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外汇与汇率_第1页
第十一章 外汇与汇率_第2页
第十一章 外汇与汇率_第3页
第十一章 外汇与汇率_第4页
第十一章 外汇与汇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一章

外汇与汇率

本章主要内容:

★外汇的概念

★外汇汇率

★汇率的决定与变动

★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

★汇率理论第一节外汇与外汇市场

外汇(ForeignExchange)一词是“国际汇兑”的简称。由于各国都有自己独立的货币制度和货币,一国货币不能在另一国流通,从而国与国之间的债权和债务在清偿时,需要进行本外币的兑换。一、外汇的定义静态的外汇概念是指在清偿国际债权债务的国际汇兑活动中所使用的支付手段或结算工具广义的静态外汇泛指一切以外国货币表示的金融资产或债权。(包括直接和间接用于国际结算)各国外汇管理法令中沿用这一概念狭义的外汇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外汇,是指以外币表示的可以进行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包括以外币表示的银行汇票、支票、银行存款等。外汇是指以外币表示的可以用作国际清偿的支付手段和资产,具体包括:(1)外国货币,包括钞票、铸币等;(2)外币支付凭证,包括票据、银行存款凭证、邮政储蓄凭证等;(3)外币有价证券,包括政府债券、公司债券、股票等;(4)特别提款权;(5)其他外汇资产。

——1996年《外汇管理条例》动态的外汇概念是指人们为了清偿国际间的债权债务关系,将一种货币兑换成另一种货币的行为二、外汇的种类可否自由兑换自由外汇:可兑换货币记帐外汇:清算外汇外汇来源不同有贸易外汇:通过一国的出口贸易取得的非贸易外汇:通过贸易之外的其他途径如旅游、科学技术交流等取得的。外汇买卖交割期限即期外汇:又称现汇,是在外汇买卖成交后两个营业日内办理交割的外汇远期外汇:又称期汇,是外汇买卖双方事先签订合约,预约到一定期限后再办理交割的外汇。

1.外币性外汇首先必须以外国货币表示的金融资产。2.自由兑换性一种货币要成为外汇,还必须能够自由兑换成其他货币表示的资产或支付手段。3.普遍接受性和可偿付性一种货币要成为外汇,除了能自由兑换外,还必须被各国所普遍接受和运用;可偿付性即这种外币资产能够保证得到偿付。

二、外汇市场与外汇交易

第二节汇率及汇率制度折算两种货币的兑换比率,首先要确定以哪一国货币作为标准,即是以本国货币表示外国货币的价格,还是以外国货币表示本国货币的价格。常见的汇率标价方法有直接标价法、间接标价法和美元标价法。一、汇率的概念

汇率(ForeignExchangeRate)是指一国货币折算为另一国货币的比率。二、汇率的标价方法

1.直接标价法(DirectQuotation),它是指以一定单位(1个或100、10000等)的外国货币作为标准,折成若干数量的本国货币来表示汇率的方法。也就是说,在直接标价法下,以本国货币表示出外国货币的价格。外币1=本币X(绝大多数国家采用直接标价法)在直接标价法下,外币币值的上升或下跌的方向和汇率值的增加或减少的方向正好相同。

2.间接标价法(IndirectQuotation)

它是指以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为标准,折算成若干数额的外国货币来表示汇率的方法。

在间接标价法下,以外国货币表示出本国货币的价格。

本币1=外币X英国和美国、欧元采用间接标价法在间接标价法下,外币币值的上升或下跌的方向和汇率值的增加或减少的方向相反。3.美元标价法:

指以一定单位的美元折成若干数量的各国货币来表示各国货币汇率的方法。目的是为了简化报价并广泛地比较各种货币的汇价。例如瑞士苏黎士某银行面对其他银行的询价,报出的各种货币汇价为:

USD1=HKD7.7540USD1=JPY118.56USD1=CAD1.1860三、汇率的种类固定汇率(FixedExchangeRate)是指一国货币当局选择本国货币钉住某基准国际货币或者某一货币指数,在一定的时期内通过直接的外汇管理措施或间接的调控措施维持本币对该基准货币汇率不变浮动汇率(FloatExchangeRate)是指汇率完全由外汇市场的供求决定,货币当局不以汇率固定为目标经常干预汇率的波动。按政府采取的汇率政策的不同按银行业务操作情况来划分买入汇率和卖出汇率

报价行买进外汇时所依据的汇率叫“买入汇率”,也称“买价”;卖出外汇时所依据的汇率叫“卖出汇率”也称“卖价”中间汇率:买入汇率与卖出汇率相加,除以2,则为中间汇率。中间汇率主要用于新闻报道和经济分析。钞价:即银行购买外币钞票的价格。对标价货币而言,前小为卖出价,后大为买入价;在任何一个汇率报价中对基准货币而言,前小为买入价,后大为卖出价;

1.基础汇率(BasicRate)

选择出一种与本国对外往来关系最为紧密的货币即关键货币(KeyCurrency),并制订或报出汇率。本币与关键货币间的汇率称为基本汇率。大多数国家都把美元当作关键货币,把本币与美元之间的汇率作为基本汇率

按汇率制定的方法的不同

2.套算汇率(CrossRate)又称为交叉汇率。有两种含义:

(1)各国在制定出基本汇率后,再参考主要外汇市场行情,推算出的本国货币与非关键货币之间的汇率。(2)由于西方外汇银行报价时采用美元标价法,为了换算出各种货币间的汇率,必须通过各种货币对美元的汇率进行套算。按汇率与货币实际关系的不同:名义汇率是指官方公布的本外币之间的汇率,实际汇率=名义汇率±财政补贴和税收减免实际汇率反映了真实的外贸汇率水平我国的出口退税、出口补贴等政策有效汇率有效汇率(EffectiveExchangeRate)是一种加权汇率指数。例如按照贸易比重加权的有效汇率可以用公式表示为:四、汇率决定理论汇率理论是探讨汇率水平决定、汇率波动原因的系统思想,是各国经济学家们一个多世纪以来对现实汇率波动的规律所进行的概括和总结。一.国际借贷理论

(TheoryofInternationalIndebtedness)1861年,英国学者戈逊(G.J.Goschen)出版了《外汇理论》一书,以其为代表的这类观点被称为“国际借贷说”(TheoryofInternationalnIndebtedness)。国际借贷说的主要观点是:汇率变化取决于外汇供求变化源于国际借贷国际借贷是指国际间各种经济往来所产生的债权债务关系。戈逊认为,只有流动借贷的改变才会对外汇供求产生影响。流动借贷对外汇供求及汇率的影响关系:(1)一国对外流动借贷出现顺差,即对外债权大于对外债务,则外汇供给大于需求,外汇汇率会下降,本币汇率上升。(2)一国对外流动借贷出现逆差,即对外债务大于对外债权,则外汇需求大于供给,外汇汇率则上升,本币汇率下降。(3)一国对外流动借贷相等,对外债权与对外债务相等,则外汇供求平衡,本币汇率不变。国际借贷说对汇率理论的贡献主要表现在:(1)将国际借贷划分为固定借贷与流动借贷,并指出只有立即清偿的各种到期的收付差额,才能引起汇率的变动。这是比较符合客观现实的。(2)在一战前金本位盛行时期,各国货币间都有铸币平价。汇率仅在黄金输送点的范围内进行波动,其波动的原因主要就是受外汇供求关系的影响。这也符合当时的经济背景。国际借贷说的不足表现在:(1)该学说指出了在国际借贷差额不平衡时,汇率变动受一国对外债权和债务关系的影响,但并没能说明在国际借贷总额平衡时,汇率水平决定于什么。所以,该学说只阐述了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忽视了对汇率决定基础的论证。(2)该学说仅解释了金本位制下汇率变动的主要原因,而对影响汇率变动的其他重要因素没有做出充分说明,只能解释短期汇率的变动。二、购买力平价理论(TheoryofPurchasingPowerParity)瑞典学者卡塞尔(G.Cassel)于1922年出版了《1914年后的货币和外汇》一书,提出“购买力平价说”。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基本思想:货币的价值在于其具有的购买力,因此不同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取决于它们各自具有的购买力的对比,也就是汇率与各国的价格水平之间具有直接的联系。1.开放经济下的一价定律(理论基础)当不存在运输费用和人为的贸易壁垒时,同种商品在不同国家用相同货币表示的售价相等,即:e为直接标价下的汇率2.购买力平价的两种形式

绝对购买力平价:在一定的时点上,两国货币汇率决定于两国货币的购买力之比。用公式表示即为:

E=Pd/Pf

(1)E表示均衡汇率(直接标价法,即以本国货币表示的外国货币的价格),Pd表示国内一般物价指数,Pf表示外国一般物价指数。上式表明,任何两国货币间的汇率,等于该两国一般物价指数之比。相对购买力平价:即在一定时期内,汇率的变化要与同一时期内两国物价水平的相对变动成比例。用来说明汇率变动的原因,汇率在一段时期内的变化归因于两个国家在这段时期中的物价水平的相对变化。e1和e0分别表示当期和基期的汇率,Pd1和Pd0分别表示本国当期和基期的物价水平,Pf1Pf0分别表示外国当期和基期的物价水平与绝对购买力平价相比,相对购买力平价更具有应用价值,这是因为它避开了前者过于脱离实际的假定,并且通胀率的数据更加易于得到。

3.名义汇率与实际汇率实际汇率Q被定义为外国商品价格EPf

和本国商品价格Pd的相对水平:

Q=EPf/Pd人们往往用实际汇率作为反映一国货币是否被高估或低估、商品的国际竞争力强弱的一个指标。Q=1,购买力平价成立Q>1,本币被低估,本国贸易商品的国际竞争力强Q<1,本币被高估,本国贸易商品的国际竞争力弱4.

对购买力平价理论的评论:

在所有的汇率理论中,购买力平价是最有影响的。它既论证了汇率的决定,也试图分析汇率变动的原因。虽然在有效性方面存在争议,但普遍认为它有助于说明通货膨胀与汇率变动之间的联系,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汇率长期变动的根本原因。缺陷:忽略了国际资本流动的存在及其对汇率的影响。它忽视了非贸易品的存在及其影响。忽略了贸易成本和贸易壁垒对国际商品套购所产生的制约。物价除了受到货币数量影响外,还受到实体经济因素的影响。在计算购买力平价时,编制各国物价指数在方法、范围、基期选择等方面存在着诸多技术性困难。三、利率平价理论利率平价理论说明了汇率与利率之间的关系。利率平价理论(InterestRateParityTheory)是由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J.M.Keynes)于1923年提出,后经西方国家一些经济学家发展而成的。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背景是:随着生产与资本国际化的不断发展,国际间资本移动的规模日益扩大,并成为货币汇率(尤其是短期汇率)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购买力平价理论已不能解释这种新现象。只有用一种新的理论,才能解释这一新现象。利率平价理论就是适应这种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1.抛补利率平价理论:汇率的远期升、贴水率大约等于两种货币的利率差。利率低的国家的货币,其远期汇率必然升水;利率高的国家的货币,其远期汇率必然贴水。2.非抛补利率平价理论:预期的汇率远期变动率等于两国货币利率之差。利率低的国家的货币,市场预期其远期升值;利率高的国家的货币,市场预期其远期贬值。抛补利率平价与非抛补利率平价的方程表达式相同,唯一不同之处就是投资者对远期汇率的预期被远期市场汇率所取代。利率平价说的应用:远期外汇汇率决定于远期外汇的供给和需求。远期外汇交易的参与者主要有三类:投机者、抛补套利者和进出口商。现代远期汇率决定理论认为,正是他们的投机和保值行为共同决定着远期汇率的水平。远期汇率的决定:3、费雪效应费雪效应(美国经济学家欧文.费雪于1930年提出)是指预期通货膨胀率对名义利率水平决定的效应。i名义=i实际+预期通货膨胀率其他条件相同,一国预期通货膨胀率的提高将最终导致该国名义利率提高;类似地,预期通货膨胀率的降低将导致该国名义利率下降。上式表明:在汇率理论中,购买力平价理论和利率平价理论并不矛盾,分别从商品市场和金融市场角度分析汇率变动。第四节汇率的变动对经济的影响

法定升值与法定贬值(固定汇率制)汇率上升(涨)与汇率下降(跌)(浮动汇率制)一、汇率变动涉及的一些基本概念:法定升值(Revaluation)是指政府通过提高货币含金量或明文宣布的方式,提高本国货币对外的汇价法定贬值(Devaluation)是指政府通过降低货币含金量或明文宣布的方式,降低本国货币对外的汇价。汇率上升(Appreciation)是指由于外汇市场上供求关系的变化造成的货币对外汇价的上升。汇率下跌(Depreciation)是指由于外汇市场上供求关系的变化造成的货币对外汇价的下降。

当某货币的汇价持续上升时,我们习惯称之为“趋于坚挺”(hardening),称该货币为“硬通货”(HardCurrency)。反之则习惯称之为“趋于疲软”(weakening)和“软通货”(SoftCurrency)。升贬值的幅度可以根据升贬值前后的两个汇率计算出来,具体方法如下:汇率的变化=(新汇率-旧汇率)/旧汇率×100%上述公式计算出来的结果如果是正数即升值率,如果是负数即表示贬值率。二、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

汇率是联接国内外商品市场和金融市场的一条重要纽带。一方面,汇率的变动受制于一系列经济因素,但另一方面,汇率的变动又会对其他经济因素产生广泛的影响。汇率变动对一国对外经济、国内经济和国际经济关系几方面产生的影响(以下以本币贬值为例):

1.汇率变动对贸易收支的影响。(1)对出口的影响本币贬值或者会使以外币表示的出口商品价格下降,或者会使出口商品利润提高,或者二者兼而有之,这都会使出口规模扩大。(一)汇率变动对一国国际收支的影响(2)对进口的影响:

本币贬值后,以外币计价的进口商品在国内销售时折合的本币价格比贬值前提高,进口商成本增加,利润减少,进口数量相应减少。如果维持原有的国内销售价,则需要压低进口品的外币价格,这又会招致外国商人的反对,因此,本币贬值会自动地抑制商品的进口。对贸易收支产生的影响一般表现为:一国货币对外贬值,有利于扩大出口,抑制进口,改善其贸易收支状况;一国货币对外升值,则刺激进口,抑制出口,使贸易收支状况恶化。本币贬值措施在实际运行中要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其一是弹性:马歇尔—勒纳条件要求,只有在进口商品需求弹性和出口商品需求弹性的绝对值之和大于1时,贬值才能改善进出口贸易状况;小于1,则会恶化进出口贸易状况;等于1,则对进出口贸易没有影响。其二是时滞:在贬值之初,贸易收支会有一段继续恶化的过程,一段时间以后,出口才开始增加,贸易收支才开始改善。这就是反映时滞的所谓“J曲线效应”。

其三是其他国家的报复性贬值也有抵消作用。

其四是本币对外贬值程度大于对内贬值程度才能促进出口。2.汇率变动对非贸易收支的影响

本币贬值,外国货币的购买力相对增强,该国的商品、劳务、交通和旅游等费用就变得相对便宜。这便增加了对旅游者的吸引力,促进了非贸易外汇收入。同时,贬值使国外的旅游和其他劳务开支对该国居民来说相对提高,从而抑制了该国的非贸易外汇支出。同样,贬值对非贸易收支的影响也存在弹性和时滞问题。3.汇率变动对资本流动的影响取决于汇率变动如何影响人们对该国货币今后变动趋势的预期如果市场上对本币有继续贬值的预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