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下册》课后习题 14 促织 变形记(节选)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0/31/1C/wKhkGWeOz9aAb9bMAAE7sp6TsDg801.jpg)
![高中语文《必修下册》课后习题 14 促织 变形记(节选)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0/31/1C/wKhkGWeOz9aAb9bMAAE7sp6TsDg8012.jpg)
![高中语文《必修下册》课后习题 14 促织 变形记(节选)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0/31/1C/wKhkGWeOz9aAb9bMAAE7sp6TsDg8013.jpg)
![高中语文《必修下册》课后习题 14 促织 变形记(节选)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0/31/1C/wKhkGWeOz9aAb9bMAAE7sp6TsDg8014.jpg)
![高中语文《必修下册》课后习题 14 促织 变形记(节选)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0/31/1C/wKhkGWeOz9aAb9bMAAE7sp6TsDg801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4促织变形记(节选)课后篇一起巩固一、夯实基础1.下列对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细疏其能疏:梳理B.久不售 售:买C.蹑迹披求 披:拨开D.径造庐访成 造:建造答案C解析A项,“疏”,分条陈述。B项,“售”,这里是考取秀才的意思。D项,“造”,到。2.下列加点的活用词,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②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③则虫集冠上,力叮不释④旬余,杖至百⑤成以其小,劣之⑥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⑦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⑧日将暮,取儿藁葬A.①②③⑧/④/⑤/⑥⑦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C.①③/②⑧/④⑦/⑤⑥D.①③⑧/②⑥/⑤⑦/④答案A解析①②③⑧均为名词作状语,④为名词作动词,⑤为形容词的意动用法,⑥⑦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作为一个伟大的文学家,卡夫卡的巨大功绩在于重建并改造了传统小说的“戏剧性”结构。B.《变形记》《墙上的斑点》《等待戈多》《百年孤独》分别是西方20世纪20~70年代问世的表现主义、意识流、荒诞派、魔幻现实主义的文学。C.米兰·昆德拉说过,如果小说有某种功能,那就是让人发现事物的模糊性。这说明小说这个文体,不是要将世界简单化,而是将看似简单平凡的事物复杂化。D.对这部小说的人物塑造,作者没有很好地深入生活、体验生活,凭主观想象加了一些不恰当的情节,反而大大减弱了作品的感染力。答案C解析A项,语序不当,应调换“重建”与“改造”的位置。B项,成分残缺,应在“文学”后加上“作品”。D项,有两处错误:①“对这部小说的人物塑造”是“作者”发出的,它与“作者”后面的句子的内容没有关联,不合事理逻辑;②“反而”表逆向递进意思,而上下文却不构成这种逻辑关系,从语义上讲应该是因果关系。可改为“在对这部小说的人物塑造过程中……这样就大大减弱了作品的感染力”。4.把下列文句组成一段语意连贯、顺畅的文字,排序最恰当的一组是()①画上画的是一位戴毛皮帽子围毛皮围巾的贵妇人。②把一只套没了她的整个前臂的厚重的皮手筒递给看画的人。③这是他最近从一本画报上剪下来并装在一只漂亮的镀金镜框里的。④在摊放着衣料样品的桌子上方——萨姆沙是旅行推销员——挂着那幅画。⑤她挺直身子坐着。A.④①②③⑤ B.③④①②⑤C.④③①⑤② D.①③⑤②④答案C解析④总起,③紧承④进一步解说;①领起⑤②介绍画的内容。按行文顺序④③应在前,①⑤②应在后。5.下列对《促织》一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业根,祸种,惹祸的东西。业,恶业,造成恶果的言语行为等。B.东曦,指日神东君。曦,日光。古代传说,日神乘着六龙驾驭的车。C.土狗,别名蝼蛄、扒狗,昆虫纲,直翅目,蟋蟀总科,蝼蛄科。一般于夜间活动,但气温适宜时,白天也可活动。D.木鸡,《列子》有言:“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选文中用以比喻呆笨或发愣之态。答案D解析“《列子》”有误,应为“《庄子》”。6.下列对《促织》一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成子投井自杀的悲剧,其原因不过是毙一蟋蟀,这充分反映了官府贪暴给百姓带来的苦难之深。B.第二段作者巧妙地借用景物衬托,以“茅舍无烟”“东曦既驾”来表现成名夫妇“不复聊赖”的精神状态。C.作者着意写出成名夫妇怒、惊、悲、忧的一系列前后感情变化,增强了悲剧气氛。D.作者对村中少年“三笑”的描写,使一个终日游手好闲、无所事事的游侠儿形象跃然纸上。答案C解析“怒、惊、忧、悲”感情变化次序有误,应是“惊、怒、悲、忧”。二、课外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赵公,湖广武陵人,官宫詹,致仕归。有少年伺门下,求司笔札。公召入,见其人秀雅如书生。诘其姓名,自言陆押官,不索佣价,公留之。慧过凡仆,往来笺奏,辄任意裁答,无不工妙。又主人与客弈,陆睨之,指点辄胜。赵由是益优宠之。诸僚仆见其得主人青顾,咸相戏索,俾作筵。押官诺,因问:“僚属几何?”会别业主计者皆至,约三十余人,众悉告之数以难之,押官曰:“此大易。但客多,仓卒不能遽办,肆中可也。”遂遍邀诸侣赴临街店。即坐,酒甫行,有接壶起者曰:“诸君姑勿酌。请问今日东道谁主?宜先出赀为质,始可放情饮啖;不然,一举数千,哄然都散,于何取偿也?”众悉目押官,押官笑曰:“得无谓我无钱耶?我固有钱。”乃起向盆中捻湿面如拳,碎掐置几上;随掷随化为鼠,窜动满案。押官任捉一头,裂之,啾然腹破,得小金;再捉,亦如之。顷刻鼠尽,碎金满前,乃告众曰:“是不足吾饮耶?”众异之,乃共恣饮。既毕,会直三两余。众秤金,适符其数。众思白其异于主人,遂索一枚怀之;既归,告赵。赵命取金,搜之已亡。反质肆主,则偿赀悉化蒺藜。仆还白赵,赵诘之;押官曰:“朋辈逼索酒食,囊空实无资。少年学作小剧,故试之耳。”众复责偿,押官曰:“某村麦穰中,再一簸扬,可得麦二石,足偿酒价有余也。”因浼一人同去。某村主计者将归,遂与偕往。至则净麦数斛,已堆场中矣。众以此益奇押官。一日,赵赴友筵,堂中有盆兰甚茂,爱之;既归,犹赞叹之。押官曰:“诚爱此兰,无难致者。”赵犹未信。凌晨至斋,忽闻异香蓬勃,则有兰花一盆,箭叶多寡,宛如所见。因疑其窃,故审之。押官曰:“臣家所蓄,不下千百,何须窃为?”赵妄之。适某友至,见兰惊曰:“何酷肖寒家物也!”赵曰:“余适购之,亦不识所自来。但君出门时,见兰花尚在否?”某曰:“我实不曾至斋,有无固不可知。然何以至此?”赵视押官,押官曰:“此无难辨:公家盆破,有补缀处;此盆无也。”验之始信夜告主人曰向言某家花卉颇多都疑妄谬今屈玉趾乘月往观但诸人皆不可从惟阿鸭无害鸭,宫詹僮仆也。遂如所请。公出,已有四人荷肩舆,伏候道左。赵乘之,疾于奔马。俄顷入山,但闻奇香沁骨。无何,至一洞府,见舍宇华耀,迥异人间,随处皆设花石,精盆佳卉,流光散馥;即兰花一种,约有数十余盆,无不茂美。观已,如前命驾归。押官从赵十余年。后赵无疾卒,遂与阿鸭俱出,不知所往。(选自蒲松龄《聊斋志异·陆押官》,有删改)7.下列对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官宫詹,致仕归致仕:退休B.仓卒不能遽办,肆中可也 仓卒:仓促C.因浼一人同去 浼:央求D.因疑其窃,审之 审:审理答案D解析审:询问。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验之始信/夜告主人曰/向言某家花卉颇多/都疑妄谬/今屈玉趾/乘月往观/但诸人皆不/可从惟阿鸭无害/B.验之/始信夜告/主人曰/向言某家花卉颇多/都疑妄谬/今屈玉趾乘月往观/但诸人皆不/可从惟阿鸭无害/C.验之始信/夜告主人曰/向言某家花卉颇多/都疑妄谬/今屈玉趾/乘月往观/但诸人皆不可从/惟阿鸭无害/D.验之/始信夜告/主人曰/向言某家花卉颇多/都疑妄谬/今屈玉趾乘月往观/但诸人皆不可从/惟阿鸭无害/答案C解析“验之”是“始信”的前提,二者联系紧密,不可分开;“始信”与“夜告”中间须断开,故排除B、D两项;“不可从”意思是“不能跟随”,不可分开,排除A项。9.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篇文言小说记叙了一个传奇性故事,通过语言和细节描写刻画了陆押官的神秘莫测。B.赵公对陆押官过分优宠,引起其他奴仆的嫉妒,他们设法为难陆押官,故意让他请客。C.陆押官两次用戏法取得酒钱,众人的反应侧面烘托出他的神奇功力。D.陆押官最后与阿鸭不知所往,说明他们二人是同谋,阿鸭是一个早就设计好的内应。答案D解析说阿鸭是“同谋”和“内应”,无中生有。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至则净麦数斛,已堆场中矣。众以此益奇押官。(2)余适购之,亦不识所自来。但君出门时,见兰花尚在否?参考答案(1)一到便看见几斛收拾干净的小麦,已经堆在场院中了。众人由此对陆押官感到更加惊奇了。(2)我刚买的它,也不知这盆花出自哪里。只是你出门的时候,见你的那盆兰花还在吗?参考译文赵公,湖广武陵县人,曾在太子宫中做过詹事官,年老后退休还乡。一天,有个少年来到赵公门前,恳求赵公收留他掌管文书。赵公将他叫进屋,见他生得文雅秀气像书生。询问他的姓名,少年自称陆押官,还说不要工钱。赵公留下了他,陆押官聪慧胜过其他仆人。赵公的往来书札、奏章,(他)都随意起草答复,便无不字句工整,文采精妙。主人和客人对弈,他斜视到,一指点主人就赢了。赵公因此更加优待宠爱他。其他仆人见他得到主人的青睐,便都闹着要他请客。陆押官答应了,问道:“共有多少同事?”正好赵公田庄里的管家们都来了,大约三十多人,大家便把这些人全部算进去想为难他。陆押官说:“这太容易了。但客人太多,仓促间来不及现办酒席,我们去酒店吧。”于是遍请同事们,到临街一家酒店去。大家刚要开始喝酒,有人按住酒壶站起身说:“大家暂且不要喝,请问今天谁是东道主?应当先拿出钱抵押在这里,大家才能开怀痛饮;不然,一下子花掉几千钱,大家一哄而散,跟谁要钱去?”大家一齐看向陆押官。陆押官笑着说:“莫不是以为我没钱?我本来就有钱。”于是起身,向面盆中抓了一块拳头大小的湿面,一点一点掐下来扔到桌子上;随着他扔,(面团)随着变成了老鼠,满桌子乱窜。陆押官随便捉住一只老鼠,撕裂它,老鼠啾啾叫着,肚子破了,他取出一小块金子;再捉一只,也是如此。片刻老鼠就捉完了,碎金子摆满了桌面,于是陆押官对大家说:“难道这些钱还不足以供大家喝酒吗?”众人觉得神奇,于是一起痛饮。喝完酒,花了三两多金子,大家再称桌上的碎金子,刚好符合这个数目。众人想着跟主人禀报这件奇异的事,都要了一枚揣在怀里回去。主人让他们将金子拿出,往怀里一摸金子已经没有了。返回酒店询问店主,那些酬报的钱财都变成了蒺藜。仆人告诉赵公,赵公询问陆押官;陆押官说:“朋友们逼着我请客喝酒,我正好口袋里没钱。小时候学了点小戏法,所以现在试了试罢了。”大家又要他还酒钱。陆押官说:“某处田庄有个麦秸垛,多次扬去谷物中的杂物,可得两石小麦,足以偿还酒钱并且有余。”于是央求一个人同去。正好那座田庄的管家要回去,便与陆押官一起同行。一到便看见几斛收拾干净的小麦,已经堆在场院中了。众人由此对陆押官感到更加惊奇了。一天,赵公去参加一个朋友的酒宴,朋友家堂屋中有盆开得十分茂盛的兰花,赵公非常喜欢。回来后还在赞叹不已。陆押官说:“大人如此喜欢这盆兰花,也不难弄来。”赵公不信他的话。清晨(赵公)到书房,忽然闻到非常浓烈的香味,便看到一盆兰花,箭叶的多少,跟在朋友家看到的那盆一样。赵公怀疑是陆押官偷来的,便询问他。陆押官说:“我家里养的花,有成百上千盆,何必偷呢?”赵公认为他是乱说的。正好那个朋友来了,见了兰花惊异地说:“怎么这么像我家的那一盆!”赵公说:“我刚买的它,也不知这盆花出自哪里。只是你出门的时候,见你的那盆兰花还在吗?”朋友说:“我来时没去书房,那盆花还在没在,实在不知。如果这盆是我的,它怎么会跑到这里来了呢?”赵公看向陆押官,陆押官说:“这不难分辨:您家的那盆兰花盆子破了,有修补的地方;这盆没有。”大家检查了才相信。夜晚陆押官告诉主人说:“之前我说我家有很多花卉,大家怀疑是荒诞的,现在请您前去,乘月观赏。但别的人都不能跟随,只有阿鸭可以去。”阿鸭是赵公的僮仆。于是像陆押官请求的那样。赵公一出门,已有四个人抬着顶小轿,等在路边。赵公坐上它,小轿的速度比奔跑的马还快。一会儿便进入一座深山,只闻异香扑面,沁人心脾。来到一个洞府,见房屋非常华丽,一点也不像是人间,到处都装饰着花石,一盆盆奇花异草,流光溢彩,散发出阵阵香气;仅兰花一种,就大约有十几盆,都开得非常茂盛。欣赏完后,仍如来时那样乘轿返回。陆押官跟随了赵公十几年。后来赵公无病去世,陆押官便和阿鸭一同走了,不知去了哪里。(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骑桶者[注] [奥地利]卡夫卡煤全部烧光了;煤桶空了;煤铲也没有用了;火炉里透出寒气,灌得满屋冰凉。窗外的树木呆立在严霜中;天空成了一面银灰色的盾牌,挡住向苍天求助的人。我得弄些煤来烧;我可不能活活冻死;我的背后是冷酷的火炉,我的面前是同样冷酷的天空,因此我必须快马加鞭,在它们之间奔驰,在它们之间向煤店老板要求帮助。可是煤店老板对于我的通常的请求已经麻木不仁;我必须向他清楚地证明,我连一星半点煤屑都没有了,而煤店老板对我来说不啻是天空中的太阳。我这回前去,必须像一个乞丐,由于饥饿难当,奄奄一息,快要倒毙在门槛上,女主人因此赶忙决定,把最后残剩的咖啡倒给我;同样,煤店老板虽说非常生气,但在十诫之一“不可杀人”的光辉照耀下,也将不得不把一铲煤投进我的煤桶。我怎么去法必将决定此行的结果;我因此骑着煤桶前去。骑桶者的我,两手握着桶把——最简单的挽具,费劲地从楼梯上滚下去;但是到了楼下,我的煤桶就向上升起来了,妙哉,妙哉;平趴在地上的骆驼,在赶骆驼的人的棍下摇晃着身体站起来时,也不过尔尔。它以均匀的速度穿过冰凉的街道;我时常被升到二层楼那么高;但是我从未下降到齐房屋大门那么低。我极不寻常地高高飘浮在煤店老板的地窖穹顶前,而煤店老板正在这地窖里伏在小桌上写字;为了把多余的热气排出去,地窖的门是开着的。“煤店老板!”我喊道,那急切的声音裹在呼出的热气里,在严寒中显得格外沉浊,“煤店老板,求你给我一点煤吧,我的煤桶已经空了,因此我可以骑着它来到这里。行行好吧,我有了钱,就会给你的。”煤店老板把一只手放在耳朵边上。“我没有听错吧?”他转过头去问他坐在火炉旁边的长凳上织毛衣的妻子,“我没有听错吧?是一位顾客。”“我什么也没有听见。”妻子说,她平静地呼吸着,一面编织毛衣,一面舒服地背靠着火炉取暖。“噢,是的,”我喊道,“是我啊;一个老主顾;向来守信用;只是眼下没钱了。”“我的老伴,”煤店老板说,“是的,是有人;我不会弄错的;一定是一个老主顾,一个有年头的老主顾,他知道怎样来打动我的心。”“你怎么啦,当家的?”妻子说,她把毛衣搁在胸前,暂歇片刻,“没有人,街上空空的,我们已经给所有的顾客供应了煤;我们可以歇业几天,休息一下。”“可是我正坐在这儿的煤桶上,”我喊道,寒冷所引起的没有感情的眼泪模糊了我的眼睛,“请你们抬头看看,你们就会发现我的;我请求你们给我一铲子煤;如果你们给我两铲,那我就喜出望外了。所有别的顾客你们确实都已供应过了。啊,但愿我能听到煤块在这只桶里滚动的响声!”“我来了。”煤店老板说。他正要迈动短腿走上地窖的台阶,他的妻子却已经走到了他的身边,拉住他的手臂说:“你待在这儿。如果你还固执己见的话,那就让我上去。想想你昨天夜里咳嗽咳得多么厉害。只为一件买卖,而且只是一件凭空想象出来的买卖,你就忘记了你的妻儿,要让你的肺遭殃。还是我去。”“那么你就告诉他我们库房里所有煤的品种;我来给你报价格。”“好。”他的妻子说。她走上了台阶,来到街上。她当然马上看到了我。“老板娘,”我喊道,“衷心地向你问好;我只要一铲子煤;放进这儿的桶里就行了;我自己把它运回家去;一铲最次的煤也行。钱我当然是要全数照付的,不过我不能马上付,不能马上。”“不能马上”这两个词多么像钟声啊,它们和刚才听到的附近晚钟的声响混合在一起,又是怎样地使人产生了错觉啊!“他要买什么?”煤店老板喊道。“什么也不买,”他的妻子大声应着,“外面什么也没有;我什么也没有看到,什么也没有听到;只是听到钟敲六点,我们关门吧。真是冷得要命;看来明天我们又该忙了。”她什么也没有看见,什么也没有听见;但她把围裙解了下来,并用围裙把我扇走。遗憾的是,她真的把我扇走了。我的煤桶虽然有着一匹良种坐骑所具有的一切优点;但它没有抵抗力;它太轻了;一条妇女的围裙就能把它从地上驱赶起来。“你这个坏女人,”当她半是蔑视半是满足地在空中挥动着手转身向店铺走去时,我还回头喊着,“你这个坏女人!我求你给我一铲最次的煤你都不肯。”就这样,我浮升到冰山区域,永远消失,不复再见。(有删改)注小说写作背景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奥匈帝国最艰苦的一个冬天的真实情况:缺煤。11.下列对这篇小说相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A.这篇小说写了一个荒诞的故事,“我”因为贫穷没有煤烧而去向煤店老板求助,竟然是骑着空煤桶去的。B.本文运用动作、语言、肖像、心理等多种描写方法,全方位地展现了处于社会底层的“骑桶者”的形象。C.故事最后,煤店老板娘无情地拒绝了“我”借煤的请求,但如果煤店老板出来的话,他就会借给“我”。D.“我”在去向煤店老板借煤之前信心满满,认为煤店老板一定会借给“我”,却遭遇了现实残酷的打击。答案A解析B项,文中没有使用肖像描写。C项,煤店老板出来也不一定会把煤借给“我”。D项,“信心满满,认为煤店老板一定会借给‘我’”错误,从小说第一段中“我”的心理活动来看,“我”其实是没有信心的。12.这篇小说在对比手法的运用上十分精彩,请找出两组并简析其作用。参考答案例子:①骑桶者良好的愿望与悲惨的结局的对比;②骑桶者生活贫苦与煤店老板生活富足的对比。作用:对比手法的运用,突出了小人物命运的悲惨,同时也揭示了当时社会的冷酷无情。解析题干已经明确手法,作答时只需要找出这种手法在文中的运用,分析其作用即可。骑桶者满怀希望地骑着煤桶去借煤,最后却被煤店老板娘无情地拒绝;骑桶者贫穷,煤店老板富有,两者的生活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不仅突出了小人物的悲惨命运,也揭示了当时社会的冷酷无情。13.文中的“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参考答案“我”是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形象。①生活贫穷。②没有反抗力(弱小、无助)。③战战兢兢,自怨自艾,寄希望于别人的同情与可怜,不懂得自救。14.现代派小说的主旨常是多元化的,请结合文本,从不同角度谈谈你对本文主旨的理解。参考答案①人与人之间的隔膜;②人与世界的不通融;③小人物在现实面前无能为力的生存困境——由物质的贫乏所引起的丧失尊严的自卑感,面对外部世界的强大而产生的孤独、无力之感。解析根据骑桶者的困窘和老板娘的态度可知,作品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隔膜;从骑桶者最后的结局“我浮升到冰山区域,永远消失,不复再见”中可以看出,人与世界的不通融;等等。三、语言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卡夫卡作为西方现代派文学奠基人之一,其创作风格,具有鲜明的独特性和开创性。在《变形记》中,他用一种平静得近乎冷漠的态度叙述了一个凄惨而又令人的故事,用客观冰冷的语调和的句子,使人变成了甲壳虫这样一件让人难以接受甚至可怕的事情变得平常,又使这种平常显得更加可怕。在卡夫卡看来,异化是现代人被变形之后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异化已经成为一种卡夫卡的世界观。
卡夫卡通过描写主人公格里高尔由人变成虫之后的经历,反映了异化现象丛生的现实社会的残忍与悲哀,(),最终只能归于灭亡的观念。这也是卡夫卡孤立而绝望的人性论和对一切、无可奈何的宿命论的体现。以痛苦走向世界,以绝望拥抱爱人,以惊恐触摸真实,以毁灭为自己加冕,我们通过卡夫卡的描绘,可以更清晰地了解这个时代的真相。拒绝变形,我们要谨守本心,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该做什么,成为一个有自我的人。
15.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独树一帜骇人听闻一针见血无计可施B.独具只眼 触目惊心 一针见血 无能为力C.独树一帜 触目惊心 言简意赅 无能为力D.独具只眼 骇人听闻 言简意赅 无计可施答案C解析独树一帜:单独树立起一面旗帜,指自成一家。独具只眼: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形容眼光敏锐,见解高超。“风格”不能用“独具只眼”形容。排除B、D两项。触目惊心:看到某种严重的情况引起内心的震动。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根据横线前的“令人”可排除“骇人听闻”。故答案是C项。16.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在卡夫卡看来,异化是现代人被变形之后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异化已经成为卡夫卡的一种世界观。B.在卡夫卡看来,变形是现代人被异化之后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异化已经成为卡夫卡的一种世界观。C.在卡夫卡看来,异化是现代人被变形之后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异化已经成为一种卡夫卡的世界观。D.在卡夫卡看来,变形是现代人被异化之后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异化已经成为一种卡夫卡的世界观。答案B解析原句中“异化是现代人被变形之后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不合文意,“一种卡夫卡的世界观”语序不当。17.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表现出了无论主人公怎么努力抗争都摆脱不了外来的强大力量的控制B.表现出了无论主人公怎么努力摆脱都抗争不了外来的强大力量的控制C.表现出了无论主人公怎么努力抗争都摆脱不了强大力量的外来的控制D.表现出了无论主人公怎么努力抗争还摆脱不了外来的强大力量的控制答案A解析根据前面的内容可知“努力摆脱都抗争不了”不合乎逻辑,排除B项;“强大力量的外来的控制”语序不当,排除C项;“无论……还……”搭配不当,排除D项。18.为下面一段话拟一个概括性的标题。(不超过18个字)从《聊斋志异》这部文言短篇小说集中可以看到:蒲松龄将魏晋风流性情层面的“真”发展为更加执着的“痴”,“痴于情”是他人格构成的基础,并在《聊斋志异》中塑造了一系列痴男痴女的形象;其次,蒲松龄使魏晋风流自我层面的“狂”具有了审美的浓厚意味,以高扬的自我精神傲视一切不合理的世态人情,通过《聊斋志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专题片制作合同常用版(2篇)
- 2025年度广州公积金贷款贷款期限延长合同
- 2025年国际会展组织与承办合同
- 2025年度广场广告位租赁合同书
- 2025年度广告代理服务与媒体资源整合合同范本
- 2025年上海市建筑物清洗保洁合同(2篇)
- 2025年度大型储罐电焊施工合同
- 2025年度新型加油站连锁经营管理合同
- 2025年度人工智能技术研发供应商服务合同
- 2025年度广东土地估价师协会会员资格认证服务合同
- 北京市海淀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
- 2025年广西柳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招录聘用工作人员17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研学旅行赛项)考试题库(含答案)
- 十八项核心制度
- 2025年物业公司安全生产工作计划(5篇)
- 2025社保政策培训
- 电器仪表人员培训课件
- 2025年中小学春节安全教育主题班会课件
- 2023年工程制图习题集
- 计量经济学练习题
- 2025年全国高考体育单招考试模拟政治试卷试题(含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