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冀教新版必修1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冀教新版必修1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冀教新版必修1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冀教新版必修1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冀教新版必修1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冀教新版必修1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如按照年代绘制文化发展演进示意图;1和2应该顺序填写。

A.《离骚》《九章算术》B.《论语》《氾胜之书》C.《伤寒杂病论》《齐民要术》D.《女史箴图》《清明上河图》2、历史中的“叙述”是指对已经存在的客观事实的描述,“观点”是指对事实本身的看法评价。下列选项中,属于观点的是()A.8世纪中期阿拉伯帝国横跨欧、亚、非B.1453年奥斯曼人攻占君士坦丁堡为都城C.4世纪笈多帝国控制了恒河中下游地区D.阿拉伯帝国经济繁荣沟通东西文明交流3、宋元之际著名的历史学家马端临在论述三省制度形成时,认为“魏晋以来,中书、尚书之官始真为宰相,而三公遂为具员”,究其原因:“汉之典事尚书、中书者,号为天子之私人。”这说明A.内朝制逐步孕育出三省制度B.三省制是削弱宰相权力的具体举措C.三省的建立打破了旧有体制D.三省制是加强皇帝权力的必然结果4、《宋史》云:“艺祖(太祖)革命,首用文吏夺武臣之权,宋之尚文,端本乎此自时厥后,子孙相承。”由此反映出宋朝治国的特点是A.无为而治B.设置南、北面官C.崇文抑武D.强化君主专制5、茶法是古代政府管理茶叶生产、运销、税收的法规。如图为北宋徽宗时期的茶法流程图,该图反映出宋徽宗时期()

A.政府规范茶税征收程序B.茶叶经营已日渐专业化C.茶叶专卖政策得以实施D.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弛6、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该根据地是A.井冈山革命根据地B.川东革命根据地C.湘鄂赣革命根据地D.洪湖革命根据地7、在埃及神话中,每一位法老在死后都将成为奥西里斯神,享受生命的永恒。马其顿征服埃及后,将奥西里斯神与希腊的阿皮斯公牛合体,并将其认同为希腊的塞拉匹斯神。由此可见()A.神话都具迷信色彩B.战争促进文化交融C.东西文化多元一体D.埃及法老政教合一8、历史图片可以生动地再现历史;下列历史图片所承载的历史事件,本质上的相似之处是。

A.抵制西方文明B.发展资本主义C.反对封建统治D.反对外来侵略9、1832年议会改革后,工业、商业和知识界等“中等阶级”的议员,在议会中所占比例约四分之一;贵族和地主议员占议员总数的一半以上。这反映出A.中等阶级发展受到抑制B.贵族政治逐渐走向瓦解C.工人运动有了法律保障D.工业资产阶级控制了议会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8题,共16分)10、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1)《告台湾同胞书》和“九二共识”

①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____________》后;中国政府推动大陆同台湾同胞的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促进双方人员往来。

②1992年,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在____举行会晤,形成了在处理两岸事务性交涉中“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后被称为“__________”。

(2)“汪辜会谈”

①1993年,两岸在新加坡举行“_____________”;标志着两岸关系发展迈出了重要一步。

②经过海峡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两岸往来日渐频繁,__________不断扩大;经贸合作蓬勃发展。

(3)《反分裂国家法》

①2005年,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高票通过《反分裂国家法》,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以最大诚意和尽最大努力争取_________的一贯立场,表现了反对“___________”;维护国家统一与领土完整的坚强决心。

②2015年,两岸领导人习近平和________在新加坡会面,就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反对“台独”交换意见,这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11、北魏:________改革时,颁布________;受田农民承担定额租调,成年男子负担一定的徭役。

。均田制表。

受田者。

露田(死后还给国家)

桑田(不再收回)

一夫一妇。

120亩。

20亩。

丁男。

20亩。

为户主者有20亩。

男18岁以下。

12、科技成就。

(1)________:代表作是《________》;记载和总结了当时的许多科技成果。

(2)________:设计和监制多种天文观测仪器,主持了全国范围的天文测量,编定新的历法《________》;其中测定的数据在当时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

(3)元朝农学家________编撰《________》,其中关于农业工具的记载尤为丰富。四、少数民族文字13、西晋。

(1)266年,________代魏称帝,国号________;史称西晋;280年,完成统一。

(2)五胡内迁:自东汉以来,西、北边陲的一些少数民族不断内迁。主要有________、鲜卑、羯、________、氐;在西晋发生内战时,这些少数民族卷入其中并逐渐主导局势;316年,内迁________贵族灭西晋。14、中书省负责________皇帝的诏令;门下省负责________诏令,有不妥者驳回;尚书省负责________;下设六部(吏;户、礼、兵、刑、工部),分工处理各项具体政务。三省长官共议国事,执宰相之职。

15、手工业。

制瓷技术。

________

朝出现五大名窑。

宋元时期;瓷器大量出口海外,成为继丝绸之后中华文明新的物质象征。

元朝。

烧出了________和________

烧出了________和________

矿冶业。

北宋。

都城东京的居民普遍使用________作燃料。

燃料的改进;大大提高了金属冶炼的产量和质量。

印刷业。

宋元。

发展迅速。

有力地推动了文化的普及;进一步带动了造纸业的发展。

16、代表:程朱理学。

(1)代表:北宋后期的程颢、________兄弟和南宋的________。

(2)主张。

①理学比较注重抽象思维,是一套包括________;认识论、人生观、方法论的理论体系。

②认为“________”是自然界和社会的根本原则;也称“天理”

③人生的目标是“________”;即通过道德修养克服过度的欲望,最终实现对“天理”的充分体验,从而达到“圣人”的精神境界。

④提出“________”;只有深刻探究万物,才能得到其中的“理”。

(3)深入探究:将《大学》________《论语》《孟子》合编为“四书”,并且加以注释,作为先于“________”的儒学基础读物。

(4)影响:从南宋后期起,程朱理学受到________尊崇,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17、政治基础。

(1)《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试图通过“________”进行“自救”;在官制;军事、商业、教育等方面进行一系列改革,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准备了条件。

(2)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使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只有推翻这个政府,中国才有希望。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7题,共14分)18、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随之瓦解,世界由两极格局转变为多极格局。A.正确B.错误19、2008年5月,越南盾兑美元贬值27%,股市全面下跌,通胀率增至25.2%,1至5月,贸易赤字达144亿美元;这时越南应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寻求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_____)A.正确B.错误20、“冷战”是指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的除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马歇尔计划是“冷战”政策在经济方面的重要表现。A.正确B.错误21、“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这段话充分反映了明清时期八股取士的危害。A.正确B.错误22、1935年遵义会议召开,会议肯定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和正确主张,是中国共产党由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A.正确B.错误23、抗日战争奠定了中国在国际上的政治大国地位。A.正确B.错误24、1994年,北美自由贸易区正式成立;美国积极参与北美自由贸易区的目的在于建立以美国为中心的美洲自由贸易区;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成立,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四、材料分析题(共2题,共12分)25、历史对比研究是历史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一)东西方古代思想源头的对比。

材料一。

战国稷下争鸣图雅典学园。

(二)近代西学东渐与西学原著的对比。

中国近代思想家严复将赫胥黎的作品译成中文发表。以下两栏材料;分别选自赫胥黎原著直译本与严复译本大致对应的段落。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两幅图片描绘的场景反映了什么相同的社会氛围?假设他们此时都在关注“人与社会”关系问题,请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东西方思想家会有怎样不同的思考?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严复译本(包括按语)与赫胥黎原著的内容差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严复译本出现的主要原因。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自古以来;我国就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①

河西四郡。

北庭都护府。

宣政院。

奴儿干都司。

中书省。

材料二。

材料三顺治帝赐予西藏佛教首领五世达赖“达赖喇嘛”封号;康熙帝又赐予另一位佛教首领“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清代的雍正皇帝曾说:“中国之一统,始于秦,塞外之一统,而极盛于我朝。”

——摘编自刘晓东《“华夷一家”与新“大一统”》(1)请在材料一中的中国轮廓图上的相应区域标注表格中历史上的管理机构名称。

A.()B.()C.()D.()E.()

(2)概括材料二中图1;图2的两位历史人物获得的共同赞誉;并分别写出他们的主要事迹。

(3)根据材料三;概括清朝为加强管理西藏确立的制度。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塞外之一统而极盛于我朝”的其他表现。

(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我国古代重视对边疆地区管理的意义。评卷人得分五、论述题(共2题,共10分)27、考古公开课材料一:兔子山遗址竹简:“秦二世诏书”“天下失始皇帝,皆遽恐悲哀甚,朕奉遗诏元年与黔首更始,尽为解除流罪,今皆已下矣,朕将自抚天下。吏、黔首,其具行事已,分县赋援黔首,毋以细物苛劾县吏,亟布”。(竹简正面)以元年十月甲午下,十一月戊午到守府。(竹简背面)秦二世诏书木牍。

材料二:《史记》:“(赵)高乃与公子胡亥、丞相(李)斯阴谋破去始皇所封书赐公子扶苏者,而更作为丞相(李)斯受始皇遗诏立子胡亥为太子。”材料三:《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之《赵正书》中记载:昔者秦王赵正(即秦始皇)出游天下,至白人(柏人)而病,病笃,喟然流涕长太息,谓左右曰:“吾忠臣也,其议所立”。丞相臣斯、御史臣去疾昧死顿首言曰:“今道远而诏期群臣,恐大臣之有谋,请立子胡亥为代后。”王曰:“可。”材料四:吕思勉在《秦汉史》提出“古太子皆不将兵。使将兵,即为有意废立,晋献公之于申生是也。扶苏之不立,盖决于监军上郡之时。二十余子,而朝亥独幸从,则蒙毅谓先王之举用太子,乃数年之积,其说不诬。”

(1)指出上述材料的史料类型。

(2)依据材料,围绕“秦二世是否是秦始皇的合法继承人”的话题,谈谈你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逻辑合理)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阶段关键词20世纪初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战争、危机、革命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20世纪70年代初竞争、霸权、崛起20世纪70年代初至20世纪末和平、发展、改革——据张建华《世界现代史》

20世纪是一个波澜壮阔、突飞猛进的世纪。有学者把20世纪划分为上表所示的三个阶段,并提炼出各阶段的关键词。请你任选其中一个阶段及对应的关键词,提出自己的见解(赞成、质疑、修改皆可),并说明理由。(要求:见解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评卷人得分六、简答题(共3题,共18分)29、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请回答:

(1)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2)土地革命时期,鉴于以城市为中心开展武装斗争一再失敗的教训,毛泽东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创造性地提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思想,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这一革命道路思想是什么?其主要内容是什么?30、简答20世纪50~70年代中国的城市化进程31、请扼要概述伯利克里改革的主要内容、作用,并据此分析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特点和实质。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C【分析】【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伤寒杂病论》成书于即公元一到三世纪是我国历史上的东汉时期,《齐民要术》则是与《兰亭序》一样是魏晋时期的文化成就,与1、2处对应的分别是《伤寒杂病论》和《齐民要术》,C项符合题意;《离骚》、《论语》分别写成是在战国和春秋时期,这两个阶段并不在示意图的时间范围内,AB项错误;《清明上河图》完成于北宋年间,其时间也不在示意图要统计的范围内,D项错误。2、D【分析】【详解】

,“观点”是指对事实本身的看法评价,D项是对阿拉伯帝国经济地位的评价,属于观点,D项正确;A、B、C三项是史实,属于叙述,排除。故选D项。3、A【分析】【详解】

依据材料中“在论述三省制度形成时究其原因:‘汉之典事尚书、中书者,号为天子之私人。’”信息可知,汉朝时期设立了由皇帝左右的亲信近臣构成的内朝,逐步孕育出了后来的三省制度,因此A选项正确。材料探究的是三省制度形成的原因,并未体现其削弱宰相权力、加强皇权和打破旧体制的内容。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4、C【分析】【详解】

根据材料,太祖“首用文吏夺武臣之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治国的特点是崇文抑武,C选项正确;太祖革命与无为而治矛盾,A选项错误;南北面官制是契丹政权的制度,B选项不符合史实;宋代“首用文吏,夺武臣之权”,与君主专制得到强化无关,D选项不符合题意。5、C【分析】【详解】

据图示可知,宋徽宗时期官府通过垄断茶引印卖、监管制造的方式对商人贩茶的全过程实行严密的控制,形成了间接茶叶专卖制度,C项正确;图示没有涉及茶税征收程序,排除A项;图示反映的是茶叶从生产到流通、消费领域受到政府的严密管控,而非茶叶经营专业化,排除B项:图示反映出抑商措施有所加强,排除D项。故选C项。6、A【分析】【详解】

中国第一块根据地是井冈山根据地,A正确;川东革命根据地是王维舟、杨克明创立,排除B;湘鄂赣革命根据地是滕代远、彭德怀等人创立,排除C;洪湖革命根据地是周逸群、贺龙等人创立,排除D。7、B【分析】【详解】

根据材料“每一位法老在死后都将成为奥西里斯神”“马其顿征服埃及后,将奥西里斯神与希腊的阿皮斯公牛合体,并将其认同为希腊的塞拉匹斯神”可知,马其顿征服埃及,促使了埃及奥西里斯神与希腊的阿皮斯公牛合体,成为希腊的塞拉匹斯神,战争促进了文化交融,B项正确;神话的迷信色彩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东西文化多元一体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法老政教合一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8、D【分析】【详解】

三元里抗英反抗的是英国入侵广州、反割台斗争反抗的是日本侵略台湾、义和团运动反对的是帝国主义入侵,这三件都属于反侵略斗争,故D项正确;三元里人民抗英、反割台斗争主旨并非抵制西方文明,排除A项;三个事件与发展资本主义没有直接关联,排除B项;三个事件均不属于反封建斗争,排除C项。故选D。9、B【分析】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商业和知识界等“中等阶级”的议员,在议会中所占比例约四分之一,所占比例是增加了,贵族在议会中所占比例减少了,表明贵族政治逐渐走向瓦解,故A错误,B正确;C与材料无关;D明显不符合材料,排除。

【名师点睛】

1832年议会改革以和平的方式削弱了贵族保守势力,工业资产阶级得以更多的分享政权,适应了工业革命需要,增强了工业资产阶级在议会中的作用。二、填空题(共8题,共16分)10、略

【分析】【详解】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79年1月1日;《告台湾同胞书》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该日所出版的《人民日报》以及全国各地党报头版头条之通栏大标题形式所予以发表,其内容是向台湾提出,统一中国为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应尽快结束分裂局面,统一中国,于此,并提出了结束两岸军事对峙、开放“两岸三通”、扩大两岸交流等方针;1992年,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受权就在两岸事务性商谈中表述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事宜进行协商。经过1992年10月香港会谈及其后一系列函电往来,达成了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后来被概括为“九二共识”。其核心意涵是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两岸不是国与国关系,从而明确界定了两岸关系的根本性质。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93年4月27日至29日;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汪道涵和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会谈。双方就两岸经济合作;两岸科技文化交流、海协会与海基会的会务等问题交换了意见,并签署了《汪辜会谈共同协议》;经过海峡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两岸往来日渐频繁,经济文化往来不断扩大,经贸合作蓬勃发展。

(3)《反分裂国家法》,经十届人大三次会议审议于2005年3月14日正式通过和开始实施,这是中国立法史上的一大壮举,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以最大诚意和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的一贯立场,表现了反对“分裂国家”的决心,《反分裂国家法》将进一步增强全国各族人民反对分裂、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国家意识和责任感。【解析】告台湾同胞书九二共识汪辜会谈经济文化往来和平国家分裂马英九11、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孝文帝均田令12、略

【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梦溪笔谈》由沈括所撰,记载和总结了当时的许多科技成果。郭守敬设计和监制多种天文观测仪器,主持了全国范围的天文测量,编定新的历法《授时历》,其中测定的数据在当时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元朝农学家王祯编撰《农书》,其中关于农业工具的记载尤为丰富。因此,①处为沈括,②处为梦溪笔谈,③处为郭守敬,④处为授时历,⑤处为王祯,⑥处为农书。【解析】沈括梦溪笔谈郭守敬授时历王祯农书13、略

【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司马炎建立西晋,国号晋。五胡内迁中,包括匈奴、鲜卑、羌、羯、氐。西晋被匈奴所灭。【解析】司马炎晋匈奴羌匈奴14、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草拟审核执行15、略

【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朝制瓷技术有重要改进,出现了以五大名窑为代表、风格各异的众多特色瓷器,色彩多变,质感浑厚。元朝烧出了新型彩绘瓷器青花瓷和釉里红。矿冶业在北宋手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煤的开采量很大,都城东京的居民普遍使用煤作燃料。因此,①处为宋,②处为青花瓷,③处为釉里红,④处为煤。【解析】宋青花瓷釉里红煤16、略

【分析】【详解】

(1)代表:北宋后期的程颢;程颐兄弟和南宋的朱熹。

(2)主张①理学比较注重抽象思维;是一套包括宇宙观;认识论、人生观、方法论的理论体系②认为“理”是自然界和社会的根本原则,也称“天理”③人生的目标是“存天理,去人欲”,即通过道德修养克服过度的欲望,最终实现对“天理”的充分体验,从而达到“圣人”的精神境界④提出“格物致知”,只有深刻探究万物,才能得到其中的“理”。

(3)深入探究: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编为“四书”;并且加以注释,作为先于“五经”的儒学基础读物。

(4)影响:从南宋后期起,程朱理学受到官方尊崇,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解析】程颐朱熹宇宙观理存天理,去人欲格物致知《中庸》五经官方17、略

【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辛丑条约》签订后,为了应对日益严重的统治危机,清政府试图通过“新政”进行“自救”,在官制、军事、商业、教育等方面进行一系列改革,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准备了条件。所以空格处应填“新政”。【解析】(1)新政三、判断题(共7题,共14分)18、B【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趋势加快,但直到今天,多极化格局尚未正式形成,此说法错误。19、B【分析】【详解】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主要职能是维护国际汇率稳定,只有世界银行向会员国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题干描述错误。20、A【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冷战”是指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的除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马歇尔计划是“冷战”政策在经济方面的重要表现。故正确。21、B【分析】【详解】

“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这段话说明了汉朝的察举制的弊端,不是反映八股取士的危害,本题错误。

【点睛】

本题考查察举制。要对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和科举制的时代进行区分。22、A【分析】【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35年遵义会议召开,会议肯定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和正确主张,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的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是由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故正确。23、A【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抗日战争奠定了中国在国际上的政治大国地位。题干表述正确。24、A【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1994年,北美自由贸易区正式成立;美国积极参与北美自由贸易区的目的在于建立以美国为中心的美洲自由贸易区;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成立,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题意说法正确。四、材料分析题(共2题,共12分)25、略

【分析】【详解】

(1)共同之处:据图片“战国稷下争鸣”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名画《雅典学院》”可知;二者均属于思想自由;学术自由时期,都是当时的思想解放运动。

不同:据所学可从中国战国时期思想家从维护君主统治出发;更关注社会秩序的稳定;西方思想家更关注人的主体作用和价值等方面回答。

(2)差异:据原著“在生物界;这种宇宙过程最典型的特征之一就是生存斗争,即每一个个体和”和严复的译文“以天演为体,而其用有二:曰物竟,曰天择物竞天择发于英人达尔文;斯宾塞者”等信息对比可知,严复并未忠实翻译赫胥黎的作品,在译文中加上了斯宾塞的观点以及按语,以阐述自己的观点;据原著“在生物界,这种宇宙过程最典型的特征之一就是生存斗争,即每一个个体和”和严复的译文“物竞、天择二义,发于英人达尔文、斯宾塞者本天演著(天人汇通论),举天、地、人、形气、心性、动物之事而一贯之”等信息对比可知,赫胥黎将进化论的使用限定于自然界,严复则将其扩展至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

原因:据所学可从政治上,19世纪末列强加紧侵略,掀起瓜分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资产阶级壮大,维新运动兴起;思想上,西方思想的传播等方面说明严复用西方进化论思想论证维新变法的合理性。【解析】(1)共同之处:思想自由;学术自由不同:中国战国时期思想家从维护君主统治出发;更关注社会秩序的稳定;西方思想家更关注人的主体作用和价值。

(2)严复并未忠实翻译赫胥黎的作品;在译文中加上了斯宾塞的观点以及按语,以阐述自己的观点;赫胥黎将进化论的使用限定于自然界,严复则将其扩展至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

原因:政治上,19世纪末列强加紧侵略,掀起瓜分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资产阶级壮大,维新运动兴起;思想上,西方思想的传播;严复用西方进化论思想论证维新变法的合理性。26、略

【分析】【详解】

(1)根据图片的位置信息;并结合所学可得出,A位于北京一带,元朝在这里设置中书省。B在甘肃一带,西汉设置了河西四郡。C是西藏地区,元代在这里设置了宣政院。D项新疆地区,唐朝设置了北庭都护府。明朝在黑龙江地区设置奴儿干都司。故顺序是⑤①③②④

(2)根据学可得出一位是抗倭的民族英雄;一位是收复台湾的是民族英雄,因此都是民族英雄。事迹:结合所学可得出戚继光等人荡平倭寇,东南沿海的形势稳定下来。1662年,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

(3)根据所学可得出确立了达赖;班禅的册封制度。同时设置驻藏大臣。

(4)根据所学可概括得出巩固和发展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维护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促进了民族融合;发展了社会经济;开发了边疆等方面。【解析】(1)⑤①③②④

(2)民族英雄。事迹:戚继光等人荡平倭寇;东南沿海的形势稳定下来。1662年,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

(3)确立了达赖;班禅的册封制度。设置驻藏大臣。

(4)巩固和发展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维护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促进了民族融合;发展了社会经济;开发了边疆。五、论述题(共2题,共10分)27、略

【分析】【详解】

(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秦朝。由材料一“兔子山遗址竹简”可得出实物史料;由材料二“《史记》”可得出文献史料;由材料三“《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之《赵正书》”可得出文献史料;由材料四“《秦汉史》”可得出文献史料。

(2)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秦朝。根据材料“谈谈你的看法”可知,考生可以选择秦二世为合法继承人,也可以选择不是,如选择不合法,考生可结合《史记》的地位作答,言之有理即可。例如:我认为秦二世并非是合法继承人。由材料一“天下失始皇帝,皆遽恐悲哀甚,朕奉遗诏元年与黔首更始,尽为解除流罪,今皆已下矣,朕将自抚天下。”可知,该诏书将秦二世塑造成一个奉始皇遗诏即位并关爱民生疾苦的皇帝,但材料一中的木牍诏书有浓厚的主观色彩,并不可信;由材料二“(赵)高乃与公子胡亥、丞相(李)斯阴谋破去始皇所封书赐公子扶苏者,而更作为丞相(李)斯受始皇遗诏立子胡亥为太子。”及所学可知,《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为官修正史,具有权威性,其内容对研究秦历史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最后明确观点,秦二世并非是合法继承人。【解析】(1)史料类型:材料一为实物史料;材料二;材料三、材料四为文献史料。

(2)观点:我认为秦二世并非是合法继承人。

材料一的诏书将秦二世塑造成一个奉始皇遗诏即位并关爱民生疾苦的皇帝,但材料一中的木牍诏书有浓厚的主观色彩,并不可信,而《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为官修正史,具有权威性,其内容对研究秦历史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因此秦二世并非是合法继承人。28、略

【分析】【详解】

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首先,围绕表格所划分的20世纪的三个阶段及相应关键词,按照题干要求任选其一,并提出自己的见解,例如根据第二阶段的信息,提出见解为:赞同将“竞争、霸权、崛起”确定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20世纪70年代初这一阶段的关键词。其次,结合二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的相关史实,围绕“竞争、霸权、崛起”,从美苏争霸的表现、西欧联合、日本崛起、中国振兴等方面对此时期的阶段特征进行论述。最后进行总结,强调此时期的阶段特征既有争霸又有崛起。【解析】示例:观点:赞同将“竞争、霸权、崛起”确定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20世纪70年代初这一阶段的关键词。

论述:二战后,世界主要国家政治力量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西欧、日本衰落,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强国。苏联实力不断增强,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也日益加剧。为了争夺世界霸权,美苏两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展开了冷战,促进了两极格局的形成。随着西欧国家的联合、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日本的崛起和中国的振兴,两极格局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