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13\o"1.4速度的测量"速度的测量和密度的测量内容早知道☛第一层巩固提升练(5大考点)考点一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考点二测量“小车平均速度”实验考点三密度测量工具的使用考点四实验测量固体的密度考点五实验测量液体的密度☛第二层能力提升练☛第三层拓展突破练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积累与运用⭐积累与运用1、变速运动的快慢就是速度变化的快慢(速度不断变化的运动,包括大小和方向),速度的变化用加速度来描述!匀变速运动呢就是速度在单位时间的增加(减少)是固定的!加速度有正负,正代表速度是增加的,负代表速度是降低的!非匀变速运动呢就是速度在单位时间内的变化不固定!
2、平均速度是指在某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反映的是某段路程中物体运动的平均快慢,用v表示平均速度,用s表示路程,用t表示时间,则平均速度的公式是v=。1.2024年9月9日,我市初中学生返校上课。甲、乙两同学同时从家中步行到学校,刚好在学校大门口相遇,他们的路程s与时间t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乙同学从家中到学校的平均速度不一样大B.甲的速度始终比乙的速度大C.10~12min,甲处于静止状态D.12~16min,乙的平均速度为2【答案】D【详解】A.由图像可知,甲、乙两同学同时从家中步行到学校,刚好在学校大门口相遇,所走的路程、所用的时间都相同,由可知,甲乙二人从家中到学校的平均速度相同,故A错误;BCD.由图像可知,甲同学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前10min内甲通过的路程大于乙通过的路程,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内乙经过的路程不变,乙的速度为0;12~16min乙通过的路程大于甲通过的路程,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12~16min,乙的平均速度故BC错误,D正确。故选D。2.2024年9月25日,我国火箭军向太平洋公海发射一枚洲际弹道导弹(图),准确命中了预定海域,射程约为1.2万公里,其平均速度约为20马赫(1马赫速度约为340m/s)。则洲际弹道导弹的平均速度约为(
)A.20m/s B.340m/sC.6800m/s D.12000m/s【答案】C【详解】由题意可知,1马赫速度约为340m/s,20马赫的速度为。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睛】3.小明用玩具汽车测量平均速度,让汽车在斜面上沿直线下滑,位置传感器每隔0.2s记录一次汽车的位置,如图所示。由图可知,汽车从A点运动到C点的路程为cm,BD段的平均速度为m/s,汽车由A点运动到D点的过程,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理由是。【答案】2.100.1相等的时间内通过路程不相等【详解】[1]由图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1mm,A点对应的刻度是0.00cm,C点对应的刻度是2.10cm,则汽车从A点运动到C点的路程为2.10cm。[2]由图可知,汽车在BD段运动的路程sBD=4.50cm-0.50cm=4.00cm汽车在BD段所用的时间tBD=2×0.2s=0.4sBD段的平均速度[3]由图可知,汽车由A点运动到D点的过程中,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所以汽车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的。4.小郡同学自制了一个可以均匀滴水的“滴水计时器”,每隔0.5秒钟滴下一滴水,他把此滴水计时器固定在玩具汽车上,用来测量玩具小车在水平地面上的运行速度,下图记录了某次测量过程地面上连续4个水滴的位置及它们之间的距离:(1)测量玩具小车平均速度的原理是。(2)小车在AD段的平均速度是m/s。(3)小郡由图像可判断出玩具汽车做变速直线运动,他的依据是:。【答案】(1)(2)0.3(3)玩具车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同【详解】(1)测量平均速度需要测量长度和时间,通过算出速度的大小,所以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2)由题意可知小车在AD段的平均速度是(3)由图可知,玩具车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同,所以玩具车在做变速直线运动。测量“小车平均速度”实验⭐积累与运用⭐积累与运用1、实验中使用斜面的坡度应较小,其目的是减小测量时间的误差。2、小车在下滑过程中做的是变速直线运动。3、如果小车过了终点才停止计时,则测得的平均速度v会偏小。4、小车前半段路程运动的平均速度为v1与后半段路程运动的平均速度为v2,则v1<v2。5、小车在运动过程中,经过时间中点的速度为v1,经过路程中点的速度为v2,则v1<v2。5.(2024·吉林·中考真题)如图是“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装置。(1)为便于测量小车在斜面上的运动时间,应使斜面保持很的坡度。(2)B为AC中点,,两次实验小车都从A点由静止下滑,到达C点所用时间为2.8s,到达B点所用时间为2s,则小车通过AB段的平均速度为m/s。(3)由实验可得:小车在下滑过程中速度越来越。【答案】平缓0.25快【详解】[1]小车所放的斜面应保持较小的坡度,小车速度变化越慢,这样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时间会长些,便于测量时间。[2]小车通过AB段的平均速度为[3]由题可知,AB段与BC段路程相等,AB段所用时间为2s,BC段所用时间为所以BC段的速度大于AB段的速度,故小车在下滑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快。6.(2023·四川广元·中考真题)某物理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他们将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cm)的斜面顶端A点静止释放,并同时按下电子停表开始计时,图中圆圈内显示了小车位于A、B、C三点的时刻(数字分别表示“时:分:秒”)。
(1)由图中的实验数据可知,小车下滑过程中做运动(选填“减速”“匀速”或“加速”);(2)根据图中信息,小车在下滑过程中BC段的平均速度大小是cm/s;(3)如果在A点时,先释放小车,后按下停表开始计时,B、C两点都准确计时,则会使所测AB段的平均速度(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答案】加速50.0偏大【详解】(1)[1]由图可知AB段的路程为sAB=10.00dm-6.00dm=4.00dm=40.0cmAB段的时间为tAB=2s,AB段的平均速度为BC段的路程为sBC=6.00dm-1.00dm=5.00dm=50.0cmBC段的时间为tBC=1s,则BC段的平均速度为因为vBC>vAB所以小车下滑过程中做加速运动。(2)[2]由(1)可知小车在下滑过程中BC段的平均速度大小是50.0cm/s。(3)[3]如果在A点时,先释放小车,后按下停表开始计时,则计时晚了,时间变短,会使所测AB段的平均速度vAB偏大7.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如图甲显示了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示数(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B点是AC的中点。(1)该实验的实验原理是:;(2)实验中使用的斜面应适当调整坡度较小,其目的是便于测量;(3)根据图甲中信息回答,vBC=m/s;(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偏。(填“大”或“小”)【答案】(1)(2)时间(3)0.3(4)大【详解】(1)测量平均速度,需要测量路程和时间,再结合计算平均速度,因此测量平均速度的原理是。(2)实验中使用的斜面应适当调整坡度较小,运行速度较慢,运行时间长,便于测量时间。(3)B点是AC的中点,所以BC段的路程为BC段的时间为所以速度为(4)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会导致测量时间偏小,根据可知,测得的速度会偏大。8.如图是“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实验时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滑下,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求出不同路段的平均速度。(1)实验原理是;(2)实验时,为了使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长一些,便于测量时间,应(选填“增大”或“减小”)斜面的倾斜角度;(3)小车从A点运动到B点所用的时间s;从A点到C点的路程cm,小车在AC段的平均速度m/s。如果测量过程中,小车还未到C点就停止计时,会导致测量的平均速度偏(选填“大”或“小”);(4)图中能够准确反映小车从斜面顶端下滑到底端的运动情况是______。A.B. C. D.【答案】(1)(2)减小(3)380.00.16大(4)D【详解】(1)测量平均速度,需要测量路程和时间,由得到小车的平均速度,实验原理是。(2)实验时,为了使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长些,即让小车缓一些下滑,便于测量时间,应减小斜面的倾斜角度。(3)[1]从A点出发,到达B点时,一共所用的时间为3s。[2]实验中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A、C两点对应的刻度值分别为80.0cm、0.0cm,因此小车从A点运动到C点的路程为80.0cm;A点出发,到达C点时,一共所用的时间为5s;根据求小车在AC段的平均速度[3]如果测量过程中,小车还未到C点就停止计时,会导致时间测量偏短,由可知路程一定,时间偏短,会导致测量的平均速度偏大。(4)小车在A点运动到B点平均速度为小车在B点运动到C点平均速度为由于,说明下车在做加速运动。A.图像随时间的增加,路程不变。说明小车静止,故A不符合题意;BC.图像均为倾斜直线,说明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C不符合题意;D.图像随时间的增加,路程增加的越来越快,说明下车在做加速运动,故D符合题意,故选D。密度测量工具的使用⭐积累与运用⭐积累与运用1、密度测量工具:密度测量的常用工具是量筒(量杯)、天平。用量筒测量固体和液体的体积;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2、量筒的使用:使用量筒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首先分清量筒的量程、单位和分度值(常见量筒单位是ml,1ml=1cm3,1L=1000ml=10-3m3)。(2)量筒使用时应放在水平桌面上。(3)当液面是凸面时,视线应与凸液面的顶部保持水平;当液面是凹面时,视线应与凹液面的底部保持水平。3、天平的使用及注意事项:测量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先将游码拨回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归零),再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到分度盘的中央刻度(或左右摆动幅度相等),表示横梁平衡;将物体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用镊子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使天平重新平衡;被测物体的质量=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游码在标尺上的指示值。9.(2024·山东淄博·中考真题)在测量液体密度时,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是72g,再将烧杯中的部分液体倒入量筒中(图甲),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液体的质量(图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量筒中液体的体积是B.实验时图乙中添加砝码的合理顺序是5g、10g、20gC.量筒中液体的质量是39gD.液体的密度是【答案】D【详解】A.量筒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因此图甲中量筒读数为,A错误;B.使用托盘天平时,添加砝码的合理顺序是“先大后小”,即20g、10g、5g,B错误;C.由图乙可知,烧杯和剩余液体的质量则量筒中液体的质量C错误;D.液体的密度D正确。10.(2024·山东滨州·中考真题)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固体密度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测量时先测物体的体积,再测物体的质量B.用调好的天平称量物体质量时,物体应放在天平的左盘中C.称量物体质量过程中,若横梁不平衡,可调节平衡螺母D.使用量筒测量体积时,可以俯视读数【答案】B【详解】A.测量物体体积时,将其从水中拿出时会带出来水,在测量质量会使质量偏大,所以应先测质量,再测体积,故A错误;B.用调好的天平称量物体质量时,砝码和物体按照左物右码放置,故B正确;C.称量前,应将游码归零,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称量物体质量过程中,不允许再调节平衡螺母,故C错误;D.使用量筒测量体积时,视线应与液面相平,如果俯视则读数偏小,故D错误。故选B。11.(2024·江苏徐州·中考真题)在测量物质密度实验中,调节天平时应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刻度线处,用调好的天平测量一枚草莓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草莓的质量为g,使草莓全部浸没在装满水的烧杯中,测得从烧杯中溢出水的质量为20g,则草莓的密度为g/cm3。【答案】零180.9【详解】[1]调节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面上,然后将游码移至标尺的左端零刻度线处后再调节平衡螺母。[2]由图可知草莓的质量为m=10g+5g+3g=18g[3]使草莓全部浸没在装满水的烧杯中,测得从烧杯中溢出水的质量为20g,草莓的体积草莓的密度12.(2024·江苏连云港·中考真题)小明测量某种矿石样品的密度,天平平衡时右盘所加砝码及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图乙是矿石样品放入量筒前后的情况,由测量可得矿石样品的质量为g,矿石样品的体积为,所测矿石样品的密度为。该矿石的质量为kg。【答案】2710【详解】[1]由图甲天平所示的游码的分度值为0.2g,游码读数为2g,可知,矿石的质量为砝码的质量加游码所对应的刻度值[2]由图乙量筒所示的分度值为1mL,前后两次读数分别为20mL和40mL,可知,矿石样品的体积等于量筒内两次体积之差[3]根据密度公式得矿石的密度[4]知道矿石的密度和体积,根据m=ρV得矿石的质量实验测量固体的密度⭐积累与运用固体密度的测量关键是测出物体的质量和体积,金属块的质量可用天平直接测得,也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重力来计算质量;若物体的形状规则,可用刻度尺测出相关量后根据公式算出体积,若形状不规则利用量筒或量杯“排水法”来测得,若物体不能沉入水中的,可用“压入法”或“重锤法”来测物体的体积⭐积累与运用固体密度的测量关键是测出物体的质量和体积,金属块的质量可用天平直接测得,也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重力来计算质量;若物体的形状规则,可用刻度尺测出相关量后根据公式算出体积,若形状不规则利用量筒或量杯“排水法”来测得,若物体不能沉入水中的,可用“压入法”或“重锤法”来测物体的体积。13.(2024·陕西·中考真题)小明想知道自制凉粉的密度,于是在实验室进行了如下操作:(1)将托盘天平放在工作台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天平横梁静止时,指针位置如图1所示,接下来应将平衡螺母向调节,使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2)如图2,用调好的天平测量烧杯和凉粉的总质量,请指出他操作中的错误:。(3)改正错误后重新测量,天平平衡时,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3所示,则烧杯和凉粉的总质量为g。(4)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用小勺挖出烧杯中一部分凉粉放入量筒中,使之在水中。最终测得量筒中凉粉的体积为。(5)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凉粉的质量为75.6g,计算出凉粉的密度为;(6)整理器材时发现,本实验中使用的“5g”砝码生锈了,则凉粉密度的测量值(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答案】(1)水平左(2)物体和砝码的位置放反了(3)116.2(4)浸没(5)1.16(6)不变【详解】(1)[1]使用天平前,应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2]天平横梁静止时,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说明左侧质量偏小,平衡螺母应向左调节,使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2)天平的使用应遵循“左物右码”,图中物体和砝码的位置放反了。(3)天平平衡时,砝码的质量为100g,10g和5g,游码对应的刻度值为1.2g,则烧杯和凉粉的总质量(4)为了准确测量凉粉的体积,需使凉粉完全浸没在水中,读出此时水和凉粉的总体积,再减去水的体积,就是凉粉的体积。(5)量筒中凉粉的质量凉粉的密度(6)因为每次测量时都用到生锈的砝码,最后计算时质量用的是质量差,则凉粉密度的测量值不变。14.(2024·江苏南通·中考真题)某小组测量正方体蜡块的密度。(1)小红利用天平和刻度尺进行测量。①天平放在上,将游码归零,指针静止时偏向分度盘左侧,平衡螺母应向调节,使横梁平衡;②如图甲,天平测得蜡块质量为g;如图乙,刻度尺测出蜡块边长为cm,则。(2)小华想利用弹簧测力计、烧杯、水、细线来测量该蜡块密度。她能否完成实验,简述判断理由。【答案】(1)水平桌面右57.64.00(2)因为蜡块密度小于水,在水中漂浮,利用弹簧测力计、烧杯、水、细线无法测量蜡块的体积,故小华不能完成实验【详解】(1)[1][2]实验中,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归零,指针静止时偏向分度盘左侧,说明天平左端较重,应向右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水平平衡。[3]由图甲可知,砝码总质量为50g+5g=55g,游码示数为2.6g,则测得蜡块质量为[4]由图乙可知,蜡块边长为[5]蜡块的体积为蜡块的密度为(2)测量该蜡块密度,根据公式可知,需测量蜡块的质量和体积。因为蜡块密度小于水,在水中漂浮,利用弹簧测力计、烧杯、水、细线无法测量蜡块的体积,故小华不能完成实验。15.(2024·江苏宿迁·中考真题)五一假期,小红在骆马湖沙滩捡到一块小石头,回到学校,进行了如下测量:(1)测量石块的质量,天平平衡后,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甲所示,g;(2)用量筒和适量的水,测量石块的体积,如图乙所示,石块密度;(3)将石块放入量筒时有水溅出,则密度测量值偏。【答案】(1)27(2)2.7(3)大【详解】(1)由图甲可知,石块的质量(2)由图乙可知,石块的体积石块密度(3)将石块放用量筒时有水溅出,会使测出的石块体积偏小,根据密度公式可知,密度测量值偏大。16.(2024·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真题)小红结合所学的物理知识来测量小石块的密度。(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处,发现指针静止时的位置如图1所示,则应将平衡螺母向调节,使托盘天平平衡;(2)小红调节托盘天平平衡,估计小石块的质量后,把小石块放在左盘,向右盘从大到小加减砝码,当加入最小的砝码(5g)前,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左侧。此时,将最小的砝码(5g)加入右盘,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右侧,接下来应进行的实验操作是:,直至托盘天平平衡。托盘天平平衡时砝码的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2所示,则小石块的质量为g。用量筒和适量的水测出小石块的体积为20mL;(3)根据所测数据计算出小石块的密度,合;(4)若小石块吸水,则测量出的小石块密度值(选填“偏大”或“偏小”)。【答案】左端的零刻度线左取下最小的砝码,并向右移动游码542.7偏大【详解】(1)[1][2]使用天平时,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静止时的位置如图1所示右偏,说明右端重,则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节,给左端增重,使托盘天平平衡。(2)[3]把小石块放在左盘,向右盘从大到小加减砝码,当加入最小的砝码(5g)前,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左侧。此时,将最小的砝码(5g)加入右盘,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右侧,说明还是右端重,接下来应进行的实验操作是:取下最小的砝码,并向右移动游码,直至托盘天平平衡。[4]托盘天平平衡时砝码的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2所示,标尺分度值为0.2g,则小石块的质量为(3)[5][6]小石块的密度为(4)[7]若小石块吸水,则测量出的小石块体积偏小,根据可知测量出的小石块密度值偏大。实验测量液体的密度⭐积累与运用⭐积累与运用(1)在没有量筒,液体体积无法直接测量时,往往需要借助于等体积的水,水的密度是已知的,在体积相等时,两种物质的质量之比等于它们的密度之比。
(2)在没有天平,液体质量无法直接测量时,往往需要利用浮力知识间接测量。
(3)测量液体的质量时,是用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减去剩余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就是倒入量筒液体的质量。
(4)若先用量筒测出液体的体积,再将液体倒入烧杯测出质量,这种做法会因量筒壁粘液体,而使测出的质量偏小,算出的液体密度偏小。17.(2024·江苏淮安·中考真题)小明在测量橙汁密度时,进行了如下操作:(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把游码移至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要使横梁水平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调。(2)为了减小实验误差,下列步骤最合理的顺序是。A.将烧杯中的橙汁全部倒入量筒,如图乙所示,橙汁的体积为B.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C.烧杯中盛适量的橙汁,用天平测出橙汁和烧杯的总质量,如图丙所示(3)由上述测量数据可计算出橙汁的密度为。(4)学习过密度知识后,小明在杂志上看到“人口密度”的概念,它与密度定义方法相同,指单位面积土地上居住的人口数量,淮安市2023年人口密度约为490(填合适的单位)。【答案】(1)左(2)CAB50(3)(4)人/平方公里【详解】(1)由图甲得,指针指向分度盘的右边,即右盘下沉,要使天平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向左调。(2)[1]在烧杯中称量再倒入量筒时,烧杯中可能会有残留,因此为了减小误差,其最合理的顺序是C.烧杯中盛适量的橙汁,用天平测出橙汁和烧杯的总质量,如图丙所示;A.将烧杯中的橙汁全部倒入量筒中,读出橙汁的体积,如图乙所示;B.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51.8g,即正确顺序时CAB。A[2]量筒的分度值为1mL,量筒中橙汁的体积为(3)由图丙可知,横梁的分度值为0.2g,游码的示数为1.8g,则橙汁的总质量为量筒中橙汁的质量为橙汁的密度为(4)人口密度是衡量城市人口的重要数据,基本单位是人/平方公里。18.(2024·山东泰安·中考真题)在“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盐水的密度”实验中,操作过程如下,请回答问题:(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拨到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指针静止时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向(选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2)继续进行实验:①向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盐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质量为109.2g;②把烧杯中的部分盐水倒入量筒,如图乙所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为;③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丙所示;(3)根据测量的实验数据,计算出盐水的密度为;(4)细心的小明同学发现,在步骤②中有少量盐水倒在了量筒外面,测得盐水的密度比真实值偏(选填“大”或“小”)。【答案】(1)右(2)60(3)1.03(4)大【详解】(1)由图甲可知,指针向左偏,则平衡螺母要向右调,使天平平衡。(2)[1]将烧杯中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如图乙),则量筒内盐水的体积是60cm3。[2]由图丙可知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m2=20g+20g+5g+2.4g=47.4g(3)倒入量筒内的盐水的质量m=m1-m2=109.2g-47.4g=61.8g盐水的密度(4)在步骤②中有少量盐水倒在了量筒外面,测量盐水的体积偏小,质量不变,由可知测得盐水的密度比真实值偏大。19.(2024·江苏镇江·中考真题)为了测量某液体的密度,小李进行了如下实验。
(1)如图1所示,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天平时应先将游码移到标尺的处。若指针静止时位置如图2所示,则应再将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端调节;(2)在烧杯中装入适量待测液体,用天平正确测量其总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3所示,其总质量为;(3)将烧杯中的部分液体倒入量筒,图4中读数视线正确的是(选填“①”、“②”或“③”),量筒中液体的体积为。(4)测出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为,则液体的密度为。【答案】(1)“0”刻度线右(2)128(3)②30(4)0.8【详解】(1)[1]根据天平的使用可知,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天平时应先将游码移到标尺的“0”刻度线处。[2]若指针静止时,位置如图2所示,天平的指针向左边偏,说明左侧偏重,为了天平的平衡,则应再将平衡螺母向右端调节。(2)如图3所示,其总质量为(3)[1]将烧杯中的部分液体倒入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即图4中读数视线正确的是②。[2]如图,量筒中的读数是,液体的体积为。(4)测出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为,根据密度公式可知,液体的密度为20.(2024·四川广元·中考真题)随着广元城区“海绵城市”建设的推进,嘉陵江广元段的江水变得更清了。“梦天”学习小组取回江水样品,测量密度。(1)实验步骤如下:①将空烧杯放在调好的天平上,测出其质量为42g;②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将其放在天平左盘,在右盘添加砝码并移动游码,直到天平平衡,所用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则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g;③将烧杯中的水倒入量筒,读出量筒中水的体积为20mL;④由上述实验数据计算出江水的密度为。(结果保留两位小数)(2)实验评估时,小华认为,在步骤③中,由于烧杯中的水有残留,会使密度的测量结果(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他提出只要将实验步骤的顺序作调整就能使测量结果更准确,调整后的顺序为。(只填实验步骤前的序号)【答案】62.41.02偏大②③①④【详解】(1)[1]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将其放在天平左盘,在右盘添加砝码并移动游码,直到天平平衡,所用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则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62.4g。[2]测得江水的质量为测得江水的体积为计算出江水的密度为(2)[3]在步骤③中,由于烧杯中的水有残留,会使测得的江水体积变小,则会使密度的测量结果偏大。[4]只要将实验步骤的顺序作调整就能使测量结果更准确,调整后的顺序为②③①④。1.“频闪摄影”在暗室中进行,闪光灯每隔0.1s闪亮一次,底片就记录下这时物体的位置。如图所示,是甲、乙两个网球同时同位置出发,沿着水平面从左向右(a→b)沿直线运动时任意一段的频闪照片,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球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B.从a到b,甲、乙两球运动时间之比是3:2C.乙球的运动速度越来越小 D.从a到b,甲、乙两球平均速度之比为5:3【答案】A【详解】A.由图可知,甲球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同,所以甲球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正确;B.由题意可知,闪光灯每隔0.1s闪亮一次,所以从a到b,甲、乙两球运动时间之比是故B错误;C.由图可知,从a到b,乙球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来越大,所以乙球做加速直线运动,运动速度越来越大,故C错误;D.由可知,从a到b,甲、乙两球平均速度之比是故D错误。故选A。2.a、b两辆小车从同一点沿相同方向出发,图甲是a车运动的图像,乙是b车运动的图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第4s末,a、b两小车相遇B.2~4s内,a车静止C.第4s末,a、b两车相距20mD.0~4s,a车的平均速度等于b车的平均速度【答案】C【详解】AC.由图甲可知,第4s末,a车行驶的路程为20m;由图乙和可得,第4s末,b车行驶的路程为a、b两辆小车从同一点沿相同方向出发,所以第4s末,两车通过的路程相同,两车相遇,两车相距0m。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C错误,符合题意;B.2~4s内,由图甲可知,a车行驶的路程不变,说明该车处于静止状态,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D.0~4s,由A分析可知a、b两车通过的路程均为20m,时间相同,根据可知,两车平均速度相同,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3.(2024·山东聊城·中考真题)小慧为了鉴别一金属块由什么物质组成,分别使用天平和量简测量出它的质量和体积如图所示,则该金属块的质量为g,经过计算得到该金属块的密度,结合固体密度表获知该金属为。一些固体的密度(常温常压)物质密度/()铂金铅银铜铁【答案】39.6铁【详解】[1][2]由图可知,金属块的质量为m=5g+10g+20g+4.6g=39.6g由图可知,金属块的体积V=40mL-35mL=5mL=5cm3该金属块的密度由表中数据可知,该金属可能为铁。4.(2024·四川自贡·中考真题)为测量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上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记录下小车在A点、B点和C点的位置和时刻如右图所示,则AB段的距离是cm,AC段的平均速度是m/s。【答案】40.00.2【详解】[1]小车运动距离sAB=80.0cm−40.0cm=40.0cm[2]小车运动距离sAC=80.0cm−0.0cm=80.0cm运动时间tAC=15:41:44-15:41:40=4s小车通过AC段的平均速度5.(2024·四川遂宁·中考真题)芳芳学习了密度知识后,在实验室对一块从涪江边捡回的鹅卵石进行密度测量,他先用天平测量鹅卵石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游码位置及右盘中的砝码如甲图所示,鹅卵石的质量为g,然后用量筒测鹅卵石的体积如乙图所示,鹅卵石体积为,则鹅卵石的密度为。【答案】44202.2【详解】[1]如甲图所示,天平横梁标尺分度值为0.2g,示数为44g,即鹅卵石的质量为44g。[2]如乙图所示,量筒分度值为,根据排水法,鹅卵石体积为[3]则鹅卵石的密度为6.小明在做“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1中已标出小车到达、、的时刻,则:(1)实验中应该控制斜面的坡度较,其目的是便于测量;(2)实验中,测得全程所用时间,上半程所用时间,对于如何获取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下列方法最好的是___________;A.小车从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到所用的时间与路程,计算得到B.小车从点由静止释放,经过点开始计时,到达点后测得时间,再测量路程,计算得到C.不测量,利用已有数据求得下半程时间,下半程路程,再计算得到(3)请根据图1中所给信息求出几段运动过程中平均速度的最大值;图2中能说明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情况的图像是;(4)实验中,测量小车在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目的是___________。A.探究小车从斜面上滑下过程中速度变化的规律B.求速度的平均值,减小实验误差【答案】(1)小时间(2)C(3)0.50③(4)A【详解】(1)[1][2]为了便于测量时间,应让小车下滑速度慢些,运动的时间长些,所以应该控制斜面的坡度较小。(2)A.小车在下滑过程中,到达B点的速度并不为零,所以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到达C点的时间并不等于下半段的时间,计算得到v3结果不准确,故A不符合题意;B.可以在B点开始计时,但在运动中开始计时,计时误差比较大,计算结果不准确,故B不符合题意;C.实验中,对于如何获取下半程s3的平均速度v3,下列方法最好的是不测量,利用已有数据求得t3=t1-t2,s3=s1-s2,再计算得到v3,故C符合题意。故选C。(3)[1][2]由图知,小车通过AB段的路程sAB=100.0cm-50.0cm=50.0cm=0.50m通过AB段的时间tAB=15:35:22-15:35:20=2s所以AB段平均速度为小车通过BC段的路程sBC=50.0cm=0.50m通过BC段的时间tBC=15:35:23-15:35:22=1s所以BC段平均速度为所以小车在斜面上做的是加速运动,随着时间的增加速度越来越快,所以运动过程中平均速度的最大值vBC,图2中③能说明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情况。(4)通过测量不同路程上的平均速度,可以分析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时速度的变化情况,从而探究其运动规律,故选A。7.(2024·山东临沂·中考真题)2024年5月12日,临沂日报以《时光奔涌日日新沂蒙风光处处好》为题,报道了临沂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具体做法,其中采用原位生态净化槽净化农村生活污水是乡村生态振兴的有效措施。小明想知道经过净化槽净化后的水的密度,他进行了如下测量。(1)将一台能正常使用的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指针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向左调节平衡螺母,但始终未能将天平调平衡,原因是;(2)将天平调平衡后,先测空烧杯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称量标尺上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空烧杯的质量为g;(3)将适量的净化后的水倒入烧杯中,并通过烧杯上的刻度直接读出水的体积为50mL,然后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78.2g,则净化后的水的密度为g/cm3,此测量值误差太大,主要原因是;(4)将烧杯中的水全部倒入量筒中,如图丙所示,则水的体积为mL。利用这一数据计算出净化后的水的密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其真实值。【答案】游码未移到称量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上32.60.912烧杯上的刻度分度值较大,使得直接读出的水的体积与真实值误差较大45大于【详解】(1)[1]在调节天平平衡时,应先将游码移至标尺的零刻线处,再调节平衡螺母;如图甲所示,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说明左侧高,应向左调节平衡螺母;但始终未能将天平调平衡,说明天平的横梁已经不平衡了,即游码未移到称量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上。(2)[2]由图乙可知,天平标尺的分度值为0.2g,则空烧杯的质量m1=20g+10g+2.6g=32.6g(3)[3]由题意知,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78.2g,则水的质量m=m2−m1=78.2g−32.6g=45.6g则水的密度[4]烧杯上的刻度分度值较大,使得直接读出的水的体积与真实值误差较大,从而测量出水的密度的误差较大。(4)[5]由丙图知,量筒的分度值为1mL,则量筒中水的体积为45mL。[6]由于将烧杯中的水倒入量筒中时,烧杯壁粘水而使量筒中水的体积偏小,故在质量一定时,体积偏小,则密度偏大,所以计算出净化后的水的密度大于其真实值。8.(2024·四川眉山·中考真题)一次课外活动中,物理老师让学生自选器材“测量液体密度”。(1)一小组测量某液体的密度,选择天平及量筒等器材。①天平是利用杠杆平衡条件来工作的,它属于(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杠杆。天平置于水平台面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应该向旋动平衡螺母,直到天平横梁平衡。②向烧杯中倒入适量待测液体,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右盘中砝码及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则g。③将烧杯中液体倒入一部分在量筒中如图丙,量筒中液体体积;再用天平测得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为133.2g。④待测液体的密度。(2)二小组测量橙汁饮料的密度,选择天平和容积为V的两个完全相同瓶子等器材。两个瓶子分别装满水和橙汁,放在已平衡的天平左右两盘,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游码示数为,如图丁。则橙汁的密度(用字母V、和来表示)。【答案】等臂右165301.06【详解】(1)[1]天平两个托盘到转轴的距离相等,因为动力臂等于阻力臂,所以天平是等臂杠杆。[2]如图甲所示,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左侧,说明左侧重,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3]由图乙可知,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为[4]由图可知,量筒的分度值为,量筒中液体体积为。[5]量筒内液体的质量为待测液体的密度为(2)[6]由图可知,橙汁与水的质量关系为根据可得则橙汁的密度为9.(2024·广西·中考真题)小明在测量花生油和实心物体A密度的实验中:(1)把天平放置,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静止时如图甲所示,则应将平衡螺母向调节(选填“左”或“右”),直到横梁平衡;(2)将花生油倒入空烧杯,用天平测得其总质量为79g;再将烧杯中的花生油倒入量筒中,测得量筒中油的体积为60cm3;用天平测量剩余花生油和烧杯的总质量时,如图乙所示,用手拿砝码的做法(选填“规范”或“不规范”),当横梁再次平衡时如图丙所示,则剩余花生油和烧杯的总质量为g,花生油的密度为kg/m3。(3)在测量A的密度时,不慎碰坏了量筒,于是利用矿泉水瓶代替量筒继续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如下:①测出A的质量m1;②往矿泉水瓶中灌满水,拧紧瓶盖后擦干瓶子,测出其总质量m2;③,测出其总质量m3;④求得A的密度为ρ=(用ρ水、m1、m2和m3来表示)。【答案】水平右不规范250.9×103见解析【详解】(1)[1][2]实验中,天平水平放置,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图叫中指针偏向分度值的左侧,需要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2)[3]夹取砝码时要用镊子,图乙中用手拿砝码是错误的。[4]由图丙可知,剩余花生油和烧杯的总质量为m剩=20g+5g=25g[5]花生油的密度(3)③[6]将A放入矿泉水瓶中,拧紧瓶盖后擦干瓶子,测出其总质量m3;④[7]A的体积A的密度10.(2024·宁夏·中考真题)贺兰山东麓产区位于北纬至之间,是世界公认的种植酿酒葡萄和生产葡萄酒的黄金地带;某研学小组参观酒庄后,想测红酒的密度,进行了如下实验;(1)实验过程:①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指针指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应将平衡螺母向调节,使天平平衡;②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为46.4g;③向烧杯中倒入适量红酒,放在天平的左盘中,在右盘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天平平衡时,所用砝码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质量为g;④将红酒全部倒入量筒,如图丙所示;(2)利用上述方法测出红酒的密度为;(结果保留两位小数)(3)这种方法测量的红酒密度值比真实值(选填“偏大”或“偏小”);只需将②③④的操作顺序稍做调整即可减小这种误差,调整后的顺序是。【答案】右83.80.98偏大③④②【详解】(1)①[1]把天平放到水平台面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由图甲可知,指针偏向分度盘左侧,说明天平左侧偏重,所以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使天平水平平衡。③[2]用天平称量红酒和烧杯的总质量时,标尺上分度值为0.2g,游码对应的刻度值是3.8g,所以烧杯和红酒的总质量m总=50g+20g+10g+3.8g=83.8g(2)[3]由于烧杯的质量为46.4g,则红酒的质量m酒=m总-m杯=83.8g-46.4g=37.4g由丙图知,量筒的分度值为2mL,所以红酒的体积为38mL,即为38cm3;则红酒的密度(3)[4]当将烧杯中的红酒倒入量筒中时,烧杯壁上会附着一定量的红酒,使体积测量的数值偏小,由可知,测得的红酒的密度值就偏大。[5]为了减小测量红酒体积的误差,可以先测量红酒和烧杯的总质量,再将红酒倒入量筒中,最后测量剩余红酒和烧杯的质量,所以调整后的顺序③④②。11.如图甲所示,小车A和小车B在马路上相向而行,小车A向东运动,小车B向西运动。如图乙是小车A和小车B的路程随着时间变化的坐标图。求:(1)小车A的速度是多少m/s;(2)如图乙所示,小车A和小车B在第几秒相遇;(3)如图丙所示,马路为双向两车道,每一条道均为6m宽,一行人正开始以2m/s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横穿马路,长度为5m、宽度为2m的小车C此时也在向正前方做匀速直线运动,且距离人的行走路线25m,小车C始终行驶在该车道的中间,为了使行人安全通过,小车C的行驶速度的范围是多少?【答案】(1)(2)(3)或【详解】(1)由图乙可知小车A25s行驶的路程为125m,由计算其速度为(2)由图乙可知两车相遇时小车A行驶路程为根据求两车相遇需要的时间为(3)行人安全通过时有两种情况:情况一:人在车通过后刚好安全通过这种情况下车的最小速度为故人在车通过后安全通过,车速不能低于;情况二:人在车未通过前刚好安全通过这种情况下车的最大速度为故人在车未通过前安全通过,车速不能超过;故为了使行人安全通过,小车C的行驶速度的范围是或。1.(新情景)重庆具有世界上“桥都”之美称,重庆的桥“一头连着现在,另一头通向未来”。如图甲是网红打卡之地--千厮门大桥,细心的小徐老师拍到桥上还有着如图乙所示的指示牌,则车辆在桥上最快行驶速度是。在平峰时段,徐老师驾小轿车通过该桥,至少需要s(不计小轿车车长)。【答案】6043.2【详解】[1]指示牌60的意思是最高速度不能超过;[2]全长720m,徐老师驾小轿车通过该桥,至少需要时间为2.(新考法)城市建筑的高层及超高层越来越多,一旦发生火灾,不可盲目逃生。受到儿童滑梯的启发,小明想要设计一个安装在楼房上的消防逃生滑梯模型。小明想知道人从滑梯上滑下时速度的变化,小明利用小车、斜面、挡板等器材组装了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并设计实验方案;让小车从斜面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路程和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从而判断物体从斜面下滑时速度的变化情况。(1)除了图甲中所给的器材之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在实验中,应使斜面的坡度适当缓一些,这样做的目的是;(2)实验时,若听到小车撞击挡板C的声音后才停止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时间,则平均速度vAC将(以上两空均选填“偏大”或“偏小”);(3)如果测得小车从A滑到C的时间tAC=4s,小车从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鲁教五四新版八年级地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
- 2025年苏教新版选修3地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
- 2025年粤人版九年级生物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
- 二零二五年度卫生间清洁剂研发与供应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2025版文化创意产业融资合同范本4篇
- 2025年度环保工程派遣人员劳务合同范本4篇
- 担保合同约定条款协议书(2篇)
- 2025年度摩托车租赁平台合作合同范本3篇
- 2025年度牧草种植基地环境保护合同范本3篇
- 二零二五版苗木种植基地林业病虫害防治合同2篇
- GB/T 16895.3-2024低压电气装置第5-54部分:电气设备的选择和安装接地配置和保护导体
- 计划合同部部长述职报告范文
-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期末试卷
- GJB9001C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培训专题培训课件
- 二手车车主寄售协议书范文范本
- 窗帘采购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五年级上册小数除法竖式计算练习300题及答案
- 语言规划讲义
- 生活用房设施施工方案模板
- 上海市杨浦区2022届初三中考二模英语试卷+答案
- GB/T 9755-2001合成树脂乳液外墙涂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