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省十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_第1页
安徽省省十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_第2页
安徽省省十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_第3页
安徽省省十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_第4页
安徽省省十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度高一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据此回答4--6题。太阳内部太阳大气6.下列事象,与太阳辐射无关的是高一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地理第1页(共6页)省十联考华龙洞遗址位于安徽省东至县梅源山南麓,遗址发现于1988年底,经多次发掘和清理,已累计发现包括1件古人类头骨化石在内的30余件古人类化石,百余件古人类制作使用的石器,大量具有人工切割、砍砸痕迹的骨片。华龙洞古人类生存的年代为距今30万年左右,2015年被命名为“东至人”。“东至人”是迄今为止在我国发现的唯一同时保存有完整面部和下颌骨的中更新世晚期人类化石,对于探讨东亚古人类的演化、分布与变异具有重要的价值。回答7--9题。7.所有的地层都A.上部老下部新B.含有生物化石C.具有层理结构D.保存完整无缺8.“东至人”生活在A.寒武纪B.二叠纪C.侏罗纪D.第四纪9.“东至人”生活的时期A.重要的成煤时期B.联合古陆开始解体①C.裸子植物繁盛期①@@1960年5月21日下午3时,智利发生8.9级地震,震源深度约60公里。从这一天到5月30日,该国连续遭受数次地震袭击,期间,6座10.此次地震的地震波由震源向地表传播经过①、②之间分界面时,A.纵波波速增大,横波波速减小B.纵波和横波波速都增大D.11.一般情况下,火山喷发的原始物质可能来源于图中2024年11月4日1时24分,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返回舱从400多公里外的天宫空间站成功返回地面,标志着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图4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读图,回答12--13题。12.飞船返回舱返回地面过程中,经过各层与可能出现的现象组合正确的是13.飞船返回舱返回地面过程中,有一层大气天气多变,其原因之一B.高度随纬度和季节而变化C.气流以平流运动为主D.水汽和杂质基本都在这层太阳辐射是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其被大气吸收和转化的过程十分复杂。图5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14--16题。14.图中太阳辐射的能量转换,按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C.⑦增大,①增大D.②增大,绘制出某地4000米高空的等压面图(图6),若此4000丙-等压面 A.正东B.东南C.正南D.西北赤道方没祥赤道方没祥高一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地理第3页(共6页)省十联考20.据图7可知,世界大洋表层盐度分布规律为21.图中甲处海域盐度高,其原因①2011年1月,美国马里兰州持续低温,导致沿海的斑鱼大量死亡②2010年4月,福建连江连下暴雨,造成近海养殖场海带腐烂变质③2010年3月,曹妃甸海水淡化启动,以满足当地④2024年10月黄金周,辽宁省葫芦岛市海滨浴场迎来大量游客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利用假期赴我国各地实施野外地貌观察。图8示貌景观的图片,读图,回答23--25题。A.甲--泥滩B.乙--V型河谷24.该地理兴趣小组不需要观察和记录内容是A.高度B.坡度25.关于丙地貌

C.丙--溶沟D.丁--风蚀蘑菇C.坡向D.植被B.地面平坦,交通便利D.平原广大,利于农耕琢之下,形成了长达30多公里的典型的海岸地貌,图9为该景区著名的景点--恐龙探海。读图,回答26--27题。26.塑造此海岸地貌的主要动力是A.海浪B.海啸C.潮汐D.洋流27.若该地海水环境不变,未来恐龙探海可能演变为A.海蚀柱B.沙滩C.海蚀穴D.高一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地理第4页(共6页)省十联考为某旅游博主拍摄的四种植被景观照片。读图,回答28--30题。图10图1028.甲图中的植被为A.热带雨林B.常绿阔叶林C.落叶阔叶林D.亚寒带针叶林29.为适应环境A.甲---革质叶片B.乙--针状树叶C.丙--四季常青D.丁--秋冬落叶30.丁地的土壤,A.颜色是黑色B.含有矿物质养分C.透水性能差D.剖面构造最复杂二、综合题(共40分)3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图11示意澳大利亚及周边区域当地时间10月23日4时的海平面气压分布状况。(1)比较甲、丙两处风力的大小,并说明理由。(4分)(2)丁处附近为热带雨林景观,试述其景观特点。(4分)缓坡坡向和沙丘链的延伸方向。(6分)高一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地理第5页(共6页)省十联考3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2分)(4分)(2)运用洋流知识解释日本海洋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4分)(4分)

日33.阅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