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春季-06-文言文阅读之断句-教案_第1页
高一语文春季-06-文言文阅读之断句-教案_第2页
高一语文春季-06-文言文阅读之断句-教案_第3页
高一语文春季-06-文言文阅读之断句-教案_第4页
高一语文春季-06-文言文阅读之断句-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内容清朝末年掌管朝廷大权的慈禧太后请书法家题扇。那位书法家写了唐朝著名诗人王之涣的诗:"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姜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可是,那位书法家一时疏忽,写时竟漏了一个"间"字,慈禧看了大怒,认为是故意欺骗她没有学识,把书法家问成死罪。那书法家急中生智,忙解释道:"老佛爷息怒,这是用王之涣诗意填的词。"并当即又重新断句吟诵道:"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姜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慈禧听了,无言以对,只好赐银压惊。且看,标点的作用可谓大矣,大得救了一条人命。又有一个故事,讲了同样的道理,还扯到明末著名画家徐渭(文长)身上去。据说徐渭因家穷,没米下锅的时候,就跑到亲戚朋友家里去,赖着不走,依人生活。有一次,适逢春雨绵绵,他所寄食的那户人家十分厌烦。有一天,主人看到徐渭上厕所去了,就在壁上题上一行字,委婉地下了逐客令。那行字是这样的:“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徐渭回来,看到那行字,自然心头明白,但是他不只不走,还笑嘻嘻道:“既然你这样盛情留我,我就再住下去吧!说着,提起笔来,给这行字作了圈点:“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这一来,意义完全不同了。断句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功,也是高考的重要考点,学好断句对我们至关重要。一、文言断句【巩固练习】1.阅读下文,完成第15-20题。(19分)(中等)①曾孝序,字逢原,泉州晋江人。以荫补将作监主簿,监泰州海安盐仓,因家泰州。累官至环庆路经略、安抚使。过阙,与蔡京论讲议司事,曰:“天下之财贵于流通,取民膏血以聚京师,恐非太平法。”京衔之。时京方行结籴、俵籴之法,尽括民财充数,孝序上疏曰:“民力殚矣。民为邦本,一有逃移,谁与守邦?”②京益怒,遣御史宋圣宠劾其私事,追逮其家人,锻炼无所得,但言约日出师,几误军期,削籍窜岭表。遇赦,量移永州。京罢相,授显谟阁待制、知潭州。复以论徭事与吴居厚不合,落职知袁州,寻复职,再知潭州。③道州人叛,乘高恃险,机毒矢下射,官军不得前,于两山间仆巨木,横累以守。孝序夜遣骁锐攀援而上,以大兵继进,破平之。进显谟阁直学士,迁龙图阁直学士、知青州。缮修城池,训练士卒,储峙金谷,有数年之备,金人不敢犯。④高宗即位,升延康殿学士,召赴行在。既而青州民诣南都借留,许之。⑤先是,临朐土兵赵晟聚众为乱孝序付将官王定兵千人捕之失利而归。孝序责以力战自赎,定乃以言撼败卒,夺门斩关入,孝序出据厅事,瞋目骂之,遂遇害,年七十九。城无主,遂陷。后赠孝序五官,为光禄大夫,谥威愍。(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二百一十二,有删改)(15)写出下列划线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①京衔之()②民力殚矣()(16)为下列划线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2分)①锻炼无所得()A.刑讯B.推敲C.考验D.锤炼②定乃以言撼败卒()A.震撼B.震慑C.怂恿D.使……害怕(17)把第③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6分)道州人叛,乘高恃险,机毒矢下射,官军不得前,于两山间仆巨木,横累以守。(18)用“/”为第⑤段画线部分断句。(2分)临朐土兵赵晟聚众为乱孝序付将官王定兵千人捕之失利而归(19)第④段写青州百姓到南都请求曾孝序留任。请联系全文合理推断其原因。(3分)(20)《逸周书·谥法解》中解释“威”字有“刚果”“感行”“执正”等意思,请结合曾孝序生平事迹分析其谥号中“威”字的含义。(4分)【答案】(15)(2分)①怀恨于心②竭尽(16)(2分)①A②C(17)(6分)答案示例:道州人叛乱,依仗高处险峻地势,在机械上装毒箭向下射。官军不能向前进军,就在两山间铺上巨木,交错堆积着来防守。评分说明:“乘高恃险”“机毒矢”“下射”“得前”“仆”“横累以守”共6个点。(18)(2分)临朐土兵赵晟聚众为乱/孝序付将官王定兵千人捕之/失利而归。评分说明:断句错1点扣1分,扣到0分为止。(19)(3分)答案示例:原因有二,首先,曾孝序是一位有军事才能的官员,为青州知州期间,缮修城池,训练士卒,储备钱粮,令金人不敢侵犯,故青州安定,无战乱。其次,曾孝序是一位体恤民众疾苦的官员,不会搜刮民财,不会加重徭役,百姓受其善待。(这可以通过他在其他地方的任职情况推断得出。)评分说明:意近即可,1点2分,两点3分。(20)(4分)答案示例:曾孝序谥号“威”字有刚正不阿、勇猛刚强、威武不屈等含义。首先,曾孝序刚正不阿,不畏权贵,面对蔡京,他能直言其“取民膏血”之错,并上奏章为民请命;其次,曾孝序勇猛刚强,面对强敌,他知难而进,平定叛军;注重守备,让金人不敢来犯;再次,他不徇私情,少宽容,但又大义凛然,下属兵败,他“责以力战”,下属叛乱,他慷慨赴死。评分说明:3点含义答对2点即可。每点2分,其中“威”字含义的解释1分,与之对应的事迹1分。2.阅读下文,完成第15-20题。(18分)(困难)孔夫人家传刘树堂①夫人孔氏,名祥淑。六岁随兄从袁石斋先生学。课毕,坐而听讲,人咸异之,先生未之奇也。越明年,诸兄学诗,夫人亦诗;诸兄学文,夫人亦文。先生曰:“尔读书不过记名姓耳,不似尔弟兄博取科名也。”夫人曰:“不科名即不读书耶?”曰:“亦须晓义理。”夫人曰:“晓义理何分儿女耶?”先生抚几而起曰:“七岁女子能发此论,奇哉!若男儿,他日必成伟器。”②庚午,夫人二十四岁,是年三月来嫔于我,家计窘甚。夫人曰:“窘非难,处窘为难;不量出入,取窘之道。”夫人综理筹运,可汰者汰之,可减者减之。有息之债,典妆奁偿之。三年可敷用矣,五年有余蓄矣。夫人一日曰:“做女人须要脱女人气。”语奇甚,询之,夫人曰:“女人多见小有己,未识我行事何尔。”癸酉八月,先严由甘致仕,道出长安,疾劳交作。书至,夫人将分娩,代治装促驰往。冬仲迎养至保。侍奉三年如一日,先慈见背又复然。八弟树仁索捐花样,力不逮,夫人曰:“虽若有一缺,弱弟事借债亦须办,我易簪珥以佐之。”③癸未三月,权天津道,夫人偕行。秋,直东豫三省大水,天津众汇所归,无堤不险。力求抢护,未增料重赏不可。仆回取款,告夫人曰:“此举恐贻他日累。”夫人曰:“全郡几成泽国,犹计及此耶?”悉出私蓄以给之。不足,开官库以补之。各堤埝无一溃者,由夫人不吝重赀,靡不一以当百,而踊跃争先也。是冬,就食者众,我司赈务亦惟满是惧或远而止之或择而收之故孤嫠得以多收也。④惟其明大义,顾大局,得以公私无忝;而夫人劳心苦思,匪伊朝夕,气体阴受其伤,而忽不加察。暇犹手不释卷,偶感复尔吟咏,我从事鞅掌①,愧弗能和。夫人曰:“尘俗纷沓中,惟此可瀹灵府②耳。”[注]①鞅掌:事纷扰烦忙②瀹灵府:浸润心田。(15)写出下列划线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①先生抚几而起曰()②典妆奁偿()(16)为下列句中划线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2分)①力不逮()A.追上,赶上B.及,比得上C.前后相接D.趁机②权天津道()A.衡量,比较B.权柄,权力C.权宜,变通D.代理官职(17)把第②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5分)夫人曰:“窘非难,处窘为难,不量出入,取窘之道。”(18)对第③段画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我司赈务/亦惟满是惧/或远而止之或择而收之/故孤嫠得以多收也。B.我司赈务亦惟满是惧/或远而止之/或择而收之/故孤嫠得以多收也。C.我司赈务/亦惟满是惧或远/而止之或择而收之故/孤嫠得以多收也。D.我司赈务亦惟满/是惧或远而止之/或择而收之故/孤嫠得以多收也。(19)第④段除总结夫人性格中深明大义、顾全大局的一面,还突出了夫人、的一面。(2分)(20)文章记载的夫人的言语富有个性,请任举两例加以评析。(4分)【答案】(15)①拍,轻击(1分)②抵押,典当(1分)(16)①B(1分)②D(1分)(17)夫人说:“穷困不是令人为难的事,身处穷困之中(学会怎样处置)才是难事;不考虑收入和支出的情况,是导致穷困的途径。(5分)(18)B(3分)(19)百忙中不忘读书吟诗(1分)看重精神生活(1分)(20)[评分说明]任选一处,概述正确1分,评价正确1分。[答案示例]夫人六岁时,针对先生对女童读书的轻视反问:不参加科举考试就不读书吗?先生被迫回答:还是要读书明理。夫人追问:既然要晓事明理,还分什么男女?(两处对话,2分)由此可见夫人年幼即通晓事理,既富机智,又有锐气。(2分)其言语还有以下数则:“窘非难,处窘为难;不量出入,取窘之道。”“做女人须要脱女人气。”“女人多见小有己,未识我行事何尔。”“虽若有一缺,弱弟事借债亦须办,我易簪珥以佐之。”“全郡几成泽国,犹计及此耶?”“尘俗纷沓中,惟此可瀹灵府耳。”3.阅读下文,完成第15-20题。(19分)(中等)①于休烈,河南人也。至性贞悫,机鉴敏悟。自幼好学,善属文。举进士,授秘书省正字。转比部员外郎,郎中。杨国忠辅政,排不附己者,出为中部郡太守。②值禄山构难,肃宗践祚,休烈迁太常少卿,知礼仪事,兼修国史。肃宗自凤翔还京,励精听受,尝谓休烈曰:“君举必书,良史也。朕有过失,卿书之否?”对曰:“禹、汤罪己,其兴也勃焉。有德之君,不忘规过,臣不胜大庆。”时中原荡覆,典章殆尽,无史籍检寻。休烈奏曰:“《国史》《实录》,圣朝大典,修撰多时,今并无本。伏望下御史台推勘史馆所由,令府县招访。有人别收得《国史》《实录》,如送官司,重加购赏。”前修史官工部侍郎韦述陷贼,入东京,至是以其家藏《国史》一百一十三卷送于官。休烈寻转工部侍郎、修国史,献《五代帝王论》,帝甚嘉之。③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同列嫉之奏为国子监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④代宗即位,甄别名品,宰臣元载称之,乃拜右散骑常侍,依前兼修国史,累封东海郡公,加金紫光禄大夫。在朝凡三十余年,历掌清要,家无儋石之蓄。恭俭温仁,未尝以喜愠形于颜色。而亲贤下士,推毂后进,虽位崇年高,曾无倦色。笃好坟籍,手不释卷,以至于终。⑤大历七年卒,年八十一。是岁春,休烈妻韦氏卒。上特诏赠韦氏国夫人,葬日给卤簿鼓吹。及闻休烈卒,追悼久之,褒赠尚书左仆射,赙绢百匹、布五十端,遣谒者内常侍吴承倩就私第宣慰。儒者之荣,少有其比。(节选自《旧唐书·于休烈传》)写出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2分)①善属文()②值禄山构难()为下列划线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2分)①肃宗践祚()A.逃亡B.即位C.履职D.废位②不忘规过()A.法则标准B.劝告建议C.纠正改正D.谋划打算(17)下列用“/”为第③段画线部分断句合理的一项是()。(3分)A.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同列/嫉之/奏为国子监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B.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同列/嫉之/奏为国子监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C.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同列嫉之/奏为国子监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D.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同列嫉之/奏为国子监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18)把第④段画线部分译成现代汉语。(5分)恭俭温仁,未尝以喜愠形于颜色。而亲贤下士,推毂后进,虽位崇年高,曾无倦色。(19)第②段于休烈的“对曰”很有智慧,请从对话双方身份这一角度加以分析。(3分)(20)第⑤段写了妻韦氏及于休烈去世的相关内容,请分析其作用。(4分)【答案】(15)(2分)①连缀、撰写;②造成、结成(16)(2分)①B②C(17)(3分)B(18)(5分)答案示例:(于休烈)恭谨俭朴温和仁义,从不将喜怒之情表现在脸上。并且亲近贤才,屈身交接士人,荐举后辈,虽然地位尊崇年事已高,从没有倦怠的神色。(19)(3分)答案示例:于休烈“对曰”并没有直接回答肃宗“朕有过失,卿书之否”的问题,而是以“禹、汤罪己,其兴也勃焉”作为类比,赞颂皇帝是能够“励精听受”听取谏议的有德之君,于国于臣值得庆贺,既委婉表达了良史忠实记录君王过失的态度,更侧重于以赞颂皇上的方式巧妙地讽谏了皇上,从君臣身份角度看,应对得体而巧妙。(20)(4分)答案示例:第⑤段写妻韦氏去世皇上给予追赠等,侧面表现于休烈的德高望重。写休烈去世,皇上追思良久、追赠以及派遣谒者去宅第宣旨慰问等细节,与妻子去世互为映证,突出于休烈受到皇上倚重,“儒者之荣,少有其比”。以休烈去世及身后荣耀作为传记收束,呈现人物完整一生,有力突显人物业绩功德。1.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习题。(18分)(中等)许孟容传①许孟容,字公范,京兆长安人。孟容少以文词知名,举进士甲科。无几,德宗知其才,征为礼部员外郎。②有公主之子,请补崇文馆诸生,孟容举令式不许。公主诉于上,命中使问状。孟容执奏,竟得迁本曹郎中。③十七年夏,好畤县风雹伤麦。上命品官①覆视,不实,诏罚京兆尹顾少连已下。敕出,孟容执奏曰:“府县上事不实罪止夺俸停官其于弘宥已是殊泽。但陛下使品官覆视后,更择宪官②一人,再令验察,覆视转审,隐欺益明。事宜观听,法归纲纪。此敕既非急,宣可以少驻。”诏虽不许,公议是之。④十九年夏旱,孟容上疏曰:“京师是万国所会,强干弱枝,自古通规。其一年税钱及地租,出入一百万贯。臣伏冀陛下即日下令,全放免之。若播种无望,征敛如旧,则必愁怨迁徙,不顾坟墓矣。户部所收掌钱,非度支岁计,本防缓急别用。今此炎旱,直支一百余万贯,代京兆百姓一年差科,实陛下巍巍睿谋,天下鼓舞歌扬者也。”事虽不行,物议嘉之。⑤神策吏李昱假贷长安富人钱八千贯,满三岁不偿。孟容吏收捕械系,克日命还之,曰:“不及期当死。”自兴元已后,禁军有功,又中贵之尤有渥恩者,方得神策吏。故军士日益纵横,府县不能制。孟容以法绳之,一军尽惊。自此豪右敛迹,威望大震。(节选自《旧唐书·许孟容传》①品官:唐时称宦官为“品官”;②宪官:执掌外出巡幕的监察官。(1)写出下列划线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宣可以少驻()克日命还之()(2)为下列句中划线词语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2分)物议嘉之A.事件的论断B.事物的评议C.公众的非议D.公众的评论不及期当死()A.应当B.判罪C.承担D.抵押(3)下列对第③段画曲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A.府县上事不实/罪止夺俸/停官其于/弘宥已是殊泽B.府县上事不实/罪止夺俸停官/其于弘宥/已是殊泽C.府县上事/不实罪止夺俸/停官其于弘宥/已是殊泽D.府县上事/不实罪止/夺俸停官/其于弘有已是殊泽(4)把第②段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孟容举令式不许。公主诉于上,命中使问状。孟容执奏,竟得迁本曹郎中。(5)对第④段中孟容进谏放免京城百姓差科的理由推断错误一项是()。(2分)A.以地方税收代替京城税收是惯例。B.中央财政税收,足以备灾荒急用。C.旱灾影响农耕,百姓将流离失所。D.体现皇上智慧,百姓将歌舞颂扬。(6)第⑤段如何塑造许孟容形象的?对此加以分析。(4分)【答案】(1)停、缓约定、限定(2)DB(3)B(4)许孟容列出章程的规定不予准许,公主向皇上诉说(这事),(皇上)派中使(即宦官)去查问情况。许孟容持表上奏(皇上),结果升任礼部郎中。评分说明:举、许、于上、状、执奏、竟,补充省略7个评分点,各1分(5)A(6)通过描写许孟容打击豪强的行为和语言,体现其执法严明;通过府县不敢制裁神策吏、禁军震惊、豪强收敛从侧面突显其不惧权势、敢作有为。评分说明:描写手法分析1分,人物品性1分;侧面描写分析1分,人物品性1分2.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习题(18分)(困难)①羊琇,字稚舒,景献皇后之从父弟也。琇少举郡计,参镇西钟会军事,从平蜀。及会谋反,琇正言苦谏,还,赐爵关内侯。琇涉学有智算,少与武帝通门,甚相亲狎,每接筵同席,尝谓帝曰:“若富贵见用,任领护各十年。”帝戏而许之。初帝未立为太子而声论不及弟攸文帝素意重攸,恒有代宗之议。琇密为武帝画策,甚有匡救。又观察文帝为政损益,揆度应所顾问之事,皆令武帝默而识之。其后文帝与武帝论当世之务及人间可否,武帝答无不允,由是储位遂定。及帝为抚军,命琇参军事。帝即王位后,擢琇为左卫将军,封甘露亭侯。帝践阼,累迁中护军,加散骑常侍。琇在职十三年,典禁兵,豫机密,宠遇甚厚。②初,杜预拜镇南将军,朝士毕贺,皆连榻而坐①。琇与裴楷后至,曰:“杜元凯乃复以连榻而坐客邪?”遂不坐而去。③琇性豪侈,费用无复齐限,而屑炭和作兽形以温酒,洛下豪贵咸竞效之。又喜游燕,以夜续昼,中外五亲无男女之别,时人讥之。然党慕胜己,其所推举,尽心无二。穷窘之徒,特能振恤。选用多以得意者居先,不尽铨次②之理。将士有冒官位者,为其致节,不惜躯命。然放恣犯法,每为有司所不贷。其后司隶校尉刘毅劾之,应至重刑,武帝以旧恩,直免官而已,寻以侯白农领护军,顷之,复职,及齐王攸出镇也,琇以切谏忤旨,左迁太仆。既失宠愤怨,遂发病,以疾笃求退。拜特进,加散骑常侍,还第,卒。(节选自《晋书·外成·羊琇传》)①连榻而坐:多形容关系密。②铨次:选授官职的次序。(1)写出下列划线字在句中的意思。(2分)典禁兵()特能振恤()(2)为下列句中划线字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2分)揆度应所顾问之事()A.掌管B.探查C.估量D.帮助武帝答无不允A.答应B.使用C.诚实D.得当(3)第①段画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A.初帝未立/为太子而声论/不及弟攸文/帝素意重攸B.初帝未立为太子/而声论不及/弟攸文帝/素意重攸C.初/帝未立为太子/而声论不及弟攸/文帝素意重攸D.初帝/未立为太子/而声论不及/弟文帝素意重攸(4)把第③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6分)将士有冒官位者,为其致节,不惜躯命。然放恣犯法,每为有司所不贷。(5)第②段画线句反映了羊琇怎样的心情?下列选项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惊讶B.赞赏C.嫉恨D.不满(6)明人于慎行在《读史浸录》卷六中称誉羊琇等人为“群贤”,你是否同意,请结合第③段谈谈你的看法。(4分)【答案】(1)主管救济(2)CD(3)C(4)将士有因他而得到官位的,为他尽忠,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但是他为人放纵犯法,经常得到有关部门的宽免。(5)A(6)同意。羊琇在举荐他人时尽心尽力,也得到了他人的认可尽忠,但羊琇为人放纵,生性豪华奢侈,在个人品行上是有缺陷的。所以称他们为群贤。3.阅读下文,完成下列习题。(18分)(中等)吴育传①吴育,字春卿,建安人也。父待问,与杨亿同州里,每造亿,亿厚礼之门下少年多易之,亿曰:“彼他日所享,非若曹可望也。”累官光禄卿,以礼部待郎致仕。”②育少奇颖博学,举进士,试礼部第一,中甲科。除大理评事,迁寺丞。历知临安、诸暨、襄城三县。育在襄城,请凡官所须,具成数,毋容使者妄索,羊豕悉出大官,由是民省供费殆半。宦官过者衔之,或中夜叩县门,索牛驾车,育拒不应。异时宗子①所过,纵鹰犬暴民田,入襄城境,辄相戒约,毋敢纵者。③元昊僭号②,议出兵讨之。群臣曰:“元昊,小丑也,旋即诛灭矣。”育独建言:“元昊虽称蕃臣,其尺赋斗租,不入县官,且服叛不常,请置之,示不足责。且已僭舆服,势必不能自削,宜援国初江南故事,稍易其名,可以顺拊而收之。”时方锐意讨之,既而诸将多覆军者,久之无功,卒封元昊为夏国主,如育所议。④时京师有告妖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