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获取信息能力-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重难点能力专题突破(原卷版)_第1页
14-获取信息能力-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重难点能力专题突破(原卷版)_第2页
14-获取信息能力-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重难点能力专题突破(原卷版)_第3页
14-获取信息能力-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重难点能力专题突破(原卷版)_第4页
14-获取信息能力-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重难点能力专题突破(原卷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重难点能力专题突破14获取信息能力【重点梳理】途径1从文字背景材料(题干及辅助材料)中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解说:解题时一定要对背景材料进行仔细的阅读,在最短的时间内从材料中提取出有效的地理信息。解题有效信息多是由题干材料的“关键词”来承载。抓住关键词语,准确理解,才能提取有效信息。解读信息要注意“显性信息”和“隐性信息”的挖掘。如果忽视背景材料的存在或者不能快速准确的从背景材料中提取出有效的地理信息就会影响解题的思路和速度。途径2从试题的设问中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解说:设问不仅是试题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考生解题时明确试题要求和命题者考查意图的重要依据。因此解题时一定要认真阅读题干,从题干中获取对解题有用的地理信息,明确试题考查的具体知识点和要求回答的问题,理解命题的考查意图。如果不能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有效的地理信息,就会因为理解偏差导致解题出现较大的偏差。途径3从地理图像中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解说:地理图形语言是指气压、气温、降水等等值线图、柱状图、区域图等各种图形所承载的地理信息,是地理的“第二语言”。不同类型的图像承载的地理信息不同,读图像要求找出关键的显性信息,并调动出隐性信息。题干文字背景材料、设问和图像信息与大脑储备的信息有机整合对接,才能正确解题。途径4从地图和表格的组合中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解说:表格是地理统计信息资料的分类列表展示形式。表格中展示的各项地理要素均是紧密相关的,表格中的数据资料均是客观、真实的。将地图和表格组合起来构成一种新的情景提供信息,是高考试题的图表化的表现。解答时关键是从表格的数据中提取出有效的信息。如最高数值或最低数值,大小的变化规律,相互之间数据的比较等。从表格中发现问题,用表格外的知识解决问题。途径5从试题的答案中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解说:组合式的试题围绕一个共同的背景材料设问。试题在设问时各题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即前一题的答案是解答后一题的信息。前一题解答会为下一题的解答提供一定的信息,产生连锁反应。【对点训练】一、单选题读安徽涡阳、淮南、怀远、颍上、蒙城五县市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元旦这天,颍上、怀远、蒙城、涡阳四个县城的阳光照射树木产生的阴影在地面转动角度最小的是(

)A.怀远 B.颍上 C.蒙城 D.涡阳2.某日位于颍上(32°39′N,116°15′E)和蒙城(33°15′N,116°33′E)的两位同学同时看到了日落景象,由此可推断下列说法可信的是(

)A.此日两地昼长相等 B.正值“五一”小假期C.此时两地的地方时相同 D.明天两位同学还可同时看到日出某日,小李在某地(110°E,40°N)广场游玩时,发现广场平面图中的指向标模糊不清(如图a)。他通过观测广场石柱影子的长度和方向(如图b),确定了平面图的指向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该广场平面图的指向标应该是图c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4.一周后的相同时刻,小李再次测量发现该石柱的影长变短,则第二次观测的日期可能在(

)A.2月16日前后 B.5月8日前后 C.8月20日前后 D.11月10日前后倒立锥地貌是坠落物堆积形成的地貌,分布在陡坡下或坡麓地带,由碎石长期不断坠落堆积形成,呈上尖、下圆的倒立锥状,广泛分布于我国西北地区。下图为倒立锥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倒石锥在垂直剖面上岩石粒径呈现出上小下大的特征,形成此现象的原因是(

)A.岩石的密度不同 B.风力差异化侵蚀C.风化作用强度不同 D.岩石的质量差异6.倒石锥与洪积扇两者(

)A.岩石的类型相同 B.形成机理相同C.沉积物具有分选性 D.地貌形态相同陕西省延安市吴起县地处黄土高原,位于水蚀、风蚀交错区。该县多年平均降水量466.7mm,年均蒸发量891.2mm.自1998年起,该县在荒山及坡地营造水土保持林,主要造林树种有油松、刺槐、山杏、沙棘等,受自然条件和植被生长习性影响,四种防护林分布空间差异显著,下表示意四种防护林分布特征(坡向一般以正北方向记作0°,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所得角度为坡向角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分布特征海拔/m坡向范围刺槐1410~15100°~20°;50°~62°;82°~95°;277°~360°山杏l444~15530~100°;280°~360°油松1380~14510°~100°沙棘1365~15620°~74°;280°~360°7.该地适生坡向范围最小的防护林类型是(

)A.刺槐 B.山杏 C.油松 D.沙棘8.四种防护林在135°~225°坡向范围内几乎没有分布,主要是该坡向范围内(

)A.降水量少 B.蒸发量大 C.土壤浅薄 D.下渗量大9.多年观测显示,曾经作为先锋树种的沙棘分布范围不断缩小,逐渐被油松等其他乔木取代,这反映了当地(

)A.水土流失加剧 B.生态环境改良 C.土壤肥力下降 D.降水总量增多新疆天山南麓的博斯腾湖是我国新疆地区最大的淡水湖(下左图),湖面海拔1048米。每年某个季节湖泊表面的水体都会昼化(部分融化)夜冻,在风和湖水的作用下出现了“推冰”自然奇观(下右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新疆湖泊多为咸水湖,博斯腾湖却为淡水湖,其主要原因是(

)A.地处西风迎风坡,多地形雨 B.此湖为外流湖C.湖水可通过河流排出 D.海拔较高,气温低,蒸发弱11.与A河段水文特征相比,B河段(

)A.流量季节变化更大 B.流量更小C.有凌汛现象 D.结冰期更长12.一年中,博斯腾湖最有可能发生“推冰”奇观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东关桥始建于南宋时期,位于福建东南沿海东关镇的湖洋溪上。该桥桥墩采用“睡木沉基”的方法修建,即先由人工平整河床底部,然后将捆扎的条木沉入淤泥作为基底,基底之上再用花岗石垒筑成不同形状的桥墩。水流急的航道采用单边或双边船形桥墩。东关桥是闽南一带罕见的长廊屋盖梁式古桥,下图为“东关桥景观图”。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推测东关桥采用“睡木沉基”方法修建桥墩的最佳时间是(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14.东关桥在水流急的航道处采用船形桥墩主要是为了(

)A.减少桥底对水流的阻力,以防泥沙淤积B.增大桥涵空间,加大水流通过量,以防洪涝C.减少水流对桥墩的冲击D.增加桥墩的美感15.东关桥长廊屋盖梁式设计的作用不包括(

)A.供行人歇脚避雨 B.作码头发展航运C.防雨水渗入木梁 D.防台风损坏桥梁1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纳米比亚是传统上的矿产出口国。湖山铀矿是近十年来全球范围内发现的最大铀矿。2012年以来,我国H集团公司投资开发湖山铀矿。该项目是非洲最大的实体投资项目,被誉为中非合作的典范。这类海外项目过去通常是直接从国内派遣成建制的大型团队,但湖山项目根据当地政府需求高比例雇佣本国员工,实现了从矿建到生产运营的属地化转型。该项目使纳米比亚成为世界第三大天然铀生产国和出口国。下图示意湖山铀矿的位置及生产地的卫星遥感图片。(1)从天气角度,分析湖山铀矿卫星遥感图片中可用的高清图片多的原因。(2)说明H集团投资湖山铀矿对纳米比亚的经济意义。(3)分析该项目属地化用工的原因与可能面对的困难。(4)评价湖山项目生产运营的自然条件。17.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黄土地貌是一种独特的地貌形态,对当地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其有着巨大的影响。北洛河发源于陕丙榆林市定边县白于山雨麓,自西北向东南斜穿黄土高原,在大茄县汇入渭河,是戍北高原最大的河流,也是黄河中游重要的多砂扭砂区和暴西洪水的主要源头。流域内地貌类型多样,南北纵向区域差异明显,大致可以将北洛河流暇自北向南划分为三个地貌区。为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区城经济发展和减少入黄泥沙,流域内采取了各种措施。藏止到2010年,建成中小型淤地坝1880座。(1)比较北洛河流域上、中、下游流水作用的区域差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