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考点29-非地带性(解析版)_第1页
微考点29-非地带性(解析版)_第2页
微考点29-非地带性(解析版)_第3页
微考点29-非地带性(解析版)_第4页
微考点29-非地带性(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微考点29非地带性-2022年高考地理高频微考点天天练地理(本卷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021·黑龙江·密山市第一中学高二期中)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读“某区域图”,完成下面小题。1.A、B两地年降水量的差异()A.与地形阻挡有关 B.与沿岸洋流的性质有关C.与副热带高压的影响有关 D.与信风影响的程度有关2.B地自然带的分布属于()A.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现象【答案】1.A2.D【分析】1.根据图中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可知,A、B位于南半球的西风带,但两地之间有高大的山脉阻挡,A地位于迎风坡,降水量丰富,而B地位于雨影地带,降水量少,因此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A项正确;A地西侧沿岸有秘鲁寒流经过,不利于形成降水,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范围为南北纬20°~40°附近,南美洲的东南信风带位于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赤道低气压带之间,对两地降水差异的形成影响不大,BCD项错误。故选A。2.B地位于温带大陆的东岸,理论上应形成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但根据B地的降水资料可知,该地实际上形成了温带荒漠带,这是受地形影响而形成的非地带性现象,D项正确;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为南北方向上的规律性变化,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是东西方向上的规律性变化,从山麓到山顶为垂直方向上的植被分异变化,ABC项错误。故选D。【点睛】非地带性的主要表现可以归纳总结为“缺失”“改变”“约束”“块状”四方面:受海陆分布的影响,某些地区缺失某种陆地自然带;受地形因素的影响,某些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发生了变化、自然带的分布范围受到约束;位于热带荒漠和温带荒漠中的绿洲是受高山地形和土壤、水分等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2021·吉林吉林·一模)土壤是在气候、地形、植被、人类活动等因素综合作用下的产物,在一定地域空间形成了气候—植被—土壤相对应的整体性分布特征。高黎贡山位于青藏高原南部,横断山脉西部断块带,下图是高黎贡山土壤垂直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3.导致高黎贡山两坡棕壤分布下限不同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 B.坡度 C.坡向 D.海拔4.怒江河谷亚热带稀树草原的分布,体现了自然带的哪种分异规律()A.从沿海向内陆 B.垂直分异C.赤道向两极 D.非地带性【答案】3.C4.D【分析】3.根据图示信息,高黎贡山两坡棕壤分布下限东西方向有明显不同,图中显示该山体东西两侧纬度接近、海拔接近、坡度差异小,但东西坡向不同,受夏季风的影响程度不同,水热条件差异,导致了棕壤分布下限的不同,C正确;ABD错误。所以选C。4.我国云南的怒江地区,受焚风的影响,降水少,形成了干热河谷,出现了热带、亚热带稀树草原,难以发育地带性森林植被,属于非地带性(地方性)规律,D正确。没有体现从沿海向内陆、垂直分异、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与规律,ABC错误。所以选D。【点睛】地方性(非地带性)分异规律是较小尺度的分异规律,是由于地球内能作用而产生的海陆分布、地势起伏、构造运动、岩浆活动等决定的自然综合体的分异规律。海陆分异,海底地貌分异,陆地上大至沿海-内陆间的分异、小至区域地质、地貌、岩性分异,以及山地、高原的垂直分异,均属非地带性分异范畴。(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下图中四个箭头方向表示自然带更替方向,读图,完成下面小题。5.四个箭头方向中,出现非地带性现象的是()A.a B.b C.c D.d6.上述非地带性现象出现的主导因素是()A.地形 B.海陆分布 C.洋流 D.岩石性质【答案】5.D6.A【分析】5.据图可知,a、c方向因随纬度不同而导致的热量差异,由此出现不同自然带的更替,遵循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故A、C不符合题意;b为亚欧大陆东西方向因距海远近不同而导致的水分差异,由此出现不同自然带的更替,遵循干湿度地带性分异规律,故B不符合题意;d为北美洲东西方向上自然带的更替,由于北美洲西海岸南北纵列分布的山脉,则会出现地方性分异规律,故D符合题意,故选D。6.据上题分析可知,d即北美洲东西方向上自然带的更替,属于地方性分异规律,主导因素是北美洲西海岸科迪勒拉山系的影响,即地形因素,故A正确;与海陆分布、洋流、岩石性质等关系不大,故B、C、D均错误。故选A。【点睛】非地带性的主要表现可以归纳总结为“缺失”“改变”“约束”“块状”四方面。1.缺失:受海陆分布的影响,某些地区缺失某种陆地自然带,如南半球大陆上缺失亚寒带针叶林带和苔原带。2.改变:受地形因素的影响,某些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发生了变化。例如,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东部受厄加勒斯暖流和信风的影响,形成了热带雨林带,而西部却是热带草原带。3.约束:自然带的分布范围受到约束。例如,南、北美洲西部沿海地区的自然带分布范围很窄,呈条状,就是由于科迪勒拉山系的阻挡作用。4.块状:位于热带荒漠和温带荒漠中的绿洲是受高山地形和土壤、水分等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例如,我国新疆的天山和昆仑山山麓的绿洲,是高山冰雪融水在山麓冲积扇下埋藏或出露地表而形成的。

(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7.图中岛屿两侧自然带的差异体现了()A.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B.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C.垂直地域分异 D.非地带性规律8.下列地理现象的成因与①自然带成因相同的是()A.撒哈拉沙漠直逼西海岸 B.巴塔哥尼亚沙漠C.澳大利亚东北部的热带雨林带 D.南半球苔原带缺失9.①自然带的成因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①纬度②暖流③东南信风④地形⑤东北信风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①②⑤【答案】7.D8.C9.B【分析】7.根据经纬度及岛屿的轮廓判断,该岛为马达加斯加岛。该岛东部受马达加斯加暖流、东南信风迎风坡及地形影响,形成了热带雨林带;西部位于东南信风的背风坡形成了热带草原带,体现了非地带性现象,D项正确;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是南北方向上的规律性变化,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为东西方向上的规律变化,垂直地域分异为垂直方向上的植被变化,ABC项错误。故选D。8.澳大利亚东北部受到赤道低压带的影响,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沿岸有东澳大利亚暖流经过,增温增湿,形成了热带雨林带,与马达加斯加岛东部的自然带成因相似,C项正确;撒哈拉沙漠直逼非洲西海岸,主要是受寒流的影响,A项错误;巴塔哥尼亚沙漠居安第斯山背风位置,降水少,B项错误;南半球苔原带缺失,是由于海陆分布因素,D项错误。故选C。9.①自然带为马达加斯加岛东部的热带雨林带,其成因主要是由于东部地处来自印度洋的湿润的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受地形抬升,多地形雨;东部附近有马达加斯加暖流经过,起到增温增湿作用,②③④正确,B项正确,纬度低,获得的太阳辐射多,气温高,但不是该地自然带成因的主要影响因素,①⑤错误。故选B。【点睛】马达加斯加地形独特,各地气候差异较大。东部属于热带雨林气候,终年湿热,中部高原属于热带高原气候,西部处在背风一侧,降水较少,属于热带草原气候。(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读某地区图,完成下面小题。10.图中M山地南、北两侧山麓地带的自然带()A.均为热带草原带 B.北侧为热带雨林带,南侧为热带草原带C.均为热带荒漠带 D.北侧为热带草原带,南侧为热带雨林带11.M山地北侧山麓地带自然带的分布体现了()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C.非地带性现象 D.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答案】10.B11.C【分析】10.图中的海陆轮廓,可以判断出该地区为中美地峡,该地区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的交替控制。但由于M山的北侧为东北信风的迎风坡,且还有暖流流过,终年降水较多,形成了热带雨林气候,形成的自然带为热带雨林带;而M山地的南侧是东北信风背风坡,降水少属热带草原气候,形成了热带草原带,B选项正确。排除A、C、D选项。故选B。11.根据上题可知,M山地北侧山麓地带为热带雨林带,该分布范围已经超过了纬度地带性规律的范围,A项错误;山麓的自然带不属于山地的垂直地域性分异规律,B项错误;此处热带雨林带是由于山脉北侧位于东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且受沿岸暖流影响而形成的,属于非地带性现象,C项正确、D项错误。选择C。【点睛】非地带性自然带分布规律主要受地形起伏、海陆分布、洋流、水分变化等因素影响。(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读南美洲自然带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12.②地自然带类型是()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B.荒漠带 C.热带雨林带 D.热带草原带13.促使⑥自然带南北狭长延伸的因素是()A.海拔 B.热量 C.洋流 D.季风14.自然带⑥—⑤—④的更替体现了()A.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C.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答案】12.C13.C14.A【分析】12.由图可知,②地自然带分布在南美洲赤道南北两侧亚马孙平原热带雨林气候区,其自然带类型为热带雨林带,故C正确,ABD错。所以本题选C。13.⑥自然带位于副热带大陆西岸,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或信风的影响,炎热干燥,形成热带荒漠带;南美洲西海岸沿岸有秘鲁寒流经过,降温减湿,导致热带荒漠带沿海岸线向低纬度延伸,南北走向高大的安弟斯山脉又限制了自然带向东扩展,洋流和地形的共同影响导致⑥自然带南北狭长延伸,C正确;南美洲西海岸海拔高度在南北方向上没有差异,⑥自然带南北狭长延伸与海拔无关,A错;热量的南北差异是自然带南北分异的基础,不是自然带南北延伸的因素,B错;南美西部不受季风影响,D错。所以本题选C。14.自然带⑥—⑤—④呈南北方向更替主要体现了热量条件的差异,体现自然带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A正确;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自然带表现为东西更替,故B错;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自然带表现为垂直方向上随海拔高度的不同有规律的更替现象,故C错;非地带性则是自然带由非地带性因素引起的无规律分布的现象,故自然带⑥—⑤—④的有规律的更替不属于非地带性,D错。所以本题选A。【点睛】安第斯山脉对南美洲自然带分布的影响:南美安第斯山脉两侧自然带有明显差异,北段安第斯山脉的阻挡作用,热带沙漠气候及热带荒漠带的分布表现为狭长型,而东侧形成热带草原气候;安第斯山脉南端西侧位于西风带的迎风坡,气候湿润,形成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安第斯山脉南端的东侧位于西风带背风坡,气候干旱,形成温带荒漠带。(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琵拉大沙丘坐落于法国西南部波尔多市(0°34′E,44°50′N)的大西洋畔,它的东边是郁郁葱葱的森林。琵拉沙丘以每年5米的速度持续向内陆推进,它吞没了部分房屋、道路乃至森林,给附近居民的生产生活造成诸多不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5.琵拉大沙丘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盛行西风将沙吹向岸边,使沙丘增生 B.山地阻挡海洋水汽的深入C.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 D.寒流流经具有降温减湿作用16.该地景观反应了自然地理环境的()A.纬度地带分异 B.经度地带分异 C.非地带性分异 D.垂直地带分异【答案】15.A16.C【分析】15.读图,图中沿海没有山地阻挡海洋水汽深入内陆,B项错误;根据材料中的纬度判断,图示区受西风带控制,不受副热带高压控制,C项错误;图示沿海地区有北大西洋暖流经过,无寒流流经,D项错误。这里位于西风带,盛行西风将沙吹向岸边,使沙丘增长,A项正确。所以选A。16.该地景观不符合纬度地带分异规律,按纬度地带分异规律应是温带落叶阔叶林;也不符合经度地带分异规律,按经度地带分异规律应是森林;没有山地,就没有垂直分异规律,A、B、D三项错误;该景观只是局部小区域的环境特征,属于非地带性分异,C项正确。所以选C。【点睛】流动沙丘为风力堆积地貌,迎风坡缓,背风坡陡。在地表因受海陆差异、地势起伏、大地构造、岩性组成、洋流以及大气环流等因素影响形成的自然综合体的非带状分布或分异的现象成为非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2022·湖南·模拟预测)中国绿洲胡杨林分布面积及数量均为世界第一,其生长期一般在3-10月,与当地均温有很大的相关性。下图为中国绿洲胡杨林生长期与均温的相关分析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7.中国胡杨林的分布体现了()A.整体性 B.经度地域分异规律 C.纬度地带性 D.非地带性18.中国绿洲胡杨林()A.生长期起始日与3月均温呈正相关 B.生长期终止日与10月均温呈正相关C.生长期天数与3-10月均温呈负相关 D.生长期起止日与气温相关性小19.柴达木地区胡杨林的生长期与3月均温相关系性最低,原因是该地()A.起始日早 B.水源充足 C.光照充足 D.海拔较高【答案】17.D18.B19.D【分析】17.中国胡杨林的分布主要在局部地区,没有沿着纬线或者经线分布,体现为非地带性分布。故选D。18.3月均温越高,生长开始越早,日期的数值越小,生长期起始日与3月均温呈负相关,A错误;10月均温越高,生长结束越晚,日期的数值越大,生长期终止日与10月均温呈正相关,B正确;从题中可看出,生长期与3-10月的均温有很大的相关性,且呈正相关,C、D错误。故选B。19.生长期与当地均温相关性很大,但柴达木盆地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一级阶梯上,海拔高,气温相对较低,因此3月均温与生长期相关系数低,D正确。与起始日早、水源充足、光照充足关系不大,ABC错误。故选D。【点睛】3月均温越高,生长开始越早,日期的数值越小;10月均温越高,生长结束越晚,日期的数值越大,生长期天数与3-10月均温呈正相关。(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0.图示六处自然带形成过程中,受非地带性因素干扰最大的是()A.③、④两地 B.①、④两地 C.②、⑤两地 D.①、⑥两地21.①、③、⑤三地气候()A.类型相同,成因不同 B.类型不同,成因不同C.类型不同,成因相同 D.类型相同,成因相同【答案】20.D21.A【分析】20.读图可知,根据图中序号分布位置,②③④依次是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符合地带性规律;①地处高原、⑤地处背风坡,都受地形影响,形成热带草原带,主要是受非地带性因素影响;⑥是热带雨林带,形成原因是地处从海洋吹来的东南信风迎风坡,多地形雨,且沿岸暖流增温增湿作用,形成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与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无关,主要是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形成的,ABC错误,D对。21.图中①③⑤两地的气候都是热带草原气候,但①是因海拔高形成的,属于非地带性因素;⑤地处背风坡,受地形影响,属于非地带性;③是位于信风带和赤道低压带的交替控制而形成,符合地带性规律形成的。所以成因不同,A对。BCD错。【点睛】由于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等因素的影响,导致陆地自然带的分布不具备水平地域分异规律和山地垂直分异规律,或者使陆地自然带的分异规律表现得不很完整或不很鲜明。非地带性的主要表现可以归纳总结为“缺失”“改变”“约束”“块状”四方面。缺失:受海陆分布的影响,某些地区缺失某种陆地自然带,如南半球大陆上缺失亚寒带针叶林带和苔原带。改变:受地形因素的影响,某些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发生了变化。例如,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东部受厄加勒斯暖流和信风的影响,形成了热带雨林带,而西部却是热带草原带。约束:自然带的分布范围受到约束。例如南、北美洲西部沿海地区的自然带分布范围很窄,呈条状,就是由于科迪勒拉山系的阻挡作用。块状:位于热带荒漠和温带荒漠中的绿洲是受高山地形和土壤、水分等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例如,我国新疆的天山和昆仑山山麓的绿洲是高山冰雪融水在山麓冲积扇下埋藏或出露地表而形成的。(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深秋,金黄色的银杏树叶装扮杭州大地。因为叶绿素是一种很容易受到温度改变而分解的物质,而叶黄素、胡萝卜素等则较稳定。到了秋季树叶中的叶绿素因为降温而分解,绿色退去,叶黄素、胡萝卜素留下来呈现黄色,完成下面小题。22.杭州城区银杏树叶全部变色比郊区推迟5天左右,这种差异的原因是()A.从赤道向两极的分异规律 B.非地带性分异C.从沿海向内陆的分异规律 D.城区绿化管理良好23.下图中四幅图为银杏全部变色日期等候线图,等候线是指同一日子有同一物候(如桃花始花开、燕子来等)的地点连成的一条线。图示地区银杏全部变色日期等候线分布正确的是()A. B.C. D.【答案】22.B23.B【分析】22.杭州城区银杏树叶全部变色比郊区推迟5天左右,是因为受热岛效应的影响,城区气温比郊区高,属于非地带性分异规律,反映小范围内的特征,B对;从赤道向两极的分异规律、从沿海到内陆的分异规律体现的地带性分异规律,是较大尺度范围内的特征,AC错,银杏树叶的变色主要受气温的影响,和绿化管理无关,故D错误,所以该题选B。23.银杏树叶变色和温度有关。由于广西、贵州等地所在海拔较高,比同纬度其他地区气温相对较低,所以等候线向低纬度突出;广东、福建等地位于沿海地区,温度较高,所以等候线向高纬度突出,ACD错误,故选择B。【点睛】非地带性:由于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等因素的影响,导致陆地自然带的分布不具备水平地域分异规律和山地垂直分异规律,或者使陆地自然带的分异规律表现得不很完整或不很鲜明。表现:1.缺失:受海陆分布的影响,某些地区缺失某种陆地自然带,如南半球大陆上缺失亚寒带针叶林带和苔原带。2.改变:受地形因素的影响,某些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发生了变化。例如,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东部受厄加勒斯暖流和信风的影响,形成了热带雨林带,而西部却是热带草原带。3.约束:自然带的分布范围受到约束。例如,南、北美洲西部沿海地区的自然带分布范围很窄,呈条状,就是由于科迪勒拉山系的阻挡作用。4.块状:位于热带荒漠和温带荒漠中的绿洲是受高山地形和土壤、水分等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例如,我国新疆的天山和昆仑山山麓的绿洲,是高山冰雪融水在山麓冲积扇下埋藏或出露地表而形成的。(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读“某种气候类型在甲、乙两地区的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24.图中阴影部分与同纬度非阴影部分的气候类型不同的原因是()A.大气环流的影响形式不同 B.沿岸洋流性质不同C.海陆位置不同 D.地形、地势不同25.下列地区中与图中阴影部分气候类型相同,在成因上属于非地带性因素影响形成的是()A.巴西高原东南部沿海地带 B.佛罗里达半岛C.澳大利亚大陆西北部 D.加里曼丹岛【答案】24.D25.A【分析】24.从两地经纬度可看出甲地位于非洲,乙地位于南美洲,两阴影部分均位于赤道附近形成热带雨林气候。东非高原因地势较高形成热带草原气候,南美洲西部因高达山地形成高原山地气候,因此非阴影区不是热带雨林气候的主要原因是地形、地势不同,D正确;都处于赤道低气压控制,A错误;与沿岸洋流无关,B错误;都地处沿海区域,C错误。故选D。25.世界上非地带性形成的雨林气候区有马达加斯加岛的东部,巴西高原的东南部和中美地峡,澳大利亚的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部沿海地带离赤道较远但由于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再加上巴西暖流的影响,形成了热带雨林气候,A正确,佛罗里达半岛主要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澳大利亚大陆西北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加里曼丹岛属于热带雨林气候,都属于地带性因素的影响,BCD错误。故选A。(2021·全国·高三专题练习)秦岭-大巴山是中国地理的天然界限,区内山高谷深,植被分异明显,图1示意秦岭-大巴山部分区域。图2示意秦岭太白山、大巴山区神农架和白水江自然保护区垂直带谱结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6.秦岭-大巴山对气流的屏障作用促进了自然植被的()A.南北分异 B.垂直分异 C.东西分异 D.非地带性27.山体效应是指隆起山体对其内部具有明显的增温作用,其对林线、雪线高度产生影响。下列地点受山体效应影响最大的是()A.神农架南坡 B.神农架北坡 C.太白山南坡 D.白水江自然保护区28.从植被垂直分布特征来看,大巴山与秦岭相比可能更适合作为()A.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 B.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界线C.北亚热带与暖温带的界线 D.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的分水岭【答案】26.A27.D28.C【分析】26.秦岭--大巴山脉为东西走向,对暖湿的东南季风产生阻碍作用,导致南北两侧降水和热量出现差异,形成南北分异,BCD错误,故选A。27.根据材料关键词句“山体降起对山体内部有明显的增温作用”,再根据图表,白水江自然保护区林线上限最高,且海拔最高,隆起山体对内部的增温作用最明显,ABC错误,故选D。28.神农架和白水江自然保护区属于大巴山,太白山属于秦岭,根据图表大巴山有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分布,而秦岭则没有亚热带植被分布,植被体现出来的差异来源于温度的差异,ABD错误,故选C。(2021·浙江·模拟预测)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_塔里木盆地,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处于天山、昆仑山和阿尔金山之间,气候干旱,终年降水稀少,盆地周围山麓分布有绿洲。下图为塔里木盆地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9.从地理环境整体性分析,塔里木盆地()A.年温差小,太阳辐射强 B.植被稀少,土壤有机质含量少C.气候温暖湿润,冬暖夏凉 D.流水侵蚀严重,风力侵蚀微弱30.塔里木盆地缺失的水循环环节最可能是()A.植物蒸腾 B.降水 C.水汽输送 D.下渗31.塔里木盆地周围的绿洲分布,体现了()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B.经度地带分异规律C.垂直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现象【答案】29.B30.C31.D【分析】29.塔里木盆地位于西北内陆地区,降水稀少,故其夏季炎热干燥、冬季寒冷干燥,年温差较大,风力侵蚀严重,流水侵蚀微弱,植被稀少,土壤有机质含量少。B正确,ACD错,故选B。30.塔里木盆地深居我国内陆,四面高山环绕,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基本上没有水汽输送,C正确;绿洲地区以及山地地区依然存在植物蒸腾,A错;依然存在少量降水,高山冰雪融水补给河流,河流在流动的过程中依然存在下渗,BD错。故选C。31.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山麓地区的地带性景观应为荒漠,但山麓地区受高山冰雪融水的影响,其水源相对充足,形成绿洲,体现了非地带性现象,与纬度地带分异规律、经度地带分异规律、垂直分异规律等无关。故选D。【点睛】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分为地带性规律和非地带性现象,地带性规律分为水平地带性分异规律和山地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水平地带性分异规律分为从赤道向两极的分异规律和从沿海向内陆的分异规律,前者主导因素是热量,后者主导因素是水分。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主导因素是水热组合的变化。非地带性现象的影响因素较多,主要有纬度、大气环流、地形、洋流等。二、非选择题32.(2021·上海黄浦·二模)南美洲自然条件复杂多样,人文景观独特。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占地550万平方公里的亚马孙雨林,被人们称为“地球之肺”,是全球10%物种的栖息地。2019年8月该地区遭遇到历史上最为严重的森林大火,图中甲处是起火点较密集的区域之一。材料二:南美洲气候复杂多样,图中萨尔瓦多与利马两地纬度位置相近,但分处南美洲东西海岸,其气温及降水量状况如图所示。萨尔瓦多是巴西东部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1)写出图中萨尔瓦多所属的世界文化圈并例举其文化特色。(2)概述利马与萨尔瓦多对应的自然带名称,并简要分析萨尔瓦多所在地体现出非地带性规律的具体原因。(3)从地理环境整体性角度考虑图中甲地雨林被破坏后,当地水文、土壤要素发生的变化。(4)简述亚马孙森林大火对全球气候带来的影响,并运用大气保温原理阐释其具体过程。【答案】(1)拉丁美洲文化圈;桑巴舞或狂欢节。(2)利马是热带荒漠带,萨尔瓦多是热带雨林带;萨尔瓦多沿岸有巴西暖流流经,增温增湿;处在东南信风迎风坡处,降水量丰富。形成了非赤道低压控制下的热带雨林带,体现出典型非地带性。(3)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表现在地理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一种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它要素的变化。雨林被破坏后,水土流失加剧,导致河流含沙量增加土壤侵蚀加剧后,土质沙化严重。(4)全球气候变暖加剧;燃烧过程释放大量尘埃及二氧化碳,这些物质对长波辐射有很强的吸收能力,大气增温后再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将热量传导回地面,从而加剧全球气候变暖。【分析】世界九大文化圈分别是:西欧文化圈、东欧文化圈、东亚文化圈、南亚文化圈、东南.亚文化圈、非洲文化圈、拉丁美洲文化圈、太平洋文化圈、伊斯兰教文化圈。根据两地的气温和降水判断气候类型和自然带即可。非地带性规律的成因跟洋流、地形等关系密切。地理环境整体性说明各自然要素,气候、水文、土壤等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大气保温作用增强,地面温度会升高。【详解】(1)萨尔瓦多在拉丁美洲,属于拉丁美洲文化圈;典型的文化特色有狂欢节等。(2)利马虽在赤道附近但因为受寒流等因素的影响,属于热带沙漠气候,自然带是热带沙漠带;萨尔瓦多沿岸受暖流增温增湿作用的影响以及地处信风带的迎风坡,降水多,所以是热带雨林气候。萨尔瓦多不在赤道附近而在回归线附近却形成了热带雨林气候,没有体现从沿海到内陆、从赤道到两极和垂直地域分异规律,所以属于典型非地带性分异规律。(3)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表现在地理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一种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它要素的变化。甲地雨林被破坏后,将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肥力会下降,河流的含沙量会增加,河流的季节变化大等不良现象。(4)亚马孙森林大火会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以及尘埃,大气中的尘埃以及二氧化碳是吸收地面辐射的主要物质,二者增多之后,吸收的地面辐射增多,大气升高的温度就会更加,大气升温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