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03 病句辨识与修改_第1页
热点03 病句辨识与修改_第2页
热点03 病句辨识与修改_第3页
热点03 病句辨识与修改_第4页
热点03 病句辨识与修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热点03病句的辨识与修改热考趋势近年来全国各地对病句的考查,主要有两种考查形式:一是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二是以主观题的形式考查。随着命题研究的深化,新的命题形式不断出现,突出的是将病句题“镶嵌”在语段材料中。热点解读近年病句题有两“稳”两“变”。1.命题出发点稳定。病句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汉语语法和表达规范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以能力立意,综合考查考生的语法知识和语感能力。2.题型稳定。选择题题干一般是“下列句子有(没有)语病的一项是”,或是“对病句的修改正确(不正确)的一项是”,或是“下面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这些题型均对应成分残缺或赘余、搭配不当、语序不当、表意不明、结构混乱、不合逻辑这些常见的错误类型。3.题型变化。对病句题的考查不再是单独的选择题的形式,而是将病句题与其他的基础知识结合在一起,以主观题的形式考查;选择题的比例在下降,以修改材料中的病句为主。4.命题材料变化。从命题材料来看,无论是选择题还是主观题,大多以热点材料为载体,考查考生对病句的掌握情况。要引导学生平时多关注媒体上的热点话题。满分技巧一、熟悉病句的六大类型成分残缺或赘余、搭配不当、语序不当、表意不明、结构混乱、不合逻辑。二、明确病句的修改原则1.不要改变句子的原意。2.修改后不能再出现新的语病。3.要保持句子的简洁。4.要根据实际表达需要修改,不能为了改病句而改病句,改动的字数要尽量少。切忌违背原意,另起炉灶,按自己的意志另选一个句子去代替原句。三、掌握病句的修改方法1.词语标识法。在一个句子中往往有一些标识性的词语,这些词语通常是语病的症结所在。如否定词、两面词、并列词、介词,代词等。2.语感法。辨析句子正误,首先得认真阅读,仔细考虑,从整体把握,看看句意是否明确,内容是否合理,句意间关系与关联词语是否一致等。凭借语感,往往可以发现一些句子的毛病。3.紧缩法。找出句子的主干,检查主谓宾(中心语)是否残缺,搭配是否得当。4.分解法。理清枝叶(附在主、谓、宾上的附加成分),检查同枝叶相应的主干是否搭配得当。5.聚焦法。对于句中出现的修饰性词语、关联词语应格外留意,尤其是成对出现的词语,先检查有无滥用、错用或搭配不当的毛病,再看分句次序是否合理。6.结构分析法。结构分析法,顾名思义就是对句子结构进行分析,找准句子成分,从而确定句子是否在语法上出现问题。结构分析法主要从主干和修饰语两个方面对病句进行辨识,是判断病句的根本,也是最重要的方法。四、遵循病句的修改步骤1.审读句子。认真审读句子,理解其大致含义。2.寻找标志。注意一些常见的病句标志,如关联词使用不当、词语搭配不当、语序颠倒、成分残缺等。3.分析语法。对句子的结构和语法进行分析,检查主谓宾是否完整等。4.对比选项。遇到选择题,需要对比各个选项,找出最合适的修改方式。5.验证修改。对修改后的句子进行验证,确保表意清晰、语法正确,不能出现新的语病。修改病句口诀:一看成分缺不缺,缺的成分要补全。二看搭配当不当,不当之处改流畅。三看指代明不明,不明之处要注清。四看用词当不当,恰当词语来换上。五看意思重复否,重复词语要赶走。六看句子矛盾处,去予除盾要摆平。七看分类当不当,异类事物另置放。八看到多重定与状,思考语序当不当。九反问再加多重否,表意相反经常有。十能否是否好不好,后面一个对不了。十一句中数字要细判,约数倍数经常乱。十二关联词语要搭配,准确再审主语位。限时检测(建议用时:30分钟)1.(2023·湖南·中考真题)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雕刻家的意思,随随便便雕一个石像不如不雕,要雕就得把这位英雄活活地雕出来,让看见石像的人认识这位英雄,明白这位英雄,因而崇拜这位英雄。B.一连有好几天,他都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地翻动身体,却始终想不出如何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C.日前,农业农村部公布第十二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名单,新化县白溪村(豆腐)被榜上有名。D.面对动荡变革的世界,亚欧合作之路如何走这一重大问题,不仅深刻影响世界发展走向,还关乎地区人民福祉。2.(2023·四川德阳·中考真题)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近期,我国南方多地出现强降雨天气,给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新闻媒体引起了广泛关注。B.据统计,2022年在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中,公安机关破案约3.9万余起,打破团伙约4730余个。C.随着社交媒体的迭代,使表情包从简单的符号逐渐丰富成为图片、动图甚至影视片段等多种元素的组合。D.投入上海虹桥——成都天府商业航线运营的C919飞机,是我国历经数十年自主研制的新型干线大飞机。3.(2023·山东淄博·中考真题)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写意中国——探寻汉字起源”主题宣传活动在河南安阳启动,活动旨在以探访中华文明源头,发掘汉字文化魅力为目的。B.陕西西安交响乐团推出的《长·安——唐诗交响吟诵音乐会》直播走红网络,吸引了2300万人次在线观看。C.随着全民阅读的不断深化,《三体》《流浪地球》等作品热度逐渐高涨,科幻文学在青少年群体中越来越受欢迎。D.线上全民健身活动参与时间灵活,运动类型丰富,可为不同人群提供有针对性的运动服务。4.(2023·广东广州·中考真题)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随着广州打造“零换乘一体化”综合交通枢纽,将构建区域1小时生活圈。B.为了防止风沙不进入封闭区,神舟十六号的每一层平台都加装了密封设备。C.“广彩”是西关五宝之一,以色彩绚丽、工艺繁复的独特风格享誉海内外。D.2023年5月我国科考队员再次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提升了科学考察任务。5.(2023·黑龙江大庆·中考真题)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中国海洋保护工作初见成效、中华白海豚在福建近海出现次数越来越高。B.中国人民在各种困难面前从来都不管屈服,书写了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C.大明湖位于济南旧城东部,包括珍珠泉、芙蓉泉,王府池三处泉水构成。D.鲁迅先生笔下的孔乙己迫于生计去举人家里偷书,被打得浑身遍体鳞伤。6.(2023·山东济南·三模)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党和国家决定加快高等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所以今年大学继续扩招。B.通过这次考试,使我认识到语文学习要立足于课本的重要性。C.济南成立了全国首个农民工党工委,出台了超过120余项政策,促进农民工群体融入城市。D.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立足于现实生活,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7.(2023·湖南株洲·模拟预测)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这篇文章,紧紧围绕以摩拜单车创始人的故事为中心,向读者传递了勇于改变、敢于拼搏的道理。B.初三学生要想取得理想的中考成绩,取决于平时在学习上是否刻苦努力,是否做到了无愧于心。C.阅读经典作品,要善于获得情感的激励,汲取思想的精华,帮助我们在人生旅途中学会选择和坚守。D.教育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文件,要求健全博物馆与中小学校合作,促进博物馆资源融入教育。8.(2023·辽宁阜新·一模)下列各句中有误的一项是()A.阅读是人类获得知识、增长智慧、培养道德的重要途径。B.“复兴号”动车能否正式驶入了青藏铁路,标志着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即将运行。C.一种良好风尚是否具有生命力和引领力,关键要看它能否得到有力落实。D.以“航天梦”托举“中国梦”,是新时代航天青年肩上义不容辞的责任。9.(2023·天津·中考真题)下面一段文字中有语病的一项是()①人工智能引领技术创新。②从人脸识别到自动驾驶,人工智能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发挥着作用。③随着我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提速,使更多潜在应用场景不断涌现。④智能制造、智能供应链等为人工智能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舞台。A.第①句 B.第②句 C.第③句 D.第④句10.(2024·湖南娄底·一模)对下面文字中的画线病句,修改恰当的一项是()每朵梨花都有五六片洁白的小花瓣儿,小花瓣儿手拉手环抱着一簇细嫩的花蕊。蜜蜂闻香而来,围绕着花蕊忙碌。成群的蜜蜂、飞舞的蝴蝶、淡淡的花香,所有这一切令人悦目娱心、想象驰骋。从一树树梨花中,使我感受到蓬勃的生命力,仿佛看到秋天的丰收景象。A.从一树树梨花中,我感受到蓬勃的生命力,仿佛看到秋天的丰收景象。B.从一树树梨花中,我看到秋天的丰收景象,仿佛感受到蓬勃的生命力。C.从一树树梨花中,使我仿佛看到蓬勃的生命力,感受到秋天的丰收景象。D.从一树树梨花中,使我感受到秋天的丰收景象,仿佛看到蓬勃的生命力。11.(2024·黑龙江哈尔滨·一模)对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东莞是一座文明城市,市民们都自觉投入城市建设,保护城市环境和公共秩序。将“保护”改为“爱护”。B.目前,我国市场上的湿巾和口罩等个人防护品,主要成分是由无纺布制成的。把“成分”删掉。C.人口普查第七次全国数据的公布,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有力的人口数据支撑把“人口普查”调到“第七次全国”后。D.近年来,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深入,为人们的健身运动提供了日益多样的选择。在“深入”后加“实施”。12.(2024·广东茂名·一模)下列对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多数人操劳了半辈子,为的就是健健康康地享受儿孙满堂、其乐融融。(在句末加上“的天伦之乐”)B.众多经济学家表示,英国脱欧之后会不会引起欧盟其他成员国的效仿,决定于英国随后的形势变得比以前更好。(在“变得”前加上“是否”)C.国家展现了一系列新能源汽车扶持政策,节能环保、经济实惠的新能源汽车逐渐进入老百姓的生活。(删去“一系列”)D.古生物学家通过研究化石中生命演化的蛛丝马迹,为人们揭开生命进化发展和起源的奥秘。(“进化发展”“起源”互换位置)13.(2023·甘肃兰州·中考真题)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荷在我国有几千年的栽种历史,民间还特定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为荷花的生日。荷有许多别名:莲花、芙蕖、泽芝、菡萏、芙蓉等。光看这些美丽的名称,就足以激发文人的诗兴。所以自人类有文学以来,荷花就不断被文人界客所青睐。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如《诗经》中有两首写到荷花,《楚辞》中有十一首写到荷花,汉代诗歌中__________。有四首写到荷花……到了唐代,咏荷诗有近两千首,约占全唐诗的十六分之一左右。__________,但主要还是由于荷花的自然美质,受到他们特别的怜爱,引起他们美的体验和感受,成为他们共同的审美观照的对象。而荷花作为诗人心灵的客观对应物,经过一代又一代的抒写,成为表达民族传统文化心理的特定意象。(1)依次填入语段两处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①写到荷花的诗也是俯拾皆是②写到荷花的诗更是俯拾皆是③这固然与唐人体物写志,无物不可以入诗的心理有关④这由于与唐人体物写志,无物不可以入诗的心理有关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语段中画线的句子表达欠妥,请修改。(3)班级开展了“荷文化”专题学习,现准备将大家的学习成果编成一本文集,要求你在下周五之前完成组稿工作。你打算当面向语文学科的李老师约稿,请她为文集写一篇前言,你会怎样说?我会这样说:李老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2023·江苏宿迁·三模)阅读下列文字,完成任务。我们生活在自然中,接受着自然慷慨的kuì()赠。我们读《诗》《书》《论语》,吸收经典古籍的思想精髓()。我们跟随古人的脚步,或观花听雨,神思xiá()想;或吹笛抚琴,应和心灵,与天地相融;我们一路成长,领悟了努力的要诀,收获了真挚的友情。回望过去,我们经历挫折,不曾怯懦。展望未来,我们仍要向阳而行。“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拼搏奋斗始于梦想、成于实干,贵在一点一滴地积累,难在日复一日地坚持。在A()(奔流不息/川流不息)的时间长河中,只要有不惧坎坷、不言放弃,用实际行动“追风赶月”地奋进,终会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见到“平芜尽处”的“春山”。让我们激扬“气吞万里如虎”的雄风,踔厉奋发、不负韶()华,为这一段征程写上属于你的璀璨华章……(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kuì()赠精髓()xiá()想韶华()(2)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A处。(3)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有一处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15.(2022·江苏镇江·中考真题)下面语段中标序号的句子都有语病,请加以改正。①遇到挫折时,要不断激励自己,尽量少推敲眼前得失。②在挫折面前,降低自己一时难以达到,满足已经取得的成绩。③在某方面目标受挫时,要以另一个是否可能成功的目标来代替,不要灰心丧气。④只有不断修炼承受挫折的能力,才能开成功之花,繁殖成功之森林,结成功之果。(1)第①处搭配不当,应将______改为______。(2)第②处成分残缺,应在______后增补______。(3)第③处不合逻辑,应将______删去。(4)第④处语序不当,应将______与______互换位置。16.(2023·山东临沂·中考真题)下面是小文同学写的演讲稿《做自强不息的奋进者》部分内容。阅读后完成后面小题。①自强不息是激昂的音符,能谱写出催人奋进的乐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古人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③从“卧薪尝胆”“悬梁刺股”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泱泱华夏,自强自立之君子,比比皆是。④新时代的青年,有的为国立“芯”,让超级计算机的“中国速度”扬威世界,有的攻坚“卡脖子”技术,争当AR领域创新的领跑者……⑤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⑥时代的进步,要求青年开阔的视野,创新的思维,自强不息,为国家和民族贡献自己的力量!(1)请仿照画波浪线的部分,在横线处补写一个句子,使上下文语意连贯。(2)上文中有一处语病和一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找出来并提出修改意见。语病:第_________句,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标点:第_________句,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2023·湖南衡阳·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特种兵式”旅游、淄博“赶烤”“一起去看音乐节”……眼下,这些旅游新热点成为人们________的话题,吸引了众多游客前去消费。虽然自然馈赠的人文景观、历史沉淀的青山绿水并非成为吸引年轻人到访的关键因素,但当地原生态的生活场景、新奇的文化活动却令年轻人________,给了年轻人一个“说走就走”的理由。乡土气息的“村晚”、乡村特色的“村BA”,可以提供更多与旅游者互动的手段;传统非遗的手艺、古老节庆的活动,可以提供更多与年轻人对话的方式;()……如此种种,都可以成为年轻人相聚在一起的理由,让________的年轻人,在旅游中迅速熟络起来,成为________的朋友。(摘选自《经济日报》2023年5月13日,有改编)(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乐不思蜀心驰神往热情奔放心悦诚服B.津津乐道心驰神往素昧平生志趣相投C.乐不思蜀心旷神怡素昧平生心悦诚服D.津津乐道心旷神怡热情奔放志趣相投(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虽然自然馈赠的青山绿水、历史沉淀的人文景观并非吸引年轻人到访的关键因素B.虽然自然馈赠的人文景观、历史沉淀的青山绿水并非吸引年轻人到访的关键因素C.虽然自然馈赠的人文景观、历史沉淀的青山绿水并非是吸引年轻人到访的关键因素D.虽然自然馈赠的青山绿水、历史沉淀的人文景观成为并非是吸引年轻人到访的关键因素(3)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歌会个性鲜明、庙会与时俱进,可以提供更多与外乡人交流的平台B.歌会个性鲜明、庙会与时俱进,可以提供更多走向外面世界的平台C.个性鲜明的歌会、与时俱进的庙会,可以提供更多走向外面世界的平台D.个性鲜明的歌会、与时俱进的庙会,可以提供更多与外乡人交流的平台18.(2023·江西·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风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一种天气现象之一。地球表面被厚厚的大气层包裹,作为流体,大气每时每刻都处于运动之中,它在水平方向的移动被称为风()风拂过了沧海桑田,在文学作品中留下了许多踪迹,它曾把细柳装扮成碧玉,让海棠“绿肥红瘦”,也曾无情地打在雪夜回家之人的身上。________,风既没那么自由自在,也不敢肆意妄为,而是经常被神魔们操控着。(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A.风自然界中最常见的一种天气现象B.风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一种天气现象C.风是最常见的自然界中一种天气现象D.风是一种自然界中最常见的天气现象之一(2)在文中括号内填入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A.? B., C.! D.。(3)下列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A.不过在小说《西游记》中 B.小说《西游记》也不例外C.所以在小说《西游记》中 D.以小说《西游记》为例

热点03病句的辨识与修改热考趋势近年来全国各地对病句的考查,主要有两种考查形式:一是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二是以主观题的形式考查。随着命题研究的深化,新的命题形式不断出现,突出的是将病句题“镶嵌”在语段材料中。热点解读近年病句题有两“稳”两“变”。1.命题出发点稳定。病句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汉语语法和表达规范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以能力立意,综合考查考生的语法知识和语感能力。2.题型稳定。选择题题干一般是“下列句子有(没有)语病的一项是”,或是“对病句的修改正确(不正确)的一项是”,或是“下面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这些题型均对应成分残缺或赘余、搭配不当、语序不当、表意不明、结构混乱、不合逻辑这些常见的错误类型。3.题型变化。对病句题的考查不再是单独的选择题的形式,而是将病句题与其他的基础知识结合在一起,以主观题的形式考查;选择题的比例在下降,以修改材料中的病句为主。4.命题材料变化。从命题材料来看,无论是选择题还是主观题,大多以热点材料为载体,考查考生对病句的掌握情况。要引导学生平时多关注媒体上的热点话题。满分技巧一、熟悉病句的六大类型成分残缺或赘余、搭配不当、语序不当、表意不明、结构混乱、不合逻辑。二、明确病句的修改原则1.不要改变句子的原意。2.修改后不能再出现新的语病。3.要保持句子的简洁。4.要根据实际表达需要修改,不能为了改病句而改病句,改动的字数要尽量少。切忌违背原意,另起炉灶,按自己的意志另选一个句子去代替原句。三、掌握病句的修改方法1.词语标识法。在一个句子中往往有一些标识性的词语,这些词语通常是语病的症结所在。如否定词、两面词、并列词、介词,代词等。2.语感法。辨析句子正误,首先得认真阅读,仔细考虑,从整体把握,看看句意是否明确,内容是否合理,句意间关系与关联词语是否一致等。凭借语感,往往可以发现一些句子的毛病。3.紧缩法。找出句子的主干,检查主谓宾(中心语)是否残缺,搭配是否得当。4.分解法。理清枝叶(附在主、谓、宾上的附加成分),检查同枝叶相应的主干是否搭配得当。5.聚焦法。对于句中出现的修饰性词语、关联词语应格外留意,尤其是成对出现的词语,先检查有无滥用、错用或搭配不当的毛病,再看分句次序是否合理。6.结构分析法。结构分析法,顾名思义就是对句子结构进行分析,找准句子成分,从而确定句子是否在语法上出现问题。结构分析法主要从主干和修饰语两个方面对病句进行辨识,是判断病句的根本,也是最重要的方法。四、遵循病句的修改步骤1.审读句子。认真审读句子,理解其大致含义。2.寻找标志。注意一些常见的病句标志,如关联词使用不当、词语搭配不当、语序颠倒、成分残缺等。3.分析语法。对句子的结构和语法进行分析,检查主谓宾是否完整等。4.对比选项。遇到选择题,需要对比各个选项,找出最合适的修改方式。5.验证修改。对修改后的句子进行验证,确保表意清晰、语法正确,不能出现新的语病。修改病句口诀:一看成分缺不缺,缺的成分要补全。二看搭配当不当,不当之处改流畅。三看指代明不明,不明之处要注清。四看用词当不当,恰当词语来换上。五看意思重复否,重复词语要赶走。六看句子矛盾处,去予除盾要摆平。七看分类当不当,异类事物另置放。八看到多重定与状,思考语序当不当。九反问再加多重否,表意相反经常有。十能否是否好不好,后面一个对不了。十一句中数字要细判,约数倍数经常乱。十二关联词语要搭配,准确再审主语位。限时检测(建议用时:30分钟)1.(2023·湖南·中考真题)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雕刻家的意思,随随便便雕一个石像不如不雕,要雕就得把这位英雄活活地雕出来,让看见石像的人认识这位英雄,明白这位英雄,因而崇拜这位英雄。B.一连有好几天,他都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地翻动身体,却始终想不出如何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C.日前,农业农村部公布第十二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名单,新化县白溪村(豆腐)被榜上有名。D.面对动荡变革的世界,亚欧合作之路如何走这一重大问题,不仅深刻影响世界发展走向,还关乎地区人民福祉。【答案】A【详解】本题考查句子语病辨析能力。B.语义重复,“翻来覆去”和“翻动身体”语义重复,删去“地翻动身体”;C.被动句乱用,应删除“被”;D.语序不当,正确的语序是“不仅关乎地区人民福祉,也深刻影响世界发展走向”;故选A。2.(2023·四川德阳·中考真题)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近期,我国南方多地出现强降雨天气,给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新闻媒体引起了广泛关注。B.据统计,2022年在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中,公安机关破案约3.9万余起,打破团伙约4730余个。C.随着社交媒体的迭代,使表情包从简单的符号逐渐丰富成为图片、动图甚至影视片段等多种元素的组合。D.投入上海虹桥——成都天府商业航线运营的C919飞机,是我国历经数十年自主研制的新型干线大飞机。【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与修改。A.偷换主语,应改为“近期,我国南方多地出现的强降雨天气,给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引起了新闻媒体广泛关注”;B.语义重复,“约”和“余”语义重复,都有约数的意思,任意删去其中一个;C.缺少主语,应将“随着”或“使”删去;故选D。3.(2023·山东淄博·中考真题)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写意中国——探寻汉字起源”主题宣传活动在河南安阳启动,活动旨在以探访中华文明源头,发掘汉字文化魅力为目的。B.陕西西安交响乐团推出的《长·安——唐诗交响吟诵音乐会》直播走红网络,吸引了2300万人次在线观看。C.随着全民阅读的不断深化,《三体》《流浪地球》等作品热度逐渐高涨,科幻文学在青少年群体中越来越受欢迎。D.线上全民健身活动参与时间灵活,运动类型丰富,可为不同人群提供有针对性的运动服务。【答案】A【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与修改。A.句式杂糅,“旨在”和“以……为目的”杂糅,任意删去其中一个;故选A。4.(2023·广东广州·中考真题)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随着广州打造“零换乘一体化”综合交通枢纽,将构建区域1小时生活圈。B.为了防止风沙不进入封闭区,神舟十六号的每一层平台都加装了密封设备。C.“广彩”是西关五宝之一,以色彩绚丽、工艺繁复的独特风格享誉海内外。D.2023年5月我国科考队员再次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提升了科学考察任务。【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A.成分残缺,删去“随着”;B.否定不当,应删去“不”;D.词语搭配不当,应把“提升”改为“完成”;故选C。5.(2023·黑龙江大庆·中考真题)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中国海洋保护工作初见成效、中华白海豚在福建近海出现次数越来越高。B.中国人民在各种困难面前从来都不管屈服,书写了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C.大明湖位于济南旧城东部,包括珍珠泉、芙蓉泉,王府池三处泉水构成。D.鲁迅先生笔下的孔乙己迫于生计去举人家里偷书,被打得浑身遍体鳞伤。【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A.搭配不当,“次数越来越高”搭配不当,可以把“高”改为“多”;C.句式杂糅,可以去掉“构成”;D.成分赘余,去掉“浑身”;故选B。6.(2023·山东济南·三模)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党和国家决定加快高等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所以今年大学继续扩招。B.通过这次考试,使我认识到语文学习要立足于课本的重要性。C.济南成立了全国首个农民工党工委,出台了超过120余项政策,促进农民工群体融入城市。D.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立足于现实生活,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病句修改。A.搭配不当,速度可以加快,规模不能加快,去掉“规模和”;B.成分残缺,去掉“通过”或“使”;C.语义重复,“超过”与“余”语义重复,去掉“超过”;故选D。7.(2023·湖南株洲·模拟预测)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这篇文章,紧紧围绕以摩拜单车创始人的故事为中心,向读者传递了勇于改变、敢于拼搏的道理。B.初三学生要想取得理想的中考成绩,取决于平时在学习上是否刻苦努力,是否做到了无愧于心。C.阅读经典作品,要善于获得情感的激励,汲取思想的精华,帮助我们在人生旅途中学会选择和坚守。D.教育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文件,要求健全博物馆与中小学校合作,促进博物馆资源融入教育。【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病句修改。A.“紧紧围绕以摩拜单车创始人的故事为中心”句式杂糅,去掉“紧紧围绕”;B.一面对两面,改“要想”为“能否”;D.“要求健全博物馆与中小学校合作”成分残缺,在句末加“机制”;故选C。8.(2023·辽宁阜新·一模)下列各句中有误的一项是()A.阅读是人类获得知识、增长智慧、培养道德的重要途径。B.“复兴号”动车能否正式驶入了青藏铁路,标志着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即将运行。C.一种良好风尚是否具有生命力和引领力,关键要看它能否得到有力落实。D.以“航天梦”托举“中国梦”,是新时代航天青年肩上义不容辞的责任。【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B.两面对一面,删去“能否”;故选B。9.(2023·天津·中考真题)下面一段文字中有语病的一项是()①人工智能引领技术创新。②从人脸识别到自动驾驶,人工智能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发挥着作用。③随着我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提速,使更多潜在应用场景不断涌现。④智能制造、智能供应链等为人工智能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舞台。A.第①句 B.第②句 C.第③句 D.第④句【答案】C【详解】考查病句修改。C.第③句既有“随着”又有“使”,导致句子没有主语,去掉任意一个即可。故选C。10.(2024·湖南娄底·一模)对下面文字中的画线病句,修改恰当的一项是()每朵梨花都有五六片洁白的小花瓣儿,小花瓣儿手拉手环抱着一簇细嫩的花蕊。蜜蜂闻香而来,围绕着花蕊忙碌。成群的蜜蜂、飞舞的蝴蝶、淡淡的花香,所有这一切令人悦目娱心、想象驰骋。从一树树梨花中,使我感受到蓬勃的生命力,仿佛看到秋天的丰收景象。A.从一树树梨花中,我感受到蓬勃的生命力,仿佛看到秋天的丰收景象。B.从一树树梨花中,我看到秋天的丰收景象,仿佛感受到蓬勃的生命力。C.从一树树梨花中,使我仿佛看到蓬勃的生命力,感受到秋天的丰收景象。D.从一树树梨花中,使我感受到秋天的丰收景象,仿佛看到蓬勃的生命力。【答案】A【详解】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和修改。A.原句成分残缺,这里删去了“使”,修改恰当;B.语序不当,应先实后虚,修改不当;C.未删去“使”,“看到”“感受”两词搭配不当;“仿佛”的位置不当,修改不当;D.未删去“使”,“秋天的丰收景象”和“蓬勃的生命力”位置不当,修改不当。故选A。11.(2024·黑龙江哈尔滨·一模)对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东莞是一座文明城市,市民们都自觉投入城市建设,保护城市环境和公共秩序。将“保护”改为“爱护”。B.目前,我国市场上的湿巾和口罩等个人防护品,主要成分是由无纺布制成的。把“成分”删掉。C.人口普查第七次全国数据的公布,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有力的人口数据支撑把“人口普查”调到“第七次全国”后。D.近年来,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深入,为人们的健身运动提供了日益多样的选择。在“深入”后加“实施”。【答案】A【详解】本题考查病句修改。A.环境可以保护,秩序不能保护,应把“保护城市环境和公共秩序”改为:保护城市环境和维护公共秩序。故选A。12.(2024·广东茂名·一模)下列对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多数人操劳了半辈子,为的就是健健康康地享受儿孙满堂、其乐融融。(在句末加上“的天伦之乐”)B.众多经济学家表示,英国脱欧之后会不会引起欧盟其他成员国的效仿,决定于英国随后的形势变得比以前更好。(在“变得”前加上“是否”)C.国家展现了一系列新能源汽车扶持政策,节能环保、经济实惠的新能源汽车逐渐进入老百姓的生活。(删去“一系列”)D.古生物学家通过研究化石中生命演化的蛛丝马迹,为人们揭开生命进化发展和起源的奥秘。(“进化发展”“起源”互换位置)【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C.搭配不当,将“展现”改为“出台”;故选C。13.(2023·甘肃兰州·中考真题)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荷在我国有几千年的栽种历史,民间还特定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为荷花的生日。荷有许多别名:莲花、芙蕖、泽芝、菡萏、芙蓉等。光看这些美丽的名称,就足以激发文人的诗兴。所以自人类有文学以来,荷花就不断被文人界客所青睐。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如《诗经》中有两首写到荷花,《楚辞》中有十一首写到荷花,汉代诗歌中__________。有四首写到荷花……到了唐代,咏荷诗有近两千首,约占全唐诗的十六分之一左右。__________,但主要还是由于荷花的自然美质,受到他们特别的怜爱,引起他们美的体验和感受,成为他们共同的审美观照的对象。而荷花作为诗人心灵的客观对应物,经过一代又一代的抒写,成为表达民族传统文化心理的特定意象。(1)依次填入语段两处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①写到荷花的诗也是俯拾皆是②写到荷花的诗更是俯拾皆是③这固然与唐人体物写志,无物不可以入诗的心理有关④这由于与唐人体物写志,无物不可以入诗的心理有关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语段中画线的句子表达欠妥,请修改。(3)班级开展了“荷文化”专题学习,现准备将大家的学习成果编成一本文集,要求你在下周五之前完成组稿工作。你打算当面向语文学科的李老师约稿,请她为文集写一篇前言,你会怎样说?我会这样说:李老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C(2)应改为:约占全唐诗的十六分之一(或:占全唐诗的十六分之一左右)(3)示例:我班“荷文化”学习成果想编成本文集,下周五之前完成组稿工作。真诚邀请您为文集写一篇前言。您看可以吗?【详解】(1)本题考查句子的衔接和排序。①空:结合“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如《诗经》中有两首写到荷花,《楚辞》中有十一首写到荷花”“汉代诗歌中”“有四首写到荷花……到了唐代,咏荷诗有近两千首,占全唐诗的十六分之一左右”可知,这里前后都是体现出写到荷花的诗歌非常的多,并且有递进的关系在里面,结合选项可知“写到荷花的诗更是俯拾皆是”符合语境,因此这空应填②;②空:结合“但主要还是由于荷花的自然美质,受到他们特别的怜爱,引起他们美的体验和感受,成为他们共同的审美观照的对象”,再结合前文“到了唐代,咏荷诗有近两千首,占全唐诗的十六分之一左右”可知,这里要填的内容应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结合选项可知“这固然与唐人体物写志,无物不可以入诗的心理有关”符合语境,因此这空应填③;故选C。(2)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结合画线句“约占全唐诗的十六分之一左右”可知,这里的病因是重复赘余,应去掉“约”或“左右”。(3)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作答时应注意表述清楚意思,语言礼貌委婉。例如:李老师,您好!我班开展了“荷文化”专题学习,现准备将大家的学习成果在下周五之前编成一本文集,我想请您帮忙为我们的文集写一篇前言,您方便吗?14.(2023·江苏宿迁·三模)阅读下列文字,完成任务。我们生活在自然中,接受着自然慷慨的kuì()赠。我们读《诗》《书》《论语》,吸收经典古籍的思想精髓()。我们跟随古人的脚步,或观花听雨,神思xiá()想;或吹笛抚琴,应和心灵,与天地相融;我们一路成长,领悟了努力的要诀,收获了真挚的友情。回望过去,我们经历挫折,不曾怯懦。展望未来,我们仍要向阳而行。“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拼搏奋斗始于梦想、成于实干,贵在一点一滴地积累,难在日复一日地坚持。在A()(奔流不息/川流不息)的时间长河中,只要有不惧坎坷、不言放弃,用实际行动“追风赶月”地奋进,终会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见到“平芜尽处”的“春山”。让我们激扬“气吞万里如虎”的雄风,踔厉奋发、不负韶()华,为这一段征程写上属于你的璀璨华章……(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kuì()赠精髓()xiá()想韶华()(2)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A处。(3)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有一处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答案】(1)馈suǐ遐sháo(2)奔流不息(3)在“不言放弃”后加“的精神”【详解】(1)本题考查字音字形。馈赠(kuì):本义是以食物送人,把财物无代价地送给别人,也指赠送的东西、礼品。精髓(suǐ):精华。遐想(xiá):漫无边际地思索或想象。韶华(sháo):指美好的时光,常指春光;也指美好的年华,指青年时期。(2)本题考查词语的选用。奔流不息:水流奔腾永不停止,也形容事物永不停息。川流不息:指事物像水流一样连续不断。结合“在A()的时间长河中”可知,句中所填词语是形容时间的长河奔腾永不停止,故A处应选填“奔流不息”。(3)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结合划波浪线语句分析,“只要有不惧坎坷、不言放弃”成分残缺,缺宾语,可在“不言放弃”后面加上“的精神”。15.(2022·江苏镇江·中考真题)下面语段中标序号的句子都有语病,请加以改正。①遇到挫折时,要不断激励自己,尽量少推敲眼前得失。②在挫折面前,降低自己一时难以达到,满足已经取得的成绩。③在某方面目标受挫时,要以另一个是否可能成功的目标来代替,不要灰心丧气。④只有不断修炼承受挫折的能力,才能开成功之花,繁殖成功之森林,结成功之果。(1)第①处搭配不当,应将______改为______。(2)第②处成分残缺,应在______后增补______。(3)第③处不合逻辑,应将______删去。(4)第④处语序不当,应将______与______互换位置。【答案】(1)第①处应将“推敲”改为“考虑”(或“顾及”,意思对即可)。(2)第②处应在“达到”后增补“的目标”(意思对即可)。(3)第③处应将“是否”删去,(4)第④处应将“繁殖成功之森林”与“结成功之果”互换位置。【详解】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①“尽量少推敲眼前得失”中“推敲”与“得失”搭配不当,应将“推敲”改为“考虑”或“顾及”;②“降低自己一时难以达到”中,“达到”缺失宾语,应在“达到”后增补“的目标”;③“在某方面目标受挫时,要以另一个是否可能成功的目标来代替”中,不合逻辑,“是否”包含正反两个方面,与“在某方面目标受挫时”不对应,删去“是否”;④“才能开成功之花,繁殖成功之森林,结成功之果”语序不当,应将“繁殖成功之森林”与“结成功之果”互换位置。16.(2023·山东临沂·中考真题)下面是小文同学写的演讲稿《做自强不息的奋进者》部分内容。阅读后完成后面小题。①自强不息是激昂的音符,能谱写出催人奋进的乐章;__________,_________。②古人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③从“卧薪尝胆”“悬梁刺股”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泱泱华夏,自强自立之君子,比比皆是。④新时代的青年,有的为国立“芯”,让超级计算机的“中国速度”扬威世界,有的攻坚“卡脖子”技术,争当AR领域创新的领跑者……⑤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⑥时代的进步,要求青年开阔的视野,创新的思维,自强不息,为国家和民族贡献自己的力量!(1)请仿照画波浪线的部分,在横线处补写一个句子,使上下文语意连贯。(2)上文中有一处语病和一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找出来并提出修改意见。语病:第_________句,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标点:第_________句,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自强不息是响亮的号角,能吹奏出激动人心的旋律(2)⑥去掉“开阔的视野,创新的思维”中的“的”。④“扬威世界”后的逗号改为分号。【解析】(1)此题考查补写句子。补写句子,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分析画波浪线的句子,“自强不息是激昂的音符,能谱写出催人奋进的乐章”,句式结构是:自强不息是+形容词(2字)+名词,能+动词+形容词(4字)+名词。据此补写为:自强不息是跳跃的脚步,能舞蹈出激动人心的画面;自强不息是粗犷的笔墨,能书写出跌宕遒丽的作品等。(2)此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及标点符号。第⑥句有语病,成分残缺,在“青年”后加“有”,或将“开阔的视野”“创新的思维”中的“的”去掉。第④句标点符号使用错误,“有的为国立‘芯’,让超级计算机的‘中国速度’扬威世界”与“有的攻坚‘卡脖子’技术,争当AR领域创新的领跑者”是并列关系,故将“让超级计算机的‘中国速度’扬威世界”后的逗号改为分号。17.(2023·湖南衡阳·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特种兵式”旅游、淄博“赶烤”“一起去看音乐节”……眼下,这些旅游新热点成为人们________的话题,吸引了众多游客前去消费。虽然自然馈赠的人文景观、历史沉淀的青山绿水并非成为吸引年轻人到访的关键因素,但当地原生态的生活场景、新奇的文化活动却令年轻人________,给了年轻人一个“说走就走”的理由。乡土气息的“村晚”、乡村特色的“村BA”,可以提供更多与旅游者互动的手段;传统非遗的手艺、古老节庆的活动,可以提供更多与年轻人对话的方式;()……如此种种,都可以成为年轻人相聚在一起的理由,让________的年轻人,在旅游中迅速熟络起来,成为________的朋友。(摘选自《经济日报》2023年5月13日,有改编)(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乐不思蜀心驰神往热情奔放心悦诚服B.津津乐道心驰神往素昧平生志趣相投C.乐不思蜀心旷神怡素昧平生心悦诚服D.津津乐道心旷神怡热情奔放志趣相投(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虽然自然馈赠的青山绿水、历史沉淀的人文景观并非吸引年轻人到访的关键因素B.虽然自然馈赠的人文景观、历史沉淀的青山绿水并非吸引年轻人到访的关键因素C.虽然自然馈赠的人文景观、历史沉淀的青山绿水并非是吸引年轻人到访的关键因素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