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版)DB36∕T 775-2014 泡桐组培容器育苗技术规程_第1页
(高清版)DB36∕T 775-2014 泡桐组培容器育苗技术规程_第2页
(高清版)DB36∕T 775-2014 泡桐组培容器育苗技术规程_第3页
(高清版)DB36∕T 775-2014 泡桐组培容器育苗技术规程_第4页
(高清版)DB36∕T 775-2014 泡桐组培容器育苗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备案号:41760-2014 1 13术语和定义 1 15组培增殖 2 2 28组培苗移栽 2 310苗木出圃 311育苗技术档案建立 3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江西省林业厅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西省林业科学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江香梅、肖复明、戴小英、贾桂仁、温强、徐海宁、程强强、宋晓琛、伍艳芳、余林、曾伟、万晓婷、杨书斌、朱恒、于宏、徐辉、邓章文等。1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组培 2DB36/T775—2014采用经省级以上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认)定,或经区域性试验在江西表现优良的品系作为繁殖材料,建立组培繁育无菌系。将已建立组培繁育无菌系的繁殖材料,取其叶片等提取DNA,采用泡桐丛枝病病原体MLO的特异引物5组培增殖外植体诱导培养基为:MS+6-BA2.0~2.5mg/6组培苗生根7组培生根苗规格用于瓶外移栽培养的泡桐组培生根苗,根系完整,高度3cm以上,基径0.2cm以上。8组培苗移栽泡桐组培苗移栽用营养土以新鲜黄心土为基质,按黄心土:草木灰=100:1的质量比调配而成。已使用过的黄心土,须经过夏天强光照曝晒后才能再次使用。容器育苗床需有喷灌、遮蔽等设施。育苗床可以是架式或地面式,地面式床面可以是泥面或沙面。将装好营养土的容器袋依次摆放到育苗床上。8.4移栽时间8.5遮荫移栽前搭建遮光度60%~70%的遮荫棚。苗木定根并开始抽高生长后,则需及时撤去荫棚。38.7移栽用大小适中的木(竹)棒在容器袋中央插1个深浅适中的小穴,将苗木插入穴中,用土盖住苗木根9苗期管理9.1水分管理组培苗移栽时,宜用雾状喷头喷水,连续喷洒2~3次,使水分渗透到容器底部的基质中。移栽15d内,每天喷湿叶面2~3次。移栽15d后,适时、适量喷水1~2次,保持土壤和空气湿润。苗木开始抽高9.2病虫害防治10苗木出圃出圃苗木可以直接上山造林,也可移栽到大田中培育1年生或多年生大苗,视培育目标而定。苗木出圃前3d~5d,将容器苗浇一次透水,以使容器中的基质紧实。将合格苗按一定数量装入苗木筐、袋或箱中,避免容器中的基质松动或苗木根系与基质分离。包装后统计苗木数量。将包装好的容器苗装车。若苗木包装容器为纸箱,堆积高度不宜超过5层,以免纸箱跨塌。用篷布将车箱上部封盖好,防风吹、日晒、雨淋。建立完整的育苗技术档案资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