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以“人类斑秃病”为切入点-破解“从性遗传”系列问题-热点情境专讲_第1页
06-以“人类斑秃病”为切入点-破解“从性遗传”系列问题-热点情境专讲_第2页
06-以“人类斑秃病”为切入点-破解“从性遗传”系列问题-热点情境专讲_第3页
06-以“人类斑秃病”为切入点-破解“从性遗传”系列问题-热点情境专讲_第4页
06-以“人类斑秃病”为切入点-破解“从性遗传”系列问题-热点情境专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生物创新考法—破译新情境以“人类斑秃病”为切入点,破解“从性遗传”系列问题“核心价值”命题“金线”(为什么考)“知能素养”命题“银线”(考什么)(1)在高考遗传题中,常出现一类“怪题”,不是伴性遗传,但与性别相关联——从性遗传。控制从性遗传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表型受个体性别影响。(2)本课题由生活中常见的“人类斑秃病”这一问题切入,旨在突破遗传规律中的“从性遗传”这一难题。本课题活动,有利于培树“生命观念”“社会责任”等学科核心素养。(1)借助“人类斑秃”,探究、串联与之相关的知识点。(2)让考生认知从性遗传的特点、规律,开阔视野,构建破解“从性遗传”类题目的思维模型。(3)培养知识迁移、发散思维和解答实际新情境问题的能力。探究路径(一)人类斑秃的表现、遗传特点[见识新情境]人类遗传性斑秃,也称秃顶,是指成年以后老年之前,头发逐渐脱落,表现为以头顶为中心向周围扩展的进行性、弥漫性、对称性脱发。可能与患者的遗传因素或内分泌因素有关,常有家族史,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为从性遗传。男性患人类遗传性斑秃的个体数显著多于女性,女性病例仅表现为头发稀疏、极少全秃。男性杂合子(Aa)会出现早秃,而女性杂合子(Aa)不出现早秃,只有纯合子(AA)才出现早秃。这种性别差异可能是由于性激素等的影响,使得女性杂合子不易表现,而女性纯合子才得以表现,即女性外显率低于男性。[追根于教材]1.人类遗传性斑秃在男女中的不同表现与雄激素的水平有关,雄激素通过________方式进入靶细胞;据材料推测:雄激素进入靶细胞后作用于受体,抑制________(填“秃顶”或“非秃顶”)基因的表达。提示:自由扩散

非秃顶2.人类遗传性斑秃属于__________(填“单基因”“多基因”或“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其遗传______(填“符合”或“不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提示:单基因符合3.男性杂合子(Aa)与女性杂合子(Aa)婚配,理论上,其后代表现型为秃顶∶非秃顶=______。提示:1∶14.假如秃顶男性与秃顶女性结婚,________(填“会”或“不会”)生育出非秃顶的孩子。提示:会5.一位秃顶、色觉正常女性(其母亲是红绿色盲携带者),与一位秃顶(Aa)、色觉正常男性婚配,他们生育一个秃顶、患红绿色盲男孩的概率是________。提示:1/8探究路径(二)其他从性遗传的实例[见识新情境]从性遗传现象在人群中非常普遍,除了人类遗传性斑秃,还有遗传性草酸尿石症、先天性幽门狭窄、痛风、食指长短遗传等;也有些从性遗传病表现为女多于男,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遗传性肾炎、色素失调症等。食指长于无名指为长食指,反之为短食指,该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TS表示短食指基因,TL表示长食指基因),属于从性遗传。此等位基因的表达受性激素影响,TS在男性中为显性,TL在女性中为显性。在动物中,从性遗传也很常见,如在某种牛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体色是红褐色,aa的个体是红色,基因型为Aa的个体中雄牛是红褐色、雌牛为红色;某种绵羊有角和无角这对由常染色体控制的相对性状中,基因型为NN的个体表现为有角,nn的个体表现为无角,基因型为Nn的个体中公羊有角、母羊无角。[追根于教材]1.若一对夫妇均为短食指,所生孩子既有长食指又有短食指,则该夫妇再生一个孩子是长食指的概率为______。提示:1/42.一头红褐色的母牛生了一头红色的小牛,这头小牛的性别、基因型为____________。提示:雌性、Aa3.若多对杂合子公羊与杂合子母羊交配,理论上,子一代群体中母羊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__________;公羊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只考虑有角和无角这一相对性状)提示:有角∶无角=1∶3有角∶无角=3∶1从性遗传又称性控遗传,是指控制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相同基因型在不同的性别中表现不同表型的现象原因分析可能是受到体内性激素和酶等因素的影响,基因在不同性别中表达不同,虽然遗传性状与性别有关,但不是伴性遗传与伴性遗传的区别控制从性遗传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控制伴性遗传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归纳建模1.正确理解从性遗传的含义2.解答从性遗传类题目的突破口(依据题意,列表突破,示例如下)基因型显性纯合子杂合子隐性纯合子雄性表型显性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雌性表型显性性状隐性性状隐性性状提醒:从性遗传的最大特点是在不同性别中纯合子表现型相同、杂合子表现型不同。

类题训练1.Y(黄色)和y(白色)是位于某种蝴蝶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雄性有黄色和白色,雌性只有白色,属于从性遗传。下列杂交组合中,可以从其子代表型判断出性别的是

(

)A.♀Yy×♂yy B.♀yy×♂YYC.♀yy×♂yy D.♀Yy×♂Yy答案:B

2.已知绵羊角的表现型与基因型的关系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基因型HHHhhh公羊有角有角无角母羊有角无角无角A.若双亲无角,则子代全部无角B.若双亲有角,则子代全部有角C.若双亲基因型都为Hh,则子代有角和无角的数量比为1∶1D.绵羊角的性状遗传不遵循基因分离定律解析:依据题意可知,绵羊角的遗传属于从性遗传。若双亲无角(♀Hh×♂hh),子代中公羊可能有角(Hh),A错误;若双亲有角(♀HH×♂Hh),子代中母羊可能无角(Hh),B错误;若双亲基因型都为Hh,则子代有角和无角的数量比为[1/4(HH)+1/4(Hh)]∶[1/4(hh)+1/4(Hh)]=1∶1,C正确;绵羊角的性状遗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D错误。答案:C

3.人类的红绿色盲基因(b)位于X染色体上、秃顶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结合下表信息可预测图中Ⅱ-3和Ⅱ-4所生子女中,不可能的是

(

)基因型AAAaaa男性秃顶秃顶非秃顶女性秃顶非秃顶非秃顶A.非秃顶色盲儿子的概率为1/4B.非秃顶色盲女儿的概率为1/4C.秃顶色盲儿子的概率为1/8D.秃顶色盲女儿的概率为0解析:依据图表中信息分析可知,Ⅰ-1的基因型为AAXBX-,Ⅰ-2和Ⅱ-4的基因型都为aaXbY,Ⅱ-3的基因型为AaXBXb。Ⅱ-3和Ⅱ-4所生子女中,非秃顶色盲儿子的概率为1/2×1/4=1/8,A错误;非秃顶色盲女儿的概率为1×1/4=1/4,B正确;秃顶色盲儿子的概率为1/2×1/4=1/8,C正确;秃顶色盲女儿的概率为0×1/4=0,D正确。答案:A

4.已知某哺乳动物棒状尾(A)对正常尾(a)为显性;黄色毛(C)对白色毛(c)为显性,但是雌性个体无论基因型如何,均表现为白色毛,属于从性遗传。两对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请回答:(1)如果想依据子代的表型判断出性别,下列各杂交组合中,能满足要求的是______(填序号)。①aacc×AACC

②AACc×aacc③AaCC×aaCc ④AACc×aaCc(2)如果一只黄色个体与一只白色个体交配,生出一只白色雄性个体,则父本、母本、子代个体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再生出一只白色雄性个体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_______。(3)如果一只表型为黄色棒状尾和一只白色棒状尾的亲本杂交,F1表型为雄性3/8黄色棒状尾、1/8黄色正常尾、3/8白色棒状尾、1/8白色正常尾;雌性3/4白色棒状尾、1/4白色正常尾。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组合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标明亲本的雌雄)。解析:(1)由题意可知,此哺乳动物的毛色性状与性别有关,雌性个体无论基因型如何,均表现为白色毛。若想依据子代的表型判断出性别,只要亲本杂交后,子代不出现cc,就可以根据毛色作出判断,即黄色为雄性,白色为雌性,故选①③。(2)由于雌性个体无论基因型如何,均表现为白色毛,所以黄色个体为父本,白色个体为母本,又因子代有一只白色雄性个体(cc)出现,推知父本基因型为Cc,母本基因型为Cc或cc,再生出一只白色雄性个体的概率是1/8(母本基因型为Cc)或1/4(母本基因型为cc)。(3)由题意可知,棒状尾(A)对正常尾(a)为显性;黄色毛(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