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精练 七年级下册历史(人教版) 课件 第5课 隋唐时期的民族交往与交融_第1页
同步精练 七年级下册历史(人教版) 课件 第5课 隋唐时期的民族交往与交融_第2页
同步精练 七年级下册历史(人教版) 课件 第5课 隋唐时期的民族交往与交融_第3页
同步精练 七年级下册历史(人教版) 课件 第5课 隋唐时期的民族交往与交融_第4页
同步精练 七年级下册历史(人教版) 课件 第5课 隋唐时期的民族交往与交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5课隋唐时期的民族交往与交融隋唐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吐蕃唐太宗时,

公主入藏。唐中宗时,

公主入藏。唐穆宗长庆年间,唐蕃订立友好盟约

突厥军事打击630年,唐太宗击败

。唐高宗时,唐朝灭

,中央政权完全统一西域。744年,唐朝联合漠北回纥等出兵平定了后突厥汗国设立机构唐朝先后设置

和北庭都护府,管辖西域的天山南北地区回纥唐玄宗封回纥首领骨力裴罗为

渤海和南诏唐玄宗封大祚荣为

,封皮逻阁为

文成金城东突厥汗国西突厥汗国安西都护府怀仁可汗渤海郡王云南王民族交往与交融吐蕃概况唐太宗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统一了青藏高原的各个部落,定都逻些民族交往史事(1)641年,文成公主入藏。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增进了唐蕃的友好关系(2)唐中宗时,金城公主入藏,唐蕃“和同为一家”(3)唐穆宗长庆年间,唐蕃刻立唐蕃会盟碑突厥概况兴起于阿尔泰山地区,隋朝时,突厥汗国以阿尔泰山为界,分为东、西两大势力民族交往史事(1)630年,唐太宗击败东突厥汗国(2)唐高宗时,唐朝灭西突厥汗国(3)唐朝先后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辖西域的天山南北地区(4)744年,唐朝联合漠北回纥等出兵平定了后突厥汗国回纥概况回纥是居住在漠北的游牧部落。唐玄宗时,回纥首领骨力裴罗统一漠北,建立回纥汗国民族交往史事(1)唐玄宗册封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2)安史之乱爆发后,回纥曾出兵助唐平叛(3)经唐朝同意后改名回鹘(4)唐朝后期,双方贸易往来频繁渤海概况靺鞨是我国东北地区的古老民族,主要生活在黑龙江流域,其中一个分支粟末靺鞨于7世纪基本统一各部,建立政权民族交往史事(1)唐玄宗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2)渤海国与唐朝经贸往来频繁,多次派遣留学生到唐朝求学南诏概况隋唐时期,云南苍山洱海一带分布着六个部落,称为六诏,其中最南部的部落统一了其他五诏民族交往史事(1)唐玄宗册封皮逻阁为云南王(2)南诏崇尚儒学,多次派遣贵族大臣和子弟到成都求学[易错易混]文成公主入藏是在唐太宗时,金城公主入藏是在唐中宗时。[典例探究]解读:画线部分体现了两位皇帝对吐蕃的不同政策,体现了民族政策的灵活性。例唐太宗时期,派人护送文成公主入藏;唐穆宗时期,唐蕃订立友好盟约。这说明了唐朝()A.军事力量强大 B.民族政策灵活C.民族关系融洽 D.文化影响广泛B唐朝的民族政策是开明的,不仅体现在与吐蕃的关系上,还体现在与突厥、回纥、渤海和南诏的关系上,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与巩固。本部分有利于培养家国情怀。民族政策1.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得到西北各族的拥戴,被尊奉为“天可汗”。2.隋唐时期,边疆地区得到开发,中央王朝加强了对各族地区的统辖,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巩固。盛唐时的疆域材料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国各民族密切交往、相互依存、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随着历史的进展……每一个阶段,中原汉族都要面对别的人群及其缔造的文化,经过不断接触与交流,或迎或拒,终于改变了自己,也改变了那些族群的文化……使中国文化不断成长,也占有更大的地理空间。根据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答案:(示例)观点:我国古代民族关系的发展具有双向性。论述:隋唐时期,汉族人民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多受北方少数民族的影响,社会风气开放。唐太宗时期,文成公主入藏,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增进了唐蕃的友好关系。综上所述,各民族之间的友好交往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1.唐朝先后设置的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辖的地区是()A.西域的天山南北地区B.内蒙古的阴山南北地区C.边疆的长城南北地区D.陕西的大散关南北地区2.唐代回纥诗人坎曼尔在《忆学字》中写道:“古来汉人为吾师,为人学字不倦疲。吾祖学字十余载,吾父学字十二载,今吾学字十三载。李杜诗坛吾欣赏,迄今皆通习为之。”该诗句反映了唐朝()A.诗歌的发达 B.对外关系友好C.民族关系融洽 D.科举制的发达AC3.史载,唐太宗时,有大臣奏请修复长城,唐太宗一笑置之。唐太宗不修长城的理由是()A.唐初北方无边患B.开明的民族政策使民族关系融洽C.唐朝国力虚弱,无财力支持D.长城已失去防御能力B4.唐代是我国历史上各民族友好关系进一步发展的时期,唐朝统治者对边疆的军事行动十分慎重,而边疆各族通过和唐宗室联姻等,与唐朝保持着密切政治关系。下列符合边疆各族“和唐宗室联姻”目的的是()A.促进边疆地区的发展B.完善边疆地区政权建构C.彰显与中央王朝的关系D.加快各民族间习俗互鉴A5.下面为唐朝与周边民族(地区)交往情况表(部分),由表格可知唐朝()C时期民族/地区方式具体情况唐太宗时期吐蕃和亲文成公主入藏东突厥战争击败东突厥汗国西域设置机构设置安西都护府唐玄宗时期回纥册封册封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靺鞨册封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A.边疆地区得到开发B.开创了和亲政策先例C.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灵活D.以军事征服各民族政权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汉朝与匈奴在战争间歇之时,一直有互市关系。昭君出塞后,汉朝与匈奴关系密切,促进了匈奴经济、文化的发展。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的“单于和亲”砖范,上有文字“单于和亲,千秋万岁,安乐未央”,反映了汉朝与匈奴和平相处是双方的共同愿望。在匈奴人活动地区出土的很多汉制丝织品、汉式铜鼎、铁剑、漆器、陶器等,与匈奴的“鄂尔多斯”式的文化,如蝴蝶展翼状短剑、弧背铜刀、透雕动物形象的铜饰牌等共存,这也证明了汉朝与匈奴和睦相处及文化交流的情况。材料二

下面是唐蕃关系示意图。材料三

唐太宗在处理民族关系方面有一套比较成熟的办法。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真心对待他们,与他们建立深厚的感情,赢得他们的爱戴。他与少数民族上层人物建立了亦君亦友的关系……由此保证了民族关系良性运行。——摘编自崔明德《中国民族关系十讲》(1)根据材料一,概括汉朝与匈奴的关系及其影响。答案:关系:既有战争,又有和亲和贸易往来。影响:促进了汉朝与匈奴的经济、文化交流。(2)材料二表明,唐朝和吐蕃之间友好交往的主要形式有哪些?答案:和亲、会盟。(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的“成熟的办法”。举出唐太宗“赢得他们的爱戴”的史实。答案:“成熟的办法”: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史实:当时西北各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