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管理知识1课件_第1页
医院感染管理知识1课件_第2页
医院感染管理知识1课件_第3页
医院感染管理知识1课件_第4页
医院感染管理知识1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及医院感染防控的最新信息主讲人:于雪娜农安县人民医院感染办医院感染管理知识1医院感染管理随着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医院感染的发生日益增多。同时,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涉及医院的各个方面,工作内容与医疗、护理及病人康复息息相关。因此,建立和完善系统、高效的医院感染管理组织体系,明确各级组织和人员的工作内容及职责,是做好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基础,也是贯彻落实医院感染管理法规制度、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确保医疗质量及医疗安全的重要保障机制。医院感染管理知识1国家卫生部令第48号颁布的《医院感染管理办法》中要求住院床位总数在100张以上的医院应当设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和独立的医院感染管理部门,住院床位总数在100张以下的医院应当指定分管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部门,并要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医院感染管理责任制,制定并落实医院感染管理的规章制度和工作规范。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医疗环境卫生学监测、感染率检测、手卫生监测、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目标性监测、多重耐药菌监测、抗生素合理应用监测及对全院全员开展医院感染防控知识的培训、对传染病的防控工作及医院内爆发感染事件进行指导、参与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工作、对医院采购的消毒药械和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器具的相关证明进行审核,避免不合格医疗用品带来的感染隐患。医院感染管理知识1医院感染的定义: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而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于医院感染。医院感染分类:交叉感染(即外源性感染)是指从病人到病人、从病人到医院职工和从医院职工到病人的直接感染,或者通过物品、医院环境对病人和职工的间接感染。自身感染(即内源性感染)是指病人自身抵抗力降低,对对本身固有的细菌感受性增加而发生的疾病。例如,晚期再生障碍性贫血、晚期白血病、晚期癌症等病人发生的感染,均属此类母婴感染:是指在分娩过程中胎儿经胎盘或产道所发生的感染。如在分娩时母亲为柯萨奇病毒携带者,是胎儿产生柯萨奇病毒感染,类似的感染有梅毒、艾滋病和乙型肝炎等。医源性感染主要是指因其他疾病住院的患者或医务人员,在进行正常的疾病诊疗过程中,因种种难以预料的原因而造成的感染。医院感染和医源性感染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前者强调的是在医院这个场所发生的感染,后者所强调的是患者接受医疗服务过程中由病原体所致的感染。在医院感染中,感染发生的场所局限于有住院病人的医院,而在医源性感染中,场所包括了所有从事医学诊疗活动的医疗机构,如门诊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等。在对医院感染管理内涵的界定中,已包含了医院感染和医源性感染。医院感染管理知识1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是医疗机构的基本任务之一,所有医疗机构均应建立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责任制。在我们国家不少地方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仅靠少数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因此工作开展不深入、不细致、不系统,导致严重的医院感染事件屡有发生。如1998年深圳妇儿医院感染暴发事件,2005年安徽宿州眼球事件、2009年广东汕头潮阳剖宫产患者手术切口感染事件等,不仅使这些医院停业整顿,相关领导和人员也受到行政处分,同时还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和极坏的社会影响。今年来由医院感染引起的医疗纠纷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经专家研究结果表明,通过采取预防与控制措施,3/1的医院感染是可以预防的。医院感染管理知识1医院内爆发感染是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病人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疑似医院内爆发感染是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病人中,短时间内出现3例以上临床症候群相似、怀疑有共同感染源的感染病例;或者3例以上怀疑有共同感染源或感染途径的感染病例现象。医院发现5例以上疑似医院内爆发感染、3例以上医院内爆发感染时,应当于1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同时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10例以上的医院内爆发、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应在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同时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医疗机构在向上级卫生部门报告感染事件时,内容要涉及医院内爆发感染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感染初步诊断、累计感染人数、感染者目前健康状况、感染者主要临床症候群、疑似或者确认病原体、感染源、感染途径及事件原因分析、相关危险因素主要检测结果、采取的控制措施、事件结果及下一步整改工作情况等。并先采取口头报告事件大概情况及处理措施,随后针对事件的起因及发展过程及目前控制现状进行详细的说明,以书面报告形式上报上级部门,如事件调查清楚或有效处置后,应在一周内进行补充和订正。医院感染管理知识1医院内感染监测监控目标一、医院感染发病率(现患率)≤10%。二、医院感染现患率实查率≥96%。三、医院感染楼爆率≤20%。四、抗菌药物使用率≤60%。五、清洁手术切口感染率≤0.5%。六、医疗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100%七、Ⅰ、Ⅱ类环境科室工作人员手细菌总数≤5cfu/c㎡;Ⅲ类环境科室工作人员手细菌总数≤10cfu/c㎡;Ⅳ类环境科室工作人员手细菌总数≤15cfu/c㎡。八、Ⅰ、Ⅱ类环境科室物体表面细菌总数≤5cfu/c㎡;Ⅲ类环境科室物体表面细菌总数≤10cfu/c㎡;Ⅳ类环境科室物体表面细菌总数≤15cfu/c㎡。九、Ⅰ类环境科室空气细菌总数≤10cfu/㎡或0.2cfu/平板;Ⅱ类环境科室空气细菌总数≤200cfu/㎡或4cfu;Ⅲ类环境科室空气细菌总数≤500cfu/㎡或10cfu/平板。十、消毒后内镜,细菌总数≤20cfu/件,并未检出致病菌。十一、使用中消毒液的染菌量≤100cfu/ml,并未检出致病菌。母婴同室、婴儿室、新生儿室及儿科病房的工作人员手上不得检出沙门菌、大肠埃希菌、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母婴同室、婴儿室、新生儿室及儿科病房的物体表面不得检出沙门菌。医院感染管理知识1医院感染病例报告程序医院感染管理知识1医院感染防控的最新信息动态卫生部办公厅为进一步巩固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成果,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有效控制细菌耐药,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按照全国卫生会议精神、以及“三好一满意”活动和“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要求,制定2012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医院感染管理知识1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按照“突出重点、集中治理、健全机制、持续改进”的工作思路,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作为“三好一满意”活动和“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的重要内容,统一部署、统一安排、统一组织、统一实施,围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中的突出问题和关键环节进行集中治理,务求实效。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长效工作机制,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水平,保障患者合法权益和用药安全,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医院感染管理知识1活动目标

通过开展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巩固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成果,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优化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结构,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水平,有效遏制细菌耐药;针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采取标本兼治的措施加以解决;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效措施和长效工作机制,促进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能力和管理水平持续提高。医院感染管理知识1活动范围重点内容全国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重点是二级以上公立医院。一、明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责任制。(医疗机构负责人是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第一责任人。)二、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基本情况调查。(医疗机构对院、科两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开展调查,如:抗菌药物品种、剂型、规格、使用量、金额,使用量排前十位的抗菌药物品种,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Ⅰ类切口手术和介入治疗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门诊抗菌药物处方比例。—很多医院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仍然很高)三、建立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技术支撑体系。(设立感染性疾病科和临床微生物室)四、严格落实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抗菌药物分级目录)五、建立抗菌药物遴选和定期评估制度,加强抗菌药物够用管理。(二级医院抗菌药物品种原则上不超过35种,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不得在门诊使用)六、加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相关指标控制力度。(综合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60%,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20%,急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40%,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力争控制在40DDD/100人天以下。住院患者外科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控制在术前30分钟至2小时。Ⅰ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不超过30%。使用时间不超过24小时。其中腹股沟疝修补术、甲状腺疾病手术、乳腺疾病手术和经血管途径介入诊断手术患者原则上不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医院感染管理知识1七、定期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与评估。八、加强临床微生物标本检测和细菌耐药监测。(接受抗菌药物治疗住院患者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不低于50%;接受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住院患者使用前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达到80%。)九、严格医师抗菌药物处方权限和药师抗菌药物调剂资格管理。十、落实抗菌药物处方点评制度。十一、建立完善省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和细菌耐药监测网。十二、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十三、建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通报和诫勉制度。十四、完善抗菌药物奖惩制度,严肃查处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医院感染管理知识1主要参照2012年8月1日开始实施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

围手术期病人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评价标准医院感染管理知识1手术类型与是否使用抗菌药物医院感染管理知识1抗感染药物合理应用判断标准

给药方案合理基本合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