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烟台的海》教案_第1页
2024年《烟台的海》教案_第2页
2024年《烟台的海》教案_第3页
2024年《烟台的海》教案_第4页
2024年《烟台的海》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烟台的海》教案

《烟台的海》教案1

教学要求:

1、着重了解冬、春、夏、秋四季烟台海的特点以及人和海的关系。

2、理解文中打比如的句子,并能仿造。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听写词语。

2、课文是按什么顺序介绍烟台的海?不同季节里,海有什么不同特点?

二、同学自学课文2-5小节,可以在课文边写上批注。

三、全班交流。

第二节

1、理解打比如的句子,感受冬季寒流袭来时,海浪汹涌的壮观景象,并仿造打比如的句子。

2、出示比喻句。

小山似的涌浪像千万头暴怒的狮子,从北边的天际前赴后继、锲而不舍期卜向堤岸,溅起数

丈高的浪花,发出雷鸣般的轰响,有时竟把岸边数百斤重的石凳掀到十几米远的马路中央。

3、交流:把(涌浪)比作(小山)和(暴怒的狮子),把(轰响)比作(雷鸣)。

4、练习朗读。

5、人们在冬天的海边又是如何?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人们不畏严寒,不怕风浪,豪迈勇敢。)

6、练习朗读。

第3、4、5节

春:

1、海:嬉笑着追逐着奔向、能摸到、退了回去、扑了上去、像个顽皮的小朋友。

2、人:播下希望的种苗,期待着收获的季节。

夏:

1、海:水平如镜,宛如一个恬静、温柔的少女……海浪与堤岸的呢喃细语。

2、人:岸边的石凳上坐满了游人。

秋:

1、海:格外湛蓝、格外明朗、有了秋的凉意、平添空虚与忙碌

2、人:驾船出海、起锚远航

3、练习朗读。

四、学习最后一节。

1、齐读。

2、轻读全文,体会这是怎样的画,怎样的背景,怎样的'舞台,为什么?

3、讨论:"一幅画"是因为它像画一样美丽多姿:"广阔的背景"因为它是烟台人物质、

文化生活的依托;"一座美丽的舞台“因为它为烟台人的生存、发展、发明提供了巨大的空间。

4、练习朗读。

五、作业。

1、完成课后第4题

2、当一回导游,介绍某一季节的海。

板书设计:

5、烟台的海

海人

冬凝重不畏严寒

春轻盈播下希望和新苗

夏浪漫如痴如醉

秋高远空虚与忙碌

"画、背景、舞台"-------------"活剧"

《烟台的海》教案2

教学目标:

1.正确.法济J.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掌握本课生字,理解生词;

3.理解并仿照比喻句;

4.了解烟台四季不同的海上奇观和烟台人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生活,激发热爱大自然、热

爱生活的美好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烟台四季不同的海上奇观;

2.了解海与人的密切关系。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课文、检复:

L这堂课我们继续来欣赏烟台的海。在作者眼里,烟台的海是什么呢?(学生找句子,朗读)

教师出示:"烟台的海,是一幅画,是……活剧”

(1)指名读,你怎样理解?

(2)你体会到作者对烟台的海有怎样的情怀?(对海的热爱,对人的歌颂)

(3)教师各组巡视。

学习任务:

A春天的海:

(1)给这部分分层,每一层讲什么?

(2)你认为哪些语句最美?请你读出它的美。

(3)请你说一说你想到的景象。

(4)请你有感情朗读这部分

B夏天的海

(1)给这部分分层,每一层讲什么?

(2)你认为哪些语句最美?请你读出它的美。

(3)请你画一画你想到的景象。

(4)请你看着画出的图有感情朗读这部分。

C秋天的海

(1)给这部分分层,每一层讲什么?

(2)你认为哪些语句最美?请你读出它的美。

(3)请你读出海的高远和人的忙碌而充实。(这些学习任务让小组抽取学习)

3、汇报小组学习的成果

A春天的海

(1)朗读,要读出海的欢快活泼,人的勤劳,读出自己的喜爱和降。

(2)描述:抓住海的'活泼、浪花的欢快、海鸥的自由,人的勤劳。

B夏天的海

(1)朗读:读出海的宁静、人与海相依相偎、亲切自然

(2)描述:抓住"水平如镜、恬静、温柔、如痴如醉”来描述静海图,人与海那么亲切自

然、相依相偎。

C秋天的海

(1)朗读:读出海的高远、凉意,与人们的忙碌、喜悦

(2)描述:在一幅明朗、高远、气爽的海的背景下,人们忙碌着收获。

三、小结:

1、所以在作者看来"烟台的海,是一幅画,是……活剧。"

让学生再一次朗读,进一步理解它的含义。

2、作者按冬一春——夏——秋的顺序给我们描述了烟台的海独特的景象。为什么将冬

天的海写在开头呢?

(讨论交流)

3、配乐有感情朗读2—5小节。

四、作业

1、请你当小导游介绍某一季节的烟台的海。

2、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

3、读一些关于海的文章。

板书设计:

5、烟台的海

海人

冬凝重不畏严寒

春活泼勤劳播种

夏宁静人海相依

秋高远充实忙碌

"画""背景""舞台"(---------)"活剧"

《烟台的海》教案3

教材分析:

《烟台的海》是一篇写景散文。生动地描写了烟台的海一年四季的独特景观和烟台人丰富多

彩的物质、文化生活,激发我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为不断提高生活质量而努力的美好感情。

本文的语言很美,写法上也着鲜明的特色:

(-)构思精巧,结构严谨。文章写景也写人,景与人交相晖映。总分总的结构,又突出了

文章的重点。

(二)语言凝练,生动形象,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增强了语言的表达力。

设计理念:

在本课教学设计中,一是突出了研究性学习,教师提出问题,然后学生围绕问题进行研究,

最后解决问题;二是体现了合作式学习,学生对问题的解决等,都以同桌或小小组的形式进行;

三是教师、教材、学生三者之间的变化。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作繁琐的分析,力求成为学

生学习的指导者、协调者、合作者和激励者。

学情分析:

对于写景的文章学生并不陌生,但这篇课文写景也写人,景与人交相辉映,学生往往只注意

写景,而忽略了写人。因此,教学时,要抓住重点语句让学生感受烟台人的勤劳、能干,从而激

发学生热爰大自然,热爱生命的美好感情。

教学目标:

1、能联系课文理解文中打比方的句子的意思,并能仿造比方的句子。

2、凭借课文语言材料,了解烟台四季不同的海上奇观和烟台人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生活,

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感悟课文中一些关键词句的意思,感受烟台的海绮丽壮观,烟台的人勤劳、能干。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了解烟台市

(出示地图)烟台市位于山东注岛北部,临黄海,是中国著名的渔港,由于它特殊的地理位

置,成为了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对于这座城市的风光、历史等,课前老师请同学们收集了一些

相关资料,现在一起来分享你们的劳动成果,以便更加了解这座城市。(播放烟台市图片,可配

上文字说明)

二、学习课文,了解海的特点

师:烟台的海与众不同,给人们所带来的无穷欢乐。烟台人在此欢笑,在此劳作,享受着大

自然的恩赐,抒写着历史,展望着明天。这堂课我们就来欣赏烟台的海。在作者眼里,烟台的海

是什么呢?(学生找句子,朗读)

教师出示:烟台的海,是一幅画,是……活剧

(1)指名读,你怎样理解?

(2)你体会到作者对烟台的海有怎样的情怀?(对海的热爱,对人的歌颂)

(3)请你读出作者的这种情怀来。

过渡烟台的海是怎样的一幅画?是怎样的背景?怎样的舞台?烟台的人上演着怎样的活剧?

让我们走近这片海,欣赏海的美!

(打开课本)烟台的海有着一份独特的海上景观,它的四季都有着独特鲜明的'特点。谁能

找出文中概括烟台的海特点的句子?(生找)

出示:烟台的海告别了冬日的凝重……步入了秋的高远。

(1)有感情读这段话;

(2)这部分告诉我们什么?(板书:冬:凝重春:轻盈夏:浪漫秋:高远)

过渡:冬天的海为什么是凝重的呢?我们一起来欣赏。

(-)学习第二自然段(出示第二段内容)

1、自由读第二自然段,冬天的海给你怎样的感觉?我们从哪些句子中可以感受到呢?

2、交流,出示:来自西伯利亚的寒流经常气势汹汹的掠过这片海域小山似的涌浪像千万

头暴怒的狮子,从北边的天际前赴后继、锲而不舍地扑向堤岸,溅起数丈高的浪花,发出雷鸣般

的轰响,有时竟把岸边数百斤重的石凳掀到十几米远的马路中央。

(1)由这两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2)指名读。说说你的体会。(壮观、有气势、力量大)你觉得要读出烟台海浪汹涌的壮

观景象,要突出哪些词语?。

(3)自由读。引导学生交流,归纳出气势汹汹、像千万头暴怒的狮子、扑向溅起发出掀到

等词句。

(4)像千万头暴怒的狮子使你有怎样的感受呢?齐读这一句。

(5)课件出示图片、声音。(冬天的海)

(5)假如你在冬天来到了烟台,看到如此壮观的海景,你会说些什么呢?

(6)指导激情朗读,感受寒流袭来时,烟台海浪汹涌的壮观景象,有气势、力量大,体会

烟台海的独特。

3、这一段除了写海,还写了什么?(人)

(1)人们在冬天的海边又是如何的?找出课文中描写人的有关词句。

(2)学生交流。(出示:每到这巨浪拍岸的日子,许多烟台人和外地的游客,纷纷顶着寒

风跑到岸边,观赏这蔚为壮观的景象。还有的不顾被浪花打湿衣服,站在岸边,以那数丈高的浪

花作背景拍照留念,形成一道壮丽的风景线。)

(3)看着烟台人民和游客冒着严寒来到海边,你会发出怎样的感慨?(他们真勇敢,不畏

严寒、不惧风浪)

(4)齐读。教师归纳:(在句中显示)纷纷顶着观赏不顾站在拍照留念等词语,体会烟台

的人和外地的游客不畏严寒、不惧风浪的豪迈情怀。

4、小结:烟台冬天的海美丽壮观,吸引了无数游客。我们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烟台冬季的

海,是哪一个?(凝重、壮观)

6、你觉得冬天的海美吗?愿意记住它吗?先自己读读,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两句有感情地

背给大家听。

(二)合作学习春、夏、秋季节的海。

过渡:冬天烟台的海是凝重的,大家都觉得冬天的海上景观是最为独特的。其实,烟台的海

在不同的季节有着不同的特点,在春、夏、秋三个季节也有着各自的独特之处。

1、请同学们四人小组合作学习3、4、5自然段,每个小组选择其中你们最喜欢的一个季节,

也就是选择其中的一个自然段来学习。学习时可以按照以下的要求:(出师要求:)

(1)说说这个季节的海有什么特点?你为什么喜欢?

(2)你认为这部分哪些语句写得很美?为什么?

(3)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表现出烟台的海的季节特点。

2、学生按上述的学习方法在小组内自学介绍春、夏、秋的三个自然段。

3、交流,其他小组作适当补充,并评议。教师作适当指导并点拨,特别是重点词句。

第3自然段(出示:春天,海水变得绿盈盈的。微波泛起,一道道白色的浪花,从北面遥

远的地平线嬉笑着追逐着奔向岸边,刚一触摸到岸边的礁石、沙滩,又害羞似的退了回去,然后

又扑了上来,像个顽皮的孩子。)

①学生说海的特点及喜欢的原因。板书:春轻盈

②抓住嬉笑着追逐着奔向、触摸到、退了回去、扑了上来,像个顽反的孩子(在句中显示)

等词句,让学生体会冬去春来,烟台的海微波泛起的景象。

③通过脱去、驾船驶过、播下希望的种苗,期待着收获的季节等语句(在句中画出),感受

烟台人不误春时、勤劳繁忙的情景和生机勃勃、充满希望的幸福生活。

第4自然段(出示:夏天,来自南太平洋的风使许多南面临海的城市感到湿漉漉的,而这

股带着潮气的风经过胶东半岛崇山峻岭的阻拦、过滤,到达北面临海的烟台时,只剩下凉爽和惬

意。因此,夏日烟台的海常常水平如镜,宛如一个恬静、温柔的少女。清晨,太阳像被水冲洗过

的红色气球飘飘悠悠地浮出水面海面上拖着长长的倒影每一次的海边日出都使人如痴如醉。

傍晚,平静的海面倒映着万家灯火,岸边的石凳上坐满了游人,他们脚下,是海浪与堤岸的呢喃

细语。)

①说说你喜欢夏天的海的什么呢?你从哪儿感觉到的?

②你认为哪些句子写得很美?抓住凉爽和惬意、水平如镜、浮出、拖着、倒映着、呢喃细语

等词语(在句中点出),感受夏日烟台的海的浪漫可爱,人海相依的恬静和惬意。

③夏日的海可以用哪个词来形容?板书:浪漫

第5自然段。(出示:久居这座城市的人都有这样的体验,一到立秋这天,海水立刻变得

格外湛蓝,天空也显得格外明朗,较之昨日,空气中立刻就有了秋的凉意。告别了冬日的凝重、

春日的轻盈、夏日的浪漫,秋天的海平添了几分充实与忙碌,渔家驾船出海了,货轮起锚远航;了)

①秋天的海又有什么不同之处呢?(一到立秋的这一天,海水立刻变得格外湛蓝一空气中

立刻就有了秋的凉意)(秋天的海平添了几份充实与忙碌)

②充实与忙碌表现在哪里呢?渔民们去干什么了?这儿正好与前文哪个地方呼应了?可见

烟台的人民是非常勤劳的。

③总结秋的特点:高远

(三)学习第四段。

1、烟台的海,在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景色,每一个季节都是一幅美妙的图画。齐读第六

节。

出示:烟台的海,是一幅画,是一道广阔的背景,是一壮丽的舞台。世世代代的烟台人在这

里上演着威武雄壮的活剧。

2、欣赏画面(整个海),加深理解。

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体会这是怎样的画、怎样的背景、怎样的舞台。

3、交流。

①是一幅怎样的画?

②说话提示:说是一幅画,是因为();说是广阔的背景,是因为();说是壮丽的舞台;

是因为()。

4、齐读。

三、总结全文。

烟台的海一年四季都是那么迷人,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个季节呢?能不能向我们的游客H乍一番

介绍呢?

学生配乐复述课文片断。

四、质疑反思。

作者为什么将冬天的海放在开始来介绍呢?生自由讨论,答案不求唯一。(作者可能是冬季

来到烟台;烟台北面临海,冬季的海如同一道独特而凝重的风景线。)

五、作业。

你游览过什么地方?哪里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写一个片断,介绍那里迷人的风景。

《烟台的海》教案4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掌握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联系课文理解文中打比方的句子的意思,并能仿造打比方的句子。

4凭借课文语言材料,了解烟台四季不同的海上奇观和烟台人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生活,

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感情。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同时感悟课文中一些关键词句的意思,

感受烟台的海绮丽壮观,烟台的人勤劳、能干。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看过或游览过大海吗?谈谈自己所了解或体验过的海边生活情景。

2看中国地图,沿海城市很多,有没有北面面临着大海的城市呢?(烟台)

3揭题。

注意海的笔顺:最后三笔,先写上面的点,接着写中间的横,最后写下面的点。再从地图上

了解一下烟台、渤海湾、胶东半岛、西伯利亚、南太平洋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过渡:这里的海有什么独特的景观?作者想向我们介绍些什么呢?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看画面,听配乐朗诵,说说自己的感受。2是的,烟台的海一年四季的特点各不相同,

景色太美了!请同学们自由轻读课文要求读正确。

3检查自学:

(1)读生字及词语。

(2)独特景观深褐色凝重前赴后继锲而不舍巨浪拍岸蔚为壮观壮丽嬉笑害羞崇山

峻岭过滤宛如如痴如醉呢喃细语体验湛蓝凝重轻盈浪漫忙碌

(3)指名读课文,评议纠正(4)理解词语。看录象,有关轮船、锚及起锚的过程。默读课文,

边读边想: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主要写了什么?5分清段落层次。

三、学习第一段:

1齐读

2读懂了什么?(概括介绍烟台北面临海,有T分独特的海上景观。)

四、写字指导

1说说写这些字时,要注意什么。

2用钢笔描红、临写。

五、作业:

1抄词。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

说说课文按什么顺序写的,主要写了什么。

过渡:烟台的海一年四季的景观有什么独特之处呢?谁能把文中那句概括烟台海的四季特点

的语句找出来读一读?作者是怎样具体为我们介绍烟台海的四季特点的呢?

细读课文。

二、学习第2自然段,感受"独特"

1朗读想想这一段除了写海,还写了什么,分层。(海,人)

2各自读介绍"海"的部分,看看题头的照片,体会一下该如何读好这段话。(突出"气势

汹汹、像千万头暴怒的狮子、扑向……溅起……发出……掀到……”等词语,感受寒流袭来时,烟

台海浪汹涌的壮观景象)3人们在冬天的海边又是如何的?读第二层。i突出"纷纷顶着……观

赏……不顾……站在……拍照留念"等词语,体会烟台人和外地游客不畏严寒、不怕风浪的豪迈情

怀)

4通过读,你欣赏到了烟台的海冬天的风光了吗?能不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你看到的海是怎样

的?你又是怎样享受这冬海风光的?

5你觉得冬天的海美吗?愿意记住它吗?先自己读读,再在小组内试背,最后有感情地背诵给

大家听.6小结第2自然段的学习方法:

整体读,想想讲了那几个意思一分层朗读、理解、体会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一背诵。

三、用上面的方法自学介绍春夏的两个自然段1学生自学(读、说、背)

2分四人小组讨论、汇报。

3各小组成员分工读、说、背向全班汇报,评议结果。(第3自然段:抓住"嬉笑着追逐着

奔向、触摸到、退了回去、扑了上来,像个顽皮的孩子"等词句,体会冬去春来,烟台的海"微

波泛起”的景象。通过"脱去、驾船驶过、播下希望的种苗,期待着收获的季节"词句领悟烟台

人不误春时、勤劳繁忙的.情景和生气蓬勃、充满希望的幸福生活。)

(第4自然段:抓住"凉爽和惬意、水平如镜、浮出、拖着、倒映、呢喃细语”等词语,感

受夏日烟台的海的浪漫可爱,人海相依的恬静和惬意。)

四、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

2背诵第1-4自然段。

3造句。

第三课时

一、复习

1在冬、春、夏三季中,烟台的海各有什么特点?

2能通过你的读表现出来吗?指名读2-4自然段。

二、继续学习第二段

1自渎第5自然段,整体感知。

2找出句子,朗读并体会海的特点。一到立秋这天,海水立刻变得格外湛蓝,天空也显得

格外明朗,较之昨日,空气中立刻就有了秋的凉意。

3"秋天的海平添了几分充实与忙碌”这又表现在哪里呢?从"渔家驾船出海了,货轮起锚

远航了……”体会出秋日烟台的海清新高远的格调和渔民紧张忙碌的生活。

4指导有感情的朗读、背诵。

5把2—5自然段连起来读一读,想一想:作者为什么将冬天的海懒1」一开始来介绍呢?一

般的地方,冬天是萧条、冷落的,而冬天烟台的海却是一道壮丽的风景线,又显的那么凝重。(理

解凝重)冬天烟台的海景象尤为独特,所以一开始就介绍它。

三、细读第三段:

1齐读第6自然段。

2联系全文,体会这是怎样的画、怎样的背景、怎样的舞台。

3欣赏画面,谈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说是一幅画,是因为它像画一样美丽多姿;说是广阔

的背景,是因为它是烟台人物质、文化生活的依托;说是壮丽的舞台,是因为它为烟台人的生存、

发展、创造提供了巨大的空间。

四、总结全文:

1烟台的海一年四季都是那么迷人,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个季节呢?你来做导游向游客作一介

绍。比谁介绍得好?

2你游览过什么地方?哪里给你的印象最深?能把那里的景色给同学们介绍吗?

五、作业:

1课后向爸爸、妈妈等说说烟台的海一年四季的样子,让他们也感受一下那里的壮观、美

丽、蓬勃、充实。

2写一个片段,介绍一处迷人的风景

板书设计:

5、烟台的海

海人

冬凝重不畏严寒

春活泼勤劳播种

夏宁静人海相依

秋高远充实忙碌

我的不同做法:

一.复习课文、检复:

L这堂课我们继续来欣赏烟台的海。在作者眼里,烟台的海是什么呢?(学生找句子,朗读)

教师出示:"烟台的海,是一幅画,是……活剧"

⑴指名读,你怎样理解?

(2)你体会到作者对烟台的海有怎样的情怀?(对海的热爱,对人的歌颂)

(3)请你读出作者的这种情怀来。

过渡:烟台的海是怎样的一幅画?是怎样的背景?怎样的舞台?烟台的人上演着怎样的活剧?

让我们走近这片海,欣赏海的美!

(打开课本)烟台的海有着一份犯特的海上景观,它的四季都有着独特鲜明的特点。谁能找出

文中概括烟台的海特点的句子?(生找)

出示:"烟台的海告别了冬日的凝重……步入了秋的高远。"

⑴有感情读这段话;

(2)这部分告诉我们什么?(板书:冬:凝重春:轻盈夏:浪漫秋:高远)

过渡:冬天的海为什么是凝重的呢?我们一起来欣赏。

二、学习第二段

1、学习第二小节(冬天的海)

(1)自由读,这小节除了写海,还写了什么?(人)请你用7"分层

(2)你认为哪些句子最美?请你找出来读一读,其他同学看题头图片。

(3)此时烟台的人在干什么呢?(观海、拍照)

你认为烟台的人怎么样?(不畏严寒)请你读出他们的豪情壮志。

(4)请你用自己的话说说自己仿佛看到的情

(5)感情朗读这一段,体会烟台的海的凝重,人的豪情!

(6)小结学习方法

(1)读,分层;(2)读,欣赏美;〈3》说说画面;〈4〉感情朗读

2、用上面的方法分小组合作学习春、夏、秋天的海。

教学反思:

学生经过预习课文后,总会在头脑中积淀一些内容,哪怕只是一丁点或课文的片言断语,但

这毕竟是他们在读书时的收获。因此,在导入课题后,我安排了让学生说说"烟台的海在你的心

目中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学生的兴趣很高,纷纷举手汇报自己在预习时的收获。有的学生还能

I:墩地进行叙说。如"冬日的海是深褐色的,春日的海是绿盈盈的,秋日的海是湛蓝的。"还有

的说"冬日的海像千万头暴怒的狮子,春日的海像顽皮的孩子,夏日的海如恬静、温柔的少女"

等,我及时地给予评价,并把学生的叙说引向深入。

同时,结合学生说到"烟台的海是一份独特的海上景观"时,学生不太明白烟台的海独特在

什么地方?我还及时地调整教学策略,先描述了中国的大概版图,并介绍烟台的位置,以加深学

生对烟台海"独特"的认识以上就是我分享的烟台的海教案设计的全部内容。

《烟台的海》教案5

一、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前赴导嵌、锲不舍、呢喃细语”等词语的意思。

3、凭借语言材料,了解烟台四季不同的海上奇观,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感情。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学习第一段

1、同学们,你们去过大海边看过那波澜壮阔的大海吗?(看过的可以说一说,在哪看过,

你看到的海给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2、看来没有看过大海的同学曲多,下面我们一起随着大屏幕领略一下大海的无穷魅力吧。

(视频播放)(读:透过云的转隙遥望大海,海是蓝的,天也是蓝的,仿佛海与天融为一体了。

海滩上玉屑银末般的细沙,金灿灿,亮闪闪的。

一道道白色的浪花,从遥远的地平线嬉笑着,追逐着奔向岸边,一层卷着一层,你不让我,

我不让你,像赶集似的,刚一触摸到岸边的礁石、沙滩,又害羞似的退了回去,然后又扑上来,

真像个顽皮的孩子。

兴致勃勃的游客,来到海滩观赏这蔚为壮观的景象。

脱云冬装的渔民,驾船即将远航,他们云大海中播下希望的种子,经过春的播种,终于迎来

了秋的收获,渔船为秋天的大海平添了几分充实与忙碌。

夕阳西下,随着夕阳光茫的渐渐收敛,海面也渐渐平静下来,我想它是想睡觉了吧。)

3、大海美吗?大海的景色壮观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关于大海的文章。(一起读

《烟台的海》。)

4、(出示地图)你们能在地图上找到烟台的具体位置吗?烟台地理位置最显著的特征是什

么?(烟台北面临海)同学们看看地图,我们的祖国有着辽阔的海域和漫长的海岸线,临近海岸

的城市,也特别多,你知道有哪些城市?作者为什么单单选择烟台的海来写呢?请你们各自轻声

朗读课文的首尾两节然后用"烟台的海"这一句式来回答。(烟台的海有一份独特的海上景观。

"烟台的海,是一幅画,是一道广阔的背景……舞台")板书:独特(什么意思)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过渡:在作者眼中,烟台的海有一份独特的海上景观,那烟台的海独特在什么地方呢?(从

文中找出一句话来概括一下吗?)下面就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三、创设情境,确定学习目标

一般写四季景物的文章都是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的而烟台的海描写的I质序是?(冬)

四、学习第二自然段,体会烟台冬天海的独特

好,今天我们这堂课我们就重点来欣赏烟台冬天海上的景观。听课文录音,我有一种意犹未

尽的感觉,我很想放声朗读,你们想读吗?如果读一遍不过瘾,还可以读第二遍,第三遍,直到

尽兴为止。

这一小节描写烟台冬天的海特有的景观是哪几句?从这些句子中感受到烟台海的哪些特点?

你是从什么哪句话感受到的?(出示:小山似的涌浪……马路中央。)(因什么而壮观)(分

别感受到浪大、持续不断、声音大、力量大)读,并试背。

是呀,天寒地冻,烟台的海如桂伟壮观,怎能不让人激动,谁愿意声情并茂地朗读一下,出

示"小山似的涌浪。。。马路中央。"

作者用传神的生花妙笔为我们描绘了冬天烟台海的壮美,这么优美的文字,我们要记住它。

(指导学生背诵)

同学们背得真好,想亲眼看看那海上磅礴的景象吗?(播放录象)

7、亲眼欣赏了烟台冬天海上波涛汹涌、气势磅礴的景象后,你们能把冬天海上独特的景象

更好地用朗读声来表达吗?(再次齐读)

8、总结,烟台冬天的海真是波涛汹涌,除此以外,它海面的颜色是深褐色的(看图片)因

此看起来很深沉,显得很凝重。(板书:凝重波涛汹涌)

9、烟台的海冬天真是气势磅礴,这一壮观的.景观是怎样形成的呢?这么壮观的景象,吸引

了无数游人。大家请看(出示句子:每到这巨浪拍岸的日子。。。。形成了一道壮丽的风景线。)

读读这段文字,你体会到了什么?(不怕严寒、勇敢。)

10、海上波涛汹涌,游人不畏寒冷,在海边欣赏,人景交融,使得冬天烟台的海更加独特,

成了一道壮丽的风景线。(板书:形成一道壮丽的风景线)

五、口语交际:

1、过渡:冬天的海是最具特色,一定会吸引很多游客前来观光,巴比兔旅游公司看到了这

次商机,从中可以赚取利润,可是唯一差的就是导游员,现在要从我们同学当中选中最优秀的导

游员,去参加这一次烟台之旅。不过在准备之前,你们先来看一位同学写得关于桂林山水的导游

词,先在下面读一下,看看导游词的格式。

同桌练习

2、全班交流(2-3名学生)各位游客,4导游还让你满意吗?

六:布置作业

1、总结学法:刚才我们用什么方法来欣赏冬天烟台的海的?

出示:1、找一找写景的句子

2、说一说景的特点

3、读一读表达感受

4、演一演介绍给别人

2、今天这堂课上我们就用这些方法来学习了烟台冬天的海,其他几个季节的海也是各有特

点,我们下堂课继续学习,课后请大家按照这些学法自己先去学习。

板书设计:

烟台的海

独特

凝重

波浪汹涌

喜爱大海

(浪大、持续不断、声音大、力量大)

(不畏严寒不怕风浪)

形成一道壮丽的风景线

《烟台的海》教案6

这一课的设计很平淡,从指导默字开始。然后再回味式地深入品读一些优美精彩片面。一方

面是为了更深入把握文本。一方面还是为了给学生能完整背诵铺设台阶。最后围绕“背诵全文"

T王务,引导学生能有感情地,再现地朗诵。

由于每一课时的任务都很重,所以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都踏踏实实地以读书感悟为主线,没

有什么较大的创新,只求学生能在读书中感受快乐,能在熟读中达到背诵。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深入感受烟台四季不同的海上奇观和烟台人

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生活,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感情

2、能初步地有感情地背诵课文。教学重点:通过具体的语言感受醉不同的景观。

教学过程设计:

模块一:创情引入

1、板书课题,指导读。A、齐读。B、是哪儿的海?让学生再齐读,突出"烟台"。

2、激问:那么烟台的海与其它的海有什么不同?A、生答出地理位置不同。B、师总结。(以

第一段为主)

模块二:整体感知

1、引入:由于是地理位置的不同,这就使得烟台的海有了T分独特的海上景观,那么在一

年四季中烟台的海各有什么明显的特点?在烟台的人又是如何面对的呢?大家默默地,静静地想,

并画出主要词语。

2、教师渗入指导。(提示学生画出重点词语,并查看学生默读效果。)

3、同桌可以简单交流一下。

4、师生交流,并根据生答板书:冬-巨浪排岸(气势汹汹)-观赏春-微波泛起(绿盈盈的)-播种

夏-凉爽恬静(恬静温柔)-休息秋-湛施凉意(格外湛蓝)-收获(根据学生的概活,用书上的词语)

5、师指板书总结。在寒冷的冬天烟台的海一(生看板书答)一烟台的人们勇敢地一(生答)……

模块三:深入品读"冬天”部分

(一)、深入品读第二节1、弓I入。现在,我们就用我们入情入境的朗读,把自己带入到冬天

的烟台,去身临其境真切地感受冬天烟台的海。

2、放声朗读,边读边想,边读边看,边读边感受。

3、指名读,指导读针对学生读不到位的地方可以暂停下来进行指导一番:A、表现“气势"

时,也不能用声嘶力竭的声音去喊。B、教师注意充分用手势来引读。

4、示意学生按刚刚的.指导,再来深入品读一番。把那小山似的浪涛读到眼前来,把自己读

到烟台去。

5、重点品读:(我们再走近一点读)出示-"小山似的涌浪……掀到十几米远的马路中央。”

A、自由读读这儿,看能不能把这巨浪折岸的场面给映在自己的脑中,能不看书读出那就更美了。

(让学生自由反复读)B、指名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想。C、指名不看书"读"(也即背)。

6、这样的场面真是太吓人了,可是许多烟台人和外地的游客,他们却纷纷一(示意生接着往

下说),还有的不顾被一(示意学生说)。

7、指名完整朗读。其他同学看图。

模块四:深入品读其他三季

1、从总结读书方法引入:刚刚大家读得很投入,大家是把这些文字,全都变成了真实鲜明

的图象印在自己的脑中,所以大家在读的时候,脑中就会很自然地浮现那一幅幅很动人的景象。

下面大家就按着这种的方法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季节的海把它给很生动地映在自己的脑中。

2、学生自选一个季节,示意学生多读,尽可能少看书,或不看书读出。

3、师生交流:根据时间指导:A、提示学生尽可能少看书,渗入背诵指导。B、注重树立

示范(教师指名读时,适当评价),引导没读这节的同学比较读一下。C、对一些特别精彩的地方,

多用些齐读的方式,让全体同学都能背出。D、教师注意用自己形象的手势默契地参与学生的

读书活动。

4、收尾总结1、与学生一起回味式总结:刚刚我们一起走过了冬天的一春日的一夏日的一

秋天的一(学生可用板书的语言,也可用"凝重"等)2、这样看来,我们可以说,烟台的海,是

一幅画,是一道一(让学生齐读)。

模块五:美读积累

针对每个季节中,拣最美的那个小场面再试着多读读想想,多回味回味,试着背下。(如果

时间不够,就让学生利用早自习时间)

这一课时的教学任务太多,很重,太花的教学形式及太深入地挖掘与迁移都是不可取的。把

某个季节移到下一课时品读,更是不可取的,因为,在第二课时,我们需要帮助学生在大脑中建

构一个较为完整的结构与表象,让学生能美美地读,把文章读得美美的。

教学设计与第一课时很相似,首先是引导学生通过默读方式,深入地了解本课的结构,即每

个季节的海与人各有什么特点。接着引导学生重点品读"冬季”的海,想以此为范例来渗入读类

似文章的方法。在品读这部分时,由整体的品读,转到对重点句的深入品读,让学生能较正确地

再现(背)出重点句。渗入背诵也是三瞬必要的,我们不能在课堂上玩花样,而让学生在课后去背。

但同样是背诵,也不能太枯燥,太直接。而应是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在深入品读中情不自禁地

去背,不看书,少看书去"读",也是一种背的方式。刚刚说到,在教学"冬天"时,渗入一

个方法,那就是把文字转化成一幅幅有动感的画面。接下来的三个季节的教学都让学生遵循着这

个方法。这三个季节的教学,我采取的方法是自由选读,自由寻找一个最喜欢的季节去品读。(这

个方法曾遭到专家们质疑,但这个方法也有其合理的一面,那就是可能调节一下教学结构,让教

学有灵性。)鼓励学生达到熟读成谈,或能不看书"读"出一个小场面,即特别美的句子可以说

出来。为了弥补这个教学法的不足之处,在学生背读交流时,再引导其他同学也来品读一下。

最后,也没有设计什么很有"新意”的迁移积累作业,只是让学生抽点时间,能熟背一文中

一些精彩的地方。

在设计构思上,我尽可能用模块概念去对教学过程进行整全,加壳,五大模块,五个主题,

有整体,有具体,有收,有放,最后一个模块可以根据时间自由调整安排。总体的设计思路就是

先整体把握,再深入品读,通过读再现四季海与人的画面。在读中渗入背诵。

《烟台的海》教案7

《烟台的海》文质兼美,以生动的笔触,描写了烟台的海一年四季的独特景观及在大海的背

景下烟台人的劳动与生活,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感情。

对于从未体验过海边生活,甚至从未见过大海的农村孩子来说,要想感受烟台海的绮丽壮观

是有一定难度的。怎样调动学生已有经验和背景知识,架设起文本与生活的桥梁,深刻地品味与

体验生活,是本堂课的重点与难点所在。

下面我以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理解"夏海"的"浪漫"为例,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

一、联系实际,理解"浪漫"

师:同学们,你觉得怎样的情形才算浪漫呢?

生1:吃过晚饭后,暑气消退了,和爸爸、妈妈在校园里散步。

生2:躺在大树底下,看美丽的星空。

生3:坐在芳香四溢的花园里读一本自己喜爱的书。

什么叫"浪漫"?即使把词语解释"富有诗意,充满幻想"告诉学生,学生也很难理解。怎

样的情形才算浪漫?在少数优生的描述下,大部分学生的思维被激活,回答踊跃,气氛热烈。

二、走进文本,品味“浪漫”

师:那么,烟台的海到了夏日,带给人们的又是怎样的浪漫?

在学生充分阅读的基础上,通过品读"凉爽和惬意……水平如镜……浮出……拖着……倒映

着……呢喃细语"等关键词语,体会人们朝看日出,晚听海语,人海相依,人与自然达到了高度

的和谐。在理解的基础上,请同桌互读,读出"浪漫"的情调来。

三、激发想象,体验"浪漫"

师:如果,你也是一名烟台人,夜晚在海边,你会做出哪些浪漫的事来?

生1:我会赤着脚在沙滩上走..让细沙暖暖地搔着脚板。

生2:我会和好朋友躺在沙滩上,一边聊天一边让凉爽的海风抚摸我们的脸颊。

生3:我会去游泳,和大海来个亲密接触。

师:老师相信你们以后一定有机会去烟台的海边走走,玩玩。

《烟台的海》教案8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掌握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联系课文理解文中打比方的句子的意思,并能仿造打比方的句子。

4凭借课文语言材料,了解烟台四季不同的海上奇观和烟台人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生活,

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感情。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正确、流?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同时感悟课文中一些关键词句的意思,

感受烟台的海绮丽壮观,烟台的人勤劳、能干,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看图导入,揭题:

1同学们,你们看过或游览过大海吗?谈谈自己所了解或体验过的海边生活情景。

2看中国地图,沿海城市很多,有没有北面面临着大海的城市呢?(烟台)

3揭题。注意海的笔顺:最后三笔,先写上面的点,接着写中间的横,最后写下面的点。再

从地图上了解一下烟台、渤海湾、校东半岛、西伯利亚、南太平洋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过渡:这里的海有什么独特的景观?作者想向我们介绍些什么呢?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看画面,听配乐朗诵,说说自己的感受。

2是的,烟台的海一年四季的特点各不相同,景色太美了!请同学们自由轻读课文要求读正

确。

3检杳自学:

(1)读生字及词语。

独特景观深褐色凝重前赴后继锲而不舍巨浪拍岸蔚为壮观壮丽嬉笑害羞崇山峻岭过滤宛如

如痴如醉呢喃细语体验湛蓝凝重轻盈浪漫忙碌

(2)指名读课文,评议纠正

(3)理解词语。看录象,有关轮船、锚及起锚的过程。

4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是按什么J顺序写的?主要写了什么?

5分清段落层次。

三、学习第一段:

1齐读

2读懂了什么?(概括介绍烟台北面临海,有一份独特的海上景观。)

四、写字指导

1说说写这些字时,要注意什么。

2用钢笔描红、临写。

五、作业:

1m»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

说说课文按什么顺序写的,主要写了什么。

过渡烟台的海一年四季的景观有什么独特之处呢?谁能把文中那句概括烟台海的四季特点

的语句找出来读一读?作者是怎样具体为我们介绍烟台海的四季特点的呢?细读课文。

二、学习第2自然段,感受"独特"

1朗读想想这一段除了写海,还写了什么,分层。(海,人)

2各自读介绍"海"的'部分,看看题头的照片,体会一下该如何读好这段话。(突出"气

势汹汹、像千万头暴怒的狮子、扑向……溅起……发出……掀到……”等词语,感受寒流袭来时,

烟台海浪汹涌的壮观景象)

3人们在冬天的海边又是如何的?读第二层。

(突出"纷纷顶着……观赏……不顾……站在……拍照留念”等词语,体会烟台人和外地游客不

畏严寒、不怕风浪的豪迈情怀)

4通过读,你欣赏到了烟台的海冬天的风光了吗?能不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你看到的海是怎样的?

你又是怎样享受这冬海风光的?

5你觉得冬天的海美吗?愿意记住它吗?先自己读读,再在小组内试背,最后有感情地背诵给大

家听.

6小结第2自然段的学习方法:整体读,想想讲了那几个意思一分层朗读、理解、体会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背诵。

三、用上面的方法自学介绍春夏的两个自然段

1学生自学(读、说、背)

2分四人小组讨论、汇报。

3各小组成员分工读、说、背向全班汇报,评议结果。

(第3自然段:抓住"嬉笑着追逐着奔向、触摸到、退了回去、扑了上来,像个顽皮的孩

子"等词句,体会冬去春来,烟台的海"微波泛起”的景象。通过"脱去、驾船驶过、播下希望

的种苗,期待着收获的季节"词句领悟烟台人不误春时、勤劳繁忙的情景和生气蓬勃、充满希望

的幸福生活。)

(第4自然段:抓住"凉爽和惬意、水平如镜、浮出、拖着、倒映、呢喃细语”等词语,

感受夏日烟台的海的浪漫可爱,人海相依的恬静和惬意。)

四、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

2背诵第1—自然段。

3造句。

第三课时

一、复习

1在冬、春、夏三季中,烟台的海各有什么特点?

2能通过你的读表现出来吗?指名读2-4自然段。

二、继续学习第二段

1自渎第5自然段,整体感知。

2找出句子,朗读并体会海的特点。

一到立秋这天,海水立刻变得格外湛蓝,天空也显得格外明朗,较之昨日,空气中立刻就有

了秋的凉意。

3"秋天的海平添了几分充实与忙碌”这又表现在哪里呢?从"渔家驾船出海了,货轮起锚

远航了……"体会出秋日烟台的海清新高远的格调和渔民紧张忙碌的生活。

4指导有感情的朗读、背诵。

5把2—5自然段连起来读一读,想一想:作者为什么将冬天的海放到一开始来介绍呢?

一般的地方,冬天是萧条、冷落的,而冬天烟台的海却是一道壮丽的风景线,又显的那么凝

重。(理解凝重)冬天烟台的海景象尤为独特,所以一开始就介绍它。

三、细读第三段:

1齐读第6自然段。

2联系全文,体会这是怎样的画、怎样的背景、怎样的舞台。

3欣赏画面,谈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说是一幅画,是因为它像画一样美丽多姿;说是广阔的背景,是因为它是烟台人物质、文化

生活的依托;说是壮丽的舞台,是因为它为烟台人的生存、发展、创造提供了巨大的空间。

四、总结全文:

1烟台的海一年四季都是那么迷人,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个季节呢?你来做导游向游客作一介

绍。比谁介绍得好?

2你游览过什么地方?哪里给你的印象最深?能把那里的景色给同学们介绍吗?

五、作业:

1课后向爸爸、妈妈等说说烟台的海一年四季的样子,让他们也感受一下那里的壮观、美丽、

蓬勃、充实。

2写一个片段,介绍一处迷人的风景。

板书设计:

5、烟台的海

凝重

不畏严寒

勤劳播种

宁静

人海相依

高远

充实忙碌

《烟台的海》教案9

教学目标:

1.出口目标

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②在语言环境中理解"扑、呢喃细语、锲而不舍”等词语。

③能根据课文的重点句子组织语言,学习概括主要内容。

2.情意目标

欣赏烟台的海一年四季的特点,激发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感情。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用具:

地图件国);PPT课件

课前准备:

杳阅有关烟台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L师:你们看过海吗?大海给你的感受是什么?

交流(略)

2、揭题34烟台的海

读题。

3、(学习第2节)理解烟台的海独特的原因。

出示地图(中国)帮助理解。

4、通过预习,你知道作者的眼中,烟台的海是怎样的吗?从书中找出一句话,用直线划出。

出示:

烟台的海,是一幅画.....

指名读

齐读,教师引读。

二、检查预习,完成填空。

1、学生自读课文,并完成练习(见幻灯片)

2、交流

①出示填空内容

②学生交流

3、采用不同形式读这四段

4、思考:知道陈老师为什么要抽出这一E殳让大家读吗?再交流

三、学习"冬、春、夏、秋"的烟台的海

1、品"冬海”

师:每当到这巨浪拍岸的日子,人们在做些什么?

他们不怕被这海水打湿衣服吗?(蔚为壮观)

引读

2、品"春海"

①师:春天,海水变得绿盈盈的。

②牌"冬海"和"春海"中"扑"的不同含义。

春天是播种的‘季节,大海也不例外。人们在干什么呢?"脱去冬装的渔民们

3、品"夏海"

①指名读⑶语段

②交流讨论

什么是"呢喃细语"?是谁在"呢喃细语"?

③海浪与堤岸会"呢喃细语"些什么呢?

同桌试着说一说。

4、读"秋海"

①出示

②指名读,想一想从中知道了些什么?

③这一节最后的省略号省略了些什么呢?

交流

④补充充实与忙碌的情景。

四、回归整体

齐读最后一节

五、作业

1、背诵文中你喜欢的小节

2、说写双通道(小练笔)

《烟台的海》教案10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2、进一步了解大海的壮美和海产品的丰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

情感。

3、培养学生搜集、积累和初步运用,创造信息的能力,培养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活动准备:

1、《大海啊,故乡》的音乐。

2、学生搜集描写大海的词语、句子、诗、画、歌等和海产品的资料。

3、抽签用的材料。

4、拍摄学生在大海边;舌动的录像。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谈话:同学们,通过学习《烟台的海》一文,我们感受到海的.凝重、轻盈、浪漫和高远,

以及海上的忙碌。那情景是多么壮美,我们爱这样的海,更爱她那宽大的胸怀。

2、揭题:今天,我们一起上一节语文活动课:我爱你,大海!

二、走近大海

1、课前,老师请你们搜集了有关大海的资料,下面请各小组汇报一下你们小组搜集资料的

过程。

2、各组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资料,可以是图画;可以说说海产品;可以写诗、念诗;

可以读优美句子等等,不拘形式、内容,只要与大海有关即可。

3、小结:从刚才的展示可以看出,同学们搜集资料的途径很多:电脑网络、图书、图片、

电视等等。由于你们能分工合作、互相配合,资料展示丰富多彩,使我们更加走近了大海。

三、畅游大海

1、播放大海的画面,我们来到宁静的大海边。你们想干什么?(学生任意回答)哦,你们

想痛痛快快玩一玩。没问题,但必须过了关再玩同意吗?下面我们就模拟开展畅游大海的活动。

今天由班长带我们过海,好不好?

《烟台的海》教案11

1、在语言环境中理解"恬静、凝重、前赴后继、锲而不舍”等词语的意思。

2、能根据课文的重点句子组织语言,学习概括主要内容。

3、欣赏烟台四季不同的海上奇观和烟台人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生活,激发学生热爱自然、

热爱生活的美好感情。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导入学习

1、引导学生谈谈对大海的印象。

2、媒体出示中国地图,引导学生发现烟台以及其北面临海的特点,板书:独特。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4、媒体出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

1、听录音,了解课文写作顺序。

(1)、听录音,思考:课文按1十么顺序来介绍烟台的海?

(2)、交流、板书:冬、春、夏、秋

2、过渡:自读课文,划出句子,写上简单批注。

三、研读课文

1、师生学习第二自然段,自读课文,划出句子,写上简单批注。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