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第2课时大气的水平运动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2024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第2课时大气的水平运动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2024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第2课时大气的水平运动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2024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第2课时大气的水平运动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_第4页
2024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第2课时大气的水平运动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9-第2课时大气的水平运动(填一填)1.水平气压梯度力空气的垂直运动使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产生差异,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叫做气压梯度,由此产生的促使大气由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的力,称为水平气压梯度力。2.风形成的过程eq\x(\a\al(气压,梯度))⇨eq\x(\a\al(水平气压,梯度力))⇨eq\x(\a\al(大气由高气压区向低,气压区作水平运动))⇨eq\x(风)3.风形成的缘由(1)干脆缘由:水平气压梯度力。(2)根本缘由:地面受热不均。4.高空中的风和近地面的风比较1影响风力大小的最干脆因素是水平气压梯度力,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则风力越大。2风力大小还要考虑摩擦力的大小,地面障碍越多,阻挡作用越强,摩擦力越大,风力越小。3地转偏向力不影响风力大小,只影响风向,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做一做)1.推断题(1)水平气压梯度力肯定垂直于等压线,指向低压。(√)(2)高空的风不受地转偏向力影响。(×)(3)北半球的风向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4)高空最终风向与近地面的不同之处是其与等压线有一夹角。(×)2.选择题有关风的叙述正确的是(D)A.大气的运动即是风B.地面的冷热不均是形成风的干脆缘由C.风是大气运动最简洁的形式D.风向就是风吹来的方向解析:大气的水平运动即是风;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干脆缘由;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洁的形式;风向从高气压指向低气压,也就是风吹来的方向。3.填图题此图表示南(南、北)半球的近地面风向,图中①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②表示风向,③表示地转偏向力,④表示摩擦力。主题大气的水平运动——风天气网讯,得益于丰富的海上热量,位于太平洋深处马绍尔群岛旁边的台风胚胎已于2019年2月20日加强为今年第2号台风“蝴蝶”,强度为热带风暴(20米/秒)。(1)为什么台风往往风速较大?提示:影响风力大小的最根本因素是水平气压梯度力,除此之外,还要考虑到摩擦力的影响。台风中心气压低,水平气压梯度力大,形成于海洋,摩擦力小,因此风速较大。(2)台风登陆后,为什么会渐渐变弱直至消逝?提示:台风登陆后,地面障碍变多,阻挡作用变强,摩擦力变大,则台风的势力会越来越弱,直至消逝。1.影响风的三种力风的形成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三种力的共同作用,三种作用力的大小、方向和对风速、风向的影响各不相同,详细如下所示:2.不同状况下风向的特点(以北半球为例)(1)受单一的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风向垂直于等压线。(2)高空大气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共同作用:风向平行于等压线。(3)近地面大气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共同作用:风向与等压线斜交。在等压线图上确定某一地点风向的方法第一步,在等压线图中,按要求画出过该点的切线并作垂直于切线的虚线箭头(由高压指向低压,但并不肯定指向低压中心),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其次步,确定南、北半球后,面对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向右(北半球)或向左(南半球)偏转30°~45°角,画出实线箭头,即为经过该点的风向。如下图(以北半球为例,单位hPa)所示。在等压线图上推断风向时,可用“左右手法则”,北半球用右手,南半球用左手。详细方法是:“伸出右(左)手,手心向上,让四指指向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拇指指向就是气流偏转方向”。高空的风向与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垂直;近地面风向与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成一锐角。如下图(单位:hPa):下图为北半球某气压场受力平衡时的风向图,气压单位为百帕,读图回答1~2题。1.图中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和风向的代表字母依次是(B)A.a、b、c、d B.a、b、d、cC.b、a、d、c D.c、b、a、d解析:图中a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应为水平气压梯度力;北半球地转偏向力使风向右偏,C为风向;地转偏向力与风向垂直,b为地转偏向力;摩擦力与风向相反,d为摩擦力。2.图中确定风力大小的力主要是(A)A.a、d B.c、dC.a、c D.b、d解析:水平气压梯度力a和摩擦力d可确定风力大小。大气的水平运动就是风,风的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条件下,风向和风速都是不同的。联系所学学问,完成1~2题。1.只影响风向而不影响风速的力是(A)A.只有地转偏向力B.水平气压梯度力和摩擦力C.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D.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解析:由于地转偏向力始终与风向垂直,故它只影响风向,不影响风速。2.海上的风力往往比陆地上的风力大,缘由是(C)A.海上的温度差别大于陆地B.海上的气压梯度力大于陆地C.海上的摩擦力小于陆地D.海水比热容大于陆地解析:海上由于是水面,摩擦力比陆地小许多,所以风速较大。3.下图为12月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图中四城市,风力最大的可能是(A)A.呼和浩特 B.上海C.台北 D.广州解析:在水平气压场中,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比较四个城市处的等压线分布,呼和浩特处的等压线最密集,风力最大。读图,回答4~5题。4.图中正确指示北半球近地面风向的是(D)A.AB.BC.CD.D解析:近地面空气运动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三力共同影响,风向与等压线斜交。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5.从图示来看(C)A.水平气压梯度力不能影响风速B.地转偏向力只变更风的速度C.高空大气运动受摩擦力作用不明显D.摩擦力只影响风速,不影响风向解析:近地面空气运动受水平气压梯度力与摩擦力的影响,它们既影响风速又影响风向,A、D错误;地转偏向力只影响风向、不影响风速,B错误;高空大气运动可忽视摩擦力的影响,风向与等压线平行,C正确。6.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甲地的箭头表示甲地空气运动及受力状况,各箭头分别表示:A水平气压梯度力,B风向,C地转偏向力,D摩擦力。(2)该图分布在南(南、北)半球,推断依据是风向向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左侧偏转。(3)画出图中乙地的风向。答案:西北风(如图)(4)甲、乙两地风力较大的是乙,缘由是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较大。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垂直于等压线的A是水平气压梯度力;B与A偏角在30°~45°,为风向;C与风向垂直,为地转偏向力;D与风向相反,为摩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