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方案专题二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5讲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教学案+练习人民版_第1页
202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方案专题二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5讲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教学案+练习人民版_第2页
202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方案专题二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5讲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教学案+练习人民版_第3页
202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方案专题二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5讲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教学案+练习人民版_第4页
202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方案专题二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5讲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教学案+练习人民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第5讲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课标要求](1)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相识农夫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2)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相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主干梳理巧点妙拨太平天国运动1.背景(1)eq\x(\s\up1(01))鸦片斗争激化了中国的民族冲突和阶级冲突。(2)连年不断的自然灾难。(3)洪秀全创立“eq\x(\s\up1(02))拜上帝会”组织。2.过程(1)爆发:1851年初,金田起义,建国号“太平天国”。(2)定都:1853年,定都eq\x(\s\up1(03))天京,建立与清王朝对峙的革命政权。(3)全盛:经过eq\x(\s\up1(04))北伐、西征、天京突围的战役,进入军事全盛时期。(4)转折:1856年,eq\x(\s\up1(05))天京事变成为太平天国由鼎盛走向衰微的转折点。(5)失败:eq\x(\s\up1(06))1864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3.纲领内容评价《天朝田亩制度》(1)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分土地(2)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国库(1)是几千年来农夫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2)体现了eq\x(\s\up1(07))肯定平均主义思想,严峻脱离实际《资政新篇》(1)政治上主见以法治国,官吏由选举产生(2)经济上主见学习西方,发展工商业(3)文教上主见开设新式学堂(1)是先进的中国人首次提出的在中国发展eq\x(\s\up1(08))资本主义的设想(2)迫于当时形势,未能实行4.失败缘由(1)主观缘由:农夫阶级的局限性,提不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广阔将士参与革命的目的并不明确,大多迫于贫困,希望变更经济地位。(2)客观缘由: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在曾国藩的湘军、李鸿章的淮军和洋人组织的常胜军(洋枪队)围攻下,溃败而亡。5.评价(1)性质:一次宏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夫革命斗争。(2)功绩:加速了清王朝和整个封建制度的衰落和崩溃,打破了西方侵略者把中国快速殖民地化的企图,是民主革命的先声,具有反封建反侵略的进步意义。(3)教训:受阶级和时代的局限,农夫阶级不行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成功。辛亥革命1.条件(1)经济基础:清末的“新政”和“eq\x(\s\up1(01))预备立宪”,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促使资产阶级力气发展。(2)思想基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特殊是西方的天赋人权、自由同等学说的影响。(3)组织基础: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的建立和资产阶级革命政党eq\x(\s\up1(02))同盟会的成立。(4)军事基础:同盟会发动eq\x(\s\up1(03))黄花岗起义等一系列武装起义,推动了民主革命进入高潮。(5)有利时机:清政府调湖北新军入川镇压eq\x(\s\up1(04))保路运动,湖北防务空虚。2.爆发:1911年10月10日,武昌革命党人发动起义,11日占据武昌,成立eq\x(\s\up1(05))湖北军政府。3.高潮(1)中华民国成立:1912年元旦,孙中山宣告中华民国成立,定都eq\x(\s\up1(06))南京,以五色旗为国旗。(2)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①内容eq\b\lc\{\rc\(\a\vs4\al\co1(a.中华民国主权属于\x(\s\up1(07))国民全体,国民享有各种民主权利。,b.国内各民族一律同等。,c.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d.实行\x(\s\up1(08))责任内阁制。))②评价:是中国第一部eq\x(\s\up1(09))资产阶级宪法,在法律上宣告了eq\x(\s\up1(10))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4.结局: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果实。5.功绩eq\b\lc\{\rc\(\a\vs4\al\co1(1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宏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2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x(\s\up1(11))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3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x(\s\up1(12))民主共和观念渐渐深化人心。,4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建了条件。))[思维点拨]全面评价《天朝田亩制度》(1)革命性:明确主见废除封建土地全部制,并形成系统的革命纲领,是农夫阶级所能提出的最完整的反封建纲领。(2)落后性:把追求小私有制基础上的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志向化、固定化,没有超越封建主义的经济范畴。因此,它具有违反社会发展规律的落后性。(3)空想性:肯定平均安排的圣库制度违反了小生产者的阶级本性,损害了农夫的生产主动性,具有空想性。[思维点拨]《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的联系与根本区分(1)联系:《资政新篇》继承和发展了《天朝田亩制度》反封建的革命精神,弥补了《天朝田亩制度》在改造社会方案上落后与空想的不足。(2)根本区分:二者有关社会发展趋势的设想和经济主见,观点是相反的、冲突的,二者设想的两种社会制度有本质的区分。[思维点拨]太平天国运动的“新”特点起义时代新中国起先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治国方案新提动身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资政新篇》担负任务新反封建的同时反侵略失败缘由新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所属范畴新旧民主主义革命国际背景新是亚洲革命风暴的一个组成部分[学问拓展]“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均是清政府为巩固统治而实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是世界资本主义潮流冲击下的产物。新政中的改革官制、编练新军、设立商部、推广新学堂、废除科举,以及预备立宪中颁布《钦定宪法大纲》推动宪政改革等措施,有利于加速中国的近代化进程,对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也有促进作用,但由于没有从根本上变更中国封建统治的性质,结果都失败了。[易混易错]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而不是封建制度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即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但中国仍旧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经济基础仍旧是封建小农经济,因此没有推翻封建制度。[思维点拨]比较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项目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领导阶级农夫阶级资产阶级革命派革命性质旧式农夫斗争资产阶级革命革命纲领肯定平均主义三民主义组织形式拜上帝会资产阶级革命政党革命目标建立无人不饱暖,无处不匀称的人间天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革命范畴旧民主主义革命范畴斗争对象推翻清王朝统治斗争形式武装斗争、暴力革命政权建立都在南方建立了新的革命政权革命结果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互动探究分层突破洪秀全出身儒生,深受儒学的影响,自称“天王”,宣扬王权天授,建立君主专制政体,推行一套封建礼制和各种封建政策,设计耕织结合的小农经济、憧憬大同之世。这些又不合时代潮流,甚至违反历史方向,带有落后性。他试图建立的宗教天国难以实现,迟早会使人民悲观。——摘编自崔之清、胡臣友《洪秀全评传》宗派、等级、享乐主义三种思想,总根源在农夫阶级消极方面的狭隘性、保守性、私有性……正是这些特性的反映,也确定了太平天国的必定崩溃。——范文澜《太平天国革命运动》[教你读史]1.史料一反映了洪秀全深受儒学思想影响,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经济上的主见是违反历史发展潮流的。2.史料二反映了农夫阶级的局限性是导致太平天国失败的确定性因素。[史料运用]1.依据史料一,概括洪秀全的主要思想。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思想上)王权思想、(政治上)封建政治体制、(经济上)小农经济。2.依据史料一、二并结合所学学问,概括指出“太平天国”必定崩溃的根源,并谈谈你对这一根源的相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根源:小生产者的经济地位在肯定程度上确定了农夫阶级的局限性,使得“太平天国”必定崩溃。相识:经济上,农夫是分散的个体小生产者,这是其局限性的根源;政治上,不能提出切实可行的革命纲领;思想上,不能用科学的理论作指导;组织上,难以形成统一坚毅的领导核心。这些局限性成为农夫阶级不行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成功的确定性因素。用唯物史观分析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双重作用(1)促进作用①从社会经济来说,太平天国运动虽然没有变更土地制度,但是对于封建地主分子的人身歼灭和整个地主阶级的经济勒迫,又造成了地主分子的出逃和地主阶级经济的萎缩,部分农夫因此而可以得到肯定数量的土地。斗争的破坏、大量人口的削减,进一步瓦解了占据地区明清以来形成的长期土地租佃制度,从而产生了相当数量的自耕农,这些自耕农经济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客观上对于后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发展具有肯定的意义。②从社会政治方面看,清朝传统的专制主义中心集权体制受到巨大的挑战和冲击。地方政权相对于中心的统治出现独立的倾向,并且汉族官僚的地位不断上升,从而变更着清朝统治集团力气安排格局。③太平天国运动客观上使得长江流域传统的封闭状态被进一步打破,客观上有利于中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④太平天国运动作为一个历史事务对后来的很多政治力气也发生着间接影响。在维新变法期间,康有为借此宣扬维新变法的必要性;辛亥革命期间孙中山接受了太平天国运动的正面影响和因争权夺利而导致的反面教训。(2)消极作用①《天朝田亩制度》旨在建立小农经济的肯定平均主义的天国,与发展资本主义的时代潮流相违反。②太平天国运动破坏了富裕地区的生产力,迟滞了这些省份的近代化进程。③中国内乱给外国侵略者以可乘之机,列强发动了其次次鸦片斗争。以南京临时国会为中心舞台,惜阴堂为幕后磋商场所,南北通过谈判、妥协与法制程序,最终完成了清朝政权向民国的和平转移。有学者将此称之为中国版的“光荣革命”,我看是恰如其分的。我们看到,辛亥革命政权转移等一切重大政治议题,都经过了国会,没有打大仗,削减了流血,这是值得高度评价的。——袁刚《国会与辛亥革命》1911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共和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那一种共和政体是一个大失败,因为它在中国的历史、传统、政治经验、制度、天性、信仰观念或习惯中毫无依据。它是外国的、空洞的,是附加在中国之上的。它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快就被除去。它不代表政治思想,只是政治思想的一幅漫画,一幅粗糙的、无趣的、小学生的漫画。……这种共和政体凄惨地结束了,即悲剧地失败了。然而,失败的并不是共和政体……而是一代人。——哥伦比亚高校教授纳撒尼尔·佩弗[教你读史]1.史料一主要围绕中国版“光荣革命”的评价,抓住史料中“经过了国会,没有打大仗,削减了流血”来理解。关键信息主要说明白作者认为辛亥革命政权转移,实现了清朝政权向民国的和平转移。2.史料二认为辛亥革命确立了美国式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政体,因为盲目照搬美国政体,导致了其最终的失败。[史料运用]1.依据史料一,说明为什么把辛亥革命称为中国版的“光荣革命”?实行这种方式实现政权转移有何价值?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缘由:以国会为中心,采纳谈判、妥协、法制的形式和平转移政权。价值:避开社会动荡,有利于社会稳定。2.如何理解史料二中“失败的并不是共和政体……而是一代人”?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这种政体在美国获得成功,可见失败的不是政体本身,而是资产阶级没有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救国道路。1.辛亥革命中的妥协政治才智辛亥革命在武昌起义后不到三个月就以较小的代价和低烈度的震荡推翻了几千年的君主专制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冲突多方以社会共同体为念,以相互宽容为怀,依据共同认可的规则,通过谈判、协商、彼此间利益让渡解决了当时的冲突和冲突,这种非暴力的社会调整方式,让辛亥革命成为中国式的“光荣革命”。(1)各派力气实力不足。清政府想镇压革命,但国内秩序混乱,清政府统治徒有虚名革命派想武力推翻清政府,建立真正意义上的民主共和国,但不具备北伐条件袁世凯想武力统一全国,彻底歼灭革命势力,取清代之,但袁世凯没有把握歼灭革命军,也不敢背叛清政府英国等列强为了经济、政治利益,想尽快结束斗争,议和统一(2)妥协有效避开了更大规模刀兵之乱,维护了国家统一。①辛亥革命是汉族和满族及其他民族之间的妥协与和解。民族冲突及民族关系得到妥当处理,保证了祖国领土的完整统一。②南方革命政权和清朝皇室之间的政治妥协与和解,避开了长时间的社会动荡与流血牺牲。③孙中山与袁世凯之间的权力妥协与和解。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历史意义和局限性(1)历史意义①在政治上,它以根本法的形式废除了中国持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确立起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政治体制。②在思想上,使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化人心,树立帝制非法、民主共和合法的观念。③经济上,确认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为合法,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④文化上,学问分子利用《临时约法》集会、结社、言论、出版自由的规定,纷纷组织党团和创办报刊,大量介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新文化运动创建了条件。⑤在对外上,强调中国是一个领土完整、主权独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启发爱国主义的民族感情。(2)局限性①没有详细规定人民的权利,以及实现权利的保障。②没有贯彻五权宪法的理论。③没有履行妇女参政的承诺,删除同盟会政纲的男女平权条文。高考研析把握考向近五年高考全国卷没有涉及本讲内容。命题角度1太平天国的影响(2024·山东等级考模拟)下表是有关太平天国时期妇女的部分史料。由此可以推断太平天国()内容出处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天朝田亩制度》妻道在三从,无违尔夫主洪秀全《幼学诗》当我们行走在(南京)街上时,沿途可以看到不少的女子……很多人骑着马,其余的人则是步行,大多数人都是天足《慕维廉牧师的一封信》(1861年)A.废除了封建土地全部制B.基本上实现了男女同等C.冲击了社会成员的固有角色定位D.打破了封建礼教对妇女的束缚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可知,在分田上太平天国主见男女同等;“妻道在三从,无违尔夫主”表明,洪秀全在妇女观念上深受理学影响,这是其农夫阶级局限性的表现;依据材料“当我们行走在(南京)街上时,……大多数人都是天足”并结合所学可知,太平天国禁止妇女缠足;综上分析,太平天国冲击了妇女的固有角色定位,C项正确。《天朝田亩制度》主见废除封建土地全部制,但是由于处在斗争环境没有真正实现,A项错误;依据材料“妻道在三从,无违尔夫主”可知,没有实现男女同等,B、D两项错误。命题角度2太平天国运动的时代特征(2024·江苏徐州高二期末)有学者指出:“尽管这个纲领看起来与太平天国体系格格不入,也并未付诸实施(或者说并无实施的可能),但它的提出终究显示出西风已经吹进了东方大国的不同角落。”该“纲领”的提出()A.顺应了世界历史的发展潮流B.反映了中国社会的普遍觉醒C.推动了农夫运动的快速发展D.损害了农夫阶级的根本利益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这个纲领看起来与太平天国体系格格不入,也并未付诸实施”“显示出西风已经吹进了东方大国”可知这一纲领是《资政新篇》,其提出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A项正确。B项表述肯定,解除;《资政新篇》未解决土地问题,未能调动农夫的革命热忱,解除C项;这一纲领并未实施,因此不存在损害农夫阶级利益之说,解除D项。命题角度3辛亥革命爆发的背景(2024·辽宁师大附中高二期末)右图为1907年《时事画报》上刊载的一幅有关清政府预备立宪的漫画《舆论》。画中左上角的葫芦里分别装的是“专制”“立宪”,落款为“依样”。画中老人口呼“立宪”,胸藏“专制”。该漫画意在说明()A.清政府无视群众民主政治的要求B.内忧外患迫使政府进行政治改革C.预备立宪使清政府陷入孤立境地D.国人看到了预备立宪是一场骗局答案D解析漫画中“葫芦里分别装的是‘专制’‘立宪’,落款为‘依样’”“口呼‘立宪’,胸藏‘专制’等信息说明晚清预备立宪并不是想真正地实行立宪政治,实质上还是专制制度,体现出预备立宪是一场骗局,D项正确。漫画现象是揭示预备立宪的实质,不是说明清政府无视群众民主政治的要求,解除A项;B项属于实行预备立宪的缘由,不符合材料主旨,解除;C项属于实行预备立宪的影响,解除。命题角度4辛亥革命促进公民教化(2024·江西临川一中适应考)民国时期,初小四年级课本《同等》一文写道:“共和国无阶级之分,人人同等,受治于同一之法律……虽以大总统之地位,犹必谨遵守法律律,不能恃势以凌人。一旦罢职,即与齐民无异。”这表明()A.民国时期中国教化发生根本变更B.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化人心C.民国时期重视公民意识教化D.追求同等是民国时期政治斗争核心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民国时期,初小四年级课本”“共和国无阶级之分,人人同等,受治于同一之法律”“虽以大总统之地位……即与齐民无异”等信息可知,民国时期注意同等和法制意识方面的教化,故C项正确。结合所学学问可知,民国时期中国教化没有发生根本变更,教化发生根本变更发生于新中国成立后,故A项错误;材料内容没有体现民主共和观念深化人心的问题,故解除B项;由材料无法得出“追求同等是民国时期政治斗争核心”的结论,故D项错误。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2024·吉林省试验中学高二期末)晚清时期,贫困和破产的宗族成员日渐增多,他们起先脱离宗族庇护,到民间宗教组织和隐私会社中寻求庇护和活路,家庭成员间的冲突日渐撕裂覆盖在这些地区上空的和谐宗法社会之网。材料表明太平天国的兴起得益于()A.民间宗教组织和隐私会社兴起B.乡村宗法社会瓦解导致成员贫困化C.传统政治的社会限制机制衰落D.西方列强入侵激化了中外民族冲突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晚清时期,贫困和破产的宗族成员日渐增多,他们起先脱离宗族庇护”“家庭成员间的冲突日渐撕裂……宗法社会之网”可知,晚清以来,随着贫困和破产的宗族成员的增多,乡村宗法社会渐渐瓦解,这说明传统的社会限制机制不断衰落,从而成为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因素之一,故C项正确,B项错误。“民间宗教组织和隐私会社的兴起”与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都属于传统社会机制衰落带来的后果,故解除A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出西方列强的入侵,故解除D项。2.(2024·辽宁师大附中高二期末)清朝晚期,有两份针锋相对的檄文,一份是《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天下者,上帝之天下,非胡虏(清廷)之天下也。”另一份是《讨粤匪檄》:“粤匪窃外夷之绪,崇天主之教……举中国数千年礼义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胡虏”“外夷”指外国侵略者B.发表檄文的是清政府和维新派C.分歧在于是否学习西方的文化D.对立双方是太平天国和清政府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是太平天国发布的,针对的是清政府;而“粤匪窃外夷之绪,崇天主之教”则说明《讨粤匪檄》是清政府发布的,针对的是太平天国,故对立双方是太平天国和清政府,故D项正确。“胡虏”指清政府,解除A项;双方的分歧并不在是否学习西方的文化,解除C项。3.(2024·山东枣庄高二期末)史学家杰里·本特利说:“太平天国的改革方案包含了很多激进的特征,对不满的民众很有吸引力。”其方案中对农夫最具吸引力的是()A.平均安排土地 B.产品上交国库C.嘉奖技术独创 D.开设新式学堂答案A解析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农夫运动,农夫最干脆的要求是废除封建地主土地全部制,把土地安排给农夫,因此《天朝田亩制度》中平均安排土地是最能反映农夫要求的,故A项正确。小农思想更强调私人占有、自给自足,产品上交国库,不符合农夫要求,故B项错误;嘉奖技术独创、开设新式学堂是《资政新篇》内容,是资产阶级要求,不是农夫的要求,故C、D两项错误。4.(2024·江苏盐城高二期末)两年间,北伐军横扫六省,进逼天津,当时“炮声如雷,京师振动,朝中大员家眷及官绅商民无不鸟兽散。正阳门外大市若荒郊无人迹……(咸丰帝)召王公、四辅、六部、九卿等会议,皆涕泣丧胆,眼眶肿若樱桃”。材料中的军事行动()A.震慑了清廷心脏地区 B.撼动了北洋军阀统治C.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 D.瓦解了北方封建制度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中“进逼天津”“咸丰帝”等信息可知,这次军事行动是太平天国时期的北伐。结合所学可知,这次北伐运动震慑了清廷的心脏地带,A项正确。此次军事行动所处时代为太平天国时期,解除B项;太平天国运动主要矛头指向清政府而非帝国主义,解除C项;此次北伐运动失败,解除D项。5.(2024·江西南昌高二期末)1905年阴历六月,袁世凯督练的北洋新军六镇正式成军。为考察这支部队的实际作战实力,清政府练兵处在直隶河间实行了一次北洋军内部的大阅兵。这次阅兵特别成功,给各界官员和私下受邀观摩的洋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慈禧太后得出的结论却是,必需从速打击最有才能的袁世凯,以防备汉族大臣限制军权。这从根本上说明()A.编练新军的目的是维护满清统治B.清政府内部出现权力争夺C.阅兵有效地震慑了外国侵略势力D.清政府的军事改革初见成效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必需从速打击最有才能的袁世凯,以防备汉族大臣限制军权”可知,清政府编练新军的目的是维护满清贵族的封建统治,故A项正确。B项材料中无法体现,故解除;C、D两项不符合题意,均解除。6.(2024·陕西汉中高二期末)1911年11月初,《申报》因报道革命军失守汉口而激起民众的生气,致使该报社橱窗被损毁。《中外日报》《新闻报》等报也均因为刊载革命军失败的消息而导致报社被捣毁。这说明当时()A.民主革命具有肯定的群众基础B.清政府加紧对革命军的镇压C.新闻界极度缺乏民主革命意识D.新闻造假遭到民众的抵制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可知,《申报》《中外日报》《新闻报》等报均因为刊载革命军失败的消息而导致报社被捣毁,表明当时具有民主革命意识的群众,容不得听到革命失败的消息,认为是报刊编者有意所为,为表达坚信革命同时对不利消息的抵触捣毁报社,表明民主革命具有肯定的群众基础,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清政府加紧对革命军的镇压,B项错误;新闻工作者就应当实事求是地报道战斗成功或失败,故C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新闻并未造假,解除D项。7.(2024·广东佛山适应性考试)1912年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宪政史上的里程碑,但却为后人诟病。“因人设法”的做法根本上违反了宪政本意,对此后北洋军阀视宪法为儿戏起到了不好的示例作用。这种评价主要基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A.剧烈的排满色调 B.缺乏明确反帝要求C.明显的限袁倾向 D.最终成为一纸空文答案C解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时,清帝已经退位,故A项错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时,已经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故并未作明确反帝要求,且B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故B项错误;依据材料“‘因人设法’的做法根本上违反了宪政本意”并结合所学学问可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干脆目的是限制袁世凯独裁,故C项正确;最终成为一纸空文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结果,故D项错误。8.(2024·江西新余四中检测)中华民国建立后,孙中山把政府官员称作“人民之公仆”,民众心理随之变更,他们觉得自己成了国家的主子,有权对国家的事情发表自己的看法,社会舆论空前活跃。这主要是因为辛亥革命()A.变更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B.宣扬了民主共和的理念C.推翻了封建专制的统治 D.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任务答案B解析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变更中国的社会性质,故A、D两项错误;辛亥革命宣扬了民主共和的理念,促使“民众心理随之变更,他们觉得自己成了国家的主子”,故B项正确;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但并未推翻封建专制的统治,中国仍旧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C项错误。9.(2024·贵州铜仁一中高二期末)武昌起义时,武汉新军以“铁血十八星旗”作为革命的标记,其中“十八星”代表汉族聚居的十八省。但该旗帜在中华民国成立时并未获选成为中华民国国旗,取而代之的是象征“汉满蒙回藏”等五大民族共和的“五色旗”。辛亥革命时期旗帜的变更从本质上反映了()A.中国复原主权完整的独立国家地位B.孙中山放弃了多民族国家统一的追求C.辛亥革命以民族同等、团结为目标D.革命党人为维护政权改进民族主义思想答案D解析材料中的变更体现了革命政府从汉族的“大民族主义”到多民族统一观念的转变,这主要是为了促进民族共融,巩固统治基础,故D项正确。武昌起义时期中国还没有复原国家主权的完整,A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孙中山放弃了多民族国家统一的追求,B项错误;辛亥革命的目标是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C项错误。10.(2024·广东揭阳高二期末)辛亥革命之后,孙中山从推崇多党制议会政治渐渐转向追求一党独大,以党治国的党国体制。这一变更()A.是对民国初年政治现状反思的结果B.主要受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C.是孙中山革命性衰退的表现D.是国民党巩固全国统一的必定要求答案A解析多党制议会政治导致民国初年的中国政坛乱象丛生,政府更迭较快,实际权力有限,难以形成对社会的有效统治,不能实现民主共和的志向,因此孙中山追求党国体制,故选A项。孙中山追求党国体制时,十月革命尚未发生,解除B项;这一变更表明孙中山试图通过新的方式实现革命志向,不能反映革命性衰退,解除C项;国民党还没有实现全国统一,解除D项。11.(2024·安徽宣城高二期末)下表为辛亥革命前后我国自耕农、半自耕农和佃农比例变更统计表。年份自耕农半自耕农、佃农190526%74%191411.7%88.3%19248.3%91.7%据此分析,这一变更()A.揭示了农村产业结构的重大变更B.表明白资本主义在农村的深化发展C.反映了辛亥革命失败的重要缘由D.体现了辛亥革命反封建斗争的成果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可知,辛亥革命后,自耕农的比重大幅下降,而半自耕农和佃农的比重快速上升,结合所学学问可知,“三民主义”中的民生主义并没有解决农夫最关注的土地问题,没有发动广阔的农夫群众,故辛亥革命最终失败,故选C项。农村产业结构在近代中国始终是以第一产业为主,解除A项;近代中国的资本主义主要集中在城市,没有在农村深化发展,B项不符合史实,故解除;辛亥革命没有废除封建土地私有制,并没有体现反封建的成果,解除D项。12.(2024·江西新余四中检测)1910年,我国的股票风潮引发一次金融危机,之后稍有缓和。1911年10月之后,传统金融机构票号和钱庄再次大规模倒闭;新式金融机构银行,如上海的信成、四明,浙江的三大商办银行,因在挤兑风潮中难以支撑而宣告停兑。这表明()A.暴力革命带来了金融动荡B.官僚资本阻碍民族资产的发展C.传统票号已经不适应时代D.民国政府面临稳定财经的重任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1910年,我国的股票风潮引发一次金融危机”“1911年10月之后,传统金融机构票号和钱庄再次大规模倒闭”“新式金融机构银行……因在挤兑风潮中难以支撑而宣告停兑”可知,该时期金融秩序混乱,我国金融市场出现了严峻的动荡,说明即将建立的民国政府面临着稳定财政秩序的重任,故D项正确。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可知,暴力革命指的是辛亥革命,而在1910年辛亥革命还没有出现,而且1911年10月之后的动荡并非由辛亥革命引发,故A项错误;结合所学学问可知,官僚资本出现在20世纪20年头中期后,与材料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中不仅传统票号,新式金融机构也出现了停兑,故C项错误。二、非选择题13.(2024·广西钦州高二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西方,妥协不仅是民主政治中的常见现象,而且也获得了文化上的认同,在众多国家成为公众和社会珍视的价值和传统。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妥协被认为与西方社会的两个核心理念——自由、民主有亲密的联系。就它与自由的关系而言,妥协是暴力之外唯一有效解决冲突的手段,以妥协方式解决冲突是民主政治的基本价值取向,妥协因而被认为是自由不得不付出、并且也值得付出的代价。就它与民主的关系而言,妥协与人民同意等民主政治的核心理念是一样的。妥协精神对保证西方民主政治的健康运行有着重要意义,是民主的重要精神条件。——摘编自龙太江《西方民主政治的妥协精神》材料二中国从19世纪中叶走上变革之途,至20世纪上半叶,有几次现代化的良好机遇。统一的中心权力机构为自下而上的变革供应了保障基础,适时把握住这样的机遇,把传统的连续性和变革的突进性有机结合,进行结构性改革,社会变迁对社会带来的冲击将相对减小,社会也将在稳定与变革的互动状态下,快速发展。但是外部条件的险恶与内部条件的限制,破坏了这种和平改良的可能性,逼使中国的变革走出另一条途径。然而中国现代化这一历史趋势,客观要求中国人在不断变更的形势下为此目标作出新的选择和探究。——摘编自高华《中国近代革命史就是不断推翻旧政体重建新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