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药科大学-药剂学-练习题_第1页
中国药科大学-药剂学-练习题_第2页
中国药科大学-药剂学-练习题_第3页
中国药科大学-药剂学-练习题_第4页
中国药科大学-药剂学-练习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液体药剂学习要点:1掌握液体药剂的含义与特点。2掌握表面活性剂的性质(HLB值、临界胶团浓度、起昙等)及其在药剂学中的应用,表面活性剂混合体系HLB值的计算。3掌握增溶、助溶原理及其他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4掌握溶液型液体药剂、胶体溶液型液体药剂、混悬型液体药剂和乳浊型液体药剂的含义及特点。5熟悉常用表面活性剂的类型和特点。6熟悉乳剂的类型和常用乳化剂。7熟悉混悬液的常用稳定剂。8熟悉胶体溶液、乳浊液和混悬液的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9了解液体药剂的分类及其相关剂型和各类液体药剂的制备方法。[A型题]1关于液体药剂叙述正确的是()A液体药剂中药物一般以溶解、胶溶或乳化形式存在,固体药物分散其中不属于液体药剂B液体药剂总较相应固体药剂作用迅速C液体药剂包括芳香水剂、合剂、灌肠剂、醑剂等很多剂型D液体药剂不易分剂量E液体药剂一般稳定性较好2对液体制剂质量要求错误者为()A均相液体药剂应是澄明溶液B分散媒最好用有机分散媒C外用液体药剂应无刺激性D口服液体药剂应外观良好,口感适宜E制剂应有一定的防腐能力3.下列液体药剂的叙述()是错误的A溶液剂分散相粒径一般小于1nm B高分子溶液分散相粒径一般在1-100nmC混悬剂分散相微粒的粒径一般在500nm以上D乳浊液药剂属均相分散体系E混悬型药剂属粗分散体系4.下列物质中,对液体药剂中霉菌和酵母菌具有较好抑制力的是A苯甲酸钠E尼泊金类C苯扎溴铵D山梨酸E桂皮油5.下列关于表面活性剂的论述()是错误的A能够显著降低两相间界面张力的物质,如:乙醇、吐温等B分子结构中同时含有亲水基团和亲油基团C低浓度时,发生表面吸附D高浓度时进入溶液内部E高浓度时可以形成胶团6.下列()不属于表面活性剂A脱水山梨醇脂肪酸脂类B聚氧乙烯去水山梨醇脂肪酸脂类C聚氧乙烯脂肪酸脂类D聚氧乙烯脂肪醇醚类E聚氧乙烯脂肪酸类7.下列关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叙述错误的是A水溶性大B主要用于杀菌与防腐C起表面活性的部分是阳离子D分子结构主要部分是一个五价氮原子E在酸性与碱性溶液中不稳定8.用于制备注射用乳剂及脂质体的表面活性物质是()A脂肪酸山梨坦B聚氧乙烯脂肪酸酯类C普流罗尼克D卵磷脂E胆汁9.关于HLB值()项是错误的A体现了对油和水的综合亲和力B该值在15~18以上适合用作增溶剂C在8~16之间适合用作O/W乳化剂D越高乳化能力越强E越低亲油性越强10.表面活性剂不具备的性质是()A显著降低界面张力B亲水亲油平衡值C临界胶团浓度D克氏点和昙点E适宜的粘稠度11.混合后的表面活性剂HLB值可以用计算的表面活性剂是()A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B离子型表面活性剂C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D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E上述皆可以用12.用乳化剂OP(HLB值15.0)3g,单硬脂酸甘油酯(HLB值3.8)2g及平平加O(HLB值10)1g混合使用的HLB值是()A5.6B9.6C11.4D2.2E20.913.用Span-60和Tween-60配制HLB值为10.3的乳化剂,两组分重量百分比为()(Span-60的HLB值为4.7Tween-60的HLB值为14.9)A45%、55%B24%、76%C40%、60%D30%、70%E35%、65%14.司盘80(HLB值为4.3)与吐温80(HLB值为15)各等量混合后,可用做液体药剂的()A增溶剂BO/W型乳化剂CW/O型乳化剂D润湿剂E去污剂15.表面活性剂在药剂学中不能用于()A增溶 B防腐C润湿 D乳化E助悬16.表面活性剂的毒性叙述()是错误的A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毒性一般最大B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毒性一般最小C吐温的溶血作用通常较其他含聚氧乙烯基的表面活性剂更小D静脉给药毒性比口服给药大E对皮肤的刺激性以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相对小17.根据溶解性质表面活性剂可以分为()A天然和合成B水溶性和油溶性C离子型与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D阳离子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E吐温与司盘类18.月桂酸钠作为表面活性剂的性质错误的是()A为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B有良好的乳化能力C一般只用于外用制剂D易被钙盐所破坏E有良好的表面活性,很强的杀菌能力19.生活中被广泛用作洗涤剂的表面活性剂是()A硬脂酸三乙醇胺皂B土耳其红油C月桂酸钠D十二烷基苯磺酸钠E吐温20.毒性最小可用作静脉注射用的乳化剂是()A吐温类B司盘类C卖泽类D苄泽类E普朗尼克21.增溶作用是由于表面活性剂()作用A形成氢键 B形成络合物C形成胶团 D形成多分子膜E分子亲油基团22.关于增溶的叙述()是错误的A增溶是表面活性剂在水中形成胶团实现的B增溶剂的HLB值是在15~18以上C弱酸性药物在偏碱性的溶液中有较大增溶D弱碱性药物在偏碱性的溶液中有较大增溶E两性药物在等电点时有较大增溶23.吐温80为常用的表面活性剂,下列关于它的叙述()是错误的A亲水性表面活性剂 B可作为增溶剂C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D有起昙现象E可用做润湿剂24.在烃链相同的情况下,增溶能力正确的是()A非离子型>阳离子型>阴离子型B阳离子型>阴离子型>非离子型C非离子型>阴离子型>阳离子型D阴离子型>阳离子型>非离子型E增溶能力相差不大25.关于液体药剂的分散体系描述错误的是()A溶液型液体药剂药物以分子或离子形式分散于分散介质中B胶体溶液以多分子聚集体的形式分散C混悬液与乳浊液均属于粗分散体系D乳浊液为多相分散体系E混悬液为不均匀分散体系26.下列关于乳浊液的描述错误的是()A牛奶为W/O型乳浊液BW/O/W型的乳浊液可用少量的水稀释C亚甲蓝可使O/W型乳浊液外相染色DW/O型乳浊液比O/W型乳浊液电导率小E苏丹Ⅲ可以使鱼肝油乳内相染色27.以胶类作乳化剂时,初乳中油(植物油)、水、胶的比例是A1:1:1B1:2:1C1:2:1D2:4:1E4:2:128.下列()不属于真溶液型液体药剂A溶液剂 B甘油剂C露剂 D醑剂E输液剂29.关于胶体溶液的理解错误的是()A能通过滤纸但均不能通过半透膜B有明显的丁达尔现象C有电泳现象D有布朗运动E溶胶在水中稳定性主要决定于溶胶质点的双电层结构30.关于高分子溶液的制备叙述错误的是()A制备高分子溶液首先要经过有限溶胀过程B无限溶胀常辅助搅拌或加热来完成C胃蛋白酶需撒于水面后,立即搅拌利于溶解D淀粉的无限溶胀过程必须加热到60℃~70℃才能完成E甲基纤维素溶液的制备需在冷水中完成31.有利于乳浊液制剂稳定的可行措施是A应选择HLB值在3~8的表面活性剂做乳化剂B乳化剂用量越多越好C制备温度高稳定D分散相体积在25~50%之间E粘度越大越好32.关于乳剂中乳化膜的叙述错误的是A吐温类形成的乳化膜对水相界面张力降低得多B阿拉伯胶作为乳化剂,形成的是单分子层乳化膜C硅皂土等作为乳化剂,形成的是固体微粒乳化膜D乳化膜可阻止乳滴合并E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形成的乳化膜带有电荷,可使乳剂更稳定33.石灰搽剂的处方组成为:麻油、饱和石灰水,其制备方法为A干胶法B湿胶法C两相交替加入法D新生皂法E凝聚法34.下列哪种物质不能作为混悬剂的助悬剂A西黄蓍胶B海藻酸钠C聚山梨酯D糖浆E硅皂土35.根据Stoke’s定律,混悬微粒沉降速度与下列()因素成正比A混悬微粒半径B混悬微粒粉碎度C混悬微粒半径平方D混悬微粒直径E分散介质的粘度36.口服液体药剂1ml含细菌数不得超过A10个B100个C500个D1000个E10000个37.乳剂形成的最基本条件是()A乳化剂与水相B乳化剂与油相C乳化剂与机械力D机械力与油相E乳化功与机械力[B型题](1~4题)A分散相大小<1nmB分散相大小1~100nmC分散相大小0.1~10μmD分散相大小0.5~10μmE分散相大小>10μm1.乳剂2.溶胶剂3.高分子溶液剂4.溶液剂(5~8题)下列表面活性剂的商品名分别为A司盘B吐温C卖泽D苄泽E普朗尼克5.聚山梨酯类6.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共聚物类7.脂肪酸山梨坦类8.聚氧乙烯脂肪酸酯类(9~10题)A离子型表面活性剂B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C水溶性表面活性剂D油溶性表面活性剂E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9.HLB值在0~40之间的是10.HLB值在0~20之间的是(11~13题)A真溶液B高分子溶液C胶体溶液D乳浊液E混悬液11.以分子或离子分散为澄明溶液的是()12.液体微粒分散得到的液体多相体系()13.固体微粒分散得到的液体多相体系()(14~17题)A增溶剂BO/W型乳化剂CW/O型乳化剂D润湿剂E消泡剂14.HLB值在1~3的表面活性剂适合用作15.HLB值在3~8的表面活性剂适合用16.HLB值在7~9的表面活性剂适合用17.HLB值在13~18的表面活性剂适合用(18~21题)A普朗尼克B新洁尔灭C卵磷脂D洗衣粉类E硅藻土18.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19.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20.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21.两性离子型表面活性剂(22~24题)A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B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D两性离子型表面活性剂E上述均不对 22.杀菌作用强的是()23.起泡、去污作用好的是()24.有起昙现象的是()(25~28题)A溶液型药剂B胶体溶液型药剂C混悬液型药剂D乳浊液型药剂E混合分散体系25.聚维酮碘溶液的分散体系属于26.硼酸甘油的分散体系属于27.石灰擦剂的分散体系属于28.炉甘石洗剂的分散体系属于(29~32题)A生成分子复合物B与难溶性药物形成络合物C通过复分解形成可溶性盐类D使用潜溶剂E增溶增加下列药物溶解度,是应用了药剂领域的()方法29.碘加碘化钾30.咖啡因加苯甲酸钠31.水杨酸与枸橼酸钠32.挥发油(33~35题)A水蒸气蒸馏法B回流法C新生皂法D研磨分散法E渗漉法33.薄荷水的制备可以采用()34.溶胶的制备可以采用()35.乳浊液的制备可以采用()(36~38题)A触变胶B凝胶C保护胶D溶胶E亲水胶36.在湿热条件下为粘稠流动液体,但在温度降低时,链状分子散的高分子形成网状结构,分散介质水全部包含在网状结构中,形成不流动的半固体状物,这种胶体为()37.一定温度下静置时逐渐变为半固态,振摇后又恢复流动性,这种胶体为()38.向氧化银中加入蛋白质以增加氧化银的稳定性,蛋白质可称为()(39~42题)乳剂不稳定的现象有A分层B絮凝C转相D破裂E酸败39.分散相乳滴合并且与连续相分离成不相混溶的两层液体40.受外界因素作用,使体系中油或乳化剂发生变质现象41.乳剂放置时乳滴逐渐聚集在上层或下层的现象42.乳滴聚集成团但仍保持各乳滴的完整分散个体而不合并(43~44题)A干胶法B湿胶法C油水混合法D干胶法和湿胶法E干胶法和湿胶法、油水混合法43.需要制备初乳的是44.适用于粘稠树脂类药物的制备(45~47题)A溶胶B混悬液C乳浊液D混悬液+乳浊液E溶胶+混悬液+乳浊液45.属于热力学不稳定分散体系的是()46.属于动力学不稳定分散体系的是()47.属于动力学稳定分散体系的是()(48~50题)A助悬剂B稳定剂C润湿剂D反絮凝剂E絮凝剂48.使微粒表面由固-气二相结合状态转成固-液二相结合状态的附加剂49.增加分散介质粘度的附加剂50.使微粒Zeta电位减少的电解质[X型题]1.下列分散体系属于非均相分散体系的是()A真溶液B高分子溶液C溶胶D混悬型液体药剂E乳浊液型液体药剂2.关于表面活性剂的内容阐述正确的是()A其能力主要取决于分子结构的“两亲性”B降低表面张力的能力大小与其应用浓度有一定关系CHLB值越小,降低界面张力能力越小D具有两亲性的分子都是表面活性剂E表面活性剂在水中表面吸附达到饱和,再增加表面活性剂的浓度,对降低表面活性作用不再明显增加3.下列()不是表述表面活性剂的术语A临界胶团浓度BHLB值C置换价Dkrafft点E低共熔4.能使水的表面张力升高的是()A乙醇B醋酸C油酸钠D硫酸钠E蔗糖5.关于胶团和临界胶团浓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表面活性剂在溶液中开始形成胶团时的浓度为临界胶团浓度B形成的胶团在胶体粒子范围内C胶团的形成是水分子排挤所致D胶团的形成是表面活性剂亲油基和水分子之间的斥力E表面活性剂种类不同形成胶团的形状也不同6.表面活性剂的乳化作用体现在()A降低界面张力B形成牢固的多分子乳化膜C形成牢固的单分子乳化膜D形成牢固的固体微粒乳化膜E形成牢固的水化膜7.新洁尔灭为()A为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B即苯扎溴铵C即苯扎氯铵D杀菌、消毒作用良好E为季铵类化合物8.关于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碱性水溶液中具有较好的起泡性、去污力B在酸性水溶液中有很强的杀菌能力C在等电点时将产生沉淀D卵磷脂为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E对油脂的乳化能力很强,可制成乳滴细小而不易被破坏的乳剂9.关于吐温叙述正确的是()A为聚氧乙烯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B亲水性要显著,可用作O/W型乳化剂C有起昙现象D无毒性,无溶血性E可提高挥发油类成分制剂的澄明度10.下列()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A硬脂酸三乙醇胺皂B月桂酸钠C苯扎溴铵 D卵磷脂E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1.关于临界胶团浓度(CMC)的论述()错误的A与浓度无关 B其大小与结构和组成有关C是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特性 D受温度、pH的影响E表面活性剂分子之间形成络合物12.下面关于昙点的论述()是正确的A含有聚氧乙烯基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均具有此特性B起昙现象实际就是表面活性剂溶解度变化所引起的C起昙现象是可逆的,因此加热对制剂的稳定性不会造成影响D盐类或碱性物质的加入可使昙点降低E聚氧乙烯基越多昙点越高13.下列关于表面活性剂性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表面活性剂HLB值愈高,其亲水性愈强B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均具有起昙现象C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毒性一般最小D阳离子型和阴离子型的表面活性剂有较强的溶血作用E静脉给药时表面活性剂的毒性比口服给药大14.以下关于亲水亲油平衡值(HLB)的论述()是正确的A体现表面活性剂亲水基团的多少 B体现表面活性剂亲油基团的多少C亲水亲油平衡值越高,亲水性越小 D亲水亲油平衡值越小,亲油性越大E表面活性剂的亲水亲油性必须适当平衡15.关于增溶的叙述错误的是()A一般作增溶剂的HLB值在13~16之间选择B被增溶物分子量越大增溶效果越好C增溶剂的碳链越长,其增溶量越多D增溶剂的使用方法通常为将其加入溶剂溶解,然后加入药物E当溶液的pH增大时,有利于弱酸性药物的被增溶16.助溶的机理有()A难溶性药物通过复分解反应生成可溶性盐类B难溶性药物形成可溶性络合物C难溶性药物形成有机复合物D难溶性药物与潜溶剂相似相溶E在难溶性药物分子结构中引入了助溶剂的亲水性基团,增加了它在水中的溶解度17.()是影响药物溶解度的因素A药物的极性B溶解温度C药物的晶体结构D粒子的大小E溶剂18.关于醑剂与芳香水剂的叙述正确的是()A醑剂只适用于挥发性药物的制备B挥发油的近饱和澄明水溶液是芳香水剂C芳香水剂与醑剂都是真溶液D醑剂与芳香水剂的区别是溶媒不同E凡用于制备芳香水剂的药物一般都可以制成醑剂19.关于溶液剂制备正确的叙述是()A处方中含有糖浆等液体时,用少量水稀释后加入溶液剂中B易挥发药物应先加入,以免放置过程中损失C先将溶解度小的药物溶解于溶剂中,再加入其它药物使溶解D如使用非水溶剂,容器应干燥E易氧化的药物溶解时,应将溶剂加热放冷后再溶解药物20.以下关于高分子溶液的论述()是正确的A双电层是决定其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B乙醇可破坏水化膜C陈化可破坏水化膜 D絮凝可保护水化膜E盐析可破坏水化膜 21.可以破坏高分子溶液稳定性的物质是A丙酮B硫酸钠C水D西黄芪胶E枸橼酸22.下列关于溶胶剂的叙述错误的是()A为均相分散体系B分散相质点大小在1~100μm之间C制备方法包括分散法和凝聚法D溶胶剂具有双电层结构E具有丁达尔效应23.关于溶胶的叙述()是正确的A是热力学不稳定体系B是动力学不稳定体系C有布朗运动D为均相分散体系E可采用凝聚法和分散法制备得到24.下列现象属O/W型乳剂特点的是()A可用水稀释B几乎不导电C导电D苏丹Ⅲ可将内相染色E外观近似油的颜色25.不能形成O/W型乳剂的乳化剂是APluronicF68B氢氧化镁C胆固醇D硬脂酸镁E十二烷基硫酸钠26.下列关于乳剂的叙述正确的是A乳剂属于热力学不稳定系统B乳剂属于动力学不稳定系统C乳化剂能被吸附于液滴表面形成乳化膜D乳化剂能增加油、水之间的表面张力E静脉注射乳剂具有靶向性27.下列可用做乳化剂的物质A硬脂醇B阿拉伯胶C硅藻土D氢氧化镁E硬脂酸镁28.下列()是乳剂的质量评价项目A稳定常数B澄明度C乳滴合并速度D分层现象E乳剂粒径大小29.下列乳剂的不稳定现象中为可逆过程的是A分层B转相C絮凝D破裂E酸败30.关于西黄芪胶作为乳化剂的叙述正确的是AW/O型乳化剂B可供内服C粘性大,乳化能力差D常与阿拉伯胶合用E不需加防腐剂31.乳化剂选用的一般原则为A口服乳剂一般选合成乳化剂 B类型相反的乳化剂不能混合使用C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不能同时使用D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可与其它乳化剂合用E与药物具有相反电荷的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不能选用32.乳剂制备中药物加入方法错误的是()A若药物溶于内相,可先溶于内相中,再制备乳剂B若药物溶于内相,可在制备成乳剂后搅拌加入C若药物溶于外相,可在制备成乳剂后搅拌加入D若药物具有不溶性,可与亲和性大的液相研磨,再制成乳剂E若药物具有不溶性,可先制成乳剂,再将药物加入研磨33.影响乳剂稳定性的因素()A乳化剂的用量B乳化功的大小C分散介质的粘度D乳化温度E乳化剂的性质34.乳剂形成的三要素包括()A油相B水相C机械力D乳化剂E助悬剂35.对混悬剂的叙述正确的是()A制成混悬剂可产生长效作用B毒性或剂量小的药物不易制成混悬剂C加入一些高分子物质可抑制结晶增长D可以制成干混悬剂提高稳定性E絮凝度越小,说明混悬剂稳定36.下列()是增强混悬液稳定性的措施A减小药物的粒径B增加分散介质的粘度C缩小微粒间的粒径差D加入絮凝剂E贮藏于阴凉处37.混悬液中的稳定剂包括A润湿剂 B助溶剂C助悬剂 D絮凝剂E反絮凝剂38.关于絮凝剂与反絮凝剂的叙述正确的是()A絮凝剂能够使ξ电位降低B反絮凝剂能够使ξ电位降低C絮凝剂能够增加体系稳定性D反絮凝剂能够降低体系稳定性E控制ξ电位在20~25mv,恰好发生絮凝39.属于热力学稳定体系的有()A亲液胶体B乳浊液C溶胶D混悬液E溶液40.适宜制成混悬型液体药剂的药物是()A溶解度小的药物B剂量小的药物C为发挥药物的长效作用D毒剧药E为提高在水溶液中稳定性的药物第七章浸出制剂学习要点:1.掌握浸出制剂及其各种剂型的含义、特点与质量要求。2.熟悉酒剂与酊剂、流浸膏剂与浸膏剂在概念、浸提溶媒与制备方法上的异同点。3.熟悉煎膏剂制备时炼糖的目的、方法及要求。4.了解常用浸出制剂的制备方法。[A型题]1.属于汤剂的特点的是()A具备“五方便”的优点B起效较为迅速C成分提取最完全的一种方法D本质上属于真溶液型液体分散体系E临床用于患者口服2.以下()方法可以提高汤剂的质量A煎药用陶器B药材粉碎的越细越好C煎药次数越多越好D从药物加入药锅时开始准确记时E煎药时间越长越好3.口服液的制备工艺流程是()A提取精制灭菌配液罐装B提取精制配液灭菌罐装C提取精制配液罐装灭菌D提取浓缩配液灭菌罐装E提取浓缩配液罐装灭菌4.热溶法制备糖浆剂不具备()特点A适合于对热稳定成分的制备B糖浆剂易于保存C糖浆剂易于滤过澄清D成品颜色较深E生产周期长5.关于糖浆剂的叙述错误的是()A糖浆剂根据用途不同有两类,即矫味糖浆与药用糖浆B中药糖浆剂含蔗糖量应低于60%(g/ml)C口感好D易霉败变质E在汤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6.下列()措施对于提高糖浆剂稳定性无作用A控制原料质量B添加适量的防腐剂C成分若耐热宜热罐,灌装后将瓶倒放一段时间D尽量使蔗糖转化E去除瓶口残留药液7.煎膏剂在质量控制上一定要控制蔗糖的转化率在()A10%以下B10~35%C40~50%D60~90%E100%8.煎膏剂的工艺过程有一个很重要的步骤即收膏,此时加入糖或蜜,其量应为()A是清膏量的1倍以下B是清膏量的2倍以下C是清膏量的3倍以下D是清膏量的4倍以下E是清膏量的5倍以下9.关于酒剂与酊剂的叙述正确的是()A酊剂一般要求加入着色剂以使美观B酒剂一般要求加入矫味剂以使口感好C均宜内服不宜外用D酒剂、酊剂的溶媒都是乙醇E溶解法可用于酒剂的制备10.关于酒剂与酊剂的质量控制叙述正确的是A酒剂不要求乙醇含量测定B酒剂的浓度要求每100ml相当于原药材20gC含毒剧药的酊剂浓度要求每100ml相当于原药材10gD酒剂在贮存期间出现少量沉淀可以滤除,酊剂不可E酊剂无需进行pH检查11.酊剂在贮存过程中出现沉淀应()处理A过滤除去即可B应在乙醇含量符合要求的情况下才能过滤除去C应在有效成分含量符合要求的情况下才能过滤除去D应在乙醇、有效成分含量均符合要求的情况下才能过滤除去E不宜除去12.浸出制剂若发生水解反应,不宜采取的稳定措施是()A调整最佳pH值B调整含醇量40%以上C加热破坏植物酶D适当添加其他有机溶剂E通入惰性气体[B型题](1~4题)中药材在煎煮过程中有些药物需要特殊处理,特殊处理的方法有A先煎B后下C包煎D烊化E另煎1.旋复花需要()特殊处理2.阿胶需要()特殊处理3.人参需要()特殊处理4.大黄需要()特殊处理(5~6题)A冷溶法B热溶法C冷溶法与热溶法D混合法E混合法与冷溶法5.在糖浆剂的制备中易污染微生物的制法是()6.中药糖浆剂的制备多采用()7.单糖浆的制备可采用()8.无色糖浆剂的制备多采用()(9~10)A中药合剂B糖浆剂C煎膏剂D酊剂E浸膏剂9.下述药材煎煮浓缩收膏分装工艺流程可用于制备()10.下述浸提纯化浓缩分装灭菌工艺流程可用于制备()(11~12)A中药合剂B糖浆剂C酒剂D中药合剂+糖浆剂E中药合剂+糖浆剂+酒剂11.贮存期间允许有少量轻摇即散的沉淀的是12.在制剂中需要加入着色剂的是()(13~15)A糖浆剂B煎膏剂C酊剂D酒剂E醑剂13.多采用溶解法、稀释法、渗漉法制备的剂型是()14.多采用渗漉法、浸渍法、回流法制备的剂型是()15.多采用煎煮法制备的剂型是()(16~17题)A每ml相当于原药材1g的制剂B每ml相当于原药材2g的制剂C每g相当于原药材2~5g的制剂D每g相当于原药材1~2g的制剂E每g相当于原药材6g的制剂16.流浸膏剂的浓度是()17.浸膏剂的浓度是()(18~19题)A含水3%B含水5%C含水15%D含水15~20%E含水25%18.稠浸膏剂一般要求含水19.干浸膏剂一般要求含水[X型题]1.浸出药剂具有以下()特点A符合中医辨证施治的要求B减少服用剂量C常以水或不同浓度的乙醇为溶剂D制剂稳定性好E临床用于内服2.以下制剂()属于浸出制剂A益母草膏B玉屏风口服液C午时茶D远志酊E十滴水3.关于煮散的叙述正确的是()A煮散实际就是汤剂的一种用药形式B煮散又称为“饮”C比一般汤剂节约药材D比一般汤剂节约煎煮时间E价格偏高4.关于中药口服液与中药合剂的叙述正确的是()A中药口服液就是中药合剂,中药合剂就是中药口服液B是在汤剂的基础上发展来的C是在糖浆剂的基础上发展来的D可以根据临床辨证施治,随症加减,应用灵活E中药口服液一般采用100℃流通蒸汽灭菌30min5.口服液的精制可以采用()方法A壳聚糖沉淀法B101果汁澄清剂CSFE法D高速离心法E超声波处理6.口服液中可以加入()附加剂A矫味剂B抗氧剂C增溶剂D防腐剂E助悬剂7.口服液质量要求的叙述正确的是()A口服液需做装量差异检查B允许在贮藏期间有少量轻摇即散的沉淀C要求测定pH值D要求所含细菌及霉菌应<100个/mlE口服液一般不测定相对密度8.单糖浆的浓度可表示为()A85%(g/g)B85%(g/ml)C64.74%(g/g)D64.74%(g/ml)E上述表示均不准确9.单糖浆在药剂上可用做()A矫味剂B助悬剂C崩解剂D粘合剂E润滑剂10.关于糖浆剂的质量标准叙述正确的是()A要求为澄明液体,色泽均匀B贮存期间允许有少量轻摇即散的沉淀C中药糖浆剂含糖量应不低于50%(g/ml)D中药糖浆剂含糖量应不低于60%(g/ml)E要求有一定的相对密度11.糖浆剂在贮存中产生沉淀的原因可能是()A蔗糖加入过多B高分子物质产生“陈化”C贮存温度过低DpH变化E微生物超标12.关于煎膏剂的叙述正确的是()A多用于慢性病的治疗B口感好,体积小,服用方便C含挥发性成分的药物制成该剂型效果更好D煎膏剂必须加入辅料炼蜜E可采用渗漉法制备13.煎膏剂炼糖的目的在于()A除去杂质B杀灭微生物C减少水分D防止反砂E使口感好14.可用做煎膏剂的辅料的是()A白砂糖B白绵糖C红塘D饴糖E酒石酸15.煎膏剂在收膏时正确的判断是()A相对密度在1.35左右B细棒趁热挑起,“夏天挂旗,冬天挂丝”C趁热滴于桑皮纸上,不现水迹D“大白丝”E滴水成珠16.酒剂与酊剂的共同点()A对浸出成分均有一定选择性,杂质少,澄明度好B久贮不易长霉C溶媒本身有一定的药理作用D均需进行乙醇含量检查E均要求澄明度好,不允许有沉淀17.关于流浸膏剂与浸膏剂的异同点叙述正确的是()A二者均采用适宜溶剂浸出有效成分,只是蒸发除去溶剂的程度不同,除去部分溶剂者为流浸膏剂B流浸膏剂均含有20~25%的乙醇,浸膏剂不含C流浸膏剂与浸膏剂多用于制备其他剂型的原料,很少直接用于临床D流浸膏剂较浸膏剂保留更多的有效成分E二者均可采用渗漉法制备第十六章注射剂(附滴眼剂)学习要点掌握注射剂、输液剂的含义、特点与质量要求。掌握热源的含义、组成、性质、污染途径、去除方法及检查方法。掌握注射用水、灭菌注射用水的概念及应用。熟悉注射用油的质量要求和精制方法。熟悉重要注射剂的制备工艺。熟悉注射剂常用附加剂的种类、性质及选用。熟悉等渗与等张的含义,渗透压的调节方法及计算。熟悉注射用无菌粉末的含义、质量要求和制法。熟悉滴眼剂的含义、质量要求、常用附加剂和制法。10、了解中药注射剂存在的质量问题及其原因。11、了解注射剂的分类。12、了解血浆代用液的含义。13、了解注射用混悬液、乳浊液的含义及质量要求。14、了解注射容器的种类与质量要求。15、了解滴眼液中药物吸收途径。A型题1.关于注射剂的特点,描述不正确的是()A药效迅速作用可靠.B适用不宜口服的药物.C适用于不能口服给药的病人.D不能产生延长药效的作用.E可以用于疾病诊断.2.致热能力最强的是哪种微生物产生的热原()A革兰氏阳性杆菌B革兰氏阴性杆菌C绿脓杆菌D金黄色葡萄球菌E沙门氏杆菌3.具有特别强的致热活性,是内毒素的主要成分()A磷脂B脂多糖C蛋白质D淀粉E葡萄糖4.注射剂出现热原的主要原因是()A原辅料带入B从溶剂中带入C容器具管道生产设备带入D制备过程中带入E从输液器中带入5.孔径小于多少的超滤膜就能除去绝大部分甚至全部热原A5nmB4nmC2nmD1nmE1.5nm6.除去热原的一般方法为()A聚酰胺吸附 B一般滤器过滤法C醇溶液调pH法 D活性炭吸附法E改良明胶法法7.不能除去热原的方法()A强酸强碱处理B强还原剂C超滤法D高温处理E活性炭吸附8.利用鲎试剂检查细炮内毒素,形成的是()A凝胶B粉末C颗粒D液体E板结状沉淀9.注射用水是指纯化水经哪种处理后所得的制药用水A离子交换法B渗透法C蒸馏法D电渗析法E滤过法10.为了保证注射用水的质量,一般要求可在无菌条件下保存多少时间使用A14h以内B12h以内C15h以内D18h以内E20h以内11.大豆油的酸值大小反映出油的()A.抗还原性B纯度C不饱和键程度D酸败程度E抗氧化性12.注射用油的质量要求中酸值不大于()A0.2B0.1C1.0D0.3E0.513.可制备各种防冻注射剂的溶剂是()A乙酸B丙二醇C聚乙二醇D大豆油E注射用水14.注射用油的碘值为()A126~140B138~154C150~170D170~188E188~19515.用乙醇作为注射剂溶剂时浓度超过多少就会有疼痛感A15%B20%C10%D30%E50%16.中药注射剂所用原料若为从中药中提取的有效成分,其纯度应达()A70%B75%C80%D85%E90%17.中药注射剂所用原料若为有效部位,要求所测定有效部位的含量应不低于总固体量的()A70%B75%C80%D85%E90%18.以净药材制备的中药注射剂,要求所测成分的总含量应不低于总固体量的()A10%B15%C20%D70%E90%19.不得添加增溶剂的是()A滴眼剂B皮内注射剂C肌内注射剂D皮下注射剂E脊椎腔注射剂20.一般注射液的PH允许在()A2~5之间B3~7之间C4~9之间D5~10之间E6~11之间21.安瓿的处理洗涤工序除去微量的碱和金属离子方法()A加0.1~0.5%的盐酸溶液,100℃蒸煮30分B加1~2%的盐酸溶液,60℃蒸煮30分。C加0.1~0.5%的盐酸溶液,100℃蒸煮10分D加1~2%的盐酸溶液,60℃蒸煮10分E加0.1~0.5%的盐酸溶液,60℃蒸煮30分22.有关热原检查法的叙述中,正确的为()A法定检查法为家兔法和鲎试验法 B家兔法比鲎试验法更准确可靠C鲎试验法比家兔法灵敏,故可代替家兔法D鲎试验法对一切内毒素均敏感 E家兔法适用于各种剂型的制剂23.配置注射液前的半成品,应检查重金属不得超过()A千分之一B万分之一C十万分之一D百万分之一E千万分之一24配制注射液前的半成品,检查砷盐的含量不得超过()A千分之二B万分之二C十万分之二D百万分之二E千万分之二25.双黄连粉针中黄芩按黄芩苷计为()A80~110%B85~115%C90~120%D95~125%E75~105%26常用于加压或减压过滤的垂熔玻璃滤器是()AG3BG4CG5DG6EG227注射液配制时,需用活性炭处理其用量为()A0.1~1.0%B0.01~0.1%C1.0~2.0%D2.0~3.0%E3.0~5.0%28.供多次用量的注射液,每一容器的装量不超过()A5次注射量B10次注射量C8次注射量D15次注射量E12次注射量29.可作为血浆代用液的是()A葡萄糖注射液B右旋糖酐C氯化钠注射液D氨基酸输液E脂肪乳剂输液30.大输液输液瓶的处理过程中使用70℃左右()A0.1%Na2CO3冲洗10秒以上B3%Na2CO3冲洗10秒以上C0.1%HCl冲洗10秒以上D3%HCl冲洗10秒以上E以上答案均不正确31.大输液的灭菌方法是()A150℃干热灭菌1~2hB热压灭菌115℃30分C煮沸灭菌30~60分D流通蒸汽30~60分E低温间歇灭菌法32.混悬型注射剂若供静脉注射用()A粒径2µm以下者应占有90%B粒径2µm以下者应占有92%C粒径2µm以下者应占有95%D粒径2µm以下者应占有98%E粒径2µm以下者应占有99%33.被称为完全胃肠外营养的输液()A葡萄糖输液B氯化钠注射液C氨基酸输液D脂肪乳剂输液E右旋糖酐输液34为增强药物与癌细胞的亲和力,提高抗癌疗效,抗癌药物宜制成()A注射剂B输液剂C无菌粉末D混悬型注射液E静脉注射乳35静脉注射乳剂分散球粒的要求()A80%以上应在1µm以下,并不得有大于8µm的球粒B80%以上应在1µm以下,并不得有大于5µm的球粒C75%以上应在1µm以下,并不得有大于8µm的球粒D75%以上应在1µm以下,并不得有大于5µm的球粒E70%以上应在1µm以下,并不得有大于5µm的球粒36.注射用无菌粉末用冷冻干燥法制备者:灌装时装量差异应控制在()A±6%以内B±5%以内C±4%以内D±7%以内E±8%以内37.供静脉注射用的注射剂质量要求中没有下列哪项A无菌无热原检查B草酸盐检查C不溶性微粒检查D溶血试验E钠离子检查38.鱼腥草注射液的提取方法()A浸渍法B煎煮法C回流法D水蒸汽蒸馏E渗漉法39.正清风痛宁注射液中,乙二胺四乙酸二钠为()A抑菌剂B止痛剂CPH调节剂D金属离子络合剂E等渗调节剂40.滴眼剂主要吸收途径有()A1条B2条C3条D4条E5条41.为增加滴眼液的粘度延长药液在眼内的滞留时间,合适的粘度是()A.2.0~3.0cPa·sB3.0~4.0cPa·sC4.0~5.0cPa·sD5.0~6.0cPa·sE60.~7.0cPa·s42.滴眼剂质量要求,每一容器的装量应不超过()A5mlB8mlC10mlD15mlE20ml43.滴眼剂质量检查项目中,混悬液型滴眼剂()A不得有超过70µm的颗粒B不得有超过65µm的颗粒C不得有超过60µm的颗粒D不得有超过55µm的颗粒E不得有超过50µm的颗粒44.配置氯化钠等渗溶液1000ml,需用氯化钠()A0.9g B2.7gC4.5g D3.6gE9.0g45.配置1000ml某中药注射剂(冰点下降度为0.05℃)等渗溶液,需用氯化钠()A0.8g B1.6gC3.2g D6.4gE8.1g46下列关于热原的性质叙述错误的为()A水溶性 B耐热性C挥发性 D滤过性E被吸附性47.不能作为注射剂溶剂的是()A纯水B乙醇C大豆油D丙二醇E聚乙二醇48关于注射剂的描述错误的是()A制备过程复杂B中药注射剂易产生刺激C中药注射剂的澄明度易出现问题D不溶于水的药物不能制成注射剂E可以制成乳剂型注射剂49.注入大量低渗溶液可导致()A红细胞聚集B红细胞皱缩C红细胞不变D溶血E药物变化50.错误论述热原性质的是()A具有不挥发性B可以被吸附C可以被滤过D溶于水E靠温度不能破坏热原51.不需要调节渗透压的是()A血浆代用品B滴眼液C静脉乳D灌肠剂E注射剂52对急症患者,要求药效迅速,不宜用()A气雾剂B膏药C舌下片D滴丸E注射剂53下列不属于输液剂的是()A葡萄糖注射液B氨基酸注射剂C血浆代用品D鱼腥草注射液E山梨醇注射液54.活性炭灭菌应采用()A热压灭菌B滤过除菌C紫外线灭菌D流通蒸汽灭菌E干热空气灭菌55配制含1%溴酸后马托品的等渗滴眼液100ml,需加氯化钠()克(1%溴酸后马托品溶液的氯化钠等渗当量为0.17)A0.73B0.438C0.541D0.17E0.10256.不能有效除去热原的方法是()A250℃,30-40分钟B用稀氢氧化钠处理C活性炭吸附D用聚酰胺膜进行反渗透处理E用G4垂熔玻璃滤器滤过57.对血浆代用液的论述错误的是()A渗透压与血浆相近B可用于暂时维持血压C可以代替全血D临床上常用氟碳乳剂E是胶体溶液58.取注射剂适量,采用显微计数器测定,该方法是检查注射剂中()A澄明度B细菌C热源D不溶性微粒E树脂59.中药粉针剂制备常用的方法是()A鼓式干燥B沸腾干燥C减压干燥D喷雾干燥E冷冻干燥60.小量注射剂与输液剂主要不同是()A灌封后立即灭菌B要调节渗透压C可加入抑菌剂、止痛剂D无菌、无热源E钾离子不能超标61.滴眼剂的制备过程一般为()A.容器处理-配液-滤过-无菌分装-灭菌-质检-包装B容器处理-配液-滤过-灭菌-无菌分装-质检-包装C容器处理-灭菌-配液-滤过-质检-包装D容器处理-配液-灭菌-滤过-无菌分装-质检-包装E容器处理-配液-滤过-无菌分装-质检-包装62.含有K+、Na+、Ca2+、SO42-、HCO3-的水通过阳离子交换树脂后()A水中含有K+、Na+、Ca2+B水中不含K+、Na+、Ca2+C水中不含SO42-D树脂吸附SO42-E以上均不正确B型题(1-4)A耐热性B滤过性C被吸附性D水溶性E酸碱性1.高温法破坏热原是利用热原的()2.用重铬酸钾硫酸溶液破坏热原是利用热原的()3.用活性炭除去热原是利用热原的()4.用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除去热原是利用热原的()(5-8)A亚硫酸氢钠B磷酸氢二钠C苯甲醇D葡萄糖E、卵磷脂5.抗氧剂()6.PH调节剂()7.抑菌剂()8.止痛剂()(9-12)A电解质输液B营养输液C非胶体输液D血浆代用液E、非电解质输液9.脂肪乳剂输液()10.糖类输液()11.氯化钠注射液()12.羟乙基淀粉注射液()(13-16)A滴眼剂中作渗透压调节剂B滴眼剂中作抑菌剂C滴眼剂中作粘度调节剂D滴眼剂中作抗氧剂E滴眼剂中作助溶剂13.硼酸()14.硫柳汞()15.聚乙烯吡咯烷酮()16.聚乙二醇()(17-20)A不溶性微粒 B水溶性高分子C细菌 D热原E鞣质17.用乙醇处理用于除去药液中的()18.用活性碳处理用于除去药液中的()19.G6垂熔玻璃滤器滤过用于除去药液中的()20.孔径为0.6~0.8um的微孔滤膜滤过用于除去药液中的()(21-24)A聚乙烯吡咯烷酮 B依地酸二钠C苯甲醇 D氯化钠E盐酸21.用于帮助注射剂主药混悬的是()22.用于抑制注射剂中微生物的是()23.用于防止注射剂中主药氧化的是()24.用于减轻注射剂注射时疼痛的是()(25-28)A为纯净的水溶液 B为胶体溶液C药物可在体内定向分布 D用于疾病诊断E使在水中易分解失效的药物保持稳定25.乳剂型注射剂()26.粉针剂()27.脊椎腔注射剂()28.血浆代用液()(29-32)A软膏基质 B助流剂C杀菌剂 D抛射剂E抗氧剂29.二氯二氟甲烷多作为()30.亚硫酸氢钠多作为()31.环氧乙烷多作为()32.微粉硅胶多作为()X型题1.热原的基本性质包括()A耐热性B滤过性C水溶性D不挥发性E被吸附性2纯化水常作为()A口服外用制剂配制用溶剂或稀释剂B非灭菌制剂用器具的精洗用水C注射剂的配制与稀释D中药注射剂灭菌制剂制备时药材的提取溶剂E中药滴眼液灭菌制剂制备时药材的提取溶剂3.中药注射用原料的提取和纯化方法主要有()A蒸馏法B萃取法C酸碱沉淀法D大孔树脂吸附法E超滤法4.注射剂中常采用的去除鞣质的方法有()A胶醇法B醇溶液调PH法C萃取法D蒸馏法E聚酰胺吸附法5.注射容器的质量要求有()A无色透明,不得有气泡麻点与砂粒B具有低的膨胀系数和优良的耐热性C有足够的物理强度D具有较高的化学稳定性E熔点较高6安瓿的质量检查包括()A外观B耐热C容积D耐酸E耐碱7.安瓿的的处理工序()A圆口B切割C洗涤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