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仁爱科普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1页
2025年仁爱科普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2页
2025年仁爱科普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3页
2025年仁爱科普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4页
2025年仁爱科普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仁爱科普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905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沿用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是在什么时候废除的()A.1911年B.1905年C.1912年D.1919年2、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是()A.黄巾起义B.陈胜,吴广起义C.李自成起义D.太平天国起义3、5、印度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如果想了解7世纪印度的历史,下列资料中最值得查阅的是A.《史记》B.《大唐西域记》C.《马可·波罗行记》D.《资治通鉴》4、16、下列我国的地区中,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居住权的是A.澳门B.香港C.西藏D.澎湖列岛5、中国古代有一位著名的思想家,他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对立面的双方能相互转化。请问这位思想家是()A.孔子B.孟子C.老子D.墨子6、隋朝开凿大运河的重大意义在于()A.满足隋炀帝游江都的愿望B.加强了南北经济的交流C.证明了隋朝的经济实力D.便利对少数民族的战争7、史书中对毕昇的介绍仅有“布衣”二字,但是他却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这主要是因为他发明了A.指南针B.活字印刷术C.火药D.造纸术8、杜甫的“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的诗句反映唐朝的()A.政治清明B.对外开放C.文化昌盛D.经济繁荣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5题,共10分)9、商鞅变法的措施中,体现促进经济发展的措施是()A.国家承认土地买卖,允许自由买卖B.奖励耕织C.奖励军功D.建立县制10、战国历史的特点;一是“乱”,主要表现为战争;二是“变”,突出体现在()

A.铁器的普遍使用和牛耕的推广B.各国的变法特别是秦国的商鞅变法。

C.农业产量的提高D.人口的大量增加11、对下列关于宋朝重文轻武的表述正确是。A.中央机构的要职由文人出任B.文臣掌握国家的军事大权C.派文人担任地方的知州D.扩大科举考试录取的名额12、宋朝时,江南地区农业发展较快的原因有A.南方战乱少B.许多中原人南迁C.自然条件优越D.那里原来就有先进的生产技术13、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中不属于宋代的有。

A.火药B.指南针C.印刷术D.造纸术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7题,共14分)14、隋朝时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______(判断对错)15、明君与昏君。

(1)______建立商朝;任用贤才,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使经济得到发展。

(2)______是商朝最后一个王;他“以酒为池,悬肉为林”。

(3)公元前841年,______与民争利,引起“国人暴动”。16、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是秦朝。______(判断对错)17、皇帝,取“德兼三皇、功盖五帝”之意。在中国两千多年的漫长帝制社会里,皇帝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是专制统治的象征与代表,皇帝的决策直接关系到国运的兴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沁园春.雪》【材料二】“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唐太宗【材料三】“政由己出、明察善断,故当时英贤亦竟为之用”——《资治通鉴》【材料四】“玄烨是中华帝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统治者之一,他的统治时间不仅仅是最长的,而且也是最具活力的””他幼年登基,斗鳌拜、平三藩,亲征雅克萨,创一代盛世。”【材料五】“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材料四中的“玄烨”是清朝的哪位皇帝?他所开创的盛世局面是什么?23根据材料五;回答军机处的职能。

对外交往是国家之间文明的交流,对外交往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动力。历史证明,任何国家要发展,需要开放的对外政策,封闭、自守都是不可取的。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24唐朝时;中日交往频繁,无论是日本人还是中国人都为中日文化的交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请你分别举出他们当中的一位代表人物。

18、秦朝在地方上,废____制,推行____制度;19、公元前207年刘邦在巨鹿之战中以少胜多,将秦军主力歼灭。______。(判断对错)20、元朝商业繁荣;《马可•波罗行纪》中描述了临安的繁荣景象。

判断:______改正:______。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3题,共27分)21、现在的北京被称为“六朝古都”。______(判断对错)22、以下是某同学史论结合正确评价了我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论点(积极影响)论据中央集权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大规模的工程建设及生产活动,巩固国家的统一秦朝修筑万里长城、开凿灵渠23、西周实行的是禅让制而不是分封制。__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五、改错题(共1题,共6分)24、(1).元朝时,词是最活跃的文学形式。错误:______;改正:______。

(2).南宋中期,平民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是印刷技术的一次重大飞跃。

错误:______;改正:______。(3).京剧《澶渊之盟》是部历史故事剧,反映的是北宋与西夏之间的和议。错误:______;改正:______。材料一:“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杜甫《忆昔》(4)材料一中的“开元全盛”时代是哪个皇帝当政时期。(5)除了“开元盛世”,唐朝前期还出现了哪些盛世、治世局面?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B【分析】【分析】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沿用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科举制度的废除。2、B【分析】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被征发到渔阳戍守长城时,遇雨误期,按秦律误期当斩,陈胜吴广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斩木为兵、揭竿而起,在大泽乡起义,起义军攻下陈,建立了张楚政权。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是陈胜、吴广起义。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陈胜;吴广起义。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秦的暴政和秦末农民起义的相关史实。【解析】B3、B【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大唐西域记》,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准确识记的能力。根据所学可知,B项《大唐西域记》是唐代著名高僧唐玄奘口述,由其弟子整理而成。这部书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所以B符合题意;A项中《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介绍中国历史的书籍,C项《马可·波罗行记》是一名意大利商人记录的在中国的生活,D项《资治通鉴》也是一部介绍中国历史的书籍。由此分析,可以排除ACD,故选B。【解析】B4、A【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葡萄牙占领澳门的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从16世纪开始,一些欧洲殖民者,相继来到我国沿海地区,进行侵略活动。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故选项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解析】【答案】A5、C【分析】老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对立面的双方能相互转化。

故选:C。

本题考查的是老子思想的知识点。

本题以老子的思想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老子的思想的有关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解析】C6、B【分析】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征发几百万人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全长两千多公里的大运河。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故选:B。

本题考查隋朝开凿大运河的重大意义.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重点掌握隋朝开凿大运河的重大意义.【解析】B7、B【分析】略【解析】B8、D【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开元盛世的相关史实,考查学生从史料中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题干中提到的“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的意思是色泽上好的稻米和洁净的小米,堆满了官府和大户人家的粮仓。这首诗出自杜甫的《忆昔》,描写出唐朝开元时期经济繁荣富庶景象。所以D符合题意,ABC可以排除。故选D。【解析】D二、多选题(共5题,共10分)9、AB【分析】商鞅变法的措施中;体现促进经济发展的措施是国家承认土地买卖,允许自由买卖和奖励耕织,C属于军事领域,D属于政治领域.

故选AB.

本题考查了商鞅变法.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为了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纷纷掀起变法运动,其中以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彻底.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解析】AB10、AB【分析】本题考查战国时期“变”的体现。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与推广,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一些奴隶主将新开垦出来的田地变成私产并出租,他们转化为封建地主。新兴的地主阶级为了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统治,先后在各国掀起变法运动,其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成效最大,各国经过变法,封建制度逐步确立起来。地主阶级统治代替了奴隶主贵族统治。故AB符合题意,CD排除。故选AB。【解析】AB11、ABCD【分析】略。

【解析】ABCD12、ABC【分析】略【解析】ABC13、ABD【分析】略【解析】ABD三、填空题(共7题,共14分)14、略

【分析】“苏湖熟;天下足”表明了我国的经济重心已经南移,“苏湖熟”指的是苏州;湖州,这也反映了宋朝时南方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

故答案为:

×。

本题以“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为切入点,考查的是宋代南方经济发展的相关知识点。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宋代南方经济发展的有关内容。【解析】×15、略

【分析】(1)依据所学;公元前1600年,汤灭夏,建立商朝.

(2)纣是商朝最后一个国王;他统治残暴,“以酒为池,悬肉为林”,鱼肉百姓.

(3)周厉王是西周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他与民争利,引发了公元前841年的“国人暴动”.

故答案为:

(1)汤.

(2)纣.

(3)周厉王.

本题以明君与昏君为切入点;考查商朝的建立和灭亡;西周的灭亡.

本题以商朝的建立和灭亡、西周的灭亡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解析】汤;纣;周厉王16、略

【分析】依据所学可知;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朝.故此题表述错误.

故答案为:×.

本题以判断题的形式考查夏朝的相关知识.

注意识记夏朝建立的相关史实,知道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解析】×17、略

【分析】22本题考查了康熙帝的相关知识。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清圣祖仁皇帝爱新觉罗·玄烨,即康熙帝,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年号康熙。康熙帝8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少年时就挫败了权臣鳌拜,成年后先后平定三藩、亲征噶尔丹、保卫雅克萨(驱逐沙俄侵略军),以尼布楚条约确保清王朝在黑龙江流域的领土控制,创立“多伦会盟”取代战争,联络蒙古各部。他所开创的盛世局面是康乾盛世。23本题考查了军机处的相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时,为加强君主专制,雍正帝设立军机处,军国大事完全凭皇帝裁决,军机大臣只是跪在地上,拿笔记录,然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去执行。它的设立,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根据材料五内容,可以判断军机处的职能是“承旨、出政”。24本题考查的是唐朝对外友好往来的相关史实。隋唐时期,日本派遣唐使来到中国学习唐朝先进文化。回国后,他们以唐朝的制度为模式,进行了政治改革。如这一时期来唐朝的空海、阿倍仲麻吕、吉备真备中;鉴真是中国唐朝著名的僧人,应日本圣武天皇的约请,鉴真六次东渡,历尽艰辛,终于在天宝十三年(754年)携同弟子到达日本,为传播唐文化做出了重大贡献。鉴真不仅把律宗传到日本,而且把佛寺建筑、雕塑、绘画等艺术也传到了日本,为传播唐文化做出了重大贡献。日本现存的唐招提寺,就是鉴真和弟子创建的。佛殿样式优美,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解析】22;康熙帝;康乾盛世。

23;“承旨、出政”

24;空海、阿倍仲麻吕、吉备真备中任意一个;鉴真。

18、分封制郡县制【分析】【分析】秦朝建立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分天下为36郡,废除了自西周以来的分封制,所以答案是分封制,郡县制。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秦朝的相关知识,统一国家的建立·秦王扫六合19、略

【分析】公元前207年在巨鹿之战中;项羽以少胜多,大败秦军主力,为灭亡秦朝奠定了基础。趁项羽决战之机,刘邦率兵进逼咸阳,秦朝统治者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

故答案为:×。

本题主要考查秦末农民起义的相关知识;结合所学即可作答。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注意掌握秦末农民起义。【解析】×20、略

【分析】元朝商业繁荣;大都既是政治中心又是闻名世界的商业大都市.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元世祖时来华,他的《马可•波罗行纪》,描述了大都的繁华景象.

故答案为:

判断:×;改正:临安改为大都.

本题考查的是《马可•波罗行纪》.

解答本题需要准确识记《马可•波罗行纪》描述了大都的繁华景象.【解析】×;临安改为大都四、判断题(共3题,共27分)21、√【分析】在中国可以被称为六朝古都的城市有北京;南京、西安等城市;这些城市都散发着浓厚的人文气息,在它们的身上具有鲜明的代表性。现在的北京被称为“六朝古都”(后燕、辽、金、元、明、清)。,这个表述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

本题考查了六朝古都。注意识记题目强调的地位。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现在的北京被称为“六朝古都”。【解析】√22、√【分析】【分析】为安定北边;巩固国家的统一,秦始皇派蒙恬北击匈奴,并让蒙恬负责修筑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城防,用来抵御匈奴,这就是闻名世界的“万里长城”。秦始皇还派兵统一了东南、岭南等地区,开发那里的经济,兴修灵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