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分子生物学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聊城大学绪论单元测试
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两个关键性实验是:肺炎双球菌毒力转化实验和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试验。这两个实验中主要的论点证据是?()
A:生物体吸收的外源DNA(而并非蛋白质)改变了其遗传潜能B:DNA突变导致毒性丧失C:从被感染的生物体内重新分离得到DNA作为疾病的致病剂D:DNA是不能在生物体间转移的,因此它一定是一种非常保守的分子
答案:生物体吸收的外源DNA(而并非蛋白质)改变了其遗传潜能1953年Watson和Crick提出()
A:遗传物质通常是DNA而非RNAB:多核苷酸DNA链通过氢键连接成一个双螺旋C:DNA的复制是半保留的,常常形成亲本-子代双螺旋杂合链D:三个连续的核苷酸代表一个遗传密码
答案:多核苷酸DNA链通过氢键连接成一个双螺旋冈崎片段的发现证明了DNA复制是以什么方式进行的()
A:半不连续复制B:间接复制C:连续复制D:半保留复制
答案:半不连续复制下列哪种技术可以用于测定DNA的序列?()
A:双脱氧终止法B:格桑法C:X-射线衍射法D:定点突破法
答案:双脱氧终止法
第一章单元测试
核酸的一级结构实质上就是()
A:多核苷酸链中的碱基排列顺序B:多核苷酸链中的碱基配对关系C:多核苷酸链之间的连接方式D:多核苷酸链中的碱基比例关系
答案:多核苷酸链中的碱基排列顺序在核苷酸分子中戊糖(R)、碱基(N)和磷酸(P)的连接关系是()
A:N-P-RB:P-N-PC:P-N-RD:N-R-P
答案:N-R-P自然界DNA以螺旋结构存在的主要方式()
A:A-DNAB:E-DNAC:B-DNAD:Z-DNA
答案:B-DNADNA的二级结构是()
A:α-螺旋B:β-转角C:双螺旋D:β-折叠
答案:双螺旋核酸的紫外吸收是由哪一结构所产生的?()
A:嘌呤和嘧啶环上的共轭双键B:戊糖和磷酸之间的磷酯键C:嘌呤和嘧啶之间的氢键D:碱基和戊糖之间的糖苷键
答案:嘌呤和嘧啶环上的共轭双键DNA分子中不包括:()
A:氢键B:糖苷键C:磷酸二酯键D:二硫键
答案:二硫键下列关于核酸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双螺旋表面有大沟和小沟之分B:双螺旋结构中上、下碱基间存在碱基堆积力C:双螺旋结构仅存在于DNA分子中D:双螺旋结构也存在于RNA分子中
答案:双螺旋结构仅存在于DNA分子中在熔解温度时,双股DNA发生下列哪些变化?()
A:碱基对间氢键部分断裂B:双股螺旋完全解开C:双股螺旋50%解开D:在260nm处的吸光度增加
答案:碱基对间氢键部分断裂;双股螺旋50%解开;在260nm处的吸光度增加下列关于核酸分子杂交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可发生在不同来源的DNA和RNA链之间B:可发生在RNA链与其编码的多肽链之间C:可发生在不同来源的DNA和DNA链之间D:DNA变性与复性的性质是分子杂交的基础
答案:可发生在不同来源的DNA和RNA链之间;可发生在不同来源的DNA和DNA链之间;DNA变性与复性的性质是分子杂交的基础核酸样品的紫外吸光度值与溶液的pH值无关。()
A:错B:对
答案:错生物体的不同组织中的DNA,其碱基组成也不同。()
A:错B:对
答案:错DNA的Tm值随(A+T)/(G+C)比值的增加而减少。()
A:对B:错
答案:对DNA复性(退火)一般在低于其Tm值约20℃的温度下进行的。()
A:对B:错
答案:错生物体内,天然存在的DNA分子多为负超螺旋。()
A:对B:错
答案:对对于提纯的DNA样品,测得OD260/OD280小于1.8,则说明样品中含有RNA。()
A:对B:错
答案:错
第二章单元测试
下列关于基因组表述错误的是()
A:一个真核细胞可以同时含有核基因组和细胞器基因组B:真核细胞基因组中大部分序列均编码蛋白质产物C:含有一个生物体生存、发育、活动和繁殖所需要的全部遗传信息的整套核酸D:基因组中包括基因表达的调控信号
答案:真核细胞基因组中大部分序列均编码蛋白质产物造成艾滋病的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是()病毒
A:RNA病毒B:噬菌体C:双链DNA病毒D:单链DNA病毒
答案:RNA病毒核小体中的组蛋白八聚体核心不包括()
A:H2AB:H3C:H1D:H4
答案:H1一个核小体核心颗粒中结合的DNA片段长度约为()
A:55bpB:166bpC:200bpD:146bp
答案:146bp下列对核心组蛋白末端修饰状态对核小体稳定性影响的描述错误的是()
A:组蛋白末端带正电荷的氨基酸残基有助于其与DNA的稳定结合B:组蛋白末端磷酸化屏蔽了其所带的正电荷,使其与DNA的相互作用减弱C:组蛋白末端赖氨酸残基乙酰化使得10nm纤维包装更加紧密D:组蛋白末端乙酰化或甲基化修饰位点还可招募染色质重塑复合体从而影响DNA与组蛋白的结合状态
答案:组蛋白末端赖氨酸残基乙酰化使得10nm纤维包装更加紧密关于袢环模型正确的是()
A:是由10nm的螺线管纤维进一步折叠形成B:袢环模型的中心轴骨架是由非组蛋白构成C:每个染色单体上约有108个微带D:微带是由16个袢环呈放射状平面排列结合在骨架上形成的
答案:袢环模型的中心轴骨架是由非组蛋白构成在组蛋白修饰中,Bromo结构域识别的区域是()
A:组蛋白甲基化修饰的位点B:非组蛋白C:未经修饰的组蛋白末端D:组蛋白乙酰化位点
答案:组蛋白乙酰化位点原核生物基因组有很多不同于真核生物基因组的特点()
A:具有多个DNA复制起点B:具有大量的非编码序列C:染色体DNA不和组蛋白结合形成核小体D:单个染色体,一般呈环状
答案:染色体DNA不和组蛋白结合形成核小体;单个染色体,一般呈环状下列核小体结构中具有高度保守序列的组蛋白是()
A:H4B:H2AC:H3D:H1
答案:H4;H2A;H3一个染色小体中包含()
A:组蛋白八聚体B:H1C:146bpDNAD:166bpDNA
答案:组蛋白八聚体;H1;166bpDNA基因是编码蛋白质(酶)的DNA序列。()
A:错B:对
答案:错DNA病毒的基因组均为双链DNA。()
A:对B:错
答案:错细菌的染色体基因组通常仅有一条环状双链DNA分子组成。()
A:错B:对
答案:对高等真核生物的大部分DNA是不编码蛋白质的。()
A:对B:错
答案:对DNA是遗传物质,而RNA不是遗传物质。()
A:对B:错
答案:错4种核小体组蛋白及H1在进化上高度保守,无种属和组织特异性。()
A:错B:对
答案:错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差别主要在包装程度上,其化学组成完全相同。()
A:错B:对
答案:对串珠状的核小体直径约为30nm,其通过连接DNA形成30nm纤维。()
A:对B:错
答案:错核心组蛋白N端尾巴的存在是染色质组装成30nm纤维结构的必要条件之一。()
A:对B:错
答案:对
第三章单元测试
使DNA释放超螺旋结构的酶是()
A:DNA聚合酶B:拓扑异构酶C:端粒酶D:解旋酶
答案:拓扑异构酶下列对大肠杆菌DNA聚合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DNAPolI可分为大小两个亚基B:DNAPolIII在复制中链的延长阶段起主要作用C:DNAPolIII由四个亚基组成D:DNAPolI具有5’→3’的外切酶活性
答案:DNAPolIII由四个亚基组成原核生物DNA复制错误率低的原因中,解释错误的是()
A:DNAPolIII具有3’→5’外切酶活性B:DNAPolI及III均具有校对功能C:DNAPolIII具有5’→3’外切酶活性D:DNAPolI具有3’→5’外切酶活性
答案:DNAPolIII具有5’→3’外切酶活性比较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的DNA复制,二者的相同之处是()
A:冈崎片段长度相似B:均有多个复制起始点C:合成方向是5’→3’D:都需要多条引物长度
答案:合成方向是5’→3’端粒酶的性质是一种()
A:DNA外切酶B:DNA连接酶C:RNA聚合酶D:反转录酶
答案:反转录酶下列同时具有校对、修复及缺口填补功能的酶是()
A:DNApolδB:DNAligaseC:DNApolID:DNApolV
答案:DNApolI模版DNA链序列为ATAGC时,合成的子代DNA的序列为()
A:5′-GCTAT-3'B:5′-GATAT-3′C:5′-GCATA-3′D:5′-GCTAG-3′
答案:5′-GCTAT-3'所谓半保留复制就是以DNA亲本链作为合成新子链DNA的模板,这样产生的新的双链DNA分子由一条旧链和一条新链组成。()
A:错B:对
答案:对DNA复制中,假定都从5'→3'同样方向读序时,新合成DNA链中的核苷酸序列同模板链一样。()
A:对B:错
答案:错大肠杆菌DNA聚合酶缺失3’→5’校正外切核酸酶活性时会降低DNA合成的速率但不影响它的可靠性。()
A:对B:错
答案:错拓扑异构酶I解开超螺旋需要打断DNA糖磷酸骨架链中的磷酸二酯键,需要水解ATP提供能量。()
A:对B:错
答案:错依赖于DNA的DNA聚合酶所进行的DNA复制要求有作为一个引发物的游离3'-OH的存在。游离的3′-OH可以是RNA引物提供,也可以是已合成的DNA上的。()
A:对B:错
答案:对在复制叉上,DNA两条链是协同复制的,它是由一个庞大的DNA复制复合体完成,其中包括一个DNA聚合酶核心酶、引物酶、解旋酶、滑动夹和滑动夹的装配蛋白组成。()
A:错B:对
答案:错双脱氧核苷酸终止法进行DNA测序,其底物需要换用4种ddATP、ddGTP、ddCTP和ddTTP底物进行PCR反应。()
A:错B:对
答案:错
第四章单元测试
根据基因突变的可逆性,A可以变成a,a可以变成A。如果A→a的突变率为U,a的突变率为V,则在多数情况下是()
A:U〉VB:U≠VC:U=VD:U〈V
答案:U〉VDNA损伤后切除修复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切除修复可修复的多种不同类型的DNA损伤B:切除修复中有以UVrABC起始进行的修复C:切除修复包括有通过同源重组机制进行的修复D:切除修复可由糖基化酶起始进行的修复
答案:切除修复包括有通过同源重组机制进行的修复胸腺嘧啶二聚体阻碍DNA合成的机制是()
A:使两股DNA链间形成负超螺旋B:使DNA模板链断裂C:使dNTP无法被DNA聚合酶III合成进入DNA子代链D:使DNA聚合酶失活
答案:使dNTP无法被DNA聚合酶III合成进入DNA子代链亚硝酸盐可以引起的突变是()
A:嘧啶二聚体B:C→UC:T→AD:Glu→Gln
答案:C→U镰刀状红细胞贫血与β链有关的突变是()
A:断裂B:缺失C:交联D:点突变
答案:点突变着色性干皮病是人类的一种遗传性皮肤病,患者皮肤经阳光照射后表皮细胞中的DNA在紫外光下会受到破坏,易发展为皮肤癌,该病的分子机理最可能是()
A:DNA切除修复系统有缺陷B:细胞色素合成途径障碍C:细胞膜通透性缺陷引起迅速失水D:患者体内甲基转移酶表达量不足
答案:DNA切除修复系统有缺陷电离辐射可以提高细胞的癌变率,其与下列哪些DNA损伤机制关系密切()
A:嘧啶二聚体的形成B:碱基的氧化C:胞嘧啶脱氨基D:DNA双链断裂
答案:碱基的氧化;DNA双链断裂关于大肠杆菌DNA聚合酶I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修复过程中可对单链上的缺口进行填补B:可在模板损伤时代替DNA聚合酶III进行底物的添加C:以dNTP为底物D:有5’→3’核酸内切酶活性
答案:可在模板损伤时代替DNA聚合酶III进行底物的添加;有5’→3’核酸内切酶活性下列能引起移码突变的是()
A:单核苷酸缺失B:烷基化C:插层剂插入D:碱基替换
答案:单核苷酸缺失;插层剂插入UvrD是一种核酸外切酶,其既可以在错配修复过程中水解含有错配位点的单链,又可以在核苷酸切除修复过程中发挥同样的作用。()
A:错B:对
答案:错可造成5-甲基胞嘧啶脱氨基与胞嘧啶脱氨基的原因一样,但前者造成突变的概率高于后者。()
A:错B:对
答案:对
第五章单元测试
有关转录的错误描述是()
A:RNA的碱基需要与DNA互补B:只有在DNA存在时,RNA聚合酶方可催化合成RNAC:需要NTP做原料D:RNA链的延伸方向是3’→5’
答案:RNA链的延伸方向是3’→5’有关依赖Rho因子终止转录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A:Rho因子与RNA分子上rut位点结合B:有ATP酶的活性C:Rho因子与转录产物结合后在结合位点下游切断RNA分子使其释放D:有解旋酶的活性
答案:Rho因子与转录产物结合后在结合位点下游切断RNA分子使其释放下列哪种情况下,乳糖操纵子的表达最高?()
A:既有葡萄糖又有乳糖B:只有乳糖C:只有葡萄糖D:既没有葡萄糖又没有乳糖
答案:只有乳糖RNA聚合酶开始进行lac操纵子的转录时,其结合位点为:()
A:lacZB:lacOC:CAP-cAMPD:lacP
答案:lacP下列是E.coli中lac操纵子诱导剂的是()
A:半乳糖B:异乳糖C:葡萄糖D:乳糖
答案:异乳糖有一种突变株大肠杆菌在既含有葡萄糖也含有乳糖的培养基中生长时,乳糖操纵子呈现较高水平的表达。此突变株最有可能:()
A:lacZ突变B:CAP发生突变,导致其没有cAMP也有活性C:乳糖操纵子的阻遏蛋白因突变而失去活性D:催化cAMP合成的腺苷酸环化酶丧失活性
答案:CAP发生突变,导致其没有cAMP也有活性在缺少色氨酸的条件下,大肠杆菌色氨酸操纵子:()
A:阻遏蛋白与辅阻遏物结合,转录被抑制B:阻遏蛋白与辅阻遏物结合,转录起始C:阻遏蛋白没有活性,不能与操纵子结合,转录起始D:阻遏蛋白有活性,与操纵子结合,转录被抑制
答案:阻遏蛋白没有活性,不能与操纵子结合,转录起始关于色氨酸操纵子的调控,正确的说法是()
A:依赖ρ因子进行转录调控B:色氨酸不足时,转录提前终止C:色氨酸存在时,前导mRNA被合成D:是翻译水平的调控
答案:色氨酸存在时,前导mRNA被合成如果使用定点突变的手段将大肠杆菌色氨酸操纵子前导肽的起始密码子突变成UGA,那么色氨酸操纵子将
A:在没有Trp的时候才表达(B)B:不管细胞内Trp水平的高低,总是被阻遏C:在有Trp的时候才表达D:不管细胞内Trp水平的高低,总是被表达
答案:在没有Trp的时候才表达(B)下列关于原核生物RNA聚合酶的叙述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A:σ亚基使RNA聚合酶识别启动子B:在体内核心酶的任何亚基都不能单独与DNA结合C:核心酶的组成是ααββ′ωD:σ亚基有催化RNA合成的功能
答案:σ亚基有催化RNA合成的功能转录的延长过程中()
A:σ因子从RNA聚合酶全酶上脱落B:新的核糖核苷酸被不断的添加到延伸链3’-OH末端C:RNA链的合成方向是5’→3’D:核心酶沿模板链3’→5’方向滑动
答案:σ因子从RNA聚合酶全酶上脱落;新的核糖核苷酸被不断的添加到延伸链3’-OH末端;RNA链的合成方向是5’→3’;核心酶沿模板链3’→5’方向滑动关于原核细胞mRNA的表述正确的是:()
A:有些原核细胞mRNA中含有多个编码蛋白质的区域B:原核细胞mRNA总体的降解方向是由5’端向3’端的C:原核细胞mRNA极不稳定,其半衰期仅为几分钟D:细菌mRNA的数量与其编码的基因数是一致的
答案:有些原核细胞mRNA中含有多个编码蛋白质的区域;原核细胞mRNA总体的降解方向是由5’端向3’端的;原核细胞mRNA极不稳定,其半衰期仅为几分钟下列关于原核生物转录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σ因子识别转录的终止信号B:RNA聚合酶通过焦磷酸化编辑和水解编辑使得转录的错误率低于复制中的错误率C:内源性终止子序列转录成为RNA后才能发挥终止转录的作用D:ρ因子可与单股RNA结合,促使新生的RNA链释放
答案:σ因子识别转录的终止信号;RNA聚合酶通过焦磷酸化编辑和水解编辑使得转录的错误率低于复制中的错误率下列关于转录泡的描述中正确是:()
A:转录泡中RNA和DNA分子的杂交链约为~8-9bpB:随转录泡向转录下游推进,RNA聚合酶水解ATP使下游DNA双链解离C:转录过程中核苷酸添加的位点位于转录泡中D:形成转录泡的DNA长度约为~12-14bp
答案:转录泡中RNA和DNA分子的杂交链约为~8-9bp;转录过程中核苷酸添加的位点位于转录泡中;形成转录泡的DNA长度约为~12-14bp
第六章单元测试
下列对RNA聚合酶II的C端结构域(CTD)相关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CTD结构的缺失将导致转录不能发生B:与中介蛋白复合体的结合C:其S5位点的磷酸化参与从起始聚合酶到延伸聚合酶的转换D:其磷酸化与TFIIB的激酶活性有关
答案:其磷酸化与TFIIB的激酶活性有关在真核生物中,经RNA聚合酶Ⅱ催化的转录产物是()
A:tRNAB:mRNAC:18SrRNAD:28SrRNA
答案:mRNA真核生物的TATABox的作用是()
A:RNA聚合酶与DNA稳定结合处B:RNA聚合酶的活性中心C:翻译起始点D:DNA合成的起始位点
答案:RNA聚合酶与DNA稳定结合处真核生物mRNA的聚腺苷酸尾巴()
A:是输送到胞质之后才加工接上的B:由模板DNA上的聚T序列转录生成C:可直接在初级转录产物的3'-OH末端加上去D:维持DNA作为转录模板的活性
答案:可直接在初级转录产物的3'-OH末端加上去45SrRNA(有文献也报道为47SrRNA)是()
A:由不同转录单位转录后组合而成B:除5SrRNA外的其余3种rRNA的前体分子C:核糖体大亚基的rRNAD:由RNA聚合酶Ⅱ催化转录
答案:除5SrRNA外的其余3种rRNA的前体分子关于mRNA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A:原核细胞的许多mRNA携带着几个多肽链的结构信息B:真核细胞转录生成的初级mRNA需要进行剪切加工C:真核细胞mRNA在5'端携有特殊的“帽子”结构D:原核细胞的mRNA在翻译开始前需加聚A尾巴
答案:原核细胞的mRNA在翻译开始前需加聚A尾巴在真核基因转录为RNA的过程中,DNA分子中作为转录模板的是()
A:对一个基因而言只有一条链可作为模板B:两条链同时作为模板链C:永远只有一条链是模板链D:无法确定
答案:对一个基因而言只有一条链可作为模板以下关于TBP的陈述哪些是正确的是()
A:TBP在不同基因启动子处结合的TAFs可以不同B:TBP可以参与三种真核细胞核内RNA聚合酶的转录起始过程C:TBP结合于DNA双螺旋的大沟D:TBP诱导DNA发生弯曲
答案:TBP在不同基因启动子处结合的TAFs可以不同;TBP可以参与三种真核细胞核内RNA聚合酶的转录起始过程;TBP诱导DNA发生弯曲下列属于顺式作用元件的是()
A:HDACB:EnhancerC:TATABoxD:Co-activator
答案:Enhancer;TATABox下列哪些情况能解释为什么一些真核基因在它们的转录因子存在时并不总是处于活性状态()
A:转录因子结合位点的邻近染色质未活化B:此转录因子调节的基因启动子区域CpG岛存在高度甲基化C:转录因子结合位点的染色质中核小体存在大量H3K9甲基化D:此转录因子为抑制性调节因子
答案:转录因子结合位点的邻近染色质未活化;此转录因子调节的基因启动子区域CpG岛存在高度甲基化;转录因子结合位点的染色质中核小体存在大量H3K9甲基化;此转录因子为抑制性调节因子关于真核细胞转录的正确叙述是()
A:以互补的两条DNA链为模板转录生成的mRNA是相同的B:一条含有一个结构基因的DNA通常可转录成两个mRNAC:真核细胞中有些基因的表达受到多个增强子的调控D:真核细胞中有些基因中的序列不存在于相应的成熟mRNA中
答案:真核细胞中有些基因的表达受到多个增强子的调控;真核细胞中有些基因中的序列不存在于相应的成熟mRNA中下列关于真核生物转录的叙述正确的是()
A:真核细胞mRNA的半衰期一般比原核细胞的长B:RNA聚合酶催化转录,还需多种蛋白质因子C:需要σ因子辨认起始点D:发生在细胞质内,因为转录产物主要供蛋白质合成用
答案:真核细胞mRNA的半衰期一般比原核细胞的长;RNA聚合酶催化转录,还需多种蛋白质因子转录因子中可与DNA大沟结合的结构域包括()
A:ZifB:HTHC:HLHD:bZIP
答案:Zif;HTH;HLH;bZIP组蛋白的甲基化一般发生在哪种氨基酸残基上()
A:组氨酸B:丝氨酸C:精氨酸D:赖氨酸
答案:精氨酸;赖氨酸真核生物中,rRNA在核质中合成,mRNA和tRNA在核仁中合成。()
A:错B:对
答案:错真核生物28S、18S、5.8S和5S4种rRNA是由一条rRNA前体产生的。()
A:对B:错
答案:错真核细胞4种rRNA的转录由同一种RNA聚合酶,即RNA聚合酶I催化。()
A:对B:错
答案:错所有合成RNA的聚合酶都需要模板。()
A:错B:对
答案:错真核细胞启动子区域CpG岛的甲基化和组蛋白的甲基化均标志着基因表达失活。()
A:错B:对
答案:错增强子是一种转录激活因子,而沉默子是转录抑制因子。()
A:错B:对
答案:错真核细胞RNA聚合酶能够在转录起始时特异的识别模板链并启动转录过程。()
A:对B:错
答案:错
第七章单元测试
I类自剪接内含子的移除需要()
A:需要游离的腺苷酸起始剪接过程B:常见于哺乳动物rRNA的加工过程C:通过剪接蛋白复合体催化D:两部转酯反应完成
答案:两部转酯反应完成下列关于mRNA加工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A:所有mRNA的3’末端都存在约200bp左右的Poly(A)尾巴B:mRNA的3’末端的Poly(A)尾巴能够提高其翻译的效率C:mRNA的5'端帽子与翻译效率无关D:未加帽的mRNA半衰期更长
答案:mRNA的3’末端的Poly(A)尾巴能够提高其翻译的效率剪接体的组装错误的是()。
A:按有序的途径一步步完成B:涉及snRNP之间的碱基配对C:不同阶段剪接体中的snRNP不同D:共有U1-U6六种snRNP的参与
答案:共有U1-U6六种snRNP的参与II型自剪接与前mRNA剪接体剪接的相似之处是()。
A:它们的剪接过程中涉及套索中间体的产生B:都需要U1snRNPC:都由RNA催化进行D:两种内含子都通过相似的机制进行剪接
答案:它们的剪接过程中涉及套索中间体的产生;都由RNA催化进行;两种内含子都通过相似的机制进行剪接分支位点核苷酸()。
A:通过与3′剪接位点作用起始剪接的第一步B:总是AC:在剪接完成后与内含子序列中的三个核苷酸共价连接D:其周围序列具有一定的保守性
答案:总是A;在剪接完成后与内含子序列中的三个核苷酸共价连接;其周围序列具有一定的保守性在前体mRNA上加多聚腺苷酸尾巴()。
A:通过一个多组分复合物的逐步组装进行B:需要保守的多聚腺苷酸化信号序列C:涉及两步转酯机制D:在多聚腺苷酸化信号序列被转录后马上开始
答案:通过一个多组分复合物的逐步组装进行;需要保守的多聚腺苷酸化信号序列关于可变剪接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可以从单个基因产生多种同功蛋白B:在不同组织和不同的发育阶段产生不同的蛋白质C:同种细胞中不会存在可变剪接D:高等生物的所有基因都存在可变剪接
答案:同种细胞中不会存在可变剪接;高等生物的所有基因都存在可变剪接下列是RNA的转录开始后至被降解前可进行的加工形式()
A:内含子移除B:多聚腺苷酸添加C:核苷酸的插入D:5’端添加帽子结构
答案:内含子移除;多聚腺苷酸添加;核苷酸的插入;5’端添加帽子结构下列关于RNA编辑的描述哪些是正确的()
A:RNA编辑的随机性使得生物体能够产生多种意想不到的蛋白质产物B:RNA编辑违背了中心法则C:RNA编辑改变了DNA的编码序列D:通过编辑的mRNA仍可具有翻译活性
答案:RNA编辑改变了DNA的编码序列;通过编辑的mRNA仍可具有翻译活性下列对真核细胞前体mRNA剪切过程描述正确的是()
A:U1snRNP首先结合在5’剪切位点,U2snRNP结合在分支点B:剪切过程需要内含子中5’和3’剪切位点及分支点处的保守核苷酸序列参与C:通过两步转酯反应,剪切体将外显子移除并连接上下游的内含子D:在第一步转酯反应中,分支点腺苷酸通过与3’端剪接位点上的G形成三叉交汇点而产生一个套索结构
答案:U1snRNP首先结合在5’剪切位点,U2snRNP结合在分支点;剪切过程需要内含子中5’和3’剪切位点及分支点处的保守核苷酸序列参与下列关于真核细胞mRNA转录后转运出核的过程叙述错误的是()。
A:成熟mRNA上结合RanGTP,通过水解GTP驱动mRNA跨核孔转运B:在mRNA被转录产生后就一直被多种蛋白质分子结合C:前体mRNA上结合的蛋白会一直伴随其转运至核外D:前体mRNA只要完成了5’端的加帽修饰,就可以开始被转运出核
答案:前体mRNA上结合的蛋白会一直伴随其转运至核外;前体mRNA只要完成了5’端的加帽修饰,就可以开始被转运出核真核生物SR蛋白可以抑制某些剪接位点的使用,而hnRNP可以促进某些剪接位点的识别。()
A:错B:对
答案:错如果剪接发生在一个内含子的GU序列与相邻内含子的AG序列间,会使位于两个内含子之间的外显子缺失。()
A:对B:错
答案:对RNA聚合酶II转录产物3′端的加工依赖于DNA中编码的多聚腺苷酸化信号。()
A:对B:错
答案:对I类自剪接分两步进行。首先,一个外源腺苷酸的3′-OH攻击内含子第一个核苷酸的5′端。()
A:错B:对
答案:错
第八章单元测试
原核生物核糖体的沉降系数是()
A:70SB:40SC:80SD:60S
答案:70S密码AAG的对应反密码子是?()
A:CTUB:CTTC:CUUD:UUC
答案:CUU遗传密码子的简并性是指()
A:一种氨基酸具有2个或2个以上密码子B:一些三联体密码子可缺少一个碱基C:一些密码子适用于一种以上的氨基酸D:密码子中有许多稀有碱基
答案:一种氨基酸具有2个或2个以上密码子原核生物翻译起始需要识别的序列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合同模板城镇供热特许经营协议范本
- 2025买车不过户合同协议书
- 家用智能设备安全及紧急控制策略
- 课题申报参考: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视域中的数字劳动研究
- 课题申报参考:链主企业数字化提升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的机制与路径研究
- 科技创业的挑战与应对策略研究
- 用知识武装孩子为孩子打造一个安全的成长环境
- 2024年收获机械项目项目投资申请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年高纯石英纤维正交三向织物项目项目投资申请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教育领域的创新思维培养方案与实践
- 消防产品目录(2025年修订本)
- 地方性分异规律下的植被演替课件高三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 光伏项目风险控制与安全方案
- 9.2提高防护能力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 催收培训制度
- ISO 22003-1:2022《食品安全-第 1 部分: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审核与认证机构要求》中文版(机翻)
- 2024年广东省高考地理真题(解析版)
- 2024高考物理广东卷押题模拟含解析
-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简便计算大全600题及答案
- GB/T 15945-1995电能质量电力系统频率允许偏差
- GB 32311-2015水电解制氢系统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