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古代诗歌四首---《次北固山下〉《天净沙秋思》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及诗歌的写作背景,了解有关古代诗歌的文学常识。2.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结合朗读展开想象,感受中国古代诗歌的思乡旋律。3.感悟诗歌中寄寓的情感,初步体会情景交融的特点。教学重难点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感悟诗歌中寄寓的情感;2.初步体会情景交融的特点。教学过程《次北固山下〉一、导入新课由学生齐背前两首诗。二、走近作者王湾,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洛阳(现在河南洛阳)人。其诗流传不多。他的诗格调壮美,意境开阔,预示了盛唐诗歌健康发展的前景。代表作有《次北固山下》《奉使登终南山》等。三、写作背景《次北固山下》选自《全唐诗》,古代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思乡之情。诗人王湾是北方人,往来于吴、楚之间。这首诗是他一路行来,泊船北固山下,触发思乡之情而写下的。四、文体知识从诗歌的形式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律诗是中国近体诗的一种,发源于南朝,成熟于中晚唐时期。常见的类型有五律,七律和排律三种。律诗的四联,各有一个特定的名称,第一联叫首联,第二联叫颔联,第三联叫颈联,第四联叫尾联。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律诗每首八句,二、四、六、八句要押韵,三四两句、五六两句要对偶。每句五个字的叫五言律诗,每句七个字的叫七言律诗。(引导学生标注每一联的名称)五、新课学习(一)初读诗歌感受诗韵美自由朗读诗歌,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韵律,感受诗歌的声韵美。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诗作的思想感情。朗读提示:“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代表长顿,//代表短顿,“阔”和“生”是单音节,语言节奏不能读错。同时,对仗句上下句的词语音节应一致。形式:学生自读、师范读、学生自由读。(二)根据注释理解诗歌含义,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引导学生结合注释,自译诗意)(展示交流)(示例)江上碧波荡漾,我乘船向前。潮水上涨,与岸齐平,江面变得开阔,水上的风吹拂着,一叶白帆高高悬挂。红日从东海上诞生了,冲破残夜,驱尽大地的黑暗,大江弥漫着温暖的气息,旧年未尽,已是春天。我多么思念故乡,书信早已写好,如何寄回家园?掠过天空的北归鸿雁啊,拜托你们,把信捎到洛阳那边。①旧年:相对于新年而言,旧年未尽而江上春潮已生,故谓“江春入旧年”。②乡书:即家书,指诗人寄给洛阳家中的信;旧谓鸿雁可以传递书信,故诗人有托书于归雁之意。按:鸿雁传书,实无其事。《汉书·苏武传》载:苏武被匈奴扣留19年,汉使求苏武,单于谎称武已死,后汉使得密报,知武在某泽中,于是也谎称汉天子在上林苑射落一只大雁,脚上捆着苏武从某泽中寄来的信,单于无可奈何,只好放还苏武。(三)感知内容(请同学们结合诗意,再读诗文,想一想,诗人写了什么季节的景色?每一联都写了什么内容?首联:暗含旅途奔波之意颔联:描写江面恢宏阔大之景颈联:点明时令,蕴含哲理尾联:抒发思念家乡之情(四)再读诗歌体味情感1.“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想象“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所展现的情景,你会有怎样的感受,体会上下句对偶的精妙。这一联千古名句,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值得认真品味。首先要理解字面的意思。潮水涨起来了,江面宽广,两岸更远了;挂起帆,乘船顺风疾行。可见船在江正中,而写景的观察视点又是在船上,所以诗人视野开阔,心潮澎湃,吟诵出这样的诗句。透过优美的意象,我们会发现这两句还有更深远的象征意义,即人生旅途充满期待,心情乐观昂扬(包括着开阔的胸怀、雄放的激情、立志功名的志气等)。全在对仗的精妙,“两岸阔”“一帆悬”是精整的对仗,意境开阔,情绪饱满。写作手法一:情景交融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夜还未消尽,红日已从海上升起,江上春早,旧年未过新春已来。表现了时光匆匆,光阴荏苒。作者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并且用“生”字和“入”字使之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蕴含着一种自然的道理: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即时序交替和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自然理趣,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力量。运用对偶、拟人的修辞手法,点明时令,蕴含哲理,即时序交替和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自然理趣,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力量。(强调:学生批注)写作手法二:景中寓理3.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用典。借“雁足传书”的典故,委婉含蓄地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汉书·苏武传》载:苏武被匈奴扣留19年,汉使求苏武,单于谎称武已死,后汉使得密报,知武在某泽中,于是也谎称汉天子在上林苑射落一只大雁,脚上捆着苏武从某泽中寄来的信,单于无可奈何,只好放还苏武。(五)主旨:这首诗描写了诗人泊舟北固山时所见江南冬末的景色和感受,抒发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小结:出示板书(知识结构)《天净沙秋思》一、走近作者马致远(约1251—1321以后),字千里,号东篱,元代著名戏曲作家、散曲家。有“曲状元”之称。他与关汉卿、王实甫、白朴并称为元代杂剧四大家。在他的作品中,最能反映其风格的是散曲,散曲中又以小令《天净沙秋思》最为有名,元人周德清誉之为“秋思之祖”。他的散曲意境优美、语言凝练、流畅自然。二、文体:有关“元曲”元曲是继唐诗宋词后兴起的一种艺术形式,是一种新的诗体,包括杂剧和散曲两部分。散曲又分小令和套数。由于它是能歌唱的文字,又有不同的曲调;每个曲调都有一个名称,叫曲牌,表示不同的谱式,规定小令的字数、句数、平仄、韵脚;通常一首小令一个曲牌,曲牌表示曲调,小令另有题目。三、文题解说“天净沙”,曲牌名。“秋思”,题目。思,思绪。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被后人誉为“秋思之祖”。四、写作背景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他几乎一生都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他也因之而郁郁不志,困窘潦倒一生。于是在羁旅途中,写下了《天净沙•秋思》,它的体裁是“曲”。五、新课讲授(一)朗读诗歌,体味诗韵「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诗作的思想感情。学生自读、师范读、学生自由读、展示读(二)结合注释,理解诗意要求:学生结合注释自己理解诗歌内容。『示例」枯藤缠绕的老树的枝干上栖息着黄昏时归巢的乌鸦,小桥下潺潺的流水映出飘荡着炊烟的几户人家,荒凉的古道上,迎着萧瑟的秋风走来一匹疲惫不堪的瘦马。夕阳早已往西沉下,漂泊未归的游子还远在天涯。(三)反复品读,体味情感1.文章前三句写了哪几种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2.《天净沙.秋思》中,诗人把富有特征的景物直接组合在一起,营造出特别的氛围。假如你身处其中,面对此情此景,会有怎样的感受?3.第二句写景与一、三句写景是什么关系?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学习指导」文章前三句写了哪几种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结合图片引导学生理解)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过渡)“枯藤”一句写秋末之景,干枯的老藤,苍老的树木,乌鸦哀鸣,渲染出一种萧瑟荒凉的意境,含蓄地表示出无家可归之意。“小桥”一句推出一幅幽雅恬静的画面,与前句形成鲜明的对照,更加引动游子的乡思。“古道”一句写古道荒凉,西风骤起,马也因长途跋涉而累瘦了,从侧面反映出游子在客途中的孤苦寂寞的心情。描写了九种富有特色景物,其特点孤寂、凄凉,描绘了一幅绝妙的秋郊夕照图,真切地表现出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白描手法:前三句,十八个字,共写了九种景物,无夸张,也不用典,纯用白描手法勾勒出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一词一景,真可谓“惜墨如金”,凝练而不简陋。)写作手法一:白描《天净沙.秋思》中,诗人把富有特征的景物直接组合在一起,营造出特别的氛围。假如你身处其中,面对此情此景,会有怎样的感受?这首散曲的语言富有特点,基本上是名词的连排(只有最后一句的“在”例外),如同一一个个电影镜头展现,关联看似松散,实则紧凑,内涵丰富。这些意象的共同处在于衰败、荒凉,缺乏生气、活力,作者由此写出了“断肠”的凄切心情。第二句写景与一、三句写景是什么关系?这样写有什么作用?以乐景写哀情,通过对比,反衬出天涯游子孤寂凄楚的思乡之情。“一切景语皆情语”这篇作品除最后一句外全都是景语,而字字都是扣着“情”来写的,这就是它艺术上的动人处。写作手法二:情景交融这首小令描绘了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真切地表现出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情调虽然低沉些,却反映了当时沉闷的时代气氛,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体现了作者的情感。(四)主旨: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临时用工工作满意度调查及改进协议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宿舍安全管理宿管员聘用协议范本3篇
- 二零二五年度ISO 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咨询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商业地产项目配套场地租赁服务协议2篇
- 二零二五年度外资企业外籍员工聘用协议范本3篇
- 2025年度文化旅游项目募集资金三方监管合同4篇
- 2025年度猪圈建造与生物安全防护合同4篇
- 2025年度生物制药研发合作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城市绿化用地承包合同范本4篇
- 2025年智能车辆识别一体机销售与服务合同范本4篇
-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单向增强材料Ⅰ型-Ⅱ 型混合层间断裂韧性的测定 编制说明
- 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教学课件绪论
- 宠物会展策划设计方案
- 孤残儿童护理员(四级)试题
- 梁湘润《子平基础概要》简体版
- 医院急诊医学小讲课课件:急诊呼吸衰竭的处理
- 肠梗阻导管在临床中的使用及护理课件
- 调料厂工作管理制度
- 小学英语单词汇总大全打印
- 卫生健康系统安全生产隐患全面排查
- GB/T 15114-2023铝合金压铸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