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外研衔接版九年级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1页
2025年外研衔接版九年级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2页
2025年外研衔接版九年级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3页
2025年外研衔接版九年级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4页
2025年外研衔接版九年级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外研衔接版九年级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543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这些歌词引自A.《国际歌》B.《义勇军进行曲》C.《复活》D.《英雄交响曲》2、【题文】“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的这句名言突出捍卫了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人的自由C.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D.三权分立3、【题文】宁宁编写了一部关于印度种姓制度的课本剧。其中不符合史实的场景是A.刹帝利对婆罗门毕恭毕敬B.婆罗门主持祭祀活动C.吠舍担任官吏在办案D.吠舍在农田里劳动4、下列事件,动摇了罗马共和国统治的是()A.斯巴达克起义B.罗马征服意大利半岛C.屋大维自称共和国的“元首”D.罗马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5、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迁,下列属于新时期出现的生活景象是()

①居民膳食营养状况不断改善;日益追求营养质量的提高。

②人们的服饰丰富多彩;展示个性。

③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成为新的就业观念。

④艰苦朴素的精神已经过时,应该强调享受生活。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③④D.②③④6、如图材料反映了以下哪种现象()A.人们生活方式现代化B.社会物质产品多样化C.世界格局多极化D.世界经济全球化7、中国古代文学体裁多样,成就辉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唐朝诗人李白的诗作有“诗史”之称B.北宋苏轼是宋词中婉约派的代表人物C.《水浒传》是以宋江起义为题材写成的长篇神魔小说D.《红楼梦》是我国最优秀的古典小说8、创制“炮烙”等酷刑的是()A.夏桀B.商纣C.周厉王D.周幽王9、大禹冶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他所治的“水”是指()A.长江B.黄河C.准河D.珠江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8题,共16分)10、魏源编著的《海国图志》提出了“____”的主张。1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由____国扩大为____个国家。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大都按照____模式进行经济改革,走了不少弯路。它们先后进行了改革,以推动经济的发展。其中,____的改革较为突出。1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

(1)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______

(2)提出“相对论”;打开原子时代大门的科学家是______

(3)领导俄国人民取得十月革命的胜利;建立了笫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是______

(4)面对1929-1933年经济危机,实施“新政”的美国总统是______。13、公元前____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是一次____性质的变法.14、法国巴黎公社革命发生于____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发生于____年.15、下列中国古代四个历史时期的中央行政系统简表,属于明朝的是____(判断对错;正确A,错误B)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见如图。

材料二:商君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商君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三:僇力本(农桑)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

-《史记•商君列传》材料四:而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

--《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五:孝公用商君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实,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史记•李斯列传》请回答:

问题一:图中A和B分别指哪两个国家?从春秋五霸到战国七雄,最后归于统一。统一由图中____国完成?(填字母)请列举春秋时期的三个霸主。

问题二:材料二中的商君是指谁?商君变法开始于哪一年?属于哪家学派?

问题三:根据材料三回答:为顺应生产力发展;商君采取了哪一项经济措施?

问题四:根据材料四回答: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商君采取了那一项政治措施?

问题五: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商君的变法对该国有什么影响?17、新疆地区的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完成了和平统一。

错误:____订正:____。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8、《松花江上》这首歌曲诞生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我国东北的时候.____(判断对错)19、深圳是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____(判断对错)20、虎门销烟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____。21、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德国、奥地利、意大利组成的三国同盟和英国、法国、俄国组成的三国协约,疯狂展开军备竞赛,世界大战一触即发。____(判断对错)22、清末状元张謇提出了“自强求富”的口号,创办了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评卷人得分四、材料题(共3题,共9分)23、中华民族在宋元时期进一步的交融与发展,社会经济与科技文化更是取得了很大成就,请同学们通过下列阅读材料来感受这一时期的魅力.。阅读材料问题探究材料一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1)写出材料中政权①的建立者的姓名和建立政权②的民族,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这一时期的政治发展趋势.材料二(2)材料二为一件宋代瓷器,请说出该瓷器的产地和品种.材料三(3)观察材料三中任务服饰,说明这些服饰的主要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探究该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材料四--中国国家博物馆《资治通鉴》手稿(4)材料四为《资治通鉴》主编者的手迹,请写出该书的体例.材料五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5)材料五是哪个朝代的疆域图?写出该朝代管辖西藏地区的中央机构的名称.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外科技发明成果比较时期科技发明(件)中国世界其他国家1-15001840年47219453——英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中国——发明和发现的国家》

材料二:二百多年前,英国发生了一场完全不同的变革,没有你死我活的拼杀,而是通过和平的变革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材料三:以爱迪生为代表的美国众多发明家们的发明,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并成为创造财富的源泉。依靠强大的科技实力,美国在19世纪末迅速赶上并超过在过去两个世纪里一直走在前面的欧洲强国。材料四:2010年在中国上海举办的世博会上,中国馆最吸引观众的是巨幅电子动态版的《清明上河图》及太阳能等新能源。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科技在世界科技史上的地位有什么变化?试说明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一点。

(2)材料二中英国的这场完全不同的变革指什么重大历史事件?它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有何发展?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后半期以来使美国迅速崛起的政治、经济因素分别是什么?

(4)材料四中的巨幅电子动态版《清明上河图》利用了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哪一重大成就再现了我国古代哪位画家的杰作?

(5)综上所述,列举影响社会发展的因素。25、材料一。

。上海李达、李汉俊济南王尽美、邓恩铭北京张国焘、刘仁静广州陈公博、包惠僧长沙毛泽东、何叔衡旅日周佛海武汉董必武、陈潭秋共产国际马林、尼科尔斯基材料二“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直到消灭阶级差别”。“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消灭阶级。”“没收一切生产资料,如机器、土地、厂房、半成品等,归社会所有。”中共“一大”通过的第一个纲领。

请你回答:

(1)根据材料一他们是什么人?他们为什么而出现在这?

(2)材料二中的“一大”提出的党的目标与中心任务是什么?

(3)中共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它的成立有何历史意义?评卷人得分五、论述题(共2题,共14分)26、90年峥嵘岁月,90年光辉历程。90年来,中国共产党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繁荣,为中国人民的自由、民主、幸福而不懈奋斗,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实现复兴的奋斗凯歌。探究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全中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建筑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掠!国共两党亲密合作抵抗日寇的新进攻!驱逐日寇出中国!——中共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全国材料二1945年8月28日,当毛泽东等走下飞机时,山城重庆沸腾了,举国上下无不对中共真诚谋求和平的行动大加赞赏。民主人士柳亚子称赞毛泽东的行为是“弥天大勇”。——《中国历史》(中图版·八年级上册)材料三中英两国政府举行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中葡两国政府举行澳门政权交接仪式请回答:(1)材料一中所提到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是什么事件的和平解决?材料二中的国共合作是国共两党历史上的第几次合作?(2分)(2)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这次事件的结果是签订了什么重要文件?(2分)(3)依据材料三,党和政府按照什么伟大构想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提出这一伟大构想的领导人是谁?(2分)27、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历史上有过分裂,但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在维护祖国统一,反对外来侵略的斗争中,显示了坚强的决心和勇气,也显示了超强的凝聚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7分)材料一新皇帝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国,他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⑴材料中反映了“新皇帝”对地方的管辖实施了哪一制度?(1分)材料二为顺利完成统一大业,皇帝先是派人偷渡过江,烧毁陈朝的储备粮,同时疏通进攻江南的水路。589年,皇帝沿长江分八路全线出兵,灭掉南方的陈朝,结束了分裂割据局面,中国又一次实现了统一。⑵材料中“中国又一次实现了统一”,请写出完成这次统一的朝代名称。(1分)材料三明末清初,我国东南沿海相继遭到日本、荷兰的侵略,为了反抗外来侵略,广大爱国军民进行了英勇斗争,并取得了重大胜利。在这些可歌可泣的斗争中涌现出了许多民族英雄,他们高尚的精神品质和反抗外来侵略的爱国主义精神将永远刻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⑶写出材料中抗击荷兰殖民者侵略的民族英雄的名字。(1分)材料四各民族参加抗战的族别之多,人数之众,均创下了中华民族反侵略战争史上空前绝后的壮举。——刘宗绪《历史学科学专题讲座》⑷根据材料概括抗战胜利的原因。(1分)材料五2012年3月23日胡锦涛会见吴伯雄时强调:像一家人一样推动两岸和平发展,在反对“台独”、认同“九二共识”的基础上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符合两岸同胞的共同愿望,符合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符合时代发展进步的潮流。我们应该沿着这条正确道路继续向前迈进,不断巩固成果、深化合作,努力再创新局,为台海地区谋和平,为两岸同胞谋福祉,为中华民族谋复兴。⑸材料中胡总书记强调两岸是“一家人”,追溯历史,两岸共同尊奉的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是谁?(1分)为实现两岸统一,我国现行的基本方针是什么?(1分)⑹统一是大势所趋,请你谈谈推进两岸统一的有利因素。(1分)评卷人得分六、综合题(共1题,共2分)28、【题文】(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下图。

材料二第196条如果一个自由民挖出了另一个自由民的眼睛;他的眼睛也该被挖出来。第199条如果一个自由民挖出别人奴隶的眼睛,或者打碎别人奴隶的骨头,他将付它价值的二分之一。第200条如果一个自由民击落了另一个自由民的牙齿,他的牙齿也该被同等的打掉。——《汉谟拉比法典》

(1)据图一;说说古代亚非四大文明古国产生的相同条件有哪些?(2分)

(2)图二所示文明古国的遗存的主要用途是什么?(2分)

(3)据材料二;说说《汉谟拉比法典》实质。(2分)

(4)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古代亚非文明古国有何相同特点?(2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A【分析】试题分析:巴黎公社失败后不久,公社委员、革命诗人欧仁·鲍狄埃写下了气势磅礴的诗篇《英特纳雄耐尔》,该诗后来经法国工人作曲家狄盖特谱曲,成为著名的《国际歌》,在全世界广泛传唱。考点:《国际歌》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基本史实的识记能力,属基础题。【解析】【答案】A2、B【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的认识;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宣扬平等和自由,“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体现了他有权利不同意“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体现了对方有权利说,即使别人不同意,因为对方有权利说话,这是上天赋予的自由,A项虽然也是伏尔泰的思想,但个题干意思不符,C项是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颁布的原则,D项三权分立是孟德斯鸠的思想,本题选B。

考点:《人权宣言》的内容。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对历史问题的理解分析能力,伏尔泰是启蒙运动时期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其主要思想是天赋人权,解答该题首先要知道伏尔泰的思想有那些,然后和题干进行分析对照,最后得出正确答案,同学们对于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的思想及内涵要进行分析对比,找出它们的异同。【解析】【答案】B3、C【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相关内容。学生只要掌握了古印度各个等级所属的社会阶层;问题便迎刃而解。题中A;B、D三个选项的描述都符合史实,而选项C不符合史实,因为担任官吏的应该是刹帝利阶层,吠舍是不能担任官吏的。所以答案选C。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人类文明的开端·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解析】【答案】C4、A【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斯巴达克起义.【解析】【解答】斯巴达克起义是在斯巴达克领导下;罗马共和国爆发的一次最大的奴隶起义,这是古罗马最大的一次起义,动摇了罗马共和国的统治.

故选A.5、A【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生活的变迁.【解析】【解答】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迁,①居民膳食营养状况不断改善,日益追求营养质量的提高,②人们的服饰丰富多彩,展示个性,③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成为新的就业观念,均符合题意.④表述错误.

故选A.6、D【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经济全球化.【解析】【解答】题干内容图片中汽车的汽车由德国设计;其它部件有多个国家加工生产;这体现了生产的全球化,也是经济全球化的表现.高科技的迅速发展,尤其是交通与交往手段的发展,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国际资本流动加剧,全球性经济组织、区域性经济集团以及跨国公司进一步发展.

故选D.7、D【分析】【分析】本题考查了中国古代文学.【解析】【解答】唐朝诗人杜甫的诗作有“诗史”之称;北宋苏轼是宋词中豪放派的代表人物,《水浒传》是以宋江起义为题材写成的长篇小说不是神魔小说,只有《红楼梦》是我国最优秀的古典小说正确.

故选D.8、B【分析】【分析】本题考查商纣.【解析】【解答】商纣是商朝最后一个王;他修筑豪华宫殿,制作炮烙之刑,镇压人民,导致了商朝的灭亡.

故选B.9、B【分析】【分析】本题考查大禹.【解析】【解答】相传很早以前;黄河经常泛滥,大禹带领自己的部落对黄河进行疏导,为此三过家门而不入.此后黄河再也没有泛滥,并且造福人类.

故选B.二、填空题(共8题,共16分)10、略

【分析】【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魏源发愤编著《海国图志》史实的识记。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的烽烟,第三子目魏源发愤编著《海国图志》中的内容:“魏源编著的《海国图志》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可知,故填师夷长技以制夷。考点:魏源发愤编著《海国图志》【解析】【答案】师夷长技以制夷11、略

【分析】【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匈牙利的改革史实的识记。依据人教初史九年级下册第11课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第一子目匈牙利的改革中的内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些欧洲和亚洲国家相继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由一国扩大为十几个国家。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大都按照斯大林模式进行经济建设,走了不少弯路。它们先后进行了改革,以推动经济的发展。其中,匈牙利的改革较为突出。”可知,故填一十几斯大林匈牙利。考点:匈牙利的改革【解析】【答案】一十几斯大林匈牙利12、略

【分析】(1)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邓小平.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邓小平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

(2)提出“相对论”;打开原子时代大门的科学家是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是20世纪伟大科学家之一,他在20世纪初提出的相对论,推动了整个物理学理论的革命,为原子弹的发明和原子能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打开了原子时代的大门;还揭示了空间;时间的辨证关系,加深了人们对物质和运动的认识.

(3)领导俄国人民取得十月革命的胜利;建立了笫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是列宁.俄国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

(4)面对1929-1933年经济危机;实施“新政”的美国总统是罗斯福,他在1933年上台后开始实施新政.

故答案为:

(1)邓小平.

(2)爱因斯坦.

(3)列宁.

(4)罗斯福.

本题考查的是重要人物与相关事迹;注意题目给出的关键信息.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邓小平、爱因斯坦、列宁和罗斯福相关贡献.【解析】邓小平;爱因斯坦;列宁;罗斯福13、略

【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商鞅变法的内容和影响,掌握相关的知识点.【解析】【解答】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进行变法.通过变法地主阶级确立了封建统治,秦国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秦国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所以商鞅变法是一次封建地主阶级性质的办法.

故答案为:

356年;封建地主阶级.14、略

【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巴黎公社和十月革命的知识点,应把握巴黎公社和十月革命的有关知识.【解析】【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71年;巴黎人民发动起义,建立了巴黎公社.1917年,俄国彼得格勒的工人发动武装起义并取得胜利,建立了苏维埃政权,这就是十月革命.

故答案为:1871;1917.15、B【分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明朝君权加强的认识.【解析】【解答】根据所学可知;明朝在中央废除丞相,设六部,最终由皇帝决策.选项中B符合这一特点.A是唐朝的行政系统图,C是秦朝的行政系统图,D是元朝的行政系统图.

故选B.16、A【分析】【分析】问题一:本题考查的是春秋争霸和战国争雄的知识点.

问题二:本题考查的是商鞅变法的知识点.

问题三:本题考查的是商鞅变法内容的知识点.

问题四:本题考查的是建立县制的知识点.

问题五:本题考查的是商鞅变法影响的知识点.【解析】【解答】问题一:材料一是《战国形势图》.读图可知;图中的A国地处今天的陕西省等地,是战国时期的秦国;图中的B国地处今天的湖南省;湖北省等地,是战国时期的楚国.经过春秋争霸和战国争雄,秦国最后灭六国,统一了全国.因此说统一由图中A国完成.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先后称霸的由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等.

问题二:由材料二“商君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可知材料二反映的是商鞅变法.因此说材料二中的商君指的是商鞅.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开始实行变法.商鞅主张实行改革和变法,属于法家学派.

问题三:由材料三“僇力本(农桑)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可知商鞅变法的法令规定,奖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该措施顺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问题四:由材料四“而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可知材料四反映的是建立县制.商鞅变法中建立县制措施的实行,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问题五:通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的战斗力不断增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后来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故答案为:

问题一:A-秦;B-韩;A;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等.

问题二:商鞅;公元前356年;法家.

问题三:奖励耕织.

问题四:建立县制.

问题五:使秦国国富兵强,为统一六国奠定基础.17、新疆西藏【分析】【分析】本题考查西藏和平解放.【解析】【解答】1951年10月;人民解放军胜利进抵拉萨,西藏和平解放.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实现了统一,大陆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故答案为:错误:新疆;订正:西藏.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8、√【分析】【分析】本题考查“九一八事变”的知识点.【解析】【解答】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经过精心策划,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的一段路轨,反诬是中国军队破坏,日军以此为借口,炮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攻占沈阳城,这就是“九一八事变”.不到半年,东北三省沦陷.

故答案为:

√.19、×【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改革开放的知识点,应把握我国对外开放的有关内容.【解析】【解答】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是海南岛;不是深圳.

故答案为:×.20、×【分析】【分析】本题考查鸦片战争.【解析】【解答】鸦片战争使中国由此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故答案为:×.21、×【分析】【分析】本题考查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相关知识.【解析】【解答】据所学知;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伴随着帝国主义之间矛盾的加剧,形成了由德国;奥匈帝国(而不是奥地利)、意大利组成的三国同盟和英国、法国、俄国组成的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这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最终导致了一战的爆发.

故答案为:×.22、×【分析】【分析】清末状元张謇提出了“自强求富”的口号;创办了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这个是不正确的;张謇是清末状元,中国近代实业家;政治家、教育家,主张“实业救国”。中国棉纺织领域早期的开拓者,上海海洋大学创始人。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张謇的相关知识。四、材料题(共3题,共9分)23、略

【分析】

(1)考查宋元时期的知识点.

(2)考查宋瓷的相关知识点.

(3)考查宋元时期服饰的相关史实.

(4)考查《资治通鉴》的相关知识点.

(5)考查清朝疆域及巩固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措施.

识记宋明时期的相关史实,注意观察图片,从中提取有效信息.【解析】(1)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建立宋朝,定都汴京,历史上成为北宋.1038年,党项族的首领元昊称大夏国皇帝,定都兴庆,历史上称为西夏.依据材料一,蒙古先后灭掉了西夏;金和南宋,于1276年完成了统一,可得出宋元时期的政治发展由政权并立到统一.

(2)宋代陶瓷制造业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由材料二图片知,这应是冰裂纹瓷,它是浙江哥窑炼制的,这种制瓷工艺现在已经失传.

(3)由材料三的图片可以看出;这些服饰与汉族传统的服饰不同,小袖狭身是其主要特点.这很显然是受到北方少数民族服饰的影响,说明当时民族融合趋势不断加强.

(4)据所学知;《资治通鉴》是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资治通鉴》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官修史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5)观察材料五地图;可以看到“大都”“岭北行省”“宣政院辖地”等,据此我们可判断出这是元朝的疆域图,元朝的都城是大都,在地方上实行行省制,这是中国省制的开端.在中央还设置了宣政院,负责管理全国佛教事务和藏族地区的军政事务,西藏成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

故答案为:

(1)赵匡胤;党项族;从民族政权并立到完成统一;

(2)浙江哥窑;冰裂纹瓷;

(3)小袖狭身的短衣;受北方少数民族服饰的影响;

(4)编年体的通史;

(5)元朝;宣政院.24、略

【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国古代科技在世界科技史上的地位变化及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根据材料一中的数据可以看出1-1500年,在157件科技发明中,中国就达98件;而在1501-1840年,在472件科技发明中,中国只有19件。这充分说明了中国的科技从领先到落后。造成从领先到落后的原因有政治方面:君主专制强化,封建制度处于没落时期;经济方面: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仍处于萌芽状态;思想方面:八股取士、实行文字狱,严重的阻碍了人们思想的进步;政策方面:闭关锁国,重农抑商。(2)本题主要考查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有关知识。根据材料二中的“二百多年前,英国发生了一场完全不同的变革”和“通过和平的变革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可知,英国的这场完全不同的变革指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使生产力大为提高,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促进了美、俄、德、意的革命、改革,使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3)本题主要考查了19世纪后半期以来使美国迅速崛起的政治、经济因素。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在政治方面,美国南北战争后,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在经济方面,美国首先进行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依靠强大的科技实力,使美国在19世纪末迅速赶上并超过在过去两个世纪里一直走在前面的欧洲强国。(4)本题主要考查了第三次科技革命和《清明上河图》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清明上河图》是宋代画家张择端的作品,描绘了北宋东京汴河沿岸的风光和繁华景象。因此,材料四中的巨幅电子动态版《清明上河图》利用了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电子计算机技术再现了我国古代张择端的杰作。(5)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总结概括能力。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影响社会发展的因素有:科技的进步、制度的创新、符合国情的政策、先进思想、生产力的发展等。【解析】(1)从领先(或先进)到落后。闭关锁国;封建专制或封建制度、八股取士或思想文化专制等。

(2)工业革命;初步形成。

(3)政治:南北战争;经济:第二次工业革命。

(4)电子计算机技术;张择端。

(5)科技、创新、恰当的政策、先进制度等。25、略

【分析】

(1)本题考查了中共一大的参加人员.

(2)本题考查中共一大的内容.

(3)本题考查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意义.

本题考查中共一大及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意义,学生重点识记相关知识点.【解析】(1)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可知;图片中的李达;李汉俊,张国焘、刘仁静,毛泽东、何叔衡,董必武、陈潭秋,王尽美、邓恩铭,陈公博、包惠僧,周佛海,马林、尼科尔斯基这些人都是当时参加中国共产党成立大会的代表,为建党聚集在一起的.

(2)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一大”内容: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党纲.党纲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在中国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和实现共产主义.党的中心工作是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大会选举陈独秀担任中央局书记.

(3)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中国第一次提出了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正确的斗争方向.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故答案为:

故答案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