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外研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战国末期的屈原,创作出很多优秀诗篇,代表作是()A.《离骚》B.《楚辞》C.《诗经》D.《诗歌》2、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程中;民族英雄不断涌现,捍卫国家的主权和尊严,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下面表格内容反映了()
A.明清时期皇权不断加强的措施B.明清时期镇压边疆地区叛乱的行为C.中华民族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D.中华民族积极主动对外交流的表现3、汉武帝统一铸币权和实行盐铁官营、专卖所起到的作用有()①实现了经济上的大一统②改善了国家的财政状况③削弱了诸侯国的势力④实现了思想上的统一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4、我国的哪一原始人类建造的房屋对后世阁楼和楼房样式的出现有所启发()A.北京人B.山顶洞人C.河姆渡人D.半坡人5、北宋一位商来到都东京到了一个闹非的场所,有说书唱曲的药、古字的、甚至还有算卦等等,请推断他到了哪()A.交子B.瓦舍C.市舶司D.会子6、南朝时,江南经济得以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是()A.北方人口南迁B.南方自然优越C.南方统治者重视农业D.南方没有战乱7、歌曲《曹操》的第一句歌词是“东汉末年分三国”。奠定三国鼎立局面的战役是()A.淝水之战B.巨鹿之战C.官渡之战D.赤壁之战8、下列选项中对爱国英雄人物的注释有误的一项是()A.杨家将:北宋抗辽名将B.岳飞:北宋抗金名将C.文天祥:南宋抗元名臣D.陆秀夫:南宋抗元名臣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7题,共14分)9、春秋时第一位霸主是齐桓公;他曾任用管仲为相。
证据:____。
途径:____。10、①半坡人种植粮食作物最主要的是______;
②夏朝最后一个君主是______;
③商朝最后一个国王是______;
④迄今世界上发现的最重的青铜器是______;
⑤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是______;
⑥战国时期最强大的诸侯国是______。11、隋朝统一南北的时间是______;唐朝的建立者是______.12、著名的水利工程______是秦国蜀郡太守______在岷江中游修筑的.13、唐玄宗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以帮助自己明是非、知对错。______(判断对错)14、916年,生活在辽河上游的契丹人,在______的领导下,完成了统一各部的大业,建立了契丹国。15、根据典故写出相应的战役。
(1)退避三舍:______(2)纸上谈兵:______(3)围魏救赵:______。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8题,共16分)16、与北宋签订澶渊之盟的少数民族政权是辽。17、《送子天王图》的作者是唐朝的吴道子。18、(2016•长沙)与北宋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有辽、夏、金、元.19、商周时期青铜器逐步发展成礼器,成为王公贵族身份地位和国家权力的象征。()20、公元前1046年,周文王联合各地势力与商军在阪泉会战,灭亡了商朝。()21、南宋婉约派词人辛弃疾的代表作是《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A.AB.B22、郑成功和康熙都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23、中国的传统节日,都有不同来源。到秦汉时期节日基本定型,如除夕、元宵、端午等。__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四、改错题(共2题,共12分)24、两宋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出现南移趋势。
判断:______改正:______。25、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建立汉朝,定都洛阳,历史上称为西汉。
错误:______改正:______。评卷人得分五、辨析题(共2题,共10分)26、盘庚将都城迁至镐(今陕西西安);从此商朝得以稳定发展,并且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大国。这种看法正确吗?请说明理由。
判断以上材料正误;理由是什么?27、老师布置了一篇小论文“假如我中了进士”;小明在文中有一段这样的话:唐朝创立的“三省六部制”是一套完善的政治机构,我喜欢中书省工作,可以替皇帝起草政令。
错误:________
理由:________评卷人得分六、综合题(共2题,共12分)28、【题文】大和民族是一个善于学习的民族;是学习其他民族的精华而强盛起来的。6世纪下半叶,日本社会矛盾尖锐,社会政局混乱,国家衰弱,天皇和一些士大夫决心改革,推行中国的隋唐制度,以振兴国家。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请说出日本这次改革时在位的天皇。1分。
(2)当时中日交往频繁;中国出使日本的著名僧人是谁?2分。
他在日本10年;传播了唐朝文化,还精心设计了一座寺庙,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这座寺庙的名称是什么?2分。
(3)古代世界各地文化交流的主要什么方式是什么?各举一例说明4分。
(4)“以史为鉴、面向未来”,通过对古代文明的交流的了解,请你谈谈现代文明交流中我们应持的态度。(至少2点)4分29、【题文】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A【分析】【分析】生活在战国末期楚国的屈原;吸收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创造出一种新体诗歌,被称为“楚辞”,代表作有《离骚》等。“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是屈原楚辞代表作《离骚》的语句。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屈原。2、C【分析】本题考查明清时期抗击外来侵略的相关知识。依据题干所给表格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戚继光抗倭,基本解除了东南沿海的倭患,郑成功打败荷兰侵略者,使得台湾回归祖国的怀抱,康熙皇帝通过雅克萨之战,打败沙俄,这些事件都是中华民族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故选C。【解析】C3、A【分析】本题考查汉武帝的大一统。为了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还在全国各地设置盐铁官,把煮盐、冶铁经营权收归国有,实现盐铁专卖。又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这些措施使国家的财政状况有了很大改善,为汉武帝的政策推行奠定了经济上大一统的基础。故选A。【解析】A4、C【分析】为适应南方潮湿炎热的环境;浙江余姚河姆渡原始居民建造干栏式房屋,干栏式房屋是一种高于地面,具有通风;防潮性能的架空式房屋,对后世的阁楼和楼房样式的出现影响最大.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了河姆渡原始居民的有关内容.
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本题的关键点是分析题干,注意准确识记河姆渡原始居民的有关内容.【解析】C5、B【分析】题干给的宋人到都城东京;到了一个热闹非凡场,有说书唱曲;药材、古玩字画、甚至有算卦的等等可知是他到的一个娱乐场,.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化生活也丰富起.东京城内有许多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瓦子”.
故B.
本题了宋代娱乐场所--瓦.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能力,需要确识记宋乐场所-瓦子.【解析】B6、A【分析】【分析】ABCD四项都是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要从中选取最主要的原因。三国两晋南北朝时,北方战乱较多,为躲避战乱,大量北方人口南迁,不但为南方补充了劳动力,还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经验、技术,带动了江南经济的发展。故选A项。
【点评】本题考查南朝时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7、D【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赤壁之战知识点。题干提供了关键信息“奠定三国鼎立局面的战役”;结合课本所学分析,208年,孙刘联军与曹操在赤壁交战,孙刘联军以少胜多,打败了曹操,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故答案为D。
【点评】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三国鼎立。8、B【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岳飞抗金的相关内容。金朝灭亡北宋后,为了迅速消灭新生的南宋政权,多次南下,南宋抗战派将领英勇抵抗。抗金名将岳飞从金军手中收复了建康,后来金军再次大举进攻南宋,岳飞又取得了郾城大捷,收复了许多失地。岳飞是南宋抗金名将。ACD三项注释正确,B项注释有误。故选B。【解析】B二、填空题(共7题,共14分)9、《论语》记载: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文字记载(书籍)【分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齐桓公称霸史实的识记。依据教材内容:“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论语》”可知,《论语》中的有关记载,春秋时第一位霸主是齐桓公,他曾任用管仲为相。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齐桓公称霸史实的识记。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齐桓公称霸的原因、影响。10、略
【分析】①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之一;距今6000年前的半坡居民已种植粟;白菜、芥菜等农作物.
②约公元前1600年;成汤战胜夏桀,建立商朝,定都亳(今河南商丘北).夏朝最后一个君主是桀.
③商朝最后一个王是商纣王.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他曾使用炮烙之刑等,镇压人民.
④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著名的青铜器有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等.司母戊鼎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
⑤春秋时期;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同时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疆界,公元前651年,齐桓公葵丘会盟,标志着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⑥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故答案为:
①粟.
②桀.
③纣.
④司母戊鼎.
⑤齐桓公.
⑥秦国.
①本题考查的是半坡人原始居民的知识.
②本题考查夏朝的建立和灭亡.
③本题考查的商朝灭亡的知识.
④本题考查的是司母戊鼎的知识.
⑤本题考查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
⑥本题考查商鞅变法的有关内容.
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古代的重大事件,要理解其影响.【解析】粟;桀;纣;司母戊鼎;齐桓公;秦国11、略
【分析】581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589年,隋朝灭陈,统一南北;618年,隋朝灭亡,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他就是唐高祖,后传位于李世民,即唐太宗,年号“贞观”.
故答案为:
589;李渊.
本题考查学生对隋朝;唐朝建立的相关知识点.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隋朝、唐朝建立的人物及时间.【解析】589;李渊12、略
【分析】战国时期秦国蜀守李冰主持修建了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使成都平原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
故答案为:
都江堰;李冰.
本题考查都江堰.
知道都江堰的相关知识.【解析】都江堰;李冰13、略
【分析】唐太宗注重的是善于听取正确意见;虚心纳谏。唐太宗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魏征前后向他进谏二百多次,是最著名的谏臣。
故答案为:
×。
本题考查唐太宗重视纳谏;知道唐太宗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运用能力。重点掌握魏征直言善谏的史实。【解析】×14、略
【分析】10世纪初;契丹族的杰出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了契丹各部,916年,他建立契丹国,定都上京,后来改国号为辽.
故答案为:
阿保机.
本题考查契丹国的建立;知道916年阿保机建立契丹国.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契丹国的建立.【解析】阿保机15、略
【分析】(1)公元前7世纪后期;楚国与晋国在城濮大战,晋军以报答楚王为名,“退避三舍”,驻军城濮,巧妙地避开楚军锋芒,诱敌深入,大败楚军.
(2)战国末年;强大的秦国不断兼并东方各国的土地.公元前260年秦赵之间爆发了战国以来最大的一次战争──长平之战.结果赵军大败,四十多万人被俘,绝大部分被坑杀,从此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纸上谈兵这个成语就出自长平之战.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
(3)成语故事“围魏救赵”发生在战国时期;公元前354年,魏国将军庞涓指挥大军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赵国向齐国求援,齐国任命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率军前往救援.孙膑主张采取避实击虚的灵活战术,向魏国的国都大梁(今河南开封)进军,造成兵临城下,大军压境之势.田忌采纳了孙膑的计谋,率军进攻魏国.庞涓得知消息,从赵国撤军回国.孙膑预先在魏军回国的必经之地挂陵设下埋伏,当庞涓率军经过时,齐军突然出击,大败魏军.这场战役又称为桂陵之战,把这种作战方法叫做围魏救赵,从此,孙膑名扬天下,世间争相传诵他的兵法.
故答案为:
(1)城濮大战.
(2)长平之战.
(3)桂陵之战.
(1)本题考查城濮之战;知道退避三舍出自城濮之战.
(2)本题考查长平之战;知道纸上谈兵出自长平之战.
(3)本题考查桂陵之战;知道围魏救赵出自桂陵之战.
本题考查学生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注意掌握通过成语故事考查的古代战役.【解析】城濮大战;长平之战;桂陵之战三、判断题(共8题,共16分)16、√【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澶渊之盟。与北宋签订澶渊之盟的少数民族政权是辽。【解析】【答案】对17、√【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送子天王图》。《送子天王图》的作者是唐朝的吴道子。【解析】【答案】对18、×【分析】【分析】辽;宋、夏、金、元时期是我国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这时期与北宋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有辽、西夏、金.元朝建立时,北宋已经灭亡.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宋、辽、西夏的并立与和战.明确识记与北宋并立的政权.19、√【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商周时期青铜器。在原始社会末期;我国已出现青铜器。商朝以后,青铜器的数量增多,种类逐渐丰富,主要用于饮食;祭祀和军事等方面,功能也由食器等发展到礼器,成为王公贵族象征身份地位乃至国家权力的代表性器物,礼器的类型和数量反映了权利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熟练掌握夏商西周的青铜文明。20、×【分析】【分析】据所学知;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联合各地势力与商军在牧野会战,灭亡了商朝,西周建立,定都镐京。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武王灭商的相关知识。21、×【分析】本题考查辛弃疾的相关知识。辛弃疾是南宋著名的豪放派词人,继承了苏轼以来的豪放词风和报国情怀,使词境变得更为雄奇阔达,抒情、写景、叙事、议论,气势磅礴,震撼人心,代表作是《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所以本题表述错误,故选B。【解析】B22、√【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郑成功和康熙的贡献。明末清初,郑成功下决心赶走侵略军。1661年(永历十五年)三月,郑成功亲率2.5万名将士,分乘几百艘战船,浩浩荡荡从金门出发。永历十六年初,侵略军头目被迫到郑成功大营,在投降书上签了字。至此,郑成功从荷兰侵略者手里收复了沦陷38年的中国神圣领土台湾。郑成功收复台湾是一场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正义战争,领导这场斗争的郑成功是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17世纪40年代,沙俄入侵我国东北地区,强占了雅克萨和尼布楚。侵略军大肆烧撒掳掠,严重威胁到清朝的统治和当地人民的的安全。康熙帝率军亲征,于1685年和1686年组织了两次雅克萨自己反击战,重创俄军,迫使沙俄同意通过谈判来解决两国的边界问题。1689年,中俄两国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条约从法律肯定了我国对黑龙江和乌苏里河流域包括库页岛的主权。综上所述,郑成功和康熙都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故选T。【解析】T23、√【分析】除夕;元宵、端午等这些传统节日基本定型是在秦汉时期。到汉代;我国主要的传统节日都已经定型,人们常说这些节日起源于汉代,汉代是中国统一后第一个大发展时期,政治经济稳定,科学文化有了很大发展,这对节日的最后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条件。
故答案为:
√。
本题考查的是除夕;元宵、端午等节日基本定型的时间;注意这些都属于传统节日。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除夕、元宵、端午等这些传统节日基本定型是在秦汉时期。【解析】√四、改错题(共2题,共12分)24、略
【分析】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最后完成.
故答案为:
判断:×;改“出现”为“完成”.
本题以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为依托;考查的是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时间的知识.
本题以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时间的有关知识的记忆能力.【解析】×;改“出现”为“完成”25、略
【分析】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历史上史称西汉,刘邦就是汉高祖.
故答案为:
错误:洛阳;改正:长安.
本题考查西汉的建立.秦灭亡后;项羽刘邦为争夺帝位,进行了长达四年的楚汉战争,最后项羽战败,刘邦建立了汉朝.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刘邦建立西汉的时间、都城.【解析】洛阳;长安五、辨析题(共2题,共10分)26、错误;商王盘庚迁都至殷,而不是镐京,从此商朝得以稳定发展,并且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大国。【分析】【分析】商王盘庚迁都至殷;而不是镐京,从此商朝得以稳定发展,并且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大国。
【点评】本题虽然属于辨析题,但其实也算是一道改错题,表面态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窝工补偿协议书
- 用水纠纷协议书
- 道路修护协议书
- 母亲出车祸调解协议书
- 委托加工面膜厂协议书
- 股权咨询协议书
- 红酒赞助协议书
- 苗木嫁接协议书
- 用电负荷协议书
- 船员委培协议书
- 国开2025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形考作业1-4终考答案
- 2025贵州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科目考试题库(2025公需课课程)
- 物业工程体系文件规范
- 考务人员培训系统参考答案
- 2023年高考英语试卷(新课标Ⅰ卷)含答案解析
- (完整版)ECRS培训课件
- 第1本书出体旅程journeys out of the body精教版2003版
- 塑料制品事业部独立核算体系文件
- 《鸿门宴》话剧剧本
- 灸法操作规程完整
- 金蝶ERP实施-01-10-02供应链系统调研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