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制造业工业4.0与智能制造系统集成方案TOC\o"1-2"\h\u28165第一章概述 2321371.1制造业发展趋势 2187621.2工业互联网与工业4.0 3314391.3智能制造系统集成方案概述 323767第二章智能制造系统架构 3297382.1系统架构设计 3210832.2关键技术组成 4302002.3系统集成方法 44229第三章传感器与数据采集 5125193.1传感器技术概述 5161483.2数据采集与处理 5184953.2.1数据采集 5196083.2.2数据处理 6284643.3数据传输与存储 628013.3.1数据传输 6137603.3.2数据存储 624848第四章网络通信与云计算 7107754.1工业以太网与现场总线 7172934.2云计算平台建设 7228394.3数据分析与挖掘 729446第五章智能制造执行系统 8210905.1制造执行系统概述 8139285.2制造执行系统设计 8109365.3制造执行系统集成 914480第六章机器视觉与识别 9109746.1机器视觉技术概述 10112396.1.1机器视觉基本原理 10242256.1.2机器视觉技术发展趋势 10112376.2视觉系统设计与集成 10161186.2.1视觉系统设计原则 10214046.2.2视觉系统集成流程 11124926.3识别算法与应用 11311696.3.1识别算法分类 11101156.3.2识别算法应用 1117864第七章与自动化设备 11286817.1技术概述 11120437.2自动化设备集成 1245827.3与自动化设备协同作业 1215902第八章智能工厂与生产管理系统 13240118.1智能工厂布局与规划 13270628.1.1工厂布局设计原则 13157018.1.2工厂布局规划 13296428.2生产管理系统设计 13138578.2.1系统架构 1343258.2.2功能模块 13252028.3生产调度与优化 14129788.3.1生产调度策略 14296728.3.2生产优化方法 1422610第九章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 14146269.1安全生产管理 1466529.1.1安全生产概述 1495369.1.2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1448489.1.3安全生产管理措施 1542529.2环境保护技术 1591689.2.1环境保护概述 15256609.2.2环境保护技术措施 1563519.3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系统集成 15117129.3.1系统集成概述 15231359.3.2系统集成内容 1518398第十章项目实施与运维 161747210.1项目实施策略 162551510.2系统集成调试 162410010.3运维管理与优化 17第一章概述1.1制造业发展趋势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科技创新的加速推进,制造业正面临着深刻的变革。我国制造业在经历了快速增长和技术积累后,正逐步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以下是当前制造业发展的主要趋势:(1)产业升级:制造业正从传统的劳动力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转变,以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2)智能制造:信息技术、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制造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路径。(3)绿色制造:环保意识的提升和资源约束加剧,推动制造业向绿色、低碳、循环方向发展。(4)服务型制造:制造业向产业链两端延伸,提供增值服务,实现从生产型向服务型转变。1.2工业互联网与工业4.0工业互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产物,旨在实现人、机、物的全面互联。它通过连接设备、工厂、人员、系统和产品,实现数据的实时采集、传输、分析和应用,提高制造业的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升质量。工业4.0是德国提出的一个概念,它以工业互联网为核心,通过集成信息物理系统(CPS)、智能制造、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实现制造业的智能化、网络化、个性化生产。工业互联网与工业4.0的共同目标是通过智能化、网络化手段,推动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实现生产方式、商业模式和组织形态的变革。1.3智能制造系统集成方案概述智能制造系统集成方案旨在将先进的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与制造业相结合,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网络化和高效化。以下为智能制造系统集成方案的主要组成部分:(1)智能设备:通过引入智能化设备,提高生产设备的自动化程度和智能水平,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精确控制。(2)信息管理系统:构建统一的信息管理平台,实现生产、销售、采购、物流等环节的信息共享和协同作业。(3)数据采集与处理:利用传感器、工业互联网等技术,实时采集生产过程中的数据,通过大数据分析,优化生产策略。(4)智能控制系统:通过集成控制算法、优化算法等,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调度、优化控制。(5)安全与环保:关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环保问题,通过智能化手段提高生产安全性和环保水平。(6)人才培养与培训:加强智能制造领域的人才培养,提升企业员工的技术素质和创新能力。通过以上智能制造系统集成方案的实施,有助于提高制造业的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升产品质量,推动我国制造业向更高水平发展。第二章智能制造系统架构2.1系统架构设计智能制造系统架构设计是构建智能制造系统的核心环节,其目标是实现制造业工业4.0理念下的高度智能化、网络化和自动化。系统架构设计遵循以下原则:(1)模块化设计:将系统划分为若干个相对独立的模块,实现功能划分和层次划分,便于系统开发和维护。(2)开放性设计:采用标准化、通用化的接口和协议,保证系统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和扩展性。(3)实时性设计:充分考虑实时功能要求,保证系统在高并发、高实时性场景下稳定运行。(4)安全性设计:强化系统安全防护措施,保证系统数据和设备安全。基于以上原则,智能制造系统架构可分为以下几个层次:(1)设备层:包括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等硬件设备,实现数据采集、指令执行等功能。(2)控制层:对设备层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控制指令,实现对设备的实时控制。(3)管理层:对控制层产生的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实现生产调度、设备维护等功能。(4)应用层:面向用户,提供生产管理、数据分析、决策支持等应用服务。2.2关键技术组成智能制造系统涉及以下关键技术:(1)物联网技术:通过传感器、控制器等设备实现数据采集,构建物联网,实现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2)大数据技术: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挖掘有价值的信息,为决策提供支持。(3)云计算技术:利用云计算平台,实现对海量数据的存储、计算和分析,提高系统处理能力。(4)人工智能技术:通过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方法,实现对生产过程的智能化控制。(5)边缘计算技术:在设备端进行数据处理,降低网络延迟,提高实时性。2.3系统集成方法智能制造系统集成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硬件集成:将各种设备、传感器、控制器等硬件设备连接起来,构建统一的硬件平台。(2)软件集成:将不同层次、不同功能的软件模块集成在一起,实现数据交互和功能协同。(3)网络集成:采用标准化、通用化的网络协议,实现设备之间、设备与平台之间的互联互通。(4)数据集成: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统一管理、分析和处理,实现数据价值的最大化。(5)安全集成:在系统设计、开发和运行过程中,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保证系统安全和稳定运行。第三章传感器与数据采集3.1传感器技术概述传感器技术是制造业工业4.0与智能制造系统中的关键环节,它通过将物理、化学、生物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实现对各种环境参数的实时监测。传感器技术在智能制造系统中的应用,有助于提高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程度,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质量。传感器按照感知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湿度传感器、位移传感器、速度传感器等。按照工作原理,可以分为接触式传感器和非接触式传感器。传感器技术的核心在于敏感元件的选取和信号处理方法的优化。3.2数据采集与处理3.2.1数据采集数据采集是指通过传感器实时获取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参数,如温度、压力、湿度等。数据采集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智能制造系统的运行效果。数据采集过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传感器信号的调理:将传感器输出的微弱信号进行放大、滤波等处理,以满足数据采集系统的要求。(2)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通过模数转换器(ADC)将传感器输出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便于计算机处理。(3)数据采集与存储:将转换后的数字信号传输至计算机,通过数据采集软件进行存储和管理。3.2.2数据处理数据处理是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计算等操作,以提取有用的信息。数据处理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数据清洗:去除采集过程中产生的异常值、噪声等,保证数据的准确性。(2)数据融合:将多个传感器采集的数据进行整合,提高数据的全面性和可靠性。(3)特征提取:从原始数据中提取出反映生产过程特性的关键参数,为后续的决策提供依据。(4)数据分析与优化:通过数学模型、机器学习等方法,对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找出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并提出优化方案。3.3数据传输与存储3.3.1数据传输数据传输是指将采集到的数据从传感器传输至计算机或其他数据处理设备。数据传输方式包括有线传输和无线传输两种。(1)有线传输:通过电缆将传感器与计算机或其他设备连接,传输速率高、稳定性好。(2)无线传输: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如WiFi、蓝牙等)实现传感器与计算机或其他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具有布线简单、安装方便等优点。3.3.2数据存储数据存储是将采集和处理后的数据保存至计算机或其他存储设备中,以便后续查询、分析和应用。数据存储方式包括以下几种:(1)本地存储:将数据存储在计算机的硬盘或固态盘中,便于快速访问和处理。(2)网络存储:将数据存储在网络服务器上,实现数据共享和远程访问。(3)云存储:将数据存储在云平台上,具有弹性扩展、高可靠性和低成本等优点。通过优化数据采集、处理、传输和存储环节,可以为制造业工业4.0与智能制造系统提供准确、高效的数据支持。第四章网络通信与云计算4.1工业以太网与现场总线工业4.0的深入推进,工业以太网与现场总线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工业以太网作为工业自动化领域的通信网络,以其高速度、高稳定性、易扩展性等优势,成为了工业控制系统的重要基础。工业以太网技术主要包括以太网通信协议、网络设备以及网络架构等。以太网通信协议主要采用TCP/IP协议,保证了数据的可靠传输;网络设备包括交换机、路由器等,为数据传输提供硬件支持;网络架构则根据实际应用需求进行设计,以满足不同场景的通信需求。现场总线技术是工业自动化领域中另一种重要的通信技术,它将各种现场设备与控制系统连接起来,实现数据的实时传输。现场总线技术具有抗干扰能力强、实时性好、可靠性高等特点,适用于工业现场复杂的环境。4.2云计算平台建设云计算平台是制造业工业4.0的核心技术之一,它通过将计算、存储、网络等资源进行虚拟化,实现了资源的集中管理和高效利用。云计算平台的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基础设施:包括服务器、存储、网络等硬件设施,为云计算平台提供基础支撑。(2)虚拟化技术:通过虚拟化技术,将物理资源转化为虚拟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3)云管理平台:实现对虚拟资源的监控、调度、备份等功能,保证云计算平台的高效运行。(4)云应用服务:基于云计算平台,开发各类应用服务,满足制造业的多元化需求。4.3数据分析与挖掘在制造业工业4.0时代,数据分析与挖掘成为了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通过对海量数据的分析,企业可以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为决策提供有力支持。数据分析与挖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数据预处理:对原始数据进行清洗、整合、转换等操作,提高数据质量。(2)数据挖掘算法:采用关联规则挖掘、聚类分析、分类预测等算法,挖掘数据中的有价值信息。(3)数据可视化:将数据分析结果以图表、报告等形式展示,便于企业决策者理解和使用。(4)应用场景:将数据分析与挖掘应用于生产过程优化、质量控制、设备维护等领域,实现生产效率的提升。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网络通信与云计算在制造业工业4.0中的重要地位。工业以太网与现场总线技术为数据传输提供可靠保障,云计算平台为企业提供高效、灵活的计算资源,数据分析与挖掘则为企业决策提供有力支持。在智能制造系统集成方案中,这三者相互促进,共同推动制造业的转型升级。第五章智能制造执行系统5.1制造执行系统概述制造执行系统(ManufacturingExecutionSystem,MES)是制造业工业4.0与智能制造系统集成方案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对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监控、管理和优化,保证生产计划的顺利实施。制造执行系统将生产计划、生产调度、生产过程、生产数据等多个环节进行集成,为企业提供一个全面、实时的生产管理平台。5.2制造执行系统设计制造执行系统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实时性:制造执行系统需要实时采集生产过程中的数据,对生产状态进行实时监控,以便及时调整生产计划。(2)灵活性:制造执行系统应具备较高的灵活性,能够适应不同生产环境和生产任务的变化。(3)可扩展性:制造执行系统应具备良好的可扩展性,以满足企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4)安全性:制造执行系统涉及到的生产数据具有很高的价值,因此系统设计应充分考虑安全性,防止数据泄露。制造执行系统主要包括以下模块:(1)生产计划管理:负责制定、调整和执行生产计划,保证生产任务按期完成。(2)生产调度管理:根据生产计划,对生产资源进行合理分配,提高生产效率。(3)生产过程监控:实时采集生产过程中的数据,对生产状态进行监控,保证生产过程顺利进行。(4)生产数据管理:对生产过程中的数据进行收集、存储、分析和展示,为企业提供决策依据。(5)质量管理:对生产过程中的质量进行监控和控制,保证产品质量达到标准。(6)设备管理:对生产设备进行实时监控,提高设备利用率。5.3制造执行系统集成制造执行系统的集成是制造业工业4.0与智能制造系统实现的关键环节。以下为制造执行系统集成的主要内容:(1)与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的集成:实现生产计划与物料需求的协同,提高生产计划的准确性。(2)与产品数据管理(PDM)系统的集成:实现生产过程中的设计数据、工艺数据等信息的共享与传递。(3)与供应链管理系统(SCM)的集成:实现生产计划与供应商、客户的协同,提高供应链效率。(4)与工业互联网平台(IIoT)的集成:实现生产设备、生产线与云平台的连接,提高生产过程的智能化水平。(5)与企业内部其他系统的集成:如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等,实现企业内部信息的共享与协同。通过以上集成,制造执行系统能够实现生产过程的高效管理,为我国制造业工业4.0与智能制造系统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第六章机器视觉与识别6.1机器视觉技术概述机器视觉技术是制造业工业4.0与智能制造系统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它通过模拟人眼的功能,利用图像处理和分析方法,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感知、识别和测量。机器视觉技术在工业自动化、智能检测、质量监控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6.1.1机器视觉基本原理机器视觉系统通常包括图像获取、图像处理、图像分析、特征提取和决策输出等环节。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图像传感器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再经过图像处理算法提取目标物体的特征信息,最后根据特征信息进行识别、分类或定位。6.1.2机器视觉技术发展趋势计算机技术、图像处理算法和传感器技术的不断发展,机器视觉技术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1)高速、高精度:为了满足工业生产的高效率、高质量要求,机器视觉系统需要具备更高的处理速度和精度。(2)智能化:通过深度学习、神经网络等先进技术,提高机器视觉系统的识别能力和自主决策能力。(3)集成化:将机器视觉技术与自动化设备、生产线等集成,实现智能化生产线和工厂。(4)多源数据融合:结合多种传感器数据,提高机器视觉系统的适应性和可靠性。6.2视觉系统设计与集成6.2.1视觉系统设计原则(1)实用性:根据实际应用需求,选择合适的硬件和软件平台,保证视觉系统能够满足生产现场的各项要求。(2)可靠性:保证视觉系统在恶劣环境下稳定运行,具备较高的抗干扰能力。(3)灵活性:视觉系统应具备一定的适应性,能够应对不同场景和应用需求的变化。(4)经济性: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成本,提高投资回报率。6.2.2视觉系统集成流程(1)需求分析:明确视觉系统的应用场景、功能指标、功能需求等。(2)硬件选型: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图像传感器、镜头、光源等硬件设备。(3)软件设计:开发图像处理算法,实现目标物体的识别、定位、测量等功能。(4)系统集成:将视觉系统与自动化设备、生产线等集成,实现智能化生产线和工厂。(5)测试与优化:对视觉系统进行测试,保证其满足功能要求,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优化。6.3识别算法与应用6.3.1识别算法分类(1)传统识别算法:包括模板匹配、边缘检测、霍夫变换等。(2)深度学习识别算法:包括卷积神经网络(CNN)、循环神经网络(RNN)等。6.3.2识别算法应用(1)工业检测:通过识别算法,实现对产品外观、尺寸、缺陷等方面的检测。(2)目标跟踪:利用识别算法,跟踪运动目标的位置和速度,实现无人驾驶、无人机等应用。(3)图像分割:通过识别算法,将图像中的前景和背景分离,为后续处理提供基础。(4)人脸识别:利用识别算法,实现对人脸的识别和认证,应用于安防、支付等领域。(5)文字识别:通过识别算法,提取图像中的文字信息,应用于OCR(光学字符识别)技术。第七章与自动化设备7.1技术概述技术是制造业工业4.0与智能制造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的不断发展,技术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其功能也日益强大。技术主要涉及机械结构设计、控制系统、传感器技术、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根据功能和用途的不同,可分为工业、服务、特种等。工业主要用于生产线的自动化作业,如焊接、搬运、装配等;服务则主要用于医疗、养老、家庭等领域,提供辅助性服务;特种则应用于极端环境,如深海探测、灾害救援等。技术的关键在于控制系统,它决定了的智能水平和作业能力。控制系统包括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等部分,通过对的实时监测和调整,实现精确控制。7.2自动化设备集成自动化设备集成是将各种、传感器、执行器等设备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自动化生产系统。自动化设备集成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保证产品质量。自动化设备集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设备选型:根据生产需求,选择合适的、传感器、执行器等设备。(2)设备布局:合理规划设备布局,保证生产流程的顺畅。(3)控制系统设计:设计稳定的控制系统,实现设备的协调运行。(4)信息交互:通过通信协议,实现设备之间的信息交互,提高系统智能化水平。(5)人机交互:设计人性化的操作界面,方便操作人员对设备进行监控和控制。7.3与自动化设备协同作业在制造业工业4.0与智能制造系统中,与自动化设备的协同作业具有重要意义。协同作业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以下是与自动化设备协同作业的几个关键方面:(1)任务分配:合理分配与自动化设备的任务,实现优势互补。(2)作业调度:根据生产需求,实时调整与自动化设备的作业计划。(3)信息共享:通过通信协议,实现与自动化设备之间的信息共享,提高协同作业效果。(4)故障诊断与处理:建立故障诊断与处理机制,保证与自动化设备在协同作业中的稳定运行。(5)功能优化:通过对与自动化设备的功能进行实时监测和优化,提高生产效率。通过以上措施,与自动化设备的协同作业将更加高效、稳定,为制造业工业4.0与智能制造系统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第八章智能工厂与生产管理系统8.1智能工厂布局与规划8.1.1工厂布局设计原则智能工厂的布局与规划需遵循以下原则:(1)系统集成:将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网络技术等与现代制造技术相结合,实现工厂内部及外部信息的无缝对接。(2)模块化设计:以模块化设计理念进行布局,便于生产线调整和扩展。(3)节能环保:充分考虑能源消耗、环保要求,实现绿色制造。(4)安全生产:保证生产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8.1.2工厂布局规划(1)设备布局:根据生产工艺流程、物料流动方向等因素进行设备布局,实现物流、信息流的优化。(2)生产线设计:采用模块化设计,根据市场需求和生产能力进行生产线配置。(3)仓储物流:合理规划仓储空间,采用自动化物流设备,提高物料配送效率。(4)信息网络:构建高速、稳定的工厂内部网络,实现数据传输和实时监控。8.2生产管理系统设计8.2.1系统架构生产管理系统应采用分层架构,包括以下层次:(1)数据采集层:实时采集设备、生产线、仓库等环节的数据。(2)数据处理层: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分析和处理。(3)应用层:提供生产计划、生产调度、生产监控、设备维护等业务功能。(4)决策支持层:为管理层提供数据支持和决策建议。8.2.2功能模块生产管理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功能模块:(1)生产计划管理:根据市场需求、原材料库存等因素制定生产计划。(2)生产调度管理:根据生产计划、设备状态等因素进行生产调度。(3)生产监控管理:实时监控生产过程,保证生产顺利进行。(4)设备维护管理: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维修,保证设备正常运行。(5)质量管理:对生产过程中的产品质量进行监控,保证产品质量符合标准。8.3生产调度与优化8.3.1生产调度策略(1)基于订单的生产调度:根据订单需求,合理分配生产任务。(2)基于设备状态的生产调度:根据设备运行状态,调整生产计划。(3)基于物料供应的生产调度:根据物料供应情况,优化生产流程。8.3.2生产优化方法(1)生产流程优化:通过调整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2)生产资源优化:合理配置生产资源,降低生产成本。(3)生产计划优化:根据市场需求和生产能力,动态调整生产计划。(4)质量控制优化:加强生产过程的质量监控,提高产品质量。通过上述生产调度与优化方法,实现智能工厂的高效生产,提高企业竞争力。第九章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9.1安全生产管理9.1.1安全生产概述制造业工业4.0与智能制造系统的不断发展,安全生产已成为企业关注的重点。安全生产管理旨在保证生产过程中人员、设备和环境的安全,降低风险,提高生产效率。9.1.2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制定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2)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3)实施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4)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和隐患整改;(5)建立健全应急预案和救援体系;(6)加强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9.1.3安全生产管理措施为保证安全生产,企业应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安全设施建设,提高设备本质安全水平;(2)强化安全风险识别与评估,制定针对性的安全措施;(3)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提高员工安全意识;(4)加强安全巡查,及时发觉和整改安全隐患;(5)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奖惩制度,激发员工安全生产积极性。9.2环境保护技术9.2.1环境保护概述环境保护技术在制造业工业4.0与智能制造系统中具有重要意义。它旨在降低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9.2.2环境保护技术措施以下为几种常见的环境保护技术措施:(1)清洁生产技术:通过改进生产工艺,降低能耗和污染物排放;(2)废弃物处理技术: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3)废水处理技术: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进行处理,达到排放标准;(4)废气处理技术: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进行处理,降低污染物排放;(5)噪声控制技术:采取隔音、减震等措施,降低生产过程中的噪声污染。9.3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系统集成9.3.1系统集成概述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系统集成是将安全生产管理和环境保护技术有机结合,形成一套完整的安全环保体系。通过系统集成,可以实现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的协同发展,提高企业整体效益。9.3.2系统集成内容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系统集成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制度的整合:将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与环境保护制度相结合,形成一套统一的管理体系;(2)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设施的整合:优化生产设备,提高设备本质安全水平和环保功能;(3)安全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咖啡馆行业政策法规动态考核试卷
- 体育运动对儿童身体发育的促进作用考核试卷
- 第五章 第三节 一 纬度位置与气候说课稿-2024-2025学年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
- 2025年人教A新版九年级地理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
- 体育运动与职场心理健康关怀考核试卷
- 二零二五年度历史建筑保护性修缮装饰合同3篇
- 2025年浙科版九年级地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
- 2025年西师新版七年级物理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
- 安全防护在移动银行的客户数据保护考核试卷
- 2025年度综合型选矿厂租赁承包合同书2篇
- 课题申报书:大中小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一体化研究
- 岩土工程勘察课件0岩土工程勘察
- 《肾上腺肿瘤》课件
- 2024-2030年中国典当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及融资策略分析报告
- 《乘用车越野性能主观评价方法》
- 幼师个人成长发展规划
- 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高二上学期期末英语试题及解答参考
- 批发面包采购合同范本
- 乘风化麟 蛇我其谁 2025XX集团年终总结暨颁奖盛典
- 2024年大数据分析公司与中国政府合作协议
- 一年级数学(上)计算题专项练习汇编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