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备战2022新高考作文热点素材(五)
第12讲
绿水青山,生态文明
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浙江湖州安吉考察时,首次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后来,他又进一步阐述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之间三个发展阶段的问题。习近平同志的“两山”重要思想,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观点,系统剖析了经济与生态在演进过程中的相互关系,深刻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论断提出01YOURTITLEHERE探索实践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浙江一些地方发生了对绿水青山造成破坏的现象,为此,坚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必须加强环境的治理与生态的修复工作,重新恢复绿水青山。特别是近年来,浙江省大力推进“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四边三化”行动、“811”环境污染整治行动等工作,对破坏了的环境进行深入广泛的整治,擦洗了浙江大地上的污垢,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重塑了绿水青山的美丽景象。浙江省安吉县环境整治前后对比“春风又绿江南岸”。早春时节的浙江大地,满目绿水青山,令人流连忘返。2015年羊年春节,仅杭州、嘉兴、湖州三市,接待的中外游客就超过了71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71亿元。“游历在这诗画般的山水间,仿佛到了欧洲的哪个地方。”长期居住在境外的上海游客陈女士说。绿水青山,不仅仅是展示今日浙江的“金名片”,而且成为浙江可持续发展的“摇钱树”“聚宝盆”。一、从卖矿石到卖风景从靠山吃山到养山富山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这“两座山”的关系认知,在浙江经历了一段逐步发展的过程。浙江境内七山一水两分田,靠山吃山自古皆然。浙北湖州的石灰岩品质优良,是长三角建筑石料的主要供应地。经年累月的开采,让这片曾经的“江南清丽地”因此蒙尘:淤泥沉积,部分河床在35年内抬高了2米;昔日“桃花流水鳜鱼肥”的东苕溪,部分断面“比黄河水还要浑浊”。随着百姓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用绿水青山换金山银山的传统发展模式难以为继。二、美丽风光变身美丽经济生态红利催生自觉行动经过10年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论断引发的生态红利和生态理念在浙江大地裂变出强大正能量。在绿水青山中受益的老百姓由最初的要我做变为我要做,并迸发出更大的生态自觉。人改变了环境,环境又反过来改变了人。从最初的被动做到今天的主动为,如今浙江的不少乡村白墙黛瓦、一尘不染,村里村外见不到一张废纸屑、一个烟头。生态红利进一步催生了生态自觉,农村脏乱差的生活陋习、公众恣意破坏山水植被的行为得到了彻底改变。三、久久为功谋求发展生态引领全域提升经过10年的探索和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之于浙江,已然从盆景变风景、化苗圃为森林,成为全省干部群众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自觉行动,并呈现出神形兼备、丰盈充实的全域化格局。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浙江省委书记夏宝龙说,身为地方主官,要学会算未来的大账: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文明素质的提高,以及长远看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
02YOURTITLEHERE榜样素材塞罕坝-时代的绿色传奇从北京一路向北,至河北省最北端,“河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镶嵌于此,这里是河北省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属的寒罕坝。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塞罕坝一带开围放垦,树木被大肆砍伐,生态日益恶化,渐渐成了“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僻苦寒之地。1962年塞罕坝林场正式组建。一支平均年龄不到24岁、共计369人的创业队伍毅然走上塞北高原。1962年、1963年两次造林失败后,林场创业者们愈挫愈勇,重整旗鼓,在1964年春天,一场“马蹄坑造林大会战”大获成功,造林成活率达到90%以上。从此,植树造林,重整山河。112万亩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场拔地而起,筑起为京津阻沙源、涵水源的“绿色长城”塞罕坝精神如今这满眼的绿色,并非大自然恩赐,美丽失而复得,是几代务林人胼手胝足的结果。几十年来,河北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听从党的召唤,在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
2014年,塞罕坝群体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荣誉称号;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荣获2017年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2019年,塞罕坝林场先进群体人选“最美奋斗者”如今,“塞罕坝”这三个字已经不仅是一个地理意义上的存在,更是一个绿色发展的美丽符号。多维解读
植树造林,利在千秋。塞罕坝筑起为京津阻隔风沙、涵养水源的“绿色长城”,也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一环。塞罕坝的生态保护意义长远,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施惠于子孙后代的大功业。
绿色使命,薪火相传。从1962年开始,护林员就进驻塞罕坝,和茫茫沙地“抗争”。从青春年华到白发苍苍,一代一代护林员在塞罕坝这片土地上注入热血。如今的林海绿洲是几代护林员肩负使命,点滴传承铸就的。这些护林员前辈不仅在大漠中创造出一片绿洲,更是让塞罕坝成为了绿色发展的精神符号。
用艰苦奋斗铸就绿色传奇。塞罕坝从漫漫黄沙变成绿色屏障,是一代又一代护林员不懈努力、艰苦奋斗、甘于奉献的结果。植树造林本就是一个极度枯燥的工作,一代代护林员用信念和初心让美丽失而复得。
03YOURTITLEHERE高考链接:佳作赏析1.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基本问题。自然界为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提供生存需要,人类归根结底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所以,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我们必须尊重自然规律,不能利令智昏、杀鸡取卵、涸泽而渔、乱砍乱伐,肆意破坏自然资源和生态坏境。在生态环境保护上一定要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不能因小失大、顾此失彼、寅吃卯粮、急功近利。
——光明网《新时代努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三重逻辑》2.“詹葡叶分飞鹭羽,荻芦花散钓鱼舟。黄橙红柿紫菱角,不羡人间万户侯”。这是古人笔下描绘出的幽静雅致的湿地风光。如今,漫步湿地,眼前一派水乡泽国的景观,万顷荒野,原生世界,水草相连,白鹭翱翔,不知不觉中你我便走入画中。春日百花齐放,争奇斗艳;夏季草木繁盛,绿意盎然;秋日波光粼粼,水草金黄;冬季银装素裹、白雪皑皑。——人民日报《感受生态文明之美》3.中国的古人早就认识到人与自然应当和谐共生,提出了“天人合一”的思想。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法自然其实就是说人类要遵循自然规律。孔子说:“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意思是不用大网打鱼,不射夜宿之鸟。荀子说:“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吕氏春秋》中说:“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这些都是讲对自然要取之以时、取之有度、遵循规律。
——央广网《砥砺共建美丽中国: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经典评论《要青山不改,愿绿水长流》
《利益在左,生态在右》《平衡中共生,博弈中发展》
《寻共存之道,沃自然之木》《中国行点亮世界绿》
《绿遍世界,美在心间》《“中国行”点亮“世界绿”》
《中国行动点亮“绿色未来”》《“中国绿”为地球添生机》
绝佳标题《好日子就在青山绿水中》《好生态带来好生活》《减量生活,点亮生活》《凝聚生态共识》《让绿色包装生活》《莫让生态体验变成生态破坏》《经济发展需要一张生态名片》《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人民日报)《“绿色中国”提升全球生态文明的颜值》1、在发展之路上的岔道口,利益在左,生态在右,无论偏颇于哪一方都并非十分妥当。唯有开创一条新的道路,生态与利益齐飞,发展共环境一色,方能在社会的建设之路上行稳致远。2、“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我们欣赏着春有百花秋望月的美景,享受着夏有凉风冬听雪的意境,也应当尽力守护着它们。坚持生态文明建设,要青山不改,愿绿水长流。1、“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从前,我们面向大海,便想起春暖花开,立于青山,便念起青山妩媚。如今,海洋依然宽阔,漂浮着的却是工业污染;天空依然高远,朦胧着的却是层层雾霾。
2、清晨步小径,阴阴似尘起,一天霾雾拨难开。一碧苍穹杳无迹,云高天阔成追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行有常,顺乎自然生,背乎自然亡,和谐共生,方能繁荣昌盛。经典开头经典结尾为美好生活“留白增绿”来源:2019年11月22日《光明日报》02版
作者:樊良树(标题即论点,色彩明丽,新颖生动。)①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一份文件指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守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以中共中央的文件引出人与自然的话题,四言短句,简洁有力。)②为美好生活“留白增绿”,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留白,在城镇规划中留出相应的空白地带,为未来发展和绿色生产预备空间。增绿,扩大绿色生态空间,提高城镇生态涵养容量,以此为支撑提升人们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的绿色生态品质。(照应标题,阐述核心概念“留白增绿”。“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语言生动朴质。)③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今天,一半以上的中国人常年居住在城镇,室内活动时间、阅览电子产品的“屏幕时间”明显增加,青少年普遍近视、肥胖等公共健康问题不容小觑。人能塑造环境,环境也影响人。生活在车水马龙的城镇,若要聚精会神解决问题、完成工作,自主地集中注意力乃关键所在。工作和城镇生活需要的“直接注意力”超过我们的负荷,将造成一定的压力和效率低下。④相较于耗费心神的“直接注意力”与繁复嘈杂的人为痕迹,绿水青山激发人们的创新灵感,守护健康福祉。徜徉于生机勃勃的自然环境中,有助于恢复“直接注意力”。在紧张忙碌的工作生活间隙,推门见绿,开窗望绿,享有惬意生活休闲空间,将增进脑力、心力和从事创新、创意、创造工作的能力。(重要性分析。论述“留白增绿”的重要性:在城镇化进程加快的今天,绿水青山激发人们的创新灵感,守护健康福祉。对比鲜明。)
⑤中国进入新时代,人民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日益增长。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新一轮科学技术革命和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业态蓄势待发。要适应发展更多依靠创新、创意、创造的大趋势,推动中国城镇空间结构和布局进行转变很有必要。(现实性分析。“留白增绿”符合我国现阶段“人民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日益增长”的基本国情。)⑥我们必须要推进城镇“留白增绿”,使老百姓享有惬意生活休闲空间。“留白增绿”,是治疗“城镇病”尤其是“大城市病”的良方,也是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必要举措。通过“舍”的留白,为城镇夯实可持续发展根基。留白,相当于划定城镇开发边界,以此形成倒逼机制控制城镇建设体量、污染总量。在建设空间画好精谨细腻的“工笔画”,提升城镇运营效能。增绿,即通过人工造林、人工增绿等方式,使蓬勃新绿不断生长。在城镇内部及周边由点到面进行系统的生态重塑,形成涵养丰富生物多样性的自然环境。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必要性分析。论述推进城镇“留白增绿”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必要举措。)⑦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生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也是城镇永续发展的基石。打造未来中国城镇,共创美好生活,必须未雨绸缪,统筹考虑全球气候变化、极端天气频发等不利因素。“留白增绿”,培植更多的生态空间和绿色屏障,以较低的经济成本和自然再生的方式不断增强中国城镇应对气候变化的韧性。基于自然的应对方案,有助于解决许多时代难题,包括更好面对气候变化、夯实粮食生产能力、降低城镇运营成本、减缓夏季热浪冲击以及促进经济长期稳健成长等。(必要性分析。论述推进城镇“留白增绿”有助于解决许多时代难题。)⑧城镇化是我国主要的内需潜力和发展动能所在。各级部门应当协同发力、因地制宜,保持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一座座“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宜居之城就未来可期。长此以往,将大大提升我国高质量发展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治理能力,也将为人类家园擘画更加绿色美好的未来。(提出要求,呼吁期待。)人类应当对自然深怀敬畏来源:2020年02月21日《光明日报》02版
作者:冯天瑜(标题即论点,彰显情感态度。)①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严峻,围绕生态问题,翻阅中外经典著作,以之观照现实,得出一个结论——生态危机是人类面临的紧迫问题,关乎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公共卫生防疫系统的建立和完善,必须上升到国家乃至全球战略层面。(开篇由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形势,引出生态危机是人类面临的紧迫问题这一论点。)②“生态”一词是外来语,源于希腊文,意谓居所、栖息地。生态不仅指涉人与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关系问题,同时也切入经济活动和社会结构。
③收敛侵占自然物的欲望是可以达到的理性认识,先民便有此种睿智,值得今人借镜。荀子谓:“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舍其所以参,而愿其所参,则惑矣。”荀卿并非以为人可以任意摆布自然,而是主张人与天地配合,如果与天地争职分,就是犯糊涂。此乃切实可行之议。④《易传》把天地人并称“三才”,天人协调是理想境界。《淮南子》讲:“禹决江疏河以为天下兴利,而不能使水西流;稷辟土垦草,以为百姓力农,然不能使禾冬生,岂其人事不至哉?其势不可也。”北魏农学家贾思勰说:“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这种人事不违天地规律、顺应自然使用人力的思想,乃关于天人关系、人地关系的远见。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法自然”无论作哪一解释,都包含天地人皆以自然为归依、为原本之义。自然是宇宙的最高范畴,是宇宙本身,此为千古卓绝之论。⑤人类必须顺从自然,而不可违逆自然。反对逆天而行,主张天人一体,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宗旨。如果把人创造的文化比喻为一株参天大树,是自然提供了大树赖以生长的阳光、雨露和土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赊销额度协议书
- 楼栋长志愿服务协议书
- 背书转让协议书
- 变更孩子抚养权协议书
- 综合还款协议书
- 考研录取协议书
- 房屋代买卖合同协议书
- 酒场休战协议书
- 道路绿化协议书
- 米油回收协议书
- 细致解读wps考试内容的试题及答案
- 2025届高考语文写作押题范文8篇及分析
- 纸张印刷与印后加工考核试卷
- 2025年汽车维修工职业资格考试重点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四川西华师范大学招聘辅导员真题
- 2025年安全生产考试题库: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安全生产责任制试题
- 2025年高考英语语法填空热点语法填空热点话题06(学生版+解析)
- 湛江漓源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年产36万吨饲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随班就读试题及答案
- 1.1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课件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1
- 2024年福建省长乐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医疗卫生岗笔试题带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