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纳税基础与实务Ⅱ通货膨胀是一种无须立法的税收。
——弥尔顿.弗莱德曼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1-工资薪金所得2-劳务报酬所得3-稿酬所得4-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计算公式应纳税额=全年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居民年度收入额
-费用(6万)
-专项扣除
-专项附加扣除
-其他扣除综合所得计算公式回顾案例导入提问:“这次个税改革实行综合所得按年计征个税的改革,为什么我的收入不是计算全年的应纳税额,而是每月都要扣税呢?”同学访谈的亲属,是某企业职工表达了他的疑惑:今年1、2、3、月份,他的纳税额是270元,可到了四月份,就变成了900元,收入变少了,他担心下半年会不会再增加。税负为什们会增加呢?居民个人综合所得预扣预缴正是因为工资薪金所得实行累计预扣办法,所以平时需要对每月的工资收入预扣预缴税款,而且还会出现年度纳税前低后高的现象。政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个人所得税扣缴申报管理办法(试行)>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8年第61号)法律依据1.居民个人取得综合所得,按年计算个人所得税。2.有扣缴义务人的,由扣缴义务人按月或者按次
预扣预缴税款。3.扣缴义务人向居民个人支付工资、薪金所得时,
应当按照累计预扣法计算预扣税款,并按月办
理扣缴申报。政策依据综合所得1-工资薪金所得2-劳务报酬所得3-稿酬所得4-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缴纳方法1-平时按月或者按次预扣预缴税款。2-年终按年计算个人所得税,年终汇算清缴。综合所得税款缴纳方法综合所得1-工资薪金所得累计预扣法扣缴义务人向居民个人支付工资、薪金所得时,应当按照累计预扣法计算预扣税款,并按月办理全员全额扣缴申报。2-劳务报酬所得3-稿酬所得4-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按月/次预扣预缴扣缴义务人向居民个人支付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按次或者按月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税款缴纳方法工资薪金累计预扣法1
累计其他扣除累计专项附加扣除
累计专项扣除
累计免税收入
累计减除费用
累计工资薪金收入本期预扣预缴税额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预扣率速算扣除数累计减免税额累计已预扣预缴
税额单位扣缴义务人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工资薪金累计预扣法1
累计工资薪金收入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养老、医疗、失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支出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个人购买符合国家规定的商业健康保险、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的支出每月5000元,月份×5000税法规定的免税收入:补贴、津贴、抚恤金等
累计其他扣除累计专项附加扣除
累计专项扣除
累计免税收入
累计减除费用工资薪金累计预扣法1累计预扣法举例1月份累计工资薪金收入累计费用扣除累计专项扣除累计专项附加扣除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预扣率速算扣除数本期累计应纳税额累计已预扣预缴税额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123440000100005200188003%056428228260002000050002600300094003%02820282丁先生2021年每月税前工资为20000元缴纳“三险一金”总额为2600元和姐姐共同赡养老人,每月可享受1000元专项附加扣除支付首套住房贷款利息,每月可享受1000元专项附加扣除有一个女儿在读研究生,每月可享受1000元专项附加扣除预扣个税额月份累计工资薪金收入累计费用扣除累计专项扣除累计专项附加扣除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预扣率速算扣除数本期累计应纳税额累计已预扣预缴税额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12000050002600300094003%028202822400001000052006000188003%05642822823600001500078009000282003%08465642824800002000010400120003760010%2520124084639451000002500013000150004700010%25202180124094061200003000015600180005640010%25203120218094071400003500018200210006580010%25204060312094081600004000020800240007520010%25205000406094091800004500023400270008460010%252059405000940102000005000026000300009400010%2520688059409401122000055000286003300010340010%2520782068809401224000060000312003600011280010%2520876078209401-12月份工资薪金所得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计算表累计预扣法举例1月份累计工资薪金收入累计费用扣除累计专项扣除累计专项附加扣除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预扣率速算扣除数本期累计应纳税额累计已预扣预缴税额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130000500030002000200003%0600060026000010000600040004000010%2520148060088039000015000900060006000010%25203480148020004120000200001200080008000010%2520548034802000515000025000150001000010000010%2520748054802000618000030000180001200012000010%2520948074802000721000035000210001400014000010%25201148094802000824000040000240001600016000020%1692015080114803600927000045000270001800018000020%16920190801508040001030000050000300002000020000020%16920230801908040001133000055000330002200022000020%16920270802308040001236000060000360002400024000020%1692031080270804000累计预扣法举例21-12月份工资薪金所得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计算表王先生年度每月税前工资为30000元缴纳“三险一金”总额为3000元独生子女赡养两位老人,每月可享受2000元专项附加扣除热点答疑税率跳档会增加税负吗?1.
税率跳档,使得纳税前低后高,逐渐增加”现象,但全年交的个税总额实际上是一样的
2累计预扣法还让纳税人在年初的几个月可以优先享到较低的预扣率,从而获得充裕的现金流,从货币时间价值的角度来说,这也是让利纳税人。1-工资薪金所得累计预扣法扣缴义务人向居民个人支付工资、薪金所得时,应当按照累计预扣法计算预扣税款,并按月办理全员全额扣缴申报。2-劳务报酬所得3-稿酬所得4-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按月/次预扣预缴扣缴义务人向居民个人支付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按次或者按月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按次(月)预扣预缴法2按月/次预扣预缴A.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B.预扣率每次收入≤4000元的,减除费用按800计算;劳务报酬:每次收入-800稿酬所得:(每次收入-800)×70%特许权使用费:每次收入-800每次收入>4000元的,减除费用按20%计算。劳务报酬:每次收入×(1-20%)稿酬所得:每次收入×(1-20%)×70%特许权使用费:每次收入×(1-20%)预扣率劳务报酬三级超额累进税率稿酬和特许使用费20%比例税率居民个人《劳务报酬所得》预扣预缴适用级数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预扣率(%)速算扣除数1不超过20000元的部分2002超过20000元至50000元的部分3020003超过50,000元的部分407000按次(月)预扣预缴法2按次(月)预扣预缴法举例A.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4000元的,减除费用按800计算;劳务报酬:每次收入-800稿酬所得:(每次收入-800)×70%特许权使用费:每次收入-800每次收入>4000元的,减除费用按20%计算。劳务报酬:每次收入×(1-20%)稿酬所得:每次收入×(1-20%)×70%特许权使用费:每次收入×(1-20%)案例1李某兼职A公司独立董事,某年度取得董事费收入40000元,A公司支付时应预扣预缴李某的个人所得税是( )。
A.9600元B.8600元C.7600元D.6600元。解析预扣预缴所得额=40000×(1-20%)=32000应预扣预缴税额=32000×30%-2000=7600(元)案例2某作家为居民个人,xx年x月某公司支付其稿酬2000元时,应预扣预缴该作家的个人所得税。解析预扣预缴所得额=(2000-800)×70%=840元应预扣预缴税额=840×20%=168(元)2021优化预扣预缴方法1-工资收入不超过6万元并且收入前高后低波动较大的中低收入人群,不再需要预扣预缴一部分税款,增加了现金流,另外也不需要个人所得税年度汇算退税,降低了纳税的时间成本4-这项改革进一步简化了税收征管程序,由于相当一部分纳税人不需要再通过个人所得税年度汇算退税,征管成本有所降低,实现了纳税人与税务局的“双赢”。3-由于中低收入群体的边际消费倾向相对较高,这一新规可以促进及早消费和投资,加快国内大循环速度。预扣预缴新举措,中低收入人群受益。2-上年工资收入不超过6万元,本年工资增长,可能超过了6万,但一直到累计月收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共用墙合同范本
- 兼职防疫保安合同范本
- 出售吊车合同范例
- 加装电梯托管合同范本
- 光伏销售质保合同范本
- 单位二手房交易合同范本
- 劳动合同范例 河南
- 买卖交易正规合同范本
- 个人买卖住房合同范本
- 人保寿险合同范本
- 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 教学课件
- 陕西省榆林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语文试题 (解析版)
- 岩石破碎型泥水平衡顶管施工工法
- 无光纤传输技术Er:YAG激光口腔临床应用规范
- 医疗信息共享与互联网医疗管理制度
- 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二词汇表(默写版)
- 汽车电器线束DFMEA范例
- 船模航模车模社团教案
- 【基于上市公司数据的康芝药业盈利能力探析(定量论文)11000字】
- 幼儿园小班学情分析案例及分析
- 2024年社区工作者考试题库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