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湖北襄阳中考满分作文《告别非典型性文字狱》_第1页
2006年湖北襄阳中考满分作文《告别非典型性文字狱》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2006年湖北襄樊中考满分作文题一:告别彷徨,是新路的发现;告别苦恼、是心灵的解脱。小鸟告别母巢,学子告别母校——这告别意味着成熟;飞机告别地面.飞船告别地球——这告别意味着腾飞。成功是对失败的告别,创新是对陈腐的告别,现实是对历史的告别……告别中有反思.告别中有奋起,告别中有新生。

请以“告别”为题写一篇文章。告别非典型性文字狱近日重读苏轼之弟苏辙写的《上枢密韩太尉书》一文,文中的一个观点让我眼前一亮——“文者,气之所形。”意思是说:文章,是由气组成的。这一观点我相当赞同。写文章,就是要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在抒发胸臆的同时,个人的品行气度其实也跃然纸上。一个好的读者能从字里行间辨析出作者的思想品德。“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流露出江南女子的思念,一股幽幽的女子小气扑撒在文章之中;“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这是何等的雄阔,让人不禁颤栗在文章的大气之中;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公然在城门上悬挂一上联——琵琶琴瑟八大王,王王在上。如此骄横拔扈,好大的狂妄之气;中国人哪肯低头,一下联又挂城门上——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犯边。高超的对联技术彰显着中华民族的崛起之气;清朝丞相张英赋诗一首为家人平息了争夺建房用地之怒——千里修书只为墙,让让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显示了张英的忍让之气;文天祥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挺起铮铮傲骨,浑身一股凛然正气!无数仁人志士,骚人墨客的气度在文章中淋漓尽致的表现了出来。而现在的老师在教学生写作和读书时,一味强调体味字、词,疏忽了对文章总体思想的把握,也就是“气”的欣赏。他们不知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给学生下了一道新的文字狱,亦称非典型性文字狱,这与苏辙和我的观点是相悖的。孩子们的娇嫩之气在老师的教导中日渐消散,走不出了“扶老奶奶过马路”的俗套,也就写不出好文章来。“文者,气之所形。”是几百年前先哲们说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