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7-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必备学问基础练进阶训练第一层学问点一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1.东晋的道教学者葛洪分别称周公、孔子、董仲舒为“上圣”“天纵”“命世”。这说明他()A.有“贵儒”思想B.有“三教合归儒”思想C.主见无为而治D.反对佛教的传播2.玄学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流行的社会思潮,它以老庄思想为骨架,穷极宇宙人生的哲理。魏晋名士认为纲常礼教、君臣上下,多是“天理自然”,应任其发展。魏晋玄学()A.弱化了佛教的社会影响B.背离了孔子儒学思想C.主见无为与伦理名分结合D.发展了“天人感应”思想学问点二文学艺术3.右图是龙门石窟中的二十尊造像的题记拓本《龙门二十品》之一,是北魏书法的代表作。尽管二十品题记的字体大小不等,章法上也不像唐代碑刻那样整齐有序,但不齐中仍旧体现出“静穆”的特性。其中“静”是本源性的,是最高的审美标准;“穆”则是“静”的外在体现,具有宽宏、凝重、肃穆、和谐等内涵。从中我们可以看出()A.北魏统治者奉行尊道、礼佛、崇儒的政策B.佛教汲取儒学精神,渐趋中国本土化C.字体兼有隶书的古朴刚健和楷书的端庄大方D.造像题记留意写意传神,追求得意忘形学问点三科技4.唐文宗太和九年(835年),东川节度使冯宿奏请“禁断(私人)印历日版”,因为在剑南、淮南道等地“每岁司天台未奏颁下新历,其印历已满天下,有乖敬授之道”。此举是为了()A.抑制民间商业活动B.打击藩镇割据势力C.垄断雕版印刷技术D.维护中心统治权威5.魏晋南北朝时期,刘徽在《九章算术注》中提出“以盈补虚”与“出入相补”原理贯穿各公式间的关联,从而将《九章算术》中的几何学问构成一个理论体系;祖冲之父子推算圆周率获得巨大胜利。这表明此时期()A.科学探讨留意总结B.科学探讨重心南移C.科技指导农业生产D.科学探讨有非好用的趋向学问点四中外文化沟通6.吴道子是唐代闻名画家,其名作《送子天王图》取自佛教故事,描绘的是释迦牟尼降生后,其父净饭王和摩耶夫人抱着他去向诸神礼拜的故事(右图,局部)。下列相关解读最精确的是()A.唐代佛教非常兴盛B.唐代市民文化旺盛C.唐代中外文化沟通加强D.唐代国家统一社会安定关键实力综合练进阶训练其次层1.至隋唐两宋,儒、佛、道三教鼎立的局面达到了一个高潮,三教理念的沟通也空前频繁。这一状况()A.表明统治者提倡三教并行B.推动了“三教合归儒”形成C.说明儒学正统地位已丢失D.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2.唐代之前,荆楚民间存在一种祈求丰收的“牵钩之戏”,至唐代称作“拔河”,广为流传。唐玄宗《观拔河俗戏》诗云:“壮徒恒贾勇,拔拒抵长河。欲练英雄志,须明输赢多……预期年岁稔,先此乐时和。”据此可知,在唐代()A.江南文化成为主流B.耕战结合观念深化人心C.阳刚与力气受到推崇D.诗歌以描写宫廷生活为主3.月球上有一座环形山是以一位数学家的名字命名的,因为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的人,他是()A.贾思勰B.裴秀C.孙思邈D.祖冲之4.北朝贾思勰的《齐民要术》,里面记载的农具和农艺几乎都是两汉时期的,南北朝时期的农具和农艺反而几乎没有介绍。这反映了南北朝时期()A.重农抑商政策渐渐松动B.先进的耕作方式主要分布在南方C.北方小农经济发展停滞D.地方割据不利于农业技术的沟通5.唐代诗人元稹在《白氏长庆集·序》中说:“扬、越(扬州、越州)间多作书模勒(雕版印刷)乐天(白居易)及余杂诗,卖于市肆之中也。”这说明唐代()A.文化市场是开放而有序的B.盗印文人书籍风气猖狂C.科技进步推动了文化传播D.雕版印刷书籍只在民间出现6.认知和探究历史地图,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是学习和探讨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图反映的史实是()A.玄奘西行B.鉴真东渡C.文成公主入藏D.王昭君出塞7.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回答问题。在唐朝前期的一百多年中,经济发展快速,社会呈现旺盛景象。唐朝时期,汉族和一些北方少数民族杂居、通婚,西北、西南等地区一些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与唐王朝保持着友好而亲密的联系,民族之间的交融进一步发展。当时的社会风气比较开放,一些妇女受过诗书、音乐等方面的教化,喜好骑马、打球、拔河等活动。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书法、绘画、音乐、歌舞、石窟和雕刻等方面的艺术创作成就斐然。唐朝对外交往活跃,与亚洲以至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都城长安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是中外经济文化沟通中心。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声望,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摘编自《中国历史老师教学用书》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概括盛唐气象的表现。简析盛唐气象出现的缘由。学科素养升级练进阶训练第三层1.(素养——历史说明)武后时,官员张衡在市场购买食品受到御史的弹劾。唐德宗时,宰相刘宴入朝时在路旁购买胡饼吃,群僚对此毫不惊奇。这反映出唐朝()A.重农抑商政策名存实亡B.城市人价值观念的改变C.前后期吏治有天壤之别D.社会开放程度越来越高2.(素养——史料验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时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者,莫不连手共萦之。左太冲绝丑,亦复效岳游遨,于是群妪齐共乱唾之,委顿而返。……卫玠从豫章至下都,人久闻其名,观者如堵墙。玠先有羸疾,体不堪劳,遂成病而死,时人谓“看杀卫玠”。——摘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材料二中国文明的独特特性亦内在地体现于审美之中。周代以来,特殊是先秦诸子之后,中国人就已经有了儒道互补的审美传统。……魏晋时期的审美,曾试图废儒而重道,但却是颓废而变态的。然而尽管如此,魏晋审美的定势却对中国往后的艺术实践具有极大的影响。唐代开国之后不久,便有一种新的审美意向在成长和发展,到开元、天宝年间,蔚为大观。一方面,南北文化沟通融合,使汉魏旧学(北朝)与齐梁新声(南朝)相互取长补短,推陈出新;另一方面,中外贸易交通发达,“丝绸之路”引进来的不只是“胡商”会集,而且也带来了异国的礼俗、服装、音乐、美术以至各种宗教。——摘编自《中国文明史》材料三下面为两幅唐代艺术品(局部图)。(1)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学问,说明魏晋时期流行怎样的社会风气,并分析这种社会风气形成的缘由。(2)依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学问,说明唐代的审美意向有了哪些新发展,并指出这些审美意向体现了唐朝怎样的社会现实。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必备学问基础练1.答案:A解析:周公、孔子、董仲舒都是儒家或儒家推崇的人物,而葛洪对他们的评价很高,说明他有“贵儒”思想,故选A项。2.答案:C解析:材料中未涉及佛教对当时社会的影响,故A项错误;依据材料中“魏晋名士认为纲常礼教、君臣上下,多是‘天理自然’,应任其发展”得出魏晋玄学并未背离儒学,故B项错误;依据材料中推崇老庄和强调纲常礼教得出留意无为与伦理名分结合,故C项正确;材料中未涉及“天人感应”思想,故D项错误。3.答案:C解析:拓片内容同佛教有关,与儒、道无关,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显示出儒、佛的关系,故B项错误;据题干图片可知,C项正确;留意写意传神,追求得意忘形,不符合图中书法的特点,故D项错误。4.答案:D解析:材料内容反映了东川节度使冯宿奏请禁止私人印刷日历的缘由是司天台还未奏颁新历,地方印历就已出现,损害了中心权威,故D项正确。5.答案:D解析:A项“留意总结”、B项“重心南移”、C项“指导农业生产”在材料中都没有体现,均解除;材料“以盈补虚”“出入相补”“几何……理论”“圆周率”,都反映出科技的非好用趋向,故D项正确。6.答案:C解析:材料绘画虽然属于佛教题材,但不能反映唐代佛教传播程度,故A项错误;材料绘画属于佛教题材,与市民文化旺盛无关,故B项错误;由该画是佛教题材并结合画中人物形象及服饰特点可知,唐代中外文化沟通加强,故C项正确;材料绘画不能反映社会政治状况,故D项错误。关键实力综合练1.答案:B解析:“至隋唐两宋,儒、佛、道三教鼎立的局面达到了一个高潮”不能说明是由于统治者的推动而形成的,故A项错误;“三教理念的沟通也空前频繁”推动了“三教合归儒”的形成,故B项正确;隋唐时期,儒学的正统地位始终没有丢失,故C项错误;隋唐至宋,思想界没有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故D项错误。2.答案:C解析:从唐玄宗的诗句“壮徒”“勇”“英雄志”等词可以看出,体现了唐朝初期那种张扬、蓬勃向上、崇尚阳刚的文化氛围,这恰恰是初唐时期国家统一、经济发展和文化开放的反映,故C项正确。唐代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仍旧在北方,A项错误。诗歌反映的是荆楚民间祈求丰收的“牵钩之戏”,不能体现耕战结合,B项错误。材料是民间生活的写照,故D项错误。3.答案:D解析:依据题干和所学可知,贾思勰是北朝农学家;裴秀是地图学家;孙思邈是医学家;祖冲之是南朝科学家,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方面都有重大成就,在数学上将圆周率精确到了小数点之后的第七位。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项。4.答案:C解析:国家分裂时期,为保证斗争须要,须要重视耕战,故A项错误;B项不符合史实,故B项错误;依据材料“北朝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南北朝时期的农具和农艺反而几乎没有介绍”,说明南北朝时期农业没有多少发展,故C项正确;材料不涉及农业技术的地域间沟通问题,故D项错误。5.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唐朝时期的科技。材料无法说明文化市场开放有序,也不能证明社会上盗印成风,故A、B两项错误;材料虽反映的是民间的雕版印刷书籍,但不能因此说明雕版印刷书籍“只在民间出现”,所以D项也不正确;书籍在市场上出售,有利于文化的传播,说明白雕版印刷技术对文化传播的影响,故C项正确。6.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实力,可从地图中关键地点“长安”“那烂陀寺”进行推断。贞观初年,玄奘西行天竺取经,在天竺的佛教中心那烂陀寺钻研多年,A项符合题意,因此,答案为A。7.答案:表现:国力强盛,经济旺盛,社会安定;民族交往与交融进一步发展;社会风气比较开放;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文学艺术的多彩与旺盛;对外交往活跃,长安是中外经济文化沟通中心;唐朝对世界影响很大,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缘由:统治者励精图治,政局相对稳定;实行开明的民族、外交和文化政策;统治者的博大胸怀;广阔人民的辛勤劳动等。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可知,盛唐气象的表现包括国力强盛,经济旺盛,社会安定,民族交往与交融进一步发展,社会风气比较开放,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文学艺术的多彩与旺盛,对外交往比较活跃,长安是中外经济文化沟通中心,唐朝对世界影响很大;盛唐气象出现的缘由是统治者励精图治,政局相对稳定,实行开明的民族、外交和文化政策,统治者的博大胸怀,广阔人民的辛勤劳动等。学科素养升级练1.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唐朝时依旧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故A项错误;材料中张衡与刘宴均在市场购买食品,但前者遭弹劾,后者群僚则不觉为怪,说明随着商品经济发展,城市人已接受到市场购买食品的生活方式,故B项正确;材料与吏治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不足以反映社会开放程度,故D项错误。2.答案:(1)社会风气:以貌取人;精神颓废,浮华虚无,缺乏道义。形成缘由:社会动荡;世家大族掌控政权,社会阶层趋于固化;道教兴起,佛教传入,使儒学面临危机。(2)新发展:崇尚壮美、塑身、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健康丰满的价值取向。社会现实:经济上国力强盛;政治上和谐统一;文化上思想多元,兼收并蓄。解析:第(1)问第一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合同范本】最简单雇佣合同范本
- 2025医院水电工聘用合同
- 课题申报参考:六朝装饰图案研究
- 课题申报参考:客家文化中的时空分析研究
- 2024年现场总线智能仪表项目资金需求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药品包装设计与安全用药的关联性研究
- 2024年电动助力转向装置项目资金筹措计划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年直联式真空泵项目投资申请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自然、舒适与健康-家居中如何挑选绿色地板
- 跨领域合作与创新思维的培养
- 2024年社区警务规范考试题库
- 2024年食用牛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2030年中国户外音箱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分析报告
- GB/T 30306-2024家用和类似用途饮用水处理滤芯
- 家务分工与责任保证书
- 消防安全隐患等级
- 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和甲烷)走航监测技术规范
- 2023山东春季高考数学真题(含答案)
- 为加入烧火佬协会致辞(7篇)
- 职业卫生法律法规和标准培训课件
- 高二下学期英语阅读提升练习(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