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冀少新版必修1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3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如图为有关细胞增殖的概念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过程中没有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人的红细胞以此种方式增殖B.②过程使细胞的亲代和子代之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C.进行②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同时,核DNA数目也加倍D.③过程大约占细胞周期的5%,主要完成染色体的复制2、下列有关细胞质基质和细胞骨架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质基质呈胶质状态,含有多种酶B.细胞质基质中可进行多种化学反应,是细胞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C.细胞骨架有维持细胞形态、保持细胞内部结构的有序性的功能D.细胞骨架是由纤维素组成的网架结构,与细胞的运动、分裂、分化密切相关3、下列四支试管中分别含有不同的化学物质和活性酵母菌细胞制备物。经过一定时间的保温后,试管中会产生CO2的是()
①葡萄糖+细胞膜已破裂的细胞。
②葡萄糖+线粒体。
③丙酮酸+线粒体。
④丙酮酸+内质网A.①③B.①②C.②③D.②④4、下列关于生物体中无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中的自由水既是某些生理过程的反应物也是产物B.在质壁分离过程中,植物细胞失水速率逐渐增大C.无机盐在生物体中以离子形式存在D.细胞吸收无机盐离子的速率主要取决于膜内外离子的浓度差5、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活性与温度关系的是A.B.C.D.6、某同学在一家餐饮店食用了如下早餐:二两牛肉包子、一碟凉拌蔬菜、一碗炒肝,一个煮鸡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早餐中至少包含3种多糖B.该早餐中包括的脂质有磷脂和脂肪等C.食物加工过程中蛋白质变性降低了蛋白质的营养价值D.蔬菜中含有的元素种类与人体大体相同,但在元素的含量上有差异7、下图表示细胞通过“自噬作用”及时清除受损线粒体及其释放的信号蛋白的过程,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吞噬泡完成吞噬过程的结构基础是细胞膜的流动性,该过程不消耗能量B.自噬体由4层磷脂分子构成(不考虑自噬体内的线粒体),溶酶体由2层磷脂分子构成C.受损线粒体的功能逐渐退化,会直接影响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D.溶酶体内的pH低于细胞质基质,由此说明细胞质基质中的H+进入溶酶体的方式是主动运输8、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高尔基体膜上的酶可促进氨基酸的脱水缩合B.蛔虫是需氧型生物,但其部分细胞保留了无氧呼吸的能力C.人体成熟的红细胞吸收K+的速率与该细胞内O2浓度密切相关D.细胞核上的核孔可实现细胞核质之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9、某些癌细胞中多药耐药(MDR)基因高度表达后,会使这些癌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抗性增强。MDR基因表达产物是P—糖蛋白(P—gp),该蛋白位于细胞膜上有ATP依赖性跨膜转运活性,可将药物转运至细胞外,使细胞获得耐药性。而P—gp低水平表达的癌细胞内,某些化疗药物的浓度明显升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P—gp转运蛋白转运物质的方式属于协助扩散B.P—gp是由游离在细胞质中的核糖体合成的C.化疗药物可提高MDR基因高度表达的癌细胞比例D.提高癌细胞P-gp的活性为癌症治疗开辟了新途径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10、真核细胞的结构主要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部分。成熟植物细胞内的液体环境主要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11、ATP全名:____12、构成多糖的基本单位都是______分子。13、细胞在分裂以前,必须进行一定的_____。细胞增殖包括物质准备和_____整个连续的过程。14、细胞内的大分子具有重要的功能。请参照表中内容完成下表:。生物大分子名称(1)_____纤维素DNA蛋白质功能植物细胞内的储能物质组成植物细胞的结构(2)_____具有运输功能等元素组成C、H、O(3)_____C、H、O、N、PC、H、O、N等基本组成单位葡萄糖葡萄糖脱氧核苷酸(4)_____功能举例玉米种子萌发时,水解成葡萄糖进行氧化分解洋葱外表皮细胞的细胞壁是由纤维素组成细菌的拟核DNA中储存着控制细菌主要性状的遗传信息(5)_____15、概念填空。
(1)细胞呼吸是指有机物在________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______________或其他产物,释放_______并生成ATP的过程。
(2)光合作用是指_________通过叶绿体;利用_______,把_______和_____转化成储存_______的有机物,并释放______的过程。
(3)_____________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为一个细胞周期。
(4)由_______决定的细胞________结束生命的过程叫做细胞凋亡。
(5)细胞癌变是指细胞受到_______的作用,细胞中的__________发生变化,就变成了不受机体控制的、__________________的恶性增殖细胞。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6、溶菌酶能够溶解细菌的细胞壁,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______A.正确B.错误17、Ca、Mg、Fe、Mn、Cu是组成细胞的微量元素()A.正确B.错误18、降低光照将直接影响到光反应的进行,从而影响暗反应;改变CO2浓度则直接影响暗反应的进行。()A.正确B.错误19、淀粉水解成葡萄糖时伴随有ATP的生成()A.正确B.错误20、减数分裂与一般有丝分裂相比,染色体变化最显著的特点之一是同源染色体进行联会。()A.正确B.错误21、叶绿体中只有叶绿素吸收的光能才能用于光合作用。______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四、非选择题(共3题,共24分)22、已知某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科研人员将生长状况基本相同的该植物叶片随机均分为7组,置于温度为25℃、CO2浓度适宜的环境中,在不同光照强度下测定O2的释放速率;记录于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1)光照强度为a时;该植物叶肉细胞内能产生ATP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
(2)若将环境温度升高到30℃(其他条件不变),当叶片O2的释放速率为零时,所需光照强度_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b。
(3)光照强度为d时,该植物叶片产生O2的速率为___________。
(4)光照强度为e的条件下,若将CO2浓度降低,短时间内,叶绿体内C5的含量变化是___________(填增加”“不变”或“减少”);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当光照强度为f时,限制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内部因素是___________。23、下面是几种生物的基本结构单位;请据图回答:
(1)图中不能称为一个生命系统是________(填字母);它在结构上不同于其他图示的显著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它必须依赖____才能生活。
(2)科学家根据细胞内有无_______把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它们共有的细胞器是_____。图中属原核细胞的是______(填字母)。24、我国中科院上海生化所合成了一种具有镇痛作用而又不会像吗啡那样使病人上瘾的药物——脑啡肽;下面是它的结构简式:
(1)该化合物有_____________个氨基。
(2)该化合物是由_____________个氨基酸失去_____________分子水而形成的;这样的反应叫做_____________,该化合物叫_____________肽。在形成时,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_____________。
(3)脑啡肽水解后可产生_________种氨基酸;造成氨基酸种类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4)脑啡肽可用________________试剂鉴定,呈现____________色。评卷人得分五、实验题(共4题,共12分)25、I.洋葱是生物学实验的常用材料之一;现有已经培养一段时间后的洋葱,在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时,应取根尖____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分为G1期、S期和G2)和分裂期(M期)(注G期是DNA合成前期,为S期做准备;S期是DNA合成期:G2期是DNA合成后期;为M期做准备)回答下面有关哺乳动物细胞培养的问题。
(1)培养中细胞数目的变化和培养时间关系如图1.据图读出该细胞完成一个细胞周期(T)需要___小时。
(2)从图1的A点取出6000个细胞,测定每个细胞的DNA含量,结果如图2。图2的B、C、D中表示处于G1期的是__;处于C组的细胞正在发生的重要生理过程是___。
(3)若取样6000个细胞中,处于M期细胞的数目是300,则处于G2期的细胞数是_____个。
(4)图2中D时期的细胞每条染色体上的DNA数为_____个。26、三倍体西瓜由于含糖量高且无子而备受青睐。某研究人员对三倍体西瓜进行了一系列相关研究;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是该研究者对三倍体西瓜叶片净光合速率(Pn,以CO2吸收速率表示)与胞间CO2浓度(Ci)的日变化研究结果。
13:00时叶绿体中合成C3的速率_______________(填“高于”“等于”或“低于”)11:00时。17:00后叶片的Ci快速上升;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叶片的Pn先后两次下降;主要限制因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研究人员研究发现;西瓜果肉细胞内蔗糖的浓度比细胞外高,说明果肉细胞吸收蔗糖的跨膜运输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三倍体西瓜幼苗为实验材料,进行短期高温(420C)和常温(250C)对照处埋;在不同时间取样测定其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气孔导度越大,气孔开放程度越大)及叶绿素含量等指标,结果如图所示。
根据图乙和图丙可知,经过短期高温处理后,西瓜幼苗的净光合速率降低,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叶肉细胞中的色素常用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提取,在短期高温处理过程中,每6h取样,提取西瓜幼苗叶肉细胞中的光合色素后,再通过纸层析法进行分离,色素带会出现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7、关于ATP的生成的机制,PeterMitchell猜想是通过物质分解产生的高能电子沿着电子传递链传递时形成的H+梯度能量驱动ATP的形成;从而提出化学渗透假说。假说需要证据的支持,使用解偶联剂进行的实验就是其中的证据之一。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TP是生物体的直接能源物质,其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其中远离腺苷的______容易断裂与形成。
(2)解偶联剂能够插入到线粒体内膜,起到____________的作用,它使线粒体内膜和膜间隙的_____丧失,使H+无需通过ATP合成酶而进入线粒体。
(3)这种解偶联在冬眠动物的棕色脂肪中也会发生,它们绝大部分氧化分解产生的能量被释放为____而不是转化为_________。28、某同学利用下图中的装置进行酵母菌无氧呼吸实验;步骤为:
①取10%葡萄糖溶液30mL注入三角瓶中;置于35℃水浴中预热。
②取干酵母3g;放入15mL;35℃的温水中化开后,倒入三角瓶中,充分振荡摇匀。
③迅速向混合液表面滴加一薄层液体石蜡。用带玻璃导管的橡皮塞密封瓶口;使玻璃导管伸入右面试管的溶液底部。
④几分种后;观察实验结果。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液体石蜡密封液面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角瓶中加入葡萄糖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管中有气泡出现,石灰水___________;打开瓶塞,可以闻到酒精的气味,产生酒精的总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过程在酵母细胞的___________中完成。评卷人得分六、综合题(共3题,共6分)29、在1937年植物生理学家希尔发现,将叶绿体分离后置于试管中,在试管中加入适当的“氢受体”,如二氯酚吲哚酚(简称DCPIP),那么照光后便会使水分解并放出氧气,这个反应被称为“希尔反应”。反应的过程如下(注:DCPIP是一种可以接受氢的化合物,在氧化态时是蓝色,在还原态时是无色。)
DCPIP(蓝色)+H2ODCPIP-H2(无色)O2
为验证“希尔反应”需要光能和叶绿体,现提供如下材料和用品:试管若干;离体叶绿体、0.5mol/L蔗糖溶液、1%DCPIP溶液、蒸馏水、量筒、锡箔纸、离心机。
请依据“希尔反应”涉及的实验原理,把下面的实验设计补充完整,并回答有关问题:
(1)方法步骤:
第一步:离体叶绿体溶解于0.5mol/L蔗糖溶液制备成叶绿体悬浮液;
第二步:选取3支试管,编上1号;2号和3号。
第三步:
①向1号试管中加入1%DCPIP溶液0.5mL和叶绿体悬浮液5mL,给予光照处理。
②向2号试管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处理。
③向3号试管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处理。
第四步:将上述试管放置在温度等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一段时间。
第五步:一段时间后,对各试管用离心机离心5分钟,观察试管内上层清液的颜色。
(2)实验结果及相应的结论:
观察结果:离心后1~3三支试管内上层清液的颜色依次为:__________;
为什么不直接观察试管内的溶液颜色而是要在离心后观察上清液的颜色?__________。
实验结论:“希尔反应”需要光能和叶绿体。30、GLUT4是脂肪和骨骼肌等细胞膜上的一种葡萄糖转运蛋白.研究表明;胰岛素调控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主要是通过调节GLUT4从细胞内转位到细胞膜上的数量来实现的.
(1)葡萄糖是细胞生命活动需要的主要_____物质,血液中的葡萄糖依赖于细胞膜上GLUT4蛋白的转运而进入细胞,是一顺着浓度梯度转运,而不消耗ATP的运输过程,称为_____.
(2)GLUT4在细胞的_____上合成,经内质网、_____加工、运输,形成囊泡,在胰岛素的刺激下含GLUT4的囊泡能够从胞内转运至细胞膜上,进一步与细胞膜锚定并融合,通过胞吐将GLUT4释放至细胞膜(如图所示),体现了细胞膜的_____性.膜上的GLUT4可将葡萄糖转运入肌肉;脂肪等组织中代谢储存;以维持机体的糖代谢平衡.
(3)由图分析可知囊泡能精准地将GLUT4运送至细胞膜上特定位点的原因是_____.
(4)据题目信息推测,胰岛素分泌正常,但出现糖尿病(血糖浓度过高)可能的原因有_____.31、从1958年开始;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和北京大学3家单位联合攻关,终于在1965年人工合成了具有生物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更令人振奋的是,合成的胰岛素具有与天然胰岛素-样的生物活性!中国科学家依靠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摘取了人工合成蛋白质的桂冠。胰岛素是由胰岛B细胞分泌的一种激素。在核糖体上合成的是一条由110个氨基酸形成的单链多肽,称前胰岛素原,是胰岛素的前身,在它的氨基端比胰岛素原多-段肽链,称为信号肽。信号肽引导新生多肽链进入内质网腔后,立即被酶切除,剩余的多肽链折叠成含3个二硫键的胰岛素原。后者进入高尔基体,在酶的催化下除去一段连接胰岛素A链和B链的连接肽(C肽),转变为成熟的胰岛素(A链有21个氨基酸,B链有30个氨基酸)。
(1)胰岛素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请写出氨基酸的结构通式_________。其中缬氨酸的分子式为C5H11O2N,该氨基酸的R基可表示为____________。
(2)前胰岛素原切除信号肽及C肽产生一分子胰岛素,该过程至少需要消耗______分子水。已知成熟的胰岛素中有5个游离的羧基,那么组成胰岛素的氨基酸中有____个羧基。胰岛素分子中含有肽键______个。
(3)在胰岛素的作用下,血液中多余的葡萄糖可以合成糖原储存起来,也可以转变成脂肪和某些氨基酸,这说明蛋白质具有______的功能。生物体中不同的蛋白质具有不同的生物活性和功能。胰岛素是动物胰岛细胞分泌的能够降低血糖的一种蛋白质类激素。下列与结晶牛胰岛素的生物活性没有直接关系的是______
A.胰岛素分子中氨基酸的种类和肽键的数目。
B.胰岛素分子中二硫键的数目和位置。
C.胰岛素分子中两条链的空间结构。
D.胰岛素分子中氨基酸缩合的方式。
(4)下图为胰岛素的B链示意图;第8;20、23位氨基酸的R基团都是一H,分析∶
①第8、20、23位氨基酸是_____(填名称)。
②若通过水解除去B链中第8、20、23位氨基酸,则需消耗______分子水,形成的所有短肽比原B链多了______个游离的羧基。
(5)下列化合物中,能与双缩脲试剂反应生成紫色的是______(填下列选项的序号)。A.有活性的胰岛素分子B.发生变性的胰岛素分子C.胰岛素彻底水解的产物(6)现有数量充足的21种氨基酸,如果写出由8个氨基酸组成的长链,可以写出_______条互不相同的长链,而一个蛋白质分子往往含有成百上千个氨基酸,请从氨基酸的角度分析蛋白质种类多样性的原因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B【分析】【分析】
真核细胞的细胞分裂方式有无丝分裂;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其中只有有丝分裂具有细胞周期,一个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分析题图可知,①是无丝分裂,②是有丝分裂,③是有丝分裂间期。
【详解】
A;分析题图可知;①是无丝分裂,该过程不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蛙的红细胞以此种方式增殖,A错误;
B;②是有丝分裂;有丝分裂的意义是保证了细胞的亲代和子代之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和连续性,B正确;
C;有丝分裂过程中;核DNA加倍发生在细胞分裂的间期,染色体加倍发生在细胞分裂期的后期,C错误;
D;③是有丝分裂间期;主要完成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持续的时间远远比分裂期要长,细胞分裂间期大约占细胞周期的90%~95%,D错误。
故选B。2、D【分析】【分析】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细胞骨架的理解和辨析能力。细胞质基质又称胞质溶胶;是细胞质中均质而半透明的胶体部分,充填于其他有形结构之间。细胞质基质的化学组成可按其相对分子质量大小分为三类,即小分子;中等分子和大分子。小分子包括水、无机离子;属于中等分子的有脂类、糖类、氨基酸、核苷酸及其衍生物等;大分子则包括多糖、蛋白质、脂蛋白和RNA等。细胞骨架是指真核细胞中的蛋白纤维网络结构,细胞骨架不仅在维持细胞形态,承受外力、保持细胞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方面起重要作用,而且还参与许多重要的生命活动,如:在细胞分裂中细胞骨架牵引染色体分离,在细胞物质运输中,各类小泡和细胞器可沿着细胞骨架定向转运;在肌肉细胞中,细胞骨架和它的结合蛋白组成动力系统;在白细胞(白血球)的迁移、精子的游动、神经细胞轴突和树突的伸展等方面都与细胞骨架有关。另外,在植物细胞中细胞骨架指导细胞壁的合成。
【详解】
A;细胞质基质呈胶质状态;由水、无机盐、脂质、氨基酸、核苷酸和多种酶等组成,正确;
B;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着多种化学反应;是细胞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正确;
C;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有维持细胞形态、保持细胞内部结构的有序性的功能,正确;
D;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不是纤维素,与细胞运动、分裂、分化以及物质运输、能量转换、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有关,错误。
故选D。
【点睛】
而细胞质基质又称胞质溶胶是细胞质中均质而半透明的胶体部分,充填于其它有形结构之间。细胞质基质的主要功能是:为各种细胞器维持其正常结构提供所需要的离子环境,为各类细胞器完成其功能活动供给所需的一切底物,同时也是进行某些生化活动的场所。提供细胞器的稳定微环境。3、A【分析】酵母菌既可以进行有氧呼吸,又可以进行无氧呼吸。无氧呼吸是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有氧呼吸的第一个阶段也是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但第二、三两个阶段是在线粒体中进行的。酵母菌细胞虽已破裂,但题目中说明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中的酶都具有活性,故葡萄糖+细胞膜已破裂的细胞可以通过细胞呼吸产生CO2;①正确;葡萄糖被分解丙酮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因此葡萄糖和线粒体不反应,不能产生二氧化碳,②错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一个阶段是相同的,产物都是丙酮酸,有氧呼吸第二个阶段的原料是丙酮酸,故丙酮酸+线粒体也可以通过有氧呼吸产生CO2,③正确;丙酮酸不能在内质网反应,④错误,故选A。
【考点定位】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4、A【分析】【分析】
结合水:与细胞内其它物质结合是细胞结构的组成成分。自由水:(占大多数)以游离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生理功能:①良好的溶剂;②运送营养物质和代谢的废物;③参与许多化学反应;④为细胞提供液体环境。无机盐的存在形式与作用以离子形式存在的;作用: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维持细胞的酸碱度。
【详解】
A;自由水既是一些反应的反应物;也是某些反应的生成物,如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A正确;
B;在质壁分离过程中细胞液的浓度逐渐增大;则植物细胞失水的速率逐渐减小,B错误;
C;无机盐在生物体内多数以离子形式存在;少数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C错误;
D;细胞吸收无机盐离子的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能量和载体蛋白,因此细胞吸收无机盐的速率主要取决于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数量及能量的供应,D错误。
故选A。
【点睛】5、D【分析】【详解】
酶的催化活性受温度的影响;在低温时酶的催化活性较弱,随着温度升高而活性增大,当达到其最适温度时,酶的活性最高,以后又随着温度升高而减慢,以至完全丧失活性,由此可见,能正确反映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活性与温度关系的是D曲线,故选D。
【点睛】
影响酶活性的因素主要有:温度、pH等.温度(pH)能影响酶活性,在最适温度(pH)前,随着温度(pH)的升高,酶活性增强;到达最适温度(pH)时,酶活性最强;超过最适温度(pH)后,随着温度(pH)的升高,酶活性降低.另外低温不会使酶变性失活,但高温、过酸或过碱都会使酶变性失活。6、C【分析】【分析】
1;动物细胞的多糖是糖原;分为肌糖原和肝糖原,植物细胞的多糖有淀粉和纤维素;
2;高温使蛋白质变性;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在于其含有的必需氨基酸的种类和数量;
3;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
4;不同生物的化学元素的种类大体相同;含量相差很大。
【详解】
A;牛肉包子中含有肌糖原;炒肝含有肝糖原,蔬菜含有淀粉和纤维素,故该早餐中至少包括了三类多糖,A正确;
B;肉包子和炒肝中含有的脂质为脂肪、磷脂、固醇;B正确;
C;食物加工过程中蛋白质变性是高温破坏了蛋白质的空间结构;食物经过人体消化道,在蛋白质酶的作用下被分解成氨基酸,不影响蛋白质的营养价值,C错误;
D;蔬菜中含有的元素种类与人体大体相同;这说明了细胞的统一性,但两者在元素的含量上有差异,又说明了细胞的差异性,D正确。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糖的分类和分布、脂质的分类和分布、蛋白质的变性,识记糖类的种类结合各种食物的主要成分进行分析。7、A【分析】【分析】
1.生物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一层生物膜两层磷脂分子。
2.物质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这种方式叫做主动运输。
【详解】
A;吞噬泡的吞噬过程体现了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该过程需要消耗能量,A错误;
B;若不考虑自噬体内的线粒体;自噬体由2层生物膜(4层磷脂分子)组成,B正确;
C;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有氧呼吸的第二、第三阶段在线粒体中进行,所以受损线粒体功能逐渐退化,会直接影响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C正确;
D、溶酶体内的pH低于细胞质基质,说明溶酶体内的H+浓度高于细胞质基质,则细胞质基质中H+进入溶酶体的方式是主动运输;D正确。
故选A。
【点睛】8、D【分析】【分析】
1;核糖体: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的场所。
2;核孔:是核质之间频繁进行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的通道;在代谢旺盛的细胞中;核孔的数目较多。
3;人体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
【详解】
A;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故促进氨基酸脱水缩合的酶位于核糖体上,A错误;
B;蛔虫细胞内无线粒体;只能进行无氧呼吸,是厌氧型生物,B错误;
C、人体成熟的红细胞无线粒体,只能进行无氧呼吸,因此该细胞吸收K+的速率不受细胞内O2浓度影响;C错误;
D;核孔能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D正确。
故选D。9、C【分析】【分析】
糖蛋白的合成需要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的协调配合。P—糖蛋白(P—gp)位于细胞膜上有ATP依赖性跨膜转运活性;说明此蛋白的运输需要消耗能量。
【详解】
P—gp转运蛋白转运药物消耗ATP;不属于协助扩散,A错误;P—gp转运蛋白是由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B错误;化疗药物会对癌细胞起选择作用,P-gp转运蛋白基因高度表达的癌细胞的抗药性强,生存下来的比例高,C正确;提高癌细胞P—gp转运蛋白的活性即提高了癌细胞的抗药性,不利于癌症的治疗,D错误;因此,本题答案选C。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看清题干中相关信息“MDR基因表达产物是P—糖蛋白(P—gp),该蛋白位于细胞膜上有ATP依赖性跨膜转运活性”,再根据题意作答。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10、略
【分析】【分析】
科学家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两大类。
【详解】
真核细胞的结构主要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部分。成熟植物细胞属于真核细胞;成熟的植物细胞中有中央大液泡,液泡占据了细胞中90%以上的体积,因此,其内的液体环境主要指的是细胞液,即液泡内的液体。
【点睛】【解析】液泡里面的细胞液11、略
【解析】三磷酸腺苷12、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葡萄糖13、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物质准备细胞分裂14、略
【分析】【详解】
(1)由题意可知;该生物大分子的基本组成单位为葡萄糖,且可在玉米种子萌发时水解成葡萄糖进行氧化分解,故该生物大分子为淀粉。淀粉是植物细胞中的多糖,是植物细胞内的储能物质。
(2)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是由C;H、O、N、P五种元素组成,无论原核细胞还是真核细胞,DNA都是遗传信息的载体,其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中储存着遗传信息。
(3)纤维素是组成植物细胞细胞壁的主要成分;纤维素属于糖类,其组成元素是C;H、O。
(4)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可以作为结构成分,也可以起调节、免疫、催化及运输等作用。其中血红蛋白运输氧气属于蛋白质的运输功能。【解析】淀粉遗传信息的载体C、H、O氨基酸血红蛋白能运输氧气15、略
【分析】【分析】
1;细胞呼吸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2;根据是否需要光能;可将光合作用分为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
【详解】
(1)细胞呼吸是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释放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
(2)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氧气的过程。
(3)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为一个细胞周期。
(4)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叫做细胞凋亡。
(5)细胞癌变是指细胞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就变成了不受机体控制的、连续进行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解析】细胞二氧化碳能量绿色植物光能二氧化碳水能量氧气连续分裂基因自动致癌因子遗传物质连续进行分裂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6、A【分析】【详解】
酶具有专一性;其中溶菌酶能够溶解细菌的细胞壁,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
故正确。17、B【分析】【分析】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根据其含量不同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大类。大量元素包括C;H、O、N、P、S、K、Ca、Mg;微量元素包括Fe、Mn、Zn、Cu、B、Mo等。
【详解】
Ca、Mg是大量元素。故题干说法错误。18、A【分析】略19、B【分析】【详解】
植物体内产生ATP的生理过程包括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而淀粉水解成葡萄糖时不生成ATP,错误。20、A【分析】略21、B【分析】【详解】
叶绿体中类胡萝卜素吸收的光能也能用于光合作用,故错误。四、非选择题(共3题,共24分)22、略
【分析】【分析】
分析表格信息可知,光照强度为0时,植物只进行细胞呼吸,故氧气释放速率-15可表示植物的呼吸作用吸收氧气的量,光照强度为a时,氧气释放速率为-8,说明植物的呼吸速率大于光合速率,此时需要从外界环境吸收氧气,光照强度为b时,氧气释放速率为0,说明植物的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相等,光照强度大于b之后;植物的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释放氧气的量逐渐增加。光照强度为e时,已经达到了光饱和点,植物的光合速率达到了最大值。
【详解】
(1)光照强度为a时;该植物叶肉细胞既进行光合作用,又进行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产生ATP,细胞呼吸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产生ATP,故叶肉细胞内产生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2)当叶片O2的释放速率为零时,即叶片的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所对应的光照强度即光的补偿点b,由于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若将环境温度升高到30℃(其他条件不变),则光合速率降低,呼吸速率增大,若要光合速率仍然等于呼吸速率,则所需光照强度应增大,即大于b点对应的光照强度。
(3)根据表格数据可知,光照强度为d时,净光合速率为15μmol•m-2•s-l,又知黑暗条件下测得的呼吸速率为15μmol•m-2•s-l,故该植物叶片产生O2的速率为15+15=30μmol•m-2•s-l。
(4)光照强度为e的条件下,若将CO2浓度降低,则暗反应中二氧化碳与C5固定形成C3的速率减慢,即C5的消耗减慢,短时间内,C3还原形成C5的速率不变,故叶绿体内C5的含量变化会增加。
(5)当光照强度为f时;光合速率已经达到最大值,此时限制光合速率的主要内部因素是色素和酶。
【点睛】
本题考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以及影响光合速率的因素,意在考查考生能将图表中数据转化成曲线图的能力以及分析曲线图获取信息的能力。【解析】线粒体、叶绿体大于30μmol•m-2•s-l增加当C02浓度降低时,C02的固定减弱,C5的消耗减少,但C3的还原不变,C5的合成不变,所以C5的总量增加色素和酶23、略
【分析】【分析】
由图可知;A为植物细胞,B为动物细胞,C为细菌,D为蓝藻,E为病毒。
【详解】
(1)E病毒无细胞结构;不能称为一个生命系统,图中ABCD均有细胞结构,故病毒与细胞生物的主要区别是病毒无细胞结构,它必须依赖于活细胞才能存活。
(2)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它们唯一共有的细胞器是核糖体,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图中C为细菌,D为蓝藻属于原核细胞。
【点睛】
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主要区别是有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病毒与细胞生物的主要区别是有无细胞结构。【解析】E没有细胞结构活细胞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核糖体C、D24、略
【分析】【分析】
1、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其结构通式是即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和一个R基,氨基酸的不同在于R基的不同。
2、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形成多肽链,而脱水缩合是指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相连接;同时脱出一分子水的过程;连接两个氨基酸的化学键是肽键,其结构式是-CO-NH-;氨基酸形成多肽过程中的相关计算:肽键数=脱去水分子数=氨基酸数一肽链数,游离氨基或羧基数=肽链数+R基中含有的氨基或羧基数,至少含有的游离氨基或羧基数=肽链数,氮原子数=肽键数+肽链数+R基上的氮原子数=各氨基酸中氮原子总数,氧原子数=肽键数+2×肽链数+R基上的氧原子数=各氨基酸中氧原子总数一脱去水分子数,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数目×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一脱去水分子数×18。
3、分析题图:题图示为脑啡肽分子结构简式,该分子含有4个肽键(-CO-NH-),是由5个氨基酸分子经脱水缩合形成的五肽、也称为多肽;组成脑啡肽分子的5个氨基酸的R基依次是-CH2-C6H4OH、-H、-H、-CH2-C6H5、-CH2-CH(CH3)2。
【详解】
(1)组成脑啡肽分子的5个氨基酸的R基依次是-CH2-C6H4OH、-H、-H、-CH2-C6H5、-CH2-CH(CH3)2;R基中均不含氨基和羧基,所以该化合物含有的氨基数=肽链数=1个。
(2)该化合物含有4个肽键(5个R基);是由5个氨基酸失去4分子水而形成的五肽,这样的反应叫做脱水缩合,在形成该化合物时相对分子质量减少18×4=72。
(3)组成脑啡肽分子的5个氨基酸的R基依次是-CH2-C6H4OH、-H、-H、-CH2-C6H5、-CH2-CH(CH3)2,R基有4种;所以脑啡肽水解后可产生4种氨基酸,造成氨基酸种类不同的原因是R基的不同。
(4)蛋白质可用双缩脲试剂鉴定;呈现紫色。
【点睛】
本题以脑啡肽为素材,结合脑啡肽分子结构式,考查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的知识,考生识记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明确氨基酸脱水缩合的过程、掌握氨基酸脱水缩合过程中的相关计算是解题的关键。【解析】154脱水缩合五724R基不同双缩脲紫五、实验题(共4题,共12分)25、略
【分析】【分析】
细胞周期是指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经过一个细胞周期后细胞的数量加倍。所以可根据细胞数量加倍的时间段判断细胞周期的时间。细胞周期分为间期和分裂期,间期DNA复制后DNA数量加倍,后期着丝点分裂后染色体数加倍。
【详解】
I.根尖2~3mm处为分生区;细胞具有旺盛的分裂能力,且无颜色干扰。
Ⅱ.(1)从图1中可以看到A点的细胞数为100个单位;当细胞数为200个单位时的时间与A点的时间差为20小时,所以完成一个细胞周期需要的时间为20小时。
(2)在一个细胞周期中,G1是合成前期,DNA含量最少;S期是DNA的复制期,其含量逐渐增加;G2期(合成期),M期(分裂期)由于在S期之后,它们的DNA含量是G1期的2倍。图2中,D的DNA含量是B的2倍,C的DNA含量在D、B之间。因此,处于G1期的是B;处于S期的是C,即C组的细胞正在发生的重要生理过程是DNA复制。
(3)从图2中可以读出G1期的细胞数(B)3000个,G2期和M期的细胞数之和=1500个,已知细胞总数6000个,M期的细胞数为300个,所以,G2期的细胞数=1500-300=1200个。
(4)D包含分裂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故每条染色体上DNA数为1或2个。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有丝分裂的过程、细胞周期的概念和表示方法,读懂自然科学方面的资料,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能从文字图表中提取所需的信息,并从中找出规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获取知识能力),并能根据这些信息进行分析综合和推理。【解析】2mm~3mm该部位是分生区细胞具有旺盛的分裂能力无其他颜色干扰20BDNA复制12001或226、略
【分析】【分析】
分析题图中三倍体西瓜叶片净光合速率(Pn,以C02吸收速率表示)与胞间C02浓度(Ci)的日变化曲线;随着时间的变化,西瓜叶片净光合速率逐渐升高,到正午由于出现午休现象,光合速率下降,然后上升,直到下午,光照减弱,净光合速率又逐渐下降。
【详解】
(1)与11:00相比,13:00时胞间CO2浓度降低,二氧化碳的固定减弱,所以合成C3的速率小于11:00时。17点后;叶片的Ci快速上升,是由于细胞呼吸速率大于光合速率,释放出二氧化碳在胞间积累。叶片的Pn先后两次下降,第一次下降主要原因是由于叶片气孔部分关闭,二氧化碳供应不足导致,第二次下降是由于光照强度减弱引起。
(2)西瓜果肉细胞内蔗糖的浓度比细胞外高;说明果肉细胞吸收蔗糖能逆浓度梯度进行跨膜运输,所以其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
(3)据图分析可知,由于叶绿素含量低,使光反应减弱;CO2吸收减少,使暗反应减弱等原因,所以经过42℃处理后净光合速率降低。叶肉细胞中的色素常用纸层析法分离。高温(42℃)会破坏叶绿素,故高温(42℃)处理后获得的色素(第三条)蓝绿色的叶绿素a和(第四条)黄绿色的叶绿素b的色素带变窄(第三条第四条色素带变窄)。
【点睛】
分析解答本题关键要注意坐标系中横坐标含义和纵坐标含义,结合所学知识与题干信息、曲线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解析】低于光合速率减小,导致CO2在胞间积累CO2浓度和光照强度主动运输叶绿素含量低,使光反应减弱,CO2吸收减少,使暗反应减弱无水乙醇蓝绿色的叶绿素a和黄绿色的叶绿素b的色素带变窄(或叶绿素a和叶绿素b色素带变窄)27、略
【分析】试题分析:据图分析,线粒体内膜上通过呼吸链进行电子传递使NADH脱下H+进入到内膜外的腔中,造成内膜内外的质子浓度差,然后质子顺梯度从膜间隙经内膜上的通道(ATP合成酶)返回到线粒体基质中,在ATP合成酶的作用下,所释放的能量使ADP与磷酸结合生成了ATP。进入解偶联剂后,内膜外的腔中的H+经解偶联剂进入线粒体基质;则ATP合成酶不能发挥作用,因此不能合成ATP。
(1)ATP是三磷酸腺苷的简称;为生物体的直接能源物质,其结构简式为A-P~P~P,其中远离腺苷的高能磷酸键很容易断裂和重新形成。
(2)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内膜外的腔中的H+经解偶联剂进入线粒体基质,说明解偶联剂相当于运输H+的载体,它使线粒体内膜和膜间隙的H+丧失,使H+无需通过ATP合成酶而进入线粒体。
(3)根据解偶联剂的作用图解可知,通过电子传递体系产生的大部分能量没有转化为ATP,应该是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了。【解析】A-P~P~P高能磷酸键H+载体H+梯度热量ATP28、略
【分析】(1)用液体石蜡密封液面的目的是为酵母菌提供无氧环境;三角瓶中加入葡萄糖溶液的目的是为酵母菌提供呼吸作用的原料。(2)石灰水通入二氧化碳后石灰水变混浊;这是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
【考点定位】细胞呼吸。
【名师点睛】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比较。
。比较项目。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反应场所。
真核细胞:细胞质基质;主要在线粒体。
原核细胞:细胞基质(含有氧呼吸酶系)
细胞质基质。
反应条件。
需氧。
不需氧。
反应产物。
终产物(CO2、H2O);能量。
中间产物(酒精;乳酸、甲烷等)、能量。
产能多少。
多;生成大量ATP
少;生成少量ATP
共同点。
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解析】为酵母菌提供无氧环境为酵母菌提供呼吸作用的原料变混浊化学反应方程式细胞质基质六、综合题(共3题,共6分)29、略
【分析】【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是验证光合作用所需的条件;意在考查实验设计;分析实验的能力。实验设计的原则是单一变量的原则和对照性原则,变量的设置应根据实验的目的进行设计,本实验是验证性的实验,实验的结论是唯一的。本实验的目的是验证“希尔反应”需要光能和叶绿体,所以实验的自变量分别是光照和叶绿体,用观察二氯酚吲哚酚是否褪色来确定“希尔反应”是否发生。
(1)1号试管为对照实验(处于正常状态下);根据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原则可推知,应向2号试管中加入1%DCP1P溶液0.5mL和叶绿体悬浮液5mL,用锡箔纸遮光(或黑暗)处理;应向3号试管中加入1%DCP1P溶液0.5mL和0.5mol/L蔗糖溶液5mL,给予光照处理。
(2)根据三支试管中加入的物质和条件可以判断1号试管进行了光反应,2号试管、3号试管不能进行光反应。1号试管由于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导致二氯酚吲哚酚褪色,所以1号试管无色;2号试管和3号试管由于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二氯酚吲哚酚不褪色,仍然显示蓝色。叶绿体本身为绿色,为排除叶绿体颜色的干扰,不能直接观察试管内的溶液颜色而是要在离心后观察上清液的颜色。【解析】1%DCPIP溶液0.5mL和叶绿体悬浮液5mL用锡箔纸遮光(或黑暗)1%DCPIP溶液0.5mL和0.5mol/L蔗糖溶液5mL给予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肝病相关课件题目
- 各地市中考数学试卷
- 葛军出的安徽省数学试卷
- 肝炎中医课件
- 德强中考数学试卷
- 二模江西数学试卷
- 肛裂中医课件下载
- 德艺期中数学试卷
- 丰台区2024数学试卷
- 2025年04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整形与颌面外科科室秘书编外岗位招聘1人笔试历年专业考点(难、易错点)附带答案详解
- 2022年汽车维修工高级工(三级)理论题库-单选题库
- 新教材北师大版高中英语必修第二册全册重点单词短语句型归纳总结
- 电解加工和电解磨削课件
- 小红书运营方案
- 深蓝科技风智能医疗卫生系统模板课件整理
- 中药奄包-外源性热敷疗法课件
- 造价咨询作难点解决办法及措施
- 商务礼仪3-2办公室礼仪 中职高职《商务礼仪》教学教案
- 沈阳机床并购德国希斯公司的台前幕后
-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教案(完整版)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 2022版《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学习心得体会范文(9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