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自动控制理论
1、开环稳定的系统,其闭环(),开环不稳定的系统,其闭环()
.不一定稳定
.不一定不稳定
.一定稳定
.一定不稳定
2,开环稳定的系统,其闭环(),开环不稳定的系统,其闭环()
.不一定稳定
.不一定不稳定
.一定稳定
.一定不稳定
3、开环稳定的系统,其闭环(),开环不稳定的系统,其闭环()
.不一定稳定
.不一定不稳定
.一定稳定
.一定不稳定
4、开环稳定的系统,其闭环(),开环不稳定的系统,其闭环()
.不一定稳定
.不一定不稳定
.一定稳定
.一定不稳定
5、开环稳定的系统,其闭环(),开环不稳定的系统,其闭环()
.不一定稳定
.不一定不稳定
.一定稳定
.一定不稳定
6、开环稳定的系统,其闭环(),开环不稳定的系统,其闭环。
.不一定稳定
.不一定不稳定
.一定稳定
.一定不稳定
二、单选(共计85分,每题2.5分)
7、开环频域性能指标中的相角裕度对应时域性能指标().
.超调
.稳态误差
.调整时间
.峰值时间
8、下列哪种措施对改善系统的精度没有效果()。
.增加积分环节
.提高系统的开环增益K
.增加微分环节
.引入扰动补偿
9、开环频域性能指标中的相角裕度对应时域性能指标()。
.超调
.稳态误差
.调整时间
.峰值时间
10、已知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当输入信号是时,系统的稳态误差是()
.0;
.00;
.10;
.20
11、非单位负反馈系统,其前向通道传递函数为G⑸,反馈通道传递函数为H⑸,当输入信
号为R⑸,则从输入端定义的误差E⑸为()
12、若某负反馈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则该系统的闭环特征方程为()。
.与是否为单位反馈系统有关
13、关于系统零极点位置对系统性能的影响,下列观点中正确的是()
.如果闭环极点全部位于S左半平面,则系统一定是稳定的。稳定性与闭环零点位置无关;
.如果闭环系统无零点,且闭环极点均为负实数极点,则时间响应一定是衰减振荡的;
.超调量仅取决于闭环复数主导极点的衰减率,与其它零极点位置无关;
.如果系统有开环极点处于S右半平面,则系统不稳定。
14、若系统增加合适的开环零点,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可改善系统的快速性及平稳性;
.会增加系统的信噪比;
.会使系统的根轨迹向s平面的左方弯曲或移动;
.可增加系统的稳定裕度。
15、线性系统的传递函数与系统的()有关
.输入及输出
.输入
.结构
.输入及结构
16、已知下列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应画零度根轨迹的是()。
17、关于线性系统稳定性的判定,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线性系统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是:系统闭环特征方程的各项系数都为正数;
.无论是开环极点或是闭环极点处于右半S平面,系统不稳定;
.如果系统闭环系统特征方程某项系数为负数,系统不稳定;
.当系统的相角裕度大于零,幅值裕度大于1时,系统不稳定。
18、已知某些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如下,属于最小相位系统的是()
19、己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则该系统的开环增益为()。
.50
.25
.10
.5
20、若某系统的根轨迹有两个起点位于原点,则说明该系统()
.含两个理想微分环节
.含两个积分环节
・位置误差系数为0
.速度误差系数为0
21、关于系统频域校正,下列观点错误的是()
.一个设计良好的系统,相角裕度应为45度左右;
.开环频率特性,在中频段对数幅频特性斜率应为;
.低频段,系统的开环增益主要由系统动态性能要求决定;
.利用超前网络进行串联校正,是利用超前网络的相角超前特性。
22、适合应用传递函数描述的系统是()。
.单输入,单输出的线性定常系统;
.单输入,单输出的线性时变系统;
.单输入,单输出的定常系统;
.非线性系统。
23、开环对数幅频特性的低频段决定了系统的()。
.稳态精度
.稳定裕度
.抗干扰性能
.快速性
24、下列哪种措施对提高系统的稳定性没有效果()。
.增加开环极点;
.在积分环节外加单位负反馈;
.增加开环零点;
.引入串联超前校正装置。
25、闭环系统的动态性能主要取决于开环对数幅频特性的:()
.低频段
.开环增益
.高频段
.中频段
26、若两个系统的根轨迹相同,则有相同的:()
.闭环零点和极点
.开环零点
.闭环极点
.阶跃响应
27、关于线性系统稳态误差,正确的说法是:()
.一型系统在跟踪斜坡输入信号时无误差;
.稳态误差计算的通用公式是;
.增大系统开环增益K可以减小稳态误差;
.增加积分环节可以消除稳态误差,而且不会影响系统稳定性。
28、关于奈氏判据及其辅助函数F(s)=l+G(s)H(s),错误的说法是()
.F(s)的零点就是开环传递函数的极点
.F(s)的极点就是开环传递函数的极点
.F(s)的零点数与极点数相同
.F(s)的零点就是闭环传递函数的极点
29、己知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则该系统的闭环特征方程为()。
.与是否为单位反馈系统有关
30、系统在作用下的稳态误差,说明()
.型别;
.系统不稳定;
.输入幅值过大;
.闭环传递函数中有一个积分环节。
31、对于以下情况应绘制0°根轨迹的是()
.主反馈口符号为
.除外的其他参数变化时;
.非单位反馈系统;
.根轨迹方程(标准形式)为。
32、关于PI控制器作用,下列观点正确的有()
.可使系统开环传函的型别提高,消除或减小稳态误差;
.积分部分主要是用来改善系统动态性能的;
.比例系数无论正负、大小如何变化,都不会影响系统稳定性;
.只要应用PI控制规律,系统的稳态误差就为零。
33、系统特征方程为,则系统()
.稳定;
.单位阶跃响应曲线为单调指数上升;
.临界稳定;
.右半平面闭环极点数。
34、采用负反馈形式连接后,则()
.一定能使闭环系统稳定;
.系统动态性能一定会提高;
.一定能使干扰引起的误差逐渐减小,最后完全消除;
.需要调整系统的结构参数,才能改善系统性能。
35、下列串联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中,能在处提供最大相位超前角的是()。
36、下列串联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中,能在处提供最大相位超前角的是:
37、下列系统中属于不稳定的系统是()。
.闭环极点为的系统
.闭环特征方程为的系统
.阶跃响应为的系统
.脉冲响应为的系统
38、已知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当输入信号是时,系统的稳态误差是()
.0
.00
.10
.20
39、一阶系统的闭环极点越靠近S平面原点,则()。
.准确度越高
.准确度越低
.响应速度越快
.响应速度越慢
40、关于传递函数,错误的说法是()
.传递函数只适用于线性定常系统;
.传递函数不仅取决于系统的结构参数,给定输入和扰动对传递函数也有影响;
.传递函数一般是为复变量s的真分式;
.闭环传递函数的极点决定了系统的稳定性。
倒计时
01:39:53
答题卡
一、多选
123456
二、单选
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自动控制理论
_作业一
一、多选(共计17.5分,每题2.5分,每题答案完全一样得满分,少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开环稳定的系统,其闭环(),开环不稳定的系统,其闭环()
.不一定稳定
.不一定不稳定
.一定稳定
.一定不稳定
2,开环稳定的系统,其闭环(),开环不稳定的系统,其闭环()
.不一定稳定
.不一定不稳定
.一定稳定
.一定不稳定
3、开环稳定的系统,其闭环(),开环不稳定的系统,其闭环()
.不一定稳定
.不一定不稳定
.一定稳定
.一定不稳定
4、开环稳定的系统,其闭环(),开环不稳定的系统,其闭环()
.不一定稳定
.不一定不稳定
.一定稳定
.一定不稳定
5、开环稳定的系统,其闭环(),开环不稳定的系统,其闭环()
.不一定稳定
.不一定不稳定
.一定稳定
.一定不稳定
6、开环稳定的系统,其闭环(),开环不稳定的系统,其闭环()
.不一定稳定
.不一定不稳定
.一定稳定
.一定不稳定
7、开环稳定的系统,其闭环(),开环不稳定的系统,其闭环()
.不一定稳定
.不一定不稳定
.一定稳定
.一定不稳定
二、单选(共计82.5分,每题2.5分)
8、己知下列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应画零度根轨迹的是()。
9、已知开环幅频特性如下图所示,则图中不稳定的系统是()。
.系统①
.系统②
.系统③
.都不稳定
10、若某负反馈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则该系统的闭环特征方程为()。
.与是否为单位反馈系统有关
11、已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则该系统的开环增益为()。
.100
.1000
.20
.不能确定
12、下列哪种措施对改善系统的精度没有效果()。
.增加积分环节
.提高系统的开环增益K
.增加微分环节
.引入扰动补偿
13、关于传递函数,错误的说法是()
.传递函数只适用于线性定常系统;
.传递函数不仅取决于系统的结构参数,给定输入和扰动对传递函数也有影响;
.传递函数一般是为复变量s的真分式;
.闭环传递函数的极点决定了系统的稳定性。
14、开环频域性能指标中的相角裕度对应时域性能指标()。
.超调
.稳态误差
.调整时间
.峰值时间
15、线性系统的传递函数与系统的()有关
.输入及输出
.输入
.结构
.输入及结构
16、开环对数幅频特性的低频段决定了系统的()。
.稳态精度
.稳定裕度
.抗干扰性能
.快速性
17、适合应用传递函数描述的系统是()。
.单输入,单输出的线性定常系统;
.单输入,单输出的线性时变系统;
.单输入,单输出的定常系统;
.非线性系统。
18、系统在作用下的稳态误差,说明()
.型别;
.系统不稳定;
.输入幅值过大;
.闭环传递函数中有一个积分环节。
19、高阶系统的主导闭环极点越靠近虚轴,则系统的()。
.准确度越高
.准确度越低
.响应速度越快
.响应速度越慢
20、若某系统的根轨迹有两个起点位于原点,则说明该系统()
.含两个理想微分环节
.含两个积分环节
・位置误差系数为0
.速度误差系数为0
21、若某串联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为,则该校正装置属于()o
.超前校正
.滞后校正
.滞后-超前校正
.不能判断
22、对于以下情况应绘制0°根轨迹的是()
.主反馈口符号为
.除外的其他参数变化时;
.非单位反馈系统;
.根轨迹方程(标准形式)为。
23、关于系统零极点位置对系统性能的影响,下列观点中正确的是()
.如果闭环极点全部位于S左半平面,则系统一定是稳定的。稳定性与闭环零点位置无关;
.如果闭环系统无零点,且闭环极点均为负实数极点,则时间响应一定是衰减振荡的;
.超调量仅取决于闭环复数主导极点的衰减率,与其它零极点位置无关;
.如果系统有开环极点处于S右半平面,则系统不稳定。
24、己知某些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如下,属于最小相位系统的是()
25、闭环系统的动态性能主要取决于开环对数幅频特性的:()
.低频段
.开环增益
.高频段
.中频段
26、关于PI控制器作用,下列观点正确的有()
.可使系统开环传函的型别提高,消除或减小稳态误差;
.积分部分主要是用来改善系统动态性能的;
.比例系数无论正负、大小如何变化,都不会影响系统稳定性;
.只要应用PI控制规律,系统的稳态误差就为零。
27、已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则该系统的开环增益为()»
.50
.25
.10
.5
28、非单位负反馈系统,其前向通道传递函数为G⑸,反馈通道传递函数为MS),当输入信
号为R⑸,则从输入端定义的误差E⑸为()
29、一阶系统的闭环极点越靠近S平面原点,则()。
.准确度越高
.准确度越低
.响应速度越快
.响应速度越慢
30、关于线性系统稳态误差,正确的说法是:()
.一型系统在跟踪斜坡输入信号时无误差;
.稳态误差计算的通用公式是;
.增大系统开环增益K可以减小稳态误差;
.增加积分环节可以消除稳态误差,而且不会影响系统稳定性。
31、采用负反馈形式连接后,则()
.一定能使闭环系统稳定;
.系统动态性能一定会提高;
.一定能使干扰引起的误差逐渐减小,最后完全消除;
.需要调整系统的结构参数,才能改善系统性能。
32、开环频域性能指标中的相角裕度对应时域性能指标()。
.超调
.稳态误差
.调整时间
.峰值时间
33、下列串联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中,能在处提供最大相位超前角的是()。
34、关于线性系统稳定性的判定,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线性系统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是:系统闭环特征方程的各项系数都为正数;
.无论是开环极点或是闭环极点处于右半S平面,系统不稳定;
.如果系统闭环系统特征方程某项系数为负数,系统不稳定;
.当系统的相角裕度大于零,幅值裕度大于1时,系统不稳定。
35、关于奈氏判据及其辅助函数F(s)=l+G(s)H(s),错误的说法是()
.F(s)的零点就是开环传递函数的极点
.F(s)的极点就是开环传递函数的极点
.F(s)的零点数与极点数相同
.F⑸的零点就是闭环传递函数的极点
36、系统特征方程为,则系统()
.稳定;
.单位阶跃响应曲线为单调指数上升;
.临界稳定;
.右半平面闭环极点数。
37、已知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当输入信号是时,系统的稳态误差是()
.0
,00
.10
.20
38、若某最小相位系统的相角裕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不稳定;
.只有当幅值裕度时才稳定;
.稳定;
.不能判用相角裕度判断系统的稳定性。
39、已知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则该系统的闭环特征方程为()。
.与是否为单位反馈系统有关
40、下列串联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中,能在处提供最大相位超前角的是:
倒计时
01:39:52
答题卡
一、多选
1234567
二、单选
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自动控制理论_
作业一
一、多选(共计22.5分,每题2.5分,每题答案完全一样得满分,少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开环稳定的系统,其闭环(),开环不稳定的系统,其闭环()
.不一定稳定
.不一定不稳定
.一定稳定
.一定不稳定
2、开环稳定的系统,其闭环(),开环不稳定的系统,其闭环()
.不一定稳定
.不一定不稳定
.一定稳定
.一定不稳定
3、开环稳定的系统,其闭环(),开环不稳定的系统,其闭环()
.不一定稳定
.不一定不稳定
.一定稳定
.一定不稳定
4、开环稳定的系统,其闭环(),开环不稳定的系统,其闭环()
.不一定稳定
.不一定不稳定
.一定稳定
.一定不稳定
5、开环稳定的系统,其闭环(),开环不稳定的系统,其闭环()
.不一定稳定
.不一定不稳定
.一定稳定
.一定不稳定
6、开环稳定的系统,其闭环(),开环不稳定的系统,其闭环()
.不一定稳定
.不一定不稳定
.一定稳定
.一定不稳定
7、开环稳定的系统,其闭环(),开环不稳定的系统,其闭环()
.不一定稳定
.不一定不稳定
.一定稳定
.一定不稳定
8、开环稳定的系统,其闭环(),开环不稳定的系统,其闭环。
.不一定稳定
.不一定不稳定
.一定稳定
.一定不稳定
9、开环稳定的系统,其闭环(),开环不稳定的系统,其闭环()
.不一定稳定
.不一定不稳定
.一定稳定
.一定不稳定
二、单选(共计77.5分,每题2.5分)
10、高阶系统的主导闭环极点越靠近虚轴,则系统的()。
.准确度越高
.准确度越低
.响应速度越快
.响应速度越慢
11、已知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则该系统的闭环特征方程为()。
.与是否为单位反馈系统有关
12、开环频域性能指标中的相角裕度对应时域性能指标()。
.超调
.稳态误差
.调整时间
.峰值时间
13、关于PI控制器作用,下列观点正确的有()
.可使系统开环传函的型别提高,消除或减小稳态误差;
.积分部分主要是用来改善系统动态性能的;
.比例系数无论正负、大小如何变化,都不会影响系统稳定性;
.只要应用PI控制规律,系统的稳态误差就为零。
14、非单位负反馈系统,其前向通道传递函数为G⑸,反馈通道传递函数为H⑸,当输入信
号为R⑸,则从输入端定义的误差E⑸为()
15、若某系统的根轨迹有两个起点位于原点,则说明该系统()。
.含两个理想微分环节
.含两个积分环节
・位置误差系数为0
.速度误差系数为0
16、已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则该系统的开环增益为()»
.50
.25
.10
.5
17、关于奈氏判据及其辅助函数F(s)=l+G(s)H(s),错误的说法是()
.F(s)的零点就是开环传递函数的极点
.F(s)的极点就是开环传递函数的极点
.F⑸的零点数与极点数相同
.F⑸的零点就是闭环传递函数的极点
18、开环对数幅频特性的低频段决定了系统的()。
.稳态精度
.稳定裕度
.抗干扰性能
.快速性
19、己知下列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应画零度根轨迹的是()。
20、已知开环幅频特性如下图所示,则图中不稳定的系统是()。
.系统①
.系统②
.系统③
.都不稳定
21、一阶系统的闭环极点越靠近S平面原点,则()。
.准确度越高
.准确度越低
.响应速度越快
.响应速度越慢
22、关于系统频域校正,下列观点错误的是()
.一个设计良好的系统,相角裕度应为45度左右;
.开环频率特性,在中频段对数幅频特性斜率应为;
.低频段,系统的开环增益主要由系统动态性能要求决定;
.利用超前网络进行串联校正,是利用超前网络的相角超前特性。
23、下列哪种措施对改善系统的精度没有效果()。
.增加积分环节
.提高系统的开环增益K
.增加微分环节
.引入扰动补偿
24、闭环系统的动态性能主要取决于开环对数幅频特性的:()
.低频段
.开环增益
.高频段
.中频段
25、已知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当输入信号是时,系统的稳态误差是()
.0;
,co•
.10;
.20
26、下列系统中属于不稳定的系统是()。
.闭环极点为的系统
.闭环特征方程为的系统
.阶跃响应为的系统
.脉冲响应为的系统
27、系统特征方程为,则系统()
.稳定;
.单位阶跃响应曲线为单调指数上升;
.临界稳定;
.右半平面闭环极点数。
28、线性系统的传递函数与系统的()有关
.输入及输出
.输入
.结构
.输入及结构
29、下列哪种措施对提高系统的稳定性没有效果()。
.增加开环极点;
.在积分环节外加单位负反馈;
.增加开环零点;
.引入串联超前校正装置。
30、已知某些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如下,属于最小相位系统的是()
31、系统在作用下的稳态误差,说明()
.型别;
.系统不稳定;
.输入幅值过大;
.闭环传递函数中有一个积分环节。
32、下列串联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中,能在处提供最大相位超前角的是:
33、若某负反馈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则该系统的闭环特征方程为(
.与是否为单位反馈系统有关
34、若系统增加合适的开环零点,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可改善系统的快速性及平稳性;
.会增加系统的信噪比;
.会使系统的根轨迹向s平面的左方弯曲或移动;
.可增加系统的稳定裕度。
35、关于线性系统稳定性的判定,下列观点正确的是()o
.线性系统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是:系统闭环特征方程的各项系数都为正数;
.无论是开环极点或是闭环极点处于右半S平面,系统不稳定;
.如果系统闭环系统特征方程某项系数为负数,系统不稳定;
.当系统的相角裕度大于零,幅值裕度大于1时,系统不稳定。
36、关于线性系统稳态误差,正确的说法是:()
.一型系统在跟踪斜坡输入信号时无误差;
.稳态误差计算的通用公式是;
.增大系统开环增益K可以减小稳态误差;
.增加积分环节可以消除稳态误差,而且不会影响系统稳定性。
37、下列串联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中,能在处提供最大相位超前角的是()。
38、若某串联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为,则该校正装置属于()。
.超前校正
.滞后校正
.滞后-超前校正
.不能判断
39、若两个系统的根轨迹相同,则有相同的:()
.闭环零点和极点
.开环零点
.闭环极点
.阶跃响应
40、开环频域性能指标中的相角裕度对应时域性能指标()。
.超调
.稳态误差
.调整时间
.峰值时间
倒计时
01:39:51
答题卡
一、多选
123456789
二、单选
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自动控制理论J乍
业一
一、多选(共计17.5分,每题2.5分,每题答案完全一样得满分,少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开环稳定的系统,其闭环(),开环不稳定的系统,其闭环()
.不一定稳定
.不一定不稳定
.一定稳定
.一定不稳定
2、开环稳定的系统,其闭环(),开环不稳定的系统,其闭环()
.不一定稳定
.不一定不稳定
.一定稳定
.一定不稳定
3、开环稳定的系统,其闭环(),开环不稳定的系统,其闭环()
.不一定稳定
.不一定不稳定
.一定稳定
.一定不稳定
4、开环稳定的系统,其闭环(),开环不稳定的系统,其闭环()
.不一定稳定
.不一定不稳定
.一定稳定
.一定不稳定
5、开环稳定的系统,其闭环(),开环不稳定的系统,其闭环()
.不一定稳定
.不一定不稳定
.一定稳定
.一定不稳定
6、开环稳定的系统,其闭环(),开环不稳定的系统,其闭环()
.不一定稳定
.不一定不稳定
.一定稳定
.一定不稳定
7、开环稳定的系统,其闭环(),开环不稳定的系统,其闭环()
.不一定稳定
.不一定不稳定
.一定稳定
.一定不稳定
二、单选(共计82.5分,每题2.5分)
8、关于线性系统稳态误差,正确的说法是:()
.一型系统在跟踪斜坡输入信号时无误差;
.稳态误差计算的通用公式是;
.增大系统开环增益K可以减小稳态误差;
.增加积分环节可以消除稳态误差,而且不会影响系统稳定性。
9、关于系统零极点位置对系统性能的影响,下列观点中正确的是()
.如果闭环极点全部位于S左半平面,则系统一定是稳定的。稳定性与闭环零点位置无关;
.如果闭环系统无零点,且闭环极点均为负实数极点,则时间响应一定是衰减振荡的;
.超调量仅取决于闭环复数主导极点的衰减率,与其它零极点位置无关;
.如果系统有开环极点处于S右半平面,则系统不稳定。
10、若某串联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为,则该校正装置属于()。
.超前校正
.滞后校正
.滞后-超前校正
.不能判断
11、已知某些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如下,属于最小相位系统的是()
12、适合应用传递函数描述的系统是()。
.单输入,单输出的线性定常系统;
.单输入,单输出的线性时变系统;
.单输入,单输出的定常系统;
.非线性系统。
13、系统在作用下的稳态误差,说明()
.型别;
.系统不稳定;
.输入幅值过大;
.闭环传递函数中有一个积分环节。
14、若某最小相位系统的相角裕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不稳定;
.只有当幅值裕度时才稳定;
.稳定;
.不能判用相角裕度判断系统的稳定性。
15、已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则该系统的开环增益为()。
.100
.1000
.20
.不能确定
16、已知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则该系统的闭环特征方程为()。
.与是否为单位反馈系统有关
17、关于系统频域校正,下列观点错误的是()
.一个设计良好的系统,相角裕度应为45度左右;
.开环频率特性,在中频段对数幅频特性斜率应为;
.低频段,系统的开环增益主要由系统动态性能要求决定;
.利用超前网络进行串联校正,是利用超前网络的相角超前特性。
18、采用负反馈形式连接后,则()
.一定能使闭环系统稳定;
.系统动态性能一定会提高;
.一定能使干扰引起的误差逐渐减小,最后完全消除;
.需要调整系统的结构参数,才能改善系统性能。
19、已知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当输入信号是时,系统的稳态误差是()
.0
.00
.10
.20
20、开环频域性能指标中的相角裕度对应时域性能指标()。
.超调
.稳态误差
.调整时间
.峰值时间
21、高阶系统的主导闭环极点越靠近虚轴,则系统的()。
.准确度越高
.准确度越低
.响应速度越快
.响应速度越慢
22、下列串联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中,能在处提供最大相位超前角的是:
23、闭环系统的动态性能主要取决于开环对数幅频特性的:()
.低频段
.开环增益
.高频段
.中频段
24、线性系统的传递函数与系统的()有关
.输入及输出
.输入
.结构
.输入及结构
25、关于线性系统稳定性的判定,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线性系统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是:系统闭环特征方程的各项系数都为正数;
.无论是开环极点或是闭环极点处于右半S平面,系统不稳定;
.如果系统闭环系统特征方程某项系数为负数,系统不稳定;
.当系统的相角裕度大于零,幅值裕度大于1时,系统不稳定。
26、已知开环幅频特性如下图所示,则图中不稳定的系统是()。
.系统①
.系统②
.系统③
.都不稳定
27、一阶系统的闭环极点越靠近S平面原点,则()。
.准确度越高
.准确度越低
.响应速度越快
.响应速度越慢
28、开环对数幅频特性的低频段决定了系统的()。
.稳态精度
.稳定裕度
.抗干扰性能
.快速性
29、已知下列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应画零度根轨迹的是()。
30、系统特征方程为,则系统()
.稳定;
.单位阶跃响应曲线为单调指数上升;
.临界稳定;
.右半平面闭环极点数。
31、若某系统的根轨迹有两个起点位于原点,则说明该系统()。
.含两个理想微分环节
.含两个积分环节
・位置误差系数为0
.速度误差系数为0
32、己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则该系统的开环增益为()o
.50
.25
.10
.5
33、关于奈氏判据及其辅助函数F(s)=l+G(s)H(s),错误的说法是()
.F(s)的零点就是开环传递函数的极点
.F(s)的极点就是开环传递函数的极点
.F(s)的零点数与极点数相同
.F(s)的零点就是闭环传递函数的极点
34、下列哪种措施对提高系统的稳定性没有效果()。
.增加开环极点;
.在积分环节外加单位负反馈;
.增加开环零点;
.引入串联超前校正装置。
35、下列系统中属于不稳定的系统是()。
.闭环极点为的系统
・闭环特征方程为的系统
.阶跃响应为的系统
.脉冲响应为的系统
36、下列串联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中,能在处提供最大相位超前角的是()o
37、下列哪种措施对改善系统的精度没有效果()。
.增加积分环节
.提高系统的开环增益K
.增加微分环节
.引入扰动补偿
38、非单位负反馈系统,其前向通道传递函数为G(S),反馈通道传递函数为H⑸,当输入信
号为R⑸,则从输入端定义的误差E⑸为()
39、关于PI控制器作用,下列观点正确的有()
.可使系统开环传函的型别提高,消除或减小稳态误差;
.积分部分主要是用来改善系统动态性能的;
.比例系数无论正负、大小如何变化,都不会影响系统稳定性;
.只要应用PI控制规律,系统的稳态误差就为零。
40、对于以下情况应绘制0。根轨迹的是()
.主反馈口符号为
.除外的其他参数变化时;
.非单位反馈系统;
.根轨迹方程(标准形式)为。
倒计时
01:39:50
答题卡
一、多选
1234567
二、单选
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自动控制理论_
作业一
一、多选(共计25分,每题2.5分,每题答案完全一样得满分,少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开环稳定的系统,其闭环(),开环不稳定的系统,其闭环()
.不一定稳定
.不一定不稳定
.一定稳定
.一定不稳定
2、开环稳定的系统,其闭环(),开环不稳定的系统,其闭环。
.不一定稳定
.不一定不稳定
.一定稳定
.一定不稳定
3、开环稳定的系统,其闭环(),开环不稳定的系统,其闭环()
.不一定稳定
.不一定不稳定
.一定稳定
.一定不稳定
4、开环稳定的系统,其闭环(),开环不稳定的系统,其闭环()
.不一定稳定
.不一定不稳定
.一定稳定
.一定不稳定
5、开环稳定的系统,其闭环(),开环不稳定的系统,其闭环()
.不一定稳定
.不一定不稳定
.一定稳定
.一定不稳定
6、开环稳定的系统,其闭环(),开环不稳定的系统,其闭环()
.不一定稳定
.不一定不稳定
.一定稳定
.一定不稳定
7、开环稳定的系统,其闭环(),开环不稳定的系统,其闭环()
.不一定稳定
.不一定不稳定
.一定稳定
.一定不稳定
8、开环稳定的系统,其闭环(),开环不稳定的系统,其闭环()
.不一定稳定
.不一定不稳定
.一定稳定
.一定不稳定
9、开环稳定的系统,其闭环(),开环不稳定的系统,其闭环()
.不一定稳定
.不一定不稳定
.一定稳定
.一定不稳定
10、开环稳定的系统,其闭环(),开环不稳定的系统,其闭环()
.不一定稳定
.不一定不稳定
.一定稳定
.一定不稳定
二、单选(共计75分,每题2.5分)
11、下列串联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中,能在处提供最大相位超前角的是()。
12、已知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当输入信号是时,系统的稳态误差是()
.0;
,co•
.10;
.20
13、闭环系统的动态性能主要取决于开环对数幅频特性的:()
.低频段
.开环增益
.高频段
.中频段
14、若某串联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为,则该校正装置属于()o
.超前校正
.滞后校正
.滞后-超前校正
.不能判断
15、采用负反馈形式连接后,则()
.一定能使闭环系统稳定;
.系统动态性能一定会提高;
.一定能使干扰引起的误差逐渐减小,最后完全消除;
.需要调整系统的结构参数,才能改善系统性能。
16、开环频域性能指标中的相角裕度对应时域性能指标()。
.超调
.稳态误差
.调整时间
.峰值时间
17、一阶系统的闭环极点越靠近S平面原点,则()。
.准确度越高
.准确度越低
.响应速度越快
.响应速度越慢
18、对于以下情况应绘制00根轨迹的是()
.主反馈口符号为
.除外的其他参数变化时;
.非单位反馈系统;
•根轨迹方程(标准形式)为。
19、已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则该系统的开环增益为()。
.50
.25
.10
.5
20、系统特征方程为,则系统()
.稳定;
.单位阶跃响应曲线为单调指数上升;
.临界稳定;
.右半平面闭环极点数。
21、关于系统零极点位置对系统性能的影响,下列观点中正确的是()
.如果闭环极点全部位于S左半平面,则系统一定是稳定的。稳定性与闭环零点位置无关;
.如果闭环系统无零点,且闭环极点均为负实数极点,则时间响应一定是衰减振荡的;
.超调量仅取决于闭环复数主导极点的衰减率,与其它零极点位置无关;
.如果系统有开环极点处于S右半平面,则系统不稳定。
22、关于传递函数,错误的说法是()
.传递函数只适用于线性定常系统;
.传递函数不仅取决于系统的结构参数,给定输入和扰动对传递函数也有影响;
.传递函数一般是为复变量s的真分式;
.闭环传递函数的极点决定了系统的稳定性。
23、已知开环幅频特性如下图所示,则图中不稳定的系统是()。
.系统①
.系统②
.系统③
.都不稳定
24、关于奈氏判据及其辅助函数F(s)=l+G(s)H(s),错误的说法是()
.F(s)的零点就是开环传递函数的极点
.F⑸的极点就是开环传递函数的极点
.F⑸的零点数与极点数相同
.F⑸的零点就是闭环传递函数的极点
25、若某最小相位系统的相角裕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不稳定;
.只有当幅值裕度时才稳定;
.稳定;
.不能判用相角裕度判断系统的稳定性。
26、开环对数幅频特性的低频段决定了系统的()。
.稳态精度
.稳定裕度
.抗干扰性能
.快速性
27、若某负反馈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则该系统的闭环特征方程为()。
.与是否为单位反馈系统有关
28、开环频域性能指标中的相角裕度对应时域性能指标()。
.超调
.稳态误差
.调整时间
.峰值时间
29、若系统增加合适的开环零点,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可改善系统的快速性及平稳性;
.会增加系统的信噪比;
.会使系统的根轨迹向s平面的左方弯曲或移动;
.可增加系统的稳定裕度。
30、关于线性系统稳态误差,正确的说法是:()
.一型系统在跟踪斜坡输入信号时无误差;
.稳态误差计算的通用公式是;
.增大系统开环增益K可以减小稳态误差;
.增加积分环节可以消除稳态误差,而且不会影响系统稳定性。
31、已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则该系统的开环增益为()。
.100
.1000
.20
.不能确定
32、关于系统频域校正,下列观点错误的是()
.一个设计良好的系统,相角裕度应为45度左右;
.开环频率特性,在中频段对数幅频特性斜率应为;
.低频段,系统的开环增益主要由系统动态性能要求决定;
.利用超前网络进行串联校正,是利用超前网络的相角超前特性。
33、若两个系统的根轨迹相同,则有相同的:()
.闭环零点和极点
.开环零点
.闭环极点
.阶跃响应
34、系统在作用下的稳态误差,说明()
.型别;
.系统不稳定;
.输入幅值过大;
.闭环传递函数中有一个积分环节。
35、线性系统的传递函数与系统的()有关
.输入及输出
.输入
.结构
.输入及结构
36、适合应用传递函数描述的系统是()。
.单输入,单输出的线性定常系统;
.单输入,单输出的线性时变系统;
.单输入,单输出的定常系统;
.非线性系统。
37、已知下列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应画零度根轨迹的是()。
38、关于PI控制器作用,下列观点正确的有()
.可使系统开环传函的型别提高,消除或减小稳态误差;
.积分部分主要是用来改善系统动态性能的;
.比例系数无论正负、大小如何变化,都不会影响系统稳定性;
.只要应用PI控制规律,系统的稳态误差就为零。
39、下列哪种措施对改善系统的精度没有效果()。
.增加积分环节
.提高系统的开环增益K
.增加微分环节
.引入扰动补偿
40、下列哪种措施对提高系统的稳定性没有效果()。
.增加开环极点;
.在积分环节外加单位负反馈;
.增加开环零点;
.引入串联超前校正装置。
倒计时
01:39:49
答题卡
一、多选
12345678910
二、单选
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自动控制理论J乍业
一、多选(共计15分,每题2.5分,每题答案完全一样得满分,少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开环稳定的系统,其闭环(),开环不稳定的系统,其闭环()
.不一定稳定
.不一定不稳定
.一定稳定
.一定不稳定
2、开环稳定的系统,其闭环(),开环不稳定的系统,其闭环()
.不一定稳定
.不一定不稳定
.一定稳定
.一定不稳定
3、开环稳定的系统,其闭环(),开环不稳定的系统,其闭环()
.不一定稳定
.不一定不稳定
.一定稳定
.一定不稳定
4、开环稳定的系统,其闭环(),开环不稳定的系统,其闭环()
.不一定稳定
.不一定不稳定
.一定稳定
.一定不稳定
5、开环稳定的系统,其闭环(),开环不稳定的系统,其闭环()
.不一定稳定
.不一定不稳定
.一定稳定
.一定不稳定
6、开环稳定的系统,其闭环(),开环不稳定的系统,其闭环()
.不一定稳定
.不一定不稳定
.一定稳定
.一定不稳定
二、单选(共计85分,每题2.5分)
7、己知下列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应画零度根轨迹的是()。
8、关于PI控制器作用,下列观点正确的有()
.可使系统开环传函的型别提高,消除或减小稳态误差;
.积分部分主要是用来改善系统动态性能的;
.比例系数无论正负、大小如何变化,都不会影响系统稳定性;
.只要应用PI控制规律,系统的稳态误差就为零。
9、下列串联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中,能在处提供最大相位超前角的是(
10、已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则该系统的开环增益为()。
.100
.1000
.20
.不能确定
11、关于线性系统稳态误差,正确的说法是:()
.一型系统在跟踪斜坡输入信号时无误差;
.稳态误差计算的通用公式是;
.增大系统开环增益K可以减小稳态误差;
.增加积分环节可以消除稳态误差,而且不会影响系统稳定性。
12、若某最小相位系统的相角裕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不稳定;
,只有当幅值裕度时才稳定;
.稳定;
.不能判用相角裕度判断系统的稳定性。
13、已知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当输入信号是时,系统的稳态误差是()
.0;
.co.
.10;
.20
14、已知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则该系统的闭环特征方程为()o
,与是否为单位反馈系统有关
15、已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则该系统的开环增益为()。
.50
.25
.10
.5
16、若两个系统的根轨迹相同,则有相同的:()
.闭环零点和极点
.开环零点
.闭环极点
.阶跃响应
17、己知某些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如下,属于最小相位系统的是()
18、对于以下情况应绘制00根轨迹的是()
.主反馈口符号为
.除外的其他参数变化时;
.非单位反馈系统;
.根轨迹方程(标准形式)为。
19、开环对数幅频特性的低频段决定了系统的()。
.稳态精度
.稳定裕度
.抗干扰性能
.快速性
20、系统在作用下的稳态误差,说明()
.型别;
.系统不稳定;
.输入幅值过大;
.闭环传递函数中有一个积分环节。
21、关于系统频域校正,下列观点错误的是()
.一个设计良好的系统,相角裕度应为45度左右;
.开环频率特性,在中频段对数幅频特性斜率应为;
.低频段,系统的开环增益主要由系统动态性能要求决定;
.利用超前网络进行串联校正,是利用超前网络的相角超前特性。
22、关于传递函数,错误的说法是()
.传递函数只适用于线性定常系统;
.传递函数不仅取决于系统的结构参数,给定输入和扰动对传递函数也有影响;
.传递函数一般是为复变量s的真分式;
・闭环传递函数的极点决定了系统的稳定性。
23、已知开环幅频特性如下图所示,则图中不稳定的系统是()。
.系统①
.系统②
.系统③
.都不稳定
24、已知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当输入信号是时,系统的稳态误差是()
.0
.00
.10
.20
25、高阶系统的主导闭环极点越靠近虚轴,则系统的()。
.准确度越高
.准确度越低
.响应速度越快
.响应速度越慢
26、下列哪种措施对改善系统的精度没有效果()。
.增加积分环节
.提高系统的开环增益K
.增加微分环节
.引入扰动补偿
27、关于奈氏判据及其辅助函数F(s)=l+G(s)H(s),错误的说法是()
.F(s)的零点就是开环传递函数的极点
.F(s)的极点就是开环传递函数的极点
.F⑸的零点数与极点数相同
.F⑸的零点就是闭环传递函数的极点
28、若某负反馈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则该系统的闭环特征方程为()。
.与是否为单位反馈系统有关
29、若某系统的根轨迹有两个起点位于原点,则说明该系统()。
.含两个理想微分环节
.含两个积分环节
・位置误差系数为0
.速度误差系数为0
30、下列哪种措施对提高系统的稳定性没有效果()。
.增加开环极点;
.在积分环节外加单位负反馈;
.增加开环零点;
.引入串联超前校正装置。
31、关于系统零极点位置对系统性能的影响,下列观点中正确的是()
.如果闭环极点全部位于S左半平面,则系统一定是稳定的。稳定性与闭环零点位置无关;
.如果闭环系统无零点,且闭环极点均为负实数极点,则时间响应一定是衰减振荡的;
.超调量仅取决于闭环复数主导极点的衰减率,与其它零极点位置无关;
.如果系统有开环极点处于S右半平面,则系统不稳定。
32、非单位负反馈系统,其前向通道传递函数为G(S),反馈通道传递函数为H⑸,当输入信
号为R⑸,则从输入端定义的误差E⑸为()
33、线性系统的传递函数与系统的()有关
.输入及输出
.输入
.结构
.输入及结构
34、开环频域性能指标中的相角裕度对应时域性能指标()。
.超调
.稳态误差
.调整时间
.峰值时间
35、采用负反馈形式连接后,则()
.一定能使闭环系统稳定;
.系统动态性能一定会提高;
.一定能使干扰引起的误差逐渐减小,最后完全消除;
.需要调整系统的结构参数,才能改善系统性能。
36、适合应用传递函数描述的系统是()。
.单输入,单输出的线性定常系统;
.单输入,单输出的线性时变系统;
.单输入,单输出的定常系统;
.非线性系统。
37、关于线性系统稳定性的判定,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线性系统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是:系统闭环特征方程的各项系数都为正数;
.无论是开环极点或是闭环极点处于右半S平面,系统不稳定;
.如果系统闭环系统特征方程某项系数为负数,系统不稳定;
.当系统的相角裕度大于零,幅值裕度大于1时,系统不稳定。
38、闭环系统的动态性能主要取决于开环对数幅频特性的:()
.低频段
.开环增益
.高频段
.中频段
39、一阶系统的闭环极点越靠近S平面原点,则()。
.准确度越高
.准确度越低
.响应速度越快
.响应速度越慢
40、下列系统中属于不稳定的系统是()。
.闭环极点为的系统
.闭环特征方程为的系统
.阶跃响应为的系统
.脉冲响应为的系统
倒计时
01:39:48
答题卡
一、多选
123456
二、单选
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自动控制理论
_作业一
一、多选(共计20分,每题2.5分,每题答案完全一样得满分,少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开环稳定的系统,其闭环(),开环不稳定的系统,其闭环()
.不一定稳定
.不一定不稳定
.一定稳定
.一定不稳定
2、开环稳定的系统,其闭环(),开环不稳定的系统,其闭环()
.不一定稳定
.不一定不稳定
.一定稳定
.一定不稳定
3、开环稳定的系统,其闭环(),开环不稳定的系统,其闭环。
.不一定稳定
.不一定不稳定
.一定稳定
.一定不稳定
4、开环稳定的系统,其闭环(),开环不稳定的系统,其闭环()
.不一定稳定
.不一定不稳定
.一定稳定
.一定不稳定
5、开环稳定的系统,其闭环(),开环不稳定的系统,其闭环()
.不一定稳定
.不一定不稳定
.一定稳定
.一定不稳定
6、开环稳定的系统,其闭环(),开环不稳定的系统,其闭环()
.不一定稳定
.不一定不稳定
.一定稳定
.一定不稳定
7、开环稳定的系统,其闭环(),开环不稳定的系统,其闭环()
.不一定稳定
.不一定不稳定
.一定稳定
.一定不稳定
8、开环稳定的系统,其闭环(),开环不稳定的系统,其闭环()
.不一定稳定
.不一定不稳定
.一定稳定
.一定不稳定
二、单选(共计80分,每题2.5分)
9、若两个系统的根轨迹相同,则有相同的:()
.闭环零点和极点
.开环零点
.闭环极点
.阶跃响应
10、若系统增加合适的开环零点,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专业备案合同样本
- 养猪服务合同标准文本
- 检验服务成本结构优化-全面剖析
- 三方中介服务合同样本
- 出让协议转让合同标准文本
- rpo合同标准文本
- 农用设备维护合同标准文本
- 深度学习在调试中的应用-全面剖析
- 海水淡化中的交叉学科融合研究-全面剖析
- 色度图在数据可视化中的应用-全面剖析
- 《煤矿电气安全》培训课件2024
-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1 我的叔叔于勒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3课时《真分数和假分数》教学设计
- 概率统计课件:二维随机变量的条件分布
- 2024年公务员(国考)之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汇编及答案【历年真题】
- 视频监控项目投标技术方案(A)
- 内设部室及人员调整工作方案
- 反违章安全培训课件
- 社会主义发展史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Q-GDW 644-2011 配网设备状态检修导则
- 《公路桥梁抗震性能评价细则》(JTG-T2231-02-2021)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