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烛之武退秦师第一课时基础巩固eq\a\vs4\al(一、积累运用)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C)A.晋军函陵军:驻军B.朝济而夕设版焉济:渡河C.以乱易整易:交换D.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赐:恩惠解析:易:替代。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全属于通假字的一项是(C)①且贰于楚②无能为也已③夜缒而出④亡郑以陪邻⑤共其乏困⑥朝济而夕设版焉⑦秦伯说⑧失其所与,不知A.①②④⑤ B.②③⑥⑦C.②⑤⑦⑧ D.③④⑥⑧解析:②“已”通“矣”;⑤“共”通“供”;⑦“说”通“悦”;⑧“知”通“智”。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活用类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A)①烛之武退秦师②且贰于楚也③晋军函陵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⑤若不阙秦,将焉取之⑥越国以鄙远⑦朝济而夕设版焉⑧因人之力而敝之⑨既东封郑A.①④⑤/②/③/⑥/⑦⑨/⑧B.①④⑤/②③/⑥⑧/⑦⑨C.①④⑤/②/③/⑥⑧/⑦⑨D.①④⑤/②/③⑦⑨/⑥⑧解析:①④⑤均为使动用法;②为数词作动词;③为名词作动词;⑥为名词的意动用法;⑦⑨为名词作状语;⑧为形容词作动词。4.下列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是(B)①是寡人之过也②敢以烦执事③夫晋,何厌之有④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⑤以乱易整,不武⑥晋军函陵,秦军氾南⑦佚之狐言于郑伯曰⑧忌不自信A.①⑧/②⑥/③⑤/④⑦B.①⑤/②⑥/③⑧/④⑦C.①②/③/④⑦/⑤⑧/⑥D.①②/③⑥/④⑦/⑤⑧解析:①⑤为推断句,②⑥为省略句,③⑧为宾语前置句,④⑦为状语后置句。5.对下列句中“之”字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C)①是寡人之过也②臣之壮也,犹不如人③邻之厚,君之薄也④微夫人之力不及此⑤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⑥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A.①③④/②⑥/⑤B.①②/③⑥/④⑤C.①④/②③⑥/⑤D.①⑤/②⑥/③④解析:①④助词,的。②③⑥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⑤代词,指“阙秦以利晋”这件事。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活用类型与所给例句相同的一项是(B)例句:秦伯说,与郑人盟A.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B.晋军函陵C.共其乏困 D.夜缒而出解析:例句中的“盟”为名词作动词,结盟。A项,使动用法,使……灭亡。B项,名词作动词,驻军。C项,形容词作名词,缺少的东西。D项,名词作状语,在夜里。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B)A.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微:没有B.朝济而夕设版焉济:救助C.因人之力而敝之敝:损害D.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辞:推辞解析:济:渡河。8.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B)A.阙秦以利晋以:连词,表并列B.因人之力而敝之而:连词,表修饰C.子亦有不利焉焉:语助词,表陈述D.若使烛之武见秦君若:连词,假如解析:“而”,连词,表转折。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C)A.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B.若舍郑以为东道主C.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解析:A项,古义,出访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袱、箱子等物品。B项,古义,东方道路上(款待过客)的主子;今义,请客的主子。C项,古今同义。D项,古义,那人,此句中代秦穆公;今义,尊称一般人的妻子。10.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B)A.《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具体完整的编年史,和《公羊传》《谷梁传》合称为“春秋三传”。B.“爵”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侯,古爵位名,为春秋时期五等爵的第三等,比“伯”低一等。如晋侯比秦伯低一等。C.在春秋时,秦、晋两国国君几代都相互通婚,后称两姓联姻为“秦晋之好”。D.古代臣子不敢直达皇帝,就告知在陛(宫殿的台阶)下的人,请他们把意思传达上去,所以用陛下代称皇帝。解析:侯是二等爵,比伯高一等。eq\a\vs4\al(二、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1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D)A.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见:拜见B.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然:然而C.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尝:曾经D.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唯:只有解析:D项,“唯”是句首语气词,表示希望。12.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最能表现烛之武机灵善辩的一组是(D)①今老矣,无能为也已②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③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④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⑤邻之厚,君之薄也A.①③④B.①③⑤C.②③⑤D.②④⑤解析:②④⑤都能表明烛之武的机灵善辩。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A.晋、秦两国国君亲率大军围攻郑国,郑国国土被占,国都被围,形势特别紧急,佚之狐慧眼识英雄,举荐烛之武去说退秦师。B.烛之武虽对自己始终未被郑伯重用而牢骚满腹,但在郑伯的自责面前,能深明大义,义无反顾地奔赴敌营以解除国家危难。C.烛之武劝服秦王退兵时,既充分考虑到郑国利益,又到处在为秦国利益着想,不卑不亢,委婉得体,表现出杰出的外交才能。D.这篇优秀的历史散文,叙事能够到处留意伏笔与照应,故事情节波澜起伏,人物形象活灵活现,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解析:烛之武劝服秦王时,只字未提郑国利益,全部是从秦国的利益动身的。14.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译文:假如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怎敢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2)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译文:晋国有什么满意的呢?现在它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疆,又想扩张它西边的疆界,假如不使秦国土地削减,晋国将从哪里取得它所贪求的土地呢?解析:翻译的重点是“若”“而”“烦”“厌”“肆”“阙”“焉”等词的意义或用法。留意语句的通顺。eq\a\vs4\al(三、语言表达)15.基于对烛之武的仰慕,有位同学拟了两副对联的上联,现邀请你用烛之武的品德对出下联。(1)上联:郑文公知错能改纳谏任贤下联:示例:烛之武不计前嫌退敌救国(2)上联:佚之狐临危荐勇士,慧眼识才下联:示例:烛之武受命退秦师,雄辩救郑解析:对联要求上下两联字数相同,词性相应,结构一样,内容相近或相反。16.请依据以下示例,概括烛之武的事迹并简要点评。(60字左右)(示例)事迹:邹忌三问三思由小悟大,用宫闱私事现身说法委婉规劝齐王除去蒙蔽。点评:邹忌身在自家,心在国家,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切,忠心一片实在难得。答:(示例)事迹:烛之武不计前嫌冒死出城,凭三寸不烂之舌为郑国智退秦晋联军。点评:烛之武虽有被埋没的幽怨,但一旦被征召,便不顾老迈之躯毅然赴难,其爱国之心实在可赞。解析:要能概括人物的主要事迹,语言简练;点评部分要能揭示人物的性格和思想品德。其次课时实力拓展eq\a\vs4\al(一、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乡土文化既是一方水土独特的精神创建和审美创建,又是人们乡土情感、亲和力和骄傲感的凭借,更是永不过时的文化资源和文化资本。近年来,我国各地兴起了“乡土文化热”,乡土文化成为一种时尚文化,(),在对乡土文化的追寻中,人的心灵得到放松和净化,并获得文化的归属感;作为重要的文化资源和文化资本,春节庙会、清明祭祖、端午赛龙舟、重阳登高等传统民俗活动________,呈现了乡土文化旺盛坚韧的生命力。乡村旅游大发展,传统村落成为人们________的旅游胜地,民俗体验、乡村写生等成为消费热点。漂亮乡村建设蓬勃兴起,保持乡土文化、传承乡村特色成为一样共识,一批文化底蕴深厚、充溢地域特色的漂亮乡村在全国各地不断涌现。景德镇陶瓷、淄博琉璃、潍坊风筝等乡土工艺品以及泰山皮影、日照农夫画等乡土民间艺术纷纷走出国门,中国乡村文化正________地走向世界,挺立于世界文化之林。实践证明,中国乡土文化历经劫难而不亡,________而新生,我们完全有理由树立对乡土文化的自信,这是文化自信的核心构成,确定着文化自信的深度和广度。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B)A.乡土文化的情结长期存在于人们心底B.作为一种情结,存在于人们心底C.人们让乡土文化成为一种情结D.人们把乡土文化作为一种情结解析:文中括号前面分句的主语是“乡土文化”,后面省略了主语,依据语意,省略的主语也应是“乡土文化”。解除C、D选项。A项的主语是“乡土文化”,从语言表达简洁的角度考虑,主语和前面分句一样,可承前省,因此选B项,B项陈述对象和前文也保持一样。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B)A.方兴未艾趋之若鹜镇定自若饱经风霜B.如火如荼纷至沓来踌躇满志饱经风霜C.轰轰烈烈接踵而至心中有数饱经风霜D.方兴未艾心驰神往信念百倍饱经风霜解析:第一处说的是传统民俗活动,后面说这活动呈现了乡土文化旺盛坚韧的生命力。“轰轰烈烈”形容大张旗鼓,气魄雄伟。适合语境。“方兴未艾”是指事物正在发展,一时不会停止,多形容新生事物正在蓬勃发展。不适合语境,因为乡土文化活动不是新生事物。如火如荼:原比方军容之盛。现用来形容旺盛、热情或激烈。也适合语境。解除A、D两项。最终一空前面说“中国乡土文化历经劫难而不亡”,“饱经风霜”指经验过很多艰难困苦。适合语境。而“饱经风霜”是形容经验过很多世事变迁。与语境不合。因此解除C项,选B项。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B)A.保持乡土文化、传承乡村特色成为共识,一批文化底蕴深厚、充溢地域特色的漂亮乡村在全国各地不断涌现。B.传承乡土文化、保持乡村特色成为共识,一批文化底蕴深厚、充溢地域特色的漂亮乡村在全国各地不断涌现。C.传承乡土文化、保持乡村特色成为一样共识,一批文化底蕴深厚、充溢地域特色的漂亮乡村在全国各地不断涌现。D.保持乡土文化、传承乡村特色成为一样共识,一批充溢地域特色、文化底蕴深厚的漂亮乡村在全国各地不断涌现。解析:原句有两处语病:“保持……文化”搭配不当;“一样”和“共识”重复赘余。4.下面是学校广播站的一份广播稿初稿,其中有五处不合语体要求,请找出并作修改。同学们:大家好!欢迎倾听校内广播。今日广播的主题是“礼行天下”。中华文明已逾五千年,中国素享“礼仪之邦”的称号。作为新一代青年,我们要学礼、知礼、守礼,切勿做出违反礼仪的事情。答:①“倾听”改为“收听”;②“今日”改为“今日”;③“逾”改为“超过”;④“素享”改为“素有”;⑤“切勿”改为“不要”“请勿”。5.下面是某公司的图书防伪查询及增值服务流程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精确,语言连贯,不超过90个字。答:请打开微信,扫描图书封面上的二维码,依据提示操作,先进入图书增值页面,进行正版验证(每本书可获得50个消费点),然后领取您所须要的增值内容,最终可参加图书有奖反馈活动。eq\a\vs4\al(二、名篇名句默写)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曹操在《观沧海》中,用“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两句写出了大海远景的奇妙壮丽。(2)韩愈《师说》中紧紧围绕“传道”两字,论述选择老师所依据的唯一标准应当是“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3)白居易《琵琶行》中,“主子忘归客不发”一句从侧面写出了琵琶女第一次演奏的奇妙效果,“东船西舫悄无言”一句则从侧面描写了琵琶女其次次演奏的奇妙效果。eq\a\vs4\al(三、课外拓展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李业兴,上党长子人也。业兴少耿介。志学精力,负帙从师,不惮勤苦。耽思章句,好览异说。晚乃师事徐遵明。时有渔阳鲜于灵馥亦聚徒教授,而遵明声誉未高,著录尚寡。业兴乃诣灵馥黉舍,类受业者。灵馥乃谓曰:“李生久遂遵明,何所得也?”业兴默尔不言。及灵馥说《左传》,业兴问其大义数条,灵馥不能对。于是振衣而起曰:“遵明弟子正如此耳!”遂便径还。自此灵馥生徒倾学而就遵明。遵明学徒大盛,业兴之为也。后乃博涉百家,尤长算历。虽在贫贱,常自矜负,若礼待不足,纵于权贵,不为之屈。后为王遵业门客,举孝廉,为校书郎。以世行历法,节气后辰下算,延昌中,业兴乃为《戊子元历》上之。于时屯骑校尉张洪、荡寇将军张龙祥等九家各献新历,世宗诏令共为一历。洪等遂共推业兴为主,成《戊子历》,正光三年奏行之。魏迁邺之始,起部郎中辛术奏曰:“通直散骑常侍李业兴硕学通儒,博闻多识,万门千户,所宜访询。今求就之披图案记考定是非参古杂今折中为制召画工并所须调度具造新图申奏取定庶经始之日,执事无疑。”诏从之。业兴爱好坟籍,鸠集不已,手自补治,其家全部,垂将万卷。览读不息,多有异闻,诸儒服其渊博。性豪侠,重意气。人有急难,委之归命,便能容匿。与其好合,倾身无吝;若有相乖许,便即疵毁,乃至声色,加以谤骂。性又躁隘,至于论难之际,高声攘振,无儒者之风,时人以此恶之。至于学术精微,当时莫及。子崇祖,武定中,太尉外兵参军。崇祖弟遵祖,太昌中,业兴传其长子伯以授之。齐受禅,例降。节选自《魏书·列传儒林第七十二》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D)A.今求就之/披图案记/考定是非/参古杂今/折中为制/召画工并所须/调度具造新图申奏/取定/B.今求就之披图案记/考定是/非参古/杂今折中/为制召画工/并所须调度/具造新图/申奏取定/C.今求就之/披图案记考定是非/参古杂今折/中为制/召画工并所须/调度具造/新图申奏取定/D.今求就之/披图案记/考定是非/参古杂今/折中为制/召画工并所须调度/具造新图/申奏取定/解析:前几句依据句式整齐地原则“四字一断”;后面的“具”应为全部之意,所以前面最少应当是两个方面;留意所字结构。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B)A.“黉舍”指古代的学校。庠、序、校、塾、太学等在古代也曾用作学校的称呼。B.“节气”指季节和气候,如中秋,是认知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改变规律的学问体系。C.“太尉”是秦汉时中心掌军事的最高官员,后这一官职渐渐成为虚衔或加官。D.“受禅”是上古时期推举部落首领的一种方式,后也有以禅让之名行夺权之实的。解析:中秋不是节气,而是节日。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A.李业兴耿介好学,维护老师尊严。年少为人耿介,精于治学,不辞勤苦;在老师遭遇鲜于灵馥贬低时,以《左传》大义问难,进而维护了老师的尊严。B.李业兴学问广博,倍受时人推重。他曾被群臣推举主持将进献朝廷的十家历法编为一历,也曾在朝廷迁都时由朝臣举荐主管新都的房舍建立工作。C.李业兴豪爽侠义,为人留意义气。人家有急难,委身投奔他,他能挺身相助;与他志同道合之人,他更是倾心待之,在财物上毫不计较、吝啬。D.李业兴脾气急躁,缺乏儒者风范。对于和他观点相左之人,李业兴往往疾言厉色加以叱骂;与人辩论时又高声大气,伸拳振臂。解析:原文是“万门千户,所宜访询”,并非主管。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虽在贫贱,常自矜负,若礼待不足,纵于权贵,不为之屈。译文:李业兴即使在贫苦的时候,也经常骄矜自负,假如别人对他礼待不周,即便是面对权贵,他也不会屈服。(2)业兴爱好坟籍,鸠集不已,手自补治,其家全部,垂将万卷。译文:李业兴爱好阅读古代典籍,不停地收集,亲自修补整治,他家里保藏的书籍,将近一万卷。参考译文:李业兴是上党长子人。李业兴少年时特别正直,用心求学,背着书去求学,不怕辛苦。深思经书中的章节句子,喜爱阅读奇闻异说。稍大一些以徐遵明为师。当时有渔阳人鲜于灵馥也聚徒讲学,而遵明声誉还没多高,著录尚少。业兴于是到灵馥的学校中去,与其他求学的人一样。灵馥于是说:“李生你许久跟随徐遵明学习,收获了什么?”业兴默不作声。等到灵馥讲说《左传》,业兴拣几条传中大义问灵馥,灵馥无法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租房补房协议书
- 考试培训协议书
- 老人分摊协议书
- 终止医保协议书
- 联合共享协议书
- 遗产声明协议书
- 幼儿园会计合同协议书
- 教培合伙人合同协议书
- 无责方自行协商协议书
- 生猪领养协议书
- GB/T 10739-2023纸、纸板和纸浆试样处理和试验的标准大气条件
- 教学秘书培训课件
- 新能源汽车电气系统检修(第2版)高职 全套教学课件
- 2016年江苏理科数学高考试题(含解析)
- 专插本《市场营销学》第七版-16第十六章-促销策略
- 腹痛诊疗规范2022版
- 2023天地伟业安防产品技术参数和检测报告
- 全国卫生宣传日一览表
- 物理化学(下)(华东理工大学)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华东理工大学
- 用经济学智慧解读中国学习通超星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 医院内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质量评价与管理指南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