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物学》教学大纲_第1页
《植物生物学》教学大纲_第2页
《植物生物学》教学大纲_第3页
《植物生物学》教学大纲_第4页
《植物生物学》教学大纲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植物生物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8100005英文名称:PlantBiology学分:3.0学时:总学时56学时,其中理论40学时,实践16学时先修课程:无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程授课对象:科学教育专业学生教学单位:生命科学学院修读学期:第2学期一、课程描述和目标课程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本门课程的理论教学,使学生系统掌握种子植物的形态结构、生长发育和生殖规律;了解植物界中各类群的特征及有代表性植物的形态结构、繁殖、生活史和亲缘关系等知识,从而建立植物演化发展的概念;掌握被子植物分类的一般知识和重要科、属、种的特征,认识地带性的代表植物。了解国内外植物生物学发展的成就。课程目标1:专业知识方面,要求学生学习植物细胞显微和亚显微结构;细胞分裂的类型和过程;组织的起源和类型;营养器官和繁殖器官的发育和形态结构等知识。使学生在学习后,认识植物的细胞、组织、器官的形态特征以及功能,掌握营养器官和繁殖器官形态解剖的基本知识。课程目标2:专业能力方面,通过实验,熟练掌握显微镜的操作和使用,识别细胞、组织、器官的结构和特征,细胞的主要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徒手切片以及染色、装片等方法和技术。课程目标3:专业素养方面,通过实验和野外实习,综合应用学到的形态学知识,掌握识别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的方法,了解检索表的不同编排方法,能应用检索表和植物志等工具书,鉴定常见的植物。通过课堂和野外实习,认识常见的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了解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标本的采集和保存、压制方法。二、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毕业要求毕业要求指标点课程目标支撑强度(H、M、L)学科素养3-1学科知识:理解自然科学知识体系,扎实掌握物质科学、生命科学以及地球与宇宙科学等领域的基本概念和科学定律,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掌握模型建构、归纳与演绎、分类、演化等科学思维方式。课程目标1,2,3H3-2实践能力:掌握自然科学的基本实验技能,具有较强的观察和实验动手能力、数据分析能力以及科学探究能力,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课程目标1,2,3M三、教学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序号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及重、难点(含德育要求)学时教学方式对应课程目标1绪论生物界的分界系统,植物学的研究对象及分支学科。通过绪论的教学,了解植物在自然界及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我国有丰富的植物资源,通过有关知识的介绍,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引导提高学习植物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植物学的信心。2集中讲授课程目标12第一章植物细胞与组织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和意义。通过本章的教学,了解细胞的发现和细胞学说的建立对植物学乃至整个生物学的发的重要意义,掌握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功能、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和意义以及构成植物体各种类型组织的结构特征及其生理功能,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10集中讲授课程目标1、2、33第二章植物营养器官营养器官形态结构及其发育过程;形态结构与生理功能之间的辩证关系。重点讲授根尖的结构和发展,根的初生结构、根的次生生长和次生结构,对此必须熟练掌握;一般介绍根的生理功能和经济利用、根和根系的类型、侧根的形成、根瘤和菌根等,对此要有所认识和了解。10集中讲授课程目标1、2、34第三章植物的繁殖花的组成和结构;花药的发育和花粉粒的形成;胚的发育和胚的形成;双受精现象和种子、果实的形成。掌握被子植物花的形态结构、发育及其生殖过程;了解被子植物胚胎发育及子和果实的形成过程,掌握各种类型果实的结构特征;了解被子植物生活的特征。10集中讲授课程目标1、2、3合计32序号实验项目实验内容与要求学时类型对应课程目标1植物细胞结构和临时装片技术观察后含物的形态结构和存在部位,掌握后含物的鉴定方法;掌握徒手切片技术和对后含物的染色技术。(必修)3验证课程目标1、2、32植物组织和徒手切片了解植物体各种组织分布部位及其形态结构特征,了解各组织的功能;掌握徒手切片技术。(必修)3验证课程目标1、2、33根的形态和结构掌握根的基本形态和根系类型;认识根尖各分区所在部位及细胞构造特点;根的初生结构;根尖的次生结构;侧根的形成。(必修)3验证课程目标1、2、34茎的形态和结构通过对茎尖、分生区细胞以及茎初生结构和次生结构的观察,掌握茎的结构及其发育规律。(必修)4验证课程目标1、2、35花的形态结构在理解有关花的形态术语的基础上,认识花的基本形态结构和常见的花序类型及其特点。掌握解剖花的正确方法,并学会使用花公式描述花的结构。(必修)3验证课程目标1、2、3合计16注:实验要求包括必修、选修;实验类型包括演示、验证、综合、设计等。四、课程教学方法如集中讲授、小组讨论等教学方式五、学业评价和课程考核课程考核采用过程性和结果性相结合的方式,总评成绩由实验成绩和期末考核组成,具体计算方法如下:总评成绩=实验成绩(40%)+期末成绩(60%)考核依据建议分值考核/评价细则对应课程目标实验40%按A:100-90分;B:89-80分,;C:79-70分;D:69-60分;E:59以下课程目标1、2、3期末考试60%由期末卷面成绩按百分制成绩比例得出课程目标1、2、3(以上为举例,按课程实际情况设计填写)实验考核评分标准90-10080-8970-7960-690-59ABCDE不迟到,不早退,遵守实验室纪律。熟练掌握安全操作要求及仪器设备使用注意事项,实验操作熟练规范。实验报告书写整洁规范,结果正确。视实验操作情况和上课表现可适当加减分数。不迟到,不早退,基本遵守实验室纪律。较好地掌握安全操作要求及仪器设备使用注意事项,实验操作认真,基本规范。实验报告书写整洁规范,结果合理,定量实验结果在误差允许范围内,定性分析基本合理。视实验操作熟练规范情况和上课表现可适当加减分数。有迟到或早退现象,上课有喧哗打闹等不遵守实验室纪律现象。基本掌握安全操作要求及仪器设备使用注意事项,实验操作不认真,不规范。实验报告书写不太规范,结果不尽合理,定量实验结果误差大,定性分析有理论性错误。视实验操作规范情况和上课表现可适当加减分数。有迟到或早退现象,上课有严重扰乱实验室纪律现象。能够了解一定的安全操作要求及仪器设备使用注意事项,实验不动手,不操作,不听从实验教师指导,经教育不改者。实验报告书写潦草不规范,结果错误或明显抄袭现象。视学生接受教育指导的态度,实验操作现象可适当加减分数。有多次迟到或早退现象,上课有严重扰乱实验室纪律现象。不了解安全操作要求及仪器设备使用注意事项,操作不规范。没有上交实验报告,内容基本抄袭,空泛简单。六、教材与参考书(一)推荐教材1陆时万等,《植物学》上册(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12月版;2吴国芳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