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浙教版选择性必修3地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浙教版选择性必修3地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浙教版选择性必修3地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浙教版选择性必修3地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浙教版选择性必修3地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浙教版选择性必修3地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下图示意各概念的相互关系中;图中大;小圆、阴影部分依次表示()

A.自然资源、能源、可再生资源B.可再生资源、自然资源、能源C.自然资源、可再生资源、能源D.能源、自然资源、可再生资源2、全球气候变化会对粮食生产产生较大影响,下列关于其影响正确的是()A.作物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B.旱涝灾害减少C.土壤肥力普遍下降D.物种将会灭绝3、2009年我国政府提出;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下列措施中有助于实现该目标的有()

①推广太阳能;核能

②降低非化石能源占一次性能源消费的比重

③增加森林面积

④提高单位GDP能耗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4、在《2015世界能源展望》报告中;IEA预计2040年油价将由目前的37美元/桶回涨到85美元/桶。下图示意“2040年相对2014年世界不同能源技术成本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题。

图示油气开采技术成本发生了明显变化,对其直接影响程度最小的因素是()A.市场B.环境C.资源D.科技5、2019年是“绿盾”自然保区监督专项行动的第三年,在474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基础上,扩展到长江经济带11个省份的地方级自然保护区,以及长江干流、主要支流及五大湖区5千米范围内的部分自然保护地。则建设自然保护区和开展监督专项行动的意义有()

①保护生物多样性。

②保护自然本底。

③涵养水源和净化空气。

④获取更多的经济价值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评卷人得分二、综合题(共9题,共18分)6、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亚洲象是非常珍稀的濒危物种,最适宜的生存环境是原始森林中的沟谷等开阔地。但随着人类生活范围不断扩大,连片的原始森林被破坏,亚洲象和人类的生存空间出现了重叠。目前我国亚洲象仅存250头左右,主要分布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等地区。下图示意我国亚洲象40年来分布范围的变化及该地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变化。

(1)描述我国亚洲象40年来分布范围的变化趋势。

(2)分析导致该地区亚洲象分布范围变化的人为原因。

(3)简述云南西双版纳原始森林的沟谷成为亚洲象集聚地的主要原因。

(4)请提出保护云南亚洲象的有效措施。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南极磷虾,以浮游植物为食,集中分布在南极海域。海冰、盐度、水温及环流方式等都会影响磷虾的分布,其中洋流及海水的垂直交换为南极磷虾提供了丰富的饵料,对南极磷虾资源分布及渔场形成具有明显的作用。南极磷虾因其体量大、繁殖能力强、营养丰富,被称为人类未来的“粮食”,世界各国专门派出船只赴南极海域竞相捕捞。2013年中国正式加入南极磷虾的捕捞行列。下左图为南极磷虾分布示意图;下右图为南极生物链示意图。

(1)从海水运动角度分析大西洋海域南极磷虾资源丰富的原因。

(2)说明南极海域过度捕捞磷虾可能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

(3)分析我国远赴南极海域捕捞磷虾对维护国家安全的意义。8、【环境保护】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秸秆还田(如图)是把不宜直接作饲料的秸秆(玉米秸秆、高粱秸秆等)直接或堆积腐熟后,通过翻耕施入土壤中的一种方法,有改良农田土壤的作用。但在东北、新疆等地区实行大规模秸秆还田后发现,早期农田土壤中的氮元素明显减少,部分农田的农作物产量和品质都大幅下降。

分析大规模秸秆还田对东北农业土地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9、家在吉林省白城市的小明同学利用暑假和父母进行了一次省内自驾游。旅游过程中;他被沿途美丽自然风光和特色美食所吸引,也为自己家乡的变化而自豪。为了更好地向别人介绍吉林风光和特产,他查阅了很多资料(图)。大家结合小明的资料,一起感受别样的吉林。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白城市位于吉林省西部黑土区中心地带,是全国重要商品粮基地,未利用盐碱地面积广。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的专家们就探索和实践“以稻治碱”的土壤治理模式。现在白城市已经成为“中国弱碱地稻米之乡”。

(1)从国家粮食安全的角度,说明白城市“以稻治碱”成功的意义。向海湿地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每年春秋季节都会有成千上万的水鸟在此集结停歇,夏季还有大量的水鸟留在湿地繁殖。为保障湿地生态环境,从2004年起,经水利部门协调,上游水库对向海湿地多次实施应急补水,达到了“引来活水润绿洲,万物复苏生机旺”的效果。现在这里栖息的候鸟数量日益增加。

(2)从自然环境整体性的角度;说明向海湿地候鸟数量增加的主要原因。

(3)分析向海湿地有大量泥炭形成的自然条件。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藏粮于地”,就是要保护好现有耕地,科学合理利用耕地资源,实现粮食稳产高产。“藏粮于技”,即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单产。吉林省梨树县近年来致力于黑土地的保护与利用,成功探索出一种新的耕作方式,该耕作方式的核心是秸秆覆盖返田,在干旱年份增产效果明显,被称作“梨树模式”。该模式研制出的免耕播种机具一次作业即可完成清理秸秆、开沟、施肥、播种、覆土、镇压等工序。目前梨树县农业综合机械化率年份明显的原因。

(1)说明“梨树模式”在干旱年份增产效果比湿润年份明显的原因。

(2)分析梨树县使用免耕播种机具给当地农业生产带来的积极影响。

(3)简述目前我国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必要性。1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国援建的瓜达尔港已竣工启用。中巴正在商讨修建一条连接新疆喀什与瓜达尔港的铁路和一条与之并行的输油管道。材料二:下图是瓜达尔港位置图。

(1)拟建的中巴石油运输线可能受哪些条件制约?

(2)对于我国石油运输而言;从瓜达尔到新疆喀什的石油管线对新疆的经济有何影响?

(3)近年来,国际石油供求矛盾日益突出,我国政府应如何积极应对?1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新疆“十四五”期间,加强风电开发,推进风能发电产业及电解水制氢气。读图《新疆风能资源与利用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新疆风能资源的分布特点及成因。新疆弃风现象严重,2020年弃风电量为49.7亿千瓦时,弃风率高达10.3%,为全国平均弃风率的3倍。近几年利用风电进行电解水制氢气,氢能源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工业各个领域中。

(2)结合材料及风能的特点,论述新疆利用风电进行电解水制氢气的好处。1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广东是我国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工程的重要调入区,近年来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大力发展海上风电。在海上风电场的位置选择上,广东放弃了沿海岸线的滩涂而选择了距海岸线有一定距离的近海。下左图为广东规划的首批海上风电风场位置示意图,下右图为海上风电场景观图。

(1)从能源的角度;说明广东大力发展海上风电的有利影响。

(2)简述广东海上风电开发放弃滩涂而选择近海的理由。

(3)目前建设维护成本高是制约海上风电发展的重要因素,推测广东发展海上风电成本高的原因。14、读欧洲造成酸雨的主要工业废气排放扩散图,完成下列各题。

酸雨是一种跨越国境的污染物,它可以随同大气转移到1000千米以外甚至更远的地区。挪威矿物能源使用量不大,但其南部却是欧洲酸雨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1)分析挪威南部成为欧洲酸雨最严重地区之一的主要原因。

(2)列举在欧洲有效控制酸雨的措施。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C【分析】【分析】

【详解】

自然资源包括可再生资源;能源既有可再生的;如生物能;太阳能、风能、水能等,也有不可再生的,如煤、石油、天然气等,也有不属于自然资源的,如汽油、焦炭等。所以大圆是自然资源、小圆是可再生资源、能源是阴影,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

人类开发利用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资源叫不可再生资源。主要指自然界的各种矿物;岩石和化石燃料,例如泥炭、煤、石油、天然气、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等。

通过天然作用或人工活动能再生更新,而为人类反复利用的自然资源叫可再生资源,又称为更新自然资源,如土壤、植物、动物、微生物和各种自然生物群落、森林、草原、水生生物等。2、A【分析】【详解】

全球气候变化会对粮食生产产生较大影响,全球气候变化,即气温、降水的变化,作物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A对。旱涝灾害可能增多,B错。土壤肥力不会普遍下降,C错。有些物种将会灭绝,不是所有的物种,D错。3、B【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我国的能源问题。材料主要反映节能减排问题,故主要通过发展科技,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矿物燃料的使用,推广新能源;故②应提高非化石能源的比重;错误;④应减低单位GDP的能耗,故错误。选B项。4、A【分析】【分析】

本题考查世界能源问题以及读图分析能力。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石油的开采成本主要来自于勘探过程中的成本;开发过程的成本、以及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油田不同,所埋藏的地质条件也不相同,因此在勘探的投资成本也不相同,因此地理环境会影响油气的成本,B错误;资源的埋藏状况和储量大小等条件都会影响开采过程中的成本,C错误;技术发展水平越高,生产率就会越高高,从而会使生产成本降低,D错误;市场条件的变化会对石油的市场价格产生影响,但不会对开采成本产生影响,A正确。故选A。

【点睛】

新能源发电的快速崛起,与世界各国日益重视环境保护,倡导节能减排密切相关。风电、光伏作为最为清洁的能源,受到全球青睐,各国纷纷出台了鼓励新能源发展的措施,促进了风电、光伏等新能源的发展。5、A【分析】【详解】

自然保护区是“天然基因库”,能够保存许多物种和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能够起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作用,①正确。自然保护区保留了一定面积的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可以为子孙后代留下天然的“本底”,这个天然的“本底”是今后在利用、改造自然时应遵循的途径,为人们提供评价标准以及预计人类活动将会引起的后果,②正确。自然保护区能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改善环境和保持生态平衡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③正确。建设自然保护区并非为获取更多经济价值,而是保护自然生态环境,④错误。①②③正确,故选A。二、综合题(共9题,共18分)6、略

【分析】【分析】

该题以亚洲象生存范围的变化考查生物数量跟周围地理环境变化的关系。

【详解】

(1)结合图示信息;1975年亚洲象栖息地范围大并且连片分布。与1975年相比,2014年亚洲象的分布范围明显减少,不再成片连续分布,分布位置还是主要在云南的西双版纳和普洱等地区,具体是仅存于云南省,主要分布在西双版纳;普洱、临沧、德宏;分布范围明显缩小;生存环境破碎,呈块状。

(2)根据文字材料;连片的原始森林被破坏,人类活动范围扩大争抢了亚洲象的生存空间,具体是破坏原始森林,大规模种植橡胶;茶、玉米等作物,使亚洲象的生存空间缩小;该地区人类的基础设施建设、修建道路(高速公路、国道、省道)、水电站等将栖息地分割为生态孤岛,隔绝种群交流。盗猎及人象冲突逐渐升级等导致亚洲象种群数量减少,分布范围缩小。

(3)根据材料;亚洲象是草食性动物,一天要吃掉约300公斤的新鲜饲料,每天会长途跋涉寻找水源;采寻食物,可判断云南西双版纳原始森林的沟谷成为亚洲象集聚地的主要原因有原始森林植被茂密,为亚洲象提供充足的食物来源;河谷地带,水源充足,为亚洲象提供生存空间。同时云南西双版纳原始森林的沟谷人烟稀少,对亚洲象的干扰少也是成为亚洲象集聚地的主要原因。

(4)保护亚洲象首先应该保护亚洲象的生存环境,具体做法是建设亚洲象自然保护区,禁止捕杀;加强亚洲象自然保护区缓冲区的建设,控制或减少进入自然保护区的人口数量,减少人类活动干扰;合理规划,道路选线和工程建设尽量避开亚洲象栖息地,保证其生存空间;道路选线或工程建设经过(位于)亚洲象栖息地时,建设生态廊道,利于其活动。同时保护亚洲象要加强对市民的教育和管理,具体做法有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保护濒危动物、生态环境的意识,人人参与保护动物;建立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获益。【解析】(1)亚洲象栖息地面积大幅缩小;且碎片化严重。

(2)大规模采伐森林;改种经济林(橡胶林;茶园),导致栖息地缩小;盗猎及人象冲突逐渐升级等导致亚洲象种群数量减少,分布范围缩小;修建道路(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导致栖息地碎片化;水电站等工程建设将栖息地分割为生态孤岛,隔绝种群交流。

(3)原始森林;植被茂密,为亚洲象提供充足的食物来源;河谷开阔地带,水源充足,为亚洲象提供生存空间及水源;人烟稀少,对亚洲象的干扰少。

(4)建设亚洲象自然保护区;加强亚洲象自然保护区缓冲区的建设,控制或减少进入自然保护区的人口数量;合理规划,道路选线和工程建设尽量避开亚洲象栖息地;道路选线或工程建设经过(位于)亚洲象栖息地时,建设生态廊道;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保护濒危动物、生态环境的意识;建立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获益。7、略

【分析】【分析】

本大题以南极磷虾为背景材料;涉及海洋渔业资源生态环境和维护国家安全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及综合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等地理核心素养。

(1)

依材料可知;南极磷虾,以浮游植物为食,海冰;盐度、水温及环流方式等都会影响磷虾的分布,其中洋流及海水的垂直交换为南极磷虾提供了丰富的饵料,对南极磷虾资源分布有明显的作用。观察南极磷虾活动范围示意图,可知南美洲南端纬度较高,与南极半岛距离较近,该海域有南极环流与西风漂流流经,两股流向相反的洋流在这一狭窄水域相遇,扰动底层海水,营养盐类物质上泛;巴西暖流南下时,遇到环绕南极大陆的寒流,南极环流的海水温度低、密度大,向北流时下沉,而巴西暖流海水温度高、密度小,则形成上升流,这股上升流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表层海水营养物质丰富,使得浮游生物丰富,为磷虾提供了丰富的饵料,使大西洋海域磷虾资源丰富。

(2)

南极海域过度捕捞磷虾可能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从资源枯竭;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三方面来谈。南极海域无序捕捞会导致磷虾资源的减少甚至枯竭;磷虾属于南大洋生态系统的基石;磷虾资源减少,许多处于上层食物链的大型生物都会遭到饥饿威胁,一旦它的数量锐减,会影响以磷虾为食物的其他生物生存,将会引起大量物种灭绝的可怕灾难,南极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环境失衡;过多的捕捞船只可能会有燃油泄漏,,人类活动会向海洋排放各种废弃物,造成南极海域的环境污染。

(3)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可耕地有限,粮食安全始终是关系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全局性重大战略问题。南极磷虾因其体量大、繁殖能力强、营养丰富,被称为人类未来的“粮食”,磷虾可以作为食品和饲料的来源,减小我国的耕地压力,缓解粮食安全问题;南极磷虾的营养价值非常丰富,它也是我们迄今为止发现的蛋白质含量最为丰富的生物,磷虾作为食品可以改善我国国民饮食结构,促进国民身体健康发展;随着经济不断发展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水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由于捕捞压力不断加大,致使我国近海渔业资源发生了很大变化,渔获物逐渐朝着低龄化、小型化、低值化方向演变,资源基础越来越不稳定。捕捞磷虾能缓解我国近海渔业资源的压力,有利于提高我国海洋生态安全水平;海洋中存在丰富的自然资源,人类越来越认识到海洋是人类生存的第二空间,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领域。在建设海洋强国的时代背景下,极地应是我国未来海洋权益的维护和拓展的重要空间。远赴南极海域捕捞磷虾能维护我国在公海(南极海域)的海洋权益。

【点睛】

【解析】(1)南美洲南端纬度较高;与南极半岛距离较近;巴西暖流南下时,遇到环绕南极大陆的寒流,南极环流向北流时下沉,而巴西暖流则形成上升流;这股上升流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浮游生物丰富,使大西洋海域磷虾资源丰富。

(2)无序捕捞会导致磷虾资源的减少甚至枯竭;磷虾资源减少;会影响以磷虾为食物的其他生物生存,南极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环境失衡;过多的捕捞船只和人类活动会造成南极海域的环境污染。

(3)磷虾可以作为食品和饲料的来源,减小我国的耕地压力,缓解粮食安全问题;改善我国国民饮食结构,促进国民身体健康发展;缓解我国近海渔业资源的压力,有利于提高我国海洋生态安全水平;维护我国在公海(南极海域)的海洋权益。8、略

【分析】【分析】

本题以秸秆还田为材料;涉及秸秆还田影响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图片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地理知识调用分析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详解】

大规模秸秆还田对东北农业土地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可从水土流失、病虫害、土壤养分减少、土壤疏松等方面来分析作答。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秸秆还田需要进行深耕,不利于水土保持,会加剧土壤侵蚀;秸秆还田的过程中,会将藏在秸秆上的病虫害卵之类的带入土地中,加剧病虫害;根据图示信息可知,秸秆还田容易导致土壤有机质(秸秆)含量不均匀,有机质含量较低的点位,微生物会与植物争夺养分,影响植物生长;秸秆还田之后,深耕,会使得土壤孔隙度变高,土质疏松,不利于保水,作物易倒伏等。【解析】翻耕土地,导致水土流失严重;秸秆中的虫卵还田后易留在土壤中,会加剧病虫害;秸秆还田如果量大或翻入土壤不均匀,易发生土壤微生物与作物争夺养分,从而消耗土壤养分;土壤过于疏松,不能支撑开春后长高的小麦,使小麦出现倒伏现象。9、略

【分析】【分析】

本大题以白城市“以稻治碱”;向海湿地和明太鱼加工基地为材料设置试题;设置三道小题,涉及国家粮食安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湿地的开发与保护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应用地理基本知识分析图文材料的能力,培养地理实践力、综合思维等核心素养。

【详解】

(1)材料中“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的专家们就探索和实践“以稻治碱”的土壤治理模式”可以说明该模式投入了大量科技;人才;利于提高农业科技水平;盐碱地的治理可以改善耕地质量,并增加耕地面积,从而提高粮食生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2)材料中“经水利部门协调;上游水库对向海湿地多次实施应急补水”可知补充湿地水源,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可以扩大湿地面积,鸟类的栖息地增加;湿地物种变得丰富,可为鸟类提供丰富的食物,利于鸟类生存繁衍。

(3)向海湿地泥炭形成的有利条件是草原植被茂盛,为泥炭形成提供物质保障,原料丰富;当地纬度高,气温较低,微生物活动弱,泥炭分解不完全;当地有地下冻土阻隔,地表径流难以下渗,地表积水多;三江平原地势低平,排水不畅,且河流多凌汛,形成缺氧潮湿环境;三江平原湖沼广布,泥炭出露少,分解少等。【解析】(1)提高农业科技水平;提高耕地质量;增加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

(2)引入水源;使湿地面积增加,栖息地面积扩大;鸟类的食物增加,生态环境改善,使鸟类数量增加。

(3)针叶林和草原等植被茂盛,为泥炭形成提供物质保障;气温较低,微生物活动弱,泥炭分解不完全;地下冻土阻隔,地表径流难以下渗;地势低平,排水不畅,且河流多凌汛,形成缺氧潮湿环境;湖沼广布,泥炭出露少,分解少等10、略

【分析】【分析】

本题考查农业区位条件的改造;农业生产方式变化的影响以及我国的粮食安全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等学科核心素养。

【详解】

(1)材料指出;“梨树模式""的核心是秸秆覆盖返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秸秆覆盖返田有利于保水保墒,在干旱年份,秸秆覆盖,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提高玉米的抗旱能力,故增产效果明显。而湿润年份降水相对较多,秸秆覆盖阻挡了水分蒸发,可能导致土壤过湿,透气性变差,出现烂根,不利于增产。

(2)依据材料中免耕播种机具的特点进行分析。免耕播种机具一次作业即可完成清理秸秆;开沟、施肥、播种、覆土、镇压等工序;其生产效率高,可有效减少传统农业生产中大量劳动力的投入,降低生产成本。同时,有利于农业的规模化、机械化和专业化经营。一次作业即可完成清理秸秆、开沟、施肥、播种、覆土、镇压等工序,减少对土壤的重复干扰,有利于减少对土壤的破坏,减轻水土流失,保持土壤肥力。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当前我国的粮食问题、耕地现状、国家政策的理解。"藏粮于地"的必要性,即保护耕地的必要性,可从我国粮食生产的资源基础(我国以山地为主,平原少,耕地面积小,同时人口多,人均耕地少,后备耕地资源有限;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耕地减少及退化、污染问题严重)与安全形势(粮食供给压力大,粮食安全风险加大)分析。“藏粮于技”的必要性,即是从提高粮食单产的必要性,我国目前农业生产的整体水平相对不高,农田单产相对较低,抗风险能力较差,提高粮食单产,有利于保证我国的粮食安全。【解析】(1)“梨树模式”采取秸秆覆盖返田;减少了土壤水分的蒸发,保持土壤含水量,在干旱年份抗旱能力强,故增产显著;湿润年份,因覆盖的秸秆阻挡了土壤水分蒸发,可能导致土壤过湿,透气性变差,不利于增产。

(2)减少劳动投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利于实现农业生产的机械化;规模化经营,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土壤破坏,减轻黑土流失,保持土壤肥力。

(3)“藏粮于地”:我国人多地少,后备耕地资源不足,粮食供给压力大;我国目前存在过度占用耕地以及耕地污染、退化严重等问题,粮食安全风险加大。“藏粮于技”:目前我国农田单产较低,抗风险水平差;农业生产技术可提高农田生产力,利于保障粮食安全。11、略

【分析】【分析】

本题以中巴石油运输管线建设为背景材料;考查交通运输线的区位因素,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我国未来能源安全保障措施。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同时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和人地协调观的核心素养。

(1)

读图可知;中巴石油运输线经过帕米尔高原,青藏高原;以及喜马拉雅山区,地处板块交界处,地表崎岖,地质条件复杂;经过高原高山地区,海拔高,气候高寒,大气稀薄,空气中氧气含量低,缺氧;巴基斯坦西部基础设施落后,由材料“连接新疆喀什与瓜达尔港的铁路和一条与之并行的输油管道。”可知,经过中国、克什米尔地区,巴基斯坦地区,民族关系复杂。

(2)

从瓜达尔到新疆喀什的石油管线的修建;促进新疆的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在修建管道过程中吸纳部分劳动力,增加就业机会;通过石油管道输入中东的石油,增加石油能源供给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石油管线连接中国;巴基斯坦和波斯湾地区,加强我国边境贸易发展,促进中巴贸易通道形成,增强新疆及我国西北地区的经济活力;扩大新疆西北地区的国际、国内影响,加强本地对外联系,促进相关产业发展。

(3)

随着近年来,国际石油供求矛盾日益突出,而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已经成为了石油净进口国,能源需求与日俱增。因此我国应积极开发新能源,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加大科技投入,发展清洁生产,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通过增收燃油税,促使人们节能意识的形成;加强战略石油储备,以应对国际石油市场对我国生产生活的冲击;加强国际合作,积极推动石油输入途径多元化。同时加强石油的勘探,增加石油储量,减少对国际石油市场的依赖。

【点睛】【解析】(1)地表崎岖;地质条件复杂;高寒,缺氧;巴基斯坦西部基础设施落后,民族关系复杂。

(2)促进新疆的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加强我国边境贸易发展,促进中巴贸易通道形成,增强新疆及我国西北地区的经济活力;扩大新疆西北地区的国际;国内影响,加强本地对外联系,促进相关产业发展。

(3)积极开发新能源;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增收燃油税;加强战略石油储备;石油输入途径多元化。12、略

【分析】【分析】

本题以新疆风电以及电解水制氢为材料;涉及风能资源分布以及利用风电进行电解水制氢气好处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图片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地理知识调用分析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以及人地协调观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1)

根据图示信息可知;新疆的风能资源分布不均匀,主要分布在天山北坡和青藏高原的北部西北部地区;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中风能资源分配较少。主要原因:天山北坡靠近冬季风风源地,风力较大;青藏高原地区海拔较高,西北部地势平坦,植被覆盖率较低,地表摩擦力较小,风力较大;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四周为高大山系,受地形阻挡,风力较小。

(2)

根据上题分析可知,新疆地区风能资源丰富,风能发电量大,但是因为风力发电具有不稳定性,所以风力发电弃电量较大,利用风电电解水制氢可以就地消化多余的风电量,提高风力发电的利用效率,促进风力发电产业的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落实,对于清洁能源的需求量不断提高,我国对于氢能的需求量不断提高,利用风电电解水制氢有利于促进新疆地区的可持续发展;风能和氢能都是清洁能源,电解水制氢低碳绿色无污染等。【解析】(1)特点:新疆风能分布不均;集中分布在天山北坡和青藏高原西北部地区;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中部分布较少。成因:距冬季风源地近;青藏高原西北部地势高且平坦;植被稀疏,风的阻力小;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受周围地形阻挡,风力弱。

(2)新疆风能丰富,发电量大,但是风能发电不稳定,弃风电量较高,电解水制氢可以就地消化多余风电,有利于提高风能利用率,促进风能发电总体发展。同时风能和水资源均可再生,且电解水制氢低碳环保无污染;氢能源市场需求越来越大,因此利用风电进行电解水制氢有利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