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雷区用交流无间隙复合外套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编制说明_第1页
《强雷区用交流无间隙复合外套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编制说明_第2页
《强雷区用交流无间隙复合外套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编制说明_第3页
《强雷区用交流无间隙复合外套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编制说明_第4页
《强雷区用交流无间隙复合外套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编制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强雷区用交流无间隙复合外套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浙江制造”团体标准编制说明1项目背景近年工业领域用输配电设备呈现缓中趋稳、稳中有进的态势。受国家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工业增长新旧动能转换等政策影响,工业用户市场总体需求平稳增长。同时许多发展中国家随着本国经济的增长和国民生活质量的提高,用电需求有所增加,拉美、非洲等许多国家电力依然有较大缺口,市场空间广阔。印度、东南亚、中东等亚洲国家和地区用电量持续上升,电力设备需求增加,同步带动避雷器行业的需求提升。根据中国产业调研网《2020-2026年中国避雷器行业现状全面调研与发展趋势报告》数据,2015年我国避雷器制造行业产量为4,043.82万只,而2019年增加至6,948.03万只,预计到2026年将达到18,545.44万只,行业快速增长。行业的高质量发展需要规范且完善的标准引领,目前国内相关的避雷器标准主要有GB/T11032-2020《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和DL/T815《交流输电线路用复合外套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国外的主要以国际电工委员会发布的IEC60099-4:2014Metal-oxidesurgearresterswithoutgapsfora.c.system,其中GB/T11032-2020修改采用IEC60099-4:2014标准要求,在结构上有较多调整,根据国内产品制造以及应用现状进行了一些技术性调整。本公司现拟制定一个针对强雷地区使用的交流无间隙复合外套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在国标的基础上,在产品的规格与适用范围上进行了细分,同时结合国网等客户对强雷区域避雷器的更高要求,在术指标与国家标准以及IEC标准技术要求、国家电网等龙头企业要求相比,绝缘耐受、局部放电、重负转移电荷耐受、0.75倍直流参考电压下漏电流、大电流冲击耐受、耐污秽性能、弯曲负荷、拉伸负荷等核心指标上,针对强雷区域的环境特性有所调整,制定出了本标准。本标准在国标基础上,结合重要客户要求和技术积累突破,在避雷器的保护性、稳定性、耐候性、可靠性等核心质量特性方面涉及的技术指标进行了新增或提升。使得标准的发布实施对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起到促进与带动作用。2项目来源由宁波市镇海国创高压电器有限公司向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申请,通过立项论证并印发了(浙市监函〔2023〕148号关于公布2023年第二批浙江省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和第二批“浙江制造”标准培育计划的通知),项目名称:《强雷区用交流无间隙复合外套金属氧化物避雷器》。3标准制定工作概况3.1标准制定相关单位及人员3.1.1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宁波市镇海国创高压电器有限公司。3.1.2本标准参与起草单位:浙江华电器材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方圆检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恒大电气有限公司。3.1.3本标准起草人:朱杰、高奇峰、蒋烨、姜玉根、李向军、吕宝、李凡、姚智强。3.2主要工作过程3.2.1前期准备工作为贯彻实施打造浙江制造“品字标”品牌形象,促进行业有序发展,我公司于2021年上半年,启动本标准的研制工作,并成立了标准研制小组。通过采集和分析国内外相关标准要求与发展趋势,并结合了多年来在本行业中的技术经验沉淀以及与行业协会、上下游合作单位以及同行交流中得到的建议,最终确定了《强雷区用交流无间隙复合外套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标准的整体研制计划与时间进度安排等情况。1)研制计划和进度安排:a)2021年-2023年上半年,前期调研阶段:标准工作组进一步与国内外的相关标准进行对比分析,并根据企业产品及生产实际情况和“浙江制造”标准“国内一流、国际先进”定位要求,完善标准草案,并编制标准编制说明;b)2023年9月上旬,召开标准研讨会。c)2023年9月中旬,汇总研讨内容,形成征求意见,发放征求意见。d)2023年10月,汇总征求意见,讨论修改形成标准送审稿e)2023年11月,召开标准评审会,专家对标准送审稿、编制说明等材料进行评审,出具评审意见。f)2023年11月,评审意见处理,提交报批材料。标准起草小组收集了国内外相关标准和资料,包含:GB/T191-2008包装储运图示标志(ISO780:1997,MOD)GB/T311.1绝缘配合第1部分:定义、原则和规则(GB/T311.1-2012,IEC60071-1:2006,MOD)GB/T2900.12电工名词术语避雷器GB/T2900.19电工名词术语高电压试验技术和绝缘配合GB/T3185-2016氧化锌(间接法)GB/T6553-2014严酷环境条件下使用的电器绝缘材料评定耐电痕化和蚀损的试验方法GB/T10707-2008橡胶燃烧性能的测定GB/T11032-2020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GB/T16927.2高电压试验技术第2部分:测量系统(GB/T16927.2-2013,IEC60060-2:2010,MOD)DL/T815-2021交流输电线路用复合外套金属氧化物避雷器JB/T9673-1999绝缘子产品包装JB/T10945-2010复合绝缘子用硅橡胶材料IEC60099-4:2014避雷器第4部分:交流系统用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SurgearrestersPart4:Metal-oxidesurgearresterswithoutgapsfora.c.systems)同时还参考了主要客户国家电网的技术要求。3.2.2标准草案研制标准工作小组以搜集到的国内外相关标准和资料为基础,对比现有国家与行业标准的差异点,对标高端客户国家电网的要求,分析各项目指标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按照“浙江制造”标准研制要求,增加了基本要求、技术要求、质量承诺方面的内容。2023年9月9日,《强雷区用交流无间隙复合外套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浙江制造团体标准启动暨研讨会在宁波镇海国创高压电器有限公司会议室举行。会议中邀请了行业专家、客户代表、同行代表以及检测认证单位代表,对标准草案进行了充分的研究和讨论,对基本要求、质量保证方面的先进性以及按照“浙江制造”标准制定的框架要求和“浙江制造”标准编制理念及定位要求,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主要包括:1)范围中明确适用的电压等级;2)对于强雷区的定义参考行业标准重新明确,增加多雷区、中雷区的定义;3)5.2章节中增加对硅橡胶的要求;4)表1中,额定电压17kV的“直流1mA参考电压(Ud.c.ref),kV”要求“≥24”改为“≥25”;5)11章节中,增加“11.2 对产品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应分析原因并出具质量问题分析改进报告”。3.2.3征求意见3.2.4专家评审3.2.5标准报批4标准编制原则、主要内容及确定依据4.1编制原则标准编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起草,按照“浙江制造”的定位与要求制定,遵循“合规性、必要性、先进性、经济性、可操作性”的原则,与国际先进标准接轨,注重标准的可操作性。4.1.1合规性原则本标准符合国家标准化法律法规的要求,和避雷器产业发展政策保持高度一致,着力提升产品质量,满足产品的安全性要求;标准编写规则符合GB/T1.1—2020的要求。4.1.2必要性原则本标准从用户使用角度出发,重点关注产品的核心质量特性,并提高相关指标要求,相关指标的必要性如下:序号核心质量特性技术指标1保护性重负转移电荷耐受、大电流冲击耐受2稳定性0.75倍直流参考电压下漏电流、局部放电3耐候性绝缘耐受、耐污秽性能4可靠性弯曲负荷、拉伸负荷4.1.3先进性原则本标准起草过程中将主要技术指标与国家标准以及IEC标准技术要求、国家电网等龙头企业要求相比,绝缘耐受、局部放电、重负转移电荷耐受、0.75倍直流参考电压下漏电流、大电流冲击耐受、耐污秽性能、弯曲负荷、拉伸负荷等核心质量特性的关键技术指标,有了提升或者增加,具体见标准草案第六章内容。4.1.4可操作性原则本标准起草过程对各项技术要求的检测或试验方法均做出了规定,技术指标均有现行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做检测支撑,标准所有技术要求均可有第三方实验室检测、验证、核实,质量承诺要求可追溯。4.1.5经济性原则本标准起草过程中对绝缘耐受、局部放电、漏电流、大电流冲击、耐污秽性能、弯曲负荷、拉伸负荷等性能进行了综合评判,严格把关原材料控制,生产工艺自动化等实现了产品的批量稳定生产,并且做到产能最大利用率,不会造成质量过剩的情况发生。4.2主要内容及确定依据4.2.1标准名称和适用范围经过标准立项研讨、论证,标准名称为《强雷区用交流无间隙复合外套金属氧化物避雷器》,与国家标准GB/T11032-2020《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相比较,名称保持了大类一致,又明确了本标准适用细分产品领域。标准规定了强雷区用交流无间隙复合外套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术语和定义、型号参数及运行条件、基本要求、技术要求、试验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及质量承诺。本标准适用于在强雷区为限制交流电力系统瞬态过电压而设计的额定电压为36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无间隙复合外套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在多雷区、中雷区及有特殊要求场所使用的避雷器可参照执行。4.2.2基本要求主要以标准工作组调研结果为基础,按照“浙江制造”标准制订框架要求,结合行业的先进研发技术和生产技术等内容,增加了设计研发、原材料、工艺与装备、检验检测等内容。4.2.3技术要求标准中技术要求的主要项目确定来自于国家标准GB/T11032-2020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以及重点考虑高端用户的技术需求,结合生产企业和国内同行业产品的特点以及实用性。同时,充分遵循了浙江制造标准作为包含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综合性团体标准的理念进行编制,主要提升了绝缘耐受、局部放电、重负转移电荷耐受、0.75倍直流参考电压下漏电流、大电流冲击耐受、耐污秽性能、弯曲负荷、拉伸负荷等核心质量特性的关键技术指标。相关指标详见下表:序号试验项目GB/T11032-2020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本标准要求1绝缘耐受(试验电压应不小于1.3倍的避雷器在标称放电电流下的最大残压)按照海拔条件1000m试验按照海拔条件3000m试验2局部放电(避雷器在1.05倍持续运行电压下的局部放电量)不应大于10pC不应大于5pC3重复转移电荷耐受Qrs≥0.4CQrs≥0.6C40.75倍直流参考电压下漏电流不超过50uA不超过20uA5大电流冲击耐受65kA100kA6耐污秽性能(统一爬电距离)≥53.7mm/kV≥60mm/kV7弯曲负荷避雷器应能耐受规定的弯曲负荷。避雷器最大允许水平拉力为147N。避雷器应能耐受规定的弯曲负荷。避雷器最大允许水平拉力为250N。8拉伸负荷避雷器应能承受制造商宣称的持续60S~90S的拉伸负荷,避雷器的额定拉伸负荷至少为避雷器自重的15倍避雷器应能耐受规定的拉伸负荷。其值不应小于避雷器自重的18倍。4.2.4试验方法均明确了试验方法,具体参照了国家标准GB/T11032-2020《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4.2.5检验规则标准规定了检查和验收、检验项目、抽样和检验结果的判定,与国家标准的检验规则基本保持一致,符合行业规则的一致性。4.2.6质量承诺为体现“浙江制造”标准的“精诚服务”这一特点,标准工作组首先从产品的质保年限出发,提出了“在用户遵守运输、保管及使用等条件下,从制造厂发货日期起,质保期10年。在质保期内,因产品质量而损坏时,制造厂无偿提供维修或更换服务”的承诺;同时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售后服务,在避雷器正常使用出现异常时,应在接到通知后2小时内进行响应,24小时内出具方案。同时每只避雷器上均具有唯一的识别码,可实现质量追溯。5标准先进性体现5.1主要技术指标对比本标准主要参考了GB/T11032-2020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结合本公司产品的情况进行反复检测数据分析和顾客反馈意见研制,从产品的保护性、稳定性、耐候性、可靠性,提出了标准整体框架和体现产品先进性的指标,具体见附表。5.2基本要求在“浙江制造”品牌建设工作中,标准工作组坚持“精心设计、精良选材、精工制造、精准服务”的理念,在研发设计能力上要求企业注重技术研发人力、设备投入,选择优质原材料、采用最新工艺和设备,组建完备的测试中心,装备完善的测试设备。1)设计研发应具备辅助设计分析软件,能对产品的结构进行设计。应具备避雷器短路电流下压力释放结构的设计能力。应具备三维冲撞记录技术,能分析、优化产品抗冲击的能力。理由:从产品设计上满足用户个性化定制需求的优质品质,采用精准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系列化、标准化的设计规范,提高设计质量、效率和产品适用性。2)原材料氧化锌应符合GB/T3185-2016中表1的Ⅰ型要求。电阻片应满足GB/T11032-2020中表1的DH等级要求。硅橡胶应满足GB/T6553-2014中1A4.5要求。硅橡胶应满足JB/T10945-2010中表1要求。理由:作为避雷器的关键原材料,对避雷器的安全可靠运转、使用寿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材料选择上应符合相关国行标要求,严把质量关。3)工艺与装备应具备智能化芯体生产线。应具备避雷器复合外套与芯体一次注射成型工艺。理由:实现产品生产自动化、智能化以及高效率。4)检验检测应具备氧化物粒度、形貌、杂质等性能分析能力。应具备电阻片重复转移电荷、长期稳定性试验和残压试验等试验项目的检测能力。应具备整只避雷器雷电冲击残压、整只避雷器大电流冲击耐受试验能力。理由:既考虑原材料品质检查,也兼顾产品的关键性能检测。5)质量承诺在用户遵守运输、保管及使用等条件下,从制造厂发货日期起,质保期10年。在质保期内,因产品质量而损坏时,制造厂无偿提供维修或更换服务;针对产品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应分析原因并出具分析报告。用户有需求时,应在接到通知后2小时内进行响应,24小时内出具方案。每只避雷器具有唯一的识别码,可以追溯至原材料。理由: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也为客户提供全生命周期的高效高质量售后服务。5.3标准中能体现“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先进性的内容说明。1)应具备智能化避雷器芯体生产线。2)应具备避雷器复合外套采用整体一次成型工艺。6与现行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及相关标准的协调性6.1目前国内主要执行的标准GB/T11032-2020《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6.2本标准与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强制性标准相冲突情况本标准不存在低于相关国标、行标和地标等推荐性标准的情况。6.3本标准主要引用文件GB/T191-2008包装储运图示标志(ISO780:1997,MOD)GB/T311.1绝缘配合第1部分:定义、原则和规则(GB/T311.1-2012,IEC60071-1:2006,MOD)GB/T2900.12电工名词术语避雷器GB/T2900.19电工名词术语高电压试验技术和绝缘配合GB/T3185-2016氧化锌(间接法)GB/T6553-2014严酷环境条件下使用的电器绝缘材料评定耐电痕化和蚀损的试验方法GB/T10707-2008橡胶燃烧性能的测定GB/T11032-2020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GB/T16927.2高电压试验技术第2部分:测量系统(GB/T16927.2-2013,IEC60060-2:2010,MOD)DL/T815-2021交流输电线路用复合外套金属氧化物避雷器JB/T9673-1999绝缘子产品包装JB/T10945-2010复合绝缘子用硅橡胶材料IEC60099-4:2014避雷器第4部分:交流系统用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SurgearrestersPart4:Metal-oxidesurgearresterswithoutgapsfora.c.systems)7社会效益制定强雷区用交流无间隙复合外套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浙江制造”团体标准,有利于引领全省乃至国内避雷器制造企业加强质量监控和管理,提升强雷区应用领域的交流无间隙复合外套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整个产业的整体技术和质量水平,以及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引导企业从价格竞争转向技术竞争、质量竞争和品牌竞争,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本标准产品满足了用户保护性、稳定性、耐候性、可靠性的需求,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增强其产品国内外市场竞争力,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8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标准制订过程中无重大分歧意见。9废止现行相关标准的建议无10提出标准强制实施或推荐实施的建议和理由本标准为浙江制造团体标准。11贯彻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已批准发布的“浙江制造”标准,文本会在官方网站(/)上全文公布,供社会免费查阅。宁波镇海国创高压电器有限公司作为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将在全国企业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上自我声明采用本标准,其他采用本标准的单位也应在信息平台上进行自我声明。12其他应予说明的事项本标准不涉及相关专利内容。《强雷区用交流无间隙复合外套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标准工作组2023年9月14日序号试验项目GB/T11032-2020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IEC60099-4高端客户要求(国家电网有限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