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人教版PEP必修1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462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处于共和晚期的西塞罗区分了与敌人两种不同类型的战争形态,一种是涉及到罗马城邦之生死存亡的防卫性战争,一种是涉及到统治权归属之争夺的扩张性战争。在面对后一种敌人时,西塞罗特别强调要在战争中遵循正义的原则。基于以上的考虑A.罗马法具有了世界法的意象B.罗马人与外邦人一视同仁C.公民法有助于罗马对外扩张D.《十二铜表法》由此诞生2、列宁曾指出:“凡是居民生活习惯特点或民族成分不同的国内的各个区域,都应该享有广泛的自我管理和自治,其机构则用普遍、平等、秘密的投票方式来建立。”这可为我国下列哪一制度的实施提供理论借鉴A.“一国两制”构想B.村民自治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经济特区制度3、从汉武帝正式设立太学,至西汉末年王莽辅政,太学弟子的数量从最初的50人剧增至10000余人。经学习考核,一般可任郡国文学职务,优异者可授中央或地方行政官。汉代这些举措A.使儒学正统地位得以确立B.导致精英教育走向世俗化C.有利于培养大批实用人才D.不利于学术思想自由发展4、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与西方之间文化交流打破了平等均衡;长短互补的格局,以下符合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特点是。
①使中华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②近代中国在列强侵略下的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
③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具有救亡图存的政治目的。
④向西方学习由浅入深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5、1945年8月25日,中国共产党发表《中共中央对目前时局宣言》,提出承认解放区民选政府和抗日军队,承认各党派合法地位,成立联合政府等要求。9月3日,国民党发布《中国国民党为抗战胜利告全国同胞书》,提出必须完全实施宪政,要加紧整编全国军队,切实保障人民权利。这表明A.国民党正面回应了中共主张B.国共两党宣言大同小异C.国共战时合作关系已经破裂D.国共两党矛盾日趋激化6、“大转变首先是一场经济革命,是残酷的强迫命令、难忘的英雄主义、灾难性的愚蠢行为和蔚然壮观的成就的大杂烩。”这里的“大转变”是指A.俄国农奴制改革B.日本明治维新C.罗斯福新政D.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确立7、1943年美国提出怀特计划,建议成立国际货币基金以稳定各国货币,各会员国根据自身经济实力缴纳相应份额,认缴份额的多少与基金管理的投票权直接相关。怀特计划的这一建议A.为马歇尔计划奠定基础B.确立了美国经济霸主地位C.符合美国经济扩张需要D.加速了经济区域化的进程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8、(1)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是以_________为基础;以__________为核心。
(2)英国国王是_________;平常仅扮演仪式性角色。
(3)内阁名义上对__________负责;实际上是对___________负责。
(4)首相拥有行政权和_________,是国家政治生活的___________和领导者。9、北魏:________改革时,颁布________;受田农民承担定额租调,成年男子负担一定的徭役。
。均田制表。
受田者。
露田(死后还给国家)
桑田(不再收回)
一夫一妇。
120亩。
20亩。
丁男。
20亩。
为户主者有20亩。
男18岁以下。
10、辽。
①________年,契丹族首领________建立契丹国,定都上京,后来版图扩大,改国号为________
②辽朝的职官设置分为________。________负责契丹等游牧民族事务,________负责以汉人为主的农耕民族事务11、12世纪后期________在位,金朝进入鼎盛时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史称“________”,世宗被百姓誉为“________”12、明朝中后期。
(1)________:获得官方尊崇后;逐渐失去活力。
(2)陆王心学(南宋陆九渊;明朝王守仁)
①代表人物:________。
②主张:以“________”为核心理论;“良知”就是“天理”;往往私欲遮蔽,需要重新发现;扩充、实行,以达到圣贤境界。
③评价:强调主观能动性,激励人们奋发立志;以自己的内心为准则,隐含一定的平等和叛逆色彩。带有________主义倾向。
(3)李贽:提倡________,蔑视权威和教条,否定传统________标准。13、“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
(1)新中国面临一个经济上千疮百孔的烂摊子。国家财政困难,投机商人乘机抢购物资,囤积居奇,拒用________;倒卖银元,加剧物价飞速上涨。
(2)为了制止投机资本制造的________,党和政府采取有力的经济措施和必要的行政、法律等手段,同上海等大城市的投机资本进行“银元之战”和“________”。
(3)为了从根本上稳定物价,政务院通过采取统一全国财政收支管理、物资管理、现金管理等措施实现了国家财政经济的统一。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使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A.正确B.错误15、被誉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魏源,其代表作是《海国图志》。A.正确B.错误16、洋务运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早期工业化和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A.正确B.错误17、1953年底,周恩来在访问印度时,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它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A.正确B.错误18、第一次工业革命中,飞机的发明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交通出行方式。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四、材料分析题(共4题,共28分)19、唐朝;一个不筑长城的统一王朝,具有开拓创新的气魄,更有昂扬进取的精神。但终未摆脱灭亡的命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朝户数在639年(唐太宗贞观十三年)达300万户;705年有615万户,740年(唐玄宗开元二十八年)为841万户,754年有918万户。
——冻国栋《中国人口史(第二卷)》材料二“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何乡为乐土,安敢尚盘桓。弃绝蓬室居,塌然摧肺肝。”
——杜甫《垂老别》材料三“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贱子因阵败,归来寻旧蹊。久行见空巷,日瘦气惨凄。但对狐与狸,竖毛怒我啼。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
——杜甫《无家别》(1)材料一中;639~751年间唐朝的户数数据呈现出怎样的趋势?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出现这一趋势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五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指出诗中描绘的是哪一历史事件,以及这一事件带来的危害。20、阅读下列图片和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日本在1945年完全被摧毁了。尼米兹海军上将始终认为,美国海军的绝对优势使胜利得以实现,而且只要有海军的优势就足以获胜。苏联的观点认为苏联红军的参战是决定性的因素,即使没有原子弹也是这样。——看来所有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才把日本一步步引向失败,然后又使失败突然到来。——H·米歇尔《第二次世界大战》材料四东史郎在著作《一名士兵在南京大屠杀中的体验》一书中,揭露了当年侵华日军所犯下的令人发指的罪行,他在其著作中写道,一名侵华日军头目在南京大屠杀中,将一名中国人装在绑有手榴弹的邮袋中,浇上汽油点燃后扔到水中,在水中爆炸身亡。材料五靖国神社是日本祭祀明治维新以后历次战争中死亡军人的场所。根据日本“靖国神社法”,该神社具有宗教法人的资格。神社内供奉着明治维新以来约250万日本军人的牌位,其中包括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败后被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处死刑的东条英机等14名甲级战犯。神社院内有一个常设展览馆,叫做“宝物遗品馆”。馆内保存着日军的作战地图、军装、武器,写着“武运长久”的太阳旗,以及1932年3月16日天皇令日军侵占中国上海的诏书等。材料六(新华社北京4月21日电)外交部副部长李肇星今天紧急召见日本驻华大使阿南惟茂,奉命就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今天参拜靖国神社一事向日方提出严正交涉。回答:
(1)材料一;四说一说日本侵华过程中犯下了哪些滔天罪行?
(2)材料二是1945年9月9日;日本向中国政府正式投降,签订中国战区的投降书的画面。抗日战争胜利有何历史意义?
(3)根据材料三,作者提及的日本战败原因有哪些?你认为这样的分析全面吗?试作说明。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日本政要参拜靖国神社的问题实质及其对中日关系带来的严重影响分别是什么?21、生产与消费决定着经济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清代两湖地区人口、耕地及米价统计表(部分)清代两湖地区人口、耕地及米价统计表(部分)。
年份人口数
(万人)耕地数
(万顷)耕地负荷数
(人/顷)米价
(千文/石)1661323.358.75.50.9631685332.472.75.30.5391724533.680.06.70.57517531651.483.119.91.01217843283.289.836.61.41218204799.295.050.52.432——(据《清代两湖农业地理》)
(1)依据材料一指出清代两湖地区物价的变动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动的原因。材料二1980世纪90、20年代,工人们能够消费得起食物和除住房以外的东西了。工人们的预算中现在包括了更多的衣服开销,甚至可以去进行休闲消费了。人们从乡村向城市的大量迁移,从事农业的人口数量急剧下降。到50世纪50年代,欧洲大部分地区的农民数量都下降了20%。但工人阶级的规模并没有因此而扩大。随着白领雇员人数的逐渐增加,产业工人的人数逐渐下降了。同时,工人阶级的实际工资上升使他们能够以中产阶级的模式进行消费了,由此进入了一些观察家所称的“消费社会”。20世纪50年代,商业中引入了分期付款方式,这种方式在年代广为流行,使得工人们有能力像中产阶级一样购买电视、洗衣机、冰箱、吸尘器、录音机和汽车等。
(2)依据材料二概括欧洲兴起“消费社会”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消费社会”的影响。——(据杰克逊.J.斯皮瓦格尔《西方文明简史》)从多数资本主义国家看,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三大支柱之一,这不是没有道理的。过去,我们很不重视建筑业,只把它看成消费领域的问题,建设起来的住宅当然是为人民服务的。但是这种生产资料的部门,也是增加收入的重要产业部门。要改变一个观念,就是认为建筑业是赔钱的。应该看到建筑业是可以赚钱的,是可以为国家增加收入,增加积累的一个重要的产业部门材料三从多数资本主义国家看,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三大支柱之一,这不是没有道理的。过去,我们很不重视建筑业,只把它看成消费领域的问题,建设起来的住宅当然是为人民服务的。但是这种生产资料的部门,也是增加收入的重要产业部门。要改变一个观念,就是认为建筑业是赔钱的。应该看到建筑业是可以赚钱的,是可以为国家增加收入,增加积累的一个重要的产业部门1980所以,在长期的规划中必须把建筑业放在重要的地位。建筑业发展起来就可以解决大量的人口问题,就可以多盖房子,更好的满足城乡人民的需要。4——(2年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邓小平关于建筑业的观点并分析原因和影响。月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摘编自朱汉国主编《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历史必修(第二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历史必修(第三册)》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通史观念拟定新的大单元标题,并补充一个节标题,说明理由。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运用唯物史观简述节标题之间的关系。评卷人得分五、论述题(共1题,共4分)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在鸦片战争以前,我们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在以后,他们不肯给我们平等待遇。到了19世纪,我们只能在国际生活中找出路,但是嘉庆、道光、咸丰年间的中国人,不分汉、满,仍图闭关自守,要维持历代在东方世界的光荣地位,根本否认那个日益强盛的西方世界。我们倘若大胆地踏进大世界的生活,我们需要高度的改革,不然,我们就不能与列强竞争。我们有与外人并驾齐驱的人力物力,只要我们有此决心,我们可以得着更光荣的地位。——摘编自蒋廷黻著《中国近代史》
从材料中提取一个或多个信息,自拟论题,并以中国近代的相关史实进行阐释。(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A【分析】【分析】
【详解】
古代罗马,在涉及到统治权归属之争夺的扩张性战争时,西塞罗特别强调要在战争中遵循正义的原则。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主要说明罗马法具有世界法的意象,故A正确;罗马人与外邦人一视同仁不符合史实,故B错误;万民法有助于罗马对外扩张,故C错误;《十二铜表法》由此之前已经诞生,故D错误。2、C【分析】材料“民族成分不同的国内的各个区域;都应该享有广泛的自我管理和自治”反映了民族区域自治的主张,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符合这一理论,故C正确;“一国两制”构想与民族区域自治无关,故A错误;村民自治制度属于基层民主制度,不符合题意,故B错误;经济特区属于对外开放的表现,不是民族区域自治,故D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的关键信息“民族成分不同的国内的各个区域,都应该享有广泛的自我管理和自治”,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和特点出发,即可得出正确答案。3、D【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太学的设立是推崇儒学的结果,它扼制了各派思想自由竞争的局面,不利于学术思想自由发展,故D符合题意;汉武帝采用董仲舒的建议,肯定儒学,重用儒生,儒学正统地位由此确立,故A不符合题意;太学是儒学教育制度化和官方化的标志,属于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官立学校,并非世俗学校,故B不符合题意;太学以儒学教育为主,并非是培养实用人才的近代学校,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D。4、D【分析】【详解】
依据材料“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与西方之间文化交流打破了平等均衡、长短互补的格局”,可以看出鸦片战争对中国产生了重要的作用,在这样的形势之下,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特点有近代中国在列强侵略下的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向西方学习具有救亡图存的政治目的,向西方学习由浅入深,②③④D项正确;“使中华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属于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排除ABC项。故选D项。5、D【分析】【详解】
材料反映了抗战胜利后,中共提出承认各党派和军队,建立联合政府,而国民党提出实施宪政、整编军队,说明两党在政权和军队方面的分歧和矛盾凸显,关系日趋紧张,故D符合题意;材料并未反映出国民党正面回应中共的主张,故排除A;材料反映出国共两党不同的主张,而不是大同小异,故排除B;国共战时合作关系正式破裂于1946年内战爆发,故排除C。6、D【分析】【详解】
根据材料中“大转变首先是一场经济革命,是残酷的强迫命令、难忘的英雄主义、灾难性的愚蠢行为和蔚然壮观的成就的大杂烩”可知,这一大转变是一次经济领域的变革,带有强制性,而且带来了巨大灾难的巨大成就,夹杂个人崇拜行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确立,D正确;俄国农奴制改革并不带有英雄主义,排除A;日本的明治维新运动是整体性的社会转型,不是单纯的经济变革,排除B;罗斯福新政并未带来灾难,排除C。7、C【分析】【分析】
【详解】
根据怀特计划;国际货币基金各会员国根据自身经济实力缴纳相应份额,认缴份额的多少与基金管理的投票权直接相关,结合所学可知,二战后,美国拥有全球2/3的黄金储备和强大经济实力,怀特计划的建议有利于美国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活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控制权,有利于美国的经济扩张,故C正确;材料信息与马歇尔计划没有直接联系,排除A;美国经济霸主地位的确立并非怀特计划,排除B;怀特计划建议成立国际货币基金,这是一个世界性金融机构,并非“经济区域化”组织,排除D。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各会员国根据自身经济实力缴纳相应份额,认缴份额的多少与基金管理的投票权直接相关”,联系所学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建立的背景分析解答。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8、略
【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是以代议制为基础,责任内阁制为核心;国王是国家元首,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对议会负责;首相拥有行政权和立法创议权,是国家政治生活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解析】代议制责任内阁制国家元首国王议会立法创议权最高决策者9、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孝文帝均田令10、略
【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916年,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定都上京,后来版图扩大,改国号为辽。所以①处应填“916”;②处应填“耶律阿保机”;③处应填“辽”。根据所学可知,辽朝的职官设置分为南、北面官。北面官负责契丹等游牧民族事务,南面官负责以汉人为主的农耕民族事务。所以④处应填“南、北面官”;⑤处应填“北面官”;⑥处应填“南面官”。【解析】916耶律阿保机辽南、北面官北面官南面官11、略
【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12世纪后期金世宗在位,金朝进入鼎盛时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史称“大定之治”,世宗被百姓誉为“小尧舜”。所以①是金世宗,②是大定之治,③是小尧舜。【解析】金世宗大定之治小尧舜12、略
【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朝中后期,程朱理学成为官学后,日益僵化、逐渐失去活力。王守仁是陆王心学代表人物,他在陆九渊思想基础上,提出一套以“致良知”为核心理论,“良知”就是“天理”,往往私欲遮蔽,需要重新发现、扩充、实行,以达到圣贤境界。王守仁的思想强调主观能动性,激励人们奋发立志;以自己的内心为准则,隐含一定的平等和叛逆色彩。带有主观唯心主义倾向。明朝后期的李贽提倡个性自由,蔑视权威和教条,否定传统伦理道德标准,在社会上引起很大震动。所以空白处依次为程朱理学、王守仁、致良知、主观唯心、个性自由、伦理道德。【解析】程朱理学王守仁致良知主观唯心个性自由伦理道德13、略
【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面临一个经济上千疮百孔的烂摊子。国家财政困难,投机商人乘机抢购物资,囤积居奇,拒用人民币,倒卖银元,加剧物价飞速上涨。为了制止投机资本制造的市场混乱,党和政府采取有力的经济措施和必要的行政、法律等手段,同上海等大城市的投机资本进行“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为了从根本上稳定物价,政务院通过采取统一全国财政收支管理、物资管理、现金管理等措施实现了国家财政经济的统一。故①人民币;②市场混乱;③“米棉之战”。【解析】人民币市场混乱“米棉之战”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4、B【分析】【详解】
据所学知识,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包产到户,包干到户,这是农村生产关系的一次重大变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土地集体所有制为前提,使农民获得土地使用权、经营权,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故题干说法错误。15、B【分析】【详解】
近代中国被称为“开眼看世界第一人”的是林则徐,题干描述错误。16、A【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洋务运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早期工业化和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题干表述正确。17、B【分析】【分析】
【详解】
由所学知识可知,1953年12月,周恩来总理在接见印度政府代表团时,首次完整地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6月,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和缅甸,在与两国国总理的联合声明中都确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指导两国关系的原则,并共同倡议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一般国际关系的原则,故材料说法错误。18、B【分析】【详解】
飞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明,故该说法错误。四、材料分析题(共4题,共28分)19、略
【分析】【详解】
(1)趋势:根据材料一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唐朝的户数数据呈现连续增长的趋势。原因结合所学可从“贞观之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开元盛世”等唐朝初期的几个治世进行作答即可。
(2)根据“杜甫《垂老别》”并结合所学可知诗中描绘的是安史之乱。安史之乱带来的危害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主要是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破坏;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中央权力衰微,节度使权力加大,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解析】(1)趋势:连续增长(上升)。原因:“贞观之治”(奠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继续发展);“开元盛世”(全盛)。
(2)安史之乱。
危害: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破坏;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中央权力衰微,节度使权力加大,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20、略
【分析】【详解】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一上图是731部队利用活人做实验;实行细菌战和毒气战。材料一的下图和材料四是屠杀中国人民。
(2)根据课本内容从国内和国际两个大方面来回答历史意义即可。
(3)根据材料三“美国海军的绝对优势”“苏联红军的参战是决定性的因素”“原子弹”可知是这些因素把日本打败。但是根据我们所学内容可知材料三说法不全面;忽视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实现中华民族全民族抗战的作用。
(4)问题实质:日本的靖国神社是供奉着二战的战犯的灵位,政要前去参拜就否认日本发动侵略战争和犯下的滔天罪行。严重影响:日本政要参拜神社就是否认侵略,从而严重的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损害了中日关系;违背了和平、发展与合作的时代潮流。【解析】(1)屠杀中国人民(如南京大屠杀);进行细菌战;毒气战。
(2)历史意义:①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了完全胜利;②中华民族团结一致,共御外敌,洗雪了鸦片战争以来的民族耻辱,捍卫了民族尊严,并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③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抗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④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⑤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3)美国海军的绝对优势;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美国投放原子弹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不全面。忽视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实现中华民族全民族抗战的作用。
(4)问题实质:否认日本发动侵略战争和犯下的滔天罪行。
严重影响: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损害了中日关系;有悖于和平、发展与合作的时代潮流。(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21、略
【分析】【详解】
(1)趋势:从材料米价的变化可以看出清代两湖地区物价的变动趋势:1661—1724年物价下降;1724—1820年物价上涨;原因:1661—1724年物价下降的原因可以从统计图中耕地负荷数变小;新航路的开辟后外来物种的引进和白银大量流入考虑,1724—1820年物价上涨的原因可以结合材料,从人口的增加和耕地负荷数变大可以看出人均占有耕地面积缩小,再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物价的上涨,18世纪末19世纪初鸦片大量走私,白银外流导致物价上涨。
(2)表现:根据材料“工人们的预算中现在包括了更多的衣服开销;甚至可以去进行休闲消费了”说明人们的消费观转向休闲消费;根据材料“人们从乡村向城市的大量迁移,从事农业的人口数量急剧下降”可知,经济发展,城市人口大量增加;根据材料“工人们有能力像中产阶级一样购买电视;洗衣机、冰箱、吸尘器、录音机和汽车等”可知,人们消费水平提高;根据材料“20世纪20年代,商业中引入了分期付款方式”可知,商业支付形式的更新,分期付款成为重要支付形式。影响:可以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归纳,积极方面可以考虑“消费社会”对经济(包括人们的生活水平、社会生产和就业)、政治的影响,消极方面需要考虑超前消费、分期付款带来的经济危机的风险。
(3)观点:“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三大支柱之一”、“是这种生产资料的部门,也是增加收入的重要产业部门满足城乡人民的需要”可知,邓小平认为建筑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柱,要重视建筑业发展;建筑业可以解决生产与消费问题。原因:可以结合1980年前后的历史知识回答,包括文革结束人们需要满足居住的需要,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体制改革的启动,完善中国经济结构的需要,还可以结合材料三“从多数资本主义国家看,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三大支柱之一,这不是没有道理的”得出经济建设对西方的借鉴等等。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邓小平重视建筑业,推动了建筑业的兴起;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建筑业的发展满足了人们的就业和居住的需求、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邓小平这一观点的认识,反映了领导人敢于创新社会发展理念,紧跟时代潮流,推动中国的社会转型。【解析】(1)趋势:1661—1724年呈下降趋势。原因:耕地面积逐渐增加;人均占有耕地面积较大;新航路开辟后,玉米;甘薯推广种植;白银大量流入中国。趋势:1724—1820年呈上升趋势。原因:人口快速增加,人均占有耕地面积缩小;商品经济发展,从事工商业的人口增多;鸦片走私,白银大量外流。
(2)表现:经济发展;城市人口大量增加;人们消费观转向休闲消费;提前消费;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人们实际消费水平提高;商业支付形式的更新,分期付款成为重要支付形式。
影响:休闲消费;提前消费等;提高了普通民众的生活水平;推动了社会生产的正常运转,保证了高就业率及社会稳定;但福利制度和“提前消费”,也给资本主义国际和个人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和经济风险。
(3)观点:邓小平认为建筑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柱;要重视建筑业发展;建筑业可以解决生产与消费问题。
原因: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展开;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借鉴西方经济发展道路,经济思想逐渐成熟;完善中国经济结构,推动经济多元化发展。
影响:推动中国建筑业兴起、发展,活跃了社会经济;解决了人们就业问题和满足了人们对住房的需求;减轻国家财政负担的同时,有利于增加国家财税收入。22、略
【分析】【详解】
(1)根据材料中的小标题可知这些历史实施主要涉及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扩张、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这些都是工场手工业时期欧洲的经济、思想方面的事件;都推动欧洲社会转型,故单元标题可以表述为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西方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推动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到来,所以可以增加政治方面的史实,即补充一节标题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
(2)综合材料内容和所学可知,从唯物史观的角度来说,生产关系必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因此生产技术的进步,促进14、15世纪欧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推动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促进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促进思想解放,促成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运动和启蒙运动的开展;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启蒙运动,推动英法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解析】(1)单元标题: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西方世界(或近代欧洲社会转型)
补充一节标题: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答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或美国1787年宪法任意一节亦可得分)
理由:①材料所给的标题均为工场手工业时期欧洲的经济;思想方面的事件;都推动欧洲社会转型,故单元标题可以表述为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西方世界。
②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推动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到来。故增加政治方面的内容(或事件)。
(2)生产技术的进步,促进14、15世纪欧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推动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促进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促进思想解放,促成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运动和启蒙运动的开展;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启蒙运动,推动英法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等唯物史观原理来分析即可得分)五、论述题(共1题,共4分)23、略
【分析】【详解】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鸦片战争以前中国盲目自大,闭关自守,限制对外交往,鸦片战争后,中国丧权辱国,被迫签订一些列不平等条约,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断沉沦。随着列强侵略加深,中国丧失更多领土主权,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逐渐觉醒,一部分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学习西方,寻找救国救民的道路。论题可以从列强侵略对华的影响进行考虑,例如“民族危机加深促使中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联营合同(半紧密型) 管理资料
- 2025建安公司ERP系统与中国长安财务共享中心系统集成开发合同
- 课题申报参考:立德树人视域下大学英语教材育人效果评估与机理研究
- 课题申报参考:科技创新、现代化产业体系与高水平对外开放研究
- 远程学习中的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 教育科技助力下的团队游戏化学习模式
- 科技驱动下的学校建筑设计新思路
- 跨领域实验教学合作模式探索
- 江西省吉安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综合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
- 二零二五年度智能物流系统承揽合同GF2024版规范4篇
- 《医院财务分析报告》课件
- 2025老年公寓合同管理制度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 期末综合卷(含答案)
- 2024中国汽车后市场年度发展报告
- 感染性腹泻的护理查房
- 天津市部分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物理 含解析
- 《人工智能基础》全套英语教学课件(共7章)
- GB/T 35613-2024绿色产品评价纸和纸制品
- 2022-2023学年五年级数学春季开学摸底考(四)苏教版
- 【蚂蚁保】2024中国商业医疗险发展研究蓝皮书
- 军事理论-综合版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国防大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