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09 力与运动的关系、二力平衡、摩擦力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17/0B/wKhkGWeQ_OaAf55hAAM9vFV7Cbg453.jpg)
![重点09 力与运动的关系、二力平衡、摩擦力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17/0B/wKhkGWeQ_OaAf55hAAM9vFV7Cbg4532.jpg)
![重点09 力与运动的关系、二力平衡、摩擦力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17/0B/wKhkGWeQ_OaAf55hAAM9vFV7Cbg4533.jpg)
![重点09 力与运动的关系、二力平衡、摩擦力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17/0B/wKhkGWeQ_OaAf55hAAM9vFV7Cbg4534.jpg)
![重点09 力与运动的关系、二力平衡、摩擦力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17/0B/wKhkGWeQ_OaAf55hAAM9vFV7Cbg453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点09力与运动的关系、二力平衡、摩擦力命题趋势力与运动的关系,从牛顿的第一运动定律,惯性定律,力与运动的关系展现了一种奇妙的和谐。在中考命题中,这将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考生需细心聆听,用心感受。二力平衡,如同天平般的存在,平衡之美在此展露无遗。考生需巧妙运用平衡条件,准确判断力的方向与大小,使物体保持平衡状态。在这个过程中,考生需运用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才能攻克这一命题。摩擦力,这个看似微不足道却至关重要的力量,在中考命题中占据着一席之地。考生需深入理解摩擦力的产生、影响因素和作用效果,才能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游刃有余。只有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才能真正把握摩擦力的精髓。2024年的中考物理命题趋势将更加注重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的考查。考生需在掌握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命题将更加注重学科交叉和综合能力的要求,引导考生在跨学科的背景下,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备战中考的过程中,考生应注重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与掌握,通过大量练习和模拟考试提高解题能力。此外,还应关注科技前沿和社会热点问题,了解物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拓宽视野,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重难诠释知识点1: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1.运动与力的两种观点(1)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如果要使一个物体持续运动,就必须对它施加力的作用;如果这个力被撤掉,物体就会停止运动。即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错误)。(2)伽利略的观点: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运动的物体之所以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阻力。即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2.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设计并进行实验】让同一辆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使其分别在铺有粗糙程度不同的毛巾、棉布、木板的水平面上运动,观察小车在不同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实验现象及分析】现象:小车在不同水平面上的运动距离不同,随着水平面越来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也越来越远。分析:小车在不同水平面上受到的阻力大小不同。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其速度减小得越慢,运动距离越远。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使初速度相同)【实验结论】阻力改变了小车的运动状态。阻力越小,运动状态改变越慢,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多次实验,推理得出结论“运动物体不受外力时,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科学推理法)知识点2:牛顿第一定律1、牛顿第一定律:(1)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2)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分析、概括、推理得出的,不可能用实验直接来验证。对惯性的理解=1\*GB3①一切物体任何时候都具有惯性(静止的物体具有惯性,运动的物体也具有惯性);=2\*GB3②惯性是物体本身的属性,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质量大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质量越大的物体其运动状态越难改变。惯性的大小与物体的形状、运动状态、位置及受力情况无关;=3\*GB3③惯性是一种属性,它不是力。惯性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把惯性说成“惯性力”或“受到惯性的作用”都是错误的。(2)惯性的应用与危害=1\*GB3①应用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利用物体的惯性。例如:泼水时,水由于惯性飞出;拍打衣服时,灰尘由于惯性而飞出,从而脱离衣服;运动员跳远前的助跑;电机固定在沉重的底座上以增加质量防止移动等。=2\*GB3②危害在日常生活中,惯性带来的危害也很多。例如:汽车刹车时,由于惯性汽车不能立即停下来,导致交通事故等。交通部门规定的“严禁超载、必须系好安全带、儿童乘坐儿童安全座椅”等都是为了避免惯性带来的伤害。知识点3:二力平衡1.二力平衡的概念:(1)二力平衡:如果物体只受两个力的作用,且处于平衡状态,这种情况叫做二力平衡;(2)二力平衡特点: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简单的说就是:同体、等大、反向、共线。2.平衡力及平衡状态的判定:(1)平衡力:物体在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平衡;(2)平衡状态:物体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叫平衡状态;(3)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那么物体就处于平衡状态。3.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分:(1)二力平衡特点:同体、等大、反向、共线。(2)相互作用力特点:不同体、等大、反向、共线。4.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1)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对于二力平衡条件,我们必须注意上面四个要点,且这四个要点缺一不可;(2)在平衡力作用下,原来处于静止状态的物体,依然处于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一定以原来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3)静止的物体只受两个力作用时,这两个力一定是平衡力;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如果只受两个力作用,那么这两个力也一定是平衡力。知识点4:摩擦力1.摩擦力产生的条件:物体之间产生摩擦力必须要具备以下三个条件:第一:两物体相互接触;第二:接触面粗糙;第三:两物体发生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2.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1)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2)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例如当自行车车胎气不足的时候,骑起来更费力一些;(3)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3.摩擦力的种类和应用(1)滑动摩擦: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当它们之间有相对运动时,产生的摩擦力;(2)滚动摩擦: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上发生滚动时,产生的摩擦力;(3)静摩擦力: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当它们有相对运动趋势,但它们之间处于相对静止时产生的摩擦力。4.增大或者减小摩擦力的方法(1)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①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如汽车轮胎做上花纹;②增大压力,如骑自行车捏闸的力越大,摩擦力越大;③变滚动为滑动,如汽车急刹车时车只滑不滚;
④变湿摩擦为干摩擦。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①使接触面变光滑;②减小压力;③用滚动代替滑动;④使接触面分离;⑤变干摩擦为湿摩擦。5.增大有利摩擦的方法(1)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如自行车刹车时用力捏车闸,就是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的。(2)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如鞋底凹凸不平的花纹,就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的。6.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1)通过减小压力来减小摩擦力,如推动沉重的书柜前先将书柜中的书移走。(2)使接触面更光滑,如冰壶运动中,运动员用冰壶擦不断摩擦冰面使接触面更光滑,从而减小摩擦力。(3)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如机器上安装滚动轴承。(4)使接触面分离,如气垫船利用压缩空气使船体与水面脱离接触,减小了摩擦力。7.实验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提出问题】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猜想与假设】(1)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之间的压力有关;【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1)探究滑动摩擦力影响因素的方法∶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较多,比如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压力大小等。因此,在探究时要对变量进行控制,分别探究它们对摩擦力大小的影响。(2)比较滑动摩擦力大小的方法∶如图,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着物体在接触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这时拉力的大小就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控制压力大小相同,改变接触面粗糙程度∶(1)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在光滑的木板上匀速滑动(如图甲),把实验的条件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录在表格中;(2)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在粗糙的木板上匀速滑动(如图乙),把实验的条件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录在表格中;控制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改变压力大小∶(3)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在桌面上匀速滑动(如图丙),把实验的条件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录在表格中;(4)在木块上加放一个重物,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在桌面上匀速滑动,把实验的条件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录在表格中(如图丁)。【注意事项】实验中为了比较准确地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必须做到下面几点∶(1)把木块放在水平面上做实验。(2)实验中要拿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不能倾斜。(3)实验中要拉动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能一会快一会慢。(4)必须在木块匀速运动的过程中读数,不能木块还未动时或者停止后读数。(5)实验中我们通过改变压在木块上的重物的有无,来改变接触面受到的压力。所以该实验探究的是滑动摩擦力与压力的关系,而不是与物体质量的关系。物理方法:控制变量法在探究性实验中,控制变量法不仅要应用到实验的设计中,还要应用到实验结论的描述中。(1)在探究中:如果物理量M与A、B、C等多个因素有关,为了探究M与某个因素(比如A)的关系,必须控制其他因素(B、C等)不变,只改变这个因素(A)。(2)在结论描述中∶在描述M与A的关系时,必须附带说上前提"在B、C等因素相同时"。本实验的探究过程用到了控制变量法。实验步骤(1)(2)控制压力大小相同,改变接触面粗糙程度,从而探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对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实验步骤(3)(4)控制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改变压力大小,从而探究压力大小对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实验记录】实验步骤实验条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N压力情况接触面情况1一个木块光滑木板0.42一个木块粗糙木板0.73一个木块水平桌面0.54一个木块+重物水平桌面0.8【分析与论证】 (1)分析实验步骤(1)(2)可知,在压力相同时,接触面粗糙程度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2)分析实验步骤(3)(4)可知,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即滑动摩擦力越大。【实验结论】(1)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有关。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重点: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所受的压力有关,接触面越粗糙、受到的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实验应考拓展:对实验方法的改进若将木块放在长木板上,弹簧测力计吊环固定,挂钩处连上木块,然后水平拉动长木板运动(无须保持匀速运动,只要运动即可),稳定后木块在摩擦力和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共同作用下保持静止,因此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如图所示。这样改进的优点是(1)无须匀速拉动,便于操作;(2)弹簧测力计静止,便于读数,读数相对较准确。重难通关练一、单选题1.(2023·山东临沂·统考二模)如图所示,在临沂书法广场,许多青少年酷爱玩滑板车,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A.滑板底部安装有滚轮,是为了减小对地面的摩擦力B.如果所有的力全部消失,运动的滑板将保持匀速运动状态C.人受到的支持力和滑板受到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D.滑板车在水平匀速运动中重力不做功2.(2024·全国·校联考模拟预测)A、B两物体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在如图所示的三种情况下:①甲图中两物体均处于静止状态;②乙图中水平恒力F作用在B物体上,使A、B一起以2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③丙图在水平恒力F作用在B物体上,使A、B一起以20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比较上述三种情况下物体A在水平方向的受力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三种情况下,A、B在水平方向都不受摩擦力B.三种情况下,A、B在水平方向都受摩擦力C.三种情况下,A在水平方向不受摩擦力,②、③中B在水平方向都受摩擦力且摩擦力大小相等D.①中A在水平方向不受摩擦力,②、③中B在水平方间都受摩擦力但摩擦力大小不相等3.(2023·陕西西安·校联考三模)关于体育课场景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穿上底部有花纹的鞋子,是为了增大对地面的压力B.跳高时,脚要用力向下蹬地,利用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C.小红站在水平地面上静止时,她受到的重力和她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D.跳远前助跑是为了增大惯性4.(2023·湖南株洲·校考三模)生活中风景无处不在,那田野里的电线杆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许多根电线杆一路排过去,成一条直线,一眼望不到尽头。时而一群小鸟停留在上面,叽叽喳喳叫个不停。野外的电线杆排成一条直线,目的并不是为了省线,而是从受力情况来考虑的,以电线杆B为分析对象,你觉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左右两侧电线对电线杆B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它们的合力为零B.左右两侧电线对电线杆B的拉力不是一对平衡力,它们的合力竖直向下C.电线杆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电线杆受到左、右电线的拉力为一对相互作用力5.(2024·广东广州·校考模拟预测)如图所在光滑水平地面上,一个物体受到拉力F的作用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F的方向是(不计其它阻力作用)()A.B.C.D.6.(2023·广东江门·统考模拟预测)如图所示,A、B两同学用甲、乙两种方式推墙。甲中A向前推B、B向前推墙;乙中A、B同时向前推墙。每人用力的大小都为F,方向水平向右。已知地面粗糙,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方式中墙受到的力为2FB.乙方式中墙受到的力为2FC.甲方式中两位同学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都为FD.乙方式中两位同学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都为2F7.(2023·江苏泰州·校考三模)如图是羽毛球比赛时的情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用球拍将羽毛球拍出,在球飞行过程中,球拍对球做了功B.羽毛球在空中之所以能继续运动,是因为羽毛球受到惯性C.羽毛球在空中运动时,只受重力和空气阻力D.球拍的把手上缠有手胶,是为了减小手与球拍间的摩擦力二、多选题8.(2023·山东日照·统考二模)如图所示为粮袋的传送带装置,若传送带静止不动,粮袋从由静止释放,速度可以由变成,以下情形正确的是()A.若传送带顺时针转动,粮袋到达B点的速度一定小于B.若传送带逆时针转动,粮袋到达B点的速度一定大于C.若传送带逆时针转动,粮袋在AB运动的过程中所受到摩擦力方向可能先沿传送带向下再沿传送带向上D.若传送带逆时针转动,粮袋在AB运动的过程中所受到摩擦力方向一定一直沿传送带向下9.(2023·河南郑州·统考二模)为提倡绿色出行,郑州市许多街道设有公交线,其中建设的“BRT”系统—B6路为环线运营线路。单程42km,平均速度80km/h。若该路段在高峰期开小轿车上班的平均速度约40km/h,B6和小轿车均以平均速度行驶,则()A.以地面为参照物,司机是静止的B.乘坐B6路车比开轿车从起点到终点可节约时间31.5minC.空载和满载时汽车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是不变的D.在加速或减速时,小轿车的惯性是不变的三、填空题10.(2023·广东广州·校考三模)如图,水平地面B点两侧粗糙程度不同,轻质弹簧左端固定在墙上的A点,右端与一质量为m的物块相连,O点是弹簧处于原长时的位置。用向右的力F拉物块到C点。现撤去外力F,物块水平向左运动,加速通过了B点,还能通过O点,然后继续运动经过D点(图中未画出)。请在方框内以点代替物块,画出物块在D点时的受力示意图;物块在OB段所受的摩擦力(选填“等于”或“不等于”)它在BC段中所受的摩擦力,你的判断依据是。11.(2023·江苏常州·统考二模)小冬在文艺汇演时表演二胡,先在弓毛上涂松香,是为了________弓毛与琴弦的摩擦,弓毛摩擦琴弦,使琴弦而发声;小冬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手指按压琴弦时,手指立刻有疼的感觉,说明: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时,另一个物体也对这个物体有力的作用,即力的作用是相互的。12.(2023·陕西西安·西安市大明宫中学校考三模)体育课上,同学们合作测量200m跑步的速度,测得小聪从起点开始计时,跑到终点停止计时,停表示数如图所示。则小聪200m跑的平均速度为m/s。跑步过程中,以小聪为参照物,站立在终点计时的小明是___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小聪冲过终点后不能立即停止,是由于小聪具有。13.(2023·山东临沂·统考二模)如图所示,运动员推铅球,铅球离开手后能继续前进是因为铅球具有,假如不计空气摩擦,铅球飞行轨迹的最高点c时,铅球处于(选填“平衡”、“非平衡”)状态。落到地面d点时,会将地面砸出一个坑,这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14.(2023·江苏无锡·统考一模)如图所示,木块A、B、C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在10N的水平拉力F作用下,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计空气阻力)。木块AB间摩擦力大小为N,C和地面间摩擦力大小为N,木块C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C的支持力(是/不是)一对平衡力。15.(2023·云南临沧·统考一模)如图所示,某同学擦黑板时,用的力将重为的黑板擦按在竖直的黑板上保持不动,则黑板擦受到的摩擦力为。若增大按压黑板擦的力,则黑板擦受到的摩擦力大小(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四、作图题16.(2023·广东珠海·珠海市文园中学校考三模)如图所示,一物体放在水平面上,在t=0s时,当受到水平力F1=5N、F2=2N作用时,物体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t1=2s时只撤去力F1,t2=4s时物体速度恰变为零,以后物体始终处于静止。请在坐标轴图上画出:在0∼6s时间内,物体所受地面摩擦力f随时间t变化的f-t关系图像(取水平向右摩擦力方向为正方向(正值)、水平向左摩擦力方向为负方向(负值)。
17.(2023·河南濮阳·统考三模)黄河之畔梨飘香。秋天,果园内的孟津梨静挂在枝头,请你画出梨子受到的力的示意图。(O点为梨的重心)
五、实验题18.(2023·安徽·校联考三模)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中,小明做了如图所示的三次实验,用到了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木块、一个砝码、两个材料相同但表面粗糙程度不同的长木板。实验中第1次和第2次用相同的长木板,第3次用表面更加粗糙的长木板。(1)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拉动物块,根据二力平衡知识,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拉力的大小;(2)实验过程中小明发现拉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容易稳定,可能的原因是。A.木板的长度太长B.木板的粗糙程度不均C.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太大D.木块与木板的接触面积太大19.(2023·山东济宁·统考二模)许多实验器材在物理实验中能被重复利用,斜面就是其中之一。请完成下列利用斜面进行实验的有关内容:(1)图甲所示实验中,为便于测量小车在斜面上的运动时间,应使斜面保持(选填“较大”或“较小”)的坡度;(2)图乙所示实验中,对于同一个球A,要改变A撞击木块前的动能大小,可进行的操作是;(3)图丙所示实验中,斜面倾斜角为,物体B重为4N。用弹簧测力计沿斜面匀速拉动B时,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则所测斜面的机械效率为。(4)图丁所示实验中,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由静止自由滑下,进入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由实验现象进一步推理可知:。20.(2023·江苏泰州·统考二模)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A.B.C.(1)小明想:物体只受两个力作用,如果处于,这两个力就是平衡力。于是,他设计了如下实验来探究二力平衡时的大小关系。在弹簧测力计下挂钩码(如图甲所示),钩码静止时受到重力和拉力两个力作用,钩码的重力根据其质量求出,钩码受到的拉力由弹簧测力计测出。多次改变钩码的个数,发现钩码静止时拉力与重力的大小总是相等的,小明由此得出“二个力平衡时大小相等”的结论。小华认为小明的实验方案有问题,请指出小明的实验方案存在的不足之处是;(2)小华不断改进并先后设计了三个实验方案,如图所示,请你判断出她改进的先后顺序:(用字母表示),这样的改进虽然减小对实验的影响,但对实验的影响还较明显,为了进一步减小该因素对实验的影响,你的建议是。六、科普阅读题21.(2023·山东青岛·统考一模)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问题速度滑冰等冰上项目要求冰面要平整,冰温要均匀。国家速滑馆是这样制冰的:制作平整的混凝土板层,板层下铺设管道;制冰时,管道内输入液态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在管道中由液态变成气态,使板层温度降到零下十几摄氏度;然后在板层上分多次洒水,几十毫米厚的冰面便制作成功。冰刀(如图1)是冰上运动装备,其刀刃很锋利,这是为何呢?如图2,将一根两端挂有重物的细金属丝挂在冰块上,金属丝下的冰块熔化;当金属丝通过后,熔化成的水又凝固成冰,这样,金属丝就可以轻松穿过冰块而不留缝隙。原来,压强能改变冰的熔点,冰刀能使冰融化成一层薄薄的水,使得运动员滑得更远,更省力。请解答以下问题。
(1)制冰时,使混凝土板层温度下降的原因是:管道中的液态二氧化碳;(2)穿冰刀鞋的运动员在冰面上滑行时,冰能熔化成水,原因是:锋利的刀刃了对冰的压强,使得与其所接触的冰熔点(选填“升高”或“降低”);(3)老将徐梦桃勇夺自由式滑雪女子空中技巧(比赛场地如图甲)冠军。如图乙,比赛时,徐梦桃(用黑点表示)从a点由静止滑下,到g点停止运动,图中虚线部分表示她的运动轨迹,其中b、d两点高度相同、c为助滑坡的最低点,f为落地点。如果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单项选择,填选项字母)。A.从a到c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全部转化成动能B.在b、d两处,运动员的动能相等C.在空中的d、e两处,运动员的机械能相等D.在水平g处静止时,人对雪的压力与雪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4)如图丙,小宇在旱地冰壶场地(由光滑的硬质水平面制成)探究“速度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当冰壶以1.8m/s的初速度被掷出时,它在冰道上滑行了9m。已知:被掷出的冰壶,从离开手到停下的过程中,其平均速度与它被掷出的初速度v0成正比,滑行时间也与v0成正比。若冰壶在冰道上滑行的距离为25m,则它被掷出的初速度为。22.(2023·辽宁锦州·统考模拟预测)阅读下面一段小材料,并完成有关题目:汽车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已经进入寻常百姓人家。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品牌,外形各异的汽车,它们有些在尾部安装了导流板,以满足那些爱开快车的人的需求;有些出厂时就自带卫星导航系统,方便一些喜欢自驾游的人们。同时,我们也能看到不少的不良开车习惯,比如有些人爱开快车,让坐的人感觉心惊胆跳;有些货车司机经常超载、超速、疲劳驾驶,常引发交通事故;还有些人开车时喜欢按喇叭,大大影响了马路两边居民的正常休息。(1)交警部门要求乘坐在小轿车前排的乘客必须要扣安全带,其目的是;(2)汽车尾部的导流板做成上平下凸的形状,当汽车高速行驶时,汽车对路面的压力比静止时(选填“大”或“小”),原因是高速行驶时导流板上方的气体流速,压强,从而给汽车造成了一个方向向(选填“上”或“下”)的压力差;(3)市区一般禁鸣喇叭,这样做是为了在处减弱噪声;(4)急刹车时,常可在路面上看到有刹车痕,主要原因是急刹车时,车轮与地面间的摩擦由摩擦变成了摩擦;(5)汽车的车胎上有花纹,当花纹磨损到一定的程度后,必须及时更换车胎,因为此时车胎与地面间摩擦力会(选填“增大”或“减小”),容易发生交通事故。培优争分练一、单选题1.(2023·黑龙江大庆·统考一模)如图所示,物体A、B的重分别为50N、10N,动滑轮重2N(绳子的重和滑轮间摩擦忽略不计),此时物体A在水平面上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若用力F向左拉物体A,使物体A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A.F=50N B.F=10N C.F=12N D.F=6N2.(2023·山东日照·统考中考真题)书法教育是对中小学生进行书法基本技能的培养和书法艺术欣赏,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养爱国情怀的重要途径。如图所示,在某次书法课上,小明同学在水平桌面上平铺一张白纸,然后在白纸的左侧靠近边缘处放镇纸,防止书写过程中白纸在桌面上打滑。书写“一”字时,在向右行笔的过程中镇纸和白纸都处于静止状态。则()
A.毛笔受到白纸的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左 B.镇纸受到白纸的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右C.白纸受到毛笔的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左 D.白纸只受到向左的摩擦力3.(2023·山东泰安·统考三模)A、B两物体重叠并置于水平地面上。如图甲所示,当B受到F1且A受到F2的水平拉力时保持静止;如图乙所示,当A受到F3的拉力时,甲、乙一起以速度v向右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中A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B.图乙中B与A之间的摩擦力为0NC.图甲中地面对A的摩擦力与B对A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D.图乙中地面对A的支持力与A的重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4.(2023·湖南张家界·统考二模)下列由日常生活联想到的物理知识中,正确的是()A.公共汽车行驶时遇到紧急情况突然刹车,乘客向前倾,是因为乘客有惯性B.窗外有风时窗帘飘到窗外,是因为流体中流速大的位置压强大C.放在桌面上的水杯处于静止状态,是因为水杯受到的重力和水杯对桌面的压力相互平衡D.戴口罩时,眼镜片上经常会出现一层水雾,这是汽化现象5.(2023·广东珠海·珠海市文园中学校考三模)2018年6月14日,中继卫星“鹊桥”顺利进入以地月拉格朗日点为中心的halo轨道。2023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登陆月球(如图所示)。至此,中国实现了人类历史上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探测,首次实现了月球背面同地球的中继通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鹊桥”为参照物,嫦娥四号是静止的B.嫦娥四号在月面着陆过程中,如果关闭发动机将做匀速直线运动C.“鹊桥”在halo轨道上运动时,地球和月球对它的万有引力是一对平衡力D.halo轨道的半径足够大,才能实现地面测控站与嫦娥四号之间的中继通信6.(2023·江苏苏州·校联考一模)如图所示,位于水平桌面上的物块P,由跨过定滑轮的轻绳与物块Q相连,滑轮到P、Q的两段绳都是水平的,已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成正比,比例系数为k,且物体之间、物体与地面之间的粗糙程度相同,两物块的质量都是m,轻绳与滑轮之间的摩擦不计,在水平向右的拉力F作用下,P向右做匀速运动,则F的大小为()
A.kmg B.2kmg C.3kmg D.4kmg二、多选题7.(2023·辽宁沈阳·统考一模)如图所示,正在平直路面上向右匀速行驶的小车中,有一轻质弹簧的右端固定在车厢上左端连接到木块上,弹簧此时处于原长状态并保持水平。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若弹簧未发生形变,则小车一定在做匀速直线运动B.若木块突然压缩弹簧,则小车一定在做减速运动C.若木块受到向左的摩擦力,则小车一定在做加速运动D.若木块受到向右的摩擦力,则小车一定在做加速运动8.(2023·辽宁大连·统考二模)边长为L的正方体物体A受到的重力为G,放入水中后如图所示处于漂浮状态,露出水面的体积为物体A总体积的,水面距容器底的高度为h。若用一个竖直向下的压力F1压物体A,使其浸没在水中后静止,这时物体A的下表面受到水竖直向上的压力为F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A漂浮时,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为ρ水g(h﹣)B.竖直向下的压力F1和重力G的比值为2∶3C.物体A浸没后,水对它作用力的合力大于GD.F1、F2的合力等于G9.(2023·辽宁沈阳·统考一模)木块B和木板A由相同材料制成,小虎将它们按照如图所示的方式放在课桌上,用弹簧测力计乙沿水平桌面拉动木板A,测力计甲的示数稳定时读数为F。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测力计乙的示数大于FB.桌面对A的支持力等于A受到的重力C.当加速向右拉动木板A时测力计甲示数不变D.测力计乙匀速拉动木板A可以测出木板A与桌面间的摩擦力10.(2023·河北保定·二模)如图所示,一个管道(内壁粗糙程度相同)竖直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利用拉力F将一物块从管道左端竖直拉进,右端竖直拉出,已知管道中的竖直管口对物块挤压作用一样,并测得拉动全过程拉力和物块移动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分别如图乙、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块的重力为2NB.2到4s,物块受非平衡力C.0到2s,物块做匀速直线运动D.4到6s,物块所受摩擦力为10N三、填空题11.(2023·湖南郴州·统考一模)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左端固定在墙上,右端连接一个定滑轮,长木板B放在粗糙水平面上,物块A放在长木板B上,细绳拴在A上,跨过定滑轮后又拴在B上。已知A的质量为2kg,B的质量为1kg,A、B之间的摩擦力为A重的0.2倍。现在B右端挂一个质量为3kg的物块C,恰好能使B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计滑轮的各处摩擦阻力,g取10N/kg。由此可知长木板B的下表面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12.(2023下·八年级校联考单元测试)重50N的物体静止在粗糙水平面上,当用5N的水平力向右推它时没有推动,物体所受摩擦力为N;当将水平向右的推力增大到10N时,物体刚好由静止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物体的受摩擦力大小为N,方向为;当将水平向右的推力增大到15N时,物体沿推力方向做加速直线运动,此时物体所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N.13.(2023·广西南宁·南宁二中校联考二模)生活中很多安全问题都包含着力学道理。跑步时拉扯同学容易造成摔伤,因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司机开车时要系安全带,因为刹车时司机由于会向前“冲”;如图所示,放置在三角形支架上的空调室外机的位置应尽量(选填“远离”或“靠近”)墙壁。
14.(2023下·安徽滁州·八年级校考期中)如图所示,物体A在水平桌面上,绳重及摩擦不计,动滑轮重力为2N。当B物体重力为8N时,它恰好能匀速下降。以上装置中属于动滑轮的是填字母“M”或“N”)。若用一个水平向左的力F拉物体A,使其向左匀速运动,则这个力F大小应为N。15.(2023·安徽芜湖·统考二模)如图所示,作用在重为G的物体A上的两个力F1=12N,F2=4N,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现突然撤去F1的瞬间,物体所受的合力为N。
16.(2023·福建厦门·统考二模)神舟十三号返回地球,如图,返回舱在离地104m的高空打开主伞,在主伞的作用下减速至10m/s,此后匀速下降,距离地面1m时启动反推发动机减速,最后稳稳落地,这一过程历时约800s。若返回舱总质量3×103kg,主伞受到的空气阻力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这一过程,返回舱重力的功率为W。当返回舱速度为20m/s时,空气阻力为N。17.(2023·江苏常州·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学校考二模)在一个圆柱形容器底部放入一个长方体木块,容器底面积是木块底面积的4倍,如图甲。滋滋同学向容器中缓慢加水,当加入质量为的水时,木块刚好脱离容器底,如图乙,此时她在木块上与水面相平处做好标记。接着她将水倒出,又向容器中加入质量为的酒精,木块也刚好脱离容器底面,同样在液面处标上。(已知,)加入水和酒精的质量关系是(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此木块的质量为g。
(1)根据浮力的知识,她想到可以用此方法来测量各种液体的密度。滋滋拿来一大瓶可乐,重复上述实验,在准备标记时,发现木块上附有很多气泡,她想通过计算在此处标记可乐密度的话,会比可乐的真实密度要(选填“偏大”或“偏小”);(2)润润重新拿了一个重6牛的木块,在容器中加水至足够高度,当木块上放入4N的砝码时,木块刚好全部浸没,如图丙。则此木块的密度为多少?(3)要让这个6牛的木块完全浸没在酒精中,则需要放上多重的砝码?四、实验题18.(2023·全国·九年级校联考专题练习)小明学习了“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后,做了如下实验:找来同种材质、体积相等且质量都为600g的A、B两个木块,放在同一长木板上进行实验。实验中保证水平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实验过程如图。(1)测量摩擦力大小依据的原理是(2)如图甲中木块运动的速度大小为v1,图乙中木块运动的速度大小为v2,实验过程中。关于v1和v2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选项字母)。A.v1一定大于v2B.v1一定小于v2C.v1一定等于v2D.v1可以大于、等于或小于v2(3)如图丁中拉动木块A、B一起匀速运动,拉力F4的大小为N。(4)比较如图甲、丙或乙、丁,可以得出:B的表面比A的表面更。【拓展】在物理学中,我们把两个木块间的滑动摩擦力与压力的比值称为这两个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用符号μ表示。木块A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大小为已知A、B两个木块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大小为0.4,在如图丁所示实验中,若用拉力将木块B匀速抽出,同时用水平向左的拉力F作用在木块A上使其位置保持不变,则拉力的大小为N(提示;木块B的上下表面均存在滑动摩擦力)。19.(2023·河北石家庄·统考一模)关于乘坐电梯,小明和小红有如下争论:小明认为电梯对人的支持力总是等于人的重力,小红认为电梯在启动和即将停止时,电梯对人的支持力是不等于人的重力的。于是二人设计了如下实验,请你分析并判断。(1)实验器材:小明(体重50kg)、体重计、电梯;(2)实验过程:小明站在电梯里的体重计上,随电梯一起上升直到停止,同时观察体重计示数的变化;(3)实验现象:电梯在向上起步时,体重计的示数50kg;当电梯向上减速准备停下来时,体重计的示数50kg。(均选填“>”、“<”或“=”);(4)实验结论:请你从力和运动的关系角度,得出实验结论:;(5)当小明随电梯下降将要停下来时,观察到体重计的示数50kg。(选填“>”、“<”或“=”)。五、科普阅读题20.(2023·江苏盐城·景山中学校考三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无人驾驶飞机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英文缩写为“UAV”,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无人机按应用领域,可分为军用与民用。军用方面,无人机分为侦察机和靶机;民用方面,无人机配合行业应用,是无人机真正的刚需,目前在航拍、农业、植保、自拍、快递运输、灾难救援、观察野生动物、监控传染病、测绘、新闻报道、电力巡检、救灾、影视拍摄、制造浪漫等等领域的应用,大大的拓展了无人机本身的用途,发达国家也在积极扩展行业应用与发展无人机技术。如图1所示是目前较为流行的一款四风叶的无人航拍机,当剩余电量减为电池容量的10%时,无人机会自动下降并停留地面等待充电,表一为本款无人机的部分参数,其中的电池容量是指放电电流与放电总时间的乘积。
表一:额定工作电压6V额定功率42W电池容量1500mAh工作噪音<50dB风叶数量4片整机质量500g遥控距离200m飞行时间6-12分钟充电时间200分钟电能机械能转化效率90%无人机有竖直方向的三挡风力和水平方向的两挡风力,其中竖直方向的风力与风叶转速的平方成正比,对应关系如表二。产生的风力与风叶转速之比叫做动率,升力与每秒钟通过风叶空气重力之比为转力效率。表二:风叶转速(千转/分钟)11.21.4风力(牛顿)4动率(牛顿⋅分钟/千转)4(1)无人机上升时,通过风叶将空气向下吹动。当风叶转速为1.2千转/分钟时,无人机可在空中匀速上升,此时无人机受空气阻力为N(g=10N/kg)。无人机水平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的过程中,间隔相同时间从飞机上依次自由释放编号为①②③的三个相同物体。不计空气阻力,则图2能正确表示物体着地位置的是;
(2)该无人机正常工作时的电流为A;充满电后至下一次自动充电前能够提供无人机工作的机械能为J;(3)由表二数据可知,当风量为1.4千转/分钟时,无人机的动率为牛顿⋅分钟/千转。上述风量下,若风叶的转圈直径为30cm,空气被吹动的速度为3m/s,则1min内通过风叶的空气总质量为kg,转力效率为。(取圆周率π=3,g=10N/kg,ρ空气=1.3kg/m3)(4)光敏电阻是制作感光器材的常用元件,其阻值随受光强度的增加减少。在无人机的航拍镜头中,加入光敏电阻电路可自动控制进入镜头的光强度,电子镜头的透光能力随着受控电压的增加而增加。如图3所示,RG为光敏电阻,R0为定值电阻,无人机的航拍镜头中将电子镜头电路与电阻(填“光敏”或“定值”)相并联。电源电压U恒定,电子镜头电路的电阻类似于电压表的电阻,当光敏电阻在20Ω∼40Ω变化时,电子镜头电路所获电压分别在3V∼4V内变化,则定值电阻R0=Ω;当光敏电阻均匀变化时,电子镜头电路所获电压将变化(选填“均匀”、“不均匀”或“无法判断”)。
重点09力与运动的关系、二力平衡、摩擦力命题趋势力与运动的关系,从牛顿的第一运动定律,惯性定律,力与运动的关系展现了一种奇妙的和谐。在中考命题中,这将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考生需细心聆听,用心感受。二力平衡,如同天平般的存在,平衡之美在此展露无遗。考生需巧妙运用平衡条件,准确判断力的方向与大小,使物体保持平衡状态。在这个过程中,考生需运用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才能攻克这一命题。摩擦力,这个看似微不足道却至关重要的力量,在中考命题中占据着一席之地。考生需深入理解摩擦力的产生、影响因素和作用效果,才能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游刃有余。只有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才能真正把握摩擦力的精髓。2024年的中考物理命题趋势将更加注重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的考查。考生需在掌握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命题将更加注重学科交叉和综合能力的要求,引导考生在跨学科的背景下,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备战中考的过程中,考生应注重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与掌握,通过大量练习和模拟考试提高解题能力。此外,还应关注科技前沿和社会热点问题,了解物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拓宽视野,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重难诠释知识点1: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1.运动与力的两种观点(1)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如果要使一个物体持续运动,就必须对它施加力的作用;如果这个力被撤掉,物体就会停止运动。即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错误)。(2)伽利略的观点: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运动的物体之所以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阻力。即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2.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设计并进行实验】让同一辆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使其分别在铺有粗糙程度不同的毛巾、棉布、木板的水平面上运动,观察小车在不同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实验现象及分析】现象:小车在不同水平面上的运动距离不同,随着水平面越来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也越来越远。分析:小车在不同水平面上受到的阻力大小不同。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其速度减小得越慢,运动距离越远。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使初速度相同)【实验结论】阻力改变了小车的运动状态。阻力越小,运动状态改变越慢,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多次实验,推理得出结论“运动物体不受外力时,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科学推理法)知识点2:牛顿第一定律1、牛顿第一定律:(1)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2)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分析、概括、推理得出的,不可能用实验直接来验证。对惯性的理解=1\*GB3①一切物体任何时候都具有惯性(静止的物体具有惯性,运动的物体也具有惯性);=2\*GB3②惯性是物体本身的属性,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质量大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质量越大的物体其运动状态越难改变。惯性的大小与物体的形状、运动状态、位置及受力情况无关;=3\*GB3③惯性是一种属性,它不是力。惯性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把惯性说成“惯性力”或“受到惯性的作用”都是错误的。(2)惯性的应用与危害=1\*GB3①应用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利用物体的惯性。例如:泼水时,水由于惯性飞出;拍打衣服时,灰尘由于惯性而飞出,从而脱离衣服;运动员跳远前的助跑;电机固定在沉重的底座上以增加质量防止移动等。=2\*GB3②危害在日常生活中,惯性带来的危害也很多。例如:汽车刹车时,由于惯性汽车不能立即停下来,导致交通事故等。交通部门规定的“严禁超载、必须系好安全带、儿童乘坐儿童安全座椅”等都是为了避免惯性带来的伤害。知识点3:二力平衡1.二力平衡的概念:(1)二力平衡:如果物体只受两个力的作用,且处于平衡状态,这种情况叫做二力平衡;(2)二力平衡特点: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简单的说就是:同体、等大、反向、共线。2.平衡力及平衡状态的判定:(1)平衡力:物体在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平衡;(2)平衡状态:物体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叫平衡状态;(3)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那么物体就处于平衡状态。3.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分:(1)二力平衡特点:同体、等大、反向、共线。(2)相互作用力特点:不同体、等大、反向、共线。4.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1)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对于二力平衡条件,我们必须注意上面四个要点,且这四个要点缺一不可;(2)在平衡力作用下,原来处于静止状态的物体,依然处于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一定以原来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3)静止的物体只受两个力作用时,这两个力一定是平衡力;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如果只受两个力作用,那么这两个力也一定是平衡力。知识点4:摩擦力1.摩擦力产生的条件:物体之间产生摩擦力必须要具备以下三个条件:第一:两物体相互接触;第二:接触面粗糙;第三:两物体发生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2.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1)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2)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例如当自行车车胎气不足的时候,骑起来更费力一些;(3)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3.摩擦力的种类和应用(1)滑动摩擦: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当它们之间有相对运动时,产生的摩擦力;(2)滚动摩擦: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上发生滚动时,产生的摩擦力;(3)静摩擦力: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当它们有相对运动趋势,但它们之间处于相对静止时产生的摩擦力。4.增大或者减小摩擦力的方法(1)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①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如汽车轮胎做上花纹;②增大压力,如骑自行车捏闸的力越大,摩擦力越大;③变滚动为滑动,如汽车急刹车时车只滑不滚;
④变湿摩擦为干摩擦。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①使接触面变光滑;②减小压力;③用滚动代替滑动;④使接触面分离;⑤变干摩擦为湿摩擦。5.增大有利摩擦的方法(1)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如自行车刹车时用力捏车闸,就是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的。(2)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如鞋底凹凸不平的花纹,就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的。6.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1)通过减小压力来减小摩擦力,如推动沉重的书柜前先将书柜中的书移走。(2)使接触面更光滑,如冰壶运动中,运动员用冰壶擦不断摩擦冰面使接触面更光滑,从而减小摩擦力。(3)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如机器上安装滚动轴承。(4)使接触面分离,如气垫船利用压缩空气使船体与水面脱离接触,减小了摩擦力。7.实验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提出问题】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猜想与假设】(1)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之间的压力有关;【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1)探究滑动摩擦力影响因素的方法∶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较多,比如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压力大小等。因此,在探究时要对变量进行控制,分别探究它们对摩擦力大小的影响。(2)比较滑动摩擦力大小的方法∶如图,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着物体在接触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这时拉力的大小就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控制压力大小相同,改变接触面粗糙程度∶(1)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在光滑的木板上匀速滑动(如图甲),把实验的条件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录在表格中;(2)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在粗糙的木板上匀速滑动(如图乙),把实验的条件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录在表格中;控制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改变压力大小∶(3)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在桌面上匀速滑动(如图丙),把实验的条件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录在表格中;(4)在木块上加放一个重物,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在桌面上匀速滑动,把实验的条件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录在表格中(如图丁)。【注意事项】实验中为了比较准确地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必须做到下面几点∶(1)把木块放在水平面上做实验。(2)实验中要拿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不能倾斜。(3)实验中要拉动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能一会快一会慢。(4)必须在木块匀速运动的过程中读数,不能木块还未动时或者停止后读数。(5)实验中我们通过改变压在木块上的重物的有无,来改变接触面受到的压力。所以该实验探究的是滑动摩擦力与压力的关系,而不是与物体质量的关系。物理方法:控制变量法在探究性实验中,控制变量法不仅要应用到实验的设计中,还要应用到实验结论的描述中。(1)在探究中:如果物理量M与A、B、C等多个因素有关,为了探究M与某个因素(比如A)的关系,必须控制其他因素(B、C等)不变,只改变这个因素(A)。(2)在结论描述中∶在描述M与A的关系时,必须附带说上前提"在B、C等因素相同时"。本实验的探究过程用到了控制变量法。实验步骤(1)(2)控制压力大小相同,改变接触面粗糙程度,从而探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对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实验步骤(3)(4)控制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改变压力大小,从而探究压力大小对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实验记录】实验步骤实验条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N压力情况接触面情况1一个木块光滑木板0.42一个木块粗糙木板0.73一个木块水平桌面0.54一个木块+重物水平桌面0.8【分析与论证】 (1)分析实验步骤(1)(2)可知,在压力相同时,接触面粗糙程度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2)分析实验步骤(3)(4)可知,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即滑动摩擦力越大。【实验结论】(1)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有关。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重点: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所受的压力有关,接触面越粗糙、受到的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实验应考拓展:对实验方法的改进若将木块放在长木板上,弹簧测力计吊环固定,挂钩处连上木块,然后水平拉动长木板运动(无须保持匀速运动,只要运动即可),稳定后木块在摩擦力和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共同作用下保持静止,因此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如图所示。这样改进的优点是(1)无须匀速拉动,便于操作;(2)弹簧测力计静止,便于读数,读数相对较准确。重难通关练一、单选题1.(2023·山东临沂·统考二模)如图所示,在临沂书法广场,许多青少年酷爱玩滑板车,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A.滑板底部安装有滚轮,是为了减小对地面的摩擦力B.如果所有的力全部消失,运动的滑板将保持匀速运动状态C.人受到的支持力和滑板受到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D.滑板车在水平匀速运动中重力不做功【答案】C【解析】A.滑板底部安装有滚轮,是用滚动代替滑动的方法来减小摩擦力,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B.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如果所有的外力突然全部消失,运动的滑板将保持匀速运动状态,故B正确,B不符合题意;C.人受到的支持力和滑板受到的压力是作用在不同物体上的两个力,所以不是一对平衡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C错误,C符合题意;D.滑板车水平匀速运动,没有在重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所以重力不做功,故D正确,D不符合题意。故选C。2.(2024·全国·校联考模拟预测)A、B两物体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在如图所示的三种情况下:①甲图中两物体均处于静止状态;②乙图中水平恒力F作用在B物体上,使A、B一起以2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③丙图在水平恒力F作用在B物体上,使A、B一起以20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比较上述三种情况下物体A在水平方向的受力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三种情况下,A、B在水平方向都不受摩擦力B.三种情况下,A、B在水平方向都受摩擦力C.三种情况下,A在水平方向不受摩擦力,②、③中B在水平方向都受摩擦力且摩擦力大小相等D.①中A在水平方向不受摩擦力,②、③中B在水平方间都受摩擦力但摩擦力大小不相等【答案】C【解析】甲图中两物体均处于静止状态,A、B两物体间没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因此没有摩擦力,B与地面之间也没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因此没有摩擦力;乙图中水平恒力F作用在B物体上,使A、B一起以2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A、B两物体间没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因此没有摩擦力,B物体相对于地面向右运动,因此受到向左的摩擦力,因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力平衡,摩擦力等于F;丙图在水平恒力F作用在B物体上,使A、B一起以20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A、B两物体间没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因此没有摩擦力,B物体相对于地面向右运动,因此受到向左的摩擦力,因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力平衡,摩擦力等于F。故选C。3.(2023·陕西西安·校联考三模)关于体育课场景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穿上底部有花纹的鞋子,是为了增大对地面的压力B.跳高时,脚要用力向下蹬地,利用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C.小红站在水平地面上静止时,她受到的重力和她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D.跳远前助跑是为了增大惯性【答案】B【解析】A.穿上底部有花纹的鞋子,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A错误;B.跳高时,脚要用力向后蹬地,地面同时给脚一个反作用力,所以人能跳起,利用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B正确;C.人站在水平地面上静止时,人的重力和人对地面的压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且方向相同,所以不是一对平衡力,故C错误;D.跳远前助跑是为了利用人的惯性,但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运动情况无关,故D错误。故选B。4.(2023·湖南株洲·校考三模)生活中风景无处不在,那田野里的电线杆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许多根电线杆一路排过去,成一条直线,一眼望不到尽头。时而一群小鸟停留在上面,叽叽喳喳叫个不停。野外的电线杆排成一条直线,目的并不是为了省线,而是从受力情况来考虑的,以电线杆B为分析对象,你觉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左右两侧电线对电线杆B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它们的合力为零B.左右两侧电线对电线杆B的拉力不是一对平衡力,它们的合力竖直向下C.电线杆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电线杆受到左、右电线的拉力为一对相互作用力【答案】B【解析】AB.由图可知,左右两侧电线对电线杆B的拉力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不是一对平衡力,它们的合力竖直向下,故B正确,A错误;C.电线杆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它的支持力大小不相等,不是一对平衡力,故C错误;D.电线杆受到左、右电线的拉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D错误。故选B。5.(2024·广东广州·校考模拟预测)如图所在光滑水平地面上,一个物体受到拉力F的作用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F的方向是(不计其它阻力作用)()A.B.C.D.【答案】B【解析】因为物体光滑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因此物体在水平方向所受的合力应该为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0,物体受到的竖直向下的重力、竖直向上的支持力、拉力的合力应为0,所以拉力F的方向应沿竖直方向,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6.(2023·广东江门·统考模拟预测)如图所示,A、B两同学用甲、乙两种方式推墙。甲中A向前推B、B向前推墙;乙中A、B同时向前推墙。每人用力的大小都为F,方向水平向右。已知地面粗糙,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方式中墙受到的力为2FB.乙方式中墙受到的力为2FC.甲方式中两位同学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都为FD.乙方式中两位同学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都为2F【答案】B【解析】AC.甲方式中,先对A同学水平方向受力分析,受B对A的向左的弹力和地面对A的向右的静摩擦力;再对B同学水平方向受力分析,受A对B向右的弹力和墙壁对B向左的弹力,由B同学静止可知,二力是一对平衡力,又因A同学和B同学之间的作用力为相互作用力,B与墙壁之间的作用力也为相互作用力,所以,A对B向右的弹力和墙壁对B向左的弹力大小均为F,则甲方式中墙受到的力为F,B同学不受摩擦力,故AC错误;BD.乙方式中,甲、乙两同学均受水平向左墙壁的弹力和地面向右的静摩擦力作用处于平衡状态,由二力平衡条件可知,地面对两同学的摩擦力都为F,此时墙受到的推力为2F,故B正确,D错误。故选B。7.(2023·江苏泰州·校考三模)如图是羽毛球比赛时的情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用球拍将羽毛球拍出,在球飞行过程中,球拍对球做了功B.羽毛球在空中之所以能继续运动,是因为羽毛球受到惯性C.羽毛球在空中运动时,只受重力和空气阻力D.球拍的把手上缠有手胶,是为了减小手与球拍间的摩擦力【答案】C【解析】A.羽毛球在飞行过程中,虽然通过了距离,但没有再受到球拍的力的作用,所以对球没有做功,故A错误。B.羽毛球在空中之所以能继续运动,是因为羽毛球具有惯性,惯性是一种性质,不能说受到惯性,故B错误;C.羽毛球在空中运动时受重力和阻力的作用,不再受到推力作用,故C正确;D.球拍的把手上缠有手胶,主要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手和球拍间的摩擦,故D错误。故选C。二、多选题8.(2023·山东日照·统考二模)如图所示为粮袋的传送带装置,若传送带静止不动,粮袋从由静止释放,速度可以由变成,以下情形正确的是()A.若传送带顺时针转动,粮袋到达B点的速度一定小于B.若传送带逆时针转动,粮袋到达B点的速度一定大于C.若传送带逆时针转动,粮袋在AB运动的过程中所受到摩擦力方向可能先沿传送带向下再沿传送带向上D.若传送带逆时针转动,粮袋在AB运动的过程中所受到摩擦力方向一定一直沿传送带向下【答案】BC【解析】A.若传送带静止不动,粮袋从A由静止释放,受到沿传送带向上的摩擦力作用,速度可以由变成,若传送带顺时针转动,粮袋仍受到沿传送带向上的摩擦力作用,运动情况不变,故到达B点时,速度一定是,故A错误;BCD.若传送带逆时针转动,粮袋相对于传送带向上运动,受到沿传送带向下的摩擦力作用,可能一直运动到B点;也可能运动过程中与传送带速度相等后,相对于传送带向下运动,此时摩擦力方向沿传送带向上,这两种情况下,粮袋速度增加的快,到达B点的速度一定大于,故BC正确,D错误。故选BC。9.(2023·河南郑州·统考二模)为提倡绿色出行,郑州市许多街道设有公交线,其中建设的“BRT”系统—B6路为环线运营线路。单程42km,平均速度80km/h。若该路段在高峰期开小轿车上班的平均速度约40km/h,B6和小轿车均以平均速度行驶,则()A.以地面为参照物,司机是静止的B.乘坐B6路车比开轿车从起点到终点可节约时间31.5minC.空载和满载时汽车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是不变的D.在加速或减速时,小轿车的惯性是不变的【答案】BD【解析】A.以地面为参照物,司机相对于地面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司机是运动的,故A不符合题意;B.B6路公交车从起点到终点的时间为开轿车从起点到终点时间为则乘坐B6路车比开轿车从起点到终点可节约时间故B符合题意;C.空载时对地面的压力小于满载时的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时,空载时受到的摩擦力小于满载时受到的摩擦力,故C不符合题意;D.惯性是物体固有的属性,其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惯性大小与物体的运动状态等无关,在加速或减速时,小轿车的惯性是不变的,故D符合题意。故选BD。三、填空题10.(2023·广东广州·校考三模)如图,水平地面B点两侧粗糙程度不同,轻质弹簧左端固定在墙上的A点,右端与一质量为m的物块相连,O点是弹簧处于原长时的位置。用向右的力F拉物块到C点。现撤去外力F,物块水平向左运动,加速通过了B点,还能通过O点,然后继续运动经过D点(图中未画出)。请在方框内以点代替物块,画出物块在D点时的受力示意图;物块在OB段所受的摩擦力(选填“等于”或“不等于”)它在BC段中所受的摩擦力,你的判断依据是。【答案】不等于OB段和BC段粗糙程度不同【解析】[1]当物块运动到D点的位置时,弹簧被压缩,此时弹簧对物块的弹力的方向是水平向右的,由于物体向左运动,则水平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的方向是水平向右的;在竖直方向上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物体一共受到4个力的作用,如图所示:;[2][3]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物块在OB段和物块在BC段的压力相等,但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同,所以摩擦力不同。11.(2023·江苏常州·统考二模)小冬在文艺汇演时表演二胡,先在弓毛上涂松香,是为了弓毛与琴弦的摩擦,弓毛摩擦琴弦,使琴弦而发声;小冬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手指按压琴弦时,手指立刻有疼的感觉,说明: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时,另一个物体也对这个物体有力的作用,即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答案】增大振动音调同时【解析】[1][2]小冬在弓毛上涂松香,可以增大弓毛表面的粗糙程度,因此是为了增大弓毛与琴弦的摩擦;由于声音时振动产生的,所以当弓毛摩擦琴弦时,琴弦振动而发声。[3]当控制琴弦长度时,琴弦振动的快慢会发生变化,即频率变化,从而改变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4]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作用时,另一个物体也同时对这个物体施加力的作用。12.(2023·陕西西安·西安市大明宫中学校考三模)体育课上,同学们合作测量200m跑步的速度,测得小聪从起点开始计时,跑到终点停止计时,停表示数如图所示。则小聪200m跑的平均速度为m/s。跑步过程中,以小聪为参照物,站立在终点计时的小明是_____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小聪冲过终点后不能立即停止,是由于小聪具有。【答案】5运动惯性【解析】[1]秒表小盘指针指在0.5~1min间,故此时秒表示数为40s,小聪的平均速度为[2]以小聪为参照物,小明与小聪的距离在不断变化,所以小明是运动的。[3]小聪原来是运动的,通过终点后,由于惯性,小聪继续向前运动。13.(2023·山东临沂·统考二模)如图所示,运动员推铅球,铅球离开手后能继续前进是因为铅球具有,假如不计空气摩擦,铅球飞行轨迹的最高点c时,铅球处于(选填“平衡”、“非平衡”)状态。落到地面d点时,会将地面砸出一个坑,这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答案】惯性非平衡形状【解析】[1]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这种性质叫做惯性。铅球离开手后之所以能继续前进,就是因为铅球具有惯性。[2]物体的速度大小或运动方向发生改变时,物体处于非平衡状态。不计空气摩擦,铅球飞行轨迹的最高点c时,铅球只受到重力作用,处于非平衡状态。[3]地面在力的作用下发生了形变,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14.(2023·江苏无锡·统考一模)如图所示,木块A、B、C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在10N的水平拉力F作用下,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计空气阻力)。木块AB间摩擦力大小为N,C和地面间摩擦力大小为N,木块C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C的支持力(是/不是)一对平衡力。【答案】010不是【解析】[1]三块木块一起匀速直线运动,A、B木块间在水平方向上没有相对滑动趋势,相互之间没有摩擦,所以A、B间的摩擦力为0。[2]将三块木块看成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受到水平拉力和地面的摩擦力作用,处于平衡状态,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地面对C的摩擦力f=F=10N[3]C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B对C的压力和竖直向上的地面对C的支持力的作用,这三个力是平衡力,所以木块C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C的支持力不是一对平衡力。15.(2023·云南临沧·统考一模)如图所示,某同学擦黑板时,用的力将重为的黑板擦按在竖直的黑板上保持不动,则黑板擦受到的摩擦力为。若增大按压黑板擦的力,则黑板擦受到的摩擦力大小(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答案】2不变【解析】[1]黑板擦在竖直方向上处于静止状态,即平衡状态,受到平衡力的作用:黑板给它的一个向上的摩擦力和重力,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摩擦力[2]增大压力,根据而来平衡二者,黑板受到摩擦力不变,还是等于重力。四、作图题16.(2023·广东珠海·珠海市文园中学校考三模)如图所示,一物体放在水平面上,在t=0s时,当受到水平力F1=5N、F2=2N作用时,物体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t1=2s时只撤去力F1,t2=4s时物体速度恰变为零,以后物体始终处于静止。请在坐标轴图上画出:在0∼6s时间内,物体所受地面摩擦力f随时间t变化的f-t关系图像(取水平向右摩擦力方向为正方向(正值)、水平向左摩擦力方向为负方向(负值)。
【答案】
【解析】物体放在水平面上,在时,当受到水平力、作用时,推力的合力为物体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力平衡,摩擦力大小等于推力的合力,为3N,方向水平向左,在坐标轴上是负值;时只撤去力,物体向右做减速运动,仍是滑动摩擦力,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两者不变,滑动摩擦力不变,仍为3N,向左,在坐标轴上是负值;时物体速度恰变为零,以后物体始终处于静止,受力平衡,受到向左的推力F2=2N作用,静摩擦力与推力平衡,大小相等,为2N,方向水平向右,图中为正值。故在时间内,物体所受地面摩擦力f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图像如下图所示
17.(2023·河南濮阳·统考三模)黄河之畔梨飘香。秋天,果园内的孟津梨静挂在枝头,请你画出梨子受到的力的示意图。(O点为梨的重心)
【答案】
【解析】挂在枝头梨子是静止状态,即处于平衡状态;此时梨子在竖直方向上受到重力和树枝的拉力作用,从梨子的重心,分别沿竖直向下和竖直向上的方向画一条有向线段,并分别用G和F表示,作图时应注意两条线段长度要等长,如图所示:
五、实验题18.(2023·安徽·校联考三模)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中,小明做了如图所示的三次实验,用到了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木块、一个砝码、两个材料相同但表面粗糙程度不同的长木板。实验中第1次和第2次用相同的长木板,第3次用表面更加粗糙的长木板。(1)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拉动物块,根据二力平衡知识,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拉力的大小;(2)实验过程中小明发现拉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容易稳定,可能的原因是。A.木板的长度太长B.木板的粗糙程度不均C.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太大D.木块与木板的接触面积太大【答案】水平匀速直线B【解析】(1)[1]只有沿水平方向拉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拉力大小才等于摩擦力的大小,故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它沿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知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拉力的大小。(2)[2]B.滑动摩擦力大小跟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由于木板的粗糙程度不均匀,造成滑动摩擦力大小不同,所以弹簧测力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现代远程教育在商业培训中的应用
- 现代城市公共安全体系建设
- 国庆节国旗外摆活动方案
- 环保教育在厂区绿色转型中的作用
- 生产线智能化改造的步骤与技巧
- 烟台的绿色交通系统与低碳出行模式
- 环保法规下的企业生态环境预警管理
- 环境影响评估在交通运输规划中的角色
- 打桩安全施工方案
- 4《选举产生班委会 》第三课时(说课稿)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
- 2025版林木砍伐与生态修复工程承包合同2篇
- 2025年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2030年中国硫酸钾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课题申报参考:社会网络视角下村改居社区公共空间优化与“土客关系”重构研究
- 乡镇卫生院2025年工作计划
- 2024年山东省泰安市初中学业水平生物试题含答案
- 住建局条文解读新规JGJT46-2024《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标准》
- 物流公司软件售后服务流程方案
- 机械工程类基础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 关于水浒传的题目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 一氧化碳中毒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