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月考卷01(参考答案)_第1页
第一次月考卷01(参考答案)_第2页
第一次月考卷01(参考答案)_第3页
第一次月考卷01(参考答案)_第4页
第一次月考卷01(参考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一次月考卷01

全解全析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

ACCDCBCBACADADADDACCBADBB

1.A

【解析】本题考查党的领导。

A:分析题文,题干中的描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号召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进,

这说明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最高政治领导力

量;故A正确;

B:党的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故B错误;

C:我国还没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故C错误;

D: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故D错误;

故本题选A。

2.C

【解析】本题考查对党的性质和宗旨的认识和把握。

①③④:大兴调查研究,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听真话、察实情,有利于党真诚倾听群众呼声,

真情关心群众疾苦,真实反映群众愿望,为民谋利,为民解困,从而更好地为人民服务,①③

④说法正确;

②:对于群众的意见,对的要接受和采纳,而不是全部采纳,②说法正确;

故本题选C。

3.C

【解析】本题考查宪法的基本原则。

C:依据教材可知,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宪

法的基本原则。C是正确的;

A: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与题意不符;

B:说法是错误的,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我国

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一制度保证人民成为生产资料的所有者,成

为国家的主人。但这不是宪法的基本原则。排除;

D:说法是错误的,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第1页共11页整理,更多资料加微信:

广大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这也不是宪法的基本原则,排除;

故本题选C。

4.D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根本制度。

D:依据教材知识可知,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的根本制度,故D说法正确;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故A说法错误;

B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故BC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D。

5.C

【解析】本题考查对宪法的正确认识。

C:从图表中可以看出,宪法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等,说明宪法与我们每个公民息

息相关,C说法正确;

AD: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是其他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A、D说法正确与题不符;

B:宪法严格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B说法正确与题不符;

故本题选C。

6.B

【解析】本题考查人权的主体和内容。

B:漫画中公民享有人身权利、经济权利、政治权利、文化权利、其他权利,说明宪法保护的

人权内容非常广泛,B正确;

AC:说法正确但题干没有体现,AC不符合题意;

D:宪法的基本原则是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D错误;

故本题选B。

7.C

【解析】本题考查对尊重人权、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之间的关系的相关知识。

①③④:题文中中国海军南宁舰、微山湖舰在苏丹撤离的首批678人安全抵达沙特吉达港的举

措,是我国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表现,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同时也表明我国

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是高度统一的,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体现,①③④说法正确;

②: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权,②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第2页共11页整理,更多资料加微信:

8.B

【解析】本题考查宪法设置国家机构。

B:我国宪法第三条的规定,说明国家机构依据宪法行使权力,以实现和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

故B说法正确;

A: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故A说法错误;

C:题干没有涉及宪法意识,故C不符合题意;

D:我国国家机构受人民代表大会监督,故D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9.A

【解析】本题考查国家机关。

A: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选举产生人民代表大会,即国家

权力机关;国家权力机关产生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因此,图表中的空

应该是人民代表大会;A符合题意;

BD:虽然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BD;

C: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不是司法机关,故C错误;

故本题选A。

10.C

【解析】本题考查对规范权力运行的知识和把握。

①③④:依据漫画描述,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说明了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有助于预防

腐败;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国家机关及工作人员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

行使国家权力,国家机关行使权力应当有法律依据,不能超越权限行使权力,也不能滥用权力,

任何超越权限、滥用职权的行为均应承担法律责任,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合法权益,

故①③④说法正确;

②:对职权的监督不可以代替对权力的制约,②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11.A

【解析】本题考查规范权力的运行。

①②③:从漫画可以看出,代表权力的”公章”需要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让人民更好的监督权力,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避免权力被滥用,从而产生腐败,贻

害无穷。这体现了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即“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①②③符合

第3页共11页整理,更多资料加微信:

题意;

④:国家机关的权力需要规范,而不是限制,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12.D

【解析】本题考查规范国家权力运行。

③④:王先生接到了12345的回访电话,这说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勇于负责、

敢于担当。政府工作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为人民谋利益,③④正确;

①:人身自由权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①排除;

②:任何问题,说法绝对,②排除;

故本题选D。

13.A

【解析】本题考查宪法的地位。

BCD: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宪法与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的一生都离不开宪法的保护;宪法是

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BCD正确;

A: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规定生活中的最根本问题,故A错误;

本题是逆向选择题,故本题选A。

14.D

【解析】本题考查宪法的地位。

AB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文图片反映了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故ABC

解读正确;

D:观点本身正确,但不能从图片体现出来;故D解读错误;

本题是逆向选择题,故本题选D。

15.A

【解析】本题考查宪法相关知识。

①④:分析题文,在党中央领导下,我国对宪法进行多次修改,有力推动和加强了社会主义法

治建设,推动和保障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中国共产党领导我国人

民制定和实施宪法法律;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①④符合题意;

②: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是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②错误;

第4页共11页整理,更多资料加微信:

③:宪法本身就具有最高法律效力;③错误;

故本题选A。

16.D

【解析】本题考查法治的要求(良法之治)、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A:“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制定本法”,说明民法典是应社会生活

的需要而制定的。故A说法正确;

B:(民法典)“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说明国家和社会

的治理与民法典息息相关。故B说法正确;

C:“根据宪法,制定本法”,说明宪法是民法典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故C说法正确;

D:依据教材知识,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比其他法律更为严格。但题文中的法律条文没有体

现这一观点。故D说法错误;

本题为逆向选择题,故本题选D。

17.D

【解析】本题考查宪法监督权力行使。

D:依据教材知识可知,权力的行使需要接受监督。在监督公权力行使的制度体系中,宪法监

督制度具有基础性意义,故D正确;

ABC:与题干主旨不符合,故ABC排除;

故本题选D。

18.A

【解析】本题考查对宪法知识的认识和把握。

①②:依据教材知识可知,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一切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

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是国家的根本法,①②说法正确;

③: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和社会生活中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一般性问题由其他法律规

定,③说法错误;

④: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解释宪法,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宪法的实施,人民无权直接解释

和监督宪法,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19.C

【解析】该题考查宪法监督制度。

②③: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开展备案审查工作,目的在于维护国家法治的统一;维护宪

第5页共11页整理,更多资料加微信:

法的尊严和权威;②③符合题意;

①:错误,不会削弱地方的立法权,是规范地方的立法权;

④:错误,不会减少地方性法规数量;

故本题选C。

20.C

【解析】本题考查宪法监督。

C:分析题文,我国立法机关不断增强备案审查制度刚性,十年来,宪法监督取得巨大成效,

表明宪法法律尊严和国家法治统一得到有效维护,C正确,符合题意;

A: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A错误;

B:这夸大了备案审查制度的作用;B错误;

D:监察委员会监督的对象是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D错误;

故本题选C。

21.B

【解析】本题考查对增强宪法意识的认识和把握。

①②④:题文中习近平当选国家主席后进行宪法宣誓,是因为任何公民、社会组织和国家机关

都必须以宪法法律为行为准则;同时进行宪法宣誓活动,有利于增强国家公职人员和公民的宪

法意识,有利于公民自觉践行宪法精神,积极推动宪法实施,有利于筑牢新时代党和国家的依

宪治国、依宪执政之基,①②④说法正确;

③:宪法宣誓活动与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更为严格无直接关系,③说法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22.A

【解析】本题考查对增强宪法意识、宪法是国家根本法的认识和把握。

①②④:青少年学习宪法、增强宪法意识,就应该了解我国宪法产生和发展的历程,领会我

国宪法的原则和精神,还要积极参与我国宪法宣传活动,①②④说法正确;

③:宪法规定国家生活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

但不规定涵盖生活方方面面的具体问题,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23.D

【解析】本题考查对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的认识和把握。

AD:题文的表格内容表明宪法中“不身自由不受侵犯”的规定为刑法和刑事诉讼法关于人身自

第6页共11页整理,更多资料加微信:

由的相关规定提供了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D说法正确,A说法不

符合题意;

B:宪法只是为其他法律提供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不是其他法律的总和,B说法错误;

C: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其他法律是宪法相关规定的具体化,C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D。

24.B

【解析】本题考查对依宪治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的认识和把握。

①④:习近平总书记当选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后,进行

宪法宣誓,充分说明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至上无上的权威,也体现出党中央坚持依宪治

国的坚定意志和坚强决心,①④说法正确;

②: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有三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包括宪法宣誓制度,②说法错误;

③:题文中国家机关领导人进行宪法宣誓,未体现国家主席公布法律的职权,③说法不符合题

意;

故本题选B。

25.B

【解析】本题考查对宪法的理解。

①②④:材料中向我们展示了我国宪法第五条的规定,这说明了立法法依据宪法制定;体现了

依法立法原则、依法立法原则;从国家整体利益出发,表明了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故①②④说

法正确;

③:这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来,故③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选B。

26.题中小丁同学的观点不正确。①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②

除了国家立法活动外,还需要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

规范、公正、文明,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③监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

监察权,加强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督,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①审判机关、

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⑤国

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

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

【分析】考点考查: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要求。

第7页共11页整理,更多资料加微信:

能力考查:辨别分析能力。

核心素养:法治观念。

【解析】第一步:读题,提炼辩题。

观点:只要在国家立法活动中尊重和保障人权就能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

第二步: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判断观点错误。

论据①: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

论据②:还需要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监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

立行使监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论据③: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

各项合法权益。

论据④: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27.(1)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统一;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宪法规定

了我国的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主张及其职权

等国家生活的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宪法

在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是其

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

(2)①学习宪法。我们不仅要了解我国宪法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还要在理解我国宪法主要内容

的基础上,着重领会宪法的原则和精神。除此之外,还应积极参与宪法宣传活动,让宪法走近

群众,深入人心,为增强全社会的宪法意识贡献自己的力量。②认同宪法。我们要理解并认同

宪法的价值,增强对宪法的信服和尊崇,自觉接受宪法的指引与要求,让宪法真正铭刻于心,

让宪法精神在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③践行宪法。我们要将宪法原则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准

则,落实在实际行动上。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规定,学会运用宪法精神

来分析和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坚决维护宪法的权威,自觉抵制各种妨碍宪法实施、

损害宪法尊严的行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我们坚持宪法至上,自觉践行宪法精神,

积极推动宪法实施。

【分析】考点考查:宪法是国家根本法,增强宪法意识;

能力审查: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

核心素养:法治观念。

第8页共11页整理,更多资料加微信:

【解析】(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

本问的设问主体为国家,需要调用宪法是国家根本法有关知识分析,可从说明类习题的角度进

行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我们党领导人民制定的宪法,集中了人民智慧,体现了全体人民共同意志→可联系

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统一;

关键词②:宪法是国家意志的最高表现形式,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可联系

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

关键词③:宪法规定的是国家的重大制度和重大事项,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具有总括性、原则

性、纲领性、方向性→可联系宪法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

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主张及其职权等国家生活的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

关键词④:法是国家一切法律法规的总依据、总源头,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

效力→可联系宪法在法律体系中中的地位。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

本问的设问主体为青少年,需要调用增强宪法意识有关知识分析,可从做法类习题的角度进行

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教育部将举办第八届全国学生“学宪法讲宪法”、学讲宪法“网络风采展示”、法治动

漫微视频征集活动、法治实践教育精品案例征集、“宪法晨读”等系列活动→可联系学习宪法+

认同宪法+践行宪法;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28.(1)②与人交往态度谦和,用语文明,谈吐文雅、举止端庄;③明理守法讲美德,遵守公

共秩序,保持公共卫生。

(2)①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遵守社会秩序能避免混乱、减少障碍、化解矛盾,从而提高社

会运行效率,降低社会管理成本;②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社会秩序营造良好的社

会环境;③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3)宪法讲座、宪法宣传画展、在社区公共场所张贴宪法宣传标语等。

宪法宣传内容: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

律效力;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

第9页共11页整理,更多资料加微信:

比其他法律更为严格。

【分析】考点考查:文明有礼、遵守规则、社会秩序、宪法、增强宪法意识。

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核心素养:法治观念、道德修养、健全人格。

【解析】(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学生,需要运用文明有礼的有关知识,从做法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部分学生有顶撞父母、顶撞老师、乱扔垃圾→可链接与人交往态度谦和,用语文明,

谈吐文雅、举止端庄。

关键词②: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等不文明行为→可链接明理守法讲美德,遵守公共秩序,保持

公共卫生。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2)第一步:审设问,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