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人教A版高三地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1页
2025年人教A版高三地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2页
2025年人教A版高三地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3页
2025年人教A版高三地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4页
2025年人教A版高三地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人教A版高三地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806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读图,实线代表等压面,虚线代表等高面,abcd四处的气压排序正确的是()A.c>b>a>dB.d>c>a>dC.a>b>c>dD.a>b>d>c2、某天晚上,小金在天空中看见一轮满月。此时日、地、月三者的相对位置图正确的是()A.B.C.D.3、陆地上淡水资源的主要储存形式是A.河水B.湖泊淡水C.地下淡水D.冰川4、如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完成问题.关于图中各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外部圈层由C三部分组成,其中C为生物圈B.地球内部圈层由F、G三部分组成,其中G为地核C.D合为岩石圈D.一般认为,岩浆的主要发源地是G5、下图为“某岛等高线分布图”(单位:米)。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图示信息可以判断该岛A.位于北半球、中纬度B.河流大多自东向西流C.北部坡度比南部平缓D.常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2.该岛的面积约为A.0.43平方千米B.4.3平方千米C.14.3平方千米D.143平方千米3.北京的地理坐标是(400N、1160E),那么该岛位于北京的A.东北方B.东南方C.西北方D.西南方6、一架在北半球飞行的飞机,飞越晨昏线上空时,当地为8日19时,回答下题。下图所示的4个地区中,它飞越的是A.①B.②C.③D.④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8题,共16分)7、(2014•郓城县校级一模)读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完成下列问题.

(1)判断图示所在的半球是____半球及此时的具体日期是____.

(2)写出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____,并判断图中的晨线是____,昏线是____.

(3)把A、D、E三点的自转线速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是____;若有一发炮弹从D点射向乙点方向,请判断炮弹将落在D、乙所在经线的____(东侧或西侧).

(4)E点的地方时是____,C点的地方时是____,乙点的日出时间是____,日落时间是____.

(5)此时与E点属于同一天的地区占全球的范围____.

A.等于B.等于C.小于D.大于.8、新网2012年3月28日消息;今年第1号热带风暴“帕卡”于3月29日上午在南海南部海面生成,30日上午在南海南部海面上加强为强热带风暴,4月1日16时在越南巴地兴顿省沿海登陆.读材料并结合甲;乙两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M地的风向.比较M;N两地风力大小;并说明原因.

(2)说出图甲中天气系统A到达北京时的天气状况.

(3)在图乙中画出875;900、925、950百帕四条等压线;并判断该图所示天气系统的类型.

(4)甲、乙两图中的天气系统与“帕卡”天气系统相吻合的是____.“帕卡”主要形成于____海域.9、如图是某日的光照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EF为晨线还是昏线?____

(2)图中A、C两点中,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大的是____;图中B、C两点中,昼长较长的是____

(3)图中A、B、C、D四点中,线速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

(4)假设当天太阳直射点在17°N,则北京(40°N)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____

(5)图示时刻,北京时间为____.10、(2013秋•隆回县校级月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这是北半球____(节气),此时太阳直射____纬线。

(2)A点的时刻为____,B点的日出时间是____,这一天C点的昼长是____小时.

(3)图中A、B、D三点中,太阳高度小于0°的是____点.

(4)在A、D、C三点中,与B点时刻相同的是____点,与B点太阳高度角相同的是____点.11、旅游资源的形成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一是;二是。12、(2013秋•余姚市校级月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所示的半球是____半球.

(2)这一天是____月____日前后,太阳直射在____上,北半球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

(3)A地的地方时是____点钟,昼长达____小时;C地是____点钟,昼长达____小时;D地此时的太阳高度角____,正午太阳高度角____.

(4)A地位于B地的____方向,C地位于B地的____方向.13、读“我国部分地区某时地面天气形势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A地处于____气压控制下,天气状况是____.

(2)图中虚线(a、b、c)附近易形成冷锋的是____,b系统过境后的天气是____.

(3)图中①②③④地中,风速最大的是____,判断的理由是____.14、(2013秋•青山区校级期末)读“我国某地1月中旬的气象资料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这段日期该地气压变化呈____趋势,气温变化呈____趋势.由此判断,引起天气变化的原因是____锋过境.

(2)在____日前后,天气变化最为剧烈,可能出现____和____天气.评卷人得分三、单项填空(共9题,共18分)15、2009年7月22日我国出现了500年一遇的日全食过程最长的奇观。此次日食在黎明之后从印度拉开帷幕,随后推进到尼泊尔、不丹、孟加拉国、缅甸,进入中国后,自西向东经过西藏南部、四川中部、湖北南部、河南南部、安徽南部、江苏南部、浙江北部和上海等省市,基本贯穿整个长江流域。回答:1.出现日全食时,日地月三个天体的位置关系正确的是A.日地月位于一条直线上且地球处于月球和太阳之间B.日地月位于一条直线上且月球处于地球和太阳之间C.日地月位于一条直线上且太阳处于月球和地球之间D.日地月成直角且太阳处于角的顶点2.日食自西向东移动的原因是A.地球自转速度大于月球公转速度B.月球公转速度大于地球自转速度C.地球公转速度大于月球公转速度D.太阳视运动速度大于月球公转速度16、下图是“世界能源消费构成变化图”。读图完成:1.下列说法与上图所反映的能源消费构成变化一致的是A.大约在19世纪80年代进入煤炭时代B.从1890始,煤炭的比重不断下降C.世界能源利用多样化时代结束于1950年D.图中的五类能源均由太阳能转化而来2.能源消费构成变化的原因是A.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B.各类能源蕴藏量的变化C.消费方式的变化D.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17、读下图,回答:1.制约②地农业发展不利自然因素主要有A.人均耕地面积少B.农业投入少C.土壤贫瘠D.水旱灾害频发2.四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中,某一地区的农业生产特点与其它三地不同的是A.①地以畜牧业为主,其它三地以种植业为主B.②地农产品以自给为主,其它三地农产品供应国际市场C.③地农业机械以大型为主,其它三地以中小型为主D.④地农业生产的区位条件最优,其它三地的水旱灾害较频繁3.下列关于③地农业区位因素的不正确叙述是A.夏季日照时间长.雨热同期B.工业基础好C.光照充足,热量条件好D.土壤肥力高18、全球变暖是令全球注目的一件地理环境变化的大事。回答:1.下列事件或现象与此有关的是A.马尔代夫总统率内阁海底开会B.近百年来亚热带地区平均每10年降水减少了0.3%左右C.各国调整农业生产结构D.浙江省沿海加大海堤的建设力度2.下列做法对解决全球变暖没有帮助的是A.建立碳交易市场B.提高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C.提倡使用小排量家庭汽车D.改进煤炭的利用方式,大力发展煤制油技术19、读我国四大地区人口流动示意图,回答:1.四大地区中人口流入量最大的是A.东部地区B.中部地区C.西部地区D.东北地区2.四大地区中人口流动量最小的是:A.东部地区B.中部地区C.西部地区D.东北地区3.促进我国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是A.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B.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C.环境状况的变化D.交通条件的改善20、2009年7月22日我国出现了500年一遇的日全食过程最长的奇观。此次日食在黎明之后从印度拉开帷幕,随后推进到尼泊尔、不丹、孟加拉国、缅甸,进入中国后,自西向东经过西藏南部、四川中部、湖北南部、河南南部、安徽南部、江苏南部、浙江北部和上海等省市,基本贯穿整个长江流域。回答:1.出现日全食时,日地月三个天体的位置关系正确的是A.日地月位于一条直线上且地球处于月球和太阳之间B.日地月位于一条直线上且月球处于地球和太阳之间C.日地月位于一条直线上且太阳处于月球和地球之间D.日地月成直角且太阳处于角的顶点2.日食自西向东移动的原因是A.地球自转速度大于月球公转速度B.月球公转速度大于地球自转速度C.地球公转速度大于月球公转速度D.太阳视运动速度大于月球公转速度21、下图是“世界能源消费构成变化图”。读图完成:1.下列说法与上图所反映的能源消费构成变化一致的是A.大约在19世纪80年代进入煤炭时代B.从1890始,煤炭的比重不断下降C.世界能源利用多样化时代结束于1950年D.图中的五类能源均由太阳能转化而来2.能源消费构成变化的原因是A.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B.各类能源蕴藏量的变化C.消费方式的变化D.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22、读下表,回答:。世界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亿)城市化水平(%)城市人口(亿)城市化水平(%)城市人口(亿)城市化水平(%)19507.3429.24.4753.82.8717.0196010.3134.25.7160.54.6022.2197013.7137.16.9866.66.7325.4198017.6439.67.9870.29.6629.2199022.3442.68.7772.513.5733.6200028.5446.69.5074.419.0439.32010(预测)36.2351.810.1176.026.1246.21.上表说明A.1950年—1980年,世界各国城市化进程均缓慢B.1980—2000年,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加快,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趋慢C.1950—2000年,世界城市人口均超过农村人口D.1950—2000年,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速度均超过发达国家2.上表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增长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趋缓B.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C.发展中国家农村劳动力过剩更明显D.发展中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更高3.不少城市由于人口和家庭小汽车猛增,导致交通拥堵。下面关于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看法,正确的是A.在城市中心建环行道路,并大量建设停车场;B.合理规划城市交通网络并加强交通管理,同时大力发展公共交通C.限制家庭小汽车的增长,设立无车日,倡导步行等健康的生活方式,减少车流量D.将生活区和工业区布局在一起,减少上下班市民流动量23、读下图,回答:1.制约②地农业发展不利自然因素主要有A.人均耕地面积少B.农业投入少C.土壤贫瘠D.水旱灾害频发2.四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中,某一地区的农业生产特点与其它三地不同的是A.①地以畜牧业为主,其它三地以种植业为主B.②地农产品以自给为主,其它三地农产品供应国际市场C.③地农业机械以大型为主,其它三地以中小型为主D.④地农业生产的区位条件最优,其它三地的水旱灾害较频繁3.下列关于③地农业区位因素的不正确叙述是A.夏季日照时间长.雨热同期B.工业基础好C.光照充足,热量条件好D.土壤肥力高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4题,共32分)24、如果没有黄赤交角,地球上将没有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季节变化.____.(判断对错)25、无论近地面还是高空,水平气压梯度力都与等压线垂直,从高压指向低压,因此,风向一直与等压线垂直.____(判断对错)26、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整个北半球一年中昼最长,夜最短____.(判断对错)27、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有利于缓解交通拥堵问题。评卷人得分五、读图题(共2题,共14分)28、如图1是“世界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比较图(1998年)”;图2是“人口增长模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各大洲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____.

(2)在各大洲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是____.该大洲因此而出现的主要问题有____、____等,针对这样的问题该大洲该采取的对策有____、____.

(3)2002年我国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分别达到13‰、8‰、5‰,这说明我国人口增长目前已经大体进入上图中的第____阶段.该阶段人口增长的主要特征是:____.29、如图1是“世界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比较图(1998年)”;图2是“人口增长模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各大洲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____.

(2)在各大洲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是____.该大洲因此而出现的主要问题有____、____等,针对这样的问题该大洲该采取的对策有____、____.

(3)2002年我国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分别达到13‰、8‰、5‰,这说明我国人口增长目前已经大体进入上图中的第____阶段.该阶段人口增长的主要特征是: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C【分析】【分析】热力环流的过程为近地面温度高气体膨胀上升形成低压,高空形成高压;温度低气体收缩下沉形成高压,高空形成低压;大气在水平方向上从高压流向低压,从而形成热力环流.大气等压面根据高高低低规律即可,即高压处等压面上凸,低压处等压面下凹.【解析】【解答】解:近地面气压高于高空,故ab大于cd;a处等压面上凸故为高压,b处等压面下凹故为低压,故a大于b;同理得出c大于d.故由大到小排列是abcd.

故选:C.2、A【分析】本题考查月相。农历每月十五、十六,月球运行到地球的外侧,即太阳、月球位于地球的两侧,月球亮面全部对着地球,人们能看到一轮明月,称为满月或望。故选A。【解析】【答案】A3、D【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陆地淡水资源。地球上的水主要储存在海洋水中,陆地水所占比例小。陆地水中,陆地淡水所占比例更小。陆地淡水主要储存在南北两极和高海拔地区。人类目前所利用的水资源主要是指湖泊、河流水、浅层地下水。故选D。【解析】【答案】D4、C【分析】【分析】该题考查了地球的圈层结构;主要通过示意图的形式呈现.地球内部圈层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地壳与地幔的分界面为莫霍界面,地幔与地核的分界面为古登堡界面,在地幔的上顶部有塑性物质组成的软流层,软流层以上的地幔和地壳构成了岩石圈.地球的外部圈层分为大气圈、生物圈、水圈.

据图分析可判断A为大气圈、B为生物圈、C为水圈、D为地壳、E为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F为软流层以下的地幔部分、G为地核.【解析】【解答】解:A;地球外部圈层由A(大气圈)、B(生物圈)、C(水圈)三部分组成;其中C为水圈,故错误;

B;据图分析可知;E为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D为地壳,F为地幔,G为地核,地球内部圈层由D、E、F、G组成,故错误;

C;岩石圈包括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和整个地壳;所以在图中应该为D和E,故正确;

D;在地幔上部存在一个由塑性物质组成的软流层;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而G是地核,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5、C【分析】试题解析:1.根据纬度的变化规律,判断为北半球(越北,纬度越大者为北半球)。同时为低纬度(0°—30°),排除A;图中等高线判断,中间高,四周低,排除B;常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的地区为南北纬10°之间,排除D;图中等高线,该岛的等高线北部稀疏,南部密集,故北部坡度比南部平缓。选C。2.考查经纬网的地理意义——计算距离,纬度差1°,距离相差110km;经度相差1°,距离相差110km×cosa(a为某地所在的纬度),结合图中该岛所跨的经纬度,计算的该岛面积为B。3.考查经纬网的地理意义——判方向,根据两者的经纬度判断,东西方向:该岛和北京同处东半球,且北京经度小,故北京偏西;南北方向:同处北半球,且北京纬度高,偏北;综上该岛在北京的东南方向。考点:本题考查等高线、经纬网及其地理意义【解析】【答案】1.C2.B3.B6、B【分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飞越晨昏线上空时是8日19时,所以飞越的是昏线。读图可以判断,①、③是晨线,所以A、C错。飞机在北半球飞行,日落时间在18点后,说明北半球此时是夏半年,昼长大于夜长。图中②符合条件,B对。④图显示的北半球是冬季,D错。考点:该题考查日照图判读,晨昏线,昼夜长短。【解析】【答案】B二、填空题(共8题,共16分)7、南12月22日(23°26′S,90°W)弧AB弧BCA>D>E东侧12时18时3时21时B【分析】【分析】(1)顺时针从南极上空俯视;逆时针从北极上空俯视,根据极昼极夜状况判断日期.

(2)根据日期判断太阳直射纬线;根据图中表明的经线判断太阳直射的经线;在地球自转的方向上,由黑夜进入白天为晨线,由白天进入黑夜为昏线.

(3)自转的线速度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逐渐递;北半球水平运动物体向右偏转;南半球水平运动物体向左偏转.

(4)E点位于白天的中央,地方时为12点,根据“东早西晚、东加西减”求算地方时;数格法判断乙点昼长,根据公式12+=日落时间,12-=日出时间.

(5)自西向东由180°到0时为旧的一天,由0时到180°为新的一天.【解析】【解答】解:(1)顺时针从南极上空俯视;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昼,为冬至日,时间为12月22日.

(2)B点所在经线度数为90°E;位于黑夜的中央,太阳直射的经线为90°W,12月22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在地球自转的方向上,由黑夜进入白天为晨线,对应的是弧线AB,由白天进入黑夜为昏线,对应的时弧线BC.

(3)自转的线速度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逐渐递;A、D、E三点的自转线速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是A>D>E;若有一发炮弹从D点射向乙点方向,南半球水平运动物体向左偏转,炮弹将落在D、乙所在经线的东侧.

(4)E点位于白天的中央,地方时为12点,C点比E点早6小时,根据“东早西晚、东加西减”,C点的地方时是18点;乙地所在纬度昼弧为6格,每格3小时,昼长为18小时,根据公式12+=日落时间,12-=日出时间;日出时间为3点,日落时间为18点.

(5)90°E位于黑夜的中央;地方时为0时,新的一天范围是从90°E向东到180°经线,旧的一天的范围是从180°经线到90°E,E点位于旧的一天,与E点属于同一天的地区占全球的范围占全球的3/4.

故答案为:

(1)南;12月22日.

(2)(23°26′S;90°W);弧AB;弧BC.

(3)A>D>E;东侧.

(4)12时;18时;3时;21时.

(5)B.8、乙热带、副热带(或南海海域)【分析】【分析】本题考查常见的天气系统及其天气变化,需要在等压线判读的基础上分析解答,根据近地面的风压关系及等压线的疏密状况来分析风向和风力大小;根据冷暖锋的符号判断冷暖锋,等压线数值分布状况判读高低压天气系统;绘图时只要把图中气压相同的各点连起来,即可得出该海平面的等压线示意图,进而确定气压高低;此外要区别陆地低压和热带洋面上的低压的不同,热带和副热带洋面上的低压会逐渐发展成热带风暴乃至台风.【解析】【解答】解:(1)根据所学的水平气压梯度力总是从高压流向低压;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的规律不难判断出图中甲地的风向为西北风.在同一幅等压线图上,比较风力的大小,只需要比较等压线的稀密程度即可,等压线越稀,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小,风力也越小.

(2)从图中锋符不难判断:图甲中天气系统A是一个冷锋天气系统;冷锋过境时容易出现大风降温和雨雪天气.

(3)把图中气压相同的各点连起来;不难看出是一个低压中心(气旋),图见参考答案.

(4)甲;乙两图中的天气系统分别是冷高压、锋面气旋和热低压;热带风暴“帕卡”是在热带洋面上的热低压逐渐发展起来的,故与“帕卡”天气系统相吻合的是乙.

故答案为:

(1)西北风M风力大于NM等压线稠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速大.

(2)大风;降温、降水、雨雪、沙尘暴。

(3)低气压(气旋)

(4)乙热带、副热带(或南海海域)9、晨线CCB>C>A>D67°12:00【分析】【分析】读图,根据自转和公转的特征、地理意义进行作答.【解析】【解答】解:

(1)根据地球自转的方向;图中EF为由黑夜进入白天,为晨线.

(2)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

(3)线速度由赤道向两侧递减.

(4)根据公式H=90°-两者的纬度差.

(5)根据30°W的位置可以判断晨线与赤道的交点为0°;然后可以计算出北京时间.

故答案为:

(1)晨线.

(2)C;C.

(3)B>C>A>D.

(4)67°.

(5)12:00.10、冬至日23°26′S12点2点8DDC【分析】【分析】主要考查了太阳光照图的判读,图中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为北半球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A点位于太阳直射经线,地方时为12点;根据B点所在纬度昼弧长度判断B点昼长,12-昼长/2=日出时间,根据C点所在纬度昼弧长度判断C点昼长;太阳高度昼半球大于0°,夜半球小于0°,晨昏线上太阳高度为0°;晨昏线上太阳高度为0°,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相等.【解析】【解答】解:

(1)图中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为北半球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2)A点位于太阳直射经线;地方时为12点;B点所在纬度昼弧为10格,每格2小时,B点昼长为20小时,12-昼长/2=日出时间=2点,C点所在纬度昼弧长度为4格,每格2小时,昼长为8小时.

(3)太阳高度昼半球大于0°;夜半球小于0°,晨昏线上太阳高度为0°,图中A;B、D三点中,太阳高度小于0°的是D点.

(4)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相等;在A;D、C三点中,与B点时刻相同的是D点;晨昏线上太阳高度为0°,与B点太阳高度角相同的是C点.

故答案为:

(1)冬至日23°26′S

(2)12点2点8

(3)D

(4)DC11、略

【分析】本题考查旅游资源的条件。对旅游者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能使旅游者得到一定的物质享受和精神满足;具有一定的经济、文化、社会价值,能给旅游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解析】【答案】对旅游者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能使旅游者得到一定的物质享受和精神满足;具有一定的经济、社会、文化价值,能给旅游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2、北622北回归线昼最长夜最短91218180°46°52′西南东北【分析】【分析】(1)逆时针从北极上空俯视;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为北半球夏至日.

(2)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间为6月22日,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

(3)晨线与赤道的交点为6点;根据“东早西晚;东加西减”求算A点地方时;A点位于赤道,昼夜平分,昼长为12小时;根据C点所在纬度昼弧长度判断C点昼长,C点位于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纬线;D点位于晨昏线上,晨昏线上太阳高度为0°;H=90°-两者之间的纬度差.

(4)根据地球自转的方向和所在半球判断两点位置关系.【解析】【解答】试题分析:

(1)根据地球自转方向逆时针可判断图示极点为北极点(北逆南顺);所以该图所示的半球是北半球.

(2)由图可知;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根据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该极点附近出现极昼现象,且太阳直射点纬度数与极昼圈纬度数互余,可知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根据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的日期是6月22日前后,再根据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昼长夜短,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即北半球昼长夜短.

(3)由图可知;图中阴影部分为夜半球,非阴影部分为昼半球;根据地球自转的方向,由白天进入黑夜为昏线,由黑夜进入白天为晨线;晨线与赤道的交点为6点,昏线与赤道的交点为18点,所以135°E所在经线为6点,由图可知每相邻的两条经线经度差为45°,时间相差3小时,所以A点的地方时为6+3=9点,A点位于赤道上,赤道上昼夜平分,昼长为12小时;C点位于昏线与赤道的交点,地方时为18点,图中C点所在纬度昼弧为6格,每格3小时,昼长为18点;D点位于北极圈,此时正处于日出,太阳高度为0°,根据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H=90°-两者纬度差.

(4)北极点为地球的最北点;越远离北极点越往南,越靠近北极点越往北,由此判断南北;再根据地球自转方向来判断东西,从而可以得到A位于B的西南方向,C位于B点东北方向.

故答案为:

(1)北半球。

(2)6月22日北回归线昼最长夜最短。

(3)91218180°46°52′

(4)西南东北13、高晴朗c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好②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分析】【分析】主要考查了等压线图的判读,图中A地位于高压中心,处于高气压控制下,盛行下沉气流,气流下沉过程中不易凝结,天气晴朗;图中虚线a处位于高压脊,无法形成锋面,b、c位于低压槽,北半球气旋水平方向上气流逆时针由四周流向中心,b、c附近易形成冷锋的是c;b为暖锋,暖锋过境后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好;风力大小取决于等压线的疏密程度,等压线越密,风力越大.【解析】【解答】解:

(1)图中A地位于高压中心;处于高气压控制下,盛行下沉气流,气流下沉过程中不易凝结,天气晴朗.

(2)图中虚线a处位于高压脊,无法形成锋面,b、c位于低压槽,北半球气旋水平方向上气流逆时针由四周流向中心,b、c附近易形成冷锋的是c;b为暖锋;暖锋过境后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好.

(3)风力大小取决于等压线的疏密程度;等压线越密,风力越大,图中①②③④地中,风速最大的是②.

故答案为:

(1)高晴朗。

(2)c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好。

(3)②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14、上升下降冷6大风雨雪和降温【分析】【分析】(1)根据图中气温和气压的变化曲线;不难判断气温和气压的变化趋势.根据气温下降,气压升高可判断该天气系统为冷锋系统过境.

(2)冷锋过境前气温高、气压低、天气晴,过境时常出现大风、雨雪、降温天气,过境后气温下降、气压升高、天气转晴.【解析】【解答】(1)据图中气温和气压变化曲线;可判断该地气压呈升高趋势,气温呈下降趋势,根据这一特点可判断该地受冷锋影响.

(2)据图中气温和气压变化情况;可判断6日前后为冷锋过境时,天气变化最为剧烈,可能出现大风;雨雪和降温天气.

故答案为:

(1)上升下降冷。

(2)6大风雨雪和降温三、单项填空(共9题,共18分)15、略

【分析】1.日食指当日地月三者位于一条直线上且月球处于地球和太阳之间,月球挡住了太阳光。2.由于月球公转速度大于地球自转速度,且月球的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所以日食自西向东移动。【解析】【答案】1.B2.B16、略

【分析】1.读图可以看出,煤炭比重超过50%,于19世纪80年代。从1900年始,煤炭的比重下降。1950年进入世界能源多样化时代。能源中,地热能和核能则来源于地球内部。2.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人们使用的能源逐渐向清洁的新能源变化。【解析】【答案】1.A2.A17、略

【分析】1.根据经纬度判断,②为印度,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水旱灾害频发。2.四个地区中,①为西欧以乳畜业为主,其它地区以种植业为主。②为印度也大量出口农产品。③为我国东北,④为美国,两地发展农业都以大型机械化为主。四地中只有②③地区为季风气候,水旱灾害频繁。3.我国东北地区纬度较高热量条件较差,是发展农业的制约因素。【解析】【答案】1.D2.A3.C18、略

【分析】1.由于全球变暖会导致海平面上升,一些沿海低地国家会被淹没,马尔代夫属于此类国家。同时会改变一些国家的农业生产,主要是中高纬地区。BD与全球变暖无关。2.全球变暖与大量砍伐森林和燃烧矿物燃料,大量排放二氧化碳有关,D选项仍然会排放大量二氧化碳。【解析】【答案】1.A2.D19、略

【分析】1.根据图中数据判断,东部地区人口流入量最大。2.根据图中数据判断,东北地区人口流动量最小。3.根据图中数据可以看出,促使我国人口向东部地区大量涌入的主要原因是东部经济比较发达。【解析】【答案】1.A2.D3.A20、略

【分析】1.日食指当日地月三者位于一条直线上且月球处于地球和太阳之间,月球挡住了太阳光。2.由于月球公转速度大于地球自转速度,且月球的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所以日食自西向东移动。【解析】【答案】1.B2.B21、略

【分析】1.读图可以看出,煤炭比重超过50%,于19世纪80年代。从1900年始,煤炭的比重下降。1950年进入世界能源多样化时代。能源中,地热能和核能则来源于地球内部。2.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人们使用的能源逐渐向清洁的新能源变化。【解析】【答案】1.A2.A22、略

【分析】1.根据表格数据,可看出1950年以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在加快,城市人口已经超过发达国家了;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在放缓。2.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由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在提高,所以产生大量剩余农村劳动力。3.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根本措施是合理规划城市道路。【解析】【答案】1.D2.C3.B23、略

【分析】1.根据经纬度判断,②为印度,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水旱灾害频发。2.四个地区中,①为西欧以乳畜业为主,其它地区以种植业为主。②为印度也大量出口农产品。③为我国东北,④为美国,两地发展农业都以大型机械化为主。四地中只有②③地区为季风气候,水旱灾害频繁。3.我国东北地区纬度较高热量条件较差,是发展农业的制约因素。【解析】【答案】1.D2.A3.C四、判断题(共4题,共32分)24、√【分析】【分析】无黄赤交角,即黄赤交角为0°,则直射点一直位于赤道上.【解析】【解答】解:若黄赤交角为0°;则直射点一直位于赤道上,则全年任何地方任何时间距离直射点的远近不变,故无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故此说法正确.

故填:√25、×【分析】【分析】本题考查风压关系,近地面风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综合作用下形成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等压线并指向低压地区,风向与等压线斜交;高空风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作用形成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等压线并指向低压地区,风向与等压线最终平行.【解析】【解答】解:风是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其中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动力,它是由于两地存在气压差产生的,因此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等压线并指向低压地区.故风向一直与等压线垂直是错误的.26、√【分析】【分析】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长达一年中最大值.【解析】【解答】解: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长夜短,北半球昼长达一年中最大值,昼最长;夜最短.

故选:A.27、√【分析】试题分析:发展城市公共交通会减少家庭轿车的出行数量,所以会缓解交通拥堵问题。考点: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解析】【答案】正确五、读图题(共2题,共14分)28、非洲欧洲人口增长缓慢人口老龄化鼓励生育和推迟退休年龄接纳外来移民和外籍劳工四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分析】【分析】(1)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2)发展中国家大多面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