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外研版2024选修5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外研版2024选修5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外研版2024选修5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外研版2024选修5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外研版2024选修5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外研版2024选修5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一手史料是当事人、亲历者直接记录或留下的资料和遗物、遗迹等。某同学要研究北宋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以下材料可作为一手史料的是A.宋朝孟元老著《东京梦华录》B.明朝施耐庵著《水浒传》C.清朝徐松编撰《宋会要辑稿》D.元朝脱脱修撰的《宋史》2、《史记·殷本纪》记载:“契长而佐禹治水有功。封于商。”对上述史料看法正确的是A.《史记》素以“信史”著称故该史料可信B.该记述属于神话传说,基本无历史价值C.该史料属于一手史料,有一定参考价值D.该史料属于文献史料,可寻求实物印证3、夏朝没有留下直接的文献史料,有关记载多为转手材料,有些具有传说性质,所以夏的存在引起学者的怀疑。二里头遗址发现后,怀疑的看法逐渐减少。这是因为A.该遗址的发现证明夏的传说有一定真实性B.该遗址的考古发现与有关夏的文献记载一一对应C.该遗址一定程度上证明了夏的存在D.该遗址的考古发现属于原始材料4、历史叙述有史实陈述、历史评价等方式。其中,历史评价是指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表达。下列选项属于历史评价的是A.乾隆致英国国王书:“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B.闭关并非完全断绝往来,而主要表现在对贸易进行严格的限制上C.清朝政府在和西方各国的交往中基本采取了闭关政策D.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与世隔绝,逐渐落伍于世界潮流5、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所撰《历史》常常分辨传说的真假与异同。书中许多记载为后世的考古发掘和研究所证实。这表明希罗多德A.能够理性叙述历史B.具有创新精神C.具有开阔的视野D.具有历史学家的使命感6、从下表关于商鞅死因的历史研究中;可以得出。

。西汉司马迁。

商鞅此人刻薄寡恩;用刑太过。

改革开放前某学者。

商鞅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变法触犯了奴隶主阶级的利益,遭到他们报复。

近年来的最新研究。

商鞅权势太重;行事专断,与当时君主秦惠王的矛盾加剧而被杀。

A.历史研究角度影响历史解释B.历史记载都不能客观再现事实C.历史学者的素养制约史学研究D.历史叙述方式决定历史结论7、《史记》记载,陈胜、吴广前往戍边为大雨所阻,按法律应斩首,情急之下揭竿而起。但1975年,湖北省云梦县出土秦简,按照竹简记载,陈胜、吴广因为大雨而延期,根本不会被斩首。由此可见A.考古资料比文献资料更接近真相B.历史研究需要通过多方采证C.考古是认知历史的唯一有效途径D.历史真相不可能真正被认知8、1980年,威廉·麦克尼尔写道:“与偏狭历史著作不可避免地增强冲突相反,一部简明的世界史应当树立个人与全人类祸福休戚与共的意识,从而避免民族冲突的恶果。”作者赞同的世界历史是A.以欧洲历史为中心B.人类社会应具有相同的意识形态C.以殖民扩张为主线D.不同文明间相互交流交融的历史9、伊文思和谢里曼在考古学方面都取得了成功;下列属于他们成功的共同原因是。

①对历史的痴迷。

②具有丰富的历史知识。

③具有敏锐的直觉。

④具有顽强的意志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评卷人得分二、材料分析题(共9题,共18分)10、(探索历史的奥秘)

克里特文明是古希腊文明的源头。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埃及和两河流域文明的冲击下;克里特文明进入了快车道,靠近海岸的地方出现了堪称“宫殿”的大型建筑群。这些宫殿规模相当大;结构紧凑且合理、所用建筑材料为优质石材。宫殿内部即便以现代标准衡量也称得上豪华,里边发现了大量青铜短剑、精美的壁画、雕塑和其他奢侈品,还有以现代标准看也不落后的沐浴设施。种种迹象表明,克里特岛上的居民不仅从事农业生产,也同周边地区的人们进行海上贸易。

材料二由于缺乏足够的证据;目前研究者对克里特文明覆没的确切原因只能进行猜测。原因可能是由于岛内严重的社会动乱造成的损害,也可能是由于一波又一波的海上入侵者造成的破坏,同样可能是由于内部动乱和外敌入侵合力造成的一种不可逆转的灾难性局面。无论如何,迄今为止学术界在克里特文明消失的原因上尚未达成一致意见。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阮炜《不自由的希腊民主》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克里特文明兴盛的表现,指出今人对克里特人知之甚少的主要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克里特文明消失的可能原因,指出克里特文明的发现对西方文明史研究的意义。11、(探索历史的奥秘)

克里特文明是欧洲文明的源头;其诸多方面都具有史学研究价值。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公元前2000年前的世界文明分布图。

材料二根据我们目前对线形文字A的了解;当时人们用它在清单表格中做各种记载:记录收到的物品以及支出的物品,记录库存物品;家畜数量、土地拥有量以及人口数。王宫储藏室的支出记录包括:用于祭神仪式上的供品,分发给居民的口粮,手工艺品制作所需原材料的数量。但没有一块泥板记载了不同种类物品的兑换率,透露当时人们是以金银作为货币进行物品交换。小集市上的交易量远远无法与王官再分配经济制度的规模相匹敌。

——摘编自马丁《古希腊简史》

材料三1900年;英国考古学家伊文斯及其同事对克里特宫殿进行考古,有了重大发现,并发掘出大量刻有字符的陶片:神话传说得到证实。可惜的是,克里特的象形文字和线形文字A还没有被破解。线形文字B于20世纪50年代被英国建筑师温特里斯和史学家柴德威克所破译。最新的科学测定年代的方法,确定了火山爆发的准确年代,这可以使人们重新考虑一些历史论断。

——摘编自纳吉《对称;非对称和迷宫》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指出克里特文明较之于图中其他世界古代文明的不同特点。

(2)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克里特文明的社会经济特征。

(3)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探索克里特文明之谜所需的条件有哪些?12、(探索历史的奥秘)(10分)

大津巴布韦遗址和穆塔帕王国都属于津巴布韦文明;它们是非洲古代文明的一个缩影。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891年古文物专家詹姆斯·狄奥多尔·本特写道:“我对这地区的废墟古物没有多少信心。我认为;它们都是本地的。”可在挖出四只皂石鸟后写道:“(这些艺术品)似乎弹奏着古代地中海文明的弦音一句话绝不是非洲的。”

——吕贝克·斯特夫《废墟的真相》

材料二1905年;考古专家兰德尔·麦克维尔,他仔细考察了这片遗址,对遗址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发掘。他郑重宣布:大津巴布韦“毫无疑问,在每一个细节上都属于非洲”。他还指出:“许多人都会哀叹一段罗曼史的破碎,但可以肯定,一个冷静清醒的头脑看到的并不是什么罗曼史,而是一个失落已久的历史文化遗产。”

——纪录片《所罗门王的宝藏》剧情介绍。

材料三在津巴布韦的维多利亚博物馆里;陈列着早年土著人的绘画和从“大津巴布韦石屋遗址”出土的文物,其中有中东的陶瓷;阿拉伯的玻璃等。在遗址旁还保留着古代的梯田、水渠、水井,遗址地基上还找到了古代铸造钱币的泥模。

——秀娥;张翅《世界遗产悬疑》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本特的观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他对非洲文明的认识有何错误倾向?(3分)

(2)材料二中麦克维尔的考古结论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罗曼史”的含义。(3分)

(3)据材料三说明古代南部非洲曾经存在辉煌的文明。综合以上考古结论,谈谈我们对古代文明应持有的正确态度。(4分)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9世纪70年代;英国探险家斯坦利率一支考察队在非洲考察,与当地土著相遇。对此事件,斯坦利和当地土著酋长摩基姆巴分别有自己的叙述。

材料一斯坦利的叙述:

早8点左右;我们看到一个市场,附近停泊着许多独木舟。人们立即集合起束,从四面八方向我们逼近:我们长时间保持自制。但最后他们因我们的镇静而鼓起勇气,当某个人因此高叫“穆提”(投);他们一齐向我们投掷木矛时,我们才被迫开抢,对他们予以回击,迫使他们惊惶逃窜下午2点,我们从两岸树木茂密的河道中驶出看到一支庞大的船队正停在河中央。那些船民发现我们后站起泉,高声喊叫,把角吹得异常响在5分钟里,我们全力射击,无暇顾及别的事。但最后我们人正在距我们约200码的地方重新组织力量。我们热血沸腾。这简直是杀戮。他们第一次感到我们憎恶居住在这里的这些丑陋不堪的食尸鬼们。

材料二摩基姆巴的叙述:

当我们听说那个白皮肤的人(指斯坦利)要来的时候;我们不禁惊奇地我们对自己说,这人的皮肤是白色的,一定是从河流王国来的,他是我淹死的弟兄们中的一个。一切生命都来自水中,在水中他又找到了自己的生命要回到我们中间来,他要回家了。我们要举行一个宴会,我下令将去迎接我们陪伴他高高兴兴返回村庄但是我们靠近他的小舟对,听到喊声:“土匪!土匪!并向我们喷射铁雨,我们一时惊呆了那天晚上我们回来时看到了可怕的东西,我的弟兄死在血泊中,我们村遭到洗劫后被焚烧,水中飘满了死尸。那些强盗和土匪消失了。现在请告诉我,那白人对我们公平吗?

(1)在材料一和材料二中;哪些基本信息是可信的?为什么?(4分)

(2)就此事件的起因而言,你认为谁的叙述可信,为什么?(4分)14、甲骨文的发现以及对安阳殷墟的考古发掘;证明了商王朝的存在。这给了中国学者以极大的鼓舞,他们希望能从考古学上寻找夏王朝的文化遗存。

材料一如果你对尧舜的盛世给予过多的颂赞;好吧,拿出你的证据来。如果你论及公元前3000年大禹在工程上的伟绩,证据也得拿出来。我们得先记住,在这种怀疑的精神之下,单纯的文字记载已不复被认为是有效的佐证了。

——中国著名考古学家李济(1955年)材料二。

二里头遗址平面示意图。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探索夏王朝文明所面临的困境。并分析探秘夏王朝文明遗址有哪些可行性条件?

(2)据材料二;概括二里头遗址表现出的文明特点。

(3)联系材料一与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探寻夏王朝遗址学术领域有着怎样的定论和争论?对二里头遗址奥秘进一步科学解读,需要继续使用什么方法?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关于戊戌变法性质的研究。

。研究者及所处时代。

史料来源。

结论。

范文澜/1945年。

戊戌政变后梁启超所撰《变法通议》

第一次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翦伯赞/1950年。

1911年康有为出版的《戊成奏稿》

自上而下地实行君主立宪的政治主张;从而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戊戌变法六十年纪念活动论文集/1958年。

1911年康有为出版的《戊戌奏稿》

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运动。

茅海建/2017年。

康有为戊成变法期间历次上书汇编。

戊成变法是以西方化为方向;以强国为目标的改革运动。

——据茅海建《论戊戌变法期间康有为、梁启超的政治思想与政策设计》等整理(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研究者对戊成变法研究结论的异同。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在进行历史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应坚持的原则。16、岳麓秦简材料一

(1)阅读材料一,对岳麓秦简的可靠性及内容特点进行说明。岳麓秦简中律令简册在1000枚以上,其中律文约占1/4,令文约占3/4。在岳麓秦简新出现的秦律篇名中,10种见于睡虎地秦简,4种则未见,如奉敬律,第一次见到。岳麓秦简新增的秦律条文大多也是首次面世。秦令在传世文献中,缺乏存在的确切证据。岳麓秦简不仅包含有大量的令文,而且这些令大多是比较完整的,往往还带有令名。岳麓秦简律令有细节性规定,反映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法律及习俗等情况。

(2)阅读材料二,分析岳麓秦简的研究价值。材料二岳麓秦简中律令简册在1000枚以上,其中律文约占1/4,令文约占3/4。在岳麓秦简新出现的秦律篇名中,10种见于睡虎地秦简,4种则未见,如奉敬律,第一次见到。岳麓秦简新增的秦律条文大多也是首次面世。秦令在传世文献中,缺乏存在的确切证据。岳麓秦简不仅包含有大量的令文,而且这些令大多是比较完整的,往往还带有令名。岳麓秦简律令有细节性规定,反映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法律及习俗等情况。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唐代《贞观政要》和宋代《资治通鉴》对隋文帝时期发生的一件史事分别有自己的叙述。材料一隋开皇十四年天旱,人苦饥乏。是时,仓库盈益,竟不赈给,乃今百姓逐粮。隋文帝不怜百姓而惜仓库古人云:百姓不足,君孰与足?隋开皇十四年天旱,人苦饥乏。是时,仓库盈益,竟不赈给,乃今百姓逐粮。隋文帝不怜百姓而惜仓库古人云: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唐]吴兢《贞观政要》高祖文皇上之开皇十四年关中大旱,民饥,上(隋文帝)遣左右视民食,得豆屑杂糠以献。上上流涕以示群臣,深自咎责,为之不御酒肉,殆将一期。材料二高祖文皇上之开皇十四年关中大旱,民饥,上(隋文帝)遣左右视民食,得豆屑杂糠以献。上上流涕以示群臣,深自咎责,为之不御酒肉,殆将一期。

(1)在两则材料的的记载中;哪些基本信息是可信的?为什么?

(2)两则材料对同一史事的记载有何明显分歧?你认为哪则材料的叙述可信,为什么?18、历史不断发展,研究角度也随之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直到1500年,种族隔离现象遍存于全球。所有的黑人或黑色人种人都生活于非洲,所有的白人或高加索种人都生活于欧洲和中东,所有的蒙古种人都生活于东亚和美洲,而澳大利亚土著居民则生活于澳洲1500年前后,欧洲人处于领先地位,所以正是他们支配了这个刚刚联成一体的世界历史也就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成为全世界的历史。直到1500年,种族隔离现象遍存于全球。所有的黑人或黑色人种人都生活于非洲,所有的白人或高加索种人都生活于欧洲和中东,所有的蒙古种人都生活于东亚和美洲,而澳大利亚土著居民则生活于澳洲1500年前后,欧洲人处于领先地位,所以正是他们支配了这个刚刚联成一体的世界历史也就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成为全世界的历史。到19世纪,他们(欧洲人)以其强大的帝国和股份公司在政治上和经济上控制了全球。他们还取得了文化上的支配地位,于是西方文化成了全球典范。材料二到19世纪,他们(欧洲人)以其强大的帝国和股份公司在政治上和经济上控制了全球。他们还取得了文化上的支配地位,于是西方文化成了全球典范。在亚洲各国人民采纳和应用西方科学技术的时刻,它绝不仅仅是东西方之间的对抗问题在第三世界中,存在着一种日益增长的对外来模式的幻想破灭感,但这种破灭感又留下了一个真空:没有统一的发展目标和战略。——以上材料均出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据材料一指出作者是从怎样的角度看待人类历史的。依据这一研究角度指出新航路开辟的意义。(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的西欧变成“全球典范”的原因。(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近代中国“应用西方科学技术”的实践及结果。评卷人得分三、论述题(共1题,共2分)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关于世界现代史的开端;在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在我国学术界主要有两种见解。一种认为:20世纪初,即1900年起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另一种认为: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一一摘编自齐涛《世界通史教程现代卷》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就材料中关于“世界现代史开端”的观点谈谈你的看法并简要论述。(要求:可以选取材料中任意一个观点阐述,也可以另立观点阐述,观点必须明确,简述须有史实依据,逻辑清楚)评卷人得分四、简答题(共1题,共7分)20、时代与史家。

社会文化,时有更新:史家智识,遂以变迁。试以司马迁、司马光、梁启超为例,叙述中国史家治史理念的变化趋势及其社会原因。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A【分析】【详解】

根据“一手史料是当事人、亲历者直接记录或留下的资料和遗物、遗迹等”,要研究北宋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的一手史料应该是宋朝当事人直接记录或留下的资料和遗物、遗迹等,A符合题意,正确;《水浒传》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主要故事背景、类型上属于英雄传奇的章回体长篇小说,作者是明朝施耐庵,施耐庵不属于当事人、亲历者,排除B;《宋会要辑稿》是清嘉庆年间由徐松从《永乐大典》中辑出的宋代官修《会要》之文,元朝人修撰的《宋史》,都不符合当事人、亲历者直接记录或留下的资料和遗物、遗迹等,排除C、D。2、D【分析】【详解】

题意中记载的内容属于文献史料;但是有待实物的考证,故选D项。《史记》记载虽然以信史著称,但大禹治水和封于商属于没有实物考证的记载,不能就此推断该则史料就是可信的,故排除A项。大禹治水和被封于商是我国古代许多文献史料中记载的内容,并不能将其完全归于神话传说而认定其毫无历史价值,故排除B项。《史记》中的记载属于司马迁二次加工整理的记载,不是一手史料,故排除C项。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直接史料与间接史料的含义,并准确把握直接史料、间接史料的关系。3、C【分析】二里头遗址属于夏商两代的遗存,又大量夏朝和商朝的实物史料。实物史料比起传说更具说服力,所以学者不再怀疑夏朝的存在,故选C项。该遗址的发现证明夏的存在,而主要不是为了证明传说有一定真实性,排除;该遗址的考古发现与有关夏的文献记载一一对应与题干“夏朝没有留下直接的文献史料”不符,而且也不可能一一对应,排除;该遗址的考古发现属于原始材料,但原始材料也有可能是虚构,不能把它绝对化,排除。所以选C。4、D【分析】【分析】

【详解】

历史评价“指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表达”,即评价中既有历史事件或者现象,同时也要有评判表达,D中对闭关锁国政策的危害进行了评判表达,属于历史评价,正确;A只是历史陈述,排除;B是对闭关锁国政策的解释,没有评判,排除;C是对清朝对外交往的一般性描述,未涉及评判,排除。5、A【分析】【详解】

希罗多德的记载被后世的考古发掘证实,说明其记载具有真实性,能够理性的叙述历史,A项正确;创新精神、开阔的视野与历史记述的真实性无关,排除B、C项;历史学家的使命感强调其赋予历史一定的社会功能,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D项。故选A项。6、A【分析】【详解】

表格中对商鞅的死因有三种解释,这是分别站在不同的角度上做出的解释。由此可以得出历史研究的角度会影响历史解释,A正确;B表述绝对,排除;材料中并未提及历史学者的素养问题,而且历史素养受到时代的影响,排除C;历史资料的选用和解释决定历史结论,排除D。7、B【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了史料研究。考古资料只能说明一部分问题,并不一定比文献资料更接近真相,故排除A项;考古是认知历史的途径,但并非唯一途径,故排除C项;历史真相不可能真正被认知说法过于绝对,明显不符合实际,故排除D项。历史研究应该采用多方面的资料进行考证,综合研究以得出历史结论,故选B。8、D【分析】【详解】

威廉·麦克尼尔主张世界史著作要强调“个人与全人类祸福休戚与共”的意识,以减少民族冲突,促进世界和平,体现了作者赞同世界历史是展现人类社会多样性的全球史,是不同文明间相互交流交融的历史,D项正确;以欧洲历史为中心属于“偏狭历史”意识,排除A项;威廉·麦克尼尔强调人类历史的共性,这并不意味着人类社会应当具有相同的意识形态,排除B项;殖民扩张的主线是强调了冲突,排除C项。故选D项。9、D【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考古学家伊文思和德国考古学家谢里曼在考古学方面都取得了成功,他们成功的共同原因有对历史的痴迷、具有丰富的历史知识、具有敏锐的直觉、具有顽强的意志等。由此可知,①②③④正确。所以本题答案为D项,ABC错误。二、材料分析题(共9题,共18分)10、略

【分析】【详解】

(1)第一小问;“这些宫殿规模相当大;结构紧凑且合理、所用建筑材料为优质石材。宫殿内部即便以现代标准街量也称得上豪华,里边发现了大量青铜短剑、精美的壁画、雕和其他奢侈品,还有以现代标准看也不落后的沐浴设施。种种迹象表明,克里特岛上的居民不仅从事农业生产,也同周边地区的人们进行海上贸易”以宫殿为中心的城市繁华;手工业和海外贸易发达;文化艺术繁荣;社会生活充满情趣。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无法释读线性文字A泥版;研究主要依靠考古实物和历史传说。

(2)第一小问,“原因可能是由于岛内严重的社会动乱造成的损害,也可能是由于一波又一波的海上入侵者造成的破坏同样可能是由于内部动乱和外敌人侵合力造成的一种不可逆转的灾难性局面”可知为社会动乱;外敌入侵;火山爆发和地震。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使希腊跻身于世界文明古国之列。【解析】(1)表现:以宫殿为中心的城市繁华;手工业和海外贸易发达;文化艺术繁荣;社会生活充满情趣。

原因:无法释读线性文字A泥版;研究主要依靠考古实物和历史传说。

(2)原因:社会动乱;外敌入侵;火山爆发和地震。

意义:使希腊跻身于世界文明古国之列。11、略

【分析】本题考查克里特文明的特点;克里特文明的社会经济特征和探索克里特文明之谜所需的条件;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归纳能力和联系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1)克里特文明较之于图中其他世界古代文明的不同特点;根据《公元前2000年前的世界文明分布图》中克里特岛的位置,可以分析得出其他文明都处于大河流域有利于农业的兴盛,而克里特文明与海;岛有密切联系,有利于商业和贸易的发展。

(2)克里特文明的社会经济特征;可以根据材料中的“记录库存物品;家畜数量、土地拥有量以及人口数”“分发给居民的口粮”“小集市上的交易量远远无法与王官再分配经济制度的规模相匹敌”等信息,并联系所学有关内容来回答。

(3)探索克里特文明之谜所需的条件,可以根据材料中的“1900年,英国考古学家伊文斯及其同事对克里特宫殿进行考古,有了重大发现,并发掘出大量刻有字符的陶片”“可惜的是,克里特的象形文字和线形文字A还没有被破解”“最新的科学测定年代的方法,确定了火山爆发的准确年代,这可以使人们重新考虑一些历史论断”等信息分析得出新资料、新技术和对克里特文字的破译等方面来回答。【解析】【探索历史的奥秘】(1)特点:其他文明都处于大河流域;有利于农业的兴盛,而克里特文明与海;岛有密切联系,有利于商业和贸易的发展。

(2)特征:农牧业相结合;工商业和海外贸易的发展;实行财产的重新分配;王室垄断经济。

(3)条件:新资料的发现;新技术的应用;克里特文字的破译。12、略

【分析】试题分析:(1)由材料“我认为;它们都是本地的。”可在挖出四只皂石鸟后写道:“(这些艺术品)似乎弹奏着古代地中海文明的弦音一句话绝不是非洲的”可以得出其观点的变化为起初认为古津巴布韦文化与外来文化没有联系,后来认为古津巴布韦文化来自于地中海文明,是外来文化创造的。由“一句话绝不是非洲的”可知其带有明显的种族歧视倾向。

(2)由材料“大津巴布韦“毫无疑问;在每一个细节上都属于非洲”可以得出其考古结论为大津巴布韦遗址属非洲古文化,结合所学可以得出大津巴布韦遗址是外来文化创造的观点。

(3)依据材料“陈列着早年土著人的绘画和从“大津巴布韦石屋遗址”出土的文物;其中有中东的陶瓷;阿拉伯的玻璃等。在遗址旁还保留着古代的梯田、水渠、水井,遗址地基上还找到了古代铸造钱币的泥模”说明大津巴布韦石屋遗址中出土的各种文物证明古代南部非洲曾经有着辉煌的文明;综合材料所述可以得出其态度为坚持实事求是;摒弃种族歧视与偏见。

考点:探索历史的奥秘·津巴布韦文明·形成、特点【解析】(1)变化:起初认为古津巴布韦文化与外来文化没有联系;后来认为古津巴布韦文化来自于地中海文明,是外来文化创造的。(2分)

错误倾向:种族歧视。(1分)

(2)结论:大津巴布韦遗址属非洲古文化。(1分)

含义:大津巴布韦遗址是外来文化创造的观点。(2分)

(3)说明:大津巴布韦石屋遗址中出土的各种文物证明古代南部非洲曾经有着辉煌的文明。(2分)

态度:坚持实事求是;摒弃种族歧视与偏见。(2分)13、略

【分析】【详解】

(1)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可知时间;地点、人物、流血冲突双方叙述一致。

(2)本题属于开放试题,若指出斯坦利的观点可信或酋长的观点可信,只要言之有理,持之有据即可得分。若指出双方各执一词,究竟谁的说法可信,还需要其他材料证明即可。【解析】(1)时间;地点、人物、流血冲突;(指出三项即可得3分)双方叙述一致。(1分)

(2)若指出斯坦利的观点可信或酋长的观点可信,只要言之有理,持之有据即可得分。(3分)若指出双方各执一词,究竟谁的说法可信,还需要其他材料证明可得4分。14、略

【分析】第(1)问;根据材料中“证据也得拿出来。我们得先记住,在这种怀疑的精神之下,单纯的文字记载已不复被认为是有效的佐证了”,可以得出主要的困境在于史实材料少。根据材料及所学,可以推断出可行的条件有疑古思辨的推动;学者对夏朝遗存位置的预测;借鉴新的史学方法。

第(2)问;根据材料二中的图片信息,结合所学二里头文化的特点可以得出答案。

第(3)问,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二里头遗址已经证明了夏的存在,但是否与其完全相符还需要更多材料考证。具体的方法是考古成果与文献资料相互印证。【解析】(1)困境:文字记载少;遗存片段而零散。

条件:疑古思辨的推动;学者对夏朝遗存位置的预测;借鉴新的史学方法(传说材料与考古实物相印证;借用西方现代科学方法)。

(2)特点:文化遗存丰富(遗迹;遗物和墓葬等);有一定经济、政治管理水平。

(3)定论:二里头遗址用事实证明了夏朝的真实存在。

争论:二里头遗址与夏文明的时期;范围是否完全吻合等。

方法:考古成果与文献资料相互印证。15、略

【分析】【详解】

(1)根据“第一次资产阶级改良运动”“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运动”可知范文澜;翦伯赞和纪念活动论文集在结论方面均强调戊戌变法的资产阶级性质;而茅海建则认为其是“以西方化为方向、以强国为目标”,在相同点方面根据“第一次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等可归纳出均承认其进步性意义,均肯定了戊戌变法的进步性。

(2)关于关于历史研究应坚持的方法,学生可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如材料中的前三位研究者均坚持马克思主义史学方法论的指导地位;实事求是,从一手史料出发,重视对史料的辨析,而茅海建则重视新史料的运用,重视新史料的挖掘。【解析】(1)异:前三位研究者重视戊戌变法的阶级属性;茅海建强调戊戌变法西方化色彩。同:均肯定了戊戌变法人的进步性。

(2)原则:坚持马克思主义史学方法论的指导地位;实事求是,从一手史料出发,重视对史料的辨析;重视新史料的挖掘。16、略

【分析】【详解】

(1)可靠性:根据材料“法律文献抄录于秦王政时期至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可知;岳麓秦简法律文献抄录于秦王政时期至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根据材料“武汉大学测试中心做过老化程度和竹制降解度检测,专家评估是珍贵的秦简”可知,经过技术鉴定确定是早期的竹材,经专家评估是珍贵的秦简;根据材料“岳麓秦简中首次出现的一些律名,与云梦睡虎地秦简律典中的律名相当,内容相关在里耶秦简中得到印证”可知,很多内容都可与云梦睡虎地秦简与里耶秦简相互印证。

内容特点:根据材料中所列秦简中有《质日》《占梦书》《为吏治官及黔首》可知;内容比较丰富,但以法律文献为主。

(2)价值: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岳麓秦简作为考古史料(或实物、文物、出土文献),价值较高;根据材料“秦令在传世文献中,缺乏存在的确切证据。岳麓秦简不仅包含有大量的令文,而且这些令大多是比较完整的,往往还带有令名”可知,弥补原有秦令研究材料的不足,开启秦令研究的新局面;根据材料“岳麓秦简律令有细节性规定,反映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法律及习俗等情况”可知,秦律令细节性认知,有利于推进秦律内容的复原及对秦朝社会政治、经济及习俗等方面的研究(或对秦朝历史研究有较大价值)。【解析】(1)可靠性:岳麓秦简法律文献抄录于秦王政时期至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经过技术鉴定确定是早期的竹材;经专家评估是珍贵的秦简;很多内容都可与云梦睡虎地秦简与里耶秦简相互印证。

内容特点:内容比较丰富;但以法律文献为主。

(2)价值:岳麓秦简作为考古史料(或实物、文物、出土文献),价值较高;弥补原有秦令研究材料的不足,开启秦令研究的新局面;秦律令细节性认知,有利于推进秦律内容的复原及对秦朝社会政治、经济及习俗等方面的研究(或对秦朝历史研究有较大价值)。17、略

【分析】【详解】

(1)可信: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时间;人物、旱灾、民饥;根据两则材料中的叙述可以看出,双方叙述一致。

(2)分歧:根据材料“隋开皇十四年天旱,人苦饥乏。是时,仓库盈益,竟不赈给,乃今百姓逐粮”可知,《贞观政要》认为旱灾发生后,隋文帝不怜惜百姓而珍惜仓库;根据材料“高祖文皇上之开皇十四年关中大旱,民饥,上(隋文帝)遣左右视民食,得豆屑杂糠以献”可知,《资治通鉴》认为旱灾发生后,隋文帝关心百姓疾苦。宋代材料可信。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贞观政要》成书于唐代,受当朝时政影响较大,有假借隋文帝赈灾不作为说明唐朝代隋而立的合法性,以规劝统治者重视民生、推行“仁政”的现实可能;《资治通鉴》成书于宋代,与隋朝统治无直接利害关联,隋文帝对灾民的不同态度对宋代统治者均有资治功效主要在于总结出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或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诚来加强统治,相对客观),故宋人无作伪的必要。此外,还需要搜集其他的史料对这一推断进行印证。【解析】(1)时间;人物、旱灾、民饥;双方叙述一致(或:两则材料互相印证)。

(2)分歧:《贞观政要》认为旱灾发生后;隋文帝不怜惜百姓而珍惜仓库;《资治通鉴》认为旱灾发生后,隋文帝关心百姓疾苦。(若整体概括为“在隋文帝是否赈济灾民的问题上有分歧”也可得2分)

宋代材料可信。《贞观政要》成书于唐代,受当朝时政影响较大(或:歌颂贞观之治、美化唐太宗统治,有明显政治倾向),有假借隋文帝赈灾不作为说明唐朝代隋而立的合法性,以规劝统治者重视民生、推行“仁政”的现实可能;《资治通鉴》成书于宋代,与隋朝统治无直接利害关联,隋文帝对灾民的不同态度对宋代统治者均有资治功效(或:《资治通鉴)》)主要在于总结出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或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诚来加强统治,相对客观),故宋人无作伪的必要。此外,还需要搜集其他的史料对这一推断进行印证(或:《资治通鉴》汇集了其他的史料对这一推断进行叙述)。18、略

【分析】【详解】

(1)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信息“历史也就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成为全世界的历史”可以概括出全球;整体角度(史观)。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信息“1500年前后”“正是欧洲人他们支配了这个刚刚联成一体的世界”等,可知是与新航路开辟有关,结合所学知识,新航路开辟打破了各大洲相对隔绝的状态,人类由此从各民族分散孤立开始走向整体世界,欧洲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2)根据材料“以其强大的帝国和股份公司在政治上和经济上控制了全球。他们还取得了文化上的支配地位”;得出西欧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领先世界。第二小问,结合世界史知识,从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角度归纳回答。

(3)近代中国清政府为改变落后状况,实现富国强兵,向西方学习科学技术,举办洋务运动,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宣告洋务运动失败。【解析】(1)角度:全球;整体角度(史观)。

评价:人类由此从各民族分散孤立开始走向整体世界;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2)政治上: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

经济上:两次工业革命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