是1689年,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符合,排除;B项是1721年,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符,排除。二、材料分析题(共8题,共16分)8、略

【分析】【详解】

(1)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三次战争爆发都是在苏联解体以后。所以时代背景联系所学可从两极格局瓦解;美国成为唯一超级大国,意图建立全球霸权的角度进行概括。

(2)根据“得到了联合国正式授权”可知海湾战争海湾战争遵守联合国宪章、安理会决议等国际规制,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赞同,其战争合法性充足;根据“绕开了联合国‘单干’,但得到了联合国追授权”可知,阿富汗战争开联合国,战争合法性弱化;根据“行动没有得到联合国安理会批准或授权;‘先发制人’的‘自卫权’难以立足;发生虐囚事件致使战争过程严重‘犯规’”可知,伊拉克战争违背国家主权原则、单方面动武、没有得到国际社会支持,其合法性缺失。【解析】(1)背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美国成为唯一超级大国;美国以经济;军事实力为后盾,试图领导世界。

(2)特点:海湾战争遵守联合国宪章、安理会决议等国际规制,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赞同,其战争合法性充足;阿富汗战争绕开联合国,战争合法性弱化;伊拉克战争违背国家主权原则、单方面动武、没有得到国际社会支持,其合法性缺失。9、略

【分析】【详解】

(1)手段:根据“以减少石油产量作为开展大规模石油斗争的第一步”“12月23日;海湾6国再次决定从1974年1月1日起将原油价格提高128%”“沙特阿拉伯率先宣布对美国实行全面石油禁运”可得出禁运;减产、提价。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从打击美日及美国的支持者、以及从对阿拉伯地区的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的影响进行概括。【解析】(1)手段:禁运;减产、提价。

(2)积极作用。

对西方:打击了日本;美国等西方国家;或打击了西方国家的经济,或打击了以色列及支持者美国。

对阿拉伯产油国军事:配合了埃及、叙利亚的军事政治斗争;政治:维护了阿拉伯产油国家的利益、主权、独立自主;经济:推动了阿拉伯产油国经济发展;外交:提高了阿拉伯产油国的国际影响力。10、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从材料“中共中央在九一八事变后随即发表宣言”;可见中国共产党积极推动局部抗战;从斗争方式来看,包括武装斗争;文艺创作、等多种形式;从区域来看,主要集中在东北、华北以及上海等地区。从战争参与人员的情况来看,基本都是自发的斗争形式。

(2)十四年抗战与八年抗战相比最关键的就局部抗战的六年,因此十四年抗战充分肯定六年局部抗战的历史地位,完全还原抗日战争的全过程,充分体现了对历史的尊重。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来讲,中国人民做出了更多的牺牲,为胜利做出了更大的贡献。【解析】(1)中国共产党的积极推动;包括武装斗争;文艺创作等多种形式的爱国运动;主要发生在东北、华北及上海等局部地区;带有自发性质。

(2)“十四年抗战”充分肯定六年局部抗战的历史地位,完整还原抗日战争的全过程,真正体现了对历史的尊重;它进一步昭示了中国人民以巨大的民族牺牲支撑起东方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11、略

【分析】【详解】

(1)举措:根据“联合国曾连续室布了三个“发展十年””得出以十年为期;宣布了三个发展规划,从技术;粮食等问题上着手解决;根据“通过的《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室言》《建立新的国际经济行动纲领》和《各国经济权利和义务宪章》三个重要文件之上”得出以重要文件的形式,从国际分工、贸易条件等方面缩小世界不同发展程度的国家的差距。

(2)作用:根据材料“加速向发展中国家的资金转移,增加对不发达国家的经济拨助,保证各国对其自然资源享有充分水久的主权,包括实行国有化和对跨国公司进行监督与管理”的信息可从有助于缩小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维护世界和平;为世界各国平等参与世界经济事务提供了有利条件,推动了世界经济新秩序的建立;助推了世界各地经济的交流和世界贸易的健康发展等方面进行概括。【解析】(1)举措:以十年为期;宣布了三个发展规划,从技术;粮食等问题上着手解决;以重要文件的形式,从国际分工、贸易条件等方面缩小世界不同发展程度的国家的差距。(任意两点即可,照抄材料原文不给分)

(2)作用:有助于缩小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维护世界和平;为世界各国平等参与世界经济事务提供了有利条件,推动了世界经济新秩序的建立;助推了世界各地经济的交流和世界贸易的健康发展。12、略

【分析】第一小问依据“法国联合比利时;以德国不履行条约义务支付赔款为理由,出兵占领了德国的鲁尔区。”“寻求和解”的信息归纳回答;第二小问背景依据材料中信息从“欧洲安全保障问题被提上日程;鲁尔危机后以及道威斯计划实施后”三个时段回答。

依据材料中“协约国在欧洲安全问题上,对凡尔赛体系所作的一次重大调整。它暂时解决了安全问题,改善了德国同法国的紧张关系”的信息归纳回答。【解析】(1)关系:由对抗到和解。

背景:欧洲安全保障问题被提上日程;鲁尔危机后;法国和德国主张和解;英美极力促成法德和解;道威斯计划实施后,德国实力逐渐上升。

(2)改善了德国同法国以及其他战胜国的关系,有利于稳定欧洲局势;德国取得了与其他国家平等的地位,为其重新成为政治大国铺平的道路;英国平衡了欧洲格局,进一步巩固了在欧洲的领导地位;法国丧失了对德国的仲裁权,并将自身的边界安全置于英、意的空头保证之下;该公约只是帝国主义国家暂时妥协的产物,不能解决战胜国同战败国之间的根本矛盾;有利于20年代后期贷本主义经济的发展。13、略

【分析】【详解】

(1)背景:据材料“1990年8月2日;伊拉克军队入侵并迅速占领科威特全境,随即宣布将科威特并入其版图”并结合所学可知,两级格局即将瓦解;伊拉克入侵并吞并科威特;据材料“美国强烈反对伊拉克的侵略行为,并得到其盟国以及海湾和中东地区多数国家的支持”可知,美国干预中东事务;据材料“安理会也通过了一系列谴责和制裁伊拉克的决议,并授权联合国成员国使用一切必要手段,维护;执行有关决议,恢复海湾地区的和平与安全”可知,安理会的决议为美国干预提供了合法性。

(2)影响: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从削弱了苏联的影响力、加快了两极格局的终结、有利于美国主导冷战后的世界、增加了中东地区的不稳定因素等方面回答。【解析】(1)背景:两级格局即将瓦解;伊拉克入侵并吞并科威特;美国干预中东事务;安理会的决议为美国干预提供了合法性。

(2)影响:削弱了苏联的影响力;加快了两极格局的终结;有利于美国主导冷战后的世界;增加了中东地区的不稳定因素。14、略

【分析】【详解】

(1)依据材料“冷战随之兴起”可知二战后期;美苏主导的雅尔塔体系形成;依据“二战后期,苏联确定了在战后继续与西方合作的外交战略”和所学可知苏联尝试在二战结束后同西方国家和平共处;结合所学可知各国共产党力量的增强和地位的上升。

(2)依据材料“苏联确定了在战后继续与西方合作的外交战略”的信息可知为争取战后世界和平做出了积极探索;依据材料“为此在其周边国家和力量所及的地区推出了“联合政府”政策”的信息和所学可知为和平解决战后各国国内意识形态的分歧提供了方案;依据材料“在意识形态和地缘政治的双重影响下,美国与苏联之间本质的不信任”可知该方案强权政治的烙印;依据材料“造成“联合政府”政策在东、西方同时破产”和所学可知随着美苏对抗的加剧和各国内部矛盾的加深,该政策走向破产。【解析】(1)二战后期;美苏主导的雅尔塔体系逐渐形成;苏联尝试在二战结束后同西方国家和平共处;各国共产党力量的增强和地位的上升。

(2)为争取战后世界和平做出了积极探索;为和平解决战后各国国内意识形态的分歧提供了方案;但也打上了强权政治的烙印;随着美苏对抗的加剧和各国内部矛盾的加深,该政策走向破产。15、略

【分析】【详解】

(1)背景:根据“20世纪70年代;美苏争霸形成苏攻美守的局面”可知美苏争霸出现了苏攻美守;根据“阿富汗新上台的阿明政权试图摆脱苏联控制,声称要与美国实现关系正常化”可知阿富汗政权发生变更。意图根据“苏联企图以阿富汗为南下基地,威胁中东产油区,控制中亚枢纽地区,与其太平洋战略互相呼应,最终实现其世界称霸的目的”可知苏联推行全球战略,加紧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

(2)优势:根据“苏军采取武装直升机掩护空降突击部队参战,使用装有化学武器的火箭,同时改变以往集中使用炮兵的习惯,采用单炮作战”并结合所学可知苏联综合国力强大;武器装备先进。撤军原因根据“苏联入侵阿富汗,削弱了国力,旷日持久的战争使苏联在政治、外交、经济上承受巨大压力,受到世界的谴责,处境孤立。戈尔巴乔夫任苏共总书记后,改变全球战略,积极推进阿富汗问题的政治解决”可知主要是苏联在阿富汗的战争是侵略战争,受到国际社会的谴责和孤立;国力削弱、国内问题丛生;苏联的全球战略发生变化。【解析】(1)背景:美苏争霸出现了苏攻美守;阿富汗政权发生变更。

意图:苏联推行全球战略;加紧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

(2)优势:综合国力强大;武器装备先进。

撤军原因:苏联在阿富汗的战争是侵略战争,受到国际社会的谴责和孤立;国力削弱、国内问题丛生;全球战略的变化。三、论述题(共2题,共4分)16、略

【分析】【分析】

【详解】

材料中“经济全球化历程的三次浪潮和挫折”体现出经济全球化的两种发展状况分别是经济全球化的三次高潮和经济全球化的三次挫折。首先,提出观点是经济全球化的三次高潮。然后论证,根据材料中“第一次浪潮发生在16世纪”可知新航路的开辟是推动第一次经济全球化高潮的主要因素。根据材料中“第二波浪潮发生在1815—1913年期间”,而这一时间段刚好是两次工业革命时期,因而19世纪初至20世纪初,第一、二次工业革命成为全球化发展的强大动力,经济全球化出现第二次高潮。材料中提到“第三波浪潮出现在二战后特别是冷战初期”,而这一时间段则正好是第三次科技革命,因而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第三波全球化浪潮。最后得出结论:世界大战、经济危机、“冷战”对峙等影响经济全球化,使之出现波动。【解析】观点:经济全球化经历了三次挫折。

论证:17—18世纪;殖民战争频繁,从三次英荷战争到英法战争,国际贸易受挫,全球化一度陷入停顿。1914—1945年,爆发两次世界大战,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各国实施贸易保护主义,经济全球化陷入低潮。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美苏争霸,两极格局对峙,全球化受阻。

结论:近代以来,世界战争、经济危机和冷战对峙使全球化不断受挫。17、略

【分析】【详解】

根据材料主旨可以得出论点构建公平公正、合理有序的政治秩序是有效治理地区性、全球性问题的关键。论证过程可以结合材料信息从正反两面进行。论证:1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