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民族大学《深时地球生命》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_第1页
中南民族大学《深时地球生命》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_第2页
中南民族大学《深时地球生命》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_第3页
中南民族大学《深时地球生命》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站名:站名:年级专业:姓名:学号:凡年级专业、姓名、学号错写、漏写或字迹不清者,成绩按零分记。…………密………………封………………线…………第1页,共1页中南民族大学《深时地球生命》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批阅人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地球的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同时也导致了地球上不同地区的地方时不同。经度每隔15度,地方时相差:()A.1小时B.2小时C.3小时D.4小时2、在研究地球的岩石风化产物时,以下关于土壤和沉积物的区别,哪一项是错误的?()A.土壤具有肥力,能够支持植物生长,而沉积物通常不具备肥力B.土壤的形成过程受生物作用影响较大,而沉积物的生物作用相对较小C.土壤的颗粒较细,沉积物的颗粒大小不一D.土壤和沉积物在成分和结构上没有明显区别3、大气环流对全球气候的分布有着重要的影响。赤道低气压带控制下的地区,气候通常:()A.炎热干燥B.高温多雨C.温和多雨D.寒冷干燥4、在地质图上,不同的地层和岩石通常用不同的符号和颜色表示。通过地质图,可以了解一个地区的地质构造和地层分布情况。地质图上的等高线主要用于表示:()A.地层的厚度B.地形的起伏C.岩石的硬度D.以上都不是5、在研究地球的大气环流时,以下关于大气环流的形成原因,哪一项是错误的?()A.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是大气环流形成的重要因素B.海陆分布的差异会影响大气环流的模式C.大气环流的形成与太阳辐射在地球上的不均匀分布无关D.地形和摩擦等因素会对大气环流产生一定的影响6、对于地质灾害,如地震、火山喷发和滑坡等,以下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A.地质灾害的发生通常与地球内部的构造运动和地质过程有关B.虽然地质灾害具有破坏性,但也会带来一些有利的影响C.人类活动不会诱发地质灾害,地质灾害完全是自然现象D.可以通过科学的监测和预警手段来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7、在研究地球的地质年代时,化石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以下关于化石的说法,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B.通过化石可以了解古代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C.所有的古代生物都能形成化石并被保存下来D.化石的分布和特征可以帮助确定地层的年代和古地理环境8、岩石的风化产物在一定条件下会形成土壤。在土壤的形成过程中,以下哪种生物的作用对于增加土壤肥力最为重要?()A.细菌B.真菌C.蚯蚓D.植物9、地球的内部结构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地震波在通过不同介质时,速度会发生变化。通过对地震波的研究,发现地幔和地核的分界面被称为:()A.莫霍面B.古登堡面C.软流圈D.岩石圈10、岩浆岩根据其形成环境和成分的不同,可以分为侵入岩和喷出岩。以下哪种岩石属于侵入岩?()A.玄武岩B.花岗岩C.安山岩D.流纹岩11、气候对地貌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干旱地区,常见的地貌类型有沙丘、风蚀城堡等,这些地貌的形成主要与哪种外力作用有关?()A.风力侵蚀B.风力沉积C.流水侵蚀D.流水沉积12、在气候类型中,地中海气候的特点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地中海气候分布在:()A.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B.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C.南北纬25°-35°大陆东岸D.南北纬10°-20°大陆东岸13、在气象学中,大气的垂直分层是根据温度随高度的变化来划分的。中间层的顶部温度可以低至:()A.-20℃B.-80℃C.-100℃D.-120℃14、岩石在风化作用下会逐渐破碎分解。化学风化作用中,以下哪种因素对岩石的分解作用最为显著?()A.温度变化B.水的作用C.大气成分D.生物活动15、在气候学中,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是对全球气候有重要影响的海洋-大气相互作用现象。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东太平洋海域的海表温度:()A.升高B.降低C.不变D.先升后降16、在探讨地球的海洋生态系统时,以下关于海洋生物多样性的描述,哪一个是不准确的?()A.海洋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B.海洋环境的复杂性和广阔性为生物多样性提供了丰富的生存空间C.过度捕捞、海洋污染和气候变化等因素对海洋生物多样性构成威胁D.海洋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主要依靠建立海洋保护区,其他措施作用不大17、地球的磁场对生命的存在有着重要意义,以下关于地球磁场的描述,正确的是:()A.地球磁场的强度和方向是恒定不变的。B.地球磁场可以阻挡来自太阳的带电粒子流。C.地球磁场只对地球表面的生物有影响,对太空中的飞行器没有作用。D.地球磁场的产生与地球的自转速度有关18、在地质历史时期,生物的演化具有一定的规律。下列哪个时期是恐龙繁盛的时期?()A.寒武纪,大量无脊椎动物出现,但恐龙尚未出现B.侏罗纪,恐龙种类繁多,是恐龙的鼎盛时期C.石炭纪,蕨类植物繁茂,煤炭资源形成,恐龙数量较少D.第四纪,人类出现,恐龙已经灭绝很久19、在土壤的剖面结构中,淋溶层和淀积层的特征和形成过程有所不同。淋溶层中:()A.矿物质含量较高B.有机质含量较高C.易溶性物质被淋洗D.难溶性物质积累20、在探讨地球的表层系统时,土壤的形成和演化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以下关于土壤的描述,哪一个是不准确的?()A.土壤是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空气和生物等组成的复杂系统B.土壤的形成受到气候、地形、母质、生物和时间等因素的综合影响C.土壤的性质在不同地区是完全相同的,不受地理环境的影响D.合理的土地利用和管理可以保护和改善土壤质量21、在地质历史时期,生物的灭绝和演化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大规模的火山喷发可能导致生物灭绝,主要是因为:()A.释放大量的热量B.喷出有害气体C.改变大气成分D.以上都是22、海洋中的盐度分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以下不是其主要影响因素的是:()A.蒸发量与降水量的差异。B.河流的淡水注入。C.海底火山活动。D.洋流的运动23、在板块构造学说中,板块的运动主要有三种形式,分别是相互碰撞、相互分离和相互错动。当两个大陆板块相互碰撞时,通常会形成以下哪种地形?()A.海沟B.山脉C.裂谷D.洋中脊24、在地质历史时期,地球上的气候发生过多次重大变化。冰期和间冰期的交替是其中一种常见的气候变化模式。冰期时,海平面通常会:()A.上升B.下降C.保持不变D.先上升后下降25、在地质图上,断层的符号通常用特定的线条表示。正断层的符号一般是:()A.一条直线B.一条折线,上盘下降C.一条折线,上盘上升D.两条平行的直线26、在探讨地球的沉积环境时,以下关于河流沉积的描述,哪一个是不准确的?()A.河流在不同河段的沉积特征不同,上游以粗粒沉积为主,下游以细粒沉积为主B.河流沉积可以形成三角洲、冲积扇等地形C.河流的流量和流速对沉积作用的影响不大D.河流沉积的物质来源主要是上游的侵蚀和搬运27、在研究地球的气候变化历史时,以下关于冰期和间冰期的说法,哪一项是错误的?()A.冰期时,全球气温较低,冰川大规模扩张;间冰期时,气温升高,冰川退缩B.冰期和间冰期的交替是周期性的,其周期长短相对固定C.冰期和间冰期的气候变化主要受地球轨道参数的影响D.人类活动对冰期和间冰期的形成和演变没有影响28、在研究地球的岩石圈板块运动的驱动力时,以下关于地幔对流的说法,哪一项是不准确的?()A.地幔对流是由于地幔内部温度和密度的差异引起的B.地幔对流可以带动岩石圈板块的运动C.地幔对流的速度和方向在地球内部是均匀一致的D.地幔对流的模式和强度会影响板块运动的速度和方向29、在研究地球的表层土壤形成过程中的成土因素时,以下关于母质的说法,哪一项是错误的?()A.母质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B.母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土壤的初始性质C.母质对土壤的形成过程没有影响,土壤的性质完全由气候和生物决定D.不同类型的母质可以形成不同类型的土壤30、在探讨地球的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时,以下关于能量传递效率的说法,哪一项是错误的?()A.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传递效率通常在10%到20%之间B.能量传递效率的高低与食物链的长度和复杂程度有关C.能量传递效率是固定不变的,不受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和环境因素的影响D.提高能量传递效率可以增加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和稳定性二、论述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25分)1、(本题5分)深入分析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台风、滑坡等)的形成机制、危害和防御措施,探讨如何提高灾害应对能力。2、(本题5分)气候变化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产生了深远影响。详细论述气候变化如何影响森林的物种组成、生产力、碳储存以及森林生态系统的适应和反馈机制。3、(本题5分)详细阐述海洋牧场的建设原理和发展策略,分析海洋牧场对海洋生态和渔业发展的影响。4、(本题5分)深入分析地球科学中的地球内部热结构和热演化的研究方法和成果,探讨地球内部热源的来源和热传递机制对地球动力学过程的影响。5、(本题5分)论述经济地理中的区位理论在现代产业布局中的应用和发展,分析区位因素的变化对产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阐述。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25分)1、(本题5分)详细描述地球表层的可持续农业发展模式,包括有机农业、精准农业和生态农业,分析可持续农业对土壤、水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作用,并举例说明。2、(本题5分)详细论述地球的公转和自转运动,包括轨道特征、周期、速度变化以及它们对地球气候和地理现象的影响。3、(本题5分)论述地球表层的河口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包括河口的物质循环、生物群落和生态过程,探讨河口生态系统的人类活动影响和保护措施,并举例说明。4、(本题5分)分析褶皱构造的类型和形态特征,包括背斜和向斜的识别标志和形成机制。探讨褶皱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