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华师大新版选择性必修1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761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体液调节中,激素从内分泌腺产生之后,通过体液传送特异性地作用于靶细胞。有关激素与靶细胞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甲状腺激素与全身细胞B.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与垂体细胞C.胰高血糖素与骨骼肌细胞D.促甲状腺激素与甲状腺细胞2、如图方框内为人体内某组织或器官的结构示意图;A;B、C分别表示不同的体液,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B中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含量有关,与蛋白质含量无关B.A渗回B和渗入C的量相差不大C.若图示方框为肝脏,则饱饭后B中Ⅱ端比Ⅰ端葡萄糖含量高D.若图示方框为肾脏,则B中Ⅱ端比Ⅰ端尿素含量低3、大多植物种子成熟后需经过休眠才能萌发,从休眠到萌发阶种子内脱落酸(ABA)和赤霉素(GA)含量变化如图所示。有些突变体的种子未脱离母体就发芽的现象称为胎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与ABA合成相关的酶基因突变可引起胎萌B.外施ABA可抑制ABA受体缺失突变体胎萌C.外施GA合成抑制剂可抑制种子的萌发D.环境因素可影响植物激素比例的变化4、原发性甲减是甲状腺病变导致的甲状腺功能减退,主要病因是甲状腺不发育或者发育不全、甲状腺激素合成酶缺陷等。人体内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合成和分泌过多引起甲亢。Graves病患者血清中存在与甲状腺细胞膜上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特异性结合的抗体,该抗体具有与促甲状腺激素相似的生理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原发性甲减患者可能出现促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症状B.甲亢患者可能出现食量增加、体重减轻、多言多动等症状,且比甲减患者更畏寒C.Graves病属于自身免疫病,患者的甲状腺激素分泌会增多D.原发性甲减不能接种疫苗预防,但Graves病可通过接种疫苗的方式预防5、为研究生长素(IAA)和细胞分裂素(CTK)的作用特点及其对植物体生长的影响,研究小组对正常生长且生理状况一致的①、②、③三组某植株幼苗分别进行如下处理:①组:对照组不做处理;②组:去除顶芽;③组:顶芽涂抹能影响生长素运输的三碘苯甲酸。实验处理第5天后②、③组侧芽开始萌发并在第9天后快速生长,在实验的第0、6、10天分别检测各组侧芽处的生长素(IAA)和细胞分裂素(CTK)的含量,结果如图甲和乙所示。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涂抹三碘苯甲酸和去除顶芽均可抑制生长素运输,促进侧芽萌发B.持续降低的内源生长素含量有利于该植株侧芽的萌发与生长C.IAA与CTK的比例可调控侧芽的萌发与生长,增大该比例有利于侧芽生长D.推断三碘苯甲酸同时具有促进细胞分裂素从顶芽往侧芽运输的作用6、临床上常通过测定血浆中的尿素氮、肌酐等来检查肾功能,各种肾疾病都可能使血液中尿素氮浓度升高。当肾受到中度或重度损伤时,血液中肌酐浓度显著增高。下表是某患者血浆生化检验单部分数据,据表分析不正确的是()。生化八项标本类型:血清项目名称检验结果参考值单位项目名称检验结果参考值单位总蛋白67.665~85g/L谷草转氨酶1715~40U/L球蛋白24.320~40g/L碱性磷酸酶6945~125U/L白蛋白43.340~55g/L谷丙转氨酶149~50U/L总胆红素4.70~20μmol/Lγ—谷氨酰转肽酶1810~60U/L脂蛋白(a)150.0↑0~75nmol/L胆固醇4.543.1~6.2mmol/L甘油三酯1.170.56~1.7mmol/L钾3.763.5~5.3mmol/L二氧化碳26.022~29mmol/L氯97.0↓99~110mmol/L肌酐488↑44~106μmol/L钠140.0137~147mmol/L尿素20.80↑1.7~8.3mmol/L钙2.232.03~2.6mmol/L无机磷1.570.96~1.62mmol/L葡萄糖4.263.6~6.1mmol/L
A.正常人血浆中各成分的含量在一定范围内波动B.血浆中的各种成分并不都来自消化吸收C.该患者可能患有严重的肾功能疾病D.脂蛋白超标会使该患者伴随出现组织水肿7、排尿是受中枢神经系统控制的复杂反射活动,排尿的初级反射中枢位于脊髓骶段。平时,膀胱逼尿肌舒张,尿道括约肌收缩,膀胱内贮存的尿液不致外流。如下图为相关反射弧示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A;当尿液充盈使膀胱扩张时;膀胱壁内的牵张感受器细胞膜外侧的电位变化是由正电位。
变成负电位,从而产生兴奋,兴奋传至脊髓骶段产生了“尿意”B.在图示反射弧中,通过电信号和化学信号两种信号传递信息C.C;排尿时;由排尿中枢通过相关神经分别释放“兴奋”和“抑制”性递质使得膀胱逼尿。
肌收缩、尿道括约肌舒张,从而将尿液排出体外D.正常人在没有合适的时机或场所时,能够憋尿,是因为排尿中枢受大脑皮层的控制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6题,共12分)8、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失调的叙述,正确的是()A.淋巴管阻塞引起下肢水肿B.血液中钙盐过多引起肌无力C.再次接触同种过敏原引起过敏反应D.腹泻引起体液中水和蛋白质大量丢失9、下列有关健康成年人脑功能的描述,正确的是()A.大脑皮层言语区的运动性语言中枢受损则导致患者听不懂别人的谈话B.控制排尿反射的高级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C.冷觉感受器分布在下丘脑中D.由短期记忆到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10、人体各部位的感觉与运动机能在大脑皮层体觉区与运动区中有它的代表区。下列关于人大脑皮层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一侧手指传入神经上的神经冲动,可传到对侧大脑皮层中央前回中间部B.一侧大脑皮层中央前回底部受损,会使对侧下肢的运动功能出现障碍C.头面部肌肉的代表区,在运动区呈倒置排列即口部在上眼部在下D.分辨精细的部位如手,在体觉区所占的面积比躯干的小11、下图示人体内某些淋巴细胞的分化和某种免疫过程,数字表示过程,字母表示细胞或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由造血干细胞形成的a、b、c细胞内蛋白质的种类有所不同B.①②③过程都需要细胞膜上糖被的参与C.c细胞和e细胞一样,都能增殖分化形成d细胞,d细胞分泌的物质Y为淋巴因子D.Y主要在内环境中发挥作用,与Y合成和分泌有关的膜性细胞器有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12、图1表示多个神经元之间的联系。现将一示波器的两极连接在D神经元膜内外两侧,用同种强度的电流分别刺激A、B、C,不同刺激方式(1表示分别单次电刺激A或B,II表示连续电刺激A,Ⅲ表示单次电刺激C)产生的结果如图2所示。(注:阈电位表示能引起动作电位的临界电位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1中三种刺激方式下在突触前膜处均发生电信号一化学信号的转变B.神经元B释放的是抑制性神经递质,神经元C释放的是兴奋性神经递质C.单个突触连续多个相同强度的阈下刺激可以叠加引发突触后膜的动作电位D.用相同强度的阈下刺激同时刺激A和B,示波器上一定能产生动作电位13、下图1和图2表示一项针对新冠病毒感染人群的调查结果。据图分析,导致患者出现重症的合理解释是()
A.体液免疫水平较高B.细胞免疫强度极低C.非特异性免疫持续时间长D.特异性免疫启动时间晚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9题,共18分)14、下表是与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节相关的部分知识。请参照表中内容;结合课本完成下表。
。调节物质。
产生部位。
运输方式。
作用部位。
作用部位的响应。
共同体现的细胞膜功能。
神经递质。
神经细胞。
(1)通过____运输。
突触后膜。
(2)_________
(6)_________
抗利尿激素。
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
(3)_________
(4)_________
(4)_________
淋巴因子。
T淋巴细胞。
B淋巴细胞。
(5)促进___________
(5)促进___________
15、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如______等)、免疫细胞(如_______、淋巴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如抗体、_______、_______等)组成。16、英国科学家斯他林和贝利斯把狗的一段小肠剪下,刮下黏膜,将黏膜与稀盐酸混合加砂子磨碎,制成提取液。将提取液注射到一条狗的_______中,发现能促进胰腺分泌胰液。证明了这个胰液的分泌过程不是_____________调节,而是_______调节。他们把这种能促进胰液分泌的物质称之为_______,这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由_______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调节,这就是激素调节。17、大脑的结构:大脑的表面覆盖着主要由神经元胞体及其_____构成的薄层结构,这一结构被称为_______。大脑具有丰富的___________,用来增加表面积。大脑发出的指令,通过_______传到脊髓。18、大脑皮层中央前回与________的功能是密切相关的,皮层代表区的位置与躯体各部分的关系是_______的。19、如图所示的是神经元的结构;根据此图回答下列各题。
(1)神经元结构包括①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
(2)在_____________________外套有一层髓鞘,构成_____________________,它的末端的细小分支叫作_____________________。
(3)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有包膜,就是我们常说的一条_____________________。20、细胞免疫:当某些病原体(如病毒、胞内寄生菌等)_________后,就要靠__________来“作战”;这种方式为细胞免疫。
①细胞免疫中,细胞毒性T细胞的活化需要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②活化后的细胞毒性T细胞的作用:_______
③细胞免疫中记忆T细胞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细胞免疫中细胞毒性T细胞从哪些细胞分化而来?___________________。
⑤细胞免疫中能识别抗原的有哪些细胞或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细胞免疫能否彻底清除胞内寄生抗原?______。活化后的_________________使靶细胞______后,________病原体,病原体____________的基础,但还需要与_______结合或直接被其他免疫细胞吞噬、消灭。21、细胞外液的理化特性:渗透压;pH、温度。
(1)渗透压:指溶液中______对_______的吸引力,取决与溶液浓度,浓度越高渗透压越大,浓度越低渗透压越小。血浆渗透压主要与_______、_______含量有关。细胞外液的渗透压90%取决于______。37℃时,血浆渗透压为_______,与0.9%的NaCl等渗。当红细胞放在清水中,会因为_______而破裂,放在浓度较高的溶液中,会因为_______而死亡。
(2)pH:血浆pH为_______,与_______、_______等离子有关。
(3)温度:_______左右22、谈谈高热最严重时的感受。体温过高时为什么要采取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的措施?_____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2题,共14分)23、传入神经末梢就是感受器,传出神经末梢就是效应器。______A.正确B.错误24、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与无机盐有关,与蛋白质无关(________)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五、非选择题(共2题,共18分)25、人在进行一定强度的体力劳动后;手掌或脚掌上可能会磨出水泡。下图是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水泡内的液体是_____;一般是由_____中的水分大量渗出而形成的。
(2)一般情况下;①与②成分上的主要区别在于____含量不同。
(3)内环境是由图中的____(填标号)组成的。其三者之间的动态关系是_______(用标号和箭头表示)。
(4)若③为皮肤的真皮细胞,箭头处的氧气浓度_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①处,而CO2的浓度相反。26、图甲是缩手反射相关结构;图乙是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丙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据图回答:
(1)甲图中f表示的结构是______,乙图是甲图中______(填字母)的亚显微结构放大模式图,乙图中的B是下一个神经元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2)缩手反射属于___________(条件、非条件)反射,当我们取指血进行化验时,针刺破手指的皮肤,但我们并未将手指缩回。这说明一个反射弧中的低级中枢要接受___________的控制。
(3)图丙中若①代表小腿上的感受器,⑤代表神经支配的小腿肌肉,则③称为___________.若刺激图丙中b点,图中除b点外___________(字母)点可产生兴奋。
(4)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与相应神经递质结合,引起B细胞产生___________,使突触后膜的电位发生变化.评卷人得分六、综合题(共2题,共20分)27、花和果实的脱落是一个受调控的过程。在干旱胁迫下;番茄会出现花提前凋落的现象,从而严重影响产量。为研究其中的机制,进行了相关实验。
(1)正常情况下,发育着的种子产生生长素_____番茄果实的发育;生长素向花梗基部运输;抑制花梗脱落区细胞活性以防脱落。当果实成熟后,由于生长素供应不足,脱落区细胞对乙烯敏感,引起果实脱落。
(2)研究者构建了S2(编码植酸酶2的基因)过表达和S2敲低的番茄;统计了其在水分充足和干旱条件下的落花率,结果如图1。
①由图1结果推测,干旱可能通过_____促进花脱落。
②研究者检测了野生型植株在相应环境下S2的表达情况验证了上述推测,检测结果为_____。
(3)磺肽素(PSK)是一种肽类激素,由PSK的前体通过S2蛋白的剪切形成。对番茄植株外施一定浓度的PSK前体,3天后统计落花率,结果如图2.请补充画出图中PSK前体处理敲低组的实验结果。_____
(4)在S2过表达植株中,乙烯响应基因T的表达量明显高于野生型。为了研究干旱胁迫下S2是否通过乙烯来诱导花脱落,请利用乙烯拮抗剂设计实验:_____,并写出支持“干旱胁迫下S2诱导的花脱落不依赖乙烯”的实验结果。_____
(5)研究表明,干旱胁迫下S2诱导的花脱落不依赖生长素和乙烯。综合上述研究,将“S2”“生长素”“乙烯”“PSK前体”填写在相应方框中,以完善花脱落的调控图。_____28、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某人皮肤烫伤后,出现水泡,该水泡内的液体主要是指[]__________。
(2)②、③、⑦处细胞的生活环境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①④⑥构成了组织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这个液体环境称为__________。
(4)健康人胰腺组织的不同细胞可分泌不同的物质,如:消化酶、胰岛素,其中__________能进入血液。
(5)目前普遍认为,__________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C【分析】【分析】
1.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下丘脑通过释放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来促进垂体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TSH),TSH则可以促进甲状腺的活动,合成和释放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几乎作用于全身的组织细胞,这就是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
2.肌糖原不能分解成葡萄糖;在骨骼肌细胞膜表面没有识别胰高血糖素的受体。胰高血糖素作用于肝脏细胞,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升高血糖浓度。
【详解】
A;甲状腺激素的作用可以促进组织细胞物质的氧化分解;因此几乎作用于全身的组织细胞,A正确;
B;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靶细胞是垂体细胞;B正确;
C;肌糖原不能分解成葡萄糖补充血糖浓度;在骨骼肌细胞膜表面没有识别胰高血糖素的受体,胰高血糖素作用于肝细胞,C错误;
D;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细胞;D正确。
故选C。2、D【分析】【分析】
图中A为组织液;B为血浆、C为淋巴液;它们都属于细胞外液,共同组成人体内细胞的生活环境,称为内环境。Ⅰ|端为毛细血管动脉端,Ⅱ端为毛细血管静脉端。
【详解】
A;血浆渗透压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A错误;
B;组织液A中大部分通过毛细血管静脉端回流到血浆B;少部分透过毛细淋巴管壁形成淋巴液C,B错误;
C;若图示方框为肝脏;则饱饭后经消化吸收的血糖经I端到组织液并进入肝细胞内合成肝糖原,所以Ⅱ端葡萄糖含量变低,C错误;
D;若图示方框为肾脏;则代谢废物经肾脏后被吸收,以尿液的形式排出体外,所以Ⅱ端比Ⅰ端尿素含量低,D正确。
故选D。3、B4、C【分析】【分析】
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存在分级调节;当甲状腺激素的量增加到一定程度,会反馈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
【详解】
A;因患者体内甲状腺激素含量偏低;通过负反馈调节,对下丘脑和垂体的抑制作用减弱,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增多,故A错误;
B;甲状腺激素能促进新陈代谢;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因此甲亢患者可能出现食量增加、体重减轻、多言多动等症状,但不会出现畏寒症状,B错误;
C、Graves病患者血清中存在针对甲状腺细胞的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的抗体;属于自身免疫病;该抗体具有与促甲状腺激素相似的作用,可引起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C正确;
D、Graves病是自身免疫病;不能通过接种疫苗的方式预防,D错误。
故选C。5、C【分析】【分析】
分析图甲;乙可知;与第6天相比第10天植株体内的生长素含量增加,同时第9天后植株快速生长,这说明植株侧芽生长需要更多的生长素;生长素的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均低于对照组,细胞分裂素的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均高于对照组,这说明去除顶芽和顶芽涂抹三碘苯甲酸都能促进侧芽生长,而三碘苯甲酸可抑制生长素的运输,从而降低侧芽处生长素的含量,增加细胞分裂素的含量。
【详解】
A;由分析可知;涂抹三碘苯甲酸可抑制生长素运输,促进侧芽萌发,而去除顶芽并不是抑制生长素的运输,是减少生长素的产生,A错误;
B;通过图甲分析可知;在第10天时植株体内的生长素含量比第6天的多,这说明侧芽生长需要的生长素增多,则持续降低的内源生长素含量不利于该植株侧芽的萌发与生长,B错误;
C;由图甲、乙分析可知;侧芽萌发时,IAA含量降低、CTK含量增多,IAA/CTK的值比未萌发时小;侧芽快速生长时,IAA含量增多、CTK含量降低,IAA/CTK的值增大,因此IAA与CTK的比例可调控侧芽的萌发与生长,增大该比例有利于侧芽生长,C正确;
D;由图甲、乙分析可知;三碘苯甲酸可抑制生长素的运输,从而降低侧芽的生长素浓度,增加细胞分裂素的含量,但是由题干信息和结果不能推断出三碘苯甲酸同时具有促进细胞分裂素从顶芽往侧芽运输的作用,D错误。
故选C。6、D【分析】【分析】
由表格结果可知:表中是某人的血液检查结果;其中各项指标都不是恒定的,而是有一个波动范围。
【详解】
A;据表分析正常人血浆中各成分的参考值都是一个范围;说明其含量在一定范围内波动,以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A正确;
B;血浆中的各种成分并不都来自消化吸收;比如尿素等是细胞的代谢废物,B正确;
C;该患者肌酐含量严重超标;因此推测该患者可能患有严重的肾功能疾病,C正确;
D;血浆中脂蛋白超标会使血浆渗透压增大;水分更多地流向血浆,不会出现组织水肿,D错误。
故选D。7、A【分析】【分析】
人体神经调节的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构成,兴奋在反射弧上单向传递,兴奋在突触处产生电信号到化学信号再到电信号的转变。
【详解】
A;当尿液充盈使膀胱扩张时;膀胱壁内的牵张感受器细胞膜外侧的电位变化是由正电位变成负电位,从而产生兴奋,兴奋传至脊髓骶段,进而传至大脑皮层产生了“尿意”,A错误;
B;兴奋在突触处产生电信号到化学信号再到电信号的转变;B正确;
C;神经递质有兴奋性和抑制性两种;受到刺激以后神经递质由突触小泡运输到突触前膜与其融合,递质以胞吐的方式排放到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的兴奋或抑制,C正确;
D;排尿中枢位于脊髓;受到大脑皮层的控制,属于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D正确。
故选A。二、多选题(共6题,共12分)8、A:B:C【分析】【分析】
本题是对内环境组成和内环境稳态失调症的考查。内环境由血浆;组织液、淋巴组成;内环境稳态是机体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内环境稳态一旦失调机体生命活动受影响,细胞代谢紊乱,从而表现出相应的内环境稳态失调症。
【详解】
A;淋巴循环是对血液循环的补充;淋巴管阻塞使组织液增加而出现组织水肿,A正确;
B;血液中钙盐过多引起肌无力;钙盐过少引起抽搐现象,B正确;
C;过敏反应是指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的抗原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C正确;
D;腹泻会引起水和无机盐的大量丢失;但不会导致蛋白质的大量丢失,D错误。
故选ABC。9、B:D【分析】【分析】
各级中枢的分布与功能:
①大脑: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是高级神经活动的结构基础。其上有语言;听觉、视觉、运动等高级中枢。
②小脑:有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
③脑干:有许多重要的生命活动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等。
④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渗透压感受器(水平衡中枢)、血糖平衡调节中枢;是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总枢纽。
⑤脊髓: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
【详解】
A;大脑皮层言语区的听觉性语言中枢受损则导致患者听不懂别人的谈话;A错误;
B;控制排尿反射的高级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B正确;
C;冷觉感受器分布在皮肤、黏膜和内脏等处;C错误;
D;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D正确。
故选BD。10、B:C:D【分析】【分析】
1、各级中枢的分布与功能:①大脑: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是高级神经活动的结构基础。其上由语言、听觉、视觉、运动等高级中枢。②小脑:有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③脑干:有许多重要的生命活动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等。④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渗透压感受器(水平衡中枢)、血糖平衡调节中枢,是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总枢纽。⑤脊髓: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
【详解】
A、一侧手指传入神经上的神经冲动,可传到对侧大脑皮层中央前回中间部,A正确;
B、一侧大脑皮层中央前回顶部受损,会使对侧下肢的运动功能出现障碍,B错误;
C、头面部肌肉的代表区,在运动区呈正立排列,即眼部在上口部在下,不是倒置的,C错误;
D、分辨精细的部位如手,在体觉区所占的面积比躯干的大,D错误。
故选BCD。
【点睛】11、A:B:D【分析】【分析】
分析题图:图示表示人体内某些淋巴细胞的分化和体液免疫过程,其中a表示血细胞,b表示T细胞;c表示B细胞,d表示浆细胞,e表示记忆细胞,f表示吞噬细胞,X表示抗原,Y表示抗体。
【详解】
A、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选择性表达,因此由造血干细胞分化形成的a、b;c细胞内蛋白质的种类有所不同;A正确;
B;①是吞噬细胞识别和吞噬抗原;②③是抗原呈递过程,这两个过程都需要细胞膜上糖蛋白的参与,B正确;
C;c细胞(B细胞)和e细胞(记忆细胞);都能增殖分化形成d细胞(浆细胞),d细胞(浆细胞)分泌的物质Y为抗体,C错误;
D;Y为抗体;抗体主要在内环境中发挥作用;抗体属于分泌蛋白,与分泌蛋白合成和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其中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是膜性细胞器,D正确。
故选ABD。12、A:C【分析】【分析】
分析图1:AD;BD、CD之间存在突触;D神经元上连接着微电极,可检测电位变化。分析图2:单次刺激A、B,膜电位发生了变化,静息电位差值变小,但没有形成外负内正的动作电位,说明刺激强度在阈值之下;连续刺激A,形成了外负内正的动作电位,说明连续的阈下刺激可在突触后膜叠加;单次刺激C,静息电位差值变大,说明C释放的是抑制性神经递质。
【详解】
A;图1中三种刺激方式下都使突触后膜发生了膜电位变化;说明突触前膜都释放了神经递质,因此在突触前膜处均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A正确;
B;刺激A、B均使突触后膜的静息电位值变小;说明神经元A、B释放的是兴奋性神经递质,而单次刺激C,静息电位差值变大,说明C释放的是抑制性神经递质,B错误;
C;单独刺激A不能形成外负内正的动作电位;而连续刺激A,形成了外负内正的动作电位,可说明单个突触连续多个相同强度的阈下刺激可以叠加引发突触后膜的动作电位,C正确;
D;根据C项分析可知;单个突触连续多个相同强度的阈下刺激可以叠加引发突触后膜的动作电位,但该实验不能说明用相同强度的阈下刺激同时刺激A和B,示波器上一定能产生动作电位,D错误。
故选AC。13、B:D【分析】【分析】
据图分析:图示重度感染人群的非特异性免疫;T细胞水平明显低于感染人群的平均水平;说明重度感染人群的非特异性免疫时间较长且细胞免疫水平较低。
【详解】
据图分析可知;重度感染人群的非特异性免疫时间较长,T细胞含量较低导致细胞免疫水平也较低,特异性免疫启动时间较感染人群平均时间晚,因此细胞免疫强度极低和特异性免疫启动时间晚是导致患者出现重症的原因。
故选BD。三、填空题(共9题,共18分)14、略
【分析】【分析】
1.体液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2)反应阶段: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3)效应阶段: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
2.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体液和免疫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的各器官,系统的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相对稳定状态。目前认为机体调节内环境稳态的方式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详解】
(1)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通过突触间隙(组织液)作用于突触后膜,抗利尿激素由垂体释放后随着体液的传送可以到全身各处去,淋巴因子由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产生,可以随着体液到B细胞起作用,即神经递质;抗利尿激素、淋巴因子均需要通过体液运输。
(2)神经调节中神经递质以胞吐的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经过扩散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会引起突触后膜离子通透性改变,进而引起突触后膜膜电位的变化。
(3)抗利尿激素的作用部位是肾小管和集合管;这是因为肾小管和集合管的细胞表面有与抗利尿激素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受体。
(4)抗利尿激素与肾小管好集合管表面的受体结合后;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引起尿量减少。
(5)淋巴因子是由T细胞合成并分泌的;淋巴因子能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即增强B细胞的免疫作用。
(6)神经递质;抗利尿激素、淋巴因子等信息分子由产生部位经运输后作用于靶细胞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细胞膜的这一功能可以保证多细胞生物体内细胞之间功能的协调。
【点睛】
熟知各种信息分子神经递质、激素和淋巴因子起作用的机理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能正确分析表中的信息是解答本题的前提。【解析】体液膜电位变化肾小管和集合管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B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交流15、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扁桃体、淋巴结、胸腺、脾吞噬细胞淋巴因子、溶菌酶16、略
【解析】①.静脉②.神经③.体液④.促胰液素⑤.内分泌器官17、略
【分析】【详解】
大脑的表面覆盖着主要由神经元胞体及其树突构成的薄层结构,这一结构是大脑皮层。大脑具有丰富的沟回,用来增加表面积。大脑发出的指令,通过脑干传到脊髓。脑干是连接脊髓和其他部分的重要通路。【解析】①.树突②.大脑皮层③.沟回④.脑干18、略
【分析】【详解】
大脑皮层中央前回与躯体运动的功能是密切相关的,皮层代表区的位置与躯体各部分的关系是倒置的。【解析】①.躯体运动②.倒置的19、略
【分析】【分析】
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神经元的突起一般包括一条长而分支少的轴突和数条短而呈树枝状分支的树突。
【详解】
(1)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①细胞体、②树突、③轴突。
(2)轴突以及套在外面的髓鞘叫神经纤维,它的末端的细小分支叫做神经末梢。
(3)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包结缔组织膜,构成神经。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解析】①.细胞体②.树突③.轴突④.轴突⑤.神经纤维⑥.神经末梢⑦.神经20、略
【分析】略【解析】进入细胞内部T细胞直接接触靶细胞靶细胞的接触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识别并裂解被同样病原体感染的靶细胞如果再次遇到相同的抗原,记忆T细胞会立即分化为细胞毒性T细胞,迅速、高效地产生免疫反应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T细胞不能细胞毒性T细胞裂解暴露出失去了寄生抗体21、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溶质微粒水无机盐蛋白质Na+和Cl-770kPa吸水过多失水过多7.35-7.45HCO3-HPO42-37℃22、略
【分析】【详解】
发热时的症状大部分集中在中枢神经系统,病人感觉不适、头疼、头晕、嗜睡等,同时常有食欲不振、厌食、恶心的表现。正常的体温是体内细胞进行各种生化反应最适宜的温度,发高烧时,各种酶的活性发生变化,代谢紊乱,机体功能异常。发热时机体分解代谢旺盛,持续高热会引起器官的功能负荷加重,可能诱发器官功能不全或引起组织损伤。对于6个月至4岁的幼儿来说,持续高热容易发生惊厥,出现脑损伤,如智力落后、甚至癫痫,因此应及时采用物理方法或服用药物来退烧降温。【解析】发热时的症状大部分集中在中枢神经系统;病人感觉不适;头疼、头晕、嗜睡等,同时常有食欲不振、厌食、恶心的表现。
正常的体温是体内细胞进行各种生化反应最适宜的温度,发高烧时,各种酶的活性发生变化,代谢紊乱,机体功能异常。发热时机体分解代谢旺盛,持续高热会引起器官的功能负荷加重,可能诱发器官功能不全或引起组织损伤。对于6个月至4岁的幼儿来说,持续高热容易发生惊厥,出现脑损伤,如智力落后、甚至癫痫,因此应及时采用物理方法或服用药物来退烧降温四、判断题(共2题,共14分)23、B【分析】【详解】
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感觉神经末梢或传入神经末梢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末梢就是感受器,而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或腺体是效应器,错误。24、B【分析】【分析】
【详解】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故错误。五、非选择题(共2题,共18分)25、略
【分析】【分析】
分析题图:图示是人体内组织细胞和内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示意图;其中②为组织液,是组织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④为淋巴,是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①为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③为细胞内液。
【详解】
(1)水泡内的液体主要是组织液;一般是由血浆中的水分大量渗出而形成的。
(2)一般情况下;①血浆与②组织液成分上的主要区别在于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较多。
(3)内环境是细胞生存的液体环境,是由图中的①血浆、②组织液和④淋巴组成的。血浆中的成分可以和组织液双向渗透,组织液单向渗透进入淋巴,淋巴单向渗透进入血浆,故三者之间的动态关系是
(4)由于组织细胞消耗的氧气来自血浆,而产生的二氧化碳由血浆运走,所以若③为皮肤的真皮细胞,箭头处的氧气浓度高于①处,而CO2的浓度相反。
【点睛】
本题考查内环境成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解析】组织液血浆(或血液)蛋白质①②④高于26、略
【分析】【分析】
据图分析:图甲中,a表示效应器,b表示传出神经;c表示神经中枢,d表示突触结构,e表示传入神经,f表示感受器。图乙表示突触结构,A表示突触小体,B表示突触后膜。图丙中,①表示感受器,②表示传入神经,③表示神经中枢,④表示传出神经,⑤表示效应器。
【详解】
(1)甲图中f表示的结构是感受器;图乙表示突触结构,是图甲中的d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放大模式图,乙图中的B是突触后膜,是下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膜或树突膜。
(2)缩手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题干所述现象说明一个反射弧中的低级中枢要接受高级中枢(大脑皮层)的控制。
(3)据图分析,③表示神经中枢。刺激图丙中b点,因为①是感受器,⑤是效应器,所以b点位于传入神经元上;又因为兴奋在反射弧中是单向传递的;则e;d、c都可以产生兴奋;兴奋在同一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所以a点也可以产生兴奋。
(4)神经递质有兴奋性神经递质和抑制性神经递质两种;所以可以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点睛】
本题结合图示主要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费用反还协议书
- 救援队训练免责协议书
- 约架免责协议书
- 小工程劳务用工协议书
- 肉牛寄养协议书
- 艺校入职协议书
- 电线承包协议书
- 父母和女婿复婚协议书
- 贸易货物协议书
- 资产赠予协议书
- 儿童脑瘫康复课件
- DB63-T 2112-2023 餐饮厉行节约实施指南
- 车险查勘定损中级培训水淹车处理指引及定损培训
- GB/T 29745-2013公共停车场(库)信息联网通用技术要求
- 员工请假审批流程图
- “双减”背景下高中语文作业的设计
- 2023年考研《法硕(非法学)》真题及答案
- 供应室技能考核操作标准
- 力平之独特的血脂管理课件
- 全国2021年4月自学考试00322中国行政史试题答案
- 外周神经复发性神经鞘瘤的显微外科治疗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