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仿真模拟试卷04(全解全析)_第1页
2022年7月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仿真模拟试卷04(全解全析)_第2页
2022年7月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仿真模拟试卷04(全解全析)_第3页
2022年7月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仿真模拟试卷04(全解全析)_第4页
2022年7月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仿真模拟试卷04(全解全析)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答案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22页2022年7月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仿真模拟试卷04历史·全解全析1.C【解析】根据材料“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以及所学知识可知人与自然存在对立又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而这正好与老子的辩证法思想不谋而合,C项正确;孔子提倡“仁”和“礼”,不涉及到辩证法,排除A项;商鞅是法家代表,提倡严刑峻法,不涉及辩证法思想,排除B项;墨子是墨家的代表人物,提倡兼爱非攻,不涉及辩证法思想,排除D项。故选C项。2.D【解析】据题意可知,有关皇帝的事务都有专门的称呼,这体现了皇帝地位的至高无上,说明封建皇帝在当时具有独特的权威,D项正确;材料内容与对皇权的限制无关,排除A项;材料主要体现皇帝的独特权威,顺应历史潮流和发展逐步强化的说法均无法体现,排除BC项。故选D项。3.B【解析】根据图中几大民族的名称及内迁方向等信息可知,图片反映的是魏晋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大量向中原地区迁移的形势,该时期的阶段特征是政局动荡民族交融,B项正确;列国纷争华夏认同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阶段特征,排除A项;国力强盛经济繁荣是唐朝的阶段特征,排除C项;国家统一版图定型是明清时期,排除D项。故选B项。4.C【解析】根据“东晋画家”、“用画中人物的动作和表情来表达故事的内容”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部作品应该是东晋画家顾恺之的《女史箴图》,C项正确;阎立本和吴道子是唐朝画家,排除AB项;张择端是宋朝画家,排除D项。故选C项。5.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表格中列举的郑成功收复台湾、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清朝派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共同治理西藏和在新疆设立伊犁将军等一系列事件,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相关,其反映的核心主题是清朝前期国家疆域的奠定,D项正确;材料列举的事件与官僚体系完善无关,排除A项;清朝前期,中央集权得到了加强,并未遭到削弱,排除B项;材料中只有郑成功收复台湾一项与东南海防的加强有关,排除C项。故选D项。6.B【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种植棉花获利大,因而农户开始大范围种植棉花,种植结构发生变化,这反映在农业生产领域商品化趋势强化,新型经营方式的出现,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重农抑商政策,排除A项;清代小农经济没有瓦解,排除C项;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排除D项。故选B项。7.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庚子闹拳”指1900年庚子年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故题干中“联军”“鬼子”指八国联军,C项正确;英国军队主要出现是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排除A项;英法联军主要出现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排除B项;日本军队主要出现在甲午中日战争,排除D项。故选C项。8.C【解析】根据图片及所学可得出,Y至Z段反映的是民放工业在民国初年的快速发展,即短暂春天,因此可用“忽如一夜春风来”来形容,C项正确;A项是兴起时期,,B项是初步发展,D项是陷入困境,不符合问题中的时间段,排除ABD项。故选C项。9.A【解析】根据材料1931年的土地分配证中的“一千九百三十一年七月九日”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1931年正值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即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南方创建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进行游击战争,所以材料中的土地分配证,它可用于研究革命根据地的建设和发展,A项正确;边区政府的减租减息政策发生在抗战时期,排除B项;解放区土地改革群众运动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排除C项;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土地改革等措施巩固了人民政权,排除D项。故选A项。10.D【解析】材料“从1937年到1941年,中国独立抗战,抗击了在中国本土的50万到70万敌军,大约是日本总军力的一半”说明,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牵住了日本大部分的兵力,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D项正确;中国牵制了日军的大部分兵力与材料“大约是日本总军力的一半”信息不符,排除A项;敌后战场跟共产党有关,题干中未体现,排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中国的综合国力大大提升,排除C项。故选D项。11.A【解析】铁人精神是“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大庆精神的典型体现,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A项正确;B、C、D三项与材料不符,排除。故选A项。12.A【解析】根据材料“在中国的某一城市,政府对外商给予特殊优惠政虔题策”“免征进口税”“简化外籍及港澳人员出入境手续”等可以推断出我国在这座城市对外实行了开放,结合所学,可知1980年我国设立了深圳经济特区,实行对外开放,为吸引外资,给予外籍商人及港澳人员极大的优惠政策,A项正确;材料并没有提到国企,排除B项;材料主要讲述我国某一城市实行对外开放,吸引外资,未涉及农村土地改革,排除C项;2001年中国加入WTO,此时中国已实行全面开放,而材料中我国只是在一座城市实行了开放,排除D项。故选A项。13.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3500年左右,发明楔形文字,创造60进制的是古代西亚文明,A项正确;古代埃及人发明的是象形文字非楔形文字,排除B项;创造60进制的是古代西亚人而非古代希腊人,排除C项;图片中描绘的并非古代印度文明的内容,排除D项。故选A项。14.B【解析】根据材料图片可知,中古西欧庄园内有耕地生产粮食,有果园生产果蔬品,有面包房、牧场等等,这体现了中古西欧庄园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经济体,B项正确;从材料中并不能看出“等级森严”,排除A项;中古西欧存在大大小小的割据封建领主,并没有实现中央集权,排除C项;市民自治强调的是城市而非庄园,排除D项。故选B项。15.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新航路开辟时期,探险家、航海家们的所作所为是为了“人”,这体现了人文主义,说明文艺复兴为他们提供了思想动力,A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全球其他地区是否有人文主义,排除B项;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因素是经济因素,排除C项;文艺复兴打破了神学对人的束缚,而非新航路开辟,排除D项。故选A项。16.D【解析】根据“友好相处,相互制约,把作恶减少到最低的程度”可知美国认为通过相互制约能够让两个魔鬼胜过一个圣人,由此说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关键是权力的制约与平衡,D项正确;全体公民的参与程度、革命的彻底性和全体市民的素质高低都不能保证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民主,排除ABC项。故选D项。17.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时间段是从1750年到1865年,这正是英国工业革命突飞猛进的时代,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英国经济的发展,C项正确;这一时期英国财富增长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工业革命的开展,而积累速度加快,海外掠夺暴增,对外战争获胜是其原因之一,但不是最主要的原因,排除ABD项。故选C项。18.A【解析】根据材料“要让全国停摆!所有人不工作,全都停下来”“呼吁群众制盐”等信息可知与甘地有关,他的精神思想带领国家迈向独立,脱离英国的殖民统治。他的“非暴力”的哲学思想,影响了全世界的民族主义者和争取能以和平变革的国际运动,A项正确;桑地诺是尼加拉瓜反美游击队领导人,他率领的游击战最终迫使美国从尼加拉瓜撤军,成为拉丁美洲诸国反抗美国控制的标志性英雄人物之一,排除B项;苏加诺被称为印尼国父,一贯主张执行反帝反殖的不结盟外交政策,促进亚非人民的团结合作,排除C项;克里姆反对封建割据,主张国家民族的统一,强烈反对殖民主义的萨拉菲亚教派的宗教政治主张,排除D项。故选A项。19.A【解析】据所学可知,印巴分治是指于1947年8月发生在印度次大陆的历史事件,大英帝国统治下的英属印度解体,分别成立了印度和巴基斯坦,汉语常称之为“印巴分治”,英国的殖民统治无法维持,主动放弃自己的统治权,A项正确;十月革命爆发时俄国是主权独立的国家,排除C项;古巴独立是古巴人民进行反帝斗争的结果,排除B项;埃及独立是埃及人民长期进行反帝斗争,并最终获得独立,排除D项。故选A项。20.B【解析】根据材料“国作为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和国际秩序的维护者,正为世界做着更大的贡献”及所学知识可得,中国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努力实现共赢共享,同时积极促进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与完善,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世界经济发展,①②④表述符合题意,B项正确;万隆会议是亚非国家和地区第一次在没有殖民国家参加的情况下讨论亚非人民切身利益的大型国际会议,“参加万隆会议,反对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表述错误,排除ACD项。故选B项。21.(1)经济:在解放区进行土改,一亿多农民分到土地;极大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军事: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序幕。(2)辛亥革命事业:反帝反封建。(3)方式:以无产阶级的领导取代资产阶级的领导,提出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组建统一战线,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4)经验: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得到人民的支持;团结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形成统一战线,顺应时代潮流。【解析】【详解】(1)经济:根据“虽然有些地方农民已分得若干山地,但非常零碎,没有系统、普遍和彻底。目前的任务就是要有计划地去组织这样一个群众运动,并正确地把这个运动领导到底”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是在解放区进行土改,让一亿多农民分到土地,极大激发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军事:根据“人民解放军的主力已经打到国民党统治区城里去……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得出是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千里跃进大别山。意义:揭开战略进攻的序幕。(2)事业:根据“辛亥革命是旧民主主义革命,但它的事业在北伐战争中得到了延伸,在解放战争中得到了最后的胜利”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在解放战争中得到了最后的胜利的“辛亥革命事业”指的是反帝反封建。(3)方式:中国共产党实现新旧民主革命转变的方式主要是以无产阶级的领导取代资产阶级的领导,提出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组建统一战线,探索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4)综合材料和所学内容可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过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道路,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言之有理即可。22.(1)原因:拥有共同的文化遗产,吸取战争的教训。(2)特点:从经济一体化到经济政治一体化(或结成政治经济联盟)。(3)趋势:经济区域集团化、经济全球化。影响:在经济上形成了美、日、欧三足鼎立的局面;冲击美苏霸权主义;冲击两极格局;有益于世界朝多极化趋势发展;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解析】【详解】(1)原因根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