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仁爱科普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月考试卷588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荒谬(miào)箱箧怒不可遏(è)锐不可挡B.掳走(lǔ)烦燥鲜为人知(xiān)风尘苦旅C.德馨(xīn)矫首无人问津(jīn)落英缤纷D.匀称(chèng)斟酌别具匠心(jiàng)长途拔涉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汉书•西域传》记载了西域36国在欧亚大陆的广阔腹地画出的无边无垠的绿色长廊,夏季走入这里与置身江南无异.B.站在罗布泊边缘,你能看清那一道道肋骨的排列走向,看到沧海桑田的痕迹,你会感到这胸膛里面深藏的痛苦与无奈.C.罗布泊很快与广阔无垠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浑然一体.D.我们只得钻出汽车,将目光投向近在咫尺的罗布泊.3、下面的诗句中不是描写西湖的一项()。A.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B.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C.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D.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4、下列各句中,画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人间四月天,麻城看杜鹃”,2010年4月25日至5月10日麻城市成功举办了第二届“麻城杜鹃旅游文化节”的活动,使“杜鹃花城”的名声____。B.马的颚骨虽然很长,它却没有如驴的那副蠢相,如牛的那副呆相。相反地,它的头部比例整齐,却给它一种轻捷的神情,而这种神情又恰好与颈部的美____。C.创新是时代的要求,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一旦产生小的灵感,就要相信它的价值,并____地把它发展下去。如果能做到这些,你一定会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D.玉树地震灾情发生后,街头的流动采血车前,等待献血的群众排起了长队,这场面让人感动得____。5、下列加横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利____(yì)____毛(hónɡ)剥____(xiāo)B.____旺(xīnɡ)____评(pī)牺____(shēnɡ)C.介____(sháo)____山(tài)追____(dào)D.____底(chè)____托(jì)受____(nán)6、6.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字的一项是()A.蛮横赋予卑劣稀疏。
B.踪迹帷慕缄默迁徙。
C.弥漫沼泽枷琐推搡D.绚丽拙劣敦实羁伴7、对《饮酒》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这首诗歌颂了热闹的田园生活,突出地表现了诗人与大自然相契合的心理。B.“悠然见南山”一句中“见”字用的极好,表现出诗人不是有意而为之,而是在采菊时,山的形象无意中映入了眼帘。C.这首诗在艺术上的特点是情、境、理三者的浑然融合。在幽美淡远的景和悠然自得的情构成的境界中,蕴涵着万物各得其所的哲理。D.“真意”与“忘言”的关系是说此情此境中让人体会到生活的真谛,而这种“真意”只能用心灵去感受,因而诗人只好“忘言”了。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9题,共18分)8、文学常识填空。
《黄山记》作者____,当代作家。9、下列划线的字注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集____干10、课文《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以一个人对声音和乐音成因的认识为例,说明的道理是____。11、《江雪》这首诗前两句描绘了____的环境。12、整体感悟。课文引用典故寓意共同主题《日》飞蛾扑火追求光和热④____①____①____《月》②____③____13、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另一个强盗放火。似乎得胜之后,便可以动手行窃了。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规模的劫掠,脏物由两个胜利者均分。我们看到,这整个事件还与额尔金的名字有关,这名字又使人不能不忆及巴特农神庙。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我们所有大教堂的财宝加在一起,也许还抵不上东方这座了不起的富丽堂皇的博物馆。那儿不仅仅有艺术珍品,还有大堆的金银制品。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了欧洲。这就是这两个强盗的故事。本段文字主要通过____的修辞手法对侵略者进行谴责、讽刺,能鲜明体现这种感情色彩的词语有____、____。(写两个)14、读《朝花夕拾》,鲁迅首次知道“赫胥黎”,接触“物竟天择”,“苏格拉底”等人的思想是在矿路学堂,这段经历在《____》中提及。15、给加线字注音。____________________落____恐干____飘____16、默写。
(1)梅雪争春未肯降;______。(《雪梅》)
(2)______;清歌一曲月如霜。(《听张立本女吟>》)
(3)古人学问无遗力;______。(《冬夜读书示子聿(其三)》)
(4)______;______,进,吾往也。(《孔孟论学》)
(5)俸去书来;落落大满,______。(《黄生借书说》)
(6)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______。(《勉学》)评卷人得分三、语言表达(共7题,共14分)17、2005年4月26日至5月3日是连战先生首次大陆之行。很多人用诗歌来表达对连战的欢迎之情。下面是他的旧房东赠言藏头诗;很有深意,希望连战能够担负起把海峡两岸连结起来的重任。但是由于疏忽,缺三个字,请你添上。
连动______;
战为古华夏。18、解释句子意思。
也无人惜从教坠。19、解释句中划线的词语。
提防他们对自己的宝座有____之心。
①觊觎。
____制度就这样进入了古代的王权体制。
②谏净20、电台在播放旅游天气时,往往会根据实际天气额外加上一段“提醒语”,以增加趣味性和人文性。模仿三亚的写法,选一处撰写一段温馨话语。(2分)三亚(海南)晴26-33度:“去三亚旅游,带上一些防晒物品,会使你更加满意。”1.漠河(黑龙江)小雪-22-4度____2.天目湖(江苏)多云转小雨12-24度____21、完成下面关于《论语》的问题(3分):1.孔子曾说过:“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资:这里有借鉴的意思)。”用你所背诵的来自《论语》中的另一句话说就是____。2.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侫,损矣。”(《论语·季氏》)孔子所说的择友的标准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____22、下列诗节正确的排列顺序是______
①狂风吼叫雷声轰响
②看吧;它飞舞着,像个精灵,--高傲的,黑色的暴风雨的精灵,--它在大笑,它又在号叫它笑那些乌云,它因为欢乐而号叫!
③这个敏感的精灵,--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它深信,乌云遮不住太阳,--是的,遮不住的!23、《过雪山草地》是如何描写红军长征的困难的?联系这篇诗歌想一想,红军能战胜一切困难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评卷人得分四、现代文阅读(共3题,共24分)24、近乡情更怯①故乡;是我永远无法忘怀;也不敢忘怀的。
②那个山村;很小。几十户人家,错落在前后两条沟里。人们日出作,日落息,互相帮扶,其乐融融。一家杀年猪,全村人去吃酸菜白肉血肠;一家娶媳妇,全村办喜事;一家夜里有了病人,全村男丁壮妇会应声而起。故乡,是真的“桃花源”。
③山脚;有一合抱粗的垂柳。柳下,是一条极瘦;极清澈的小溪。月悬夜空,中学刚毕业的我坐在溪边。是走,是留?心情郁闷。此时,总有乡亲驻足询问。他们珍爱脚下的黄土,与那土地已结成一个不可分的整体而世代相安,却也支持、怂恿对这块土地的“叛逆”:“争口气,有出息的进城去。”你稍有不顺,又会说,“回来,还是山里的大葱蘸酱养人!”这是一种看似相悖却意味深长、专属于那块土地的情怀。
④我参军要走了;乡亲们来道贺。那贺物,是一两束存放很久舍不得吃的挂面,是几个尚带着母鸡体温;需换油盐用的鸡蛋。一位长辈,送来3元钱,是由一沓角币、一堆“钢镚儿”组成的。“拿着补补吧,别屈着孩子。”我知道,这是“一堆”不知攒了多久的钱,即便在物价尚廉的彼时,也实在“补”不了什么却在我的记忆中定格。
⑤几年后,我真的“出息”了,进城了。____可是;我却时时感到灵魂深处的失落与不安。
⑥盛夏。回家。县里小车来送。汽车艰难地爬行在故乡的土路上,车窗外不时掠过老少乡邻的身影,我清晰地感受到这冰冷的“铁壳子”给我与乡亲们带来的隔阂。车近村边时,陷进泥浆。田间,有一乡亲,赶着两头黄牛犁地,竟是我儿时的伙伴。____?”不等我回话;他便径直走去卸犁杖,为我赶牛拉车。我赶紧搭话,庄稼茬口好吗?几成苗?雨水“赶趟”不?猪羔什么行市?终于无话可问,终于无话可说。曾经,在淅沥的雨帘中,我们在葱郁的草地上骑着牛儿穿行,任凭雨水把周身浇个“响透”,那样的惬意,而此刻我清晰地感受到被作为局外人;观光客对待的距离与悲哀。
⑦深秋;老父发病,去世。父亲戎马半生,刚烈正直,极有声望,举丧之日来人便也极多。我这个被乡邻公认的孝子,因如今的“身份”所限,出殡乡俗,均改由弟弟代做。那一刻,乡邻谴责与不屑的目光,是我绝不敢直视的。当呜咽的唢呐奏出如嚎啕般凄凉的曲子,满山庄顿时响起穿云裂石之声,仿佛这山村底蕴的瞬问迸发!我第一次感受到灵魂的巨大震悚与空灵般的明净,我被一种巨大的;无法抗拒的力量征服,不由自主长跪在地!在乡亲们顿时和缓的眼神中,我又重新看到宽容、理解与接纳。我终于知道,我实在是农民的儿子。骨。
子里仍完全是农民的底色;是不被任何世俗所改变的本色与天然!
⑧有人说;乡村生活是陈旧落后的,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注定会逝去。我无论如何不敢苟同。在这块厚重而又古老的土地上,有着任何“现代文明”永远无法取代的人间真情!
⑨故乡;我心底的珍藏,我的财富,我的根!
(1)从文中;我们看到了怎样的乡亲?(答出两个主要方面)
(2)第⑤段中画直线的句子有何作用?
(3)从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⑥段中画线的句子。
(4)理解文章最后一段的含义。25、大多数勤劳的人都比懒惰的人容易衰老。本只需要走一两步,他们却不在乎走上十步。他们____;也不肯运用心智去偷懒取巧。懒惰的饭店服务员往往是最令人满意,最优秀的。他总是一次就把餐具都送到餐桌上,他讨厌哪怕多走半步路。只有那些勤快的伙计才会端上咖啡不带方糖和勺子,他们不在乎多往返几趟,每趟只拿来一样东西,结果咖啡都已经凉了。
(1)多数勤劳的人都比懒惰的人容易衰老的原因是:(用不多于12字回答)____(2)文中的“他”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人们对“他”的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用文中的词来回答)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不多于15字回答)(3)文中画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关系的复句。(4)你能根据课文中的意思,想出两个因为“想少走路”而产生的发明的例子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6、一支金色的钢笔
①这是我第五次在她的作业本上愤然留言:“请用钢笔写字!”②她没有一次照做,一如既往地用铅笔打发着我布置的作业。我不明白,为何在她文静纯真的背后,深藏着那么让人不可捉摸的倔强。③当我在她的作文本上再次写下那句老生常谈的话时,我决定对她进行点名批评。于是,那个阳光明媚的午后,便有了这样的场景——我一面踱着步子解析优秀作文的词句,一面时不时地用余光安抚在角落里默默流泪的她。④____我并未从她的躲藏中找到一种老师该有的威严。相反,我内心有了一股悲戚的洪流。⑤下午放学后的校园,多了几分静谧与冷清。我独自在窗明几净的走廊上散步,猜想到底该如何化解她心中的惊恐与不安。⑥透过窗帘间的缝隙,我能看到,她和她的同桌正喃喃地说些什么。那是一个皮肤黝黑的小男孩,家境十分拮据,经学校减免过的学费都得拖上几个月才能勉强缴清。⑦我心怀期待地看着他们在空旷的教室里窃窃私语。真怕他们那片刻的嬉笑里,有我的名字。正当我准备推门而入时,一幅永生难忘的画面瞬间印在了我的脑海里。⑧她满目感激地收起手中的钢笔,微笑着说了声谢谢。他把书包摊开,接过那支破旧的钢笔,轻轻地将它搁到里面,那神色,如同手捧至宝一般。临行前,他略带豪情地说了一句:“放心吧,这次你是用钢笔写的,老师不会再批评你了!”⑨夕阳的余晖透过愈渐宽大的窗帘缝隙,丝丝缕缕地照射在他们脸上。在那份充满童真的友谊里,我无法找到自己介入的借口,只得暗自逃离。第二天,在宽大的办公桌上,我看到他俩紧紧挨在一起的作业。同样的本子,同样的笔色,同样的日期。⑩市里举行长跑比赛的时候,他不顾一切地报了名。接着,他毫无悬念地成了代表学校参赛的选手。⑪5000米的距离,对于台下这帮稚气未脱的孩子来说,的确是一场艰苦的耐力战。他在人群中穿梭、奔跑,坚持不懈。我和看台上的老师们一起,情不自禁地为他加油并鼓掌欢呼。他如一支离弦的箭,在临近终点的时刻,依然冲劲十足。⑫惊人的一幕出现了:他愣愣地站在终点附近的跑道上,看着后来的选手们咬紧牙关、奋力冲刺。人群中一片哗然,没有人明白,在冠军唾手可得的紧要关头,他为何选择了止步。⑬当有两人陆续冲过终点后,他才狂喜高呼着奔向终点。毫无疑问,他受到了严厉的批评。要知道,他代表的是整个学校,而不仅仅是他个人。他的无人理解的行为,已然辜负了所有随行老师的希望。⑭那是我第一次对他怒吼斥责,我以为,他是想用特立独行的方式来博得众人关注的目光。⑮“你明明能跑第一,为什么要在终点前停下来?你知不知道这关乎整个学校的荣誉?”我一遍遍地责问,他则顷刻间泪流满面。⑯“老师第一名和第二名的奖品都不是钢笔!我我只要钢笔。这样,我的同桌就不会再烦恼,也不会因为用铅笔写作业而受到批评了”他呜呜的悲鸣,诉尽了他在一路奔跑中所受的委屈。⑰我恍然觉察到自己的渺小与狼狈⑱校门口的喜报栏上,赫然写着他的名字和获得的奖品。我见过,那是一支精致却又恸哭不止的金色钢笔!面对这样一个不谙世事的孩子,我内心充满了愧疚。(选文有删改)(1)请结合文本梳理小说的故事情节和“我”的情感脉络,并将(1)(2)(3)(4)处内容填入答题卡相应位置。(2)小说题为“一支金色的钢笔”;请问“钢笔”在小说结构上有什么作用?你认为“金色”有哪几层含义?
(3)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划线的句子。她开始躲我,面色仓皇、神情狼狈,像春花躲秋风一般,硬生生地要隔一个夏季。(4)你认为“我”和“小男孩”谁是小说的主人公?请简述理由。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C【分析】试题分析: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正确书写汉字。可以结合语音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找出错别字并修改。《新课标》要求:“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若在复习期间进行系统性的复习往往事半功倍。教师必须在平时多强调,并注意收集学生容易读错.写错的字。同时注意一些形似字.多音字.变声的形声字的认知。A项锐不可挡字形错误,荒谬(miào)读音错误;B项烦燥字形错误,鲜为人知(xiān)字音错误;D项长途拔涉字形错误,匀称(chèng)字音错误。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解析】【答案】C2、A【分析】A.无边无垠:垠:范围.边:边界.形容范围极为广阔;不合乎句意,是错误的;
B.沧海桑田:沧海;大海;桑田,种桑树的地;泛指农田.意思是大海变成农田;农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合乎句意,是正确的;
C.广阔无垠:多用于修饰天空;大地,草原,海洋等,形容极其宽广;是正确的;
D.近在咫尺:形容距离很近;是正确的;
故选:A.
本题考查成语的使用;学生要明确成语的意思及用法,在具体语境中体会成语使用的正确与否.成语在句中要使语言表达更准确,简洁,要和句子所表达的感情色彩相一致.
本题考查对成语的运用能力.解答此类题,需要正确的理解成语的意思,辨清成语的感情色彩,还要结合具体语境分析运用是否恰当.总之,做好该题,理解词义是最关键的.【解析】A3、D【分析】【分析】D是《望庭湖》。故选D。
【点评】考查学生诗意的理解能力。4、C【分析】【分析】A响彻云霄:形容声音响亮;好象可以穿过云层,直达高空。B各得其所:原指各人都得到满足。后指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位置或安排。D头晕目眩:头发昏,眼发花。C锲而不舍:不断地镂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对词语含义的理解能力。要根据词在文章当中的语境含义来解释。5、B【分析】【分析】B项正确。A项中“削”应读xuē;是多音字,削(xiāo)铅笔;C项中“绍”应读shào,读四声,不读二声;D项中“难”应读nàn,是多音字,难(nán)过。
【点评】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声调、声母、韵母的区别。对于多音字,我们读的时候,要根据词语的意思来确定它的读音,做到认真、细致,如果对某个字不大熟悉,一定要查字典弄明白。6、A【分析】略【解析】A7、A【分析】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主旨的把握。解答这首诗要对文章内容有把握。这首诗主要表现隐居生活的情趣,写诗人于劳动之余,饮酒至醉之后,在晚霞的辉映之下,在山岚的笼罩之中,采菊东篱,遥望南山。表现了作者悠闲自得的心境和对宁静自由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对黑暗官场的鄙弃和厌恶,抒发作者宁静安详的心态和闲适自得的情趣,以及返回自然的人生理想,又写出了作者欣赏以及赞叹大自然给人带来的情感。【解析】A.有误,“热闹的田园生活”不恰当,本诗表现的是一种宁静自由的田园生活。BCD.正确。故选:A。二、填空题(共9题,共18分)8、徐迟【分析】【分析】此题考查了作者徐迟的相关常识。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理解和记忆能力。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将相关知识记牢,同时要对名著的精彩内容以及人物形象细细品味,这样就能轻松的将正确项与错误项区分开来。9、chóuchàngwèiqiú【分析】【分析】注意“惆怅”不要写错成“zhóuzhàng”了。
【点评】此题考查重点字的字音辨析。对汉字的认读,主要是形近字、多音字容易混淆读错,还有方言误读、习惯性误读都是常见的错误,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可以进行适当的分类整理。10、人的知识是有限的,随着个人知识的增多,他所意识到的未知世界的问题也增多了,知识愈多愈发现自己无知【分析】【分析】整体感知课文;概括说明文主旨。
【点评】学生要熟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11、寒冷、寂静(或冷峭)【分析】【分析】解答这道题;应从整体上把握诗歌的内容,扣住“江雪”分析环境。
【点评】此题考查重点字的字音辨析。对汉字的认读,主要是形近字、多音字容易混淆读错,还有方言误读、习惯性误读都是常见的错误,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可以进行适当的分类整理。12、①夸父追日②姮娥奔月③改变月的冰冷④追求光明、不惜牺牲【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短文的理解和运用;在熟悉和理解短文的基础上回答此题不难。引用典故:《日》①夸父追日。《月》②姮娥奔月。《月》寓意:③改变月的冰冷。共同主题:④追求光明;不惜牺牲。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及对文章寓意的把握能力,锻炼了学生阅读和分析能力。13、反语更彻底更漂亮(或丰功伟绩、收获巨大等)【分析】【分析】这段话主要用了反语的手法。这段话里评价强盗行为“只是更彻底,更漂亮”,描摹他们的心理“丰功伟绩!收获巨大!”,是反语的修辞手法,辛辣地嘲讽了他们的强盗行为,抨击了他们的无耻行为、丑恶心态。【点评】这道题考查从修辞角度理解文章的艺术技巧的能力。凡是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和艺术美感的方法或手段,就是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针对具体的句子而言的。就该段来说,就是反语修辞的运用。反语是运用跟本意相反的词语来表达本意,含有嘲弄、讽刺的意思,文中用这种方法表现了作者强烈的感情。14、琐记【分析】【分析】依据作品内容不难填出;鲁迅首次知道“赫胥黎”,接触“物竟天择”,“苏格拉底”等人的思想是在矿路学堂,这段经历在《琐记》中提及。
【点评】主要考查学生对作品内容的掌握情况。锻炼了学生的阅读和分析能力,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15、liáohuánggēxù【分析】【分析】注意“戈”的声调是一声;“絮”的拼音书写;j;q、x后ü两点省略。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常用汉字的认读和拼音的正确书写,平时应多读、多记,注意比较和区别形近字和多音字。16、略
【分析】答案为:
(1)骚人阁笔费评章(重点字:骚)
(2)自把玉钗敲砌竹(重点字:砌)
(3)少壮工夫老始成(重点字:壮)
(4)譬如平地;虽覆一篑(重点字:譬;篑)
(5)素蟫灰丝时蒙卷轴(重点字:蟫)
(6)犹贤乎瞑目而无见者也(重点字:瞑)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默写。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成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此题根据上下文进行默写,回忆诗文中与之对应的诗句,注意不要出现多字;少字、错别字的情况。
本题考查了学生古诗文名句默写能力。学生答题时要正确理解句意,边诵边写,规范书写,认真检查,力求不出错别字。【解析】骚人阁笔费评章;自把玉钗敲砌竹;少壮工夫老始成;譬如平地;虽覆一篑;素蟫灰丝时蒙卷轴;犹贤乎瞑目而无见者也三、语言表达(共7题,共14分)17、略
【分析】这是一道对联题;此类试题的答题思路是:首先要注意审题.话题式对联题虽然强调了开放性,但其给出的话题,又是确定开放空间的一个限度.所以,我们必须仔细审题,确定对联应涉及的内容,保证其内容在话题范围之内.下联与上联句式相似或相同得,下联末字是平声的,语句通顺.下联是动词+形容词+名词,根据”古“是形容词,形容历史悠久,上联应对”大“,”华夏“是中国的意思,所以上联是中国.
答案:
大中国。
本题考查对对联的能力.
对联定义:
对联源远流长;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他在寝室门桃符板上的题词:“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谓文“题桃符”.这要算我国最早的对联,也是第一副春联.
对联又称楹联;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桃符等;是一种对偶文学,起源于桃符.对联是利用汉字特征撰写的一种民族文体.一般不需要押韵(律诗中的对联才需要押韵).
要求:字数相等,断句一致,词性相对,平仄相合,音调和谐,内容相关,上下衔接.【解析】大中国18、也没有人爱惜它,任凭它飘落。【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句子的翻译。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只要字字对译,不丢关键字,然后语句通顺就可以拿满分了。注意“从”是任,“教”是使的意思。
【点评】本题不难,此句简短,易于翻译。翻译文言句子,是学习古文必须掌握的基本功,翻译文言句子,先把句子中的字语解释好,然后疏通句子的意思(方法是,调整语序,增删文字,检查字词义是否符合句意),最后查找有没有漏译。19、①觊觎:希望得到不应该得到的东西。②谏净:直爽地说出人的过错,劝人改正。【分析】【分析】此题考查对词语含义的理解能力。要根据词在文章当中的语境含义来解释。
【点评】将词语拆分,根据词中不同的文字辨析词语意义的细微差别,分析词本身的意思,注意词语的感情色彩,根据语境判断。20、略
【分析】语言要简明,语气要委婉,文字要优美生动。【解析】【答案】1.漠河,飞舞的雪花会让南方的朋友欣喜不已,但请你一定多穿衣服,以防受寒。2.江苏的天目湖以温柔的小雨期待您的到来,加上舒适的温度,今天游览天目湖,相信朋友们会流连忘返。提醒您带上雨伞。21、略
【分析】【解析】试题分析:(1)“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这句话的意思是“善良的人可以做不善良人的老师;不善良的人,可以让善良的人引以为戒”,这句话与我们学过的《论语》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表达了同一个意思。(2)“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侫,损矣”这句话的意思是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与正直的人交朋友,与诚信(谅,诚信)的人交朋友,与知识广博的人交朋友,是有益的。与谄媚逢迎的人交朋友,与表面奉承而背后诽谤人的人交朋友,与善于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是有害的”,即我们要和那些正直、诚信、知识广博的人交朋友。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内涵的理解能力。【解析】【答案】1.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2.要交那些正直、诚信,博学多识的朋友。22、略
【分析】阅读文段可知;此文段是有关“海燕”的赞歌。阅读各选项可知,③是首句,写出了海燕在“雷声;乌云”中的愤怒,故置于首位;②句承接上文,写出了海燕,在恶劣的环境中的欢乐和高傲;①具体描绘海燕的生存环境,衬托海燕的坚强,置后。
答案:
②③①
本题考查学生排列句序的能力。
排列顺序时可以从语法入手,通读各个句子,找出句末或开头相近的地方,通过语感通读所调整的顺序,继而得出答案。【解析】②③①23、略
【分析】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把握.
做本题时注意通读全文,把握文意,找出文章关键信息提炼.【解析】通读全文;主要从自然环境和生活状况两方面分析红军长征的困难.
通读全文;根据红军克服困难的表现,抓住关键语句分析.“千锤百炼不怕难”表现出他们钢铁般的意志;“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表现出他们同甘共苦,充满革命理想.
答案:
①红军过雪山草地时遇上了长征途中极为恶劣的自然环境;红军翻越的是“雪皑皑”的千里大雪山,跨过的是“野茫茫”的潮湿大草原,更何况,“高原寒,炊断粮”,红军饥寒交迫,面临着生存危机.
②面对困境,红军表现出钢铁般的意志,“千锤百炼不怕难”;所有官兵同甘共苦,充满革命理想,“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是红军过雪山草地无往不胜的根本原因.四、现代文阅读(共3题,共24分)24、略
【分析】
这篇文章记叙了过去的故乡的互帮互助;“我”参军时人们送贺物,“我”回乡后与乡亲们的疏离,父亲去世后乡亲们对我的包容与接纳等故事,表达了我对故乡的热爱;感激和赞美之情.
中考小说阅读的考查,人物形象分析是必考题,本考点主要考查我们对文章中人物形象的理解能力、概括能力,要求语言简洁.学会抓住人物的各种刻画手法来分析.学会从故事情节中来分析,学会把人物放到一定的背景环境中去分析,最后还要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对人物形象的把握;需要根据人物的身份地位,结合故事情节,并联系对人物的各种描写,分析即可.“一家杀年猪,全村人去吃酸菜白肉血肠;一家娶媳妇,全村办喜事;一家夜里有了病人,全村男丁壮妇会应声而起”可见,乡亲们的热情,有事情互帮互助,相处融洽;“我”参军走时,乡亲们送来贺物,体现了他们的善良淳朴;据此分析解答即可.
(2)本题主要考查了语句的作用;首先看这个划线句写的是我进城后的变化,这是“另外一个世界”,与我原来生存的世界完全不同,与农村形成对比,也为下文我回村后的不同做铺垫.
(3)这道题要求赏析语句;并且从描写的角度赏析,首先明确这个句子是动作描写;神态描写,作用在于,生动传神地写出了XX的XX,表达了XX的感情.
(4)本题考查了对文章语段的理解以及对作者感情的把握;最后一段“故乡,我心底的珍藏,我的财富,我的根”,突出的是故乡在我心目中的重要地位,表达的是作者对故乡的爱和赞美,据此解答,意思对即可.
答案:
(1)(4分)
善良:他们支持;怂恿村里年轻人进城,当年轻人不顺时又会接纳他们回乡.
热情(互帮互助):一家杀猪;全村人去吃酸菜白肉血肠.
淳朴:我参军;乡亲们送来一两束挂面;几个鸡蛋和3元钱让我补补.
宽厚(宽容;厚道):原谅我与故乡的疏离;重新接纳我.(答两点即可,其他酌情给分)
(2)(3分)写出了进城后的变化;与上文乡亲们的生活状况形成对比,为下文写我回乡后与乡亲们之间产生的距离做铺垫.
(3)(4分)运用神态;动作描写;通过“惊喜”“愣”“搓”等词语,生动形象地写出儿时伙伴见到我时由惊喜到窘迫的变化.表现出我们之间的距离(隔阂).
(4)(4分)故乡是我难以忘怀的回忆,在我的人生中有着巨大的价值,是我成长的起点(做人的根本),表达了我对故乡的感激(怀念、热爱、赞美)之情.(大意对即可)25、略
【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结合文章的内容,尤其是问题出现的语段及附近的语句,揣摩出其中的原因,运用得体语言全面作答。认真阅读筛选出答题范围,运用得体的全面的语言提炼概括。阅读语段可知,多数勤劳的人都比懒惰的人容易衰老的原因是他们循规蹈矩,落个疲惫不堪。
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结合文章的内容,尤其是问题出现的语段及附近的语句,找到含有答案的语段,运用得体语言概括作答。阅读文段了解内容可知,文中的“他”指的是懒惰的饭店服务员,人们对“他”很满意,因为他总是一次就把餐具都送到餐桌上。
此题考查学生复句类型的判定。复句的分句间有一定的逻辑事理关系,根据分句间不同的逻辑事理关系,可以把复句分为并列、递进、选择、转折、因果、假设、条件等类型。根据划线句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可判定此复句为选择关系的复句。
此题考查学生拓展延伸及个性解读的能力。这是一种主观性较强题目,只要能根据课文中的意思,写出两个因为“想少走路”而产生的发明的例子即可,如自行车、轿车、地铁、公交车、飞机、滑板等。【解析】【小题1】他们循规蹈矩,落个疲惫不堪。【小题2】懒惰的饭店服务员满意他总是一次就把餐具都送到餐桌上【小题3】选择【小题4】自行车、轿车(或其他的交通工具如:地铁、公交车、飞机、滑板)26、略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情节结构和作者情感的分析能力。熟读原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听力职业病免责协议书
- 赔偿和解协议书
- 结婚忠义协议书
- 卡丁车安全免责协议书
- 聘请队长协议书
- 道路借管协议书
- 村集体资产处置协议书
- 自愿给地协议书
- 学生未返校安全协议书
- 租赁电镀协议书
- 河南省南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终质量评估+物理试卷答案
- 食品安全与质量检测技能大赛考试题库400题(含答案)
- 2024年浙江省嘉兴市初三中考三模科学试卷试题(含答案详解)
- 核心素养-空间观念
- 吉林省长春市2024年中考语文真题试卷【附真题答案】
- DZ/T 0462.3-2023 矿产资源“三率”指标要求 第3部分:铁、锰、铬、钒、钛(正式版)
- 梧州喜得宝矿业有限公司广西梧州市金山顶金银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
- 2024年职业卫生技术人员评价方向考试题库附答案
- 安全管理之肉制品安全及防控措施
- 绿色算力基础设施的能源与算力协同优化
- 中小学学生规范汉字书写比赛硬笔格式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